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果业发展概况及闽台果业合作思考
对台农业合作调研报告
对台农业合作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入,台湾地区和大陆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也逐渐扩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和潜力,本次调研团队前往台湾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本报告。
本次调研目的主要有三点:1. 了解台湾农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农业经济、农产品供求情况等;2. 深入研究台湾农业技术创新和高效农业模式,为大陆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3. 探讨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和可能的合作领域,为未来合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结果1. 台湾农业的发展现状调研团队走访了台湾多个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研机构,了解了台湾农业的发展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台湾农业以果蔬种植为主,并且广泛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台湾农业也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2. 台湾农业技术创新和高效农业模式调研团队深入研究了台湾农业的技术创新和高效农业模式,并将其与大陆农业进行比较。
调研结果显示,台湾农业注重科技创新和农业信息化的应用,通过智能设备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台湾也致力于推广有机农业和环保农业,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和可能的合作领域调研团队与台湾农业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探讨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和可能的合作领域。
调研结果显示,两岸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可以在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展开合作。
此外,两岸也可以在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台湾农业的发展经验可为大陆农业提供借鉴。
大陆农业可以借鉴台湾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经验,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台湾的农业技术创新和高效农业模式对大陆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大陆农业可以借鉴台湾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智能设备管理和推广有机农业的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开放政策的推进,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活跃起来。
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与大陆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目前,闽台之间的创意农业合作也逐渐升温,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1.合作模式单一目前,闽台创意农业合作中主要以技术培训、产品交流等形式为主,缺乏深入的产业链合作和资本融合。
此外,两地之间的专业合作平台缺乏,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较难。
2.市场不活跃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消费群体对农业产品的要求正不断提高,对创意农业的消费需求也在逐年提升。
但闽台地区的创意农业产品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宣传不足等因素,面临着市场不活跃的问题。
3.政策限制台湾目前仅开放大陆农产品的少数品种进口,限制了两地农产品合作的发展。
此外,闽台之间的政策也存在差异,未来政策的调整和协调也是合作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建议1.推动产业链合作应以品牌运营、渠道建设、资本协同为核心,探索产业链合作模式,通过台湾创意农业品牌、营销策略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与福建农业生产实践、市场数据和品牌资源的对接,实现双方优势的整合和协同创新。
2.加强市场营销加强创意农业产品的品牌营销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塑造。
逐步开拓国内市场,建立销售渠道和终端销售网络,加大推广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3.协调制度机制加强台湾与福建农业合作交流机制建设,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促进两地农产品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动闽台创意农业合作为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
总之,闽台创意农业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推动两岸合作交流,实现双赢局面,需要立足产业整合和市场推广,加强政策协调和机制建设,共同促进创意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新阶段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新阶段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思考随着大陆与台湾交流日益密切,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这个新的阶段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改进我们的思维与做法,以改善双方农业的状况。
1. 建立健全的交流渠道为了让交流与合作更加高效,我们需要建立起健全的交流渠道。
在大陆,可以利用政府、学术界、科技创新等多种渠道来推进农业交流;在台湾,可以发挥各项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增强两岸之间的联系。
仅仅是通过交流渠道,我们就可以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2. 探索寻找合作领域需要找到双方都有兴趣、并且可以为双方带来好处的合作领域。
在大陆,可以探索水稻、蔬菜果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多种领域;在台湾,可以开发优质水果、果树、绿化有机耕作等。
只有合适的合作领域,才能够激发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潜力。
3. 推广新型技术和贸易方式在新的阶段中,要重视新型技术和贸易方式的应用和推广,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大陆,可以推广生物、新农药等技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安全性;在台湾,可以探索新型贸易方式,以开拓大陆市场和优化供应链。
只有更好地利用技术与贸易手段,才能够为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注入智慧。
4. 弘扬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需要弘扬农业文化传统。
在大陆,可以契合传统文化,容纳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丰富农业文化精髓;在台湾,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农业现代化中,加强两岸文化传统的融合。
只有弘扬农业文化传统,才能够为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5. 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人才是推动两岸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核心力量。
在新的阶段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与交流。
对于台湾,可以加强与大陆农业学校的合作,利用大陆农业培训机构的教学、研究、实践的平台,加强两岸学生的交流互动;在大陆,在新型农业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优先为台湾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机会。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福建与台湾作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创意农业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在闽台创意农业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策不配套、合作形式单一、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等。
有必要对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现状1.政策不配套闽台两地在农业发展政策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导致创意农业合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福建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补贴和扶持政策,而台湾在农业领域推行小农经营政策,注重精细化管理。
这使得闽台双方在创意农业合作时存在一定的理念差异和政策冲突。
2.合作形式单一目前,闽台创意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交流访问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合作形式相对单一。
由于缺乏更深入的合作方式,双方在市场拓展、品牌推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合作形式相对单一,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3.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在创意农业领域,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台湾在创意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福建在这方面相对滞后。
双方在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限制了创意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1.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闽台两地在农业发展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促进创意农业合作,双方需要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
可以通过定期举行闽台农业合作研讨会、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强政策的对接与研究,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合作政策,为创意农业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拓宽合作形式为了进一步推进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双方需要拓宽合作形式。
除了交流访问和技术转移外,还可以开展联合研发、品牌推广、产销对接等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形式。
可以通过建立闽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共建品牌等举措,加强双方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的长期效益。
台湾果业发展概况及闽台果业合作思考
台湾果业发展概况及闽台果业合作思考关键词:台湾果业发展来源:《福建果树》2011年第2期发布时间:2011-07-19罗应贵1詹兴堆21 福建省三明市经作站2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果业生产发达。
笔者于2011年3月10日至6月7日前往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农园生产系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学进修,期间对台湾果业进行较深入的调研。
1 台湾果品生产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地位台湾果品生产在农业中位置凸显,其产值长久以来始终在农作物生产中占据绝对优势(表1),2006-2010年,果品产值均达650亿元(新台币,下同)以上,占农产值的1/3以上(36.8%~39.2%),远高于蔬菜、稻米、花卉等作物。
即便是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中,果品产值在2007年前也一直位居首位,2008年后产值与养猪业相当。
2 台湾果树发展规模情况由于区域面积限制,台湾果树总体规模不大,近年来,果树面积约在20万hm2左右,实际上近+年来台湾果树与其他农业生产一样,其生产规模有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0年间面积减少近2.3万hm2。
受自然灾害等影响,产量年际间变幅较大,2003年产量达历史最高的280.2万t,最低年份为2005年度的236.4万t,相差43.8万t,变幅达15.7%,2006年后产量也有下降趋势(图1)。
3 台湾果树品种结构及产区分布台湾气候资源丰富,兼具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种植果树种类多,作为经济栽培的就有30多种,其中列入年报统计的就达23种(类)。
总体而言,品种多样化是其显著特征,除了柑橘、凤梨、香蕉仍然是其三大果类,其他果类均无明显的优势(表2)。
从产区分布来看,中北部以亚热带水果为主,海拔1500m以发展温带果树为主,南部以热带水果为主。
中南部是台湾水果的主要产区,屏东、南投、台南、台中、高雄、嘉义种植规模都在1.8万hm2以上,合计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台果树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4.4%和72.3%,其中屏东种植规模最大,面积达3.6万hm2,占全台的18.0%。
两岸水果业的合作与发展的SWOT分析
作者: 赖文凤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台湾研究
页码: 28-32页
主题词: SWOT分析;合作交流;水果业;两岸;20世纪80年代末;水果种植业;农业交流;农业行业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水果种植业合作交流开始,当时是台商和果农在福建和海南等地开发种植水果。
自从连宋访问大陆后,两岸水果业的合作已经成为两岸农业的合作的重点与热点。
但两岸水果业合作有其特殊性:水果业比其它农业行业(如养殖业)更加依赖自然条件,而水果也是需求弹性较高和替代性较强的农产品;此外,两岸水果业合作还受政治因素的干扰。
两岸水果业合作内外因素复杂。
本文借助SWOT这个制定企业战略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两岸水果业合作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有机地把内外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提出了两岸水果业合作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热带水果产业转型升级
加 强两岸 交流 合作 促 进 热 带水 果产 业 转型 升级
李伟 国
( 农 业部 农 垦 局 北京 1 0 0 1 2 5 )
5 F I 1 4日一2 1 日,应中华 两岸科 技交流协会邀请 ,
平稳运行。大陆农 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颁布实施后 ,
热带水果农 民专业 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但其实
大陆是世 界最 大的水果 潜在 消费市 场 。近几年 ,
际建设水平与 台湾地 区农会的差距还很大 ,生产和销售
的组织化 、社会化程度不高 ,热带水果产业 自我服务和 发展能力不强 。
( 二 )市场 方 面
化 、服务社会化 的特点。农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 ,大多
加入当地农会为主的民间组织 ,接受农会统一管理和指
导 ,实现统一供苗 、技术培训 、生产保险 、对外营销 , 产业组织化水平高。尤其是 台湾地区具有较健全 的热带
水果营销体系 ,营销渠道包括农会 自办超市 、批发市场 拍卖以及 由果农组成的产销班直接流通等 ,营销手段专 业高效 ,保证 了台湾地 区热带水果价格总体在较高价位
大陆热区与台湾地 区所处纬度相近 ,同属热带 、亚 热带气候 ,热带水果种类繁多。当前 ,两岸热带水果产 业分处不 同的发展梯度 :大陆热带水果产业仍处于传统 农业 向现代农业过 渡时期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台湾 地 区热带水果产业 已经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品种优 良、技术先进 、管理科学 。两岸优势互补 ,产业合作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市场设施 、运销技术的
改善 ,水果消费量大大提升 ,目前年人均消费水果达到
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对两岸果业发展的影响
发 展 观 光 果 园 近年 来 , 台湾
通 关 、 验检 疫等方 面 提供便 利 。 一 检 8 台湾 果 业的特 色 与优 势
≥ 月 1日大 陆 正 式 对 原 产 台 湾 地 区
的 观 光果 园得 到迅 速发 展 , 光果 观 般要 求
重视优 良品 种 的 引进 、 育和 园集 生产 性 、 活 性和 生态 性 功 能 选 生
石榴 、 莲雾 、 榔 、 、 、 、 子 、 ( 槟 桔 柚 枣 椰 小核 率达 3 %)和 品质 佳 等优 良 生 产 性 和综 合性 两 类 : 0 单 生产 性
性 状 ,中熟 品 系 7 一 一 6 c 2及 晚熟 品 观 光 果 园供 游客 采 果 、 品尝 、 购买 ,
Z 的 1 5种 水 果 实 施 进 口零 关 税 措
推 广 , 果 品质 优 良 为 提高 水 果 于一 体 。观光 果 园的 面积 水
施 。 20 从 0 6年 5月 1日开始 , 允许 品质 ,台湾 地 区大 量 引进 新 品 种 。 5 m 以上 ,作 物 多样 ,柑 桔 、 0h 杨 产 自台湾 地 区进 入 大 陆 的 水 果 种 台湾 还 在 选 育 种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工 桃 、 枝 、 眼 、 雾 、 石 榴 、 、 荔 龙 莲 番 梨 类增加到 了 2 2种 ,包 括 菠 萝 、 香
采 用产 期调 节技 术 , 果 可 周 水 区 、餐饮 区等休 闲游乐 设 施 , 水 集
l
|
年 供 应 台 湾 地 区 已 成 功 开 发 出 果 园 、 闲为一 体 。 休
热带 、 亚热 带 果 树 , 可 种 多 种 温 又 带果 树 ,有 各 种果 树 2 0多种 , 0 其
果 和 哈密瓜 。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
1. 农产品贸易逐渐增加:2024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逐渐增加,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新高。
两岸农业合作的互补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台湾地区的高品质农产品得以进入大陆市场,而大陆地区的大量农产品也得以销往台湾地区。
2. 农业技术交流不断深化:2024年,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不断深化,双方在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等方面的合作取得显著进展。
台湾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得以引进大陆,为大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大陆地区的农业技术也得以应用于台湾地区,提升了台湾地区农业的竞争力。
3. 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两岸农业合作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大陆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台湾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商合作,实现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提升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益和附加值。
同时,两岸农产品的合作也推动了农业品牌的建设,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农业资源共享与环保合作:两岸农业合作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共享与环保合作。
双方在农业水利、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同时,两岸农业合作也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共享,双方通过资源互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互利共赢。
总之,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提升了两岸农产品贸易水平,还促进了农业技术交流、农业产业链协
同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农业资源共享与环保合作。
这对于两岸农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两岸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峡两岸水果贸易困境及前景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海峡两岸水果贸易困境及前景李睿1于滨铜1张文胜2王志刚1(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2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摘要: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发展为中国台湾水果出口中国大陆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供给不稳定和销售不畅的困境。
从中国台湾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峡两岸水果贸易困境及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采取市场区隔营销战略、善用差异化竞争、完善外销供应链体系、加强品牌建设等改进措施。
未来,随着中国台湾果业销售组织化程度和水果品牌建设的提升,中国台湾水果的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水果;供给;销售;困境;前景Plight and Prospect of Cross-straits Fruits TradeLi Rui 1,Yu Bintong 1,Zhang Wensheng 2,Wang Zhigang 1(1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ross-strai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products trade policy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Taiwan fruit export to Chinese mainland,and also face the plight of supply instability and sales sluggishness.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growth of China's Taiwan fruit industry,the difficulties and main reasons for the fruit trade between cross-straits were analyzed.Finally,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adopting market segmentation marketing strategy,making good use of differentiated competition,improving export supply chain system,strengthening brand building and so on.In the future,with the organizational of fruit industry sales and fruit br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s Taiwan,China's Taiwan's fruits will have broad developmentprospect.China's Taiwan;Chinese mainland;fruit;supply;sales;plight;prospect2018-0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3136);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项目(GX2011-1007(Y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2018年专项项目(PXM2018_014207_000041)李睿(1995—),女,山西晋中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
浅谈两岸农业合作的成效_趋势及闽台合作的建议
浅谈两岸农业合作的成效、趋势及闽台合作的建议收稿日期:2005-04-21作者简介:李建华(1957-),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两岸农业研究。
李建华(福建省台湾农业中心 福州 350003)摘 要 本文对20多年来的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成效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文章还就两岸经贸交流的趋势做了评析,强调了新形势下福建该如何把握好两岸农业合作中的优势地位,并就闽台农业更深层次合作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合作 农业投资 农业经济 福建 台湾一、两岸合作是谋求共同发展,提高中华民族国际竞争力的共同需要可以说,在20多年的两岸关系中,农业交流与合作已成为诸多产业中最自然、最持久、最具基础的,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农业合作实现了彼此间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这种合作具有长期性和不可取代性,是两岸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在全球的竞争力的共同需要。
11台商投资大陆农业资本获得增值,农产品市场更加广阔,农业发展空间得以延伸1979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布“告台湾同胞书”,主张和平统一祖国,台湾当局也随之开放岛上居民赴大陆探亲,并于1985年宣布不干涉台商进行转口贸易,两岸长期对立的政治气氛逐渐缓和,两岸经港转口贸易迅速增长。
此时的台湾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资本,但恰逢资本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矛盾,由于资本增值欲望的趋使,台商纷纷向大陆输出过剩的农业资本去开辟增值市场,开始了试探性的大陆农业投资;1990年代,台湾已成为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环境恶化、劳动力短缺、成本昂贵、市场范围越来越狭小的孤岛,这种状况迫使大量的农业资本从岛内游离出来,台商赴大陆农业投资形成了第一次高潮;1994年以后,两岸政治气候变冷,台湾当局首次提出“南向政策”,台商赴大陆投资趋缓。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使投资于东南亚国家的台商损失惨重,大陆又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自2000年起台商赴大陆投资形成第二次高潮。
闽台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闽台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龙眼等历史上均享有盛誉 。长期以来 ,福建省不断进行
品种 引 进 、选 育 和 改 良 ,推 广 了不 少 优 良品 种 如 柑 桔 “ 珀溪 蜜柚 ”、 “ 钟6 ” 枇 杷 。选育 或筛选 出 “ 早 号 冬
宝9 号”龙眼、 “ 红肉蜜柚”、 “ 贵妃”白肉枇杷、 “ 翠
质 结 构调 整 的果 树新 品 种 。其 中优 质 、大果 、 晚熟 “ 冬宝 9 ”龙 眼是 国 际上 第 号
一
4 个科 、7个属、17 4 9 5 个种、3 0 0 0 多个品种,主栽的常 绿、落叶果树有1 种 。龙眼、枇杷、柚、锥栗、橄榄、 4
余甘 子 、枳 资源 在 我 省种 类最 多 ,分 布 最广 。 3 、名 特优 果树 品种 多
、
闽 台果 树 发展 现 状
( ) 一 福建 果 树发 展现 状
性 进 展 。近 1 年 来 , 果 树 种 植 面 积 稳 定 在 5 O 公 顷 0 5千 左 右 , 而 总 产 量 逐 年 增 长 。2 0 年 , 全 省 果 园 面 积 0 6 5 2 0 5 公 顷 ,果 品总产 量 4 5 4 万 吨 ,产 量 比1 9 4.8千 9.0 97 年 增 长4 . % ;产值达 8 亿 元 ,鲜 果及 加 工品 出 口创 汇 82 9
产 量
●●●●●,,
( 万吨 )
3 4.4 3 3 3 30 4 .4 3 4.0 9 1 3 64 5 .4 4 .9 01 1 4 49 2 .3 4 16 4 .8 4 89 6 .0 4 93 7 .6 4 54 9 .0
( 吨) 万
2 25 6 .0 2 68 3 .5 2 59 6 .1 2 47 4 .1 2 67 5 .9 2 86 6 .3 2 32 8 .5 2 29 7 .1 2 63 3 .7 2 43 7 .9
发挥优势 搭建平台推进海峡两岸热作产业交流合作
中国农垦 2019.1136为深入推进海峡两岸热带水果产业交流合作,2019年6月11日~17日,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开发中心)组织农业农村部赴台湾开展热带水果产业交流团,赴台湾交流水果新品种、良种繁育、产期调节、采后处理及鲜果加工等技术,借鉴水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及休闲观光果园发展经验。
一、台湾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概况台湾岛地处北纬21°~25°,属热带亚热带气候,适宜种植热带水果,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为第二大类作物,被誉为“水果之乡”。
2018年,台湾水果种植面积273.5万亩,总产量271.1万吨,产值超过1000亿新台币,占农业产值的1/3以上。
其中,芒果23.8万亩、15.1万吨,香蕉22.8万亩、35.6万吨,龙眼16.5万亩、6.9万吨,凤梨15.7万亩、55.4万吨,荔枝15.0万亩、6.0万吨,番石榴10.9万亩、17.3万吨,番荔枝7.8万亩、5.3万吨,莲雾5.25万亩、5万吨,番木瓜3.75万亩、12.6万吨。
热带水果在台湾各地均有种植,屏东、南投、台南、台中、高雄、嘉义种植规模均在20万亩以上,合计占全台水果总量的70%。
水果出口量不大,以岛内自产自销为主,2018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5% 左右。
总体上看,台湾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品种多样化。
台湾高度重视热带水果良种的引进、保存、筛选和推广应用,分别于1967年、1970年、1986年进行了3次大规模引种,引种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目前,台湾农业试验所农作物种原中心保存发挥优势 搭建平台 推进海峡两岸热作产业交流合作农业农村部赴台湾开展热带水果产业交流团有资源2万~3万份,保存量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超过500个。
二是技术现代化。
台湾农业整体生产水平高,建立起“精致农业”生产模式,果农安全生产意识强,生产习惯较好。
在热带水果生产上推广普及了网室栽培、树体矮化、产期调节、合理密植、生物防治、综合利用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成为科技农业、精准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样板。
2024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
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随着两岸关系的稳定改善,____年成为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这一年里,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为两岸农业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本文将对____年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进行总结,包括合作领域、成果与挑战以及展望。
一、合作领域在____年的两岸农业合作中,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贸易合作:____年,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种类也更加多元化。
台湾优质农产品如水果、蔬菜、茶叶等在大陆市场的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台湾市场也进一步开放,大陆农产品在台湾销售良好。
2. 农技交流合作:两岸在农业技术交流方面合作密切。
大陆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台湾的农业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分享农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在种植技术、兽医保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两岸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3. 农业投资合作:两岸农业领域的投资合作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陆农业企业对台湾农业企业进行的投资合作。
这些投资合作不仅促进了台湾农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两岸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往来。
4. 农业人才培养合作:两岸农业人才培养的合作推进有序。
大陆的农业院校与台湾的农业院校开展了学生交流项目,增加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同时两岸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经验交流,提高了两岸农业的整体水平。
二、成果与挑战____年的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成果:(1)贸易规模扩大: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增加了两岸农产品的市场流通。
(2)技术交流成果:两岸农业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3)投资合作成果:大陆农业企业对台湾农业企业的投资合作带动了台湾农业的发展。
(4)人才培养成果:两岸农业院校的学生交流项目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两岸农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挑战:(1)政策限制:两岸关系的政策限制仍然存在,限制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台湾 果 树 品 种 结 构及 产 区分 布
台湾 气候 资源 丰富 ,兼具 热带和 亚热 带气 候 ,种植果 树种 类 多 ,作 为经 济栽培 的就有 3 0多种 ,其 中列入年报 统 计的就 达 2 3种 ( ) 类 。总体 而 言 ,品种 多样化 是 其 显著 特 征 ,除 了柑 橘 、凤 梨 、香蕉 仍 然 是 其三大 果类 ,其他 果类 均无 明显 的优 势 ( 2 。从 产 区分 布来 看 ,中北 部 以亚 热 带水 果 为主 ,海 表 ) 拔 150m 以发 展温 带果 树为 主 ,南部 以热 带水果 为主 。 中南 部 是 台湾 水果 的 主要 产 区 ,屏东 、南投 、 0
国等 ,进 口量 占产 量 的 1% 以上 ,也 占消 费 量 1% 以上 ,进 口量 为 出 口量 的 4 3~1.5倍 ,2 0 0 0 . 2 08
—
2 1 更是 高 达 1 倍 以上 。 00年 1
表 3 台湾 水果进 、 出 口情 况
注 :资料来源根据 台湾农 业委员会统 计室及 农粮 署作物 生产组 庄老 达在 “ 台湾果树 生产 改进 与产业 策 略研讨会 ”
台南 、台中、高雄 、嘉义种植规模都在 18 h 。 . 万 m 以上 ,合计面积和产量分别 占全 台果树总面积和总
产 量 的 7. %和 7 .% ,其 中屏东 种植规 模最 大 ,面积达 36万 h 44 23 . m ,占全 台 的 1. % 。 80
表 2 21 0 0年 台湾各 果 类生产 情 况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4—2 修 回 日期 :2 1 0 0 0 1— 6一l O
作者简介 :罗应 贵 ( 9 9 ,男 ,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从事果树技术推 广工作 16 一)
3 0
福建果 树
2 1 矩 01
图 1 20 2 1 0 0— 0 0年 台湾 果 树 面积 和 产 量 变化 曲 线 图
3 .% ) 92 ,远高于蔬菜 、稻米 、花卉等作物。即便是在整个农产 品生产 中,果品产值在 2 0 07年前也一
直位 居首 位 ,2 0 0 8年 后产 值 与养 猪业 相 当 。
表 1 20 2 1 0 6~ 0 0年 台湾作物 生 产情 况
注 :1 ,数据来源为 台湾 2 0 和 2 1 09年 0 0年农业统计 年报 ,特 用作物指甘蔗 、茶 、烟 草 、胡麻等 ; 2 ,表 中产值单位为 元指 千新 台币 ( 4同) 表 。
台湾位 于我 国 东南 沿海 的大陆 架上 , 由于独 特 的地 理 位 置 ,优 越 的 气 候 ,果 业 生产 发 达 。笔 者于
21 0 1年 3月 1 日至 6月 7日前往 台湾屏 东科 技 大学 农 园生 产 系进行 为期 3个 月 的访 学进 修 ,期 间对 台 0
湾 果业 进行 较 深入 的调 研 。
2 台湾 果树 发 展 规 模 情 况
由于 区域面 积 限制 ,台湾果 树 总体 规模 不 大 ,近年 来 ,果树 面 积约 在 2 0万 h 左右 ,实 际 上近 十 m
年 来 台湾果 树 与其 他农 业生 产 一样 ,其 生产 规模 有 呈逐 年 减少 的趋 势 ,l 0年 间面 积减 少近 2 3万 h . m。
注 :数据 来 源 为 台 湾 2 1 00年农 业统 计年 报 ;主 产 区为 种 植 面 积 或 产 量 前 3~ 5位 业 发 展 概 况及 闽 台果 业 合 作 思考
3 l
4 台湾 果 品销 售 情 况
上世 纪 6 0、7 0年 代 台湾 曾靠 发 展 外 销 促 进 了 香蕉 、凤 梨 的 生 产 大 增 长 ,7 0年 代 后 期 以来 ,由于
的 演 讲 材 料 整 理 ,括 号 内数 据 为 水 果 及 其 制 品 。
有限 的 出 口迫使 台湾 的水 果需 依靠 内销
消化 。水果 鲜 度是 台 湾消费 者 购买 水果 时 最
l 台湾 果 品 生 产 在 农 产 品 生产 中的 地 位
台湾果 品生产 在 农 业 中位 置 凸显 ,其 产 值 长 久 以 来 始 终 在 农 作 物 生 产 中 占据 绝 对 优 势 ( 1 , 表 )
20 0 6—2 1 0 0年 ,果 品 产 值 均 达 6 0亿 元 ( 台 币 ,下 同 ) 以上 , 占农 产 值 的 1 3以 上 ( 6 8 ~ 5 新 / 3.%
受 自然 灾 害等 影响 ,产 量年 际 间变 幅较 大 ,2 0 0 3年产 量 达 历史 最 高 的 2 0 2万 t 8. ,最低 年份 为 2 0 0 5年 度 的 2 6 4万 t 3. ,相 差 4 . 3 8万 t ,变幅 达 1 . % ,2 0 后产 量也 有 下 降趋 势 ( 1 。 57 0 6年 图 )
成本 不断 上升 ,尤 其 是菲律 宾 等 国香蕉 业 的发 展 ,外 销水果 大 幅下 降 … 。但 在 1 8 出 口量仍 大于 进 9 6年 口量 。2 0 年 以来 ,水果 进 口量 明显 高 于 出 口量 ( 3 ,出 口主 要 品 种 为 香 蕉 、卡 果 、杨 桃 、荔 枝 01 表 ) 亡 等 ,主要 出 口国或 地 区为 日本 、大 陆 、香 港 、新 加坡 、美 国 、韩 国 、菲律 宾 等 ,出 口量仅 占产 量 的 1 . 5 左右 。而 进 口主 要 品种 为苹 果 、葡 萄 、猕 猴 桃 等 ,进 口国为 新 西 兰 、美 国 、 日本 、马 来 西 亚 、泰 %
福 建 果树 2 1 01
F i n F u t ui r is a
台 湾 果 业 发 展 概 况 及 闽 台 果 业 合 作 思 考
罗 应 贵 詹 兴 堆2
(福 建 省 三 明 市经 作 站 ,福 建 三 明 3 50 ; 福 建 省 三 明 市 农 业 局 ) 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