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合集下载

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及调适

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及调适

作者简介 : 兰燕 (96~ , , 覃 17 )女 湘南学院讲师 ; 何基生 (96 16 一), , 男 湘南学院教授 。
基金项 目: 湘南学 院资助项 目, 目编号 :9 0 1 项 0Y 2 。
由于性 别 的差异 , 女大 学 生 在生 理 、 心理 、 思
需要 , 但过高的期望值会使个体不 能客观评 价 自
生 要 认真研究 自己的职业 兴趣 、 业特 长 、 际能 专 实
力 、 会 对毕 业生 的需 求形 势 、 人单位 对 毕业 生 社 用
素质 的要 求 、 国家有 哪些就业 政策 等 , 据社 会需 根 要及 形势 变化及 时修 正 和调 整 自己的期 望 值 , 转
变那 种 只有在 国有企 业 、 国家机关 、 事业 单位 工 作
就业 中 的表 现是 对 自己缺 乏 客 观 的评 价 , 时对 同 职业缺 乏深 入 的了解 和认识 。
便接受相应 的性别角色导 向。“ 听话 ” 顺从 ” 与“
是女性行为规范的一种美德 , 当这种外在的行为 规范化作一种 自觉行 动后 , 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 些依赖或畏难的心理。许多女大学生在父母的呵 护、 宠爱与照顾中长大 , 依赖心理 明显增强 , 在择
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 紧张、 恐惧的情绪状态。在劳动力市场上 , 女性就
业 困难是个 普遍 存在 的现象 , 严 峻 的就业 形 势 在
下, 许多原本对 自己有信心 的女大学生开始担忧 起来 , 而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 , 女生就业 受挫的经历增多 , 更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的紧张, 过度焦虑 、 急躁 、 恐惧 、 患得患失等不 良心理困扰 着大学 女生 , 本来 踌躇 满 志 的大学女 生 , 稍遇 困难 就失去信心, 情绪低落 , 有些女生甚至出现 “ 惧怕 就业” 的现象。面对纷繁 复杂的社会 , 面对严 峻 的就业形势以及 日趋激烈 的就业竞争 , 缺乏社会 经验 的女大 学生们 深 感 困惑 。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摘要】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她们面临着就业难、薪资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及解决对策。

正文部分将重点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探讨提升竞争力的方法,给出增强就业能力的建议,强调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结合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展望和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女大学生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以应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

提倡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勇敢面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新形势、挑战、问题、对策、竞争力、能力、建议、职业规划、展望、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女大学生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群体,其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女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同行的强大竞争压力。

部分用人单位对女性持有偏见,认为女性在工作中不如男性稳定、可靠,因此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

部分女大学生在面对家庭和职业的选择时,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这也成为影响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面临着薪资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这使得她们在就业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分析其根本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益建议和措施。

1.2 研究目的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女大学生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但女大学生就业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提出相应建议,以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1.分析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探讨其根源和特点,深入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因素;2.探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对策,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女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3.探讨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和行业需求,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制就业规划和发展路径;4.探讨增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从学习能力、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5.探讨加强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引导女大学生理性、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刘陈姣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25期摘要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入世”之后我国就业市场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使得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剧增。

文章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就业心理问题解决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就业心理。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1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1 自负高傲心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心理状态的表现就是自负心理。

这种心理最特征的表现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将自己定义为是高级知识分子,与一般的劳动力不相同。

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总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臆断当下的,没有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①这些学生择业时总期望能够找到自己理想中完美的职业,尤其是薪资水平更是高于平均,对于得要求则是希望在工作环境良好的沿海大城市,但是这样的高要求往往不如意。

1.2 依赖心理择业时的主动性主要表现根基自身的意愿以及期望来制定计划、实施行动,但不受到外部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以主观判断为主。

这需要个体清楚明确自己的所想所求,有极强的执行操作能力,明确自己所需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然而,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表现过于被动,一味听从父母、师长的意见和建议,完全不顾自己的意愿,没有责任意识和求进意识。

身处严峻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单位举荐自己,而是依靠关系和捷径“开后门”“走偏道”,“得过且过”必定坐吃山空。

②要知道没有机会会白白送上门来,只有积极主动地争取,而不是在关键时刻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才能够抓住机会,一击制胜。

1.3 焦虑迷茫心理焦虑主要来源于对于求职的结果未知感,怕会得到自己不满意的结果。

具体表现形式为脾气暴躁、莫名的焦虑、不自觉的紧张。

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三种心理弱势

影响女大学生择业的三种心理弱势
明 女 性 的 智 力 与 男 性 总体 上 是 同 样 的 ,只 是 在 智 力
维普资讯
谭 雅
E C RR C } R S 致 : W U I II J E EA 《 鞭
结 构 上 有 些 差 异 。所 以 .任 何 认 为 “ 性 比 女 性 更 男
本文 以女大学生在 择业 中存在的 自卑 、恐惧 、依 赖等心理 弱势为切入 点 ,具体分析这 三种 心理弱势 的表现 、产 生原 因、应 对办法 ,以帮助女 大学生找 到影响就业难的原 因,最大限度地发挥 自己的潜能 ,实现 自我价值。
【 关键词 】女大 学生 择 业 心理弱势
由于高校扩 招等原 因 ,大学生 的就业 成为建 设
有 能 及 时 正 确 地 确 定 符 合 自 己 特 点 的 职 业 发 展 方 向
1 采 取各种手段 消除社 会特别 是用人单 位 的性 .
别 歧 视
例 如 ,政 府要建 立健全 生育保 险制度 ,消 除用 人单位 的后顾之忧 。政府可以学习借鉴其他 国家 f 如 挪威 、瑞典 、希腊等)的做 法 ,通过立法对女性从业
者 达 到 一 定 比 例 的用 人 单 位 在 税 收 上 给 予 一 定合适 的方 向 ,也 可能 由
于 自卑 而 不 敢 表 现 自我 、展 现 自我 , 以 致 于 半 途 而
废。 自卑感 较强 的女大学 生 般 都无 法顺利 地通 过
职 业 ,实 现人 生 的奋 斗 目标 。另 一 方 面 , 们 又摆 脱 她
聪明”的言论都是站不住脚的。而且 已有研究表 明 ,
不 了所谓 “ 成功恐惧 ”的 困扰 .害怕因为事业成 功
女性在语言表 达能力 、形象思 维能力 、人 际沟通能

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及干预策略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及干预策略研究
常模 3 7 . 2 3相 比 , 大 学 生 焦 虑 水 平 也 明 显 高 出 成 人 常 模 焦 虑 水 平 。结 果 见 表 1 。 表 1 : 女毕 业生 与男 毕业 生在 S AS 上 的 比 较

问卷调 查 的对 象 、 方 法 与 实 施 过 程
首先 ,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四学生 , 其 中 以女 生 为 主 要 调查 对象 , 男 生调 查 数 据 仅 做 对 比与 参 考 , 调 查 高 校 包 括 综合 性大 学 、 理 工科 为 主的 高校 和新 升本 科 院校 。 其次 , 在 研 究方 法 上 主要 采 用 定量 研 究 与定 性 研 究 相 结合 的方 法 。定 量 研 究 采 用 自行 设 计 的 基 本 情 况 调 查 问 卷 和 已得 到 普 遍 应 用 的心 理 测 量 量 表 进 行 调 查 。 定 性研 究 主要 是 通 过 对 大 四女 生 个 体 深 入 访 谈 和 小 组 座谈 两 种
第三, 选用 Z u n g 编制 的焦 虑 自评 量 表 和症 状 自评 量表 ( S C L 一 9 0 ) 做 本 研 究 的 调 查 问 卷 。 焦 虑 自评 量 表 ( 简 称 S AS ) , 用 于调 查 毕 业 生 焦 虑水 平 。它 采 用 四级 计分 , 分数
理层 面与 就业 焦 虑 之 间 的关 系 , 意 在 为 缓 解 大 学 生 就 业 焦
虑 及 预 防就业 危 机 提供 心 理 学视 角 的理论 指 导 , 为 大学 生 就业 指导 工作 提供 心 理学 理论 支 持 。

焦虑 自评量 表 调 查结 果 显示 , 进 入 到择 业 及 就业 状 态 的大 四女 生 就 业 焦 虑较 高 , 且 明显 高 于 男 生 , 与 全 国成 人

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大学生已成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群体,她们肩负着不少期望和压力,因此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首先,女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她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多重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另外,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女大学生往往要在学业、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这无疑增加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身心发育的问题。

青春期的变化给她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扰,加之学业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解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为了帮助女大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个体自身应增强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学会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时调节情绪。

此外,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她们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疏导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给予女大学生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社会也应该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减少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平等对待女性,提供更多职业发展和成长的机会,让女大学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实现自我发展,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结语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只有关注她们的内心世界,关爱她们的成长过程,才能让女大学生拥有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女大学生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成功。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成因及策略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成因及策略研究
( )缺 乏 自信 导 致 的 依 赖 心 理 五
毕业 之前的一些 女大学生 在思 想 、学 习 、生活上表现 出松
的女 大学生 ,极 易出现 自卑心理而 缺乏就业 竞争的 勇气 和 自信 懈、涣散 的态度 ,等待和观望国家 、社会 、学校 以及家庭对 自己 心 ,在求职过程 中,不能主动抓住就业机遇 的心理准备 ,非常在 就业的关注程度 :一种是无意 识的效 仿和 依赖大多 数的从众 心 意别人对 自己各方面的评价 ,显得多疑而特别敏感 ,面对 用人 单 理 ,认为 “ 到山前必有路 ” 车 。不是通 过 自己理性分析现 实的就 位时会出现心理 紧张 、胆怯 、语无伦次的情况 ,导致不能向用人 业情况作 出切合实际的就业选择 ,而是 见其他 同学去大都市 自己 单位全面地表现 自己的才艺和实际能力。这些女大学生一旦在就 也跟着瞎凑热闹 ,缺乏 自信和独立 的见解 ;另一种是依赖政策 和
的想尽早进入社会 ,以明确 自己的工作方向 ;有的还 想继续深造 学习考研究生 ,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有的想找一个经
( )就 业 受 挫 产 生 的 焦虑 心 理 四
焦虑心理是个人对 环境 即将发生 的变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紧
济收入高又相对稳 定、工作 环境舒适又能发挥 自己专长的 岗位 。 张状态 ,并为需要做 出各种努力 引起 的担 忧情绪 。常态的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个体 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 陷或其他原因 快 ,还没学什么 ,就毕业 了,工作又难找”等等。如果这部分女 所产 生的对 自我 认识上 的态度体验 【 1 】 。表现为对 自己的综合 能力 大学生在就 业中受挫 ,极 易产 生浮 躁 、猜 疑 、忧愁等不 适的反 或品质评价偏低 ,自己瞧不起 自己 ,是 自我 情绪的一 种体验 形 应 ,造成较大的心理压 力。 式。面对激烈 的就业 竞争 ,有个别 女大学生 因着装和相 貌不 如 人 ,而不敢正视 自己。尤其是来 自父母离异 家庭和边远贫困山区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2009年6月第24卷第2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m a l0f s h锄doI】g N om l a l U r li ver B i哆(N at ural Sci ence)J唧.2009V01.24N o.2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赵昕(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系,250357,济南∥40岁,女,讲师)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牛就业制度改革不仅给毕业生带来了李前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心理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牛的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主要从女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中图分类号B844.5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在校女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据中国教育统计网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7.08%.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生,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人手,结合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1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呈“两高一低”形势:一高是指毕业生总人数高.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町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数茸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l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引自20嘴年12月11日《2l世纪经济报道》杜文景:611万高校毕业生明年加入就业大军).这就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高是指待就业毕业生总人数高.如果按照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计算,那么近三年每年就有30%的毕业生不能在毕业时找到工作,也就是说,仅2008年就有近160万的大学生在离校时不能就业.而且,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开始出现低迷,因此,预计到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一低是指毕业生网上正式签约率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r7年9月1日,有35l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但仍有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引自200r7年10月26日《中国教育报》余冠仕:200r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351万).在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则更为突出.据200r7年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对天津市三所高校某一时点就业率统计显示,男生就业率为83%,女生就业率为79.5%,相差3.5个百分点(引自2008年3月21日《中国青年报》王俊秀:女大学生何以赢在考试却输在就业).对职场招聘进行的调查发现,有近半数的招聘单位向高校毕业生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ar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被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不招聘应届女大学生的前四位主要原因依次是:没有适合的岗位,占19.6%;领导决定,占14%;生育影响,占13.8%;没有男生好用,占13%.其中,认为没有男生好用的,女性高于男性2个百分点(引自2008年3月21日《中国青年报》王俊秀:女大学生何以赢在考试却输在就业).除了就业率的差距,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生.北京大学课题组对15个省份的28所高校163韶名学生进行的《200r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男性要高于女性4.6个百分点,而女大学生的毕业起薪也比男生少,男性月起薪为l500元,女性为l300元,两者相差200元(引自200r7年第6期纠E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简报》文东茅,岳昌君:20ar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女生在求职过程中对性别歧视的感受也比男生强烈得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r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80%以E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引自2008年3月26日《南方日报》于冬雪:女大学生就业遭性别歧视).这些情况都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29唑年鏖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00152)收稿H期:2009—03—23140第2期赵昕: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第24卷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原因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无奈的事实.除了社会传统的性别歧视、用人单位考虑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部分工作岗位的限制外,某些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女大学生来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求职过程中其自身独特的心理弱点很容易就会表露出来,这将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就业.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示弱心理.沿袭r数千年的女性歧视以及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观念,并没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彻底消除.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造成了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的心态.2)优柔寡断心理.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之一.而女性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困惑与迷茫乜J.3)过分依赖心理.由于女性的特点,一些女大学生平时养成了对家长和学校的依赖心理,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容易产生要父母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或是要求学校给自己寻找就业机会的依赖思想.4)从众攀比心理.在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增长速度有限,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不少女大学生职业期望值偏高,有部分女大学生把“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作为自己的首选.由于把未来职业设计的过于理想化,因此容易产生从众攀比心理,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5)焦虑恐惧心理.女大学生在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3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了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围绕就业观念的转变、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①调整就业期望,树立从基层做起的观念.在就业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必须进行转变.调查显示,46.O%的女生把有发展的大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24.3%的女生优先考虑工作稳定;62.o%的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福利;仅有24.8%的女生愿意自主创业,低于男生2.3个百分点.女大学毕业生必须走出只把眼睛盯在大城市、大单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岗位的误区,树立从基层做起,从艰苦岗位做起的就业观念bJ.②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女大学毕业生要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该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锻炼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单位不适合自己发展,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有了工作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那么当时机和条件到来时,就完全可以大显身手了.‘③鼓励自主创业,由被动就业向创业转变.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敢于和愿意自我创业的人不多,尤其是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更弱.《2l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应该鼓励女大学生积极走向“自己当老板”的创业之路.2)面对就业压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①调整心态,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毋庸置疑,男女两性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就业政策的不完善和就业环境中的不公平因素给女大学生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阴影.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前提下,要坦然面对性别差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勇于面对现实,并逐步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引.②树立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实力。

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自我歧视 心理 。 由于性 另原 因 , 实中 女大学 生在 接受 用人 Ⅱ 现 单位 挑选 时备受 冷 落 , 自尊心 受到 严重 损 害 , 往往 不形 成 “ 生学 女
习再好 , 将来 也难 找到好 单位 ” 的性别 自卑感 。当她们面 对一 些就 业机会 时 , 一种走 向社 会 的恐惧 心理 , 有 过低 估计 自己 的知识 和能 力水平 , 缺乏竞 争勇气 和必胜 信心 。 的 因在 择业竞 争中失利 而垂 有 头 丧气 , 抱怨 “ 出身 ” 不好 , 不逢 时 , 的缺乏适 应社 会 的能力 , 生 有 对 即将面临 的工 作 岗位 能 否接 纳 自己产生一 种强 烈 的恐 惧 感 ,对 自 己的前途和命 运缺 乏信心 。 盲 目 自 心理 。 信 职业 的选择 往往也 是对机 遇的一种 把握 , 当断 从社会 方面来 看 。一是传 统观 念的影 响。社会 主义制度 的建
目空 一切 , 目乐观 , 择业 目标定 得很 高, 现 实地期 盼 “ 和 熊 盲 把 不 鱼 掌兼得 ” 既想有 份稳 定不 变 的职业 , , 同时 又能有 较高 的稳定 收入 。 怀有这 种心 理 的女生 , 在求 职应 聘时 总想一 步到位 , 因此 在许 多就 业 机会 面前她会顾 虑重 重 , 于作 出抉择 , 难 结果错 失 良机 , 自己处 令
于被动地位 。
的 自卑 。 二是 就业市场 的影 响 。 目前我 国的就 业市场 还不是 一个公 平 的市场 , 各种歧 视与失 范现象 仍然较 为严 重。在现 实 的就业市场 中, 不公 平因 素很多 , 有关 系 的人 占据 了待遇 优厚 与有福 利保 比如
障 的 岗位 , 者进入 垄断企 业 工作 , 或 学历 本位 与关 系本位 的影 响深 厚 ,这种失 范 与不公 平性 实际 上损 害 了大学生 和就 业 岗位 的有效

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随着 近年 来 我 国高校 不 断地 扩 张 ,大学 生 的数 量急 速 的增 加 ,又 由于我 国外 界 的 经济 环境 近 年来 并不 是很 好 ,促 使 我 国 大 学生 就业 就 业 受 到的严 重 的影 响 ,即整体 上来 看 ,大 学生 市 场供 给 较 大 ,而 市场需 求 量不 高 ,造 成 两者 之 间平衡 被 打破 , 供需 矛 盾不 断 地 出现 出来 。另 外 ,现 阶段 ,我 国社会 中很多 企 业对 于 大学 生 的能 力表 示 怀 疑 ,特别 是 高校设 置 课程 与 社会 企 业需 求 出现 了一定 脱节 现 象 ,促 使我 国企业 对于 所 谓 “ 人才 ” 的认 同程度 并 不是 很好 。甚 至一些 企 业 提高 自己的 录用 人才 的 标 准 ,导致 很 多 的研究 生也 来 争夺 同样 的职 位 ,是 的大 学生 的 就业 情况 更 加不 乐 观。 2 .家庭 环境 因素 由于我 国家庭 教育 方式 还 属 于传 统 的模 式 ,对 于大 学生 学 习 和就 业整 个 过程 中一 直 都是 采用 “ 陪” 的方 式 ,甚 至对 大 作 学 生就 业进 行 全面 的安 排 ,此 方式 让 很 多的 大学 生产 生 了一 种 依赖 的心理 ,对外 界 的刺激 与 影 响 的抗 打击 能力 不强 ,缺乏对 社会 的适 应 能 力 。另外 ,还 有 一些 大 学生 的 家长 对他 们 自己的 子女 未来 的工作 要 求 和期 望 比较 高 ,希望 他们 可 以 找到 一份 待 遇好 、有 前途 的工作 ,这 些更 让 大学 生 的压力 增大 。 3 学校 因素 . 虽然 现 阶段 我 国所 有 高校 都开 始 十分 注重 大 学生 的 就业 问 题 ,对 就业 制定 也 做一 些改 革 ,建 立 专 门的就 业 指导 部 门 ,配 备大 量 的工 作人 员 ,算 是取 得 一定 的成绩 。但 需 要注 意 的是 ,

金融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

金融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
问 题 也进 一 步 凸 显 。
在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面前 , 女大学生更能体验 到这
股扑面而来的压力 。最近 , 在就业市场 上的“ 男性优先” 让许多刚 ,
走出校门的女 大学生们 比男 生更深 刻地体 验到了求职的艰难 。求
职“ 男性优先”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女大 学生的现象 , 目前人 , 在
金融危机背景下 , 一些女大学生求 职不够积极主动 , 存在等 国
12 依 赖依 附心 理 |
帮助女大学生了解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 。 既要有普适的心理培训 ,
又要有个性化、 门化的个性 心理辅导 , 专 缓解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
家优惠政策 、 靠学 校帮扶 、 家长继续供养 的依赖依附心 理思想 。 要 女大学生们普遍存在较重的依赖心理, 自己的就业希望寄托 于家 将 长、 老师 和学校身上 。如果家人不能帮她谋取一份 好工作 , 她便会 寄希望于某种社会关系 , 并努力去寻找这种关 系 , 而不是努力去准 备就业所必需的知识 与技能 。这种依赖 心理继续发展 。 就会成 为依 附心理 , 觉得 只要嫁个 “ 好男人 ” 自己就 不需要 奋斗找工作 。有部 , 分女生在 “ 大款 ”“ 、大腕 ” 面前 , 放下清高 , 挽起“ 款爷 ” 的手臂 , 把金 钱实 惠作为人生 目标。而 目前“ 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 老公” 的观

要 当前金 融危机背景下, 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以往更
13 盲 目屈就心理 .
为严峻 , 从而直接导致 了女大学生 出现就 业心理 问题。本 文分析 了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 问题 中的焦虑抑郁心理 、 依赖依 附心理、 目屈 盲 就心理 、 自暴 自弃心理 , 出构筑科学 的女大 学生就 业心理咨询体 指 系的同时, 大学生不断完善 自我 、 女 积极 自我调适 、 握机遇, 把 才能

2023女大学生调查报告_1

2023女大学生调查报告_1

2023女大学生调查报告2023女大学生调查报告14月-10月,市妇联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

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

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

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而用人单位被问及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

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女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男性对于某些职位的优先选择以及薪酬待遇的差距仍然普遍存在。

随着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女性在职场上所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女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却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歧视。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就业歧视、晋升机会少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有效解决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其就业率和竞争力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围绕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加强自身能力提升竞争力、积极寻找合适岗位、实习经验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通过共同努力,相信女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2. 正文2.1 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性别歧视、职业选择不足、竞争压力大等方面。

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某些行业或企业中,仍存在着以男性为主导的用人偏见,导致女性就业机会受到限制。

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有些女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导致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岗位。

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行业或岗位中,竞争更加激烈,需要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才能脱颖而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女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包括提升专业技能、增加实习经验、提高外语水平等方面。

女大学生还需要积极寻找合适的岗位,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不断完善自己的简历和求职技巧。

实习经验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校期间多参加实习活动,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形势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据统计数据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增加,但与此她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性别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晋升机会存在偏见,导致女大学生在职场上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倾向性也可能影响到她们的就业机会,一些传统的女性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并不那么受欢迎,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

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增加了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

面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种种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以及鼓励女大学生勇于创业,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推动女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提高。

【2000字】1.2 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定程度的困难。

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根深蒂固的地区或行业,雇主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员工,认为其更具有稳定性和能力。

这种偏见会给女大学生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影响她们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家庭责任和社会压力也会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相比男性,女性在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等方面承担的责任较重,这会影响她们在职场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空间。

社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期望也可能对女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她们对工作的态度和表现。

就业市场对女性的职业认可度不高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行业对女性的潜在能力和专业素养存在质疑,导致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歧视或者排斥。

这种不公平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构成挑战,降低了她们的就业机会和职位晋升可能性。

【如果需要继续输出内容,请告诉我】。

2. 正文2.1 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女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大学生就业现状有助于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为政府、高校和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研究大学生就业对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高校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1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背景与现状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产业和基础服务业的用工需求减少,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迅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而部分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大学生就业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来就业,导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自身兴趣和发展潜力,导致就业不稳定和职业发展受限。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吴桐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就业管理体制有根本的变革,彻底改变以往主要依赖国家安排工作的局面,鼓励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努力自主就业,这为女大学生开辟更宽广的就业道路。

但由于不稳定的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办学结构、企业经济利益、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偏低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率较低。

按照一些院校所提供的就业情况及数据,除个别专业之外,女大学生就业率和男生相比只占据约80%的比例,在没有签约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女生有约70%,只是这种就业率的男女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不明显,在普通院校竞争激烈的专业中的差别尤为显著。

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偏低。

大多数女大学生对各自的就业满意度并不高,约40%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工作和期望值存在差异,其中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为能找到工作,不得不降低就业期望值。

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自己大材小用,属于人才高消费。

从某省属机关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来看,为招聘一名应届毕业的女大学生,在几天时间就有几十名女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前去应聘,最后成功被聘用的是一名外貌出众的女研究生,且这名女研究生从事的工作跟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就业质量低。

(二)就业领域和地域存在差异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服务类、语言类等专业,以便从事和形象、语言相关的事务性工作,这种专业结构局限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适应面较窄,职业领域相对拥挤。

同时,人才流向失去平衡,中心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组织的大学生比率很低。

另外,女大学生的就业目标也十分集中,约40%的女大学生愿意在毕业后去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约30%愿意到省会城市就业,约20%愿意到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等等,自主创业比例很低,导致这些就业领域或地方、市场达到饱和状态,竞争过度、供需失衡,缩小女大学生就业区域,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难度。

新形式下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及调整策略

新形式下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及调整策略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今,我国大学生总数已经是 2001 年的 8 倍多。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规模已经非 常庞大,超越了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因此,我国现阶段存在 的就业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没有 很好被解决。目前,我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不足 60%。尽 管高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 实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旧是目前社会的重要矛盾。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女大学生;心理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表现 (一)积极心理表现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有着诸多的憧憬,在开始就业时的心理都是积极的。不少 农村女大学生也有着较高的职业追求,在校期间,在文化 课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岗位实习等方面都非常认真。 她们希望通过各种学习和历练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 能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由于家庭条 件的限制,不少农村女大学生在考入大学之后,往往会通 过各类的兼职或勤工俭学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这样的 大学经历使得这部分农村女大学生不仅拥有较强的专业理 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也拥有阳光自信,踏实肯干的良好品 格。跟其他大学生相比,她们在工作岗位上更能吃苦,不 会拈轻怕重,也往往能够客观地定位自己,本着实事求是 的原则进行就业择业,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二)消极的心理表现 相关数据表明,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时的负面情绪比男 生更要强烈一些。农村女大学生由于受家庭背景、教育经 历、社会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自身的定位也有一定的 偏差,她们在进行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各种消极的 情绪。很多农村女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对未来的大学生活 和工作抱有美好的憧憬,但是入学之后,并不轻松的大学学 业,面对身边同学滋生的各方面攀比心理,激烈的就业竞争 等因素会导致她们渐渐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落差,产生各种负 面的情绪。尤其是当她们看到不少家境优越的学生,平时可 能并没有自己认真努力学习,并没有自己成绩好,能力强, 但是在毕业时通过家庭的资源,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这 就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对 于即将毕业需要自己独立的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在面对严峻 的就业竞争压力时,难免会表现出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二、目前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人数激增,供大于求 最近几年,我国各类高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增,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摆在广大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然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将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以期为相关政策和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宏观环境影响高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高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就业信息不对称在信息时代,虽然大量的招聘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取,但是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信息了解仍然不够全面和准确。

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缺乏了解,使得他们在就业选择上无从下手,产生心理压力。

社会竞争激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同龄人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压力。

大学生们需要在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人际关系等方面与自己的竞争者进行比拼,这种竞争压力也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

个人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期望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有过高的期望值,希望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获得高薪酬。

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与职场的接触,很多大学生的期望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导致心理落差和困惑。

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大,包括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

许多大学生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无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从而使得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

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到职业定位模糊、自我认同感缺乏的问题。

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缺乏自信心,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的状态,进而影响到其就业心理。

学校原因分析就业指导不足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包括对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准确、就业指导政策的滞后等问题。

这些不足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就业压力的传导一些高校将就业压力直接传导给学生,总是强调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以及就业率的重要性。

新时代新形势下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新时代新形势下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新时代新形势下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而工科类女大学生因其对口岗位的特殊性和社会仍广泛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就业难”更显突出。

标签: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工作形式可挑选并且多样化,但是另一方面分配制的取消以及市场最大利益化的追求给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高校的扩招使得市场可提供的岗位数远远小于毕业生的人数,又由于公司所认为的专业方面的限制性,近几年工科女生的就业越来越难。

一、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益严峻,这一问题对于社会、家庭乃至工科女大学生自身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定位不准确、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社会经验以及就业市场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各种不切实际的招聘要求等问题,使工科女大学生由于就业困难而不得不降低就业期望,从而选择不在自己理想范畴内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二、工科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社会方面的影响。

虽然现代社会明确表示男女平等,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很多人,这种观念并没有彻底消除。

导致工科女生和工科男生接受的教育一样,但在就业方面却还是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是追求利润为主才在毕业生中寻找劳动力,但在这些劳动力中,虽然女性有能力,但很多企业却不认为其能带来很好的利益,故采用各种借口推脱和拒绝女性。

2、学校教育的影响。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句话暗示学工科的毕业生都有很广泛的出路。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工科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这是因为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学好的“好”字上面,那么这就在于学校的教育。

想要学好工科知识,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那么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必须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作者:龚剑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6年第03期【摘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提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试方法以及高校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指导【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69-0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始纷纷加入到扩充自身规模的队伍当中。

同时,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困局,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国家实施了放开“二孩”的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女大学毕业生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状态与就业环境。

首先,在很多女大学生的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主义经济意识,她们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这种类型的就业观念。

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性别要弱于男性,并且在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时会表现得更加脆弱和消极,从而表现出更为多样化且复杂化的就业心理状态。

综观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目前尚未形成能够与“自主择业”高度匹配的新型就业制度,因此很多专业学者逐渐将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锁定于社会与家庭等外部环境当中,反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

基于此种情况,针对新形势中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是笔者乃至所有高校教育者都应当去重点思考和对待的一项任务。

(一)金融危机环境中的严峻就业现实由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开始肆虐于全球的经济环境,我国的经济虽然在此次庞大的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却也让一些规模较小且市场份额不高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不小的重创。

据统计,在2013年的下半年开始,国内很多金融类职业的应聘人数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在之前非常热门的外资银行与证券部门已经变得“门庭冷落”。

大经济环境的动荡让很多企业被迫选择裁员和减少人员招聘次数,在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还让很多大学生都将就业意向转为机关单位之中,这就造就了国内就业市场的“一边倒”现象变得愈发严重。

(二)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女生就业的形势更是“难上加难”。

北京青年报针对走女性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报道指出,北京多所高校的女大学生求职时被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

减轻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与“全面二孩”政策本无关联,但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有可能加剧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这就会给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结构性失业开始不断增加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仍然仅仅停留于传授知识的阶段当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教育还比较的欠缺。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带来之后,匮乏的社会经验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会严重阻碍用人企业与校方以及学生本身之间的顺畅沟通。

考研大军虽然缓解了本科毕业生一部分的就业压力,但是在这些研究生毕业之后,仍然会组成另一个就业团体,从而对本科毕业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的两难选择,进而在矛盾与纠结的状态中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心理困扰。

(四)高校就业指导水平不高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体系中,就业指导与就业规划已经被纳入正常的高校教育课程之中,这些专业内容为毕业生带来了较为实用的指导作用。

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只是局限于表现的知识,教育者还是将其当作一项教学任务和工作来“敷衍”式地完成。

此外,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来分析,将近七成以上的学生都会将自己的就业目标投放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先进城市,他们不会去考虑投身到农村或是大西北那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参加工作。

长此以往,城市中的大学生会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地留在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会产生迫切想要留在城市中的想法,进而让城市中的就业拥挤情况变得愈发严峻。

(一)恐惧与焦虑焦虑心理所指的即为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与不信任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一种紧张与不安的心理状态。

一直以来,在很多老一辈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重男轻女”观念,因此就会让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认可程度要略低与男生。

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找到了十分中意的工作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着急且恐惧的心理,害怕自己不会找到同样合适的工作。

再次,一些女同学对于社会本身就存在着较强的恐惧心理,一方面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全面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会害怕自己毕业后的薪资待遇无法达到心目中的标准,进而在无形当中形成一种愧对师长与愧对亲朋的负面心理。

最后,由于女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并且对于一些感情问题还会表现得非常细腻和敏感,因此在面对就业和应聘时候的一些措施更加容易产生挫败感。

(二)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缘于自信心低下与自卑心理过强,造成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同时还有一些来自社会与家庭环境中的客观因素。

据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都存在着怀疑的现象,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找到对应专业的工作,从而开始对即将带来的就业与应聘抱有十分强烈的悲观与畏难情绪。

(三)攀比心理一些女大学生由于受到电视节目与网络信息的影响,开始产生争强好胜与互相攀比的不良心理状态,她们不会首先考虑到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所选单位的工作,而是一味去追求职位的高低与工作的薪资待遇。

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且来自农村和山区中的女大学生,当她们经历过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之后,很难再心甘情愿地回到落后的地区去参加工作。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女大学生经常性地会将自己的现状与同班同学或是过去的初中、高中同学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过得比较好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这种充满攀比心理的女大学生非常容易将别人的优秀当成自己嫉妒之心的来源,从而通过诋毁与诽谤他人的方式来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一丝的满足。

长此以往,她们周边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急速恶化,将自己陷入众人讨厌的尴尬境地。

(四)依赖心理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由于女生的情感细腻且非常敏感,从而会逐渐形成决策能力差且遇事优柔寡断的性格,尤其是在面临新环境与新机遇,总想着要靠家长、师友以及男友来为自己做决定。

另外,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受到了中国传统观念与顺从价值标准的干扰,在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总是会将自己的地位放置于男性之后,认为“学的好不如嫁得好”、“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男友”,从内心深处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独立人格。

(一)积极克服虚荣心理,提升自强意识在新形势下,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不喜欢拼搏进取,喜欢安逸而舒适的工作;在就业时会提出很多附加要求,诸如不要离开父母、不要加班、不要过于劳累、不要出差以及不要过于束缚等。

这些看似“合理”的就业心理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都难以在毕业之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很多优秀的工作与锻炼机会,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的长远发展。

自主意识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与自信心,它不仅是一名优秀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人格,同时还是推动文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股外在动力。

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的领军人物,应当摒弃“家庭为主”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性别意识,让自己成为与男性平等存在的优秀工作者。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就业主动性。

如果求职与就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一个人生阶段,那么与其在被动的等待中度过,还不如让自己振作起来主动迎接挑战。

很多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选择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当中,例如现在在网络中比较火的“豆腐西施”、“鱿鱼女神”以及“地摊女王”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来创造财富,进而逐渐走向人生辉煌的优秀女大学生。

(二)深入分析个人特长,发挥性别优势1.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女性拥有一些性别上的优势,表现为:首先,生命力旺盛,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爆发出较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

其次,善于交友,拥有十分细致的观察力,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与愉悦。

最后,直觉敏锐,十分细致的观察与理解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比较善于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身边的人,等等。

通过对以上的这些女性的性格优势进行理解后可知,女大学生在很多岗位中会比男性更加如鱼得水,其中包括文字整理、文案撰写、设计绘画、教学、导购以及洽谈业务等。

很多从高校中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具备着精力旺盛且敢于拼搏的工作精神,她们非常迫切地想要尽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与同事群体之中,并且想要在工作岗位中展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自身价值。

只要女大学生自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可以比男性在职场中更加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与认可。

2.学会低头,虚心学习男性的优点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很多优秀的事业型女强人都表现出十分坚强的外在形象,她们身上不仅存在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同时还具有男性果敢坚韧且勇于奋斗的另外一面。

在两性之间的频繁互动中,女性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所崇拜和喜欢的男性当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自然而然通过学习男性身上的优点来逐渐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为此,笔者建议女大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当中可以多多培养自己的双性化性别特质,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驾驭男女性格之中的平衡点,进而在职场中做出正确的跨性别行为。

3.努力克服愤慨心理,树立就业平常心在刚刚进入就业阶段的女大学生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一颗平常心,时刻告诉自己就业竞争是公平且充满挑战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所肩负的就业压力的确是存在的,而社会中也着实有着一些就业歧视与不公平现象。

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不是怨愤不已和消极,而是要越挫越勇和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女性的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都不会比男性相差丝毫。

事实上,在新形势当中的很多用人单位都不再拥有那种“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错误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都开始逐渐认可“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与性别相关”的用人理念。

为此,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之路势必会变得越发平坦和宽阔,眼下最应该去做的就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加从容且自信地迎接属于自己的职场挑战。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日后的学科设置与专业内容规划中,高校的教育者要坚持以社会和就业需求作为教学导向,同时将女性本身的性格优势与性格缺陷纳入到教学内课程之中,结合班级中女性学生的整体特征来科学化的增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演讲与座谈活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女大学生的双向发展意识,帮助她们可以在在校期间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生活技能,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女大学生的品格修养与核心竞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