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红军长征历史
高一历史下册 14《 红军的长征一》课件 大纲人教版
2.①前后两个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②都体 现了蒋介石以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敌, 对内残酷镇压革命,对日本侵华妥协、退让的 反动本性。
二、红军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
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概
况
名称 第四次反 “围剿” 时间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 力 结果
第五次反 “围剿”
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概
况
名称 时间 国民党 兵力 50多万 红军兵 力 7万多 结果 胜利
第四次反 1933.2- “围剿” 1933春
第五次反 1933.10- 100万 “围剿” 1934.10
8万多
失败
•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 会议
..\桌面\无标题.MSWMM
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 乌江→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 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草地→陕 北会师→会宁会师。
• 【本课小结】 • 这节课我们首先分析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 内”政策的实质,认识了蒋介石政权的本质; 通过红军第四次与第五次反“围剿”不同结 局的比较,我们认清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 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 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保证中国革命的胜 利;我们学习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内容, 深刻理解了遵义会议在我党和中国革命历史 上的重要地位,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 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长征精神”值得我 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第 一 章 第 四 节 红 军 的 长 征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及其 实质
• 材料一、 我国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 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 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 1933年9月23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红军长征教案2 岳麓版
红军长征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泸定桥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桥吗?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师: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大家知道红军长征的行程是多少?这二万五千里体现长征的艰难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气概!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神话!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4课,一起去感受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诗篇,去了解中国革命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板书:——红军长征,出示课题(二)长征开始说到长征,可能我们首先会想:长征是怎样开始的呢?这还要从红军的发展说起:1927,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课件展示到1930年,全国大小的根据地共有15个,革命力量在不断壮大,这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1930-1933年,国民党军队对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目的是要消灭红军。
我们来看一下这五次围剿与红军反围剿的情况:红军的五次反围剿失利。
从结果上看,我们可以把这几次围剿分为两个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结局呢?指名学生回答这次反围剿的失利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师:这次反转剿,红军奋战一年,没有能打退敌人的进攻,红军反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根据地面积日益缩小,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中国革命再次面临着失败的危险,中共中央被迫做出决定,实行战略上的转移,1934年,长征开始了。
长征的开始:让学生了解长征开始的概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长征开始后的情况观看长征初视频师:在长征初期,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改变没有?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讨论,认识到错误的指挥是导致红军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初受挫的主要原因师: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革命将会面临着什么?生:失败!师:对,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指挥,教条化的马列主义是导致红军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初受挫的主要原因,我们把它归纳为“左”倾错误。
【历史课件】长征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
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下页
飞夺 泸定桥 强渡 大渡河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1935、1
巧渡 金沙江
强渡 乌江
1934年10月 红一方面军 开始长征
下页
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遵义会议 ?1 1935、
强渡 乌江
1934年10月 红一方面军 开始长征
主要内容:
1、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最高军事指挥权,中 央军委周恩来、朱德负责
1936年10
月三大主力会师
会 宁
吴 1935年10月 起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镇
爬 雪 山
飞 夺 泸定桥
强渡 大渡河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1935、1
1934年10月红 一方面军开始 长征
下页
巧渡 金沙江
第8页
强渡 乌江
上页
中央红军线索:
中央革命根 据地(34.10)
红军长征 PPT课件
二、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 遵义
遵义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有何重要意义?
二、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 意义
①批评了……肯定了…… ②改组了……增选了…… 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和红军 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地址
毛泽东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三 更 大金乌 五万红 军 喜 渡沙蒙 岭水军 过 岷 桥水磅 逶千不 后 山 横拍礴 迤山怕 尽 千 铁云走 腾只远 开 里 索崖泥 细等征 颜 雪 寒暖丸 浪闲难 。 , 。,。 ,。,
飞夺泸定桥
翻 越 雪 山
走 过 草 地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
15、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撕毁我的满腔热情,我是一个笨拙的舞者,独自迈步在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开始离去,最后剩下我孤寂一人靠在墙角,紧握青丝,无力的眼神不再憧憬,呼吸着社会肮脏的气息,
•
16、沉沦苍白了我美丽的幻梦,这是个多雨的秋天,天气也非常的寒冷,总接触到一些事物,不免睹物思人,引起泛滥成灾的那股洪流,淹没了这个伤情的季节。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_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品课件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乐观向上、紧密团结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
总结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
战略转移
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
长 经过 1935年10月到达陕西的吴起镇 红二方面军:
A.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确立了……这次会议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党的历史上…… 。
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艰苦奋斗红、百军折不长挠的征精神中;创造的奇迹: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不怕牺牲一、勇次往直遭前的遇革命战英雄,主义路精神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
3BC、..强甘长渡肃大会渡宁征河会打师精乱是了长神敌征人胜的利激追结剿束励计的划标着志 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 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红军的壮大,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不顾国难,却积极围剿红军。
一、绝路逢生----原因篇
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
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 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
初二 岳麓版第14课___红军长征课件
3、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 ② ③ 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 是因为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 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 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 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时间:1936年10月
地点:甘肃会宁
会宁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飞 夺 泸 定 桥
翻 越 雪 山
走 过 草 地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金称市镇中学
唐小佰
第14课 红军长征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一、长征的开始
1、红军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长征的开始及初期的失利 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瑞金等地
3、红军进军贵州:
1、红军长征连续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在 渡过湘江后,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下3万多人。 2、红军原计划前往湘西,但蒋介石在其途中 布下了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3、在这紧要关头,毛泽东建议进军贵州, 于是红军进入贵州,并一举攻占了遵义
二、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第14课农村包围城市(上课课件)
长 征 出 发 地 江 西 瑞 金
(2)转折性会议——遵义会议
1.时间: 1935年1月 2.地点: 贵州遵义 3.内容: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正确领导 4.影响:
成为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旧址
(2)转折性会议——遵义会议
背景:1934年10月,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 (1)批判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意义: 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万里长征 八一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学 习 目 标
八一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
一.八一南昌起义 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反动
派对革命党人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地点: 1927年8月1日 南昌 3.领导者: 周恩来 贺龙 朱德
4.结果: 起义胜利后,部队撤离南昌,
(3)结束标志: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
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4)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
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七 过 岷 桥 水 磅 逶 千 不 毛律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泽 尽 千 铁 云 走 腾 只 远 东长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形成和 农 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形成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各地建立十多块革 命 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
第14课 红军长征
时间/地点
事件
意义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福建长町
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町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长征的开始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的错误,肯等了毛泽东的作战原则。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0月
陕北吴起镇
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红一方面军长生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的初期路线:
瑞金长町——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到地州——强占吴江——占领遵义
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
四渡赤水——桥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走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长征的原因:
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历史——红军长征 ppt课件
吴 起 镇 胜 利 会 师
21
吴毛 起泽 镇东
在
22
23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
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
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
5
1、开始长征——强渡乌江 时间:1934年10月 概况:损失惨重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6
博 古
7
(1))背景:长征开始损失惨 重,对王明的领导强烈不满。转 兵贵州为其召开提供了条件
(2)内容:1935年1月 A、军事方面: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B、组织方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进入陕甘境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131314四渡赤水是中国十年内战时期中央红军为了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边境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
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24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 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 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 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 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人教部编版_八年级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优秀课件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河
突破湘江
遵义会议
雪红军山过草地忠穿的魂草鞋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开始长
征
5、胜利会师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 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 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 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简表
(1930——1933)
时间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 数
领导人
第一次 10万 4万 1.5万
第二次 20万 3万 3万多 毛泽东
第三次 第四次
30万 50万
3万 3万多
7万
3个师
周恩来 朱德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 失败,由于当时中央负责人博 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 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爬雪山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灵
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 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灵
长征路上翻越第一座大雪山——
遵 红义军会由议 22是名中突国击共队产员党冒从着幼枪年林走弹向雨成,在熟火的力标的志掩。护下一边铺桥一边夹战斗金,终山于。占领红了军对大面桥多头来,为自主力气开候辟了炎前热进、的道路。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折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
由胜利走向胜利,
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利
红军长征PPT课件.
授课人:吴荣圣
目录
• • • • 长征线路图 长征经过的省份 关于长征的诗词 歌颂长征的歌曲与影 视作品 概述 长征的开端 血战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胜利会师 各地的红军长征纪念 馆 • 长征的意义 • • • • • • •
• • • •
我走喽!
谢谢!
再见
强渡大渡河
• “强渡大渡河”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 上的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 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 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 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 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 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 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 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 过了大渡河。
爬雪山过草地
•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根据当时的 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决定北上抗日建立陕甘宁根据地。 由于张国涛仗着人多势大,妄想领导中央,使红四方面军在北上 中途掉头南下,因失败不得不转回三过草地,两越雪山,全军减 员一半多,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
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9日和22日, 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 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 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中国 工农红军持续两年、转战 14个省的长征全部胜利结 束。
长征突破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伟 大的战略转移,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从此揭开新的篇 章。
长征的意义
• 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 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 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 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 巨大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
总第十三课时第14课《红军长征》〖自主梳理〗:一、长征的开始1.反“围剿”失利:____年秋,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___次“围剿”。
_____等人命令红军全线出击,红军屡战不胜,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瑞金。
2.突围长征: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_____、_____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二、遵义会议1.时间、地点: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会议内容:⑴会议批评了______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______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⑵改组了_________,增选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3.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______代替博古负总责。
接着成立由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全军的_____。
4.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确定了以______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_______和_______上________的转折点。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艰难过程: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巧渡______,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强渡____、飞夺____,翻过_____,走过__________。
2.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______,与________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3.长征胜利: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为开创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点拨解惑〗: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P69)①根本原因是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有严重错误。
②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2、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P72)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精练精析]第14课《红军长征》(岳麓版八年级上)
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进攻国民党反动派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选B项。
2.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长征【答案】D【详解】本题属于材料类型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提供的“……中国红军……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长征。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为“1935年”。
A、B发生于1927年,D发生在1936年。
4.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解决的根本问题是()A.革命道路B.红军军事C.党的组织原则D.党的领导核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因此,遵义会议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问题。
5.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曾激动地向同学们讲述着几十年前那一幕幕艰难困苦的场面。
下面地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述中的是()A.湘江B.松花江C.乌江D.赤水河【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14课《翻越大雪山》课件3
山上 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单薄 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脸上上、、身身上上像像被被无 无数数把把尖尖刀刀割割着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 牙齿打战, 有的抱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羊皮, 可都不顶用。
越往上爬,空气越 稀薄 ,人们头 稀薄
头
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走进课文
《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 外的历程。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 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 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 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 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 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 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 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找出文中的好词佳句。 归纳课文,概括板书。 第二课时 找出本文环境描写的部分,说一说它在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并学会环境描写。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忍
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神。 说说红军战士在翻越大雪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站一会,喘一阵。这时候 谁要是 停步
坐下来歇歇,就会 再也起不来了。
谁要是
就会再也起不来了
1、2句是说山上极度寒冷;3、4句体会出空 气稀薄;第5句体会到生命危在旦夕,情况 十分危急。红军战士越往上爬面临的困难 越大,所以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挑 战极限,挑战生命,艰难前行。
三、学习第三部分课文,感受革命情深
红军过雪山时使用过的毛衣
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 北上抗日,纵有 千难万险,也得 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红军长征
第14课红军长征[教学过程]1.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
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2.学习长征的开始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前一课学习的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四次“围剿”的内容,指出胜利的原因;而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应特别指出是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的。
3.要用好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红军长征示意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使用图,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
4.本课有几处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内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5.要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
如结合语文课学过的《七根火柴》等课文,选择、运用相关音像资料配合教学。
[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比较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红军长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14课红军长征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辛曲折。
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2.长征精神过程与方法1.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2.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2.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校正失误。
我们应该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中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红军长征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多媒体展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听过这首诗吗?知道作者是谁吗?(2)这首诗描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3)诗中反映出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4)诗中的“三军”是什么意思?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二)【出示目标】1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辛曲折。
(三)【自学自测】15分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独立完成基础训练自学自测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同桌之间然后交流自学结果,用红笔将不同的地方标出来,如果能自己能通过看教材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就举手问老师,要多质疑。
老师巡视,了解学情,适当帮助学生解答一些疑惑。
(四)【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5分钟:讨论5分钟,展示10分钟。
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的结果: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十年内战时期的三次会师: 井冈山会师 吴起镇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 哪些困难?红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靠的是什么?
●敌人的围追堵截; ●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雪山、草地等); ●缺少粮食给养; ●时而出现的悲观、失望的情绪;
1935年1月,召 开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3、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005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打乱 敌人追剿计划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跳出 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 抓住铁索,匍匐前进。
南
贵阳
州
广西
江
江
西
福
瑞金
1934.10.
建
2、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1936年10 月,从湘西出 发的红二方面 军和从川陕革 命根据地出发 的红四方面军 长征到达甘肃, 同前来接应的 红一方面军胜 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宁会师,
宣告红军二 万五千里 长征胜利 结束。
遵义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
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周恩来、 毛泽东等负责军事。 随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 军事指挥。
意义:
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反思
《红军长征》教学反思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本课的讲授,引导学生们学习中国红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本节课我们围绕“营造民主轻松和谐课堂气氛”课题进行,注重课前预习,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学习网络。
在展示这节课时,先看片段电影《长征》;第一小组的学生首先带领全班学生朗读《七律·长征》诗,问学生作者是谁?描写了什么事?因为学生们在以前就学过,所以非常熟悉。
略加解释后,提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会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
这样,电影《长征》和一首七律诗把师生共同带进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
电影、诗歌的引用使这节课的教学气氛变的活跃,学生们积极主动,师生之间互动和谐,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
由于书本上的内容较少,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记忆,复习前边第一次围剿国民党10万人,共产党4万人,第二次围剿国民20万人,共产党3万人,第三次国民党30万共产党3万人,第四次围剿国民党50万共产党8万人,第五次围剿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反抗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攻的革命战争。
1933 年9 月,蒋介石调集约50 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1934 年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在我课前发的学案引导下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一些资料,如历史图片、地图、影片等。
图片有“赤水河”、“遵义会议旧址”、“大渡河雕塑”等,地图有动态“长征路线图”;“爬雪山”、“过草地”。
这些资料的加入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起来,为了说明问题,学生设计让地图动起来,如“长征路线图”,学生边讲边点出箭头,到重要地方时播放与之相关的影片片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挽救了党和红军 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总负责人: 张闻天 三人小组:
毛泽东
周恩来
王稼祥
遵义会议 抢渡大渡河 吴起镇会师
1935.10.中共中央、红一 陕甘红军
冲破封锁线 四渡赤水河ຫໍສະໝຸດ 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过草地
会宁会师
1936.10.红一、红二 红四
过草地
爬雪山 抢渡大渡河
泸定桥 赤 水 河
四渡赤水
湘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遵义(1935.1)
江
★
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七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律 毛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泽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长 征 东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
•
一、长征的开始
为什么?
1、红军长征的原因: 1933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败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左”倾冒险主义错 误
博古等人不考虑实际情况,命令红军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 据点,犯了进攻中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久攻不下,转入 防御。在防御中,他们又处处设防,同敌人打阵地战,犯 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由于兵力分散,红军奋战一年,伤 亡惨重,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
长征精神: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 神”?我们如何在现实 生活中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
①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 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环境。 3、缺少粮食给养。
腰带也拿来充饥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800006000
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1、历史意义: (1)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 量;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现实意义: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简 表
(1930——1933)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力
结果
领导人
10万 20万
4万 3万
成功 成功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第三次
第四次
30万
50万
3万
7万
成功
成功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博古等人
红军长征: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瑞金、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