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的启示
2 .适 度 的 规 模 化 经 营 。我 国 地 少 人 多 的 基 本 国 情 , 决 定 了我们不 可能 像 欧美 国家一 样 , 通 过 大 规模 化 的经 营 , 实 现
身 山地 较多 , 水 田较 多 并 且 分 散经 营 的土 地 条件 , 采取 了因 地 制宜 的针 对性做 法 。主要是 开 发各 种各 样 的特 殊 机 械 , 比
产 业 经 济
日本 农 业 现 代 化对 我 国的 启示
翟 秀 丽
( 山 东省 东阿 县 农 业 局 , 山 东 聊城 2 5 2 2 0 0 )
3 . 特色化 发展 路 径 。“ 一 村 一 品” 是 日本 农 业 产 业 化 的
一
、
引 言
成 功模 式 。所 谓“ 一村 一 品” 即根据 每 地 资源 的 差异 , 打造 出 具 有 当地特 色 的农 产 品 。当 地资 源 的评 估 和 特 色农 产 品 的
管如此 , 这 并 未 改 变 农 业 在 日本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基 础 地 位 , 日 本 政 府 清 楚 的 认 识 到 日本 特 色 农 产 品 对 经 济 发 展 的 巨 大 贡
政府 因地制 宜 , 基 于 自身农 业 特点 实施 了有针 对性 的农业 现 代化 进程 , 主要 是运 用现 代科 学技 术 和科 学管 理方 法 作 用 于
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启示
日本 生 态 农 业 的 发 展 及 其 对 中 国 西 部 地 区 的 启 示
周 石 生
( 中共 梧 州 市 委 党 校 梧 州 5 4 3 0 0 2 )
摘要 :生 态农 业的 大力发 展 ,对 于促进 农 业 可持 续发 展 、加 速 农 业现 代化 进 程 具 有十 分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日本 生 态农 业 是 以人 口、 资 源、环 境 与 经济 平衡 发 展 为 立足 点 ,
大利 1 2 3万 h m 。 欧 洲 国 家 普 遍 较 高 ,亚 洲 国 家 的
是环 境 友好 型发 展 模 式 ,其 根 据 区域 特 色 ,有 效 地 将农 业 生产 和 生 态 环 境 融 为 一 体 ,实 现 了农 业 与 资 源 环境 的协 调 发 展 。生 态 农 业 2 O世 纪 2 0 ~3 0年 代
地 区生态农 业 的发展 意 义重 大 。
1 日本 生态 农 业 发 展 现 状
日本 是个 岛 国 , 由北 海 道 、本 州 、 四 国 、九 州 4个 大岛 和 3 9 0 0多个小 岛组 成 ,统称 日本 列 岛 。国 土 面积 3 7 . 7 7万 k m。 ,仅 占世 界陆地 面 积的 0 . 2 7 , 相 当 于 中 国的 1 / 2 5 ,人 口 1 . 5亿 ( 2 0 1 0年 ) ,居 世 界 第七 位 。 日本 人 多地 少 ,耕 地 比例 不 足 1 4 ,人 均 耕地 面 积 不 到 0 . 0 7 h m 。资 源 比较 贫 乏 , 山地 和 丘 陵 约 占总面 积 的 8 0 ,多火 山 、地 震 。 日本 也 是
生 态 农 业 成 为 普 遍 趋 势 。 日本 一 直 注 重 对 其 农 业 功 能 的 科 学 定 位 和 提 升 , 在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方 面 非 常 重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农业·农民2024.01B 23日本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及启示摘 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产业兴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兴旺的关键,其发展至关重要。
在对比分析日本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成效,以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日本六次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经验借鉴自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都提出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农村产业融合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新趋势。
国外学者在16世纪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但直至20世纪出现农村发展滞后问题时才掀起了农村产业融合的热潮;1997年我国学者于刃刚最早指出一、二、三产业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直至2015年,学术界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才迎来了高潮。
日本六次产业化自2010年全面实践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中日两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理念、文化背景等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故整理了日本农林水产业省官网中六次产业化综合调查报告,总结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一、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成效(一)销售额显著增长根据数据梳理可知,2010—2021年农业相关产业的销售额从16 544亿日元增长到20 666亿日元,增加4 122亿日元,增幅达24.92%;农产品加工销售额增加1 750亿日元,增幅达22.48%;农产品直销销售额增加2 288亿日元,增幅达27.98%;休闲农业销售额增加85亿日元,增幅达14.53%。
尽管其间个别年份销售额有所减少,但总体上可看出,日本通过推进六次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相关产业的销售额,成效显著。
(二)经营主体数量增加根据表1可知,2010—2021年日本六次产业化中农业相关经营主体数量整体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6万个以内。
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年是 8 O万户 ,户均养殖 24头 ,而到 20 年 ,养猪 的农户只有 09万户 ,户均养殖 55头。20 . 01 . 6 00 年 ,日本兼业户 占6% ,自给农户占2% ,专业户仅 占 1%。 5 3 2 4 合作经济发达。20 ,日 . 00年 本农协达到 15 个 , 6 06 7 %的农民加入 了农协 ,农 民生产的农产品 8%以上 ,是通过农协销售,9%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 0 0 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加剧。20 . 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 中, 5岁以上的超过 5% ,农业发展后 6 0
全市人口295万农业人口占85人均耕地i亩且多为坡地呈零星分布农业生产条件差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底研究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的经验尤其是山区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加快安康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维普资讯
J un l f a gT ah r C l g o ra 0 k n ec e ol e A s e
LUQ蚰g H NL i 。C Xa u I i ,C E i ̄g M i ha q o
( ea . g l r, nn n i Dp r o  ̄u ue A kgU  ̄ q。A kn 75 0 ,Sa n i hn ) t fA t na g 2 00 h ax,C i a
A s at a a sa c u ty w t o r le o o u ep r fa a r ssrn T e c lvtd ae s b t c  ̄Jp ni o nr i p wef c n my b tt ato 鲫 毗 ei t  ̄ h u i e ra i r h u h o ta s l mal ,whl o p rf eeo o o r h g h v l f rd c o i I i v r o tn ant ee - i c r oa v c n myi n ui i 。tel e o po u t ni h出 t eyi r t ol r x e i s sn e i s s mp a t e h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对破解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困境的启示
多 方利益共 同体 ,较好地解决 了农业经济效 益不足 、要素 集 聚 困难 、产业协 同率低等 问题 。当前 ,我国农业 发展虽 已取
一 、 日本 农业 六次 产 业化 的 内涵及 经 验总 结
(一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 的内涵
得较大成就 ,但也面临生产效益不足 、资源 环境 约束等难题 。
次产 业化 发展 过程 中 ,农产品产销 整体 上遵循着 “市场导向 、 物联 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产 业结 构优
坚持 质优 、差异发展”的策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 化和农业产业化 ,发展 “互联 网 +农业 ” 、 “智 慧农 业” 、
研 发和生产销售 ,培育质优农产品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 ; “020农业”等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 ,实现农产 品生产机械化 、
农业生产层面
。通过 生产、加工和流通 一体 化从 而实现农 业产 品附 \加 僵 的增 加 :
· 生 产 、加 工 和 销 售 一 体 化
, 厂·产地层面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销售渠道畅通
· 生 产 、加 工 和 销 售 一 体 化
卜·从业者层面:确保立足于市场化、多元化、复合化,
村三产 融合是 当前 及未来一段 时期内我 国农业经 济工作的重 值 ,创造农村发 展新模式和新业 态 ,即等同于 “1+2+3=6”或
心之 一 … 。整体 来看 ,日本 农业 六次产 业化 同我 国农村 三 “l x 2 x 3=6” ,由此获名 “六次产业化 ” J。
产融合发 展二者 间内涵相近 、 目标 相似 、本质相 同。通过借
[巫
l推动品牌化建设 }-·增加农产 品销 售总量:提振农产品深加工需求 ,推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其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相对较弱,第二产业(制造业)相对较强,第三产业(服务业)相对平衡的特点。
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日本开始着重发展第六产业,以推动经济的创新和转型。
对于我国而言,借鉴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推动我国的三产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发展第六产业可以提升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第六产业是指在农林牧渔业的基础上,通过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服务的外延延伸,形成一系列高附加值、高品质和高效益的产业链。
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电商平台等,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挖掘农村的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从而提升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发展第六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通过发展第六产业,可以将农村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型为现代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吸引城市人员到农村旅游和购买农产品,从而带动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发展第六产业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农村经济相对滞后。
通过发展第六产业,可以实现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互动和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可以将城市人员和农民直接连接起来,方便农产品的销售和交易,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利共赢。
发展第六产业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通过发展第六产业,可以推动农业的生态化、有机化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日本农业自然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不足0.05hm2,境内多山地和坡地,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漫长过程。
“二战”前,农业土地占有制度和农村产业结构都有细微改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较低。
“二战”后,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发生了相应变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迅猛增长,经济实力为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本高度重视生化技术,广泛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人才教育,为本国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日本农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与本国国情特点相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专业农户少,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单位耕地面积固定资本额大,农业基础设施好,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等。
农户平均拥有农业固定资本额快速增长,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地改良,很多农村实现了田园化,土地生产率高,农产品质量好。
农户与产前、产后部门紧密联系,可以在生产方面得到有关机构的支持,日本从中央到町村建立了各种为农户生产生活服务的农业协同组合,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
2.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策、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农业进口数量逐渐增多,政府采取保护农产品生产政策,将重要农产品指定为国家贸易项目,不实行自贸,限定农产品贸易项目,严格限制进口数量。
由于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率高,日本农业投入大,只能通过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农业。
日本现行农品价格政策主要有管理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基金制度等。
农产品价格制度弊端较多,但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重视农业投资,各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速很快,用于农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是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发放补助金,对不同种类主体费用负担比例作出明确规定。
对农林水产金融,日本以农协等系统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融通资金,对民间金融机构借款实行系列政策性金融。
日本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3 3 F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 0 29 ( 00 0 0 9 0 1 8— 3 5 2 1 )5— 0 7— 4 0
收 稿 日期 :0 0— 5—1 21 0 5
业 产业 的发展 有所 启发 。
一
府 将 各 项 农 业 保 护 政 策 落 实 到 每 个 农 户 , 发 并 放 贷 款 。特 准 农 协 为 供 给 化 肥 、 药 、 机 具 以 农 农
大大 毫 连 学扑
及 粮 食 购 销 等 农 用 物 资 的 专 营 组 织 , 农 协 成 使 为政府农 村 经济 政策 的执 行机 构 , 为信 贷 、 成 保
业 的发 展 及 其 变革 中, 比较 明 确 显 示 出政 府 在 农 业 发 展 中 的 主 导 地 位 及 核 心 作 用 , 我 国农 业 发展 中政 对
府 的 管理 职 能 、 合 服 务 机 能及 对我 国农 业产 业 发 展 的 对 策 等 方 面 均具 有一 定 的 借 鉴 作 用 。 综
术 、 通 、 息 、 政 等 全 方 位 地 向农 户 提 供 一 流 信 财 系 列 的 服 务 , 起 了 商 品 化 、 业 化 、 代 化 的 建 专 现 集约 型家庭 农业 经 营模 式 , 较 短 的 时 间 内成 在 功地走 出了一条农 业现 代 化之路 , 此 , 望 日 对 希 本 农 业 的 发 展 经 验 及 面 临 的 改 革 问 题 对 我 国 农
基 金 项 目 : 宁省 社 科 联 项 目( 2 0 1 k j 0 ) 果 辽 9 0 8s t ̄一 7 成 lj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 500 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 1.2 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 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 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2, 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1 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日本农协是依据 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 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 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二,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 2 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 , 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 , 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 , 《耕地改良法》 ,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 , , , 法》 , 《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 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 "一村一品" 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 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 而后在北海道, 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三,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 组织, 资金, 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2, 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6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 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 "一村一品" 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 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 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开发优势项目,选择和确定产业化项目,对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分析.以本地区资源特色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发挥地区优势,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成功发展的关键.注释梁开竹: 《借鉴日本经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年第 1 期. 2 方志权,吴方卫: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生产力研究》 , 2007 年 24 期. 3 中国农业代表团《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 12 期. , 4 胡小凤: 《美日农业产业化模式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6 月号下. , 5 常青: 《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陕西财经 ,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03 期. 》 6 常青《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山西财经大 ,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9 月第十卷第 3 期》(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06 级硕士生责任编辑魏全平)。
日本农村工业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村工业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巩新亮1引言为摆脱战后经济几近崩溃的局面,日本政府实行了向重化学工业倾斜的政策,在经济迅速恢复的同时,日本出现了工业和人口的畸形集中。
以东京为代表的各大中心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住房供应不足,交通拥堵等大量的社会问题,由于工业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地面下沉等公害问题也大量发生。
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了城市人口严重过密,而广大农村则出现了人口过疏。
面对这些问题,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农村区域工业导入法》和《工业再配置促进法》等法规,积极而有计划地将工业引入农村,实现了工业的合理布局,促进了农村与城市的均衡发展。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工业化被定义为一种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提高,二是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有增加的趋势。
可见,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离不开农业和农民的参与。
农业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做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就必须全面(包括城市和农村)实行“工业化”(张培刚,1994)。
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工业合理布局问题,避免出现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本文试图从日本农村工业化的实践中获得启示,总结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农村工业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2日本农村工业化的经验2.1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1)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积极而有计划地将工业引入农村。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农地法》(1952)、《农业基本法》(1961)、《过疏地域对策特别措施法》(1970)等法律。
肯定了各种与农业有关的经营活动,积极调整农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并为解决人口过疏和过密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实施农村工业化方面,1973年制定的《农村地区工业引进促进法》是最为有针对性的法规。
该法通过有计划地向农村地区引进工业,促进增加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和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谋求农业与工业的平衡发展。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对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启示
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展升级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重要引擎,能有效挖掘农业多功能性,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我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地区,隔海相望,互为近邻。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农业附加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为此,本文从日本六次产业理论出发,总结其产生背景、发展模式、政策措施、取得成效及经验借鉴,探索适合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我国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日本六次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何德功(2010)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科技兴农、推动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思路,分析了日本大型企业涉足农业的实践,认为农业工业化的道路有利于振兴农业。
孔祥智等(2015)认为,六次产业鼓励农业经营者从事多种经营,打破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割状态,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范围、加强产业集群及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崔振东(2010)认为,构建农工商连携体系,有利于农产品附加值保留在农村。
姜长云(2015)认为,推行六次产业是符合日本国情与农情的现实产物,分析了日本与我国进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异同。
二、日本六次产业的主要做法(一)六次产业的发展形态扎实推进“地产地销、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式,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活力,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资源配置,将农产品附加值在本地内部消化。
六次产业发展形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产地加工型,即对本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加工业。
二是产地直销型,即农林渔业从业者建立直销店,培育自有品牌,或通过相关组织进行销售。
三是休闲旅游型,即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乡村旅游,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增值。
(二)六次产业的参与主体提升六次产业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各类运营主体的茁壮成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第六产业和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分析,探讨了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首先介绍了日本第六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强调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我国三产融合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全面融合三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从第一产业升级、第二产业转型和第三产业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日本第六产业对我国的启示,指出借鉴日本经验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强调了借鉴日本第六产业经验,推动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第六产业、我国三产融合、发展、启示、经验借鉴1. 引言1.1 日本第六产业发展的背景日本第六产业的发展背景源自于日本政府在面对全球化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时,提出了新的产业发展理念。
传统上,日本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如农业、制造业。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革,日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产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开始着力发展第六产业。
第六产业是指基于传统产业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主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旅游业、体验式农业等。
这些产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
日本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支持第六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日本第六产业的发展背景在于对传统产业模式的挑战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
这种新型产业形态不仅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依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农业生产效率仍然较低、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等。
我国的第二产业(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转型升级。
日本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范东君【摘要】日本农业资源禀赋与中国相似。
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成功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在此过程中,日本所采取的政府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推广资源节约型技术、成立农协组织,建立完善法律体系及注重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等相关做法,对于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均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农业;经验;农业发展方式;启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把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放到了重要位置,进一步凸显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农户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不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日本资源禀赋、文化背景与中国极其相似,因此认真总结日本农业发展相关经验对于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日本农业发展的历程自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进步。
农业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农业走上了改良和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道路。
根据日本农业发展历史,我们把日本农业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初期发展阶段明治维新时期,经过地税改革和民法制度的实施,近代土地私有权得以确立,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明治维新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土地节约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大提高了日本农业土地产出率,克服了土地日益稀缺的制约,实现了几乎与美国相当的农业产出增长。
2.战时停滞阶段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为了侵占周边国家,加快了工业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使得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资料短缺,造成农业与工业的一致性发展被打破,工业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而农业发展速度却大幅度下降。
1920-1935年间,工业实际年增长率为5.9%,而同期农业总产出增长率为0.9%,而在1935-1945间,农业总产出增长率更是为-1.8%,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1]。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赵世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郭建军1.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能否做到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效益和前途。
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现状,造成了农业的成本高、生产率低,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吸取日本的教训,加大土地的流转力度,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要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日本农业发展陷入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滞后。
就种植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囿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几十年一贯制。
就大农业内部结构来看,没有突出畜牧业的主体地位。
结构调整的滞后,导致农业的产量和效益低下,食物自给率不高。
据资料介绍,日本按供给热量计算的`综合食物自给率1997年已下降到40%,除大米外,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近乎于零,肉类低于60%,饲料作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要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食品自给率,必须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我国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3.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
日本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对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恢复政治稳定、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吸收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大市场迈进,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要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且要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而且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造成了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但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3、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的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例如,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吸 引游客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5、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例如,在乡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提 高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乡村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金和技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制约着二者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 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具 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产业融合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产 业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可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 动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品牌建设与国际推广
日本次演示化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推广。政府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国际推广。例如,日本的动漫、音乐、时尚、美食等产业在 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借鉴日本的国际推广 经验,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日本在第六产业发展中注重产业融合和创新。
日本的第六产业发展并非孤立的单一产业,而是以多种产业融合为特色,形成了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在日本的生态旅游产业中,人们可以看到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与互补。
这种产业融合不仅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共赢,实现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经验,通过促进不同产业的融合与结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的三产融合发展。
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方面的经验。
数字经济产业是第六产业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其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产业。
日本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人才,推动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日本还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共享经济等模式,不断拓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市场空间和社会影响。
这些举措为我国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可以从日本在第六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方面获得启示。
日本政府为促进第六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科技创新等方面。
这些政策措施在激励创新创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日本政府还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范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第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治保障。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政策措施,加大对第六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第六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第六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与创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以及政策支持方面获得借鉴和启示,不断完善我国的三产融合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第六产业也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就,实现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贡献力量。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日本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在日本的经济体系中,第六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指以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为基础,通过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活动所形成的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第六产业对日本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不仅为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一发展模式对我国的三产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在于强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强调将现有的产业结构与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也正是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我国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和转型,将现有的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形成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新产业。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在于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
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而服务业的地位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时,推动第六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来强化服务业的地位,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对我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启示在于拓展就业机会和提升劳动生产率。
第六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日本,第六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引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对年轻人和女性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也正面临着就业压力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来拓展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劳动生产率,将会对我国的三产融合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谈日本生态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浅谈日本生态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追求导致日本生态农业的产生,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日本生态农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 其中, 政府采取的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日本农业生产条件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日本政府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措施, 最后提出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农业; 政府; 措施; 启示; 日本;1 引言农业污染问题可以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断出现的农业污染损害事件以及“镉大米”“毒韭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令全社会开始强烈关注农业污染问题, 如何防控农业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变成了学者们不断探讨的现实课题, 也是政府必须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其中, 介绍和学习发达国家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对中国防控和减少农业污染, 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与中国同处于东亚, 地理距离相近, 农业文明相似, 日本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也与中国的小农户有很多相通之处, 因此, 中国学者对日本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的分析和借鉴比较多。
如姜达炳(2002) [1]介绍日本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胡启兵(2007) [2]分析了日本生态农业发展的部分制约因素, 如小规模经营模式等;孟冬(2007) [3]则对日本生态农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进行了介绍;李晓梅(2008) [4]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推广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经验;姚万军(2010) [5]从农业增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了中日对比分析;张文胜(2010) [6]从经营与产销协作的角度对日本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全斌等(2010) [7]通过介绍日本MIDORI发展模式提出了对中国华南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刘星辰等(2011) [8]关注了日本稻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模式;秦炳涛(2015) [9]探讨了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问题。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及启示农业产业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策特点。
我国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便已出现农业产业化这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但是,因为重工轻农思想的存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度非常缓慢,相关的法律政策也不尽完善,所以,为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有必要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进行借鉴。
日本农业产业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因为地缘关系、文化传承等相关因素的存在,非常值得我们对其农业产业化的法律政策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选择性借鉴。
1 日本农业产业化法律政策历史演变日本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并且,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使日本农业的发展面临了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对不容乐观的实际情况,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种种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走出了劳动密集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至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目前日本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向多功能农业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日本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主要是根据工业发展需要而确定的,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1.1 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此时期是为摆脱封建制度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时期。
明治维新后,日本采取了一条激进的追赶式工业化道路——通过剥削农业来促进工业发展。
所以,这一时期农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农产品产量,以保障城市工业发展的低劳动成本和高积累。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农业的措施.如明治维新时期通过农业协会提供土地改良补贴:对农民实行直接或间接的农业生产技术教育;日本政府于1921年出台了《稻米法》,授权政府控制、调节市场上稻米供给等等。
总之,这一时期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大体上具有以下特点:(1)从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做起.废除了德川幕府时期一系列的法令,为日本农业发展创立良好的环境;(2)制定和推行“劝农政策”,以推进农业技术的改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3)注重农业政策的法制化,使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4)征收关税,以满足国内粮食市场的自给及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农 协最 大 的赢 利部 门。 一些学 技术指 导到 医疗保健 , 无所 不包 、 无 出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离 不 开 企 业 务 ) 所不 营 。这 种体 系有 利 于规模 细小 和 农 户 的 共 同参 与 ,两 者 力 量 过 者认 为 .正是 由于 日本农协 在农 村 的农户 实现 经 营规 模化 、 专业 化 , 但 分 悬 殊 会 影 响 到 最 终 的利 益 分 配 金 融领域 的垄 断地位 ,使其 获得 了 是也决 定 了农 协缺 乏竞争 、 自我调 格 局 ; 分 侧 重 一 方 的发 展 方 式 . 大量 的盈余 来填 补购 销 、生产 领域 过 否 日本 农协 就很难 发展 节能力 差的特点 。政 的 亏损 : 则 ,
本 农业产业 化有 了快速发展 .取得 光 ,探讨 其发展 的阶段性 和存在 的 直 营型和委托 型 。二是 以农村 经济 了与美 国相 当 的农业 增长率 .一举 社会政 治背景 ,并认 真思 考应采 取 合作组 织 ( 如农 协 ) 主体 的平 行一 为
跨 入农业 高效 国行列 。与 欧美发达 的路径 。
化 具有借鉴 意义 。
关键 词 : 日本 ; 业 化 ; 展 ; 示 产 发 启
农业 产业化 是农业 现代化 的必 作组织 的发展 多是雷声 大 、 雨点 小 . 其 扶 持 政 策 往 往 会 有 所 区 别 和 侧
由之路 .发达 国家农 业产业 化 的先 能长 时间存在并 发挥作用 的少 。学 重 。目前 , 农业 产业化 主要 有二大模 行 经验对 中 国农业 产业化 发展具有 习 国外 经验 ,不 仅要看 到其发挥 的 式 : 是 以工 商业 资本 ( 一 企业 ) 为主 借 鉴意义 。 第二次世界 大战 以后 , 作用 , 日 还要 站在历史 高度 , 用发展 眼 体 的垂直一体 化经营形 式 .又 包括
为基 础 , 面临着土 地生产率 高 、 都 劳 况 。 以下是 对 比中 日农业产 业化发 确定农协 地位 .在金融政 策方 面给
动生 产率低 的尴尬 局面 。 由于此 。 展 过 程 后 的思 考 : 正
予倾斜 , 在税收方 面给予优 惠 ; 而对 工商资本 和企业进 人农业则 有较 多 限制 。 在农协发展 顶峰 时期 , 日本农
一
基 金项 目 :本 文 系 中 国农 业 大学 研 究 生科 研 创 新项 目 “ 头 企 业 的风 险 应对 与 农 业 产业 龙 政 策 调整 ” 编号 :5 5 2 9 的部 分研 究 成 果 ( 10 9 0 )
58一
世寥 震业 wr uu 0d clr lA te
全 国的庞大 网络 , 生产 到流 通 , 从 从
国家相 比 . 日本农业 与 中国农 业极
体化经 营形 式 。
20 0 9年 1 月 .笔者 曾赴 日本 1
尽管 两种 模 式 都在 日本存 在 ,
为相似 , 国都是人 多地少 , 两 都是 以 参 加 农业 产 业化 发 展学 术 研讨 会 , 但是 2 0世纪 5 — O年 代 . 08 农协 发展 土 地广泛分 散于小农 户 的家 庭经济 并 考察 了 日本农业产 业化 的发展情 模式更 多受到政府 扶持 。政府立 法
发展 农 业教 育 和科 技 推广 体 系 等 , 业产 业化发 展 ,政府要 对农业 进行 是 一个半 官半 民的组 织 ,在 政府 推 其 中农协作 用尤受 推崇 。中国在 2 扶持 , 就涉及扶持对 象的选择 。 0 这 作 动 和 支持 下 , 自下 而上 形成 了统揽
世纪 9 0年 代开 始 掀起 了学 习 日本 为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的 两 大 参 与 主 农协 、发展农村 经济合 作组织 的热 体—— 农户 和企业 ,虽 然都会 得到 潮。 然而我们看 到 , 国内农村 经济合 扶持 。但是在 不 同国家和不 同阶段
民销售农产 品的 9 %、购买生产 资 O
料 的 8 %和生 活资料 的 6 %都经农 0 0
这是关 系一 国政 府发展农 业产 协 系统进行 。 另外 , 协贷款约 占整 农
融政 策 向农业倾 斜 、 农协 大力发 展 、 业化 根本思 路的 问题 。为 了促 进农 个农 业贷款 的 8 %。由于 日本农协 0
负担 等问题 日渐 突出 。为 了适 应新 经 济 合 作 组 织 发 展 。 未 来 中 国 农 展专业 农协 ,鼓励 其他工 商业 资本 形势 ,O世 纪 9 2 O年代 后 , 日本政 府 业 产 业 化 的 发 展 .除 了继 续 鼓 励 进 入农业 领域 , 与农 协形成 竞争 。 图 对农协 进行 了改革 ,将基 层农 协进 企 业 参 与农 业 生 产 以外 .还 要 进 1 日本农 业生 产 经营参 与 主体 变 是 行合并 ,由原来 1 多个 精简 到不 万 制综合农 协 。 同时 , 由于农业 劳动力
世磬 业 W r c u 雀 od u r lA h e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对 中国的启示
陈慧 萍 王 玉斌 武拉 平
摘要: 第二 次世界 大战 以后 , 日本农 业产业化 快速发展 , 其在 重点扶持农 户 、 大力发展 专 业农协和适度扩 大经 营规模 等方 面采取 的措施 和取得 的经验 ,对 于 中国发展农 业产 业
势 日益严 峻 . 协经 营不振 、 员过 府 在 推 动 企 业 参 与 农 业 生 产 的 同 起 来 。后期 ,由于农协存 在各种 弊 农 职
多、 人浮 于 事 、 次 繁琐 、 民不 堪 时 , 要 平 衡 两 者 力 量 , 大 农 村 病 , 层 农 需 加 政府 开始 限制综 合农协 , 提倡 发
日本 发展 农业 产 业化 的先行 经 验 , 对 中国具有借鉴意 义 。 很多学 者认为 ,日本农业 产业 快速 发展主要 归功于 :政府对农 业 保护 力度大 、 业立法健 全 、 政金 农 财
_、从. , ‘ , 1 到‘ 企业, 农户, 还是从‘ ‘ ,‘ , 农户, 企业,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