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学案 第二章 电路 章末总结 (粤教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 电路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教学设计和学案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 电路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教学设计和学案

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电路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实验提出疑问,理解电源输出的外电压与电源内阻、外电路情况都有关系。

2、通过理论类比推导和演示实验观察,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理解同一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

4、通过设计本节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1、教学对象:高二18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尝试鼓励他们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质疑,发现与初中所学知识的区别,引起探究的兴趣。

2、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且课本没有对电动势实质进行多的阐述,所以在本节课只是一带而过,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已经在前一节课有对电源电动势的实质进行补充,对“电源是一种具有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的装置”也做了讲解。

3、教学流程:学生实验引起对旧知识体系中不完整的部分的质疑,进而进一步讲解电源的作用,对电动势的理解,通过理论推演和教师演示实验验证,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本章的核心知识点)。

最后回到开始的学生实验,解决大家在实验中发现的疑问。

4、重点:希望通过学生对动手实验现象的观察,对演示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理解,来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理解同一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以及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图像的意义。

6、器材准备:学生实验并联电路板及电压表电流表及导线(多套)、教师演示实验(高锰酸钾溶液等,大电压表内外共两只及导线)、多媒体系统、相关学案【具体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讲授】知识回顾一、闭合电路的组成(简单复习)外电路和内电路,闭合电路又称全电路.教学活动2:【活动】学生分组实验:研究闭合电路并联更多支路时,灯泡的灯光是否改变?外电路电压是否改变?1、实验室为学生准备了实验电路板,简单组装即可观察记录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2、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同一电源,外电阻变化时,外电压会改变!这与初中学习的“稳压输出”出现矛盾.3、引起思考:电源会影响电压分配!教学活动3:【讲授】对电动势的理解1、电源电动势E :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2、电流流过电阻,电势降落,电源必须使电势提升,电源使电路保持持续的电压,电流才能持续流动! 如果电路不通(即开路、断路、不接入外电路),电源对电势的提升,使两极间电势差在数值上就等于电动势E.3、动画类比等效理解,开路时两极间的电势差与电路闭合时的电势差不同.4、提出E=U外+U内的理论猜测.教学活动4:【讲授】演示实验:原电池实验验证猜想1、原电池实验原理讲解.2、实验数据观察记录分析,验证猜想.3、穿插对该实验的内外电压的测量方法的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活动5:【讲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本章核心内容1、从E=U外+U内,结合部分电流欧姆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阐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和数学表达式.3、联系生活现象,思考: 电池旧了, 是E变了, 还是r变了?4、联系本节课开头的学生动手实验,解决学生知识体系上出现的矛盾.5、综合上述提出:在闭合电路中,R外或r的变化,都会影响U外.教学活动6:【活动】作图法分析学生实验数据1、回到学生实验,根据学案上在本节课开头学生动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描画该电路的闭合电路U-I 图线.2、根据图像,利用数学函数这个工具去引导学生理解图像,总结:电源不变时,U外随 I 的增大而减小,即“同一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教学活动7:【作业】闭合电路U-I图线的相关问题思考:该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表示什么含义?教学活动8:【讲授】课堂总结1、总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本章核心)的内容.2、布置作业,及作业提醒思考:电键闭合和断开的等效电路不同. 电压表测量的是谁的电压.【教学反思】1、本节课里比较注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比较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完善知识体系;2、不足在于时间还是比较紧,所以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不高,作图法分析闭合电路U-I图线的时间也明显不足,对于方法的理解和图像的理解都有一定的缺欠,需要进一步补充讲解.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电路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学案一、闭合电路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电源电动势E: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压。

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 直流电路 章末总结

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 直流电路 章末总结

例2
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其内阻,L
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
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V
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C.通过R2的电流变小 D.电源内阻的电压变大
1 700 W.
答案 1 700 W
二、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动态电路问题的分析思路 (1) 电路中不论是串联部分还是并联部分,只要有一个电阻的 阻值变大,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必变大;只要有一个电阻的阻 值变小,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必变小. (2) 根据总电阻的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判定总电流、 电压的变化. (3)判定固定支路电流、电压的变化. (4)判定变化部分的电流、电压变化,如变化部分是并联回路, 那么仍应先判定固定电阻部分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最后变 化电阻部分的电流、电压就能确定了.
图2
解析
若将照射 R3 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R3 的电阻将增大,
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增大,总电流减小,故电压表的示数变
小,内电压也减小,A、D错误;
而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将变大,通过 R2 的电流变大,而总电
流减小,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小灯泡消耗的功率
变小,B正确,C错误.
答案 B
三、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 1.用电压表检查故障: (1) 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 若有示数,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说明该 段电路中有断点.(2)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 示数,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该段电 路被短路. 2.用欧姆表检查故障:用欧姆表检查故障,一定要注意将待测部 分与电路断开.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为零,说明该部分短路; 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无穷大,说明该部分断路.

物理选修3-1粤教版第二章研究闭合电路-精品文档

物理选修3-1粤教版第二章研究闭合电路-精品文档
R0 P I R2
U1
R1 E U r
U2
结论:I减小、U增大、U1增大、U2减小。
6 、如图所示,不计各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滑 动变阻器R的触头P向上移动时,各电表的示数将如何 变化?
练习 1、电源的电动势为2.0V,外电路的电阻为 9.0Ω,测得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1.8V,求电源 的内阻? 2、在电路图中,R1=14.0 Ω, R2=9.0 Ω。当开关 S扳到位置1时,测得电流为I1=0.2A,扳到位置2 时,测得电流为I2=0.3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R
D.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电能的 本领。
练习:
1.由电动势一定的电源和一个固定外电路(外 电阻一定)组成的闭合电路中( )。 A.电源的电动势小于路端电压 B.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 C.电源的内阻越大,路端电压越高 D.电源的总电流越大,路端电压越小 D
4.如图15—4—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 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 滑片向b 端滑动,则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结论: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U外和U内之和。 即: 因为:
R
E r
E U U 外 内 U外 IR U内 Ir
I
E IR Ir
所以:E I Rr源自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 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这一结论称为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实验数据分析:
开关(S S1)断开时电压表所测得的结果
E=2.19 V
开关闭合时两个电压表所测得的结果
U外/V
U内/V U外+U内
0.31 0.17 1.85 2.00 2.16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1学案:第二章 研究闭合电路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1学案:第二章 研究闭合电路

[目标定位]1、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了解内电路、外电路,明白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2、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3。

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一、电动势1。

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通常用E来表示、2、单位:伏特,符号V、3、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两端始终有一定的电势差,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

例1关于电动势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E等于电源接入电路后两极间的电势差B。

电动势E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跟电源的体积和外电路均无关C。

电动势E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特性D。

电动势E的单位与电势差的单位相同,故两者在本质上相同解析电动势E表征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特性,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势差,故A错误,B、C正确;电动势和电压尽管单位相同,但本质上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

答案BC电源实质上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不同种类的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本领不同,电动势也不同、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

内、外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做内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做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称为外电阻,内电路上的电阻即电源的电阻称为内电阻、2、特点: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电源内部电流方向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I=ER+r①或E=IR+Ir②或E=U外+U内、③(3)适用条件:①、②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③适用于一切电路、深度考虑我们用电压表直截了当连接电源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源电动势、为什么?答案小于因为电源也有内阻,用电压表和电源正、负极相连时,相当于电源与电压表串联,电压表读数是路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动势、例2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R1=9Ω,R2=5Ω,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流表时,其读数为0、5A;当a、b两点间接理想的电压表时,其读数为1。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2.5 电功率教案 粤教版选修3-1-粤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2.5 电功率教案 粤教版选修3-1-粤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教案

2.5电功率教学目的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2.知道焦耳定律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理解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关系重点难点重点:电路中各个元件功率关系难点:非纯电阻电路元件的功率与发热关系方法手段讲授法、归纳法、互动探究法,理论推导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1、电功和电功率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2)电流的定义式I=tq教师:投影教材图2.5-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过程设计教产生的热量为Q=I2Rt教师指出: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学生活动:总结热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热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

(2)定义式:P热=tQ=I2R(3)单位:瓦(W)[演示实验]研究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投影)实验电路图和实验内容:取一个玩具小电机,其内阻R=1.0 Ω,把它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先夹住电动机轴,闭合电键,电机不转。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0.50 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2)再松开夹子,使小电机转动,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此电压为小电机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电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热功率,并加以比较。

新2014_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章末总结(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_1

新2014_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章末总结(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_1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章末总结(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1一、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1.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白炽灯、电炉丝等构成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W=Q =UIt =U 2Rt =Pt .2.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电功大于电热.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I 2Rt 或 U 2Rt 来计算电功.例1 如图1所示,图1电解槽A 和电炉B 并联后接到电源上,电源内阻r =1 Ω,电炉电阻R =19 Ω,电解槽电阻r ′=0.5 Ω.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炉消耗功率为684 W ;S 1、S 2都闭合时电炉消耗功率为475 W(电炉电阻可看做不变).试求: (1)电源的电动势;(2)S 1、S 2都闭合时,流过电解槽的电流大小;(3)S 1、S 2都闭合时,电解槽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 解析 (1)设S 1闭合、S 2断开时电炉功率为P 1,电炉中电流I 1=P 1R =68419A =6 A 电源电动势E =I 1(R +r )=120 V.(2)设S 1、S 2都闭合时电炉功率为P 2,电炉中电流为I ′=P 2R =47519A =5 A 电源路端电压为U =I ′R =5×19 V=95 V ,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 =E -U r =120-951A =25 A 流过电解槽的电流为I A =I -I ′=20 A.(3)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P A =I A U =20×95 W=1 900 W 电解槽内热损耗功率P 热=I 2A r ′=202×0.5 W=200 W 电解槽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为P 化=P A -P 热=1 700 W. 答案 (1)120 V (2)20 A (3)1 700 W 二、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动态电路问题的分析思路(1)电路中不论是串联部分还是并联部分,只要有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大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必变大.只要有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小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必变小; (2)根据总电阻的变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判定总电流、电压的变化; (3)判定固定支路电流、电压的变化;(4)判定变化部分的电流、电压变化,如变化部分是并联回路,那么仍应先判定固定电阻部分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最后变化电阻部分的电流、电压就能确定了.例2 (双选)如图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 、r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图2A.电流表的读数一直减小B.R0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C.电源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电压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bP部分和aP部分并联,外电路总电阻先变大后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A 项错误;根据电功率P0=I2R0,可知R0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B项正确;当外电路总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但R0与电源内阻r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不能确定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情况,C项错误;电压表所测为电源的路端电压,路端电压与外电阻变化趋势一致,故D项正确.答案BD三、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1.用电压表检查故障:(1)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示数,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说明该段电路中有断点.(2)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示数,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该段电路被短路.2.用欧姆表检查故障:用欧姆表检查故障,一定要注意将待测部分与电路断开.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为零,说明该部分短路;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无穷大,说明该部分断路.例3 图3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合上开关S后,发现灯A、B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故障:图3(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查:①那么选择开关应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挡.(用字母序号表示)A.2.5 V B.10 V C.50 V D.250 V②在测试a、b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________(选填“a”或“b”).③该同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定故障是__________(假设只有下列中的某一项有故障).A.灯A断路BC.c、d段断路D.d、f段断路(2)用欧姆挡检查:①测试前,应将开关S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②(单选)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断定故障是( )A.灯A断路C.灯A、B都断路D.d、e间导线断路解析(1)①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测量时,实质上是用电压表测量,而电压表内阻很大,若并联在断路处(设有一处发生断路)时,电路接通,电压表示数应为电源的电动势,并联在未断路处,示数为零.因此,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查电路时,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电源的电动势,为了使示数明显,选择量程不宜过大,而电源的电动势约为6 V,故选10 V量程即可.②测试时红表笔应接电势高的a点.③因合上开关S后,A、B灯都不亮,又只有某一项有故障,所以只发生断路的故障.根据测试结果,a、b间有示数,说明a→电源→b完好;c、b间有示数,说明c→a→电源→b完好;c、d无示数,说明c→灯A→d 间完好;d、f有示数,说明d→c→a→电源→b→f完好.综上分析应是d、f段断路.(2)①用欧姆挡检查时,测试前应首先将开关S断开.②根据测试结果,接c、d时有示数,说明不是灯A断路;接e、f时有示数,说明也不是灯B断路;接d、e间时电阻无穷大,可以断定是d、e间导线断路.答案(1)①B②a③D(2)①断开②D1.(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单选)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图4A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 A解析 由变阻器R 0的滑动端向下滑可知R 0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减小,则R 总减小,由I =ER 总+r可知I 增大,由U 内=Ir 可知U 内增大,由E =U 内+U 外可知U 外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U 1=IR 1可知U 1增大,由U 外=U 1+U 2可知U 2减小,由I 2=U 2R 2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 正确.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双选)如图5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小灯泡L 1、L 2均变暗B .小灯泡L 1变亮,小灯泡L 2变暗C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变大D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 答案 BC解析 触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路端电压变大,总电流变小,故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变大,小灯泡L 2变暗,小灯泡L 2两端的电压减小,小灯泡L 1两端电压增大,小灯泡L 1变亮,B 、C 正确. 3.(电路故障的分析)(单选)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 V ,当开关S 接通后,灯泡L 1和L 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电压是U ab =6 V ,U ad =0,U cd =6 V ,由此可判定( )图6A .L 1和L 2的灯丝都烧断了B .L 1的灯丝烧断了C .L 2的灯丝烧断了D .变阻器R 断路 答案 C解析 由条件可知,电路中有的地方有电压,说明电源是有电压的.由U ab =6 V 和U ad =0可知外电路上bcd 段有断点;由U cd =6 V 可知外电路上c L 2d 段有断点,即L 2的灯丝烧断了,而且除L 2外,灯L 1和变阻器R 都没有断路,否则也不存在U cd =6 V. 4.(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10 V ,内阻r =0.5 Ω,电动机的电阻R 0=1.0 Ω,电阻R 1=1.5 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U 1=3.0 V ,求:图7(1)电源释放的电功率;(2)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3)电源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答案 (1)20 W (2)12 W 8 W (3)18 W 90% 解析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总电流为I =U 1R 1=3.01.5A =2 A ,电源释放的电功率为P 释=EI=10×2 W=20 W.(2)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 =E -Ir -U 1=(10-2×0.5-3.0) V =6 V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 电=UI =6×2 W=12 W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P 热=I 2R 0=22×1 W=4 W根据能量守恒得,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P 机=P 电-P 热=12 W -4 W =8 W(3)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 出=P 释-P 内=P 释-I 2r =(20-22×0.5) W=18 W ,η=P 出P 释×100%=1820×100%=90%.。

最新粤教版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章末知识整合粤教版选修3-1.doc

最新粤教版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章末知识整合粤教版选修3-1.doc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章末知识整合粤教版选修3-1专题一电路中能量转化的分析(1)电功:W=U-It.(2)电功率:P电=U-I.(3)热量:Q=I2Rt.(4)热功率:P热=I2R.分析与方法:闭合电路中电功、热量和电功率、热功率的问题本质上都是能量转化和守恒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注意区分电功和热量、电功率和热功率,抓住能量守恒这条主线;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热量相等,电功率和热功率相等;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热量,电功率大于热功率.例1 一台洗衣机上的电动机的额定电压U=220 V,线圈电阻R=1 Ω,在额定电压下正常运转时电流I=2 A,求:(1)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和发热功率.(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解析:(1)电动机总功率即为电功率P总=U-I=220×2 W=440 W;发热功率即为线圈电阻的热功率P热=I2R=22×1 W=4 W.(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即为电动机的机械功率,由能量守恒可得:P总=P出+P热,所以P出=P总-P热=436 W.答案:(1)P总=440 W P热=4 W (2)P出=436 W点评:电动机是非纯电阻元件,解答时要注意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理解其消耗功率、发热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练习1.一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一定,用手握住转轴使其不能转动,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0.3 V,电流为0.3 A;松开转轴,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8 A,电动机正常工作.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解析:电动机不转动时,其消耗的电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可视为纯电阻电路,由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内阻:r=UI=0.30.3Ω=1 Ω,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其输入的电功率为P入=I1·U1=0.8×2 W=1.6 W,电动机的机械功率P机=P入-I21·r=1.6 W-0.82×1 W=0.96 W.答案:1.6 W 0.96 W专题二动态电路的分析在恒定电路中,常会由于某个因素的变化而引起整个电路中一系列电学量的变化,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此类问题即为动态电路问题.方法一:“程序法”分析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是“程序法”,即从阻值变化的部分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断R总的变化情况,再由欧姆定律判断I总和U外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判定各部分的变化情况.例2 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减小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解析:当滑动变阻器触点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增大,则R和R2的并联电阻增大,回路外电阻R外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总=ER外+r可知,干路电流减小.由U=E-I总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故电压表读数增大;R1两端的电压U1=I总R1,R2两端的电压U2=U-U1,所以加在R2两端电压U2增大,流过R2的电流增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3=I总-I2,故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综上所述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C点评:分析动态电路问题时,关键是明确分析物理量的顺序,先部分再整体再部分;分析部分电路时,要先分析不变部分,再分析变化的部分;要注意思维的变换,分析电压不行时再分析电流.方法二:“并同串反”1.“并同”: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2.“串反”: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将增大.例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U,当R5的滑动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解析:本题中变量是R5,由题意知,R5的等效电阻变小.简化电路结构可知,电压表V,电流表A均与R5间接并联,根据“串反并同”的原则,电压表V,电流表A的读数均与R5的变化趋势相同,即两表示数均减小.答案:D点评:(1)近几年高考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考查的重点一般不放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方面,而是重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本题通过5个电阻与电表的串、并联构成较复杂的电路,关键考查考生简化电路结构、绘制等效电路图的能力.然后应用“串反并同”法则,可快捷得到结果.(2)注意“串反并同”法则的应用条件:单变量电路.对于多变量引起的电路变化,若各变量对同一对象分别引起的效果相同,则该原则的结果成立;若各变量对同一对象分别引起的效果相反,则“串反并同”法则不适用.►练习2.(多选)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表均为理想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右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B.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C.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D.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右端滑动时,R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电压表V1的读数为电路的路端电压,其读数减小,故A正确.路端电压减小则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总电流增大,A2电流减小,则流过R2的电流增大,故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D正确.专题三电路故障分析方法一、故障类型1.短路:电路被短路部分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有示数)被短路两点之间没有电压.(电压表无示数)2.断路:电路断路部分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断路两点之间有电压,断路同侧导线两点无电压.二、电路故障分析思路1.认真审题,判断电路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元件,各开关控制的元件.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有无电流,得出电路是短路还是断路.3.根据电表示数变化分析找出故障位置.三、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电流表所在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故障原因可能是:(1)电压表损坏;(2)电压表接触不良;(3)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故障原因可能是:(1)电流表短路;(2)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3.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可能是干路断路导致无电流.四、利用电导线判断电路故障(主要判断断路故障)电路中无电流或灯泡不发光:将导线接在两点间,如果电路中有电流(或电路中灯泡发光了),说明此两点间有断路.例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A.L可能变亮 B.R可能断路C.灯L可能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解析: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与电表的作用对象.灯L与电阻R串联,V 测电阻R电压.其次,从故障现象看,有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测电源电压,V1而电源电压不变则可判断是V示数变大.根据上面的“故障分析思路”可判断:1可能是灯L短路,或者可能是电阻R断路(V1也测电源电压).所以,此题应选答案B.答案:B例5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电灯不亮,为了检查图中电路故障,现用一根导线进行判断,当导线连接BC时,灯不亮;当导线连接CD时,灯也不亮;当导线连接DE时,灯亮了.则电路故障原因是( )A.电阻R断路B.电灯L断路C.R、L同时断路 D.变阻器R断路解析:在串联电路中,灯不亮,有两种可能,第一:灯短路;第二:电路中有断路处.根据导线的连接现象判断,应该不是第一种故障,所以是电路中有断路处.当把断路处连接好,灯就会亮.所以,此题应选答案D.答案:D专题四含容电路含电容电器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在直流电路中,当电容器充、放电时,电路里有充、放电电流.一旦电路达到稳定状态,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只考虑电容器是理想的不漏电的情况)的元件,在电容器处电路可看作是断路,简化电路时可去掉它.简化后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量时,可接在相应的位置上.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所以在此支路中的电阻上无电压降,因此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就等于该支路两端的电压.(2)当电容器和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与其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3)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例6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 Ω,电阻R1=3 Ω,R2=2 Ω,R3=5 Ω,电容器的电容C1=4 μF,C2=1 μF.求:(1)当S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1和C2所带的电量各是多少?(2)然后把S断开,S断开后通过R2的电量是多少?解析:(1)当S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1两端的电压等于R2两端的电压;C2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回路电流I=Er+R1+R2=2 A.C1两端的电压:U C1=U2=IR2=4 V,C1的带电量为:Q1=C1U C1=4×10-6×4 C=1.6×10-5 C.C2两端的电压:U C2=U=I(R1+R2)=10 V,C2的带电量为:Q2=C2U C2=1×10-6×10 C=1.0×10-5 C.(2)断开S后,电容器C1通过电阻R2、R3放电;电容器C2通过电阻R1、R2、R3放电,放电电流均流过R2,且方向相同.因此,通过R2的电量为:Q=Q1+Q2=1.6×10-5 C+1.0×10-5 C=2.6×10-5 C.答案:(1)1.6×10-5 C 1.0×10-5 C(2)Q=2.6×10-5 C专题一万用表及其应用例7 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①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度线.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位置.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__(填“0 刻线”或“∞刻线”).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将K旋转到电阻挡“×1”的位置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解析:首先要对表盘机械校零,所以旋动部件是S.接着是欧姆调零,将“+”、“-”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T,让表盘指针指在最右端零刻度处.当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将指针指在中间刻度附近,所以要将倍率调大.原因是指针偏转小,则说明刻度盘值大,现在要指针偏大即刻度盘值要小,则只有调大倍率才会实现.所以正确顺序ADC.答案:①S ③T 0刻线④ADC►练习3.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使用四节电动势为1.5 V的干电池做电源,合上开关S后发现A、B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故障:(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查:①那么选择开关应置于下列量程的几挡( )A.2.5 V B.10 V C.50 V D.250 V②在测试a、b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______(填“a”或“b”)点.(2)用欧姆挡的“×1”挡检查c、f段电路情况.①测试前,应将开关S______(填“断开”或“闭合”);②测试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以断定这段电路的故障是( )A.灯A断路 B.灯B断路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答案:(1)B a(2)断开 D专题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例8 为了测定某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E约为4.5 V,r约为1.5 Ω),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量程为3 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为0.5 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 Ω;滑动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1)画出实验原理图.(2)实验中,当电流表的读数为I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当电流表的读数为I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________,r=________.解析:(1)电路中的短路电流I0≈Er=3 A,大于电流表量程,所以必须使用固定电阻保护电路,兼顾干路中电流测量的准确性,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1=E-I1(R+r),U2=E-I2(R+r),联立两式解得:E=I1U2-I2U1I1-I2,r=U2-U1I1-I2-R.答案:见解析►练习4.小明的实验桌上有:A.待测电源一个(电动势约3 V,内阻小于1 Ω);B.直流电流表(量程0~0.6~3 A,0.6 A 挡的内阻约0.22 Ω,3 A挡的内阻约0.1 Ω);C.直流电压表(量程0~3~15 V,3 V挡内阻为15 kΩ,15 V挡内阻为25 kΩ);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 Ω,允许最大电流为1 A);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 000 Ω,允许最大电流为0.2 A);F.开关;G.导线若干;H.小灯泡(电阻小于1 Ω).假如你是小明,请你完成:(1)利用给出的器材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有如图甲、乙两种电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选择图______所示电路.(2)根据你选择的电路将图丙中的实物连接好.(3)你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小明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图丁a线所示,实验所测电源的电动势为E=__________V,内电阻为r=________Ω.解析:(1)伏特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所以使用图乙电路.(2)图略.(3)D,电流适中且移动滑片时电流表示数较明显.(4)3,0.75.答案:见解析专题三测定小灯泡的U-I关系曲线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而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则是过原点的曲线.因此,在分析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避免受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影响而形成思维定势.例9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随所加电压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过P点的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0.1 Ω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0.05 Ω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10 ΩD.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20 Ω解析:该图线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值得注意的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不是正比关系.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R=UI=40.4Ω=10 Ω.故选项C正确.答案:C点评:分析该题常见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没有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小灯泡的电阻R=0.44Ω=0.1 Ω,误选了A;一种是误认为切线斜率的倒数就表示小灯泡的电阻,而误选了D.►练习5.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利用实验得到了8组数据,在图(a)所示的I-U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根据图线的坐标数值,请在图(b)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验仪器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2)根据图(a),可判断出图(c)中正确的关系图是________(图中P为小灯泡功率).(3)将同种规格的两个这样的小灯泡并联后再与1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恒为8 V的电源上,如图(d)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每个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W.解析:(1)因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电流从零调到最大值,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故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图(a)所示图象可知,随电流增大,灯泡电阻R增大,由P=I2R可知,在P-I2图象中图象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R,而电阻R又随I的增大而增大,则P-I2图象的斜率随I2的增大而增大,由图象可知,ABC错误,D正确.(3)由图(d)所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可以把电源与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源,设每只电灯加上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分别为U和I. 在这个闭合电路中,E=U+2IR,代入数据并整理得,U=8-20I,在图(a)所示坐标系中作出U=8-20I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图象交点坐标值为:U=2 V、I=0.3 A,此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值I A=2I=0.6 A,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P=U-I=2×0.3 W=0.6 W.答案:(1)电路图如图所示(2)D (3)0.6 0.6。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章末总结学案 粤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章末总结学案 粤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章末总结学案粤教版选修31一、电路的分析和计算1.认清外电路上各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必要时需画出等效电路图帮助分析.要特别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所对应的电路.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闭合电路中由于局部电阻变化(或开关的通断)引起各部分电压、电流(或灯泡明暗)发生变化的问题分析的基本步骤是:(1)认清电路,明确各部分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对象;(2)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3)由I=ER+r判断总电流的变化;(4)据U=E-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5)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各部分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3.闭合电路中的功率(1)各部分功率关系分析由EIt=I2Rt+I2rt知,EI=I2R+I2r其中EI为电源的总功率,I2r为电源内电路消耗功率,I2R为外电路消耗功率,也是电源的输出功率.(2)判断可变电阻的功率变化时,可将可变电阻以外的其他电阻均看做内阻.例1图1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听课记录:图2变式训练1 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在平行板电容器C中恰好有一带电粒子处于悬空静止状态,当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左移动时,带电粒子将(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静止不动D.不能确定运动状态的变化例2 电路图如图3甲所示,图乙中图线是电路中的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 Ω,定值电阻R0=3 Ω.图3(1)当R为何值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2)当R为何值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图4变式训练2 如图4所示,直流电动机和电炉并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内阻r=1 Ω,电炉的电阻R1=19 Ω,电动机绕线的电阻R2=2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源内电路消耗的热功率P=25 W;当S闭合时,干路中的电流I=12.6 A.求:(1)电源的电动势E;(2)S闭合后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二、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电路故障一般是短路或断路,常见的情况有导线断芯、灯泡断丝、灯座短路、电阻器内部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检查故障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仪器检测法(1)断点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2)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电路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该电路没有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2.假设法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出全部可能发生的故障为止.图5例3 某同学按图5所示电路连接实物,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C之间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当并联在A、B之间时,电压表的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B、C之间时,电压表的读数为0,则故障可能是( )A.AB段断路B.BC段断路C.AB段短路D.无法判定听课记录:图6变式训练3 用电压表检查图6电路中的故障,测得U ad=5.0 V,U cd=0 V,U ab=5.0 V,则此故障可能是( )A.L断路B.R断路C.R′断路D.S断路三、实验1.掌握实验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电流表的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等.2.电路设计(1)设计原则:①安全性;②准确性;③方便性;④经济性.(2)设计思路题干的条件和要求及器材―→确定实验原理―→确定需测量的物理量―→制定实验方案例4 在“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为15 kΩ)B.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75 kΩ)C.电流表(量程3 A,内阻约为0.2 Ω)D.电流表(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 Ω)E.滑动变阻器R1(0~10 Ω,0.6 A)F.滑动变阻器R2(0~2 000 Ω,0.1 A)G.电池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H.开关S,导线若干(1)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填题干中相应英文字母符号)(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7中______(填“(a)”、“(b)”或““(c)”)为该实验的电路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图把实物图8用导线连接起来.图7图8听课记录:【即学即练】1.图9如图9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2bc.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U(V )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 ;若将C 与D 接入电压为U(V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 .4IB .2IC .12ID .14I 2.图10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恒定不变,电灯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滑动,则( ) A .电灯L 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 .电灯L 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 .电灯L 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电灯L 变亮,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3.图11如图11所示中的图线a 是某电源的特性曲线,图线b 是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个电源的内阻等于______Ω.用这个电源和两个电阻串联形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 .图124.如图12所示,一只黑箱有A 、B 、C 三个接线柱,已知黑箱内的电器元件只有两个,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电压档测量,各接线柱间电压均为零,利用欧姆档依次进行6次测量,将每次红黑表笔的位置、测得的阻值都填入表中.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构建 ρl S电压U 电流IER +r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阻 二极管 故障 UIt I 2Rt U 内I U 外I解题方法探究例1 A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b 端滑动时,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导致整个电路的外电阻R 外增大,由U =E R 外+r ·R 外=E1+rR 外知路端电压即电压表的读数变大,而R 1的分压U R 1=ER 外+r·R 1减小,故R 2两端的电压U R 2=U -U R 1增大,再据I =U R 2R 2可得通过R 2的电流即电流表的读数增大,所以A 项正确.] 变式训练1 B 例2 见解析解析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E =20 V ,r =7.5 Ω由题图甲分析知道,当R =0时,R 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P =(ER 0+r)2R 0=(203+7.5)2×3 W≈10.9 W(2)当r =R +R 0时,即R =4.5 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P =(E R 0+R +r )2(R 0+R )=(203+4.5+7.5)2×(3+4.5) W≈13.3 W.变式训练2 (1)100 V (2)571.2 W解析 (1)S 断开时,由P =I 20r 得:I 0= P r = 251A =5 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0(R 1+r )=5×(19+1) V =100 V.(2)S 闭合后,内电压U 1=Ir =12.6×1 V =12.6 V故电路的路端电压:U 2=E -U 1=(100-12.6) V =87.4 V.通过电炉的电流:I 1=U 2R 1=87.419A =4.6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2=I -I 1=(12.6-4.6) A =8.0 A.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P 1=I 22R 2=8.02×2 W =128 W. 输送给电动机的电功率:P 2=U 2I 2=87.4×8.0 W =699.2 W.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 3=P 2-P 1=(699.2-128) W =571.2 W.例3 A [可采用“验证法”分析.若A 对,即AB 段断路,符合题目所述的故障现象;若B 对,即BC 段断路,电路中无电流,不可能有U AB =U ;若C 对,即AB 段短路,则U AB =0,不合题意.]变式训练3 B [用“验证法”分析,若A 对,即L 断路,则U ad =0,不合题意;若C 对,即R ′断路,则U ad =0,不合题意;若D 对,即S 断路,则U ad =0,也不合题意.]例4 (1)ADEGH (2)(b) 实物连接如下图所示解析 (1)E =3 V ,电压表选A ;I m =E R x=0.6 A ,电流表选D ;因I m =0.6 A ,而I R 2=0.1 A ,所以滑动变阻器选E.故应选用的实验器材为ADEGH.(2)R 1=2R x ,故为限流式接法;R x <R A R V ,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即学即练1.A [设沿AB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1,沿CD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2,则有S 1S 2=12,AB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1,CD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2,则有R 1R 2=ρl abS 1ρl bc S 2=41,电流之比I 1I 2=R 2R 1=14,I 2=4I 1=4I .]2.A [滑片向b 端滑动,电阻R 1增大,则R 外增大,由I =ER 外+r得I 减小,故电流表示数减小.R 外增大,则路端电压增大,由I L =U 路端R L可知I L 增大,所以电灯L 变亮,A 正确.]3.2 2.88解析 从电源的特性曲线a 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 =6.0 V内阻:r =|ΔU ΔI |=63 Ω=2 Ω从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b 可知:R =U I=4 Ω用两个电阻R 串联跟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电流I =E 2R +r =62×4+2A =0.6 A电源的路端电压U =I ·2R =0.6×2×4 V =4.8 V 电源的输出功率:P =UI =4.8×0.6 W =2.88 W. 4.见解析解析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判断出电路中无电源.欧姆档在反接阻值不同,说明存在二极管.A 、C 正反接阻值相同,说明其间属于纯电阻.由于二极管正向电阻是非线性的,因此R BC ≠R BA +R AC ,电路图如图所示.。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路第一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路第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第二章电路第一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1.本节探究导线的电阻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时,采用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测长度所用仪器是________,要测横截面积,需先测量其直径,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也可用________法进行测定.2.电阻率ρ是一个反映导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国际符号________.而电阻R反映的是导体的属性,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3.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导体的电阻.4.两种材料不同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5,截面积之比为2∶3,电阻之比为2∶5,则材料的电阻率之比为________.5.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A.R/1 000 B.R/100 C.100R D.10 000R【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电阻和电阻率的理解1.(双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R =ρl S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 、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 成反比 B .由R =U 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温度不为绝对零度2.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C .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D .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知识点二 电阻定律R =ρl S的应用 3.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 时,通过的电流是I ,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 ,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A .U /2B .UC .2UD .4U4.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将变为原来的多少?(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方法技巧练】一、把电阻公式和欧姆定律相结合解决有关问题5.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A .1∶4B .1∶8C .1∶16D .16∶16.如图1所示,一段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 200 m ,在其两端点A 、B 间加上恒定电压时,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5 A ,若剪去BC 段,在A 、C 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0.6 A ,则剪去的BC 段多长?图1二、导体电阻率的测定方法7.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器材如下:电压表(内阻约为50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 Ω)、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R(约为250 Ω)及导线若干.图2(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2)图2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 值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出的电阻值R=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3、图4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图3图4(4)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ρ=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 .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 .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2.(双选)关于电阻的计算式R =U I 和决定式R =ρl S,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C .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D .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U I是会变的,导体的电阻随U 或I 的变化而变化3.(双选) 如图5所示,a 、b 、c 、d 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 向接线柱c 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图5A .a 和bB .a 和cC .b 和cD .b 和d4.(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几乎等于零B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用来制作标准电阻的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一根阻值为R 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设温度不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其阻值仍为R ( )A .当l 不变,S 增大一倍时B .当S 不变,l 增大一倍时C .当l 和S 都减为原来的12时 D .当l 和横截面的半径都放大一倍时6.如图6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 ,ab 边长为L 1,ad 边长为L 2,当把端点1、2和3、4分别接入电路时,R 12∶R 34是( )图6A .L 1∶L 2B .L 2∶L 1C .1∶1D .L 21∶L 227.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1 Ω,则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应( )A .大于121 ΩB .小于121 ΩC .等于121 ΩD .无法判断8.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a 和b ,a 的长度和横截面的直径均为b 的两倍,要使两电阻丝接入电路后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 a ∶U b 为( )A .1∶1B .2∶1 C.2∶1 D .1∶ 29.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7所示(a)、(b)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 a ∶R b 为( )图7mm2,导线上通过的电流为400 A,鸟的两爪间的距离为5 cm,求鸟两爪间的电压.(已知ρ=2.9×10-8Ω·m)图811. 相距40 km的A、B两地架设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800 Ω.如果在A、B间的某处发生短路,如图9所示.这时接在A处的电压表示数为10 V,电流表示数为40 mA.求发生短路点相距A有多远.图9第二章 电 路第一节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课前预习练1.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控制变量 直尺 螺旋测微器 缠绕2.导电性能 无关 欧姆米 Ω·m 材料 横截面积 长度3.ρ=R S l长度为1 m ,横截面积为1 m 2 4.4∶35.D [由R =ρl S,V =lS ,得R ′=10 000R .]1.AD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A 对,B 、C 错;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并存在超导现象.绝对零度只能接近,不可能达到,D 对.]2.C3.D [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 =ρl S ,拉长后长度变为2l ,横截面积变为S 2, 所以R ′=ρl ′S ′=ρ2l S 2=4R . 导线两端原来的电压为U =IR ,拉长后为U ′=IR ′=4IR =4U .]4.9 19解析 金属原来的电阻为R =ρl S,拉长后长度变为3l ,因体积V =Sl 不变,所以导线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3,即S /3,故拉长为原来的3倍后,电阻R ′=ρ3l S /3=9ρl S=9R . 同理,三段绞合后,长度为l /3,横截面积为3S ,电阻R ″=ρl /33S =ρl 9S =19R . 点评 某导体形状改变前后,总体积不变,电阻率不变.当长度l 和横截面积S 变化时,应用V =Sl 来确定S 和l 在形变前后的关系,然后再利用电阻定律即可求出l 和S 变化前后的电阻关系.5.C [本题应根据导体的电阻定律R =ρl /S ,欧姆定律R =U /I 和电流定义式I =q /t 求解.对于第一根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其横截面积必然变为原来的1/2,由导体的电阻公式可知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第二根导线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1/2,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故其电阻变为原来的1/4.给上述变化后的裸导线加上相同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I 1=U 4R ,I 2=U R /4=4U /R 由I =q /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q 1∶q 2=I 1∶I 2=1∶16故C 项正确.]6.200 m解析 设整个导线AB 的电阻为R 1,其中AC 段的电阻为R 2,根据欧姆定律U =I 1R 1=I 2R 2,则R 2R 1=I 1I 2=0.50.6=56.再由电阻定律,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所以AC 段导线长l 2=R 2R 1l 1=56×1 200 m =1 000 m .由此可知,剪去的导线BC 段的长度为:l =l 1-l 2=200 m.解析 (1)由于待测电阻(约250 Ω)与电流表内阻(约40 Ω)相近,远小于电压表内阻(50 kΩ),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控制待测电阻电压的线路,用滑动变阻器连接成限流式接法或分压式接法均可,如下图所示.(2)作U —I 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这条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求该直线的斜率k ,则R =k =229 Ω(221~237 Ω均为正确).(3)因为游标为50分度,所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150mm =0.02 mm ,另外游标卡尺不能估读,读出待测电阻的长度为8.00×10-3 m ,直径为1.98×10-3 m.(4)将数据代入公式ρ=RS l =R πd 24l得 ρ=8.81×10-2 Ω·m.课后巩固练1.A [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可见当横截面积S 一定时,电阻R 与长度l 成正比,A 正确.]2.BC3.CD [滑片P 向c 移动,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电阻增大,可以接b 和c 或b 和d ,本质相同.]4.AB [超导现象是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接近零的现象,故A 正确;C 中材料只是电阻率变化不明显,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5.C [由R =ρl S 和V =Sl 得:l 不变、S 增大一倍时,R 变为原来的12;S 不变,l 增大一倍时,R 变为原来的二倍;l 、S 都减小为原来的12时,R 不变;l 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一倍时,R 变为原来的12.] 6.D [设薄片厚度为d ,则由电阻定律,得R 12=ρL 1L 2d ,R 34=ρL 2L 1d .故R 12∶R 34=L 21∶L 22,选项D 正确.]7.B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故选B.]8.D [由公式R =ρl S ,S =14πD 2,P =U 2R 得,U =4ρlP πD 2,解得U a ∶U b =1∶2,故D 正确.]9.D [将(a)图半球形导体材料看成等大的两半部分的并联,则(b)图中可以看成等大的两半部分的串联,设每一半部分的电阻为R ,则(a)图中电阻R a =R 2,(b)图中电阻R b =2R ,故R a ∶R b =1∶4.]10.3.12×10-3 V解析 据R =ρl S =2.9×10-8×5×10-2185×10-6 Ω ≈7.8×10-6 Ω U =IR =400×7.8×10-6 V =3.12×10-3 V.11.12.5 km解析 A 、B 间距离l =40 km ,导线总长2l ,总电阻R =800 Ω.设A 与短路处距离x ,导线总长2x ,总电阻R x . 由欧姆定律:R x =U I =1040×10-3Ω=250 Ω 由电阻公式:R =ρ2l S ,R x =ρ2x S,得: x =R x R l =250800×40 km =12.5 km. 即短路处距A 端12.5 km.第二节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1.在直角坐标系中,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这样画出的I—U图线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金属导体的电阻几乎是________的,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____________,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________元件.欧姆定律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与电压不成________,这类电学元件叫________元件,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________.对电阻一定的导体,U—I图和I—U图两种图线都是过原点的________直线,但U—I 图象的斜率表示________.对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导体(半导体),是过原点的曲线.2.二极管具有________导电性,当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________,当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________.3.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1)电路中各处________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1)各电阻两端的________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电流等于各支路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如图1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图1(1)电阻关系R1∶R2为__________;(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为______;(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I1∶I2为________.知识点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双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A.电路中的电流为0.4 A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3.如图2所示电路,R1=2 Ω,R2=3 Ω,R3=4 Ω.图2(1)如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 A,则干路电流多大?(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 A,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方法技巧练】一、用伏安法测电阻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如图3所示,分别将图(a)和(b)两种测量电路连接到电路中,按照(a)图时,电流表示数为4.60 mA,电压表示数为2.50 V;按照(b)图时,电流表示数为5.00 mA,电压表示数为2.30 V,比较这两次结果,正确的是()图3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5.如图4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 Ω,R2=R3=300 Ω,A、B两端电压U AB=8 V.图4(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2)当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三、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描绘方法6.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的规格为“6 V 3 W”,其他供选择的器材有:A.电压表(量程6 V,内阻20 kΩ)B.电压表(量程20 V,内阻60 kΩ)C.电流表(量程3 A,内阻0.2 Ω)D.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1 Ω)E.滑动变阻器R1(0~1 000 Ω,0.5 A)F.滑动变阻器R2(0~20 Ω,2 A)G.学生电源E(6~8 V)H.开关S及导线若干实验中要求电压表示数在0~6 V范围内变化,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 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绘出伏安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并画出实验原理图.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2.如图5所示,A、B间电压恒为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上的电压数值()图5A.一直为U B.一直为0C.逐渐增大到U D.逐渐减小到03.如图6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6A.导体的电阻是25 ΩB.导体的电阻是0.04 Ω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4.(双选)如图7是电阻R的I—U图线,图中α=45°,由此得出()图7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B.电阻R=0.5 ΩC.因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cot α=1.0 ΩD.在R两端加6.0 V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5.图8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S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S接通前的()图8 A.12 B.23 C.13 D.146.(双选)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 和0.1 A ,电流表的内阻为0.2 Ω,那么有关待测电阻R x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 A .R x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B .R x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C .R x 的真实值为99.8 ΩD .R x 的真实值为100.2 Ω7.如图10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 保持不变,电阻R 1、R 2、R 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 1∶R 2∶R 3是( )图10A.1∶1∶1 B.4∶1∶1C.1∶4∶4 D.1∶2∶28.在图11中,甲、乙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1A.甲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乙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内接法B.甲中R测>R真,乙中R测<R真C.甲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R V,故此法测较小电阻好D.乙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 A,故此法测较大电阻好9.R1=10 Ω,R2=20 Ω,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R2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10 V,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可以是()(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3)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图12 第二节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课前预习练1.电流 电压 恒定 倾斜直线 线性 正比 非线性 直线 倾斜 电阻2.单向 很大 很小3.(1)电流 I 1=I 2=I 3=…=I n(2)各部分电路电压 U =U 1+U 2+…+U n(3)各部分电路电阻 R =R 1+R 2+…+R n4.(1)电压 U 1=U 2=U 3=…=U n(2)电流 I =I 1+I 2+…+I n(3)倒数 1R =1R 1+1R 2+…+1R n课堂探究练1.(1)3∶1 (2)3∶1 (3)1∶3解析 (1)因为在I —U 图象中,电阻等于斜率的倒数,即R =ΔU ΔI,所以 R 1=10×10-35×10-3Ω=2 Ω R 2=10×10-315×10-3 Ω=23 Ω, 故R 1∶R 2=2∶(23)=3∶1. (2)由欧姆定律得U 1=I 1R 1,U 2=I 2R 2,由于I 1=I 2,则U 1∶U 2=R 1∶R 2=3∶1.(3)由欧姆定律得I 1=U 1R 1,I 2=U 2R 2, 由于U 1=U 2,则I 1∶I 2=R 2∶R 1=1∶3.点评 对I —U 图象或U —I 图象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先仔细辨认纵轴与横轴各代表什么,以及由此对应的图象上任意一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具体意义.如下图甲中,R 2<R 1;而在图乙中R 2>R 1.2.BC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 A =0.6 A ;R 2阻值为R 2=U 2I =120.6Ω=20 Ω,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 =3 V .]3.(1)6.5 A (2)1.38 A 0.92 A 0.69 A.解析 (1)由I 1、R 1可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即可算出I 2、I 3,总电流I =I 1+I 2+I 3.并联电路的电压U =I 1R 1=3×2 V =6 V ,流过电阻R 2、R 3的电流分别为I 2=U R 2=63A =2 A , I 3=U R 3=64A =1.5 A. 所以干路电流为I =I 1+I 2+I 3=(3+2+1.5) A =6.5 A.(2)已知I 1+I 2+I 3=I ①又由I 1R 1=I 2R 2,有I 2=R 1R 2I 1② 由I 1R 1=I 3R 3,有I 3=R 1R 3I 1③ 将②③式同时代入①,有I 1+R 1R 2I 1+R 1R 3I 1=I , 代入已知数据,得I 1≈1.38 A ,再代入②③中,得I 2≈0.92 A ,I 3≈0.69 A.点评 对第(2)小题应用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I 1R 1=I 2R 2=I 3R 3求解时必须注意,不要把这三个电阻中电流的关系错写成I 1∶I 2∶I 3=R 3∶R 2∶R 1.4.B解析 比较(a)、(b)两图的电压读数,可知ΔU =0.20 V ,则ΔU U =0.202.50=0.08;电流变化ΔI =0.40 mA ,则ΔI I =0.404.60=0.087,可见ΔI I >ΔU U,即电流变化明显一些,可见电压表内阻带来的影响比电流表内阻带来的影响大,故应采取内接法,即按照(a)图所示电路测量电阻R x ,R x = 2.5 V 4.60×10-3 A=543 Ω,此法测量值偏大,因此选项B 正确. 方法总结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时,连接方式可分为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两种方式:(1)电流表外接法: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R =U I可知,R 测<R 真,R 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合测小电阻,正如上一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电流表就采用了这种接法.甲 乙(2)电流表内接法:如图乙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U 的测量值偏大.由R =U I得R 测>R 真,R 越大,电流表的分压越小,误差就会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用于测量大电阻.5.(1)4.8 V ~8 V (2)3.43 V ~8 V解析 (1)当S 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 1为限流式接法,R 3及R 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动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 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 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 AB =8 V ,当滑动片P 在最下端时,R 1的全部与R 2串联,此时R 2上的电压最小,U R 2=R 2R 1+R 2U AB=4.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 V ~8 V. (2)当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动片在最下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 2与R 3并联,再与R 1的全部串联,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R 22=150 Ω,电压为U ′=R ′R 1+R ′U AB =150200+150×8 V =3.43 V ,当滑动片在最上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 AB =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 ~8 V .方法总结1.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比较2.选用两种接法的原则(1)负载电阻的阻值R 0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R ,须用分压式电路;(2)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电路;(3)负载电阻的阻值R 0小于变阻器总电阻R 或相差不多,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时,可采用限流接法;(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总能耗较小.6.V 1 A 2 R 2 电路图见解析图解析 小灯泡为“6 V 3 W ”,额定电压为6 V ,额定电流为0.5 A ,即允许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最大不超过0.5 A ,最大电压不超过6 V .在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时,本着安全、精确的原则,安全原则即量程要大于所测电流或电压值;精确原则是量程要尽量小,量程越小测量越精确.故电流表应选A 2,电压表应选V 1.滑动变阻器选取时要本着安全、够用、调节方便的原则,“安全”即流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I ≈E R)应小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调节方便”即变阻器的总电阻应接近小灯泡的电阻.本实验中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灯=U 2P =623Ω=12 Ω,故应选用R 2. 连接电路时,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点评 电学实验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电学实验器材的选取,应本着安全、精确、调节方便的原则.本题中讲述的选取方法很简便,且容易理解,同学们应注意领悟、掌握.课后巩固练1.D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C [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滑片P 由B 端向A 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从0~U 变化,选项C 正确.]3.B [由图象可知,导体的电阻:R =U I =50.2Ω=25 Ω, 当电压U 1=10 V 时,电流I 1=U 1R =1025A =0.4 A , 当电流I 2=0.1 A 时,电压U 2=I 2R =0.1×25 V =2.5 V .]4.AD [由于I —U 图线为一直线,所以A 正确.由于R =U I 所以R =10 V 5 A=2 Ω,故B 不对.由于两坐标单位不同,不能用公式R =cot α=1.0 Ω来计算,故C 不对.当U =6 V时,I =U R=3 A ,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由q =It 可知是3.0 C ,故D 对.] 5.B [由串并联知识可得,在S 没有接通时,R 1、R 2串联,I 1=E 2R;在S 接通后,R 2、R 3并联,再跟R 1串联,I 2′=12I 2=12·E R +R 2=12·2E 3R =E 3R .由I 2′I 1=E3R E 2R=23,所以B 选项正确.] 6.AC [因为电流表和R x 直接串联,所以电流表读数I ′等于流过R x 的真实电流I ,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和R x 串联电路的两端,故电压表读数U ′大于R x 两端的真实电压U ,所以R x 的测量值R x ′=U ′I ′大于真实值R x =U I ,故A 对.R x 的真实值为:R x =U I =U ′-I ′R A I ′=10-0.1×0.20.1Ω=99.8 Ω,故C 对.] 7.C [因P 1=P 2=P 3,又R 2与R 3并联,U 2=U 3且P =U 2R ,故R 2=R 3,I 2=I 3=12I 1,即I 1∶I 2∶I 3=2∶1∶1,根据P =I 2R 得R 1∶R 2∶R 3=1I 21∶1I 22∶1I 23=1∶4∶4.] 8.B 9.D10.(1)I —U 图象见解析图 (2)开始时不变,后来增大 (3)增大解析 在图中画出图象如图所示,曲线开始呈直线状说明开始电阻几乎不变,后来逐渐靠近U 轴说明电阻增大.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1.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源外部的电路叫________,其电阻称为外电阻;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路,其电阻称为内电阻.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________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3.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________,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适用于外电路是________的电路.4.路端电压是指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输出电压U=E-Ir.(1)当外电阻R增大时,I ,内电压,路端电压U增大,当R→∞时,内电压为零,路端电压等于。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电路章末复习课学案粤教版选修3-1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电路章末复习课学案粤教版选修3-1

章末复习课[体系构建][核心速填]1.基本概念(1)电流①定义式:I=错误!.②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2)电压①定义式:U=错误!.②计算式:U=IR.(3)电阻①定义式:R=错误!.②决定式:R=ρ错误!.(4)电动势:E=错误!.2.基本规律(1)欧姆定律①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错误!.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2)电功和电热.①电功:W=qU=UIt.②电热(焦耳定律):Q=I2Rt.(3)电功率.①纯电阻:P=UI=I2R=错误!。

②电源.a.总功率:P总=EI.b.发热功率:P热=I2r.c.输出功率:P出=UI.d.关系:P总=P出+P热.闭合电路的动态问题分析1电路中局部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电路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局.2.基本方法(1)分析电路,弄清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各电表所测的对象,明确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情况.(2)先整体,后局部,注意内外电路的联系.首先判断外电阻R的变化情况,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错误!判断干路电流的变化,进而明确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3)分清变和不变的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先研究不变的量,再研究变化的量的变化情况.3.分析步骤(1)确定电路的外电阻R外如何变化.(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错误!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3)由U外=E-Ir,确定电源的外电压(路端电压)如何变化.(4)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5)确定支路电压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如何变化.【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和R 4皆为定值电阻,R 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电流表A 1的读数为I 1,电流表A 2的读数为I 2,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读数为U 2,当R 5的滑片向a 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A 1的读数变化量大小为ΔI 1,电流表A 2的读数变化量大小ΔI 2,电压表V 1的读数变化量大小为ΔU 1,电压表V 2的读数变化量大小为ΔU 2,则( )A .I 1变大,ΔU 1>ΔU 2,错误!不变B .I 1变大,ΔU 1<ΔU 2,错误!变小C .I 1变小,I 2变小,错误!变小D .U 1变小,U 2变小,ΔU 2ΔI 2不变D [当R 5的滑片向图中a 端移动时,R 5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I 1变大,路端电压变小,U 1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U 2=E -I 1(r +R 1+R 3),I 1增大,则U 2变小,因此I 2变小;而U 1变小、U 2变小、R 1+R 3的总电压增大,则知ΔU 1〈ΔU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U 1=E -Ir ,则错误!=r ,不变.故A 、B 错误.同理,错误!等于电阻R 2与电阻R 4之和,可知错误!不变,故C 错误,D 正确.][一语通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清楚错误!、错误!、错误!的物理含义:错误!=r ,错误!=r +R 1+R 3,而错误!=R 2+R 4.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都看作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为r 。

物理学案同步实用课件选修31粤教版:第二章 电路 章末总结

物理学案同步实用课件选修31粤教版:第二章 电路 章末总结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I2Rt或
U2 Rt
来计算电功.
例1 如图1所示,电源电动势E=7.5 V,内电阻r= 1.0 Ω,定值电阻R2=12 Ω,电动机M的线圈的电阻R =0.5 Ω.开关S闭合,电动机转动稳定后,理想电压表 的示数U1=4 V,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3.0 W.不计 电动机的摩擦损耗等,求: (1)电源的路端电压. 答案 6 V 解析 路端电压等于R2两端的电压, 由 P2=UR22, 代入数据解得:U=6 V
可判断电路中一定存在的故障是__D__.
A.灯A短路
B.灯B短路
C.cd段断路
D.df段断路
表1 测试点 a、b b、c c、d d、f
电压表示数 有示数 有示数 无示数 有示数
解析 答案
(2)将开关断开,再选择欧姆挡测试,测量结 表2
果如表2所示,那么检查出的故障是__B_D__. A.灯A断路 B.灯B短路 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1 R
,P∝
1 R
纯电阻电路:电功完全转化为电热
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加其他形式的能
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
电 基本 路 规律
l 电阻定律:R=_ρ_S__
焦耳定律:Q=_I_2_R_t_ U
部分电路:I=_R__
欧姆定律
E
闭合电路:I=_R__+_r_
闭合电路的功率:P总=_I_E__,P出=__IU__,P内=_I_2_r_
例3 如图3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A、B灯都不亮,他采用 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故障检查.
图3
(1)闭合开关,应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
检查,选择开关置于10 V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2.4 认识多用电表教案 粤教版选修3-1-粤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2.4 认识多用电表教案 粤教版选修3-1-粤教版高二选修3-1物理教案

2.4 认识多用电表教学目的: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2、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引言:串、并联规律的应用: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一、电流表原理和主要参数主要结构是永磁铁和放入其中的可转动的线圈及固定刻度盘组成。

1、表头构造和原理〔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

原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是当线圈中通入电流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着指针一起偏转。

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即指针偏角θ与电流强度I成正比,即θ=kI。

其数值通过指针指示刻度盘上的刻度来确定。

〔刻度盘上的刻度是均匀的〕2、电流表的主要参数:〔1〕满偏电流I g满偏电流I g:表头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指针达到满偏;表头的线圈准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几十微安到几毫安,用I g表示。

说明:如果通过表头的电流超过满偏电流I g,指针指不出示数,表头可能被烧坏。

〔2〕表头的内阻R g表头的线圈电阻一般为几欧到几百欧,这个电阻值叫做表头的内阻,用R g表示。

内阻R g:表头线圈的电阻叫做表头的内阻。

[说明]每个表头都有它的满偏电流I g和内阻R g,R g和I g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3〕满偏电压U g:即指针满偏时,加在表头两端的电压,故U g=I g R g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叫满偏电压,用U g表示。

满偏电流I g、内阻R g、满偏电压U g三者之间关系。

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g=I g R g因而假设电表的内阻Rg,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可把相应各点的电流值改写成电压值,即电流表也是电压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刻度盘的刻度不同而已。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研究闭合电路课件 粤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电路 研究闭合电路课件 粤教版选修31
3 会分析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第二页,共19页。
学案(xuéàn)5 研究闭合电
一、电动势
1.外电路 内电路 外电路 外电阻 内电路 内电阻 r
2.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 E 伏特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 U 外+U 内
2.正

E R+r
三、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外电路
2. U=E-Ir
第十五页,共19页。
学案5 研究(yánjiū)闭合电路
2.( 闭 合 电 路 欧 姆 定 律 的 应 用)(单选)电动势为 3 V 的 电池,在电路中输出 3 A
的电流,由此可知( B )
A.内、外电阻相差 1 Ω B.内、外电阻之和为 1 Ω C.外电阻为 1 Ω D.内电阻为 1 Ω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R+E r 得:R+r=1 Ω,选 B.
第十二页,共19页。
学案(xuéàn)5 研究闭合电路
针对训练 2 (单选)两电源的 U—I 图象如图中直线 A、B 所示.由图
象可知
(B )
A.EA=EB,rA=rB B.EA>EB,rA>rB C.EA<EB,rA<rB D.EA>EB,rA<rB
第十三页,共19页。
学案5 研究(yánjiū)闭合电
答案(dáàn) 0.55 A~1 A
第十页,共19页。
学案(xuéàn)5 研究闭合电路
针对训练 1 如图所示,R 为电阻箱,电表 为理想 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 R1=2 Ω 时,电压表读数 为 U1=4 V;当电阻箱读 数为 R2=5 Ω,电压表读 数为 U2=5 V.求:电源的 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路第二.docx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路第二.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1.在直角坐标系中,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这样画出的I—U图线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金属导体的电阻几乎是________的,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____________,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________元件.欧姆定律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与电压不成________,这类电学元件叫________元件,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________.对电阻一定的导体,U—I图和I—U图两种图线都是过原点的________直线,但U—I 图象的斜率表示________.对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导体(半导体),是过原点的曲线.2.二极管具有________导电性,当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________,当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________.3.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1)电路中各处________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1)各电阻两端的________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电流等于各支路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________之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如图1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图1(1)电阻关系R1∶R2为__________;(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为______;(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I1∶I2为________.知识点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双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A.电路中的电流为0.4 A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3.如图2所示电路,R1=2 Ω,R2=3 Ω,R3=4 Ω.图2(1)如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 A,则干路电流多大?(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 A,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方法技巧练】一、用伏安法测电阻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如图3所示,分别将图(a)和(b)两种测量电路连接到电路中,按照(a)图时,电流表示数为4.60 mA,电压表示数为2.50 V;按照(b)图时,电流表示数为5.00 mA,电压表示数为2.30 V,比较这两次结果,正确的是( )图3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5.如图4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 Ω,R2=R3=300 Ω,A、B两端电压U AB=8 V.图4(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2)当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三、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描绘方法6.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的规格为“6 V 3 W”,其他供选择的器材有:A.电压表(量程6 V,内阻20 kΩ)B.电压表(量程20 V,内阻60 kΩ)C.电流表(量程3 A,内阻0.2 Ω)D.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1 Ω)E.滑动变阻器R1(0~1 000 Ω,0.5 A)F.滑动变阻器R2(0~20 Ω,2 A)G.学生电源E(6~8 V)H.开关S及导线若干实验中要求电压表示数在0~6 V范围内变化,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 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绘出伏安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并画出实验原理图.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2.如图5所示,A、B间电压恒为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上的电压数值( )图5A.一直为U B.一直为0C.逐渐增大到U D.逐渐减小到03.如图6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6A .导体的电阻是25 ΩB .导体的电阻是0.04 Ω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D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 时 ,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4.(双选)如图7是电阻R 的I —U 图线,图中α=45°,由此得出( )图7A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B .电阻R =0.5 ΩC .因I —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 =cot α=1.0 ΩD .在R 两端加6.0 V 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5.图8中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S 接通后流过R 2的电流是S 接通前的( )图8A.12B.23C.13D.146.(双选)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 和0.1 A ,电流表的内阻为0.2 Ω,那么有关待测电阻R x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 .R x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B .R x 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C .R x 的真实值为99.8 ΩD .R x 的真实值为100.2 Ω7.如图10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 保持不变,电阻R 1、R 2、R 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 1∶R 2∶R 3是( )图10A .1∶1∶1B .4∶1∶1C .1∶4∶4D .1∶2∶28.在图11中,甲、乙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 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1A .甲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乙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内接法B .甲中R 测>R 真,乙中R 测<R 真C .甲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 ≪R V ,故此法测较小电阻好D .乙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 ≫R A ,故此法测较大电阻好 9.R 1=10 Ω,R 2=20 Ω,R 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 ,R 2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10 V ,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可以是( )A .45 VB .5 VC .25 VD .15 V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10.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几组U 和I 的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 /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 /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1)在图12中画出I —U 图象. (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3)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图12第二节 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课前预习练1.电流 电压 恒定 倾斜直线 线性 正比 非线性 直线 倾斜 电阻 2.单向 很大 很小3.(1)电流 I 1=I 2=I 3=…=I n(2)各部分电路电压 U =U 1+U 2+…+U n (3)各部分电路电阻 R =R 1+R 2+…+R n 4.(1)电压 U 1=U 2=U 3=…=U n (2)电流 I =I 1+I 2+…+I n (3)倒数 1R =1R 1+1R 2+…+1R n课堂探究练1.(1)3∶1 (2)3∶1 (3)1∶3解析 (1)因为在I —U 图象中,电阻等于斜率的倒数,即R =ΔUΔI,所以R 1=10×10-35×10-3 Ω=2 ΩR 2=10×10-315×10-3 Ω=23 Ω,故R 1∶R 2=2∶(23)=3∶1.(2)由欧姆定律得U 1=I 1R 1,U 2=I 2R 2,由于I 1=I 2,则 U 1∶U 2=R 1∶R 2=3∶1.(3)由欧姆定律得I 1=U 1R 1,I 2=U 2R 2,由于U 1=U 2,则I 1∶I 2=R 2∶R 1=1∶3.点评 对I —U 图象或U —I 图象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先仔细辨认纵轴与横轴各代表什么,以及由此对应的图象上任意一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具体意义.如下图甲中,R 2<R 1;而在图乙中R 2>R 1.2.BC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 A =0.6 A ;R 2阻值为R 2=U 2I =120.6 Ω=20 Ω,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 =3 V .]3.(1)6.5 A (2)1.38 A 0.92 A 0.69 A.解析 (1)由I 1、R 1可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即可算出I 2、I 3,总电流I =I 1+I 2+I 3. 并联电路的电压U =I 1R 1=3×2 V =6 V , 流过电阻R 2、R 3的电流分别为I 2=U R 2=63 A =2 A ,I 3=U R 3=64A =1.5 A.所以干路电流为I =I 1+I 2+I 3=(3+2+1.5) A =6.5 A. (2)已知I 1+I 2+I 3=I ① 又由I 1R 1=I 2R 2,有I 2=R 1R 2I 1② 由I 1R 1=I 3R 3,有I 3=R 1R 3I 1③将②③式同时代入①,有I 1+R 1R 2I 1+R 1R 3I 1=I ,代入已知数据,得I 1≈1.38 A ,再代入②③中, 得I 2≈0.92 A ,I 3≈0.69 A.点评 对第(2)小题应用电流与电阻的反比关系I 1R 1=I 2R 2=I 3R 3求解时必须注意,不要把这三个电阻中电流的关系错写成I 1∶I 2∶I 3=R 3∶R 2∶R 1.4.B解析 比较(a)、(b)两图的电压读数,可知ΔU =0.20 V ,则ΔU U =0.202.50=0.08;电流变化ΔI =0.40 mA ,则ΔI I =0.404.60=0.087,可见ΔI I >ΔUU ,即电流变化明显一些,可见电压表内阻带来的影响比电流表内阻带来的影响大,故应采取内接法,即按照(a)图所示电路测量电阻R x ,R x = 2.5 V4.60×10-3A=543 Ω,此法测量值偏大,因此选项B 正确. 方法总结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时,连接方式可分为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两种方式:(1)电流表外接法: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R =U I可知,R 测<R 真,R 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合测小电阻,正如上一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电流表就采用了这种接法.甲 乙(2)电流表内接法:如图乙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U 的测量值偏大.由R =U I得R 测>R 真,R 越大,电流表的分压越小,误差就会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用于测量大电阻.5.(1)4.8 V ~8 V (2)3.43 V ~8 V解析 (1)当S 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 1为限流式接法,R 3及R 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动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 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 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 AB =8 V ,当滑动片P 在最下端时,R 1的全部与R 2串联,此时R 2上的电压最小,U R 2=R 2R 1+R 2U AB =4.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 V ~8 V.(2)当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动片在最下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 2与R 3并联,再与R 1的全部串联,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R 22=150 Ω,电压为U ′=R ′R 1+R ′U AB =150200+150×8 V =3.43 V ,当滑动片在最上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 AB =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 ~8 V.方法总结1.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比较接法 项目限流式分压式电路组成变阻器 接入电连接变阻器的导线分别接金属杆一端和电阻线圈一端的接线连接变阻器的导线分别接金属杆一端和电阻线圈的两端接线路特点柱(图中变阻器Pa 部分短路不起作用)柱(图中变阻器Pa 、Pb 部分都起作用,即从变阻器上分出一部分电压加到待测电阻上)调压范围ER xR x +R~E(不计电源内阻)0~E(不计电源内阻)2.选用两种接法的原则(1)负载电阻的阻值R 0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R ,须用分压式电路;(2)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电路; (3)负载电阻的阻值R 0小于变阻器总电阻R 或相差不多,且电压电流变化不要求从零调起时,可采用限流接法;(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总能耗较小. 6.V 1 A 2 R 2 电路图见解析图解析 小灯泡为“6 V 3 W ”,额定电压为6 V ,额定电流为0.5 A ,即允许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最大不超过0.5 A ,最大电压不超过6 V .在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时,本着安全、精确的原则,安全原则即量程要大于所测电流或电压值;精确原则是量程要尽量小,量程越小测量越精确.故电流表应选A 2,电压表应选V 1.滑动变阻器选取时要本着安全、够用、调节方便的原则,“安全”即流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I ≈ER)应小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调节方便”即变阻器的总电阻应接近小灯泡的电阻.本实验中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灯=U 2P =623Ω=12 Ω,故应选用R 2. 连接电路时,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 点评 电学实验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电学实验器材的选取,应本着安全、精确、调节方便的原则.本题中讲述的选取方法很简便,且容易理解,同学们应注意领悟、掌握.课后巩固练1.D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C [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滑片P 由B 端向A 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从0~U 变化,选项C 正确.]3.B [由图象可知,导体的电阻:R =U I =50.2Ω=25 Ω, 当电压U 1=10 V 时,电流I 1=U 1R =1025A =0.4 A , 当电流I 2=0.1 A 时,电压U 2=I 2R =0.1×25 V =2.5 V .]4.AD [由于I —U 图线为一直线,所以A 正确.由于R =U I 所以R =10 V5 A=2 Ω,故B不对.由于两坐标单位不同,不能用公式R =cot α=1.0 Ω来计算,故C 不对.当U =6 V 时,I =U R=3 A ,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由q =It 可知是3.0 C ,故D 对.]5.B [由串并联知识可得,在S 没有接通时,R 1、R 2串联,I 1=E2R;在S 接通后,R 2、R 3并联,再跟R 1串联,I 2′=12I 2=12·E R +R 2=12·2E 3R =E 3R .由I 2′I 1=E3R E 2R=23,所以B 选项正确.]6.AC [因为电流表和R x 直接串联,所以电流表读数I ′等于流过R x 的真实电流I ,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和R x 串联电路的两端,故电压表读数U ′大于R x 两端的真实电压U ,所以R x 的测量值R x ′=U ′I ′大于真实值R x =U I ,故A 对.R x 的真实值为:R x =U I =U ′-I ′R AI ′=10-0.1×0.20.1Ω=99.8 Ω,故C 对.]7.C [因P 1=P 2=P 3,又R 2与R 3并联,U 2=U 3且P =U 2R ,故R 2=R 3,I 2=I 3=12I 1,即I 1∶I 2∶I 3=2∶1∶1,根据P =I 2R 得R 1∶R 2∶R 3=1I 21∶1I 22∶1I 23=1∶4∶4.]8.B 9.D10.(1)I —U 图象见解析图 (2)开始时不变,后来增大 (3)增大 解析 在图中画出图象如图所示,曲线开始呈直线状说明开始电阻几乎不变,后来逐渐靠近U 轴说明电阻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路章末总结学案(粤教版选修3-1)一、电路的分析和计算1.认清外电路上各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必要时需画出等效电路图帮助分析.要特别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所对应的电路.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闭合电路中由于局部电阻变化(或开关的通断)引起各部分电压、电流(或灯泡明暗)发生变化的问题分析的基本步骤是:(1)认清电路,明确各部分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对象;(2)由局部电阻变化判断总电阻的变化;(3)由I=ER+r判断总电流的变化;(4)据U=E-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5)由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判断各部分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变化.3.闭合电路中的功率(1)各部分功率关系分析由EIt=I2Rt+I2rt知,EI=I2R+I2r其中EI为电源的总功率,I2r为电源内电路消耗功率,I2R为外电路消耗功率,也是电源的输出功率.(2)判断可变电阻的功率变化时,可将可变电阻以外的其他电阻均看做内阻.例1图1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听课记录:图2变式训练1 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在平行板电容器C中恰好有一带电粒子处于悬空静止状态,当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左移动时,带电粒子将(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静止不动D.不能确定运动状态的变化例2 电路图如图3甲所示,图乙中图线是电路中的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 Ω,定值电阻R0=3 Ω.图3(1)当R为何值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2)当R为何值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多少?图4变式训练2 如图4所示,直流电动机和电炉并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内阻r=1 Ω,电炉的电阻R1=19 Ω,电动机绕线的电阻R2=2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源内电路消耗的热功率P=25 W;当S闭合时,干路中的电流I=12.6 A.求:(1)电源的电动势E;(2)S闭合后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二、电路故障的分析方法电路故障一般是短路或断路,常见的情况有导线断芯、灯泡断丝、灯座短路、电阻器内部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检查故障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仪器检测法(1)断点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2)短路故障的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电路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该电路没有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2.假设法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出全部可能发生的故障为止.图5例3 某同学按图5所示电路连接实物,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C之间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当并联在A、B之间时,电压表的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B、C之间时,电压表的读数为0,则故障可能是( )A.AB段断路B.BC段断路C.AB段短路D.无法判定听课记录:图6变式训练3 用电压表检查图6电路中的故障,测得U ad=5.0 V,U cd=0 V,U ab=5.0 V,则此故障可能是( )A.L断路B.R断路C.R′断路D.S断路三、实验1.掌握实验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电流表的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等.2.电路设计(1)设计原则:①安全性;②准确性;③方便性;④经济性.(2)设计思路题干的条件和要求及器材―→确定实验原理―→确定需测量的物理量―→制定实验方案例4 在“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为15 kΩ)B.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75 kΩ)C.电流表(量程3 A,内阻约为0.2 Ω)D.电流表(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 Ω)E.滑动变阻器R1(0~10 Ω,0.6 A)F.滑动变阻器R2(0~2 000 Ω,0.1 A)G.电池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H.开关S,导线若干(1)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填题干中相应英文字母符号)(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7中______(填“(a)”、“(b)”或““(c)”)为该实验的电路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图把实物图8用导线连接起来.图7图8听课记录:【即学即练】1.图9如图9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 =2bc.当将A 与B 接入电压U(V )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 ;若将C 与D 接入电压为U(V )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 .4IB .2IC .12ID .14I 2.图10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恒定不变,电灯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 端滑动,则( ) A .电灯L 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 .电灯L 变亮,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 .电灯L 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电灯L 变亮,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3.图11如图11所示中的图线a 是某电源的特性曲线,图线b 是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个电源的内阻等于______Ω.用这个电源和两个电阻串联形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 .图124.如图12所示,一只黑箱有A 、B 、C 三个接线柱,已知黑箱内的电器元件只有两个,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电压档测量,各接线柱间电压均为零,利用欧姆档依次进行6次测量,将每次红黑表笔的位置、测得的阻值都填入表中.试画出黑箱中的电路图.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构建ρl S 电压U 电流I E R +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阻 二极管 故障 UIt I 2Rt U 内I U 外I 解题方法探究例1 A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b 端滑动时,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导致整个电路的外电阻R 外增大,由U =E R 外+r·R 外=E1+r R 外知路端电压即电压表的读数变大,而R 1的分压U R 1=E R 外+r·R 1减小,故R 2两端的电压U R 2=U -U R 1增大,再据I =U R 2R 2可得通过R 2的电流即电流表的读数增大,所以A 项正确.] 变式训练1 B 例2 见解析解析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为:E =20 V ,r =7.5 Ω由题图甲分析知道,当R =0时,R 0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为P =(E R 0+r )2R 0=(203+7.5)2×3W ≈10.9 W(2)当r =R +R 0时,即R =4.5 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为P =(E R 0+R +r )2(R 0+R )=(203+4.5+7.5)2×(3+4.5) W ≈13.3 W.变式训练2 (1)100 V (2)571.2 W解析 (1)S 断开时,由P =I 20r 得:I 0= P r = 251A =5 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0(R 1+r )=5×(19+1) V =100 V.(2)S 闭合后,内电压U 1=Ir =12.6×1 V =12.6 V故电路的路端电压:U 2=E -U 1=(100-12.6) V =87.4 V.通过电炉的电流:I 1=U 2R 1=87.419A =4.6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2=I -I 1=(12.6-4.6) A =8.0 A.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P 1=I 22R 2=8.02×2 W =128 W. 输送给电动机的电功率:P 2=U 2I 2=87.4×8.0 W =699.2 W.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 3=P 2-P 1=(699.2-128) W =571.2 W.例3 A [可采用“验证法”分析.若A 对,即AB 段断路,符合题目所述的故障现象;若B 对,即BC 段断路,电路中无电流,不可能有U AB =U ;若C 对,即AB 段短路,则U AB =0,不合题意.]变式训练3 B [用“验证法”分析,若A 对,即L 断路,则U ad =0,不合题意;若C 对,即R ′断路,则U ad =0,不合题意;若D 对,即S 断路,则U ad =0,也不合题意.] 例4 (1)ADEGH (2)(b) 实物连接如下图所示解析 (1)E =3 V ,电压表选A ;I m =ER x=0.6 A ,电流表选D ;因I m =0.6 A ,而I R 2=0.1 A ,所以滑动变阻器选E.故应选用的实验器材为ADEGH.(2)R 1=2R x ,故为限流式接法;R x <R A R V ,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即学即练1.A [设沿AB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1,沿CD 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 2,则有S 1S 2=12,AB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1,CD 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 2,则有R 1R 2=ρl ab S 1ρl bc S 2=41,电流之比I 1I 2=R 2R 1=14,I 2=4I 1=4I .]2.A [滑片向b 端滑动,电阻R 1增大,则R 外增大,由I =ER 外+r得I 减小,故电流表示数减小.R 外增大,则路端电压增大,由I L =U 路端R L可知I L 增大,所以电灯L 变亮,A 正确.]3.2 2.88解析 从电源的特性曲线a 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 =6.0 V内阻:r =|ΔU ΔI |=63Ω=2 Ω从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b 可知:R =UI=4 Ω用两个电阻R 串联跟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电流I =E 2R +r =62×4+2A =0.6 A电源的路端电压U =I ·2R =0.6×2×4 V =4.8 V 电源的输出功率:P =UI =4.8×0.6 W =2.88 W. 4.见解析解析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判断出电路中无电源.欧姆档在反接阻值不同,说明存在二极管.A 、C 正反接阻值相同,说明其间属于纯电阻.由于二极管正向电阻是非线性的,因此R BC ≠R BA +R AC ,电路图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