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巨头折戟中国三四线城市 本土化难解

合集下载

外资超市的中国围城

外资超市的中国围城

外资超市的中国围城作者:蒋李陈雯蓓来源:《支点》2020年第04期2019年,“卖身”、亏损、增速下滑……从家乐福、麦德龙到沃尔玛,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光环不再。

今年春节期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商超行业面临供应链效率降低、用工成本高、人力不足等困难,业务发展更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本土品牌强势崛起;另一方面,ALDI(奥乐齐)、Costco(旧译好市多,新译开市客)等新一轮外资企业再度争相入局,将给国内零售市场带来哪些改变?20年前,以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密集进入武汉,成为当地商业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今,將视野放大到全国,这些巨头早已风光不再——或是压缩门店数量,或是在调整中寻求新的出路。

从近到远,且看2019年发生的3个重要事件。

一是物美集团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份。

1996年,德国知名零售商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首家中国门店。

2019年10月11日,物美斥资百亿元,收购麦德龙中国80%的股份。

二是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1995年,家乐福正式进入中国。

1998年,家乐福成为首家进入武汉的外资零售巨头。

2019年6月,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三是去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门店增速双双放缓,在中国零售百强中排名也逐年下滑。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零售企业,2018财年营收达到5144亿美元。

最近几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门店增速双双放缓。

2017年中国零售百强排名中,沃尔玛中国为第8位,2018年则跌至第10位。

若将眼光放得更长,此类案例还有不少。

2014年,英国品牌Tesco将中国业务出售给华润万家;2017年9月,韩国乐天玛特宣告退出中国;2017年11月,阿里巴巴以28.8亿美元购买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18年12月,欧尚中国事务被大润发接收……虽然规模上仍称得上“巨头”,但这些外资企业的光环已然黯淡下来。

外资零售巨头,曾在国内经历过高光时刻。

零售市场瞬息万变,外资巨头发展受阻

零售市场瞬息万变,外资巨头发展受阻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近日,位于北京南三环的卜蜂莲花草桥店已经于2013年1月4日停业,相关后续服务将转至卜蜂莲花北京其他门店。

与此同时,易买得拟在中国退出卖场业态,计划将目前在华所有门店共16家打包出售。

未来将依仗母公司韩国新世界在华转型购物中心等综合体业态。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早期,外资零售巨头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水平以及各地政府提供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现了在华的快速全面扩张,特别是对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占领。

然而在当前成本上涨、市场重心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的背景下,外资巨头普遍进入了发展受阻的困境。

外资巨头依靠自身的实力和优惠的政策,迅速占领了我国一线城市,形成布局全国的局面,奠定了我国外资全国布局、内资区域割据的市场格局。

然而一线城市不但人工租金等经营成本不断上涨,核心商圈交通拥堵给消费者带来的时间成本也大幅提升,对外资巨头的业绩、利润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线城市城市郊区化现象开始出现、三四线城市迅速发展,这都意味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重心开始转移。

在已渐趋饱和、竞争激烈的的一线城市发展零售业的边际效益已大幅下降。

未来三四线城市将成为居民消费、零售市场增长的潜力区域,外资零售巨头逐渐放下一二线城市包袱,向三四线城市进军是未来的趋势。

此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变革了传统零售的渠道,也引起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

一方面,电子商务全天候、全地域的特点使得商圈、地段的优势作用变得并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透明的市场价格信息以及长期的价格促销战在对传统零售的价格体系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服务的要求。

这些对以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大成本投入的外资零售巨头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

前瞻网发布的《零售行业投资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当前,我国零售业呈现着外资全国布局、内资区域割据的格局。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新的元素,带来了传统零售业价格体系、渠道的变革。

零售业外资虎视眈眈

零售业外资虎视眈眈

零售业外资虎视眈眈近年来,随着中国零售市场的不断壮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市场表现出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

外资零售企业的涌入不仅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更意味着中国零售业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本文将探讨零售业外资的入境现状、商机与挑战、以及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应对之策。

一、外资零售企业入境现状外资零售企业入境中国的趋势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时沃尔玛、家乐福、百思买等知名连锁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迅速获得消费者的欢迎。

此后,随着中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企业踏入中国这片江山,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热潮。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零售领域入华外资超过60万家,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而香港、澳门等邻近地区的零售企业也在快速扩张。

此外,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开始逐步布局中国市场,投资于零售领域,加速本地化进程。

二、外资零售企业的商机与挑战外资零售企业的涌入,不仅仅对中国零售市场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更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具体来说,外资零售企业所带来的商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行业内外知识和技术的分享。

外资零售企业通常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够带来更先进、更高效的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2. 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外资零售企业通常会引入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零售业的创新与发展。

3. 市场份额的扩大。

外资零售企业能够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的供应商和采购渠道,从而有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

然而,与此同时,外资零售企业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外资零售企业的涌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于本土零售企业来说,需要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 本土化难度加大。

外资零售企业要进一步推动本地化进程并不容易,涉及到文化、商业习惯、消费行为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外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外资零售的本土化挑战

外资零售的本土化挑战
的 问 题 :在 欧 美 等 发 达 国 家 ,宜 家是

个 很 平 民 化 的 品 牌 ,产 品 定 位 于
“ 价 、精 美 、耐 用 ” 低 ,受 到 广 大 中低
收入家庭 的欢迎 。但到 了中 国之 后 , 由于中 国人 的普遍消 费水平低 , 国外 只有高收入群 从加 入WT O,到 2 0 0 4年 1 2月 1 1日国内零 所谓 的低价品在 这里成 了奢侈 品 ,
售 业 全 面 对 外 开 放 , 资 零 售 企 业 在 国 内 的 每 一 体 才 能 买 得 起 。对 宜 家 而 言 ,被 消 费 者 认 定 为高 外 步 “ ”都 牵 动 着 国 内 零售 企 业 的 “ 经 ” 棋 神 。外 资 档 品牌 并 不 是 什 么 好 事 , 高档 意 味 着 销 售 量 很 难 给 本 土 企 业 带 来 的 压 力 和 恐 惧 到 今 天 也 没 有 消 增 加 ,在 店 面 选 址 上 也 不 能 像 宜 家在 国 外 一 样 , 除 , 资 零 售 业 具 有 成 熟 的 管 理 水 平 和 雄 厚 的 资 可 以在 郊 区 开 店 , 一 般 是 在 交 通 便 利 的 繁 华 地 外 而 金 优 势 。可 以 在 全 球 范 围 内整 合 资 源 ,达 到 优 化 段 ,就大 大增加 了店 面的租金成 本。尽 管宜 家一
在 选 址 上 , 尔 玛 在 中 国 开 店 之 初 依 然 有 美 国 模 展 等 因 素 的 考 虑 方 面 有 很 大 差 异 ;对 中 国 房 地 产 沃
式的影子 , 店面 选在远 过 于 强 调 标 准 把
费 者 不像 美 国 人 一 样 有开 车 购 物 的 习惯 , 到 沃 化 ,选址 标准 、物业 标; 乏灵 活性 ,导致 可操 等 隹缺

外资家电零售巨头败走中国记!

外资家电零售巨头败走中国记!

全世界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俩大家电巨头,为什么纷纷在中国市场败退呢?这些在国外具有品牌规模效应的五百强企业怎么就在中国走不通了呢?国外家电巨头到底在中国遭遇了什么?因何而败?败因一:水土不服,国外通行模式中国走不通虽然与国美,苏宁同为家电零售行业。

但是双方模式有根本性差异。

差异主要体现在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国内企业都是先货后款,同时采取向厂家收取促销费的方式来获利,有点类似于轻资产商业地产运营模式,所有的费用都出在厂家身上,包括促销费,堆码费,厂家人员导购的工资等。

而百思买等国外经零售商采取的是买断制,通过买断产品的所有权赚取差价,这种模式对于厂家非常有利,厂家无资金压力,也无促销这些通路成本。

而国内零售商则把成本都转嫁在厂家方面,俩方面对比,山田和百思买这种国际通行法则明显处于劣势,无法占用厂家或者经销商资金,就没有更多的现金流去完成更多店面的扩张,也无法做到更好的性价比了。

这恰恰是国内家电业核心竞争优势。

败因二:遭遇“群狼围剿”不管是之前败走中国的百思买电器,还是此次败退中国的山田电机,其店面的规模都无法超越国美和苏宁。

山田在南京更是只有区区1家店。

而国美和苏宁超过10家以上,在主流的大城市甚至会有多达50家以上店面,基本可以覆盖到各大商业城市的主流CBD,店面多最大的好处是会给消费者一种品牌直觉,开店多的商家会是更好的商家,促进消费者更好进店消费。

另一方面,一个区域多店优势会形成人气的协同效应,不管是促销还是其他品牌广告的推广活动,本土品牌都可以形成群狼效应,利用规模优势“包围”外资品牌企业,使得国际巨头们在“被包围”之中疲于奔命。

败因三:规模优势无法显现国际零售巨头进军中国市场,一般都宣称自身具有俩大优势。

一是自身具有良好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化运作经验,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外宣称的一个理由是,可以利用自己国际化的供应链采购优势,实现全球采购,从而有效的降低成本。

典型的代表就是沃尔玛。

此条理由并不适用中国家电零售业,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业都在中国,所以,这些国际巨头的国际采购优势无法发挥。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作者:周洁峰陈四辉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4期[摘要]我国加入WTO以后逐步取消外国零售业进入中国的各种限制,吸引了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拼抢中国市场。

文章运用SWOT模型对我国零售业市场在这场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从零售业的管理、技术、规模、价格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比我国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的差距,得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零售企业在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大环境下应作出的战略应对措施。

[关键词]零售业;外资零售企业; SWOT分析[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两型社会”的城市规模研究(项目编号:7107313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适合广东省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典型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A040105001);湛江师范学院2009年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ZSJG0932)[作者简介]周洁峰,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200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班学生,广东湛江,524048;陈四辉,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经济学讲师,研究方向:经济运行,产业经济,陈四辉为本文指导教师,广东湛江,524048[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4-0008-0006一、我国零售业现状的介绍(一)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当今我国零售业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由过去的“一种百货打天下”,到近年来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购物中心等多种零售业态的出现,使我国零售业态种类逐渐丰富起来。

这样的改变归功于中国经济的转轨、居民消费的转型以及零售业的改革开放。

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迅速,到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

从外资零售业看本土零售业的不足与发展

从外资零售业看本土零售业的不足与发展

争更为残酷, 我国本土零售业面对洋商的挑战, 零售业除了依靠国家在法律、 政策、 技术措施等 “ 大小门槛” 的有限时期、 有限范围的保护以外, 最重要的还是要改革管理体制; 创新营销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 培育企业 文化, 发挥零售企业服务文化功能。 关键词: 外资零售业;中国零售业;问题;发展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 ’+++++ ++ 0++++ ++ )%%(12-$$3 ’%%-4%)5%% 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在不断的竞争和学习中摸索 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长之路,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 活跃, 竞争能力变得日趋强大。 近几年中出现的一批大型零售 企业, 如华联、 中百 、 上海联华、 武商量贩等, 都是在与国外大 型超市的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老 分销和零售业 百姓中产生了较好的口碑。我国加入 !"# 后, 中国的分销和零售业都 开放得最快。根据 !"# 的有关条款, 将在加入 !"# 三年后允 许 外 资 全 部 控 股 。 在 跨 国 零 售 商 业 巨头早已虎视眈眈的中国市场上, 中国零售业会否像巴西、 阿 根廷的本地零售业那样不堪一击?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在面对 笔者对中国零售业目 !"# 的挑战中占有一席之地呢?就此, 前的经营状况进行了探讨, 并就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国内零售业面临的形势 到目前为止,有迹象表明外国零售业已有加速扩大中国 市场的趋势。 洋商的涌入, 使得本来就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更 是雪上加霜。 有关资料显示: 世界五十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 全球三大零售巨头还在加紧扩张在华 有 $%& 进入中国市场, 业务。 如堪称世界零售业老大的美国沃尔玛, 在中国已建立大 型连锁 店 ’% 多 家 , 并 正 在 深 圳 建 立 亚 洲 最 大 的 国 际 配 送 中 心;第二大零售巨头法国家乐福也早已在中国各大城市建店 并正在不断增加。 国外零售商咄咄逼人的态势表明, 近 (% 家, 洋商早已看到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的商机,他们凭借着雄厚的 资本、 全新的经 营 理 念 、 先进的营销网络体系、 科学的信息技 术和管理手段、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吸引着中国市场更多的 消费者。 洋商瞄准中国的大中城市, 并优先占领城市最繁华的 商业街区和黄金地段, 向中国本土商业叫板, 与之争夺商业利 润。 据有关专家分析, 目前外国零售企业已在食品、 日用品、 家 居等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据统计以沃尔玛、 家乐福、 麦德 龙 为 首 的 外 资 大 型 超 市 ’%%’ 年 在 中 国 市 场 的 销 售 额 高 达 营的政策将进一步放宽, 审批条件也随之降低。 这将使国外零 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数量更加扩大,竞争将更为残 酷。 比较而言, 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无论在竞争优势还是在实力 方面, 与国际零售企业都存在很大差距。面对洋商的挑战, 本 土零售业已经没有退路可走。 二、中国零售业与外资零售业经营状况对比 管理体制上。 )* 我国现行的分销零售业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根据不同的 产品分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 表现在: 第一, 政府部门对分销零售业管理太具体, 基本上是一种 “ 主 体管理” 模式,使得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非常有限; 第 二, 缺乏总体上的分销服务发展规划, 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管 理规则; 第三, 政出多门, 容易出现扯皮现象, 部门之间的管理 协调成本较高。 同时, 零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也存在缺陷, 没有贯彻 和实施连锁经营管理,没有做到在体制和管理上的提高和挖 潜。这导致零售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而发展缓慢或不能长久 发展。 比较而言, 外资零售业在管理体制上完全按照市场行事, 很少掺杂政府行为。 零售企业自我发展, 自负盈亏, 自主性强。 在其内部经营管理方面, 外资零售业实施连锁经营, 并进行本 土化管理。企业竞争力强, 向外拓展速度快。 营销策略。 ’* 国内的许多零售企业还没有从 “ 卖 商 品 ”的 思 维 中 转 变 过来, 商家通过各种形式的促销 “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其中 最大的弊端就是各地盲目打价格战。 价格是一把双刃剑, 之于 消费者可以 使 零 售 企 业 实 现 理 想 中 的 客 流 客 源 和 市 场 比 率 , 之于竞争对手可以有效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短期的价格争 夺也许确实能够刺激零售业的发展、 提高商场的销量、 让消费 者得到实惠, 但从长远来看, 无节制的价格战只会破坏正常的 市场游戏规则,培育出畸形的商业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湖北社会科学

外资零售企业在华陷变阵迷局

外资零售企业在华陷变阵迷局
遇 也在 逐 渐消 失。 面对 日 益增 长 的 中国 零售 市 场 、不 断升 级 的消 费 需 求 , 外 资 零 售 商 似 乎 显 得 力 不 从 心 。沃 尔 玛 、家 乐 福 、百思 买 等 问题 百 出 ,2 1 年 外资 零售 企 业首 0 1
国市 场 已经 成 为这些 跨国零售 巨头 发展 的 引擎 。 1 9 年 代 初 期 开 始 ,纷 至 沓 来 的外 资 零 售 0 9
商 ,成 为 本 土零 售竞 相 学 习的 对 象 ,也是 地 方 政
府 招商 引 资 的 “ 重要 宾 客 ”。 如今 ,外 资零 售 企 业 在 华笼 罩 的光 环逐 渐 隐 退 , 曾经 的 “ 免房 租 、
诈 行 为是 :不履 行 价格 承 诺 。 比如 ,昆 明市 家 乐
福 白云店 销 售 老树 普 洱茶 ,宣传 海 报 标价 为 每盒 6 元 ,实 际结算 价 为每 盒 10 。有类 似行 为的还 O 2元
有 :上海 市 家 乐福 张 江店 、长 沙市 家 乐福 贺 龙体
机 ,在消 费 者 面 前独 具 魅 力 。然 而 ,打 着 “ 营 经 先 进 、遵 纪 守 法 ”旗 帜 的外 资零 售 巨头 ,却 在今
玛 中街 店 、南 宁市沃 尔玛 朝阳路 分店 。 上 海市 家 乐福 南 翔 店销 售 弓箭球 形 茶 壶 ,价 次集 体在 华遭 遇 生存危 机。

签标 示 每 个3 .0 ,实 际结 算价 每 个4 .0 : 68 元 90 元
销 售 丁香 吉祥 茶壶 ,价 签标 示每 套3 . 元 ,实际 69 0
年 遭遇最 严 重 的信任 危机 。
育馆 店 、哈 尔滨市 家乐福 会展 店等 。
另 外 ,家 乐福 部 分 城 市 的 超 市 还 存 在 误 导 性 的价 格 标 示行 为 ,其 中 ,昆 明市 家 乐福 世 纪城 店 销 售 特 色 鱿 鱼 丝 ,销 售 价格 为每 袋 1 8 ,价 3元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特写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放不下灵魂特写这一次,我们跟5位异地创业者聊了聊,他们分别是“我是车主”创始人魏伟、“闪店空间”创始人陈行杰、“素磨坊潮汕甘草水果”创始人兼“易加油”创始合伙人沈柱灿、“她创”创始人郑景彤、“富兰健康全球购”创始人李浩。

(排名不分先后)张旭豪回应出局、李叫兽被爆架空,2018年,商战不断。

博弈、失足的背后有数十万创业者前往北上广深浴血奋战,无问西东、无关籍贯。

被排挤、发不出工资、吃了三年的药……战争背后,我们试图从一个别样的角度记录这群漂泊北上广深的创业者不为人知的一面。

北上广深是外地人的北上广深“左边是有钱人的声色犬马,右边是北漂狗的瑟瑟发抖”曾有人形容,“走进北京各大剧院,十个人里面有六个人是口音各异的外地人,还有三个是刚来北京,没新鲜够的文艺青年,最后剩下一个是坐在角落里刷手机、熬时间的北京地陪。

”北上广深,是外地人的北上广深。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批创业者开始北漂、广漂。

宁波人丁磊在广州拼搏创建网易,宿迁人刘强东来到北京做生意,湖北人雷军加盟北京的金山公司。

前有马化腾、丁磊、雷军、李彦宏、俞敏洪、刘强东,后有陈欧、李想、程维等人。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每天孵化企业2.4家;在深圳,平均每天成立537家公司,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在创业。

从五环外的回龙观、天通苑、门头沟、通州、燕郊和大兴,赶赴到就业密集的中关村、西二旗、望京和国贸这4大区域,来回四五个小时的路程对在漂泊北京的创业者来说早已不足为奇。

6年前,她创创始人郑景彤从湖北来到北京闯荡。

“北京是所有梦想者的舞台,优秀的人都会在这里。

”这个城市的快节奏,郑景彤并无不适应,只是个性要强常常让她在工作中吃亏。

一次应酬,郑景彤便被泼了冷水,“一群大老爷们,指着你的项目评头论足,就是觉得你太年轻,事情做不好……我内心就在想你凭什么这么否定我,当时挺憋屈的。

”嘲笑、冷讽……还是轻的,面对北京严重的雾霾,曲先洋甚至还生病了。

外企凶猛本土弱势化妆品品牌如何突围

外企凶猛本土弱势化妆品品牌如何突围

外企凶猛,本土弱势化妆品品牌如何突围国内化妆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市场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工艺领先,逐步走向集团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化妆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据了解,中国化妆品的销售额已达到12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销售市场,且人均消费水平不足百元,距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我国化妆品行业仍就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化妆品行业逐步由成长期到成熟期,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外资化妆品品牌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及高水平的营销管理技术类人才逐年扩大其市场份额,并牢牢占据了国内中高端市场。

据有关数据统计,外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已接近90%,并仍有不断扩大之势。

国产化妆品拥有相宜本草、佰草集、自然堂、佳雪、隆力奇、六神、黛妃、丁家宜等品牌,除少数品牌跻身国内中端市场外,绝大多数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2003年,外资化妆品大鳄欧莱雅成功收购了曾经辉煌的国产化妆品品牌小护士,2004年,又收购了国产唯一跻身高端品牌行列的羽西,2008年,强生也收购了曾经举起民族品牌大旗的大宝,国产化妆品品牌进一步被推到了悬崖峭壁旁边。

同时面对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国内化妆品市场,国外化妆品品牌的战略格局也在悄然变化,除了稳固已经占据的国内中高端化妆品市场,并把触角进一步伸向了以国内品牌为主的中低端市场。

面对实力远高于国产化妆品品牌且来势凶猛的国外化妆品品牌,国产化妆品不进则退,不反击就会挨打甚至灭亡。

但如何反击,精准有效的打击国外化妆品品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树立民族品牌,则是一道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差异化定位,寻求市场突破我国化妆品行业固定投资少,门槛较低,但进入行业后,资本规模却极大的影响了企业在研发和销售上的投入。

由于国产化妆品牌与外资化妆品牌在资金、渠道、品牌、人才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距,导致他们不可能像外企大鳄一样一掷千金。

外资企业本土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

外资企业本土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

外资企业本土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全球化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开始呈现快速推进的趋势,全球经济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外资企业开始重视中国市场,积极地投资,中国也逐渐加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积极地吸引外资进入。

中国市场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共同发展多年,其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对于外资企业的进入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挑战性。

一、本土化的定义在中国本土建立外资企业,首先要求其参与者尊重接受其他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在思想层面有所认知,有所调节,有所适应,其次才是在物质基础方面适应其国家发展的特点。

我国需要在当地的法律层面上进行外资企业行为界定,并在外企业建立与经营中将其落实,依法进行外资企业本土化。

总之,本土化是需要我国在尊重接受其它国家的文化习惯、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在文化底蕴、经营理念上实现相互交融,才能营造出双赢的局面。

外资企业的本土化是一个适合于不同行业和国家的过程,而企业与不同区域消费者的自我提高行为正是本土化战略的体现。

通过本土化,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文化层面上还可以减少东道国对外资公司的经营壁垒,增强外资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甚至实现双方的文化交融。

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可以帮助东道国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实现真正的双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降低东道国对外资公司的危机情绪,以促进外资企业的盈利。

二、外资企业本土化原因分析作为外资企业长期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工作必须与各个地区、各国消费者的特点相适应,以满足消费者的喜好和需要,这是因为外资公司需要在多个国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外资公司要从各区域消费者所处的国家或区域特征的角度,从地方化战略的角度,更好地满足各区域消费者的需要。

其中的本土化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对于外资公司而言,本土化战略可以起到正面形象的推动作用外资公司往往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塑造更好的公司形象,这需要本土政府和客户的支持。

中国零售业被别外资零售业抄后路

中国零售业被别外资零售业抄后路

最近风闻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将收购法国家乐福在中国的业务,消息虽不确切,但“有实力接手的只有沃尔玛”的论断却也并非虚言。

面对外资零售业在中国市场不断跑马圈地,中国零售业如果不整合行业、出手接招,势必丧失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

这绝非危言耸听。

目前,世界50强的零售企业中,有70%在中国布下了棋子。

知名的零售业巨头除了沃尔玛和家乐福,还有麦德龙、宜家、欧尚、TESCO(特易购)、大润发等。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出现下降,消费习惯也因收入减少而变化,国际零售业巨头更加依赖中国市场的避风港作用。

今年以来,沃尔玛在中国的扩张势头显而易见。

截至今年9月,其新开店数量已经达到35家,而往年年均开新店为10到20家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零售巨头已经渗透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外的二三线城市,针对区域零售商的兼并、整合成为行业未来的趋势。

不过,10月19日,韩国乐天完成了对江苏时代零售的并购,令物美公司铩羽而归。

在这轮商战中,本土零售业表现堪忧。

与外资零售巨头相比,中国零售业近30年的发展已经走完了外国零售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显然还没法与国外零售企业相媲美。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的2008年中国零售行业百强企业排名,“中国连锁百强”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32%,而国外零售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已达2.22%。

其中,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百联集团(联华超市的母公司)拥有由6418余家卖场、便利店、百货商店等组成的销售网络,但销售能力不到家乐福(截至今年9月,在国内店面139家)的3倍。

中外零售企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内零售企业在管理上还是沿用着传统销售模式,供应链成本是其最大软肋,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当前,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手段,零售业已进入转型期,经营粗放和营销的单一价格方式,已渐被国外零售业巨头所淘汰。

同时,我国零售企业“千店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制约了商家的竞争能力。

外资零售业在华折戟多元化难以言说的痛

外资零售业在华折戟多元化难以言说的痛

外资零售业在华折戟多元化难以言说的痛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结果仍然只能是错误的。

德国的万得城、美国的百思买、日本的山田电机等外资家电连锁,虽然不能说他们在中国做的事情正确与否,但与同样来自国外引领中国大卖场数十年的超市业态相比,这些洋家电连锁在中国的表现则要尴尬得多。

在中国市场,百思买打拼了5年多,万得城仅仅“逗留”了3年,日本电器巨头山田电机更是在中国市场摸索了不到两年就宣布暂缓开店。

不仅仅是家电连锁,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整个外资零售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如意,尤其是多元化方面,不管是麦德龙、家乐福,还是沃尔玛、乐购,提及多元化,都有难以言说的痛。

一个比一个“短命”百思买,5年9店;万得城,3年7店;山田电机,2年3店。

如果说迷失方向、规模劣势、与中国消费者“不在同一个频道”等是外资家电卖场在中国不成气候的内部原因,那么大环境不给力则成了加速这些外资家电卖场退出中国市场的助推器。

如果两年前知道自己要步百思买的后尘,甚至还不如百思买风光,万得城也许不会打着“我们给你定心丸”的口号“拉拢”刚刚受到百思买打击的消费者。

2010年初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万得城,3年来其一直在上海地区耕耘,至今拥有7家门店,超过16万金银卡会员。

不过这一切,在2013年1月份已经结束。

作为万得城的母公司,麦德龙主动宣布,万得城在中国的业务结束,随之化为泡影的是其“2013年将走出上海布局全国,2015年门店数量将达到100家”的宏大计划。

而同样的戏码,此前已经上演过一次,只是当时主角是百思买。

2006年5月,百思买宣布向江苏五星电器注资1.8亿美元,从而获得对方51%的控股权,至2009年,百思买完成对五星电器剩余股份的全部收购,将后者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迅速占领了苏皖市场并向全国推进,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美对永乐的收购。

2011年2月,百思买宣布关闭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全部9家门店,及位于上海浦东金桥的零售总部,同时将百思买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及设备整合到五星电器品牌之中。

外资零售业在华折戟多元化难以言说的痛

外资零售业在华折戟多元化难以言说的痛
到 1 0 0家” 的宏大计 划。 而 同样 的戏码 , 此 前 已经 上演 过一次 , 只是 时主角 是百
思买 。
2 0 0 6年 5月 ,百思 灭宣 布 向江苏 五早 电器 注资 1 . 8 亿 美

除 r外部原 因 , 德 国人 的同执和美 国人 的优越感恰 管此 从 而获得 对 5 l %的控股权 , 至2 0 0 9年 , 百思 买完成 对五 这些 连锁大佬 们失败 的关键 。
星 电器剩余 股份 的伞部 收购 ,将 后 者变成 r自己的全 资子公 前 对导致 百思买失 败的模式 和做 法作 了修 正 , 但 万得 城还是没

迅速 占领 了苏皖市 场并 向拿 国推进 , 这甚 至在 一定程 度上
有解 决两个 核心 问题 , 即规模 和价 格 , 这也 是导致 百思买 兵 败 撤 离的两项最 为根 本的 因素 。 万得 城首届 中 C E O汤旺 涛对于万得城 的未来 表现得 相
虽然 卣思买赶在 2 0 0 6年 以收购五星电器 为突破 口,但
个 比一 个“ 短命”
百思买 , 5年 9店 ; 万 得城 , 3年 7店 ; 山F H电机 , 2年 3店 。 如果说 迷失 向 、 规模 劣势 、 与 中围消 费者 “ 不在 同一个 频道 ”
时 中旧家 电连 锁主 要格局 基本形 成 , 而且京东 、 淘宝 等作 为线 J 竞争也初 现雏形 , 再加上 百思买并未适应 本土消 费者的购物 习惯 , 显得并 无冲击力 。
买 风光 , 万得城也许 不会打着 “ 我们给你 定心丸 ” 的 口号 “ 拉拢 ” 候, 只是此一时非彼一时了。中国的市场环境发生着激烈的改变。
特 别是 2 0 1 2年 ,包 括苏 美 在 内的老牌 本土 家电零售

对控制国际零售巨头在我国无规则发展的分析

对控制国际零售巨头在我国无规则发展的分析

的零售企业受到 了很大的影响。 通路为王 , 若我 国的消费
通路被国际零售 巨头占据 , 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 所 以, 我 国应该适度限制 国际零售 巨头在我 国的发展。


国际零售 巨头在我 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 由于三四线城 市商业 地产租金利好 以及 当 地 的潜 在消费需 求 ,国际零 售 巨头 大举 进军 三 四线城 市, 并 向中、 西部扩张 , 在中国零售市场 的布局不断 向全 国范围扩展 , 但 总体来看 , 仍 然 以中国东部沿 海地 区为 其“ 根据 地” 。以沃尔玛为例 , 1 9 9 6 -1 9 9 9 年 以南方市 场
为主 , 2 0 ( 0 )  ̄2 0 0 4 年 向北方市场 拓展 , 2 0 0 5 年 以来全 面
( 一) 南橘北枳现象 近几年来 国际零售 巨头在 中国市场 出现的违规 受
罚案例或者 负面新 闻屡 见不鲜 , 通 过互联 网检索 , 可以 得 出一长 串 目录 。根据 国家发 改委公布 的调查结果 显 示, 虚构原 价 、 低价招徕 顾客 、 高价结算 、 不 履行价格 承 诺、 误 导性 价格标示 等多种价格 欺诈现象 、 甚至是 销售 假 冒伪劣产品行为等这些都 与沃尔玛 、 家乐福 这两家 国 际零售业 巨头联系在一起了。从 哈尔滨到南宁 , 从上海 到 昆明 , 这两家 国际零售业 巨头不仅 这样干 了 , 甚 至还 成为在 国内多个城市 门店的“ 普遍行 为” 。 声 名显赫 的跨 国零售业 巨头在 中国的表现 可以说 与其在欧美等 国“ 判若两人” 。对此 , 家乐福 中国区负责 人 的解释是 : “ 零售行业有 自己的特质 , 涉及系统和操作
成 为了外 资零售企业进军 中国零售市场的主导模 式。

外商零售业本土化策略影响因素和绩效分析

外商零售业本土化策略影响因素和绩效分析

外商零售业本土化策略影响因素和绩效分析外商零售业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上海第一八佰伴正式开张算起,外商零售业进入中国已经过去了24年的时间。

在这24年中,不断有外商零售企业被淘汰出局,也不断有外商零售企业日益巩固了在中国零售市场中的地位。

目前,外商零售企业与中国传统零售企业一样,都面临着新兴互联网零售的巨大挑战。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商零售业在应对挑战时做得更为出色。

许多在中国的外商零售企业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扩张战略,比如沃尔玛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布局正在驶入快车道,这就引发了中国传统零售企业对外商零售业经营策略进一步学习的热潮。

在国内零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少中国传统零售企业在与外商零售业展开竞争的同时,也将目光放到了海外,渴望开辟更为广阔的海外零售市场。

中国零售企业对于海外零售市场的开拓,离不开适应海外顾客需求与海外零售环境的精准本土化策略的应用。

所以学习并掌握外商零售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的影响因素、策略技能以及绩效三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并能灵活运用到国内零售市场竞争及海外零售市场的开拓中,这对于广大正处于零售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中国传统零售企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流通经济领域中的零售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地对外商零售业在华本土化策略的影响因素、策略技能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与其他本土化研究只是单纯就策略技能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不同,本文在本土化策略的研究更进一步。

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因素——策略——绩效”模型,本文对不同本土化策略、本土化影响因素与绩效三者之间相关性进行实证解析,提取了促进本土化策略制定的重要因素及与企业绩效高度相关的策略技能,并最终对中国传统零售业未来更好地应对外商零售业竞争与进行海外扩张给出了重要的策略建议。

城镇化背景下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发展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发展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发展研究王动【摘要】目前由于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文化等因素,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发展空间相对广阔,国内外零售巨头纷纷将目光转向三、四线城市。

文章以新乡地区为例,以城镇化为背景,从零售业业态发展、商业模式、经营理念等角度尝试对三、四线零售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应转变经营观念、加大技术创新和应用,并以人才为发展根本,促进零售业及其零售市场可持续发展。

%At present ,three or four line city because of its polic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 ,the three or four line city re‐tail relatively broad development spac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tail giants are all turned to the three or four cities .Articles based on Xinxiang ,take urbanization as a backgroun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etailing formats ,business model ,business philosophy angle to try to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tail market is like in three or four lines .Thinking three or four line city retail industry should shift its businessconcept ,increa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fundamental for talent devel‐opment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tail industry and retail market .【期刊名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三;四线城市;零售业发展;城镇化【作者】王动【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零售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日趋激烈,运营成本高昂等因素,众多零售巨头开始将战场拉入三、四线城市。

电商企业因不注重本土化消费者而失败的案例

电商企业因不注重本土化消费者而失败的案例

电商企业因不注重本土化消费者而失败的案例xxxxx公司意外折戟中国。

近日,天猫国际Macys官方海外旗舰店发布撤店公告称,该店于12月3日已经停止接单,12月31日将停止所有服务。

官网和电商平台的双双关闭不仅意味着xxx百货的双渠道战略皆以失败告终,加之中国实体门店全部关闭,xxx百货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迹象早已显露。

今年6月,xxx百货在其官网发布了即将停止运营的公告,主要原因是“因业务策略调整”。

这并非孤例。

最近几年,除了xxx百货外,英国的玛莎百货、英国电商ASOS 等外企也在中国市场屡屡受挫。

在今年初,玛莎百货已将香港和澳门的零售业务全部出售,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ASOS 在 2016 年中国地区业务共亏损 860 万欧元,随后也选择退出中国。

美国百货Neiman Marcus 也曾成立中文购物网站,最后黯然退场。

还有同为外资百货的老佛爷和连卡佛也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

那么xxx百货到底做错了什么。

xxx百货创立于 1858 年,至今已拥有 160 年历史,旗下近 700 家门店遍布美国 45 个州,当之无愧成为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

对于广阔的中国市场,xxx百货自然不愿错过。

早在 2012 年,xxx百货曾以 1500 万美元入股中国时尚电商佳品网,并授权其为xxx百货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

但在其入股后不久,佳品网就传出了破产、裁员消息,xxx百货的首次入华步伐也暂时停止。

2015 年 8 月,xxx百货与香港冯氏集团合作成立xxx百货中国公司,再度进军中国市场。

赶在当年“双11”前,xxx百货入驻天猫国际,开始在中国网上销售产品,很快就吸引了 30 万粉丝的关注。

2017 年,xxx百货梅开设了中国官网,由阿里巴巴提供技术支持,开始实行” 天猫+官网” 双渠道战略。

彼时,xxx百货的中国行政总裁 Dustin Jones 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不管在中国要投放多少资源,不管需要多久的时间,我们都必须在中国扎根,我们都不会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零售巨头折戟中国三四线城市本土化难解
2012年09月16日00:46中国新闻网[微博]我要评论(9) 字号:T|T [导读]外资零售商2009年之后开设的卖场大多数位于三四线市场。

业内人士称,这些新开门店基本不赚钱。

炎夏刚过,于中国市场耕耘十多年的外资零售企业正在冷热交替中挣扎:沃尔玛宣布放缓在华开店速度;家乐福、TESCO(乐购)陷入被本土零售企业收购的传闻;沃尔玛、家乐福、TESCO、欧尚等外资巨头悉数撤离中国三四线城市……
在消费增幅减缓、销售增长赶不上成本增长、网络零售冲击、本土零售商竞争力增强、限制购物卡发售、叫停卖场收费等背景下,外资卖场的获利渠道正在收紧。

面对市场的严峻考验,外资零售企业无不努力寻找生财之道——转战中国三四线市场。

然而,中国与美国不同,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与一二线城市相差巨大,消费习惯也迥异,但外资企业在三四线城市开设的大卖场从模式到成本与一线城市相差无几,因而他们又面临难以盈利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关门歇业。

外资零售企业集体受困的原因何在?应该如何完善企业管理,使之更适合本土市场?请关注本期专题《外资大卖场“溃退”进行时》。

在中国市场耕耘十多年的外资大卖场骤然减速。

就在不久前,沃尔玛宣布放缓在华开店速度,并承认在此之前的扩张计划“太过急切”。

与此同时,家乐福、TESCO也相继陷入“被收购”的传闻。

而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TESCO中国区相继关闭了多家门店。

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十多年以来,这是三大外资卖场首次集体遭遇“状况”。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零售业上半年业绩惨淡已成普遍现状;另一方面,经历了探索、布局以及快速扩张的阶段,由于在三四线市场拓展受阻,外资卖场颓势已显,局部进入下滑通道。

从行业层面来看,受到电子商务、专卖店以及新生渠道的冲击,传统大卖场业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变的购物需求。

从跑马圈地到放缓脚步
“外资大卖场将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期。

”TESCO创始人,上海通略零售业顾问公司董事长沈建国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

作为行业观察者,在沈建国看来,外资进入中国的十多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95年前后到2003年,是外资卖场进入中国的探索期。

外资对中国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供应链以及开店模式进行尝试和研究;2004年到2008年是外资的布局期。

从2004年起,中国要兑现WTO的承诺,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

这个时期,外资大卖场的表现就是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进行布点,同时启动了二线城市的扩张。

2009年后,外资将三四线市场列为发展的重点。

”沈建国表示。

从数据来看,外资卖场开店数和销售额的增幅与上述三个阶段大致相符。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历年连锁百强企业数据,2003年到2007年是外资企业门店数和销售额增幅最高的阶段。

以沃尔玛为例,这段时间其销售增幅平均每年超过了30%。

“今年以来,外资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外资大卖场进入了调整期。

表面上看,是受到了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其根源在于,外资企业在2006年到2011年之间由于扩张过快埋下了隐患。

”沈建国告诉记者。

进入中国十多年,外资大卖场究竟盈利几何?
尽管至今没有公开数据作为参考,但根据记者多方面了解,外资大卖场在2009年以后新开门店基本不赚钱。

“以TESCO中国为例,去年其销售额为180亿元,门店数为121家。

两者相除,其单店销售额不到1.5亿元。

而根据行业平均水平,一座两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沈建国给记者这样算了一笔账。

外资零售商2009年之后开设的卖场大多数位于三四线市场。

“这就是三四线市场的陷阱。

中国与美国不同,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与一二线城市相差巨大,消费习惯也迥异,但外资企业在三四线城市开设的大卖场从面积到模式以及成本与一二线城市相差无几,因此很难在三四线城市实现盈利。

”沈建国表示。

企业经营状况也印证这一点。

正大集团旗下卜蜂莲花因业绩不佳关闭的
绍兴、济南的门店,TESCO关闭的绍兴、金华、泰州等地的门店均位于三四线市场。

“外资布局三四线市场实属形势所迫,大家都知道中国未来是很有潜力的市场,但一二线城市商业已经饱和了,外资只有到三四线城市去。

如果赶上经济运营状况良好,商圈培育三到五年也就起来了,但如今经济下行,对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压力。

” 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胡春才告诉记者。

难以落地的本土化
“尽管进入中国十多年了,可是当我们面对区域型的本土零售商时依然会遇到本土化的难题。

”沃尔玛区域经理王欢(化名)向记者抱怨道。

王欢所谓的本土化并非单指对当地市场的熟悉和消费者习惯的把握,他的困惑来自更深层面。

比如,当他看好某商品向区域代理商订货时,当地与该供应商合作多年的零售商就会从中干预。

这与中国目前商品流通体系有关,层层代理的模式使得有如此庞大采购额的沃尔玛也无法做到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所有商品的厂家直供,它的规模优势无法体现。

因此,沃尔玛到了三四线城市,必须要与当地的供货商合作,这就是供应链的本土化。

即便是单店销售冠军,具有强势议价能力的家乐福在区域市场也频频遇到代理商的本土化问题。

“我们在东北某城市开店,一家调味品经销商居然垄断了当地70%的调味品。

由于没有其他可替代的代理商,我们的谈判策略在这里全然失效。

”一位家乐福采购经理告诉记者。

上述难题不仅是外资企业遇到的问题,任何跨区域经营的零售企业涉足其他区域时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尽管沃尔玛作为世界500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到了区域市场后,其门店销售额至多几个亿,跟当地年销售额具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企业相比,孰轻孰重,供应商自然心知肚明。

”胡春才表示。

事实上,很多区域零售商本来就是某商品的代理商或者由经销商转型而来,自己除了做零售还垄断了当地某些商品的代理权,沃尔玛、家乐福在当地订货也要通过他们,其中的利益纠葛就更加复杂。

以湖南为例,湖南省最大的批发商海龙物流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的供应商,
而它另外一个身份则是步步高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与步步高超市属于同一家公司。

从企业自身而言,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多年,本土化大多时候停留在口号上。

“家乐福是最近几年才实现了店长的本土化,可是经过几次收权调整后,店长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了,而真正有实权的核心部门还是由老外来把控。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2011年底,TESCO撤离绍兴市场。

绍兴作为长三角的工业重镇,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78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0%,经济总量继续保持浙江省第4位;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 63486元人民币,位居全省第五位。

良好的居民收入和消费环境使得众多外资零售商趋之若鹜。

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家乐福、TESCO、欧尚、等外资巨头悉数进入绍兴市场。

然而,绍兴看上去很美的GDP并没有给这些雄心勃勃的外来者贡献出理想的利润。

多家外资大卖场经营不甚理想,而TESCO则选择离开了这里。

“我在中国生活都快二十年了,可是我还是对这个国家不太了解,更别说外资卖场的管理层了。

”沈建国表示。

在沈建国看来,外资卖场在中国发展遇到困境,一大原因是其决策者很难看清中国市场。

老外做决策都是依靠报告的,但报告里面的数据大部分都是有水分的,无法作为参照的依据。

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其竞争对手上,本土的零售商可以依靠良好的政府关系、客情资源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甚至是非商业的手段来展开竞争。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某区域零售商通过在政府任职的朋友了解到沃尔玛将要在该地某网点开店的消息后,立即掏钱购买了这栋楼的物业,表示,“我宁可让楼空着也不能让沃尔玛进来。


本土零售商经过数年发展,形成了在某一区域的强势地位。

比如,物美在北京、华润万家在深圳、苏果超市在南京、永辉超市在福建、步步高超市在湖南、家家悦超市在山东,上述本土企业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能力超过了沃尔玛、家乐福、TESCO等外资超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