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 温和灸 隔姜灸 IL-1 IL-10 TNF-α
艾灸治胃病的疗法见效最快
艾灸治胃病的疗法见效最快很多人只是单一的认为胃病就是胃疼,其实胃病的症状很多除了疼痛还有很多的表现,得了胃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对自己的身体很不利的。
艾灸的一些疗法还是很有用的。
以下是小编推荐艾灸治胃病的疗法知识,欢迎阅读!艾灸治胃病的疗法食滞胃脘症取穴操作:取中皖,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神厥。
按艾炷无瘢痕灸法常规施术,每次选3穴,每穴每次酒5-20壮,每日或隔日灸疗一次。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暑湿犯胃证取穴操作:取足三里,中皖,胃俞,脾俞穴,按艾炷灸法常规操作,每穴灸5-7壮,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解暑和胃,化湿止痛。
寒邪犯胃证取穴操作:取中皖,关元,两穴均以清艾绒制之艾炷,直接置于穴位处,待燃至2/3时,易炷再燃,一般灸7-19壮。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胃热炽盛症取穴操作:取中皖,足三里,内关,上述穴位分2日施灸,每穴灸3炷。
功效: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胃病患者吃的水果1、苹果。
味甘、性凉,可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适宜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
2、桂圆。
李时珍曾说过:“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
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桂圆能入药,有壮阳益气、温胃补脾等多种功效。
如果睡眠不好,可吃几颗桂圆,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3、木瓜。
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质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
木瓜偏寒,不建议空腹食用。
坏习惯会严重伤害胃部1、“不守时”“废寝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习惯,然而就是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
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的发病率在工作忙碌的白领人群中正日趋升高。
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2、晚餐过饱早饭遗忘在匆忙间、午饭简单对付、晚上“大吃大喝”、睡前来点夜宵,健康的消化系统往往就会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中被破坏。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盛刚;杨改琴;王丽芬;张莉君;郭珍【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年(卷),期】2018(38)11【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在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79例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显率为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9%(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对照组除RP、BP外其他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H、B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温针灸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方面较常规针刺更具优势,可发挥温针灸温、通、补的作用,对改善患者虚、寒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
【总页数】4页(P1345-1348)【关键词】温针灸;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生存质量【作者】盛刚;杨改琴;王丽芬;张莉君;郭珍【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脑病四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相关文献】1.温针灸与常规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J], 戚锦丽; 黄柳和2.温针灸对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潘冰杰3.温针灸与常规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49例临床观察 [J], 胡斌4.温针灸与常规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J], 邱玉萍;张娟5.探讨温针灸在脾胃虚弱(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J], 吴滨荣;孙梦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和灸不同灸治时间对浅表性胃炎脾_省略_寒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胃肠激素的影响_常小荣
CHANG Xiao-rong,XIE Hua,YAN Jie,YI Zhan,LIU Mi,YI Shou-xiang,YUE Zeng-hui,LIN Ya-ping,SONG Jiong
( Hunan University of TCM,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observing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change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caused by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moxibustion time of the superficial gastritis patients due to the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the dose - effect rel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function on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of serum of patients caused by the warming and nourish effect with moxibustion. Methods: Eighty - four superficial gastritis patients due to the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were divided into warming moxibustion for twenty minutes ( n = 28) ,warming moxibustion for forty minutes ( n = 28) ,and drug ( n = 28) group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levels of the Prostaglandin E2 ( PGE2) 、Somatostatin ( SS)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mong 3 group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n different time . Results: ①The 3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their clinical effect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 ②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superficial gastritis symptom scor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reatment and during the 1 month follow - up( P < 0. 01) ; the superficial gastritis symptom sco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5) ; the superficial gastritis symptom scores were compared during the 1 month follow - up,showing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1) ; compared with the drug group,group 1 had an obvious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 01) ; ③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the PGE2 in the serum was increased obviously,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ch group( P < 0. 05) ; after warming
温和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温和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彭艳红【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5(30)11【摘要】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和西药组。
温和灸组选用中脘、足三里(双侧)、气海穴进行温和灸治疗,西药组给予雷尼替丁口服。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西药组有效率为85.7%,温和灸组有效率为8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和灸组和西药组比较,温和灸组胃脘痞满和大便稀溏症状积分分别为(0.48±0.13)分、(0.24±0.11)分,西药组胃脘痞满和大便稀溏症状积分分别为(0.71±0.32)分、(0.32±0.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和灸与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温和灸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西药。
【总页数】3页(P1680-1682)【关键词】慢性胃炎;温和灸;脾胃虚寒证;雷尼替丁【作者】彭艳红【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733【相关文献】1.温和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不同灸感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J], 陈日新;张波;蔡加2.胃炎合剂配合隔物灸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临床观察 [J], 陈一周;李林3.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J], 王晓华;崔耀辉;王静华;侯云霞;韩琼;曹建忠4.督(任)脉灸联合捏脊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J], 李向芳;陈丽红;陈巧婷5.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及血清胃动素影响的研究 [J], 邓水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
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痞、解郁、除满功能的中成药,都适用于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验方一组成灸黄芪15~20克灸甘草12~20克赤芍(或白芍)10~15克当归10克党参10~15克延胡索10~15克佛手柑(或陈香橼)10克败酱草20~30克蛇舌草20~30克(或浦公英10~15克)功用和中养胃,疏肝理气,消炎活血。
主治浅表性胃炎。
加减嘈杂,加山药、玉竹等;泛酸,加吴茱萸、公丁香、乌贼骨等;脾胃阳虚,加炮姜、附块、益智仁等;脾胃阴虚,加麦冬、石斛、天花粉等;胃粘膜出血,加蒲黄炭、地榆炭、大青叶等;胃粘膜糜烂,加蒲黄、青黛、血竭、锡类散等;胃粘膜疣状隆起或息肉样变,加三棱、昆布、苡仁、木瓜等;幽门功能失调,加苏木、枳壳、莪术等;胆汁反流,加半夏、木瓜、蒲公英、公丁香、代赭石等;伴有溃疡,加白芨、乳香等。
气滞,加甘松、香附、金铃子等。
验方二组成太子参10克苍白术各9克茯苓15克灸甘草3克法半夏9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6克蔻仁6克厚朴6克佛手片9克香橼皮9克川芎6克丹参15克功用健脾和胃,理气除湿化瘀。
主治浅表性胃炎,症见食纳减少,食后胸脘胀闷或疼痛,兼见呃逆,脉缓弱,舌淡苔白腻者。
加减如患者见舌红、口干、便结者去苍术,加玉竹、石斛9克、生白芍9克、火麻仁15克,见苔厚腻、口粘、便溏者,加藿香9克、佩兰9克、苡仁15克、煨诃子15克;兼食滞嗳气、腹胀者加神曲9克、山楂9克、麦芽9克、大腹皮6克。
10.烤熟大枣泡水治胃寒用火将大枣烤熟,最好烤脆,每天早、中、晚三顿饭后,用一杯开水泡三四个,泡到水变红色,大枣不太甜了喝下去。
常见中成药有:(1)保和丸主要成分: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能: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主治:饮食停滞胃脘所致纳差、腹胀、泛酸、嗳气等症。
(2)越鞠丸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栀子、苍术、六神曲。
功能:理气宽中,解郁消胀。
主治:胸脘痞闷、腹中胀满、嗳气吞酸。
9日循环灸,胃炎、胃下垂、胃溃疡等胃病都可这样灸
9日循环灸,胃炎、胃下垂、胃溃疡等胃病都可这样灸艾学堂 2022-03-19 20:30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没有规律、起居无常、饮食无度,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可谓十个人里有九个人有胃病,胃病已经成为都市里的流行病。
在中医里,我们把胃称为“水谷之海”“太仓”,它是三焦中的中焦。
虽然它的主要作用是“受盛饮食”,跟肝肾的作用比,似乎微不足道,但胃在身体中的确是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胃气虚弱,则生化无源,人的抵抗力就弱。
所以对胃的健康,也要高度重视。
胃病比较复杂,种类也比较繁多,患者经常会说:“医生,我有胃病,我胃疼、胃胀、反酸打嗝、胃灼热、易饿、不知道饿……”。
这些都是胃病的症状,但属于哪种胃病呢?是胃炎还是会胃溃疡?是急性胃炎还是慢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老年性胃炎?还是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我们的先人曾经说过,脾胃是后天之本: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常脾胃并称。
中医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范畴。
我们中医判断一个病人身体什么时候好起来的一个标准,就是吃不吃得下饭。
如果无力进食,就无法创造新鲜的气血,就无法延续生命,身体恢复就慢。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就是胃口。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
而要完成上述功能,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应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
下面分享的是针对胃病的穴位。
一、胃病(包括一切胃病)胃是人的主要一个进口,它很容易患病,如寒冷、炎热、劳动过力、忍饥时久、过饱伤食、不好消化的食物等等,患病日久即发生积块、积痰等,病名很多,如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胃12指肠溃疡、胃癌、胃痉挛、胃酸多少等,这些病温灸可用同穴治疗,治疗时急性病少灸穴位就好的快,慢性病照下穴多灸日期即见效果。
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效果分析
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效果。
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入选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7.37%高于对照组78.65%,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胃脘隐痛、食后胀满、纳呆少食、倦怠无力积分分别为(0.85±0.16)分、(0.75±0.18)分、(0.81±0.16)分、(1.02±0.14)分,均低于对照组(1.46±0.21)分、(1.40±0.52)分、(1.27±0.52)分、(1.76±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隔姜灸;中药穴位贴敷;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胃脘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气血不畅、胃气瘀滞所导致,该病与消化性溃疡胃炎有一定的相似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不适、精神萎靡不振、舌苔薄白[1]。
临床中,对于胃脘痛常采用西药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患者停药后容易复发,而且长时间采用西药治疗,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76例患者采用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
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2.05±1.36)岁。
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
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3.26±1.7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将40毫克奥美拉唑注射液药物溶于10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注射,每天一次。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4T07:26:51.2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5月10期作者:郑冠玲[导读]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郑冠玲(广安市前锋区龙滩镇卫生院;四川广安638019)摘要: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试验组黄芪建中汤加减与艾灸联合治疗,对治疗的结果分析。
结果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更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加减与艾灸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更好改善患者的病情,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艾灸;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嗳气、反酸、上腹痛等表现,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受到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疾病的发生会损伤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正常生活质量,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治疗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对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作观察,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50例/组。
纳入标准:a: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b:肝肾心等功能基本正常者;c:无Hp感染者;d:依从性较好者。
排除标准:a:精神疾病史者;b:药物过敏史者;c:妊娠期/哺乳期者;d:血液/免疫系统疾病;e:拒绝配合本研究者。
试验组年龄28岁-61岁,均值(36.58±6.37)岁,病程2年-14年,均值(6.56±3.19)年,男29例,女21例。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作者:王东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04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4.47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陈夏六君子汤加味配合艾灸足三里(双)、神阙、下脘、中脘、上脘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
治疗组采用陈夏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加味、配合艾条温和灸足三里(双)、神阙、下脘、中脘、上脘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2组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疗法穴位疗法陈夏六君子汤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Wang DongTin field hospital in Jiedong District,Jieya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515549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Chenxialiujunzi decoction with moxibustion at Zusanli (double),Shenque,Xiawan,Zhongwan,Shangw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Methods:12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of 6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60 cases.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enxiasixjunz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at Zusanli (double),Shenque,Xiawan,Zhongwan,Shangwan,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omperidone,hydrotalcite,treat 4 weeks for 1 course,at the end of 2 courses and statistics curative effec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9%,the control group was 76.7%,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Key words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hinese medicine therapy;Acupoint therapy;Chenxialiujunzi decoction在基层卫生院的内科门诊日常诊疗工作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其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
隔姜灸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腹胀的调查研究
隔姜灸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腹胀的调查研究目的: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腹胀患者采用隔姜灸治疗的疗效价值。
方法筛选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间60例因慢性浅表性胃炎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入组,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论证。
一组30例作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组30例作实验组,常规治疗联用隔姜灸(中脘穴、足三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疗效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隔姜灸对症治疗,可促疗效进一步提升,预后佳。
标签:隔姜灸;慢性浅表性胃炎;腹胀;疗效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程持续久,疾病易反复难愈,有损患者生活质量。
当下,临床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治疗手段有西医或中医对症治疗[1]。
现阶段西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特异性药物研发仍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常以抗胃病西药支持,但对症疗效难令人满意。
加之长期用药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2],因此为促疾病预后积极进展,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常采用中医联合治疗。
本研究主要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观察对象,求证隔姜灸的治疗可行性,予以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60例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依照治疗方法差异进行分组。
一组行常规对症治疗,30例作对照组,男女比例18:12,平均年龄(56.98±7.68)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隔姜灸治疗,同30例作实验组,男女比例17:13,平均年龄(57.82±7.74)岁。
以上基线资料对比P>0.05不见显著差异。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急性胃粘膜病变及慢性胃炎);②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③无言语障碍及半身不遂等合并症;④自愿接受治疗并无相关治疗禁忌症;⑤知悉研究全部内容并自愿入组。
(2)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性溃疡;②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疑恶性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肾、肝、造血系统等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伴认知功能障碍等沟通障碍者;⑥无法全程参与研究者。
腹部隔姜灸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腹部隔姜灸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赫媚雅;付琦芳【摘要】目的探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雷尼替丁加用隔姜灸治疗,根据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内镜积分,评价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胀、嗳气、反酸和恶心症状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医症候积分及内镜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内镜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内镜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隔姜炙对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是理想的中医治疗方法.【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7(022)005【总页数】3页(P709-711)【关键词】腹部隔姜炙;脾胃虚弱;慢性浅表性胃炎【作者】赫媚雅;付琦芳【作者单位】718699 陕西省榆林定边县人民医院药剂科;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红会医院临床药学室【正文语种】中文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久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病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患病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1]。
目前西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一般用于胃病的西药治疗效果达不到临床治疗目的。
再加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程较长,长久服用西药,会出现不良反应。
故目前临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予以治疗[2]。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辩证分型差异比较大,主要的辩证分型为脾胃虚弱、肝胃湿热、胃阴不足、肝胃不合、脾虚气滞、胃络瘀血六类,本研究采用了腹部隔姜炙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胃炎艾灸什么穴位
胃炎艾灸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胃炎艾灸什么穴位*二、治疗胃炎的食疗法*三、如何预防胃炎胃炎艾灸什么穴位1、胃炎艾灸什么穴位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
胃痛可立即缓解。
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
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
因此,除胃溃疡出血、穿孔等重症,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外,其他不论什么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时止痛。
2、针刺法治疗胃炎用"老十针"方。
取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足三里(双)穴。
中脘、下脘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
内关穴直刺0.5-1.5寸,深刺可透外关,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指端发散;或向上斜刺1-2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腋胸等,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捻转补泻法。
足三里穴直刺1-2寸,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有时可向上扩散至膝,用平补平泻法或提插补泻泣。
气海、天枢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腹或阴部传导。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3、电针法治疗胃炎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中脘穴。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各穴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电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每天l次,7次为l个疗程。
此方炷具有健牌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治疗胃炎的食疗法1、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
粳米淘净。
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
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陈克盛;林浩元;张德炎【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6(9)20【摘要】目的观察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数字抽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治疗,试验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联合腹部隔姜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临床证候积分。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临床证候积分为(21.08±3.67)分低于对照组的(45.76±3.52)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故认为该治疗模式可在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总页数】2页(P107-108)【作者】陈克盛;林浩元;张德炎【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中心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33.1【相关文献】1.腹部隔姜灸治疗虚寒型胃痛260例疗效分析2.腹部隔姜灸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3.腹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4.腹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5.自拟建中和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虚畏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和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其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治疗 前
治 疗 后
治 愈
中国 康 复 ・2 1 0 0年 6月 ・ 2 第 5卷 第 3 期
2 5 2
温 和 灸 治 疗 慢 性 浅 表 性 胃炎 及 其 对 血 清 表 皮 生 长 因子 的影 响
曾 庆 朗 ,杨 立 志 ,曾 庆 明
【 要】 目的 : 察 艾 条 温 和 灸 治 疗 慢 性 浅 表 性 胃 炎 ( S ) 临 床 疗 效 及 血 清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 G 的 浓 度 变 化 及 摘 观 CG的 E F) 其 作 用 机 理 。方 法 : S C G患 者 6 o例 , 机 分 为 2组 各 3 随 o例 。 温 灸 组 取 双 侧 胃俞 、 关 、 三 里 、 丘 、 冲 及 中 脘 内 足 梁 太 穴 进 行 温 和灸 , 穴 5ri, 日 1次 。 对 照 组 口服 法 莫 替 丁 片 、 碳 酸 镁 片 、 每 n每 a 铝 甲硝 唑 及 阿莫 西林 片 治 疗 。 1 月 后 , 个 温 灸 组 治 愈 率及 总 有 效 率 均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P< 0 0 ) . 5 。血 清 E F 浓 度 2组 均 较 治 疗 前 明 显 下 降 ( < 0 0 , G P . 5 00)温灸组下降更显著 ( . 1, P<0 0 ) . 1 。结 论 : 和 灸 能 通 过 降 低 C G 患 者 血 清 E 温 S GF浓 度 , 到 抑 制 胃粘 膜 损 伤 、 达
标 准口 , ] 临床 表 现 为上 腹 部 不 规 则疼 痛 、 胀 、 饱 嗳气 或 泛酸 , 排除 其它 因素 所致 的 胃部 不适 , 机分 为 2组各 随
3 例 。① 温 灸 组 : 1 0 男 8例 , 1 女 2例 ; 龄 2 ~ 6 年 4 0岁 , 平均 4 6岁 ; 程 6个 月 ~ 4年 , 均 2 3年 。 ② 对 照 病 平 .
温针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症状改善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温针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症状改善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作者:陈桂珠周松晶桂树虹蔡燕来源:《世界中医药》2019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症状改善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组,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每组6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
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质量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83%(61/63),明显高于对照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而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温针灸;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生命质量中图分类号:R246;R25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1.042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
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可无任何症状,或有进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惡心、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
目前,西医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以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抗酸或抑酸治疗、保护胃黏膜等为主,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预后[23]。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棘手问题。
近年来,中医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受到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青睐[4]。
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作者:陈克盛林浩元张德炎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26期【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社区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隔姜灸治疗。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SOD含量、MDA含量。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隔姜灸;脾胃虚弱证;雷尼替丁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014-02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以上腹胃脘反复性疼痛为主,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
因此,有必要给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
中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近年来,中医隔姜灸治疗胃脘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给予西药雷尼替丁、中医隔姜灸治疗,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完毕,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社区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文献[4]《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均被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证。
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45.17±15.62)岁;患病时间短则6个月,长则5年,平均(2.93±1.09)年。
腹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浅表性 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其发病率 逐年上升 , 在各种 胃病 中居首位 … 。目前 , 灸法 治疗 浅表性 胃
资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具有可 比 性, 见表 1 。
表 1 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 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
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 笔者采用腹部 隔姜
灸治疗脾 胃虚 弱型慢性浅表性 胃炎患者 , 并设雷尼 替丁治疗
组为对照 , 取得满意疗效 , 现 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病例 来源 于 2 0 1 0 年 1 月一 2 0 1 2 年 l 0 月 横
注: 两组性别 比例 比较采用 ) ( 2 检验 , 年龄 、 病程比较采用 t 检验 , 均 P> 0 . 0 5 县中医医院消化科 门诊 和住 院患者 , 将患者按 就诊顺序 编号 ,
参 考文 献
穴为 胃经合穴 , 主治腹胀 、 腹痛 、 食欲不振等 ; 内关 穴有 宁心安
神、 和胃和逆 、 理气镇 痛之功 ; 涌泉穴具开窍醒神、 宁心安神之 功。诸穴相 配 , 共奏温 胃散寒 、 疏肝利胆 、 宁心安神、 和 胃降逆
之功。
常规使用 的化疗止 吐药 盐酸 昂丹 司琼 为高选 择性 B受 体 阻断剂 , 可 拮抗外周 和 中枢神 经 的 B受体 , 主要 作用为 阻
[ 1 ] 郝捷 , 陈万青. 2 0 1 , 2 0 1 2 : 2 .
断迷走 神经传人通路上 的 B 受体 而发 挥止吐作用 , 对其它 神 经递质 ( 多巴胺、 去 甲肾上腺素 、 乙酰胆碱等 ) 的受体无 阻断作 用 ,但 同时有头痛和便秘等不 良反应。观察组在化疗前后采 用温灸器行 隔姜 灸 , 配合 常规使用止 吐药 , 中西 医协 同作 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浅表性胃炎论文:不同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探讨不同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
可能产生作用的部分机理,并比较何种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更佳。
方法:将8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病人随机分到艾条温和灸组(A组),艾炷隔姜灸组(B组),口服药物雷尼替丁组(C 组)。
A组、B组每日艾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C组连续服药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2个疗程。
三组的研究周期均为2个月,其中临床治疗23天,治疗后1个月各随访一次。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完成(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三个观察时间点让受试者填写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等信息。
另外,在治疗前、治疗完成(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10及TNF-α水平结果:1、治疗4周后,三组总有效率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A组总有效率、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5);三组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在治疗...
【英文摘要】:To reveal the better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n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we use different moxibustion treatments on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Syndrome of deficiency cold of spleen and stomach) to explor the mechanism
of the moxibustion.Methods:Randomly devided 84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nto warming moxibustion group(Group A), ginger moxibustion group(Group B), and modern medicine (Ranitidine) group (Group C). Group A and Group B took muxibustion once each day, and 10 ti...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温和灸隔姜灸 IL-1 IL-10 TNF-α
【英文关键词】CSG warming muxibustion ginger moxibustion IL-1 IL-10 TNF-α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不同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6-7中文摘要
7-9ABSTRACT9-11引言12-13 1 研究对象
13-15 1.1 病例来源13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15 1.2.1 诊断标准13-14 1.2.2 纳入标准
14 1.2.3 排除标准14-15 1.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15 2 研究方法15-23 2.1 随机方法15 2.2 分
组15-16 2.3 治疗方案16-18 2.3.1 艾灸组
16-18 2.3.2 药物组18 2.3.3 疗程18 2.4 观
察指标18-20 2.4.1 一般项目18 2.4.2 生物学指标
18 2.4.3 诊断学指标18-19 2.4.4 实验室指标
19 2.4.5 疗效指标和评定标准19-20 2.5 异常情况处理20 2.6 随访20 2.7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20 2.8 统计学方法20-21 2.9 技术路线及临床观察流程21-23 2.9.1 技术路线21-22 2.9.2 临床观察流程图22-23 3 结果与分析23-26 3.1 三组病例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23 3.2 三组病例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23-24 3.3 三组病例治疗后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比较
24 3.4 三组病例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总体疗效比较
24-25 3.5 三组病例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比较25 3.6 三组病例血清IL-1、IL-10、TNF-α比较
25-26 4 讨论26-37 4.1 西医对CSG的认识
26-27 4.2 中医对CSG的认识27-29 4.2.1 中医对CSG 病名的认识27-28 4.2.2 中医对CSG病因病机的认识
28-29 4.2.3 中医对CSG证候的诊断标准29 4.2.4 中医对CSG的治疗29 4.3 针灸治疗CSG的研究进展
29-31 4.4 选穴依据31-32 4.5 不同灸法治疗CSG疗效结果分析32-34 4.6 艾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因子影响的作用机制34-37结论37-38致谢38-39参考文献39-42附综述42-50参考文献48-50课题资助50-51附表一51-55附表二55-59附表三59-62附表四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