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历年中考题含答案
(完整版)朝花夕拾中考试题含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含答案一.(常德市)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2分)《》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二.(南京市)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
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3 分)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三.《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题目。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1);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
(2 分)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四(北京市)名著阅读(3 分)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五 (阜新市)名著阅读。
(2 分)“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六(沈阳市)走近名著(3 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七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含答案)
【例题精讲】1.名著阅读(3分)【2019年常州北郊期中卷】(1)《朝花夕拾》中,除了《二十四孝图》外,鲁迅先生还提到三本印象深刻的书,分别是《鉴略》、《天演论》和《山海经》。
这三本书分别出自《五猖会》、《》和《阿长与<山海经>》。
(1分)(2)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2分)A.到东关看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出发前,父亲却突然要求“我”将《鉴略》里的语句背出来。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的用意。
B.一位长辈赠送给“我”一本图画书《二十四孝图),书中最让“我”反感的两个故就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C.《父亲的病》中,衍太太在“我”父亲病危时提醒催促“我”大声呼唤父亲,所以“我”至今都很感谢她。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这是一本刻印非常精致的绘图书,纸张和图像都很好。
【答案】(1)琐记(2)B【解析】(1)根据原文,《天演论》是《琐记》中“我”在南京矿路学堂时看的一本书,对“我”启发很大。
(2)A项,“我”还诧异父亲的用意;C 项“我”觉得这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错误,推断不可能感谢她;D项,这本书刻印粗糙,图像都看不清楚。
2.下面是《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
(3分)【2019常州清潭期中卷】⑴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收录了鲁迅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⑴《五猖会》一文先写童年时看的赛会,然后写明代张岱《》里描述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
正高兴时,又写父亲要求“我”背书(书名《》),“我”很失望、郁闷,最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
【答案】⑴ 《旧事重提》;⑴《陶庵梦忆》;《鉴略》。
4.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常州实验期中卷】A.《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揭露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练习(含答案)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练习(含答案)(一)A卷一、填空题:1《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2.①朝花夕拾②仙台③弃医从文3、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给我们讲美女蛇的故事4、根据要求填空。
(1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他是_____________。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藤野)5、《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只要写其他8篇中任意一篇的题目即可)二、综合题1、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请根据你熟悉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一、答案:1、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试题(含答案)-朝花夕拾中考题目及答案
2.【浙江台州】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①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多次写到了隐鼠之死,它是怎么死的?“我”所渴慕的 《山海经》又是怎么得到的?
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 《山海经》是长妈妈听说后给我买来的。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试题
(含答案)
鲁迅 唯一一本散文集。 1.《朝花夕拾》是_____ 青少年时代 的生 全书十篇文章,作者以_____________ 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不同 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2.《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让人难 忘。作者的保姆阿长(长妈妈) ____________,她有愚昧 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 令作者永生难忘。,一位异国医学教授 藤野先生 ,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 _________ 起敬。作者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 本质。
8.【湖北咸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 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 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 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鉴略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 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 的心情。由此可见, 达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 的人。
中考必读名著之《朝花夕拾》测试100题【有答案】
中考必读名著之《朝花夕拾》测试100题【有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A、周树人B、鲁迅C、周豫才D、周作人2、《朝花夕抬》是一本(A)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A、浙江杭州B、浙江温州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6、《从百苹回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星”是(D)A、学堂名B、书房名C、书院名D、私塾名7、寿镜吾老师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A、本城私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10《藤野先生》回亿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11、《朝花夕抬》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抬》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B、10C、14D、814、《朝花夕抬》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15、《朝花夕抬》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16、《狗·猫·鼠》是一篇(B)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1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20、《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阿长”这个称呼体现其人的特点是(D)A、她的姓氏B、她的身材C、她的名字D、沿用其前对一个女工的称呼27、《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A)A、地理著作B、天文著作C、神话(文学)著作D、历史著作28、《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C)A、“山海经”B、“画儿书”C、“三哼经”D、都不是29、《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A)A、封建孝道B、封建迷信C、因果报应D、都不是30、下列神话出自《山海经》的是(C)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患公移山31、下列神话不出自《山海经》的是(D)A、黄帝战蚩尤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32、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子路负米B、刻舟求剑C、拔苗助长D、智子疑邻33、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郑人买履B、黄香扇枕C、陆绩怀橘D、哭竹生笋34、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C)A、破釜沉舟B、卧薪尝胆C、卧冰求鲤D、中流击楫35、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D)A、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36、《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A、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37、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B)A、绍兴城西关B、绍兴城东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38、“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A、五通神B、五种人C、五种动物D、都不是39、下列项目中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A)A、高跷B、早船C、秧歌D、舞狮4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D)A、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41、《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A)A、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42、《五猖会》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B)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形象描绘了D、详细描绘了43、《五猖会》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一笔带过D、都不是44、《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5、《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B)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6、《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B)A、一个人B、一种鬼神C、一个形容词D、一种动物47、下列各项中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A)A、鬼王B黑旋风李逵C、阎王爷D、红脸关公4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C)A、蜘蛛B、蜜蜂C、蟋蟀D、蝎子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星》中未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D)A、鸟蝉B、黄蜂C、斑蝥D、蚂蜂5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B)A、薔薇B、何首乌C、月季D、玫瑰您的一点点心意,给我很大鼓励!欢迎投稿·赏金80%归作者二、多选题1、《从百草回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ABCD)A、覆盆子B、何首乌C、木莲D、皂英树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星》中写到的百草回里的动物有(ABCD)A、云雀B、蜈蚣C、鸣蝉D、蟋蟀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ABC)A、菜畦B、石井栏C、皂英树D、花园4、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从事的学习活动有(ABC)A、读书B、习字C、对课D、学算术5、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AB)A、《荡寇志》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棱梦》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星》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无关的人物是(ACD)A、双武帝B、东方朔C、魏征D、刘伯温7、《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不是(ABD)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不是(ACD)A、小说中虚构的B、生活中真实的C、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D、戏剧中的主角9、《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医生有(AB)A、一位不知名的“名医”B、陈莲河C、张仲景D华佗10、《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BCD)A、水肿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D、急性肠胃炎11、给父亲看过病的那位不知名的“名医”常用的“药引子”有(ABCD)A、冬天的芦根B、经霜三年的甘蔗C、原对的蟋蟀D、结子的平地木12、《朝花夕拾》中提到“百草园”的作品有(AB)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父亲的病》C、《五猖会》D、《琐记》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是(AB)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BC)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BC)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BCD)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BC)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CD)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BC)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CD)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CD)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BC)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B)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BD)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三、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朝花夕拾历年中考题含答案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 篇。
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旧事重题》,1927 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______》。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 ______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_______。
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10、“好。
那么 ,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__》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 ,用了“______ ”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 ,就照例地吃侉饼 ,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______________13、《范爱农》一文中 ,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____________。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 ,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 ,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 ,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_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选择题1.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B.《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C.范爱农因为想看光复的绍兴,便从日本回到故乡。
但受到排挤迫害,生活潦倒,无奈又躲到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理解。
A.有误,范爱农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才回到绍兴的;故选A。
2.下面是对《朝花夕拾》内容或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B.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C.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或主题的理解。
B.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深切关爱着鲁迅,亲自为他买来了《山海经》,并非是“托人买来”的,也不是为了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故选B。
3.小张想借一本名著,你向他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是()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如《无常》。
C.这书可有意思。
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半夜看社戏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本书里有展现鲁迅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如《藤野先生》。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朝花夕拾》100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朝花夕拾》精选100题及答案1.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有另一个名称是()A.《野草》B.《一觉》C.《旧事重提》D.《阿Q正传》2.在《朝花夕拾》的《狗·猫·鼠》一章中,狗和猫是因为什么成为了仇家?()A.猫和狗去参加动物会议,因为大象在会议中挑拨了他们的关系成为了仇家。
B.动物会议中缺少了大象,狗将弓着脊梁的猫当作大象介绍给大家,受到了大家的嗤笑,猫和狗也因此成为了仇家。
C.动物会议中,鸟、鱼、兽都集齐了,缺了狗和猫,会议结束后它们互相推卸责任,所以成为了仇家。
D.猫和鼠本就是天生的敌人和仇家,而狗和鼠的关系在动物会议中变得更好,所以最后狗和猫成为了仇家。
3.《狗猫鼠》中“我”以虫蛆来讽刺“正人君子”,表示虫蛆即便不干净,但它们至少怎么样?()A.为禽鸟提供食物B.翻动土壤令其肥沃C.不曾自鸣清高D.甘于在角落阴暗爬行4.接上题,鸷禽猛兽在“我”笔下也比“正人君子”更好些,它们纵使以较弱的动物为食,但也毕竟不曾怎样?()A.折磨羞辱牺牲者B.同室操戈,自相残杀C.以奸诈卑鄙手段取胜D.以正义之名哄骗牺牲者至死感谢它们5.《狗猫鼠》中,“我”谈起仇猫的原因,其一是猫对于雀鼠等捕食对象的态度,很像人类的那种坏脾气?()A.幸灾乐祸,折磨弱者B.贪得无厌,欲壑难填C.重利轻义,寡廉鲜耻D.欺瞒成性,毫无诚信6.《狗猫鼠》中,祖母为“我”讲故事,提到猫是老虎的先生,但传艺之时留了一手技能没有教,是()A.游水B.捕鼠C.爬树D.写轮眼7.《狗猫鼠》中,“我”讨厌猫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在他十岁上下之时,猫曾经做了什么事?()A.在他晚上在庭院听故事时,突然从树上跳下来惊吓到他B.“吃掉了”他饲养的可爱隐鼠C.他看书睡觉时,在他耳边嚎叫不停,让他心烦D.传播跳蚤,让他生病8.《狗猫鼠》中,隐鼠为“我”留下美好回忆。
“我”写字时,将它放在桌上,它会()A.过来亲昵地蹭我的手B.爬到我的肩头上睡觉C.舔舐墨汁D.用身体为我翻书9.《狗猫鼠》中,最后证实“我”心爱的隐鼠是死于谁的踩踏?()A.长妈妈B.衍太太C.父亲D.母亲10.《阿长与山海经》中,以下哪一点不是“我”不大“佩服”阿长的原因?()A.切切察察,比比划划地和人讲一些是非,造成“风波”B.不许我走动玩耍,和母亲告状说我调皮C.大夏天睡相不好,挤得我很不舒服D.不让我吃水缸里的薄冰11.《阿长与山海经》里,我说过新年吉祥话以后,长妈妈还将一种什么食物塞到了“我”嘴里?()A.平安果B.福橘C.喜柿D.花生12.《阿长与山海经》中,“我”第一次对阿长产生“特别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讲了什么故事?()A.义和团B.赤眉军C.长毛D.奥特曼13.下列对《阿长与山海经》解读错误的一项是()A.元旦迷信事件给小鲁迅带来了不佳回忆,但成年以后的鲁迅借由文章回忆过去的时候,却呈现出一种“陌生化”带来的温情。
中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及答案10试卷
中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及答案10试卷一、选择题1.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每处2个)A.《狗•猫•鼠》 B.《琐记》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阿长与〈山海经〉》 G.《父亲的病》 H. 《范爱农》 I.《藤野先生》 J.《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西游记》作者是______代(填朝代)的______(填人名)。
书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______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____借芭蕉扇,该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
(3)《_____》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其中表达了在自己得到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后,对家中保姆_____(人名)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填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几位令他敬重的人:一位是私塾先生____________,一位是日本老师_____________;还有一位可称得上是他生活上的启蒙老师_____________,对他的童年成长产生较大影响。
4.填空。
《朝花夕拾》中文章根据主题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批判丑恶现象的,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一类是_______________,如《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中考名著阅读历年考题摘录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解析版)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单一题)1.(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10篇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这就是作者给集子起名《朝花夕拾》的原因。
B.文中往往呈现出往日和现实两个世界,共存着对往事的温和怜爱和对现实的辛辣批判两种不同情感和温度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美好、温暖的爱和对世间无知、冷漠的憎:这种双重性正是《朝花夕拾》的思想价值所在。
C.没有姓名的保姆“长妈妈”,大声朗读古诗文时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旧学先生,《无常》中在迎神赛会上表演的“活无常”: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窥见旧中国真实的生活面貌。
D.从《琐记》中神往于“老鼠成亲”充满童趣的“我”,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敢于提问“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再到《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真理的“我”:《朝花夕拾》重温了作者的成长道路。
【答案】D【解析】D.“《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我’”理解不正确。
《父亲的病》中的“我”批判了庸医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故选D。
3.(2023·湖南邵阳·统考二模)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中考必考名著《朝花夕拾》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考名著《朝花夕拾》练习题含答案(一)常见考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其中很多故事令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记。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天捕鸟的故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故事,《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故事。
2.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如《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淳朴、不拘小节的长妈妈(或:虽然有些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长妈妈)。
3.《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作品《藤野先生》中的人物藤野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4.《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在新年到来之时教作者说吉祥祝福的话;《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琐记》中作者在矿路学堂求学开始接触新书…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地方民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5.在《朝花夕拾》10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理由是什么?(2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由:记述了作者童年上学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在这两篇散文里,鲁迅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
其中,藤野先生以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等高尚品质赢得了鲁迅的尊敬与怀念。
7.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藤野先生;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善良的好品质。
《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2010-2022)
《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2011-2022)《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和《后记》12部分组成。
【2022·吉林省】(三)名著阅读(5分)21.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2分)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022·辽宁省盘锦市】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作者是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
B.苏轼,北宋文学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他的作品。
C.《简•爱》中,简•爱看重亲情,把叔父留给她的遗产与约翰•里德兄妹平分。
D.《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答案】C【解析】5.ABD.正确;C.有误,简•爱从叔父那里继承了遗产,并将遗产分给了表哥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愉快地生活。
故选:C。
【2022·辽宁省铁岭市、葫芦岛市】6.名著阅读。
(4分)(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骆驼祥子》中虎妞如愿嫁给祥子,与刘四爷反目,可祥子觉得日子并不如意。
B.《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后被发配,途中在十字坡酒店险些被孙二娘所害。
C.《朝花夕拾》中在迎神会上描写的无常,名为鬼实为人,借鬼讽人,伸张正义。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带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练习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提到了几个主要人物,其中藤野先生是一位异国医学教授,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2.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D)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3.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五猖会》,记叙了儿时要去看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
正要出发,父亲命令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文章最后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背书”,这句话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①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书名),作者是鲁迅(周树人)。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人但穷困潦倒的人。
5.下列有关《朝花夕拾》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C.书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练习(含答案)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练习(含答案)中考名著:《朝花夕拾》练(含答案)(一)A卷一、填空题:1《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XXX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XXX埋儿"两件事。
2、XXX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XXX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2.①朝花夕拾②仙台③弃医从文3、XXX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XXX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熟悉了她?XXX在该文中说起了关于“长妈妈”的甚么工作?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给我们讲美女蛇的故事4、根据要求填空。
(1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天然,这样一移,的确比力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什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他是_____________。
XXX 先生(XXX、XXX)5、XXX的回忆性散文集《》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评”风格,个中搜集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10篇文章。
(2分)5、《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只要写其他8篇中任意一篇的题目即可)二、综合题1、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请根据你熟悉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朝花夕拾历年中考题含答案
【2013年·江苏苏州】之邯郸勺丸创作【试题】4.名著阅读。
(5分)(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更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更了。
(2012宁波市)5.名著阅读。
(4分)(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
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2分)选择和,篇名分别是《》和《》。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示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2分)8.名著阅读(3分)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 (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发生了③ 的想法。
(2011•天津市)(二)名著阅读(5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23.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母(1);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
(2分)24.《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23.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分)24.后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宁静地离去。
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3分)19.(2010·甘肃省兰州市,4,4分)名著阅读。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80. (2010·山东省潍坊市,7,5分)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一)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一)1. 请分析《朝花夕拾》中的“阿Q正传”一篇,探讨主人公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当时社会的代表性。
2. 描述《狗·猫·鼠》中作者对动物的描写与对人的隐喻,试述其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观。
3. 通过《二十四孝图》分析鲁迅对于封建孝道的批判态度。
4. 讨论《无常》一篇中的讽刺手法,以及它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露。
5. 结合全文,谈谈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如何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社会的种种问题。
答案:1. 分析《阿Q正传》《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他具有自卑、虚荣、自大和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他那种“精神胜利法”是对自己失败和无能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这在当时社会具有普遍性。
阿Q的性格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国民精神弱点的一个缩影,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压迫的讽刺。
2. 描述《狗·猫·鼠》在《狗·猫·鼠》中,鲁迅通过对狗和猫的描写,隐喻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同人群。
狗象征那些忠诚但缺乏主见的民众,而猫则代表那些虚伪、残忍、善于投机的统治者或知识分子。
通过对这些动物的描述,鲁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丑恶的批判,以及对弱者的同情。
3. 分析《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中,鲁迅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他指出这些孝道故事往往忽略了儿童的权益,甚至以牺牲儿童的利益为代价来彰显孝道。
鲁迅认为这种孝道观念是建立在压迫和剥削之上的,是对人性的扭曲。
4. 讨论《无常》《无常》通过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伪善和黑暗。
文章中的“无常”原本是阴间使者,但在鲁迅笔下却成了一个富有正义感、比人更有情有义的角色。
这种讽刺手法反映了现实中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荒谬现象,表达了鲁迅对社会的深刻失望。
5. 结合全文分析鲁迅在《朝花夕拾》中通过个人经历,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观察,反映出社会的种种问题。
从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鲁迅用真挚的情感和锐利的笔触,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江苏苏州】
【试题】4.名著阅读。
(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012宁波市)5.名著阅读。
(4分)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
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2分)
选择和,篇名分别是《》和《》。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2分)
8.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2011•天津市)
(二)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23.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1);我们
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
(2分)
24.《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
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3.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分)
24.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3分)
19.(2010·甘肃省兰州市,4,4分)名著阅读。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
80. (2010·山东省潍坊市,7,5分)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2 分)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7\ 下列选项中有错误
...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
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是其中的两篇。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事没好感,鲁迅甚至还憎恶范爱农。
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
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
e、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江苏苏州【答案】4.(1)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宁波市答案:5.(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2分,每项1分)(2)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8.①朝花夕拾②仙台③弃医从文
天津市23.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分)
24.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3分)
甘肃兰州【答案】(2)(2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给我们讲美女蛇的故事
山东潍坊【答案】(l)C(2 分。
《故乡》是小说,选自《呐喊》
7、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