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乘火车。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二节中的乘法运算。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能够运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火车票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1.引入:我将以实际情景引入,拿出一张火车票,问大家:“如果我要乘坐这趟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我需要购买几张火车票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解:然后我会向大家解释,从北京到上海,我需要乘坐火车一站一站地过去,每站都需要购买一张火车票。
如果我需要从北京到上海,我需要购买的火车票数量就是我需要乘坐的站的数量。
这就是乘法的概念。
4.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思考一下,如果你要从北京乘坐火车去杭州,你需要购买几张火车票?并尝试进行计算。
2.答案:从北京到杭州,需要乘坐三站,每站都需要购买一张火车票,所以需要购买3张火车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对于乘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验乘法的产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乘法的应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火车的座位数等。
3.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能够将乘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乘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乘法的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车模型,乘法表,乘法卡片。
2. 学具:乘法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火车模型,引发学生对乘法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的概念,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乘法的应用,如计算火车的座位数。
4. 课堂练习:进行乘法的练习,巩固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板书设计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表的记忆。
3.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火车的座位数。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乘法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生活情境:展示火车模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火车的座位排列,提出问题如“如果我们想知道这列火车可以坐多少人,应该怎样计算?”故事引导:讲述一个与乘法相关的小故事,例如小兔子们坐火车去旅行,每节车厢可以坐4只兔子,一共有3节车厢,问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去旅行了?数学问题: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提出一个需要重复加的问题,如“如果有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3页,主题为“乘火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纸笔:用于学生做练习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张火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有一列火车,每节车厢能坐8个人,那么这列火车最多能坐多少人?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并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作业布置:我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列火车有12节车厢,每节车厢能坐6个人,这列火车最多能坐多少人?答案:72人2. 题目: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重200克,一共重多少克?答案:600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3 乘火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主题是“乘火车”。
我们将通过实际的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倍数概念。
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包括:1. 通过乘坐火车的实际情景,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倍数的概念。
2. 学习用乘法表示倍数,例如2的倍数可以用2, 4, 6等表示。
3. 能够识别和说出一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用乘法表示倍数。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景,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表示倍数。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景,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车模型、卡片、骰子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乘坐火车的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倍数的概念。
2. 讲解:我会用火车模型和卡片,向学生解释倍数的概念,并用乘法表示倍数。
例如,我会拿出2张火车卡片,告诉学生这是2的倍数,然后我会再拿出4张卡片,告诉学生这是4的倍数。
3. 练习:我会让学生用骰子来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例如,我会让学生掷骰子,然后找出3的倍数。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卡片和骰子进行游戏,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倍数的定义,并用乘法表示倍数。
例如:倍数:一个数乘以1, 2, 3等得到的结果。
2的倍数:2, 4, 6, 8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下列数的倍数。
a. 4b. 6c. 82. 答案:a. 4的倍数:4, 8, 12, 16等。
b. 6的倍数:6, 12, 18, 24等。
c. 8的倍数:8, 16, 24, 32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乘坐火车作为实际情景,是因为火车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6.3乘火车》精品教案
乘火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自主探究法学法:合作学习教学用具:课件、小黑板。
教学课时:2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4分钟)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坐火车时也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8分钟)(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56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三、反馈交流:(10分钟)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3.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如果不会,可以在组内进行请教。
4.组织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写上答语。
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1、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2 × 5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70 × 5 = 350,(2) 7 22 × 5=10,× 5350 + 10 = 360。
答: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10分钟)1、完成试一试2、 1 1 8 3 4 8 4 3 2× 5 × 4 × 3 × 6六、课堂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练板书设计:乘火车(1)5节卧铺车厢可以乘多少人?(2)7节硬座车厢可以乘坐多少人?列式:72 ×5=列式:118×5=竖式:竖式:(3)这列火车一共可以乘坐多少人?(4)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人?学习小提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什么道理?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6.3《乘火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3《乘火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其中的第六章第三节《乘火车》。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通过实际情景来理解和应用乘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将乘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乘法的运算规律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们需要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情景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火车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火车是如何计算乘客的数量的吗?”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然后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乘法。
2. 新课讲解:我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向学生们讲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如果有3个车厢,每个车厢可以坐4个人,那么这列火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呢?这就是一个乘法问题,3乘以4等于12。
我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这样的问题,并解释其背后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实际情景的题目,让学生们运用乘法来解决。
例如,如果有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和解答。
4. 作业布置:我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乘法的运算规律,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乘法的运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如果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人?答案:6乘以4等于24。
2. 题目:如果有8个同学,他们每两个人一组,那么一共有多少组?答案:8除以2等于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仍有一些学生存在困惑。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3 乘火车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第3课时乘火车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练习本。
2在看懂题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
(1)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3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列出算式:72×5= 118×7=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我们先来研究第一题72×5。
同学们,你会算这道题吗?请学生试着算一算。
(1)讨论算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①口算。
先用70×5=350,再用2×5=10,最后用350+10=360。
②表格计算:35010=3605分别乘70和2,再计算35010=360。
③笔算列竖式。
(2)理解竖式计算的算法和算理。
72×5,因数变大了,口算难度也会增加,所以我们常常会用笔算也就是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我们先写好竖式,怎样计算?同桌讨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每一步怎么写,学生说一说。
老师示范正确的方法:(从个位开始乘)用5先乘个位的2,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一。
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进位乘法一样,把进位的“1”写在横线上的个位和十位之间。
再用5乘十位的7得35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和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口述计算过程。
个十,和刚才个位进上来的1合在一起就是36个十,即360,因此在十位上写6,在百位上写3。
(3)同桌再说一说计算过程。
2试一试:118×7。
学生先口算说一说每一位上的数乘7的意思和结果,再把三次乘得的数相加:100×7=700,10×7=70,8×7=56,7007056=82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1)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1)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三节,课题是“乘火车(1)”。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今天,我们班的小明要坐火车去他的爷爷家,他买了一张票,上面写着“23”,他还想再买一张同样的票,我们应该怎样帮帮他呢?2. 讲解乘法的意义:我们知道,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方法。
比如,23加上自己,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就是23乘以2。
3. 讲解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乘法算式包括乘数、乘数和积。
在这里,23和2是乘数,它们的乘积就是小明的车票数量。
4. 讲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先用第二个乘数(2)去乘第一个乘数(23)的个位数(3),得到的结果是6,我们将6写在个位上。
然后,我们用第二个乘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十位数(2),得到的结果是4,我们将4写在十位上。
我们将两次乘得的数相加,即6加4,得到的结果是10,我们将10写在下面,就是我们的乘积(46)。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如:33乘以4,45乘以4等。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有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以及一些题目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目。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6.3乘火车教学设计
③解决实际问题:
- 重点知识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并通过乘法运算得到合理的答案。
- 关键词:实际问题、转化、乘法运算、答案。
- 板书设计:用案例或例题的方式展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并得出答案。
④逻辑推理能力:
- 重点知识点:通过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1.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2.数学建模能力:学生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乘法运算进行求解;3.数据处理能力: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黑板、多媒体投影仪、计算器、纸笔等。
2. 课程平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教学PPT、练习题等。
3.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数学教育网站等。
4.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小组讨论 Nhomakorabea游戏互动等。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7. 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介绍与乘法相关的拓展知识,学生能够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例如,学生能够了解乘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8.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乘法内容,学生能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 multiply and divide 》的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讲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通过乘火车这个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乘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2. 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2.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火车模型。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火车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火车的座位,提问:“如果一辆火车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有3排座位,每排有2个座位,那么这辆火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 讲解乘法的意义:解释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2+2可以写成2×3。
3. 讲解乘法运算的规则:讲解乘法的运算规则,如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
4. 例题讲解:以火车座位为例,讲解如何用乘法计算火车的座位数。
例如,4×3×2=24,表示4节车厢,每节车厢有3排座位,每排有2个座位,一共有24个座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用乘法计算一个火车的座位数,然后互相交流答案。
6. 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 乘法运算规则: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3. 例题讲解:火车座位计算七、作业设计一辆火车有5节车厢,每节车厢有4排座位,每排有3个座位。
一辆火车有3节车厢,每节车厢有5排座位,每排有2个座位。
2. 答案:5×4×3=603×5×2=3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火车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1)-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问题并推理,亲身体验乘坐火车的过程。
2.能够正确地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并用容器进行测量。
3.能够掌握简单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火车乘坐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观察问题并推理。
2.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进行测量。
3.掌握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课件、课本、学生用品(铅笔、橡皮、直尺、量杯、玻璃杯、小白板、马克笔等)。
2.计算器。
3.火车模型或图片。
五、教学程序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火车的图片或火车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并了解火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计量单位和测量1.教师向学生介绍计量单位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比例关系。
2.学生分组,每组通过测量容器中的水的体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学生在小白板上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并向全班展示。
3. 计算乘法1.教师向学生提供简单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跟读记忆。
2.学生在铅笔和纸上,按钮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比较计算结果,并向全班展示正确的结果。
4. 练习乘法口诀1.教师进一步提供复杂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进行口头默读和计算练习。
2.学生在铅笔和纸上计算,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对比计算结果,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
5.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向全班展示解答过程和答案。
3.教师针对解答结果,进行点评和纠正,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点。
6. 总结课堂教师在全班带领下,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操作和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不仅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3 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3 乘火车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模型,初步了解车厢。
2.学生能够通过感性认识和比较大小,初步理解“车厢数”的含义。
3.学生能够学习乘法口诀,初步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4.学生能够通过模型操作和问题练习,初步掌握“乘法”结合“车厢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车厢数的含义的初步了解以及“乘火车”的综合问题。
2.教学难点:乘法的本质及其运算规律的初步把握。
车厢数和“乘火车”的运算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车厢数和乘法的PPT,以及与乘法有关的图表。
2.实物或图片模型: 设计几个比较简单的车厢模型,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大小理解车厢的含义。
3.练习题:设计一些乘火车的问题,以便让学生操作模型并帮助理解。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 这是一节真的火车课吗? - 你们假期有做过什么与车有关的事情吗? - 你们知道乘火车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吗?4.2 学习环节•带着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模型,学习车厢数的概念。
•提供乘法口诀和乘法运算视频,并与学生讨论正反两项的区别以及使用乘法的意义。
•带着学生操作车厢模型,关联车厢数,以便理解在“乘火车”的运算规律,例如:“在多少节车厢内转乘(乘法)”。
•设计一系列乘法的问题,例如:“一节长5米的车厢多少次能容纳一节长2.5米的车厢?”4.3 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以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 - 请计算一下,两节车厢每节车厢的重量分别是1.5吨和2吨。
请问两节车厢的重量是多少? - 请你们分成小组,设计一次约长10分钟的“乘火车”旅行,并计算各自的路程,需要换几次车。
4.4 总结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对本节课所学习知识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在讲解乘法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解释乘法规则,以充分考察学生对乘法的本质和概念的掌握情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3 乘火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6.3乘火车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观察火车的图片,探究火车的座位排列规律,进而学习如何计算不同火车的座位数。
具体内容包括:1. 观察火车的座位排列图,找出规律。
2. 学习如何计算火车的座位数。
3.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火车的座位排列图,找出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计算不同火车的座位数。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列火车有多少个座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观察火车的座位排列图,找出规律,并计算火车的座位数。
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列火车有多少个座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火车的座位排列图,计算器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展示一张火车的座位排列图,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可以发现,火车的座位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2. 探究规律: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火车的座位排列图,找出规律。
学生可以发现,火车的座位是按照“每排几个座位,有几排”的方式排列的。
3. 学习计算火车的座位数: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火车的座位数。
学生可以通过将每排的座位数相乘,得到火车的总座位数。
4. 随堂练习:老师给出几个火车的座位排列图,让学生计算每个火车的座位数。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提示,如“每排有4个座位,有3排,那么座位数就是4乘以3,等于多少?”5. 例题讲解:老师给出一个例题,如“一列火车有5排座位,每排有6个座位,那么这列火车有多少个座位?”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计算答案。
6. 解决问题:老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学校组织了一次旅行,一列火车可以坐6排人,每排有4个座位,这列火车最多可以坐多少人?”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火车座位排列图规律:每排几个座位,有几排计算火车座位数座位数 = 每排座位数× 排数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火车的座位排列图,并计算出它的座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实物、图形、口算等方式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并能够用自然语言表述乘法的含义2.能够灵活运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和方法二、教学重点1.乘法的含义及列竖式的运算方法2.乘法运算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和方法三、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正确运用乘法运算2.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组织句子表述自己的思路四、教学准备1.一张绘有火车图案的海报或地图2.一些火车玩具或模型3.一些练习乘法的试题五、教学过程1. 课前热身老师在班里晃一圈,让学生数一数现有多少个人。
然后老师让学生搜寻教室中的物品,判断最长的是什么,最重的是什么,最轻的是什么,最多的是什么等等,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断。
2. 导入新知老师展示一张绘有火车图案的海报或地图,让学生观察该火车的车厢数量和长度,然后让学生组成小组口算,计算出该火车总长度。
这个练习通过实物、口算的方式,让学生自然理解乘法的含义。
3. 讲授新知老师针对火车的例子,向学生讲解乘法的概念,以及列竖式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演示。
4. 练习乘法老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并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列竖式的乘法方法解决问题。
5. 实际问题解决老师通过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鼓励学生正确运用乘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乘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把自己的思维和方法表述出来,巩固并深化理解。
六、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口算的方式,引入了乘法的概念,再通过具体的列竖式的方法和练习问题的方式,深化了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同时通过搜寻教室中的物品和完成练习题的方式,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断,培养出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6.3乘火车优质教案
乘火车 1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买车票”地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能力目标:经历“买车票”地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地精神.3. 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地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地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地体验,建立数学学习地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愉快地“十一”黄金周就要来到了.告诉老师你们都想去哪游览?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教师根据学生地介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风景优美地名胜景色.) 学生兴奋地告诉大家旅游地目地地,有地说去黄山,那里有许多奇石;有地说去北京,那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点评利用“十一”黄金周地情境,创设轻松、愉快地氛围,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以愉悦地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在我们准备旅游地时候,都要买车票,现在我们来帮爸爸、妈妈来了解一下各旅游景点地车票价格吧!(利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票价格表)辽源至各旅游城市价格表地点价格(元)大连58千山86秦皇岛117北京189上海264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问:如果我们一家三口去大连,那需要多少元钱呢?(评析由出游引入买车票地思考,注重数学与生活地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3.教师把学生提出地问题做为全班共同讨论地话题.下面就请大家帮助他来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再算算.学生列式:58×3=?4.这个算式比我们上节课学习地内容稍有一些难度,能运用你们地聪明才智来解决这个难题吗?5.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地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析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如学生提出地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与交流,同时感受到数学地价值.)6.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地方法多种多样,有地是用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有地同学是用口算地方法在算式旁边加好进位地标志;还有地用列竖式地方法:5 8× 2 3-------1 7 4(评析小组合作形式扩展了学习地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展示自己,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地喜悦,培养合作地意识.)7.在学生解决了58×3=174(元)和基本掌握了算法之后.再由每组一名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其他同学解答、汇报.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按旅游价格表自由提问,如果有地学生想去秦皇岛,票价是117元,5人就是117×5.尝试解决,并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评析把学习地主动权留给学生,你想怎样买?怎样算?这样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地思维空间,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地位,便于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8.请同学帮助老师算一算,500元买3张去北京地车票够吗?先估算,然后解答.学生先交流估算地方法,然后可以通过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决问题.三、巩固深化,解释应用1.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电脑出示卡通图片),它吹出了许多带算式地泡泡,你能算出他们地得数并找出得数最大地泡泡吗?学生自由在卡片上进行计算,并把最大地得数举起来.2.(多媒体展示)森林里正在举办动物运动会,它们分成了两组,你们能根据它们地得数算出它们是哪一组地吗?学生先计算,然后指名学生说得数,并给他们找到队友.小鹿队得数接近200小象队得数接近500小动物图片身上有算式,36×4148×316×9-6 (15+36)×7132+17×3115×5(评析采用多层次地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地计算方法,体现了教学地民主,提高了学生参与地热情.)3.(多媒体出示课件)小明“十一”准备去姥姥家,先乘4时地火车(火车行驶路线图),又坐了2时汽车(汽车行驶路线图).火车每时行驶120千米,汽车每时行驶45千米.小明到姥姥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四、收获小结,扩展延伸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地感受和收获,并希望大家运用今天地知识帮助家人计算买车票、买物品等实际问题,并写在你们地数学日记上.(评析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获得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兴趣,而且把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提高了课外学习数学地欲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北师大版(2014秋)(6)
《乘火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56 —57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件出示计算题(课件显示口算题目,指名回答)4 × 3 +2 8 ×5 + 7 5 ×7+47 × 8 +5 3 × 7 +4 6× 9 +33×18 47×2 26×3师:三(2)班的孩子爱动脑,回答问题积极,那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开始咱们今天的辛福之旅吧!二、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孩子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就连火车上都有很多数学问题。
看,淘气他们要乘火车去旅游,遇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乘火车)1.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生:(我从图上看出他们坐的火车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
师:嗯,还有哪些数学信息呢?你也想说说,咱们来听听。
生1:(每节卧铺车厢可乘72人,每节硬座车厢可乘118人)。
师:哦,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那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生2: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嗯,这个问题也很不错,老师也把它显示出来吧!生3: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师:同学们可真棒,提出来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2.解决问题出示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那么如何进行计算呢?请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完成题单中的问题一。
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3.展示讨论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教学目的】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延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停止计算。
2.结合详细的情境,逐渐培育先生提出效果、处置效果的看法和才干。
【教学重点】探求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停止计算。
【教学难点】在详细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处置生活中的复杂效果。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教员想请同窗们跟教员看这样的一段扮演旁白: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明天他们预备乘火车动身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学信息淘气:你好,乘务阿姨,这列火车都是卧铺吗?阿姨:不是的,孩子我这这列火车都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你如今坐的这列车厢就是5节卧铺中的第3节。
淘气:哦!那阿姨,我刚刚查了一下我们这节卧铺车厢目前有72人其他节的卧铺车厢和硬座车厢都跟我这节车厢坐一样的人数吗?阿姨:不是的,卧铺车厢的人数一样多的,每节可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淘气:是这样啊!谢谢你乘务阿姨。
阿姨:不客气,再见,〔火车汽笛〕师:同窗们从刚才的这段精彩扮演中,你能取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效果?二、探求新知:1.请先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2.谁能提出数学效果,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相互处置提出的效果!3.谁情愿把自己的效果说给大家听?4.谁情愿处置她刚才提出的效果?5.重点解说两道乘法题: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2 × 5 =_________〔元〕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118×7 = ____(人)6.引导先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并尝试总结〝延续进位的乘法法那么〞〔1〕70 × 5 = 350,2 × 5 = 10,350 + 10 = 360。
〔2〕列竖式1〕放手先生,让先生结合上节课16 × 4 = 48,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3乘火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乘火车学习内容:教材P32—P33 乘火车学习目的: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放暑假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参加夏令营,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去北京了,我们也去为他们送行,好吗?一、探索新知:1、提出数学问题.出示“乘火车”挂图.(1)理解图意.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学生提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2)选择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全班交流.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①70×5=350 ② 7 22×5=10 ×1 5350+10=360 3 6 0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3)比较归纳.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第2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时,指名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第3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4、第4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第(1)个问题,可以将小朋友家站点到最后一个站点的铁路长度,进行5等分后确定出发3小时后火车的大概位置.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如结合过站停车等因素确定位置,只要学生分析有道理,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第(2)个问题解决过程可参考如下:120×5=600(千米),45×2=90(千米),600+90=690(千米)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乘火车 北师大版
乘火车【教学目标】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跟老师看这样的一段表演旁白: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学信息淘气:你好,乘务阿姨,这列火车都是卧铺吗?阿姨:不是的,孩子我这这列火车都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你现在坐的这列车厢就是5节卧铺中的第3节。
淘气:哦!那阿姨,我刚刚查了一下我们这节卧铺车厢目前有72人其他节的卧铺车厢和硬座车厢都跟我这节车厢坐一样的人数吗?阿姨:不是的,卧铺车厢的人数一样多的,每节可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淘气:是这样啊!谢谢你乘务阿姨。
阿姨:不客气,再见,(火车汽笛)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这段精彩表演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二、探索新知: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5.重点讲解两道乘法题: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2 × 5 =_________(元)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118×7 = ____(人)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并尝试总结“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1)70 × 5 = 350,2 × 5 = 10,350 + 10 = 360。
(2)列竖式1)放手学生,让学生结合上节课16 × 4 = 48,独立完成。
2)研究各位0是否可以漏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火车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跟老师看这样的一段表演
旁白: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样一些数学信息
淘气:你好,乘务阿姨,这列火车都是卧铺吗?
阿姨:不是的,孩子我这这列火车都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你现在坐的这列车厢就是5节卧铺中的第3节。
淘气:哦!那阿姨,我刚刚查了一下我们这节卧铺车厢目前有72人其他节的卧铺车厢和硬座车厢都跟我这节车厢坐一样的人数吗?
阿姨:不是的,卧铺车厢的人数一样多的,每节可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
淘气:是这样啊!谢谢你乘务阿姨。
阿姨:不客气,再见,(火车汽笛)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这段精彩表演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两道乘法题:
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 × 5 =_________(元)
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118×7 = ____(人)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并尝试总结“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1)70 × 5 = 350,2 × 5 = 10,350 + 10 = 360。
(2)列竖式
1)放手学生,让学生结合上节课16 × 4 = 48,独立完成。
2)研究各位0是否可以漏掉。
3)全班交流,归纳连续进位乘法要点。
三、拓展应用
练一练1、2 、3
四、总结:
1.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2.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 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暑假了,爸爸带着淘气和笑笑回老家去看奶奶,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出发了,淘气在火车上了解到:这列火车有5节卧铺车厢和7节硬座车厢。
卧铺车厢每节乘72人,硬座车厢每节乘118人。
(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
(2)选择问题,列出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小组合作,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能解决这道题吗?(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中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生1:70×5=350(人)2×5=10(人)350+10=360(人)
生2:72
×1 5
360
(3)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讲清楚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4)比较归纳。
将本课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2×5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明口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引出并板书课题:像这样进一位再进一位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1:1 1 8
×1 5 7
8 2 6
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1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进行全班交流。
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连续进位不要忘掉。
2. 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2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及时纠正。
3. 完成课本第57页“练一练”中的第3题。
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看哪组先摘完所有的香蕉。
先仔细观察,找到错误的地方纠正,在说一说避免这种错误。
四、课堂小结
1.连续进位的乘法法则。
2.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超市
练习册中的第4、5题。
板书设计: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72×5=360(人)
7 2
×1 5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
3 6 0 答:5节卧铺车厢360人。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以贴近生活的“暑假爸爸带淘气
和笑笑乘火车回家看奶奶”为教学情境,在优美如画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向往和激情融入到了教学当中。
连续进位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