浅谈开放式语文教学的误区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谈 谈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误 区 及 对 策
刘 晓 红
( 陕 西 省 汉 阴县 汉 阴 中学 , 陕 西 汉 阴 7 2 5 1 0 0 ) 语 文课改实验 使课堂 教学呈 现 出了生机勃勃 的景象 , 改 变 了 以前 那种 缺 乏 生 气 的 教 学 氛 围 和 呆板 的 学 习 方 式 ,活 跃 了师生的思维 , 激 发 了师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 融 洽 了 师 生 关 系 。我 们看 到 ,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几个误 区。 语文课轻“ 语” 由于 语 文 界 人 文 性 与 工 具 性 的论 争 尘 埃 落 定 ,教 师 们 比 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 但 同 时又 有 弱 化 工 具 性 的倾 向 。 有 些 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文本理解 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 掌握 , 不 注 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 对 语 文 内容 匆 匆 带 过 , 字 词 难 点都 没 有理解清楚 . 就 跨 过 文 本 做 了 许 多 引 申 和发 挥 , 做 些 思 想 教 育 与“ 精神培 养” 的工作 , 好像教学 中涉及“ 双基 ” 就 不 是 在 搞 新 课程 . 仅 把 目光 聚 焦 于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这 是 偏 重 于 人 文 性。 弱 化 了 工具 性 的 表 现 。 语文轻了“ 语” , 轻 了文 本 的解 读 , 轻 了必 要 的 双 基 . 就 是 一 种 极 端 。语 文 要 工具 和 人 文 并 重 , 不 能 由“ 头 轻脚 重 ” 走 向“ 头 重 脚轻 ” 。 二、 由“ 满 堂灌 ” 走向“ 满 堂 问” 在课 改实验 中。 以教 师 为 中 心 的 “ 满堂灌 ” 式 的 课 堂 教 学 现象 已不复存在 . 取 而 代 之 的是 一 种 典 型 的 “ 满堂 问” 式 的 教 学, 或连续 提问 , 或选择 问 。 或填 空问 , 或 自问 自答 , 学 生 则 或 习惯 性 地 举 手 .仓 促 地 回 答 问 题 或 保 持 沉 默 。对 于 学 生 的 回 答, 教师只作简单的肯定 、 否定 , 或不 置可否 , 然后 自己 补 充 讲 解. 再 提 出 问题 … … 这种 “ 满堂问” 的教 学 . 表 面上 看 似 乎 是 学 生 在 主 动 学 习 . 但 实 质 仍 然 是 以教 师 为 中 心 , 仍 然 是一 方 强 行 灌 输 , 一 方 消 极 接受 , 与 新 课 程 中 的 阅读 对话 是 背 道 而 驰 的 。 从“ 满堂灌 ” 到“ 满堂 问” 应 该说是一 种革新 , 但“ 满堂 问” 绝 不 是 我 们 的追 求 。课 堂 提 问 的 最 终 目 的是 调 动 学 生 思 考 的 积极性 , 使 学生 养成 善 于 思 考 的 良好 习惯 , 从 而提 高学 生 的 思 维品质 。 课 堂提 问是 开启 学 生 思维 闸 门 的一 把 金 钥 匙 , 但 是 提 问不能太碎太杂 , 更 忌“ 满 堂 问” 。教 师 要 把 握 两 个 关 键 。首 先 是设计问题要找切入点 。 这个切人点 , 对课文而言 , 覆盖全文 , 能取得“ 牵一发而动全篇 ” 的效 果 ; x - J 学 生而言 . 能 开 启 学 生 的 心智 。 发 展 学 生 的思 维 . 引发 学 生 进 行 深 层 次 的多 向 的 思 考 与 探析。 其 次 要 有 敏 锐 的洞 察 力 , 果 断 地 把 握 学 生 思 维 流 向 和 流 程 的 教 学 机 智 。如 果 提 出 的 问题 学 生 已经 理 解 . 教 师 就 不 必 按 教案中的步骤一一追问学生 , 而 应 顺 应 学 生 的思 维 。 引 导 学 生 的 思 维 向 深层 推进 。 三、 空 洞 的 热 闹 在新 课 程 课 堂 教 学 中 。 教 师不必 拘泥于 “ 教 参” 的 标 准 答 案, 也 不 必 受 考 试 内容 的拘 束 , 自然 课 堂形 式 随 之 多 样 : 演讲 、 小 品表演 、 辩论 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 . 让 语 文 课 生 机 盎 然。 然而, 热 闹 的课 堂是 否 就 等 于 丰 硕 的 收 获 ? 我 们 在 开 展语 文 教 学 交 流 的活 动 时 , 常 看 见 教 师们 花 费 大 量 的精 力 设 计 活 动 . 课 堂 上 师 生 之 间热 热 闹 闹 , 但是 课 文 被 搁 置 一 边 , 一堂课下来 , 只 见 活 动 的热 闹 , 不 见 文本 的有 效 阐发 、 挖 掘 和共 鸣 。而 且 。 课 堂上 教 师 的 随机 点 拨 欠 缺 , 不 能 有 效 引 发 学 生 思考 。 所以 . 教 学 中就 文本 与活 动 的 关 系 而 言 , 文本是主干 , 活动是枝叶 , 活 动 是 为文 本 服 务 的 。如 果 在 备 课 和上 课 时 只 专 注 于 活 动 . 一 味 花 力
语文教学拓展的误区与原则
联 系 , 通 与 生 活 的 联 系 , 大 学 达 能 力 ,但 这 样 做 却 偏 离 了 课 文 空 泛 又 超 出 学 生 的 认 识 水 平 , 沟 扩 脱
拓 展 要 立 足 课 本 。 所 谓 立 足 虑 学 生 个 性 差 异 ,深 入 了 解 和 把 容 的 关 注 和 用 时 变 得 少 了 ,有 本
展 , 应 该 引 起 注 意 和 反 思 。 于 区 差 别 和 特 征 等 ) 教 学 目标 的达 务 的 。 教 师 不 能 将 拓 展 当 做 一 个 则 鉴 。
此 ,笔 者 试 就 教 学 拓 展 应 遵 循 的 成 ,是 衡 量 一 节 课 是 否 成 功 的 重 “ 点 ” 展 示 自 己 的 才 学 , 示 卖 来 显 原则作 一些 探讨 。 要 指 标 ( y q 教 与 学 的 效 率 ) 教 学 的新 意 。拓 展 内 容 和 形 式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又  ̄, z , 因 此 ,拓 展 延 伸 时 教 师 应 充 分 考 个 接 一 个 , 量 变 大 , 对 课 本 内 容 而
分 盛 行 。 对 课 程 资 源 内 涵 理 解 的 文 本 拓 展 , 超 越 文 本 , 要 反 哺 能 力 或 水 平 等 因 素 , 么 , 进 行 要 更 那 所
偏差和对 “ 材 无 非 是 个 例 子 ” 文 本 。 所 以 , 教 师 进 行 课 文 拓 展 的 拓 展 ,对 多 数 学 生 来 说 是 没 有 教
除 亦 高 学 生 的语 文 学 习 素 养 等 。 是 , 所 说 : 离 开 文 本 去 过 度 发 挥 , 题 , 有 生 拉 硬 扯 之 嫌 , 违 背 了 但 “ 语
浅论当前语文教学的误区
论天 下大事 ; 可 以记 述生 活琐事 ; 可 以对 人物 品六 论足 , 包 罗万
象, 纵横 天下 , 使学生在 内容形式和写作安排上 , 尽可能的选择 自 由。这种 独来 独往 , 无拘无 束 、 想 怎么 写就 怎么写 的练 笔不 断 锤炼, 不 断促 进语言 向个性化发展 。这样 , 学生 的文 思才不会枯
生 苤 塑中 学 课哥 i 辅导
浅论 当前语文教学的误 区
@ 黄 正 玺
摘要 :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 导下, 语 文教 学走进 了三大误 区, 即: 不让学生读与 学习无关的课 外书; 课 堂上教 师讲得 多, 学生读
得 少, 涵泳少; 写作 搞 套 路 , 缺 少 个性 和 灵 性 。 而要 改 变这 种 现状 ,
“ 沙尘暴” ; 机械地记忆 、 反复地操练 , 挫伤 了灵性 , 挫伤了创造力 , 更挫伤 了完整 的心灵情 感 ; “ 以考试为本 ” 的语文课 , 正越来越形 成新课改 的误 区 , 结合课程标准 的理解 , 笔者认 为 目前 的语文教
写作 的基本技 能 , 是会有所 收获 的 , 但“ 仿 写” 不是 目的 , 满足 于
其实 ,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 , 不 只是看课 内或考试 , 很大程 度上还要看课 外 , 看是否培养学生对课外 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新 的语 文课 程标 准也强化指导 , 强调在阅读 问题上 , “ 尊重天性 , 培 养兴趣 , 提高能力” 。这三句话的解读 , 即在课 内要注意引起 阅读 的兴 味 , 学生课外就会 主动找书来看 , 慢慢形成习惯 。在终 身教 育、 终 身学 习成为时代要求 的大背景下 , 培养 阅读 习惯 , 发掘语文 学 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思考
是 大 容 量 快 节 奏讲 深 讲 透 , 四十 五 分 钟 用 实 用 足 的 示 范课 。教 “ ” 占去 了讲 解 分 析 的 时 间 而 影 响 教 学 整 体 效 果 。所 以 往 往 读
一
( )表 面是 自主 学 习质 疑 ,实 际仍 以教 师 为 中心 。 有 位 一
自主 学 习这 一 环 节 ,学 生 纷 纷 质 疑 , “ 章 的题 目为 悟 ,更 何 谈探 究 、 创新 。诵 读 是 学 生 学 的 一 种 作秀 。对 于 学 生 的 质 疑 ,作 为教 师 应 予 以 鼓 励 ,以 学 生
习的 基 础 ,语 文 课 堂 上 ,教 师 要 培 养 学 生 爱读 的 习惯 ,会 读 的 为 定 格 ,及 时 改 变 预 定 方 案 ,与学 生 真 诚 对 话 ,让 学 生 真 正感 能力 。这 样 不仅 有 利 于 训 练 学 生 的形 象 思 维 ,培 养 学 生 整体 把 受 到 自身 的价 值 。 同时 ,教 师 要 在 平 时有 意 识 地 指 导 培 养 .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 : “ 阅读 是 学 生 的个 性 化 行 为 ,不 应 以 教 的情 感 , 自 己熟悉 的生 活 ,切 入 文 章 的 核 心 ,提 出 了有 价值 的
师 的 分 析 代 替 学 生 的 阅读 实 践 。 “ 珍 视 学 生 独 特 的 感 受 、 问 题 。 质疑 时 ,学 生 兴致 很 高 ,思 维 活 跃 。教 师 在 学 生 质 疑 之 ” 要
语文教学中开放式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摘要:开放式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和谐交流的课堂教学,首选要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开放式教学的实质。
其次,对低年级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尝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核心,让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适时变化的,并创设情境适时调整教学进度,而且要不完全局限于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样的教学能发挥孩子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开放型教学自主意识动态发展潜能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尤其是刚刚从学前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顽皮、坐不稳,教师都想只要能让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坐稳了听讲就行,开放式教学好像离我们还很远。
以前我从事中高年级教学,初代一年级我也这样认为过,但我在深入学习新课标后,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在课堂上孩子们就应当是自由的、放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保障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开动思维机器;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出现一个师生情感和谐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维多向交流的局面。
因此我在低年级尝试了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课堂的开放实质1、走出误区,了解开放式教学的实质。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高分数,束缚了人的思维方式,也扭曲了学校对教学的管理和评价。
教师放不开手脚,会影响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事实上,只要我们不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不但不能推动素质教育前进,甚至会重返填鸭式教学老路的危险。
从语文的本身的性质和学生较长的学习时段来考查,只有坚持开放式教学,学生的语文技能和学习品质发展了、提高了,才能真正地持久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正确认识和把握课堂开放的实质。
开放式语文教学就是加大课堂内容量,让课堂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拘泥于课本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对机械知识的学习、重复记忆的压力,始终精神饱满地追求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学中几个误区[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新的课程标准实行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教师们或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或退居二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前沉闷窒息的课堂因为这些手段的运用,而显得朝气蓬勃、活力无限。
毋庸置疑,从课堂效果上来说,这些手段的运用确实起到了调节课堂,使其直观、生动的作用。
但是,在轰轰烈烈之余,也有人对这样的教学产生怀疑:这就是语文课吗?老师在课堂上干什么?语文课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说,有这样的疑问是正常的。
因为,改革从来都是步履维艰的,它的实现肯定伴随着种种不足和偏离。
作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我们必须敢于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下面,就新课标实行以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着重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也充分体现了其“人文性”的特征,完全打破了过去以体裁为类别来进行编排的格局。
但是,要想使学生从教材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中获得启发和教益,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于是,在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老师别出心裁的安排:或分小组讨论,或师生互答,或学生和作者对话等等。
很显然,这种形式较过去的“满堂灌”,更能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但是,由于把握的不好,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个不尽人意的地方: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向沙漠进军》被上成了纯粹的环保课;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被演绎成了风俗民情课;《斑羚飞渡》却成了讨伐人类恶行的斗争课……语文学科是干什么的?难道仅仅是地理、历史、政治学科的延伸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语文学科正如大家所说,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个人认为,语文学科在充分强调其”人文性”的特点之时,不能忽略其作为基础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把握好写了什么的问题,还要把握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拓展的几个误区和对策
课堂教学中拓展的几个误区和对策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理念,实施开放式的教育,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立足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注重向课外拓展。
但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模仿秀”也流行起来,漫无目的,不着边际,高耗低效。
这里边的误区必须澄清,并采取一些对策,以利及时加以解决。
下面笔者就联系教学实例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拓展过于匆忙,需夯实基础。
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是在研读课文后的自然延伸,是课文本身生长出来的花朵,而不是旁枝蔓叶,更不是另起炉灶。
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文内外的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文外延伸。
有的老师却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在没有带领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地去链接,拓展,延伸。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山峡》,执教老师为求容量大,教法新颖,课堂精彩,在没有好好梳理词句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地进行拓展,又是比赛积累有关山峡的诗词,又是想象山峡大坝建成后的景象,又是链接《山峡之秋》进行比较阅读,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如坠雾中,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收获可想而知。
所以说,只有在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链接,拓展,延伸才能有实效;那种课文教学蜻蜓点水,而把主要精力花在拓展上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在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管如何拓展,它的根始终在课文。
二、拓展以多取胜,应量力而行。
有的老师认为,拓展延伸多多益善,其实不然,拓展延伸的精髓在自然,精要,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应量时量力而行。
事实上,有的老师也明白这一点,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强大影响,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上了“应试”的船,他们把那些中考中的各种题型链接过来,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这实质上还是填鸭式的教育。
我们应该想到除了语文之外,学生还有许多科目要学习,学生的课内课外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取舍,量时量力而行。
一个老师在进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时,布置了以下四个拓展题:1、请你根据小石潭的风景图片,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句旅游景点的广告语,对小石潭的景色作简要概括。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定每 组 每 周要做 好 事 一件 等等 。这些 活动 无形 中都会 增加
学 生之 间交 流 的机会 , 教会他 们用 商 量来解 决 分歧 , 用 分 享 社会 。 五、 贯 穿 口语 交 际教学 始终 的 原则
来扩 大 思路 , 用 讨论 来确 定 方 向, 用交 流沟 通 来走进 身边 的
师 要立足 学生 长远发 展 , 不 怕麻烦 , 不厌 其烦 , 释 放其 言说 欲
望, 就会 大 的正 深
且 有 条理 的专 题 训练 对 学生 的 口语 表达 能 力 的提 高有着 至 关 重 要 的作用 。 三、 用 阅读 课 堂与作 文课 堂来提 高学生 的 口语交 际能 力
洛阳
4 7 1 0 3 9
庸置疑, 从课堂效果上来说, 这些手段的运用确实起到 了调
节课堂, 使其直观 、 生动的作用 。 但是, 在轰轰烈烈之余, 也 堂上千什么 ?语文课到底还有没有存在 的必要?
有 人 对 这样 的教 学产 生 怀疑 : 这 就是 语 文 课 吗 ?老 师在 课
课堂 因为这些手段的运用 , 而显得朝气蓬勃 、 活力无限。 毋
说: 很 感动 。别 的就 说 不 出来 了 。我只好 引导学 生 : 影片 中
1 . 先让 学生 有一 定 时 间准 备 , 再让他 们 交流 。 2 . 让人 人都 动起 来 , 说 起来 。
突出。
3 . 要 求学 生在表 达 时要 语 言流 畅、 用 语精 练 、 主 题 鲜 明 4 . 师 生共 同评价 。 功感 。 的人 自然 口语 表 达就 好 , 说 的少 的人 自然 口语表 达就 差 。
主 题演 讲 , 有 自己的观 点 , 有 一定说 服力 ; 训 练学 生说话 时能 注 意 自己的表 情和 语气 , 使说 话 有感 染力 和说 服 力 。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情况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情况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由于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教师的调控手段多样,学生自由表达,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多媒体手段多起来了,无可否认,这样的课“观赏性”强多了。
留心我们的课堂,我们会发现如下笔者认为“误区”的现象。
1.过分特别强调独立自主合作自学功能,忽略拒绝接受自学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不敢多讲,动不动就分组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探究能力”。
我们知道,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是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2.多媒体使用不当,对多媒体的倚赖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
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动画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
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动思动笔的时间。
二、矫正策略及方剂性思索“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也有的说是“语言文化”。
叶老的说法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为: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笔者认为,无论怎么样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及应对策略
在 语 文新 课 改如 火 如 茶 实 施 的 大 潮 下 ,语 文课 堂 教 提升 了学生 的人 文素养 ,但 却是 以削弱学 生 的基 本语 文训 学 面貌 发生 了根本 性 的变化 ,不 少语 文课 堂充 满 了生机 , 焕 发 出活力 ,涌现 出一大批 新课 例和 一些 好做 法 。但是 在
( 三 )倡导探究学 习,却显得过度 开放
! 1 .
一
我们 绝不 能模 糊师 生不 同的角色 地位 ,放 弃教师 职责 ,走
’
探 究 性 学 习是 针 对 传 统 学 习 的弊 端 提 出来 的 。传 统 向另一个 极端 ,使教 师角 色在转 换 中发生 缺失 ,走进 教师 的语 文 学 习 观认 为 ,学 习仅 仅 是 “ 学而 习得 ”, 是继 承 角色转换 “ 缺位 ”的误区。
教 学 实 践 中 , 我们 也 发 现 不 少 老师 的课 堂 过 于 追 求 “ 创
练为代价 的。 ( 二 )强化合 作学习,却忽视独 立思考
合 作 学 习 ,作 为 新 课 程 倡 导 的 三 大 学 习 方 式 之 一 ,
l  ̄f , U 开展 ,有利于 师生 间、生 生间 的情感 新 ”,其课 堂教 学 的实 际效果 与 《 语 文课 程标 准》 所倡 导 它在 语文课 上 的J 的 理念 相差 甚远 ,语文 课上 的异 常 “ 热 闹 ”,十八 般武 艺 沟通 和信 息交流 ,有利 于思想 的撞 击和智 慧火花 的进 发 ,
完 全忽 视 了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 。不让学 生对 问题进行 独立 思 升 ,这种 “ 平等 ”实 在无 多大意 义 。教师 与学生 的平 等 , 考 ,他 们就没 有 自己的独 立见解 。这就 使学 生在合 作 时没 是人 格上 的平等 ,但 绝非 是知识 占有 量和 能力层 次上 的平 有 了交 流 的欲 望 和 自我表 现 的信 心 ,很 多 学 生被 迫 只 能 等 ,也绝 非是 教学 中师生 角色上 的等 同。教师有 教师 的角 “ 袖手 旁观 ”, “ 坐享其 成”。 色地 位 ,学生有 学生 的角 色地位 ,在 新课程 课堂 实践 中 ,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反思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
斯基 曾经说过: “ 教师的文学素养在 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
中,笔者就 自己的教学经验 ,简要的 谈一谈在高 中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 问题 , 并就此提出 自 己的建议与意见。
一
景象 ,又是一种说 不出的悠 闲境界 。 你试想想 ,秋收过后 ,河流边三五家
统 的教学 方法 中被人 称之 为 “ 鸭 填 式”的教学模式了 , 这种模式 中师生 缺乏互动 ,仅仅 是教师说 ,学生 听 ,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 ,课堂教 学效率难 以提高。关 于对传统的教学
法的不足之处 的分 析已有许多论 著 ,
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 它不能够如理科 知识一般进行推理,而是要进行 日积 月累的记忆 、运用 , 最终才能够达到 厚积而薄发 的境界。一些语文教师在 教学时,采用 “ 串”教学法 ,力 问题 图使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连续的思 考, 最终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强化学 习效果 。然而 , 笔者却不太赞同在语
追求 “ 有别于过去 的学 习阶段 ” ,却 夫的 《 江南的冬景》一文:江南河港 要进行设计。这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是失 去了上述思想 的本意 ,从一个极 交流,且又地滨大海 ,湖沼特多 ,故 二. 反思 “ 问题 串”教学法
端走 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 ,在本文
空气里时含水分 ; 到得冬天 ,不时也
是在过去学 习基础上的进一步 深入 ,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 的认知能力进行一
什么?短短二百余字,一 幅江南乡村 冬景图铺 于面前 ,连从未有过乡村生 活的学生们都能够根据文字 的描述而 进行想像 , 进而感悟到作者写作时的
情绪。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使学 生进入 自 的环节 ,而不是一味 的热 悟 烈讨论。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在改进教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的局面。
在活泼、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自己独到的见解,畅想自己美好的未来!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里,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会到中华文化丰厚的内涵,呼吸着语文课本弥漫出的一种清新而悠长的书香!但在肯定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误区,它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题讲题多,引导分析少我们常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是的,这话的确不错,也许是由于教师在备课时(教案和学案)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对自己所设计的那条题目挖掘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缺乏充分的准备。
我们常说,没有想不到,只有看不到,一旦题目展示以后,如果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教师事先预设的思路和方法出现偏差时,教师不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不是帮助学生去理顺思路,而是立刻加以制止,甚至去纠正学生的思维结果,试图让学生的思路回到老师预设的轨道上来。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由于个性的差异,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或深或浅,或对或错,不管深浅如何,对错与否,它都是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后的产物,作为教师,切不可用自己已有的思路去界定学生的思路,更不能加以嘲讽,要知道学生的不同思路不论对错都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思维的灵活发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注意引导,引导他们去分析什么样的答案才是最科学的,什么样的答案才是最合理的。
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有的学生答出来的答案远远超过老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如果对这样的答案不予以肯定,那么怎么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听《甜甜的泥土》这堂课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为什么泥土是甜的?教师不是从文本所揭示的主题去分析,而是就题论题,甚至不去引导学生分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像“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是响晴的。
走出语文教学误区 实施全面开放教学
走出语文教学误区实施全面开放教学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新鲜的活力。
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了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证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
“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与教师的心田,然而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这成为课改推进中的最大问题。
一、启而能发不容易,发而能收更不容易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上课时都有解脱了紧箍咒的感觉,而变得随意自在。
一节课上完,教师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也没有了必须如何理解的强制性烦恼。
这种没有统一答案的上课方式已经被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学生上课大多数能大胆发言,且常有自己独创的见解。
记得刚接触新教材时,有个别学生就曾经问过我:老师,你上课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地说,却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哪个同学的是标准答案。
一节课下来我不知该记哪个同学的答案。
不象小学教师那样给标准答案。
听到这样的问话,我没有感到惊奇,这么多年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不是早就使我们的学生熟门熟路了吗?标准答案已经成了他们手中的拐,离开了它,路该怎么走?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和学生们就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特点和要求,展开了几次学习和讨论,现在学生们已经普遍适应了没有标准答案语文课堂。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
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然而,不是所有的问题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如果在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保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当然,我这是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
我认为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内容。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改进策略
调查方 式:不记 名方式 调查 内容 :请写 出班级 中最 优秀 学生和最落 后学生 的优点和缺 点 ; 从教 师评价 中可 以发现 :教师 对 “ 好 差 ”学生都 有写不 完和 写不 出现
象, 但两者 却是完全 相反 的。 即好孩 子的优 点写不完 , 几乎 没有缺 点, 而“ 落 后学 生”缺点 说不完 ,优 点难 找到。 虽然 这仅 仅是一 次随机 评价 ,然而 在时光 流转 之后 ,发现其 中所谓 的
[ 7 ] 王艳 玲 . 课堂 教学评 价 的现状 分析 与对 策 [ J ] . 理 工高 教研 究 .
2 0 0 6 , 1
作 者简介 :赵 春芸 ( 1 9 7 1 一 ),女 ,江苏 南京 人,甘肃 省滔 泉市 玉 门 油 田小学 教师 ,教 育硕士 ,中学一级 教师 。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改进策略
“ 差 学 生” 目前 已经毕 业或者 临近 毕业 ,而 留在老 师心 目中 依然 是这样 的 印象 。这 是教 育 的悲哀 还是 学生 的 “ 顽 固 ”?在小 学阶 段就 形成 的负 面评
[ 5 ]陈振华 .教育评价中存在的 问题及反思 .教育发展研究 ,2 0 0 9 ,1 8 [ 6 ]钱玲 . 初 一学 生学 习 心理调 查结 果分 析 与思考 . 现 代 中小学 教 育 .2 0 0 6年 . 1 2
助
价伴 随学 生度过 少年 时期 ,最可 怕 的是在这 样 的评价 中 ,有 多少 学 生失去 了对 学校 的美好 向往 ?也失 去了对 自己的信心 。 因此 , 当教师 遇到一个 个“ 问 题 学生 ”时,切忌 因学生成 绩差而否 定一切 。 汇 集 以上 数据和 信 息,仅 以部分 样本学 生 的成 绩分 析说 明学 困生形成 的原 因 。作 为教 育工 作者 ,如果 仅停 留在 分析 原因 的层面 ,对 这些 学生 是 没有 实际 意义 的 因为, 学业失 败 的 “ 结论 ”将 伴随 他们 度过短 暂 的学校 时光 。因此 ,正确 认识 比值 分析 法 的作用 ,帮助 教师 在 日复一 日的平凡 工 作中 , 克服职 业倦态 , 深化 课堂教 学改革 , 切 实培养学 生“ 终身学 习” 的理念 , 让学 生 “ 成人 、成功 、成才 ”,成就 自己独特 的人 生才 是最 为关键的 。因而 , 通过 比值 分析 法提 供的数 据 ,帮助 教师转 变教 育教 学观 念,帮 助家 长确 立 科学 、合理的家庭 教育理 念 同样 迫在眉睫 !
语文教学中的“开放式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开放式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
但当前传统的“封闭式”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鉴于以上误区,再结合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探索,“开放式阅读”就成为必然。
社会的发展呼吁人文精神回归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放式”阅读的意义在于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既使学生凸显个性,又使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因而开放式阅读必不可少。
开放式阅读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收集信息的能力、密切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放式阅读作用的体现1.培养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到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强学生个人情感培养,强化爱国情感,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各种情感的内涵,给学生营造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天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提高文学水平,拓展学习范畴要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就要鼓励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历史、诗歌、小说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涉猎,多观察勤思考,多读多练习,遇到喜欢的作家和作品,就应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思考作品哪些地方吸引了自己,努力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做好学习笔记,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另外,有意识地去看一些写作技巧方面的书。
提高文学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积累,只有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有厚积薄发的光彩。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练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首先要鼓励学生尝试与身边的人进行话题的讨论,勇敢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回避交锋。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表面看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已呈现了深人人心的态势:从单篇教学到单元教学,从学堂式,即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到书院式,即讲座式、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与观点似乎已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更新与嬗变。
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我认为是下面二个问题。
第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
就各个学科的比较来说,语文学科的阶段性不强是众所周知的,特别不像数、理、化那样严格地需要循序渐进,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似乎可以随意颠倒。
过去私塾要求七八岁的儿童读《论语》、《诗经》,这是极端的例子,我们姑且不说。
就是现在,一篇同样的文章,放在低年级讲或拿到高年级去讲,似乎都并没有太大影响,而且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也是可以见仁见智的。
这种学科的特殊性,造成我们有的教师忽视语文学科的科学性。
他们不去认真领会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去区别单元与单元,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异同,而往往是驾轻就熟,从作者、背景、字词句,一直到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按部就班,面面俱到。
对课文中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可不讲,哪些内容该重点讲,哪些内容该少讲,没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尺度。
把语文的课堂教学简单化、程式化。
课本的单元意图丝毫没有得到体现,单元设计也就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对语言教学的科学性、整体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结果是将语文课堂教学逼入困境。
面面俱到,其实不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忽略或没有注意到教材的编排意图,没有体现出不同篇目的教学侧重点,出现过多的重复现象。
其实就教材来看,在每一单元的篇目设置上,编者都是有其用心的。
在单篇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整个单元的角度来着眼比较,一个整体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在单篇教学中突出其重点性和典型性,几篇连锁引导突出其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既可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实际上又把该讲的都讲到了。
浅谈开放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费 了铁还污染 了河水 , 不如把铁棒拿到铁匠铺去 , 可以做许 许多
多 的针 , 老奶奶 也可以用这些时间干其 他更 多的事呢。 只有教师
具有 了开放性 的教学理念 ,才 可能容忍并鼓励学 生从 挑战课文
要不断 自我调节 , 发展 , 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 的进 更新 应
要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就要 充分认 识到作为人 际交往 工具的语文 , 们思想感情 的载体 。 是人 因此 , 让学生 学好语文 , 就
是让他们 能正 确运 用这一工具恰 当地 表达 自己的内心感受 , 并 在这一过程中使人 际交流交往的能力得 到锻炼 ,使其从 中受 到
巧的欺诈成分 , 显然教师是不答应的 。因为 , 这种想法 如果 出现
图片或 实地观察 , 结合课文 的介绍 , 通过 自学 、 同桌讨 论与集体
讨论探究 , 抓住重点词句 , 领悟文章的主 旨, 师适 时从旁点拨 , 教
从而抓住重点 , 突破难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试 题的答案 中, 肯定不会得分 的。 可是这个学生之所 以有这样 的理解 , 正是因为他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 进发出 自己独特 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取向。正 是这 种不够 开放 的 教学理念扼杀 了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事实上 , 只要我们不改变这 种传统的教学思想 , 不改变原有 的教育考核评价制度 , 不但不能 推动素质教育前进 , 至会有重返填鸭式教学老路的危 险。 甚 靠一 时的记忆或许 能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分数 ,但却 不能保证 学生在
随着新课程标准 的出台 ,对语 文课 程的性质又有了新的阐 悦 , 自我价值的体 现。现行教材虽然绝 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 , 是 但 由于时代 的进步观念的更新 , 难免会出现一些 问题 。 也 如学习 “ 铁棒 磨成针” 这个成语时 , 学生提 出老奶 奶 的决心是可佳 的, 但
走出开放式语文教学的认知误区
:
彳
作 为小学语文教师 , 可从 以下几方 面着 手 : 他们的实践 能力 。
吩 名 ; N 穹 穹 石 ;、 写 石
减谈“ 三案六 琢节” 中课外作业设计的特性
江 苏省赣榆县石桥镇 第二 中心小学 苏 鑫
特点 :
・ , 性 从而为学 生的终 身学 习 、 终身发 展打下 良 ・ 喜悦 。在学 习过程 中有情感 的投入 , 有内在动
为了 更好地发挥开放式教学 的功能 还得
因为在长期 的应试教 育模 式下 , 片面追 求 一 的是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的培养 , ,注意课内与课外教学资源的结合点。 重 不 一般地说 ,
高分数 , 了学生 的思 维方式 , 束缚 也扭 曲了学 : 不会增加学生 的课业负担 , 但 相反还可 以减轻 : 这两种资源要想整体作用于学生身上 , 并期望
校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评价 。 每年的职称评定 学生的学习压力 。 t 收到 良好的效果 , 必定是 “ 三位一体 ” 即 : 的, 课
和工资福利 发放 等 , 无不 以教师实绩 ( 学生统 孝 成绩或名次 ) 为根本标准 。 教师呢? 放不开手 :
脚, 总是担心把社会 生活中的事情 或现象放进 :
一
: 动更贴 近学生 的生活实 际 ,通过对 生活 的感 : 中选取合适 的内容。
: , 知 从而加深 对课 文 内容的理解 , 而不是对老 : 2组织教学上抓住“ . 情感” 的联结点
、
开放式 语文教学的误区及成 因
1 . 认为开放式语文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 师提供 的答 案进行机 械性地重 复和记忆 , 注 : 更
新课改中“开放式”教学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中“开放式”教学问题的思考【摘要】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与能力。
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
【关键词】语文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造成语文学科特质的明显淡化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课程。
过去对语文科性质无论怎么认识,都不能否定其基础工具性。
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讲,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语文特性。
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篇。
听说读写。
但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开放的实质,认为所谓开放就是多学科、多知识、多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
一时间,语文课上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算又是画,没有课件好象就上不了课了。
特别是上公开课时,非得来个多媒体不可。
可这就是我们语文的开放式教学吗?显而易见,这只是开放式教学的“形”而已,而不是开放式教学的神,离其“神”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其实,语文有语文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其本身具有的特质。
开放教学的过程始终不能脱离开“文本”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
这一条主线,好比是人的脊梁,没有它,人就不能站立:好比是音乐中的主旋律,没有它,音乐只能成为零散的音符。
而只有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特质,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显得无比的宽泛和厚实,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此,古人就有“文灭质,博溺心”的警示。
那种语文课不象语文课的开放,其实质是假开放而已。
开放式教学形式上的互动造成对文本内容解读的浅尝辄止。
一个语文老师课上得好不好本并不应由多少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来决定的。
但新课改的教学过程却十分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不管哪类的阅读课,介绍完写作背景,扫清一下语言障碍,串读一下课文。
就进入了师生互动的分析欣赏阶段了。
实际上,这种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是对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解。
XX学校语文教学课改误区与对策浅析
XX学校语文教学课改误区与对策浅析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35-01XX中心学校 "三五一交互循环高效"课改探索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走在了整个XX县乃至XX市的前面,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同行们的一致肯定。
这是XX中心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骄傲。
现在,XX中心学校语文课改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平时教研工作中已经表现出来,如不纠正,必将前功尽弃。
1、教学参考书使用的误区。
教师离开了参考书就不知道该教什么,一切唯参考书是从。
仿佛离开了教参书就不敢上讲台了似的。
这是对参考书的迷信,是教师功底不够的表现。
一本参考书就解决问题,还要你老师干嘛?教学参考书永远只能用作参考,永远无法取代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教师可以在里面或多或少进行选择性的采用,而绝不是一切照搬。
2、导学案编写的误区。
教师在学案编写中,把一本参考书中对课文分析内容一个不少的照搬下来。
有了一本教学参考书就迷失了自我。
试问老师,你对教材的研读在哪里?哪儿是你的特点和见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教师没有深研教材,对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把握不准,错误地认为学案编写得越详细就越好。
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堂课下来,这也舍不得,那也要抓到,重点不突出。
结果是教师累,学生也累,少、慢、差、费逐步显现。
而这恰好是与"高效"背道而驰的。
3、引导学生的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师错把纠正错误当启发,把强调几个字词当引导。
学生则按照学案上的内容把答案一个一个从参考书上照抄下来,千篇一律。
就连用词都一样,更别说表达句式那更是高度一致。
答案的高度一致就好吗?就是高效吗?这样何来语言表答的训练和发展?何来学生思维的训练发展?一堂课中见不到一点教师真正如何引导学生怎样进行思维的闪光点,见不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思维的方式方法的指导。
上课是什么?上课就是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运用文本来训练语言表达,进入深层次的交流,以达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一切尽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学得轻 松 , 学得愉 快 , 有所得 。但 学
是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并 不 排 斥 教 师 的 组 织
受到情感熏 陶, 获得思想启迪 , 享受审美 乐趣 。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 验和理 体 解。” 开放式语文教学正是根据学生 阅读 的规律而摒弃“ 师讲 , 生听” 教 学 的方式 , 提倡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开放式的教学
- r ㈣
◇
复作者 。教师 听了后竟夸 奖学生想象丰 富。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 出, 该教师
对“ 放” 开 的理 解 还 有误 差 。首 先 , 指 导 他 的方 向 不 对 ,引 出 来 的是 学 生 不 健 康 的 心理 ; 次 , 学 生 出现 了辱 骂 的语 言 和 其 当 能 力 。语 文 课 上 老 师 可 以拓 展 ,可 以 延
篇课 文 《 蜂》 写 的是作 者在 野外 就餐 蜜 ,
时被一 只蜜蜂再 三骚扰 ,一气 之下将蜜 蜂拍进 了沙子里 ,可是那 只蜜蜂再三从
问题 , 产生 了一些误 区。 我们有必要对 以 下这些误 区进行认 真的思考 和科学 的分
析, 以利 于更 好地 开 展 开 放 式语 文 教 学 。
语文 的母语地位岌岌可危 。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语 文 课 程 改 革 提 出
沙子里钻 出飞 了起来 ,震撼 了作 者的心
灵 。课文 通过这件事赞 美 了蜜蜂 顽强的 生命力 , 表达 了作者对生命 的敬佩之情 。
有一位教 师在教这篇课 文时 ,为 了充分
展 示 学 生 的个 性 ,设 计 了 一 个 这 样 的 问
伸, 可以充分利用生活 中的教学资源 , 但 知识与能力 的教 学 目标不能丧失 ,不然
的话 , 能 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语 文 素 养 呢 ? 怎
四 、认 为无 限的 自由就是
开 放 式
“ 生 是 学 习 和 发 展 的 主 体 ” 这 是 学 , 课 程 改 革 以来 大 家 一 致 认 同 的 观 念 。开
程 , 着 重 培 养 学 生 的语 文 实 践 能 力 , 应 而 培 养 这 种 能力 的 主 要 途 径 也 应 是 语 文 实 践 ,不 宜 刻 意追 求 语 文 知 识 的系 统 和 完 整 。” 放式 语 文 教 学 要 活 化 教 材 , 放 开 开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 的划分 ,现代教 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①激发学 习动机 。
指 导 ” 活 动 , 教 师 角 色 的 确 立 、 学 等 在 教
方法 的运用 、 教学设计 的书写 、 教学反 思 的提炼 等 方 面形 成 一 种 互相 提 高 的 形 式。每个研究阶段 , 课题组组 织教 师集 体
讨论 , 选定某 一研究 主题 , 择教学设计 选 的主要研究人 ,进行典 型课 例的具体创
索
同一主题 , 集体创 作 , 集体成员 轮流
引路等形式 ,帮助青年教 师找准典型课
例 反思切入 的角度 、 素材的选用 , 通过典 型课 例引路 、 竞赛激励 等方法 , 进教师 促 全方位 自我评价 和深层次 自我思考 。让 典 型课 例教学反思 贯穿于整个 教学实践 过程 中 ,并及 时把 反思上传 到课 题组博 客群 中, 源共享 、 资 以点 带面 , 题组 注 课 重 过程管 理 , 定位 于 “ 长 、 升” 鼓 励 成 提 , 教 师积极 参加 各级 论文 的交 流与评 比 ,
学中, 我们常 常遇 到这 样的情况 : 上课伊
础知识 的训练 和语 文能力的培养就可 以 抛开吗?当然不行 。我们有 的教师把“ 不
宜 刻 意 追 求 ” 解 为 “ 追 求 ” 把 活 化 教 理 不 , 材 理 解 为 离 开 教 材 ,课 堂 上 天 南 地 北 随
作 , 内教师讨论 、 组 修改并 完善。
1 体跟踪推进式 . 个
研讨 、 思 、 结过程 中 , 断加 强教 师 反 总 不
同一主题 , 集体创作 , 同一教者多 次 教学实践 。个体跟 踪推进式典 型课例反 思操作 流程 : 选择主题 , 确定 教者一教者
典型课例反 思品质塑 型 ,推动 网络环 境 典型课例反 思 向纵深发 展 ,内化为教 师
道题 。这样 的教学 , 生的学 习处于盲 目 学 状态 , 无序状态 , 学习效率 自然低下 。这
与开放式语 文教 学 的宗 旨是 不符 的 , 因
②感知教学材料 。 ③理解教学材料 。 ④巩 固知识 经验 。 ⑤运用知识经验。 ⑥测评教
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也 要遵循学生 的 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善于引导
妇
妇
{ ,e s  ̄幸 c
船
-l 船 ae  ̄
船
- ̄ 妇 n w
妇
妇
鞋
船
船
逝
船
匡 丽 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曾以 “ 堂为 中心 ” 课本 为 中心 ” 课 “
“ 师 为 中 心 ” 的 封 闭式 语 文 教 学 思 想 , 教
开放 教学 。可是 , 正如 一切新生 事物的出 现都会 带来一些不 适应一样 ,语文教师
的教学品质 。
参考文献 :
『1傅 树 京.构 建 与教 师 专 业发 展 阶段 相 l
们发 出了“ 为师 当如王崧舟 ” 的慨 叹。通 过 Q 电子邮件 、 B Q、 B S论坛 , 直接 与专家
对话 , 受专家 的指 导 , 接 学习课题研究 的 相关理论知识 , 提升科研水平 。
方 式 提 高 学 生 学 习兴 趣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与引导作用 。课堂教学 中教师的作用仍 很重要 , 良好 秩序的维护 , 有效 学习的组
织 与引导都离不开教师 的宏观 调控。有 的语 文老师在课堂教学 中采取 “ 放羊式 ” 的教 学 , 主要表现在 : ①你喜欢 哪个段 落 就学 哪个 段落 ;②你想用什 么方法 学就 用什 么方 法学 ;③你想做 哪道题就做 哪
是语 文教 学的重要 内容 ,不应把 它们 当 作外 在的 、附加 任务 ,应该 注重熏 陶感
染, 潜移默化 , 这些内容贯穿于 日常 的 把
教学过程之中。
二 、认 为淡 化 知 识 与 能 力
的 目标培养就是开放式教学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 的特 点” 是课 程 改革语文学科 的又一基本理念。《 语文课 程标准》指 出 :语 文是实践性很强 的课 “
目 的 的。
( 者 单 位 : 南 省 涟 源 市教 研 师 资 作 湖
培 训 中心 )
提 高学 习 效 率 。不 要 片 面地 认 为 打 破 这
学生学习资源 ,让学 生在更广阔 的社会
生 活 中学 语 文 。但 教 材 所 承 载 的 语 文 基
种 次序 就是开放 。在平常 的语 文课 堂教
学 生 由表 及 里 、 浅 人 深 逐 步 感 知 教 材 , 由
为开放不 等于放任 自流 。如果一切都让
学生 自由进行 , 那要我们教师干什么 ? 就
拿学 习方法来说 ,语文课程标准》 《 提出 :
“ 积极 倡导 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学 习方 式 。” 是谁 “ 积极倡 导” 呢?当然是我们教 师。 课堂上 , 教师应该 引导学生选择科学 合理 的学 习方 法学习 ,而不应该撒手不 管。 综上所述 ,我们知道在理解和实践 开放式语文教 学的过程 中,存在着一些 误差 。这些误 差严 重影响 了开放式语文 教学 的实施 , 产生了一些不 良后果 。 我们 有必 要对开 放式语 文教 学正本 清源 , 推 动语文课程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 。要 明白 开放是有序 的, 开放是有理 的 , 开放是有
优 化教学流程 和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语
文 素养提升 , 自觉进行 的反 思行为 习惯 。 我们依 托网络优势 , 采用 师徒互助 、 专家
( 者 单位 : 南 省 溆 浦 县 警 予 学 校 ) 作 湖
t
作者简介 : 匡丽君 (9 8 )女 , 1 6一 , 湖南省涟源市教研师资培训 中心教研员 , 研究方 向: 语文教学 与研 究。
题: 当蜜 蜂再三被 拍进沙子里 时 , 蜜蜂会 想什么 ,它会说什 么?这时学生 踊跃 发
广大语 文教师尝试 着在思想 、 内容 、
方法 、过 程和时空 等方面进行 全方位 的
言, 可讲 的都是蜜 蜂怎样骂作 者 , 怎样 报
( ) 型 课 例 反 思 同伴 互 助 实践 探 二 典
中, 深 理解 和体验 , 所 感悟 和思考 , 加 有
放 式 语 文 教 学 开 放 的 不 仅 是 教 师 的 “ , 教” 更重要的是解放学生 的“ ” 学 。要充 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能 动 性 。让 学 生 学 习 语 文
《 文课程 标准 》 语 明确指 出 : 培养 学 生高 尚的道德情 操和健 康 的审美情 趣 , 形成正确 的价值 观和 积极 的人生态 度 ,
强 化 课 题 组 教 师 的成 果 意 识 ,在 扎 实 的
教学实践。例如确定第一课时采用 “ 字不
开展 “ 师徒结 对” 骨 干示范 ” 名师 “ “ 离词 , 词不 离句 , 不离篇 ” 句 这一教 法后 , 周 怡 、李玉芳 老师分别进行 了示范性 教 学 实践 , 这种教 法 因其简 约 、 效 , 得 高 获 大 家的认 同 , 迅速推广开来 。 3 . 典型课例反思专家引领的实践探索 课题 组成员还通 过 网络学堂 学习名 师, 点播名家视 频 , 例如课题组 成员观看 名师王崧 舟执教 的 《 慈母情深 》 枫桥夜 《 泊》 等在线教学视 频 , 大师 的课 堂里浏 在 览一次 , 在大师 的思想里泛 舟一圈 ,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