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一语文配套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始皇。

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场惊雷乍起、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一起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汉宣帝时,为谏大夫。

汉元帝时,任宗正。

因反对宦官,下狱。

汉成帝即位后,得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

其散文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

在前人基础上辑录一部“楚辞”体诗歌总集《楚辞》。

辑录群书时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按国别体编订为《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大举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1.《战国策》《战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在体例上是国别体。

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12策33篇。

《战国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设计+反思+实录+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设计+反思+实录+说课稿)

荆轲刺秦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把握主要情节并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整理、积累,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反抗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正义行为2.难点:文意理解、文言现象梳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战国策》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表现在本文中的文学价值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响和惊心动魄的情节。

本节学习高潮和结局部分,来体会当时紧张的氛围。

一个人,一把匕首让秦廷乱作一团。

二、情节整理1.每段小标题整理要求:结合课前预习,用凝练的语言概括每段的主要情节,同桌交流2分钟,统一意见并推荐展示人。

参考标题:厚遗蒙嘉、蒙嘉进言、秦廷见轲、顾笑舞阳、图穷匕见、秦廷搏击、无且提轲、依柱笑骂、荆轲被斩。

2.提炼影响剧情发展的关键情节。

提示:合并次要情节,按照场景变化主次要人物活动将次要、附带情节归入主要情节中。

高潮:计见秦王、顾笑武阳、图穷匕见、秦廷搏击、依柱笑骂。

结局:荆轲被斩。

四、课文讲解1.第10-12段(1)齐读。

(2)小组合作,疏通大意,标注重点字、词、句式、疑难问题。

(3)重点提问: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使使以闻大王。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4)思考:荆轲通过什么途径见到秦王的?从中可见荆轲怎样的性格?行事周密,有智谋。

2.第13段讲解(1)同桌合作疏通文意,圈出重点字、词、句式、疑难问题。

(2)重点字词句式展示:字词:奉、以、陛、色、怪、前、少。

句式:使毕使于前。

(3)情节思考:面对秦王,秦武阳与荆轲各自什么反应?从中可见两人怎样的性格特点?使用了什么塑造人物的手法?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前、谢。

整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1 精品

整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1 精品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学习目标】1、疏通故事情节,掌握积累文言实词和句式2、学习本文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3、探究、评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把握其思想性格特征难点:对荆轲刺秦的客观评价【学法指导】①利用网络书籍,查找“荆轲刺秦王”的相关文章、诗歌,及图片、影视作品等,对“刺秦”的史实有粗略的了解②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学案,疏通文字、理解文意、组内交流,形成学习提纲③通过学案,充分体现主体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④通过小组交流,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知识链接】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战国策》的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2.补充资料:①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②“春秋四刺客”: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荊轲刺秦王【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预习课完成):1、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不同含义:仰天太息流涕古义:今义: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今义: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今义:将军岂有意乎古义:今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今义: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今义:终已不顾古义:今义:2、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进兵北略地函封之樊於期乃前曰其人居远使使以闻大王太子迟之发尽上指冠群臣怪之箕踞以骂曰3、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3)取之百金(4)见燕使者咸阳宫(5)父母宗族,皆为戮没(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7)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8)遂自刎(9)人不敢与忤视.(10)见燕使者咸阳宫以下展示课完成二、整体感知:1、《荆轲刺秦王》全文简短的1356言,如何体现了《战国策》“长于叙事”的特点?开端:刺秦缘起——“()”发展:()——包括()()()()()五个场面高潮:()——包括厚遗蒙嘉、()()()四个场面结局:荆轲被斩——“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三、感悟思考:2、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从荆轲对樊於期的三问入手,理解语言描写的效果)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4、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提示: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四、合作探究:5、你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附: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归纳小结】分别分析荆轲、太子丹、秦王等人的性格特点【当堂检测】1.翻译下列句子: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b、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何如?c、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积累词语:一去不复返——图穷匕现——悲歌击筑——发上指冠——变徵之声——参考答案:知识链接:②“春秋四刺客”:专诸刺王僚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聂政刺韩傀战国时侠客,魏国轵(今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莹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已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荣,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韩市寻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要离刺庆忌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荊轲刺秦王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不必赘言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预习检测:1、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含有“故意”之意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巧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2、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上: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箕踞: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3、(1)定语后置(2)状语后置(3)状语后置(4)状语后置(5)被动句(6)判断句(7)判断句(8)省略句(9)省略句(10)省略句整体感知:1、“愿足下更虑之”;行刺准备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廷刺秦王顾笑武阳、图穷匕现、倚柱笑骂感悟思考:2、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3、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重点词句:“萧萧易水寒”“白衣冠”“垂泪涕泣”“变徵之声”——凄凉悲怆的氛围“慷慨羽声”“瞋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顾”——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气势4、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5、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归纳小结: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何等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何等尴尬当堂检测:1、略2、一去不复返:一去就不再回来了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悲歌击筑:以之为典,抒发悲壮苍凉的气氛悲歌: ①悲壮地歌唱:慷慨~ㄧ~当哭②指悲壮的或哀痛的歌:一曲~击筑: 1.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发上指冠: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度愤怒变徵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学习反思:①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②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③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强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他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诺言,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的征途。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教案(系列三) Word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教案(系列三) Word版
(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劝说的艺术:①语言委Leabharlann 而不失力度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第三课时
一、课堂导入
荆轲刺秦王给了后人很多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3、整体感知:
①指出本文中的主要事件。
②课件出示主要事件:
(一)开端:行刺缘起。
(二)发展:刺前准备。
(三)高潮:廷刺秦王。
(四)结局:荆轲被斩。
四、精讲前四段:
1、介绍文言文读法:朗读、点读、美读、析读。
2、分段朗读。
3、分段点拨重点字词。(学生质疑、互相答疑、教师补充)
第二课时
一总结回顾知识点
课件出示: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第5课 荆轲刺秦王时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

第5课 荆轲刺秦王时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

5、荆轲刺秦王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与本中出现的常用且重要的文言实词。

如:亲、深、解、救、教、敢、还、资、诚、图、室、诏、被、穷、兵、阵、私、淬、决、卒、涕、币、提、股。

2、理解掌握古汉语的重要句式------名词作状语,定语后置的特点。

3、结合课文学习,培养文言翻译的能力。

4、积累与课文相关的成语5、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6、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7、背诵“易水送别”学习重点1,掌握本文涉及到的重要实词和句式,以及培养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2、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1、理解并能分析和判断名词作状语,定语后置两种句式。

2、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人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课前预习”;第二、三、四课时,师生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完成质疑探究,当堂检测及课后练习题。

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了解与《战国策》相关的知识。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出故事梗概。

3、梳理并训练重要的字词的读音.4、理解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掌握重要词语的读音,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划分结构,归纳层意,概括故事大意。

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

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

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

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1教案第二单元第五课《荆轲刺秦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1教案第二单元第五课《荆轲刺秦王》

课前预习一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提高翻译能力。

二一、走近《战国策》《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了解背景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

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

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找到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

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乱,则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涉及成语1、切齿拊心:形容痛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去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形容事物已成陈迹,不能重现。

3、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4、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骨髓.()燕.()国揕.()胸偏袒.()匕.()首淬.()火濡.()缕忤.()视瞋.()目鄙.()人倚.()柱收盛.()箕.( )踞.( )以骂 樊於.期( ) 切齿拊.( )心 长侍.( )足下 被八创.( ) 厚遗.( ) 蒙嘉 以药囊提.( )轲 夏无且.( ) 目眩.( )良久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1课时) 教案(系列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1课时) 教案(系列二)

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荆轲,学习荆轲英勇刚直、果敢机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把握文言基础知识2、教学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熟悉《战国策》,了解文章背景。

2 通读全文,理出结构层次。

一、导入二、关于《战国策》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

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全书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三、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田光。

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第5课荆轲刺秦王刺客荆轲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当属荆轲。

多少英雄像他那般高喊“一去不复还”血战沙场,为国捐躯。

多少人被他“独向虎狼秦”的大无畏而震撼,他的确是一个刺客。

面对必死的结局,他留下的,只是易水边那个模糊的背影。

荆轲凭一己之力,阻挡不了秦国扫六和而一统的历史大势,阻碍不了旦暮渡易水的虎狼之师。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荆轲如那只螳螂,奋不顾身抵住车轮,在霎时,他的生命终结了,他的身躯被碾压,化成粉,飘落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也许是螳臂当车,也许是飞蛾扑火。

但在那一瞬间,“飞蛾”得到光和热,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终不再留恋这个世界。

没有秦宫的刀光剑影,他留下的,也仅仅是那个易水旁的背影。

我真挚的怀念荆轲,我却不想为他高唱一首赞歌。

无疑,淡然走向死亡的人比淡然走向胜利的人更伟大。

荆轲不单是一个刺客,他更像一个隐士,他没有隐于山野,他大隐隐于朝。

也许有些牵强和片面,但我的确感受到了他勇士胸中难掩的心境,即不怜生、不惜死。

我认为荆轲刺秦的主要原因乃“壮士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太子丹的厚禄与宠信没有消磨他的信仰与英勇。

看到心灵的真挚,他便没有眷恋地去了。

历史的神巧便是那个同行者秦武阳。

这不仅仅是一个助手,而恰恰是一个对比,两个人灵魂鲜明的对照。

没有信念,即使年十二杀人的秦武阳也会恐惧。

而微笑刺秦的荆轲更如一封郑重的国书,他的表现就是内容,他挥刀拼杀就是风骨的展现,他宁死不屈就是庄严的宣告,致壮士于死地的刀斧,又怎是仅仅砍在他自己身上的呢?斯人已逝,浩气长存!我真挚地怀念荆轲。

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

2.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3.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作者连线目录学之祖——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

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寓言传说,发人深省。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设计+反思+实录+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设计+反思+实录+说课稿)

荆轲刺秦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把握主要情节并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整理、积累,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反抗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正义行为2.难点:文意理解、文言现象梳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战国策》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表现在本文中的文学价值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响和惊心动魄的情节。

本节学习高潮和结局部分,来体会当时紧张的氛围。

一个人,一把匕首让秦廷乱作一团。

二、情节整理1.每段小标题整理要求:结合课前预习,用凝练的语言概括每段的主要情节,同桌交流2分钟,统一意见并推荐展示人。

参考标题:厚遗蒙嘉、蒙嘉进言、秦廷见轲、顾笑舞阳、图穷匕见、秦廷搏击、无且提轲、依柱笑骂、荆轲被斩。

2.提炼影响剧情发展的关键情节。

提示:合并次要情节,按照场景变化主次要人物活动将次要、附带情节归入主要情节中。

高潮:计见秦王、顾笑武阳、图穷匕见、秦廷搏击、依柱笑骂。

结局:荆轲被斩。

四、课文讲解1.第10-12段(1)齐读。

(2)小组合作,疏通大意,标注重点字、词、句式、疑难问题。

(3)重点提问: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使使以闻大王。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4)思考:荆轲通过什么途径见到秦王的?从中可见荆轲怎样的性格?行事周密,有智谋。

2.第13段讲解(1)同桌合作疏通文意,圈出重点字、词、句式、疑难问题。

(2)重点字词句式展示:字词:奉、以、陛、色、怪、前、少。

句式:使毕使于前。

(3)情节思考:面对秦王,秦武阳与荆轲各自什么反应?从中可见两人怎样的性格特点?使用了什么塑造人物的手法?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前、谢。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2.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振、图、室、诏、穷、阵”等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翻译文言文2.学习、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二、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

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背景介绍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

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

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

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

”(《战国策·燕策三》)。

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四、关于“春秋四刺客”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荊轲刺秦王。

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高一语文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新人教必修1)

高一语文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第5课(新人教必修1)

古义: 走投无路 今义: 贫穷
导第记9·章晨扩读声晨系练统调音
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⑤诸郎.中.执兵
本 课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栏 目
⑥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开 关
古义: 近侍人员 今义: 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导第记9·章晨扩读声晨系练统调音
(3)虚词
①乃太 事子 所丹 以恐 不惧 成, 者,乃.请 乃.欲 荆卿 以曰 生: 劫连之词:,判于断是动词,是

课 栏 目
②以必 使得 工约 以.药 契淬 以.之 报: 太子介也词:,连用词,表目的,来


导第记9·章晨扩读声晨系练统调音
(4)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听到
导第记9·章晨扩读声晨系练统调音
④私丹乃不遂忍私.以见己樊之於期私.:,而副伤词长,者私之自意: 名词,私仇
本 课
⑤发轲顷既之取未图发.奉,之太,子迟发.之图::
动词,打开 动词,出发

目 开 关
⑥顾顾终.已计不不顾知.所:出动耳词:,连回词头,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
导第记9·章晨扩读声晨系练统调音
哉!自古忠臣孝子,义夫节妇,同一侠耳。”侠的精


神已经泛化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

目 6.吴小如先生《古典小说漫稿》中将侠义精神概括为:


“一、有血性,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二、言行
深得人心,有群众基础;三、有超人武艺。”
导第记9·章晨扩读声晨系练统调音
7.郑元春先生《侠客史》更进一步地指出侠的本质在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1

《荆轲刺秦王》【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课文分析】《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

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斩首行动”是现代军事战争中较为常用的战术,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

而且我们说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就是运用了这一战术。

然而在我国古代也有人用过这样的战术,那就是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命令荆轲刺杀秦王,好,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刺杀故事。

(教师板书: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简介荆卿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

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

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

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2

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2

2019-2020年(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教案2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3教时第一教时(一)课文起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询《六国论》“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2、荆轲刺秦王3、《战国策》:(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

由“准备”→“诀别”→“行刺”三部分组成。

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整体感知: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

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第二教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1、通假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教案(系列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5课荆轲刺秦王 教案(系列五)

《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2课时)明确教学要点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

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

(板书课题)二、《战国策》简介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高中语文 第5课荆轲刺秦王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2.2.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1.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歌声由悲凉到慷慨,凝聚着荆轲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生与死的搏斗,使重义轻生的英雄也产生了凄凉悲愤的感情。 易水辞诀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句)
迟:认为他出发得迟; 所以:……的原因;
一、译句
1、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过了一会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怀疑他改变了主意后悔了;
2、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我停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去;
3.荆轲准备得充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析:荆轲的准备并不充分,因为他没有等到他的朋友就出发了。秦武阳虽然是个勇士,但年龄尚小,这也许为刺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这里太子丹多疑、急功近利;荆轲“怒、叱”反映了荆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
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精彩部分
自学与诊断
1.第二部分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2.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4..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5.
6.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7.
8.6.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9.
7.分析:易水送别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通过哪些方法渲染的这种氛围?
精讲与点拨
6.: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荆轲刺秦王——一代刺客的壮丽悲歌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

在这里是迎着目光看的意思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D.士皆瞋目..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诸郎中..执兵D.愿大王少假借..之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D.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今太子迟.之A.发尽上.指冠 B.函.封之C.群臣怪.之 D.使使以闻.大王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二、精段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进兵北略.地略( )②秦王必说.见臣说( )③顾.计不知所出顾(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以( )⑤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太息(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译文:9.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的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重要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而使樊将军自刎。

D.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10.写出这三段文字中表示敬称的三个词语。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11.文中对樊将军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不超过15字) 答:三、一法一练——学习意动用法《荆轲刺秦王》中的词类活用:“太子迟之”的“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做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试完成题目。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

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逐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

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

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

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就业:求学B.世祖善.之善:善待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宠:受宠D.为首.为讳乎首:自首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译文:(2)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译文:答案1.B 2.D 3.B 4.D 5.C6.(1)风萧萧兮易水寒(2)为变徵之声(3)士皆瞋目7.①掠夺,夺取②高兴③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④因为⑤长声叹息8.(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不过现在到秦国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没有办法接近秦王。

(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9.C10.(1)足下(2)长者(3)卿11.义勇刚烈,矢志报仇,不惜一死。

12.B13.(1)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

(2)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

参考译文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

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

”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做了和尚,法名法净。

不久就还俗了。

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

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

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

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

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二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

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

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

这又能表明自己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

黑子认为崔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的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于是和高允断绝了关系。

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

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表现自己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

高允劝谏说:“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

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堂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远近之风景奇观。

如果要修造壮丽殿堂应该慢慢来完成它,不可一时实现。

计算一下,砍伐木材,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两万人,又有丁夫充当工匠,老人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

古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种田,就有人因此而受饥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因她而受饥寒’,况且几万人,那荒废损耗的数量,也就很多了。

用古人的道理来推论,用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

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

”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