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和中心地理论

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和中心地理论
教堂 政府建筑
× 火车站 河流 铁路 电车轨道 广场
步行街 老城区 零售区 精英社区
M 仓储式
购物中心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他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 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 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由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 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 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读图回答50~51题。
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组团式 条带式

城市 等级
高 低
城市 作用


城市 数目


城市 距离


服务 范围


职能 种类
多 少
检 服务 功能


1.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包含低一级中心 地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2.相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独立、 相互排斥。 3.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 4. 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面积是低一级 中心地服务范围面积的3倍(1:3:9)。
2.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检
A.甲普通服务店 乙家具商店 丙星级宾馆 B.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C.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用电器 D.甲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
4.图中 ( ) A.②区的东西宽度最大为4千米 B.①区与③区的最小高差约为2米 C.城市地势北高南低 D.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
成都 带
伦敦
工人 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通 勤

城市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自中心向外扩展。
4、扇形模式有何特点?

2-1城市篇-空间结构

2-1城市篇-空间结构
名称 迁安镇 唐山市 北京市
距离
人口规模 前往该地的频率 寻求的服务
0
2.9万
90km
706万
195km
1700万
最多 1
中等 2
较少 3
彼此距离

---------------
城市数目

---------------
服务范围

---------------
服务质量

---------------
工业 住宅 住宅 工业
知识树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历史因素 行政因素 经济因素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的 成 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民族、宗教、生 活习惯、收入水 平等

7
⑥⑤Βιβλιοθήκη 6①5②
2

1

3
4
(1)①~⑦中哪个区域适宜发展成中心商业区,为什么? (2)除中心商业区外,①~⑦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低和最高?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假若 你是政府人员如何运用区位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X区? (4)假若你是厂商,不想搬迁,你用什么理由向政府游说?
探究活动二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请看屏幕,比较上海、成都、天津三 城市的空间结构有何共同之处?原因是什 么?(提示:联系图2-1-10) 2、阅读“天津滨海新区”的崛起相关 资料,分析滨海新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体现了什么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 具有重要影响?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 例子吗?
试一试
13世纪起荷兰人就开始围海造田,20世纪80年代规划者应用不同规模城市服 务功能差异原理,欲把圩田规划为田园式居民区,规划者欲建高、中、低城 市15个,请结合本节所学,在图中画出这三级城市应各占多少个以及它们大 致的位置。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
(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
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03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 优缺点
集中式城市地域结构的优缺点
总结词:紧凑高效
优点:集中式城市地域结构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减少交通距离和通勤时间,提高城市 管理和服务效率。同时,这种结构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缺点:集中式城市地域结构可能会导致城市无序蔓延,过度依赖中心城区,导致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这种结构也可能限制城市的扩展空间,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目 录
• 引言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主要类型 •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优缺点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选择因素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要点一
研究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目的是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关注 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城市 规划、建设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05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发展 趋势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中的应用
01
02
03
绿色建筑
推广节能建筑,降低能源 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保护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 绿地、湿地等自然保护区 建设。
低碳交通
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低碳 出行方式,减少交通碳排 放。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影响
分散式城市地域结构案例:洛杉矶
总结词
低密度、蔓延发展
详细描述
洛杉矶采用分散式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呈低密度蔓延发展,各区域功能相对独立。这种模式有利于缓 解中心城区压力,但容易导致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组团式城市地域结构案例:广州

城市社会学 第四章 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社会学 第四章 城市地域结构

二、工业布局理论
韦伯区位理论的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韦伯的区位理论属于局部均衡的研究,仅从个别企业
的区位出发,从少数几个因素(运费、工资、集聚)的影响出发,忽 略对整体的工业区位问题、许多重要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客观实际 的研究,因而无法把握工业区位的规律。
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位理论由对个别企业或中心进行单因素 的研究,过渡到对整体经济及其地域组织进行研究。如从宏观经济角 多因素分析工业区位的形成和演变,注意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等。
二、工业布局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 Losch)1940年发表的《经济的空间秩 序》,是动态区位论的代表之作。
德国人奥特伦勃(E·Otremba)于1952年发表了《普通农业地理 学与普通工业地理学》,指出工业地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空间结合中的 区位以及地域的工业结构。
克鲁梅(G·Krumme)将工业区位论与行为科学结合起来,提出 区位的意志决定,即感应——行为决定的观点,论述了行为科学与工 业区位的关系。
(一)增长极限理论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Perroux),他在《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 (1950)一文中指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 是围绕着一个极核而进行。
(一)增长极限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地理空间地增长不是均匀 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 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 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 经济的增长。
(一)标准大城市统计区
英文缩写SMSA (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是美国政府确定的一种划分城市地域的方法。SMSA的具体划分方法如 下:
(1)一个具有5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或共同组成一个社区的 总人口达5万人以上的两个相连城市。其中较小的一个城市人口不得 低于15000人。

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

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

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们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功能布局、经济发展,还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城市土地利用,简单来说,就是指城市中各类不同性质的土地在空间上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这包括了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等。

而地域结构模式,则是这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组合和分布规律。

我们先来看居住用地。

在城市中,居住用地的分布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交通便利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靠近主要交通干线或者公共交通站点的区域,往往更受居民青睐,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

环境质量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那些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空气质量好、噪音污染少的地区,通常会吸引更多的居民。

此外,社会经济因素也不能忽视。

高收入人群可能更倾向于居住在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住宅区,而低收入人群则可能集中在相对较为简陋、设施不够完善的区域。

商业用地的布局则有着自己的特点。

市中心往往是商业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这里人流量大,交通便捷,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写字楼等通常会聚集在这里。

而在城市的郊区或者新开发区域,也会出现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但它们往往需要依靠便捷的交通和充足的停车设施来吸引顾客。

工业用地的选址通常会考虑到成本和交通等因素。

为了降低土地成本和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许多工业企业会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工业园区集中布局。

这样既能方便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又能减少对城市中心区域的污染。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等,它们的分布需要考虑到服务半径和人口密度。

例如,学校一般会按照学区来分布,以确保周边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入学。

医院则需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以便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多种类型。

同心圆模式是其中较为经典的一种。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第一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一)概念1.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2.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如城市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均是均质地域)。

(二)均质度均质度:就是地域均质性的量度,依据信息论的观点,其计算公式为:D=λ(1-H)其中:λ:系数; H:熵(是表示随机事件中不确定性的概念,是对事物无序性的量度) (三)均质地域的划分方法可以通过提取各区域主要职能的办法确定均质地域的边界,其具体做法是:①在城市建成区地图上划出方格网;②确定要提取的职能种类,并用字母表示;③确定出每个方格的主要职能倾向,标上字母,形成城市地域职能总信息图;④将总信息图分解,得出各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⑤根据单顶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勾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要结合市区地形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正),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⑥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一)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1.同心环模式的组成①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的核心,包括商店、办公机构、银行、剧院、旅馆等。

其显著特点是:地价高,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②过渡地带:是围绕着CBD的,由住宅、小工厂、商店、仓库等组成,住宅较低级、破旧,甚至还分布着贫民窟,是新来移民的居住区,工厂多以轻工业为主。

③工人居住带:布局紧凑,条件不佳,供较大工厂工人居住的地带。

④居住带(中产阶级居住区):较为富裕和宽阔的郊区,因距离市中心较远,故有独立的购物中心。

⑤城市边缘通勤带:是一个高价的居住地域,也是城乡交错带,是供高阶层居住并驱车上班的地带,——也称“CBD有产阶层的郊外居住地”。

2.同心环模式的意义及其发展此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研究提出新的办法:①伯吉斯采用的是人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即将生态学的研究思路引入到城市社区研究,认为人类活动的侵入(invasion)和更替(succession)形成人类的城市社区,表现在:人类活动的侵入引起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土地占有者的更迭又进一步引起了城市社区的更替。

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合理规划PPT课件

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合理规划PPT课件
D
A
CD练习来自业1、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城市布局形式各有何特点?2、在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关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编辑本段市场需求市场份额形式经营管理企业经营 点子营销方案 市场调研 兰何水生武功市场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房地产策划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读“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左图),回答1--4题
1.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形式为( )A.集中紧凑式 B.多核心式 C.同心圆式 D.分散疏松式2.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河流 B.地形、气候 C.气候、河流 D.光照、地形3.若要在石化工业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设立防护带,则可以作为防护带的是( )A.铁路、滩地 B.两侧山地 C.滩地、黄河 D.黄河、铁路4.防护带内可以设置的部门有 ( )A.医院 B.运动场 C.疗养院 D.仓库
看课本P40图及P41表格完成:
结合三方案的比较,你认为选择哪个方案更为合适? 并说明理由。
(向西向北发展的方案3为衡水镇的规划发展方案。 因为方案3占用少些良田,对居住区污染也较少,远 期发展余地大;考虑到要充分保护有限的耕地, 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以利于城市的 持续发展,确定方案3为规划发展方案。)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和意义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1、城市布局形式的含义
城市布局形式是指城市用地布置的外部形态,即城市用地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以及组合的形式和规模。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故又称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形式。
2、城市布局形式的种类
分为集中紧凑式与分散疏松式两类
城市布局形式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矿产等)的制约,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布局形式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城市地理学第七章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理学第七章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规划的未来展望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 重要趋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 市规划和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可持续发展
未来城市规划将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
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地域结构形 成与演变机制的研究,探索各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加强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规划 、城市治理、城市经济发展的 关系研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拓展对全球不同类型城市的比 较研究,总结不同城市地域结 构的共性和个性,为城市的规 划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地域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类型的城市可能具有不同的地域 结构特征。
城市地域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城市 的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地域结 构也会不断调整和优化。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政策因素
经济因素
政府制定的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区域规 划等政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具 有重要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因 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 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等因素对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
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等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等方面产生影响。
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 究领域之一,对于了解城市发展规律 、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管 理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11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11章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一节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1、均质性与均质度 均质性是指城市用地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 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征。它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并非地 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 均质度即指均质性的相对程度,我们可以参考信息论 中熵(熵是信息论中度量随机事件在某项实验中不肯定程 度的概念)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均质度的大小。
势,与其建陶产业的发展条件有关。90年代后期是南庄镇 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用地需求巨大。 而在南庄镇并入禅城区以后,承接了禅城区的部分用地压 力,成为禅城区的供地大户,其城市化建设力度日益加大, 建设用地需求更加强劲,建设用地总规模进一步增加。 1996年禅城全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5066.89hm2,20 04 年增加到9625.77hm2,其中包含南庄镇3306.63hm2。8 年来城区建设用地共增长1252.25hm2,增长率为24.41﹪。 从禅城建设用地增长的变化看,1996年以来,用地增长呈 现两个高峰:其一是1997―1998 年的快速增长期;其二 是2004年的高速增长期。1999―2003 年则是城乡用地缓
同心圆圈层式发展。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完善,空间 扩展形态逐渐转变为轴线扩展。2002 年并入禅城的南庄 镇发展稍微滞后于老禅城地区,但也沿着吉利涌发展了大 片的工业区。 统计到 2004 年,祖庙、张槎和石湾街道已经没有农 村用地,只有南庄镇还剩一些农田保护区。禅城地势较低 平,城市用地和空间扩展不受地形的限制,城市形态发展 遵循一般的圈层式和轴向填充式规律。目前由于行政边界 的限定,城市发展轴间基本摆满后,空间扩展进入蔓延期。 但由于其行政面积狭小,土地资源有限,所以目前城市用 地的蔓延受到了很大限制。
又有其特殊性。 1.1 1964 年之前:城市形成时期 早在唐宋年间,佛山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 至北宋时期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 佛山老城地势南高北低,为汾江河所环绕。汾江河是佛山 历代的水路交通枢纽,老佛山城市空间的发展主要集中在 汾江河两岸向南拓展。1964 年以前,佛山建成区面积仅 10.77km2。 1924―1936年,老佛山的道路系统开始建立50―70 年代是其道路系统的发展阶段。当时佛山城市用地主要集 中在现在的汾江河以南、季华路以北、佛山大道以东和文

城市的地域结构

城市的地域结构

2008年高考地理复习资料专题十五:城市的地域结构●高考考点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3、城市的合理规划在中心商务区的四点特征中,第①和第②两点在大部分城市表现很明显;第③和第④两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表现得很突出。

6、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远期与近期,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需要与可能的关系;②合理、科学地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园地和林地;③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城市绿地,搞好绿化建设;④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保持与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⑤根据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的各项定额指标和建设标准,并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真题解析[例1](2001年广东地理卷)把右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思路串讲]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由几个区域构成,呈东西延伸,用地较分散,所以判断属于分散疏松式的城市布局形式;该城市沿河分布,河流的两侧是绵延的山脉,很显然,城市的布局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石化工业属于有严重污染的企业,由于该地区盛行西北风,从图中看出石化区位于城市的上风向及流经该城市的河流的上游河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另外,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带,也不利于废气的扩散,会加重城市大气污染,综合考虑,石化工业区不适宜布置在该地区。

[标准答案]⑴分散疏松式地形⑵不合理。

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该地盛行风为西北风),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地域结构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加大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涌入这些地区,城市产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以及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都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引进外资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逐渐向多元化、服务业化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1、多元化在各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中,重点打造的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以重庆为例,其特色产业已由传统的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而且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风险分散的发展模式,注定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

2、服务业化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服务业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简单的技术要求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等特点,而且也与我国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有关。

像重庆、成都等地曾经专注于制造业,而现在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服务业。

因此,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将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不少的机遇。

3、技术密集型随着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的高科技企业正在爆发式增长。

以成都为例,其以“天府科技城”为主要载体,培育了一批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启动了许多支持科技公司发展的政策,这有利于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迭代,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需求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内生型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重点。

(完整word版)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

(完整word版)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

考点名称: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形成原因(一)城市功能区的含义: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如图:(2)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

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征中心商务区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工业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因素: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

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与合理规划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与合理规划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区与合理规划考点出题方向复习策略城市地域功能考查各功能分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通过集聚效应分析城市内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城市的合理规划结合自然地理因素考查城市布局形式,结合交通、土地利用、城市环境考查城市布局及多种方法评价。

学生分小组自主设计某“新城镇规划图”,根据城市各功能区及工业企业的布局要求,探究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寻求最佳规划方案。

城市地域功能: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绿化用地等。

城市合理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规律总结城市布局:有“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主要受自然条件(如河流、气候、地形等)制约。

大多中小城市采用集中紧凑式,可节省成本。

而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中小城市只能采用分散疏松式。

采用何种布局形式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要有便利的交通。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在河流的下游区)。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

留有发展余地。

原理应用在城市各功能区的具体布局中,要特别注意工业区与住宅区间的关系。

如上海金山卫石化总厂布局在与风向垂直的郊外,污染企业远离居民区且之间有防护带相隔,以减轻大气污染(见图50—1)。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布局要求,规划时从多种角度考虑,综合比较分析各种规划方案的优缺点,探求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综合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

读图导航风向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图:首先要会判断风频玫瑰图(见图50—2),确定主导风向,其次是把握工业区的污染不能影响住宅区,从而确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分布。

图50—1图50—2机械工业区新城区 A F GCED B 文物古迹 老城区H 盛行风向图50—3城市规划模式图:看清图例,运用城市各功能区的布局原则及工矿企业的区位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成 都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居住区和文化区分布
在市中心附近,工业区则分布在城市的郊外
或远郊区。
扇形 模式
居住区相对比较集中,位于市中心及其外缘, 沈 而工业区围绕着交通线路呈扇状或方格状分 阳 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历史原因-继承、保护,改变(土地利用)
①、历史背景对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作用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结构和成因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1、概念: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它是 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形式。
2、影响因素: 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 展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
3、类型举例(图2.11和图2.12)
结构 类型
特点
举 例
同心 圆模 式
它的市中心为商业、行政、居住混合区,或 者说是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 公共交通的集中点。其他功能区围绕着城市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

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商业付租能力
商业区


住宅付租能力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的距离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分析交通状况对地租的影 响。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影响住宅分化)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我国城市发展背景复杂,经历了封建社会时期、半殖 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 经济时期的发展过程,历史因素对于城市功能分的作用 更明显。
⑵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是 却看不到摩天大厦,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25讲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合理规划课件

【优化方案】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25讲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合理规划课件

城市的三大基本功能区 住宅区、 住宅区 、 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 本组成, 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本组成 , 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 现 把其面积、 形状、 把其面积 、 形状 、 特征及区位特点等比较 如下: 如下:
方法突破 图解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地租高低的影响
学以致用 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 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 答(1)~(2)题。 ~ 题
(3)工业区 工业区 区位特点 不断向 不断向 __________移动 __________移动 市区外缘 原因 降低成本、保护 降低成本、 城市生态环境 _____________
趋向于沿主要 趋向于沿主要 工业生产运输需求量大 交通干线 __________分布 __________分布
释疑解惑 住宅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 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有 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 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 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等。 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等。
(1)延安市的地域形态类型是 延安市的地域形态类型是________。 延安市的地域形态类型是 。 (2)试分析延安市地域形态形成原因。 试分析延安市地域形态形成原因。 试分析延安市地域形态形成原因 (3)延河流经 延河流经________(地形区 ,向东注入 地形区), 延河流经 地形区 ________河。 河 (4)延安市的服务范围比西安市 延安市的服务范围比西安市________。 延安市的服务范围比西安市 。 解析:该题考查城市地域形态的判定和相关知 解析: 解答该题必须了解延安市的区位条件, 识。解答该题必须了解延安市的区位条件,这 是关键。 是关键。第(1)题,由图可直观判断出该城市目 题 前的空间形态属于放射状。 前的空间形态属于放射状。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的合理规划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的合理规划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
市的合理规划
第三节都市地域结构模式
☆知识要点:
1、三种常见模式:
同心圆模式(考虑经济--距市中心远近)
扇形模式(考虑环境因素)
多核心模式(都市规模越来越大,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就显现了新的经济进展的核心点)
2、都市地域结构进展历程
封建社会--服从统治权力的需要工业社会后--由资本和市场决定
以后--以人为中心,坚持可连续进展原则
第四节都市的合理规划
☆知识要点:
1、都市规划:
是一定时期内都市进展的打算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都市和治理都市的依据,目的是为了既合理利用都市土地、又爱护都市环境※难点解析:都市规划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都市化进程中
2、都市的布局形式:
集中紧凑式:利于节约建筑投资、利于行政治理、利于共用基础设施分散疏松式:形成要紧是因为受自然地势、矿产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
3、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难点解析:工业用地分布在交通便利处,降低成本;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联系要方便
二要减少工业区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难点解析:劳动密集型行业分布在市区;有污染的企业分布在都市的下风向和下游
三要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难点解析:防护带内人口不能密集、且应种植一些能吸取污染物的树种(水面也可充当防护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四讲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
[考纲要求]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

[知识精讲]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作用有: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集中式: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优点是便于集中设置较完Array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
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组团式: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之间不
相连属,而是有一定距离;这样用地显得较为分散,各片之间的联
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条带式或放射状;受特
定条件的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道路发展而形成;这种类型的城市
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而且运距很长;但是这种格局可以
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住宅区:
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
后形成
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
文化区相联系
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使得一些职
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居民点内
(4)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
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特征: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
大茂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5)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


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特点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6)其他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对住宅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对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在欧洲和北美表现尤其明显
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4.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地位和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合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能力训练]
1.对门槛人口的正确理解是(C)
A.不同行业的门槛人口一定不会相同
B.相同行业的门槛人口一定会相同
C.OR1是门槛人口的分布界限
D.小于OR1经营者获利很少,勉强生存
2.从金额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可看出(A)
A.R1—R2是该店实际服务人口或服务范围
B.R1—R2服务范围扩大,但经营者的收入增加不多
C.R2—R3服务范围扩大,经营者的收入增加
D.R2—R3交通费用增加,但购买商品的人数也增加,经营者的收入还是增加
读行业与用地方式关系图回答3—4题:
3.A 、B 、C 、D 、E 五图分别代表 ( D ) A .独立平房、多层住宅、农业、工业、零售业 B .独立平房、多层住宅、工业、农业、零售业 C .零售业、多层住宅、独立平房、农业、工业 D .零售业、工业、多层住宅、独立平房、农业
4.关于13题判断依据的正确说法是
( C )
A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在成本中的比例不高
B .零售业的付租能力一般,为了接近最大的消费群而分布在城市中心
C .农业用地需要的土地面积最大,付租能力最低
D .独立平房的建筑面积较大,环境优越,付租能力高于多层住宅 5.下列地理事物可布局在市区内和防护带(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内的分别是 ( D )
A .小型食品厂和印刷厂
B .石化企业和停车场
C .照相机厂和小学
D .服装厂和仓库
6.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
( B )
A .我国的太原、上海、唐山
B .英国的阿伯丁和我国的大庆、攀枝花
C .美国的纽约、华盛顿、洛杉矶
D .我国的西安和澳大利亚的悉尼 7.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是 ( A ) A .地租的高低 B .人们收入的多少 C .社会知名度 D .历史背景 8.在一个理想均质的平原上,假定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下图中的
( A )
读城市布局与等高线图回答9——10题 : 9.P 处设一钢铁厂,此处不可能...
位于

C )
A .印度半岛
B .西欧平原
C .我国东南沿海
D .地中海沿岸 10.Q 处是一家印染厂,河流的方向可能为 ( B ) A .西南—东北 B D .西北—东南 11.读六边形服务网格图:
A
B
C
D E
A B C D
(1)按中心地级别由高到低排列ABC 三个中心地的顺序是 BCA 。

(2) 判断下列城市的等级,并在横线上填出该等级在图中相应的字母:杭州 B ;温州 C ;萧山 A ;金华 C 。

(3)判断下列商业的等级,并在横线上填出该等级在图中相应的字母水果摊书报亭 A 、旅店、副食品 C 珠宝行、疗养院 B 。

12.读下图回答:
(1)此图表示的地域结构模式为( C ) A .扇形模式 B .多核心模式
C .同心圆模式
D .未来模式
(2)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 沿交通线两侧地带地租较高,相同功能分区沿交通线向外扩展 。

(3)此模式出现在人类进入 工业 社会后,城市地域结构由 资本 和 市场 决定此模式地域结构以 中心商务区 为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