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安排
1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安排15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安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育指导文件,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安排,希望对教学课程设置和提高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一、全册教材分析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二)各班措施1.一(1)、一(2)班重视基本口算,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A.学会看图数数。
B.加强基本训练,抓好计算基础。
C.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一(3)、一(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A.会数1-20以内的数,并能够口、手同步。
B.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能够灵活运用组成和分解进行计算。
C.重视作业质量,抓好书写格式。
3.一(5)班A.加强基础训练。
B.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多表扬、少批评。
C.设计多种形式的联系。
4.一(6)班A.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说完整话。
B.要尊重学生、注意学生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C.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内柔的理解。
D.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2015-2016数学学科一年级上教学计划表
五塘小学2015-2016第一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2015、9班级一(1)、(2)任课教师时间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思想教育、补差措施开学第一周(活动教学)介绍新学期学习内容,交流新学期打算,规范新学期要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1、认真学习新《大纲》,通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及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关于标新立异,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手、口、眼、脑各种器官协调并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
6、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大众的数学,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一数第二周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重点: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难点:用“点子”表示数的结果。
比一比第二周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的方法。
难点: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分一分第三周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会用一定的标准给事物分类。
难点: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认位置第三周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正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x)班有xx人。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材分析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的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三篇)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一(2)班,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班里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是很好。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
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学计划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学计划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015~2016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5~2016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的教材分析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共安排了10个单元和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包括认数和计算两部分;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比一比、认位置和认识图形(一);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包括分一分;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是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教学目标。
在知识技能方面,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认数、计算、比较大小、认识位置和图形、分类、统计和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在思维能力方面,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研究态度和价值观。
1.数学基础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数数和抽象出数的过程,能够认识20以内的数,并且能够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能够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
此外,能够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数学思考在认数过程中,能够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能够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
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能够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能够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015年秋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实际体验法
多媒体课件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
3、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0加几,仍等于几;0减几,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1、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2、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观察法
动手操作
多媒体课件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能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正确地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的位置。
2、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科单元教学计划
2015.8
单元
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训练要点
知识易错(混)点
延伸点
德育渗透要点
拟采用教学方法
设备(设施)等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通过几个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
2、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15-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不懂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大部分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简单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是不深刻而且速度慢,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学习。
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充分利用教具,运用各种小游戏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并不知不觉掌握数学技能和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的认识和加减法,~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学期教学目标:、熟练地数出在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内的加减法和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活泼好动,对课堂研究不太适应,注意力较短。
因此,在教学时,应从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入手,让学生对数学研究感兴趣,同时培养良好的数学研究惯,这是学生迈向数学研究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通过数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
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研究认数和计算的开始,也是研究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中,这些知识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研究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
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研究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领域:1、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能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1、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初步研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1、学生能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能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能够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能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研究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
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
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2、数学思考领域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4、情感与态度领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具体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臵。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臵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5、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6、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二、教材分析(1)数与运算①数的认识与表达:10以内的数(课本第4~16页);20以内的数(课本第38~41页);比一比(课本第17~18页)。
在这些章节中,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对周围熟悉的物体实施对应、分类、计数,学会先从多基数、序数的角度来建构数的概念。
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出发,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最后达到抽象出数的模型的目标,会数、会读、会写20以内的数,经历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把握实物的多少到把握数的大小的过程,并能用数来认识和表达交流周围生活中发生的相关情景。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第【1】篇〗一、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研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聚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以组内教研为主线开展活动。
二、基本情况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有5个教学班,由3位数学教师组成,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教师们工作热情高、积极主动、学习氛围浓。
三、工作目标1、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形式,在组内扎实、有效、持久地开展教研活动,促进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的模式,让集体备课由“形式化”转为“实效化”,努力促进个人备课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使每位教师都明确树立质量的意识。
3、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每位老师做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展示课。
四、具体措施1、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
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的关系”,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重视平时学生测试及各方能力的综合测试。
既要努力锻造精品课,更要注重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水准。
本学期通过开展上示范课、展示课,加强我数学组的互学之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强化教学行为,期初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根据所任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如实实施。
督促教师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鼓励数学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我校数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3、改革教学形式,本学期数学组以加强集体备课为根本,以理论学习为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13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13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精选13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工作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一年级有学生_人,其中男生_人,女生_人。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2、教学目标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五、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通过本学期的数学研究,学生能够掌握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认识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和钟表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2、思维与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数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和探究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和钟表等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认识数1-5第二单元:认识数6-10第三单元:认识2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加法口算第五单元:减法口算第六单元:认识简单的几何形体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简单的统计八、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考试评价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研究使用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6、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并感受到研究数学的乐趣。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惯。
8、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4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一、具体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1、双基要求。
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
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二)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本学期,我将更深刻地学习会议精神,全面____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与《数学课程标准》。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3篇)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
教学目标: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符号“_”、“《/font”、“”,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阳光小学潘萍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带一年级一班和三班,一年级一班有46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1人,一年级三班4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9人,这些学生基本都上过幼儿班。
他们天真可爱,也活泼调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经过一走的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学生基本了解了小学生活和一些课堂规矩。
因此,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强调渗透,并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