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地理从三测考卷看题型复习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地理
(%)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 上(%)6.372.22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高考考点: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与人口增长类型。 解析:读该城市人口资料,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口总数增加很 快,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1564岁人口所占百分比增加速度快,该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应该 为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答案:D
36.(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 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 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 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 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 并简述原因。(l2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 害及发生时间间。(8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12分)
36 ( 2)
水文特征成 因分析
问答题
11
较 易
同上
水文特征成 因结构;等 高线与地形; 大气环流与 降水
36 ( 3)
问答题
16
较 难
同上
地形成因分 析
信息能力 (有效信 息提取能 三角洲成因; 力和审题 沉积作用、 能力); 侵蚀作用及 知识调动 其影响因素; 运用能力; 复合知识结 逻辑推理、 构:区域地 综合分析 理特征 能力;书 面表达能 力
从三测考卷看高考地理题型
从三测考卷看高考地理题型(1)特征描述类对地理事物特征进行描述时,应明确各地理事物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即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说明,现就主要事物特征列举如下:①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海拔或相对高度、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等。
②气候特征:包括气温 (生长期、积温)即热量条件,降水(干湿状况)即水分条件,大气运动(盛行风、风带、气压带),水热组合状况,主要气候类型等方面。
(2)成因分析类成因分析类试题可分为自然现象的成因分析、自然灾难的'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人文现象的成因分析等,每类问题又有差异。
①自然现象的成因分析往往以自然缘由为主。
三测考查了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形成的缘由,属于大范围的气候成因分析。
从的答题看,气候的成因分析仍旧是弱项,需要强化训练。
②自然灾难的成因分析要考虑灾难之间的关联性。
(3)分布趋势描述类首先要区分地理事物属于“点”、“线”、“面”哪种地理事物分布趋势的描述,其次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明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①“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如新疆的城镇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③“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
(4)区位问题分析类区位问题包括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人口、旅游等高中数学。
(5)材料分析类这类试题是近年消失的新型试题,材料来源广泛,与现实生活关系亲密。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依据材料,审明题意,回来教材,将熟识的迁移到问题中,进行规律推理,得出结论,精确表达出来。
在这次的三测中消失了关于尼日利亚的材料试题。
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在高考考纲中没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时要仔细阅读给出的两段材料,将自己熟知的有关进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等学问迁移到尼日利亚来回答。
最新09高考地理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解析】:本题考察考生时间计算及关联分析能力。
关联考点:时区换算、区时计算“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
则有:运用表中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即可,选项T4时间最佳。
【答案】:1.D【区分度】:低图l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读图1,完成2~4题。
2.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4.该水库可能位于: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解析】:该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布区域定位能力。
历年高考三中高考三中高考质量分析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建...
. . 。
. .漳浦三中高考质量分析——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建议一、试卷结构分析1、试卷结构客观题:计12题48分,1——9题全部是中国地理的内容,10——1 2题全部为地球运动晨昏线和时间判断。
主观题:52分,37题计37分,独立的地理题,内容全部为世界地理;选修部分3选1,分值15分。
2、试题特点①、试题的数量和形式与往年的全国卷略有不同,从难度上看,试卷的总体难度与去年有所降低,考试内容主要为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过程。
②、有合理的区分度,利于选拔人才。
以中等难度题为主③、依托主干,考查能力。
重点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度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对地图知识的要求较高,但往往考一些版本通用或是变式地理图表,等值线的判读等地理基本能力要求较高,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④、文字简洁,阅读量小;图像简洁,干扰要素少(这又是一个显著的特点);答案简洁,表达量合理。
选修内容所占比例不大,且难度不大,与必修联系较紧密。
⑤,考查地理主干知识的点多,为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制明了方向。
忠实于教材,突出主干。
⑥试卷中地理图像丰富,有区域图、曲线图和坐标等图表,符合地理学习和地理科学的规律。
呈现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综合性、区域性、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变化过程等内容,加大了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考查,使地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充分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二、建议1、高考的应试训练应提早到高二,甚至是高一;不单是大考,平时的小考提问都应侧重这方面的训练。
因为从估分看,好多学生能回答很好的题,平时训练过的题,学生没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分数,就是没有真正形成能力,形成习惯。
2、对于所训练的知识点一定要求准,求全,求细;平时的提问和考试一定要仿照高考附分,按分值答题。
3.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0年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0年高三地理复习策略(福建、全国一卷、山东、广东、江苏高考卷评析)南平市地理高考中心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全国一卷、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省卷)地理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从试卷特点、实测分析、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
一、各地试题基本特点1、福建卷(1)立足基础,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区域能源的调配与开发条件、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运用等高线判读地形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产业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海岸类型、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式、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等。
(2)注重创新,体现区域特色试题从现实问题立意,问题的设置侧重于知识的迁移、转化、综合.如第37(3)题,以“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分析”等为载体,强调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实际问题,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区域性和时代性。
选材新颖,出现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式下,针对中国外汇储备多,中国到国外投资的新话题和应用案例分析法解决问题等新题型。
新课程强调注重对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试卷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设计了37题的切入点较新(中国到国外投资)的新题型,以体现新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新课程强调应用案例分析法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本试卷的第37(2)(3)(4)题,就较好地落实了本要求,本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体现试题的创新性。
09年高考地理复习练习卷(三)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 )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 2008 年 3 月 3 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
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 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中国境内
被称为 __
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
D、是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 2008 年重庆卷)甲、乙、丙、丁分别为 回答 6~ 8 题。
城市 附近洋流代号
位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径的 4 个城市。读表 1,
表1 置
火炬传递活动日期 (当地时间)
及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甲
①
37° 45′ N
122° 27′ W
4月 9日
α
乙
②
34° 40′S
(6)ABDF
15.( 21 分)答案要点:
( 1)印度 ②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 2)③热带季风 ④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 分雨(湿)季和干(旱)季
( 3)⑤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 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 ,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
则 表面,
12.图 l 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 .锋面雨 B .对流雨 C .台风雨 D .地形雨 13.图 2 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 .海陆间循环 B .海上内循环 C .夏季风环流 D .冬季风环流 14.图 3 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 .南半球 7 月等温线 B .南半球 1 月等温线 c .北半球 7 月等温线 D .北半球 1 月等温线
2009年高三新课改文科综合调测地理试题分析
2009年高三新课改文科综合调测地理试题分析一、湖州市参考对象2008年11月19—20日测试,湖州二中、长兴中学、德清三中,文科考生约930人。
二、文综地理部分分析1.试题基本情况文综卷分选择题(卷一)和综合题(卷二)两部分,总分300分,政史地分值比为1:1:1,基本保持稳定。
涉及地理的题目是选择题11题共44分,综合题2题共56分,不再设政史地综合题。
地理部分难度约为0.65,选择题稍难,综合题稍易。
试题以稳为主,重视基础(其中36题部分内容直接出自教材),没有偏、怪题,能够基本体现对现阶段高三考生学习的考查。
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体现以内容渗透为主,如试题内容、背景材料的选取、地理能力的考查等;直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较少,如开放性题、研究性题等都没有涉及,最明显的内容就是第36题第(3)(4)问“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一些?”、“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现已出现“民工荒”等问题。
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属于有限度开放的设问题。
2.学生答题情况(1)选择题部分(2)综合题部分本卷地理综合题共二题,即36和37题,共56分。
第36题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第37题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难度在0.68左右。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第36题:地形特征的叙述通常要讲出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个方面,但失分较多的是只回答一个方面;同时由于只顾及一些闭合的等高线而忽略了具体的数值,将平原说成丘陵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第(2)问的“说出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征”则出现较多的失分,主要原因是不熟悉教材,因为这一问完全取之于教材。
第(3)第(4)问属于有限度的开放题,由于答案设置较为局限导致失分较多。
当然不着边际的回答也较多。
第37题:该题总体得分优于第36题,一方面是因为题目比较基础,另一方面题中的“限定”因素使答题目标比较明确,如第(3)明确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本大题失分较多的地方在第(3)问中的回答不全面,只答出“因”不说“果”,或只说“果”不说“因”,如答风向:完整的回答应是“东南风来自海上,非常湿润”,但不少考生只答出半句。
成都市2009届高三三诊地理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下面为大西洋两岸四种工农业产品的输入(出)路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产品依次是A.小麦、石油、棉花、钢铁 B.棉花、铁矿、牛肉、小麦C.牛肉、天然橡胶、汽车、铁矿 D.天然橡胶、汽车、石油、牛肉2.图中甲线路的主要输出地是A.中南半岛 B.波斯湾地区 C.日本 D.澳大利亚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圈(单位:次),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等值线M的值可能为A.20, 30 B.20, 25 C.25, 30 D.30, 354.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总量少的地区 B.河流径流量小的地区C.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 D.降水变化大的地区5.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气压控制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增大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 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7.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市场需求量大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交通便捷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8.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三江平原 B.内蒙古和新疆C.成都平原D.珠江三角洲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的累计采出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为五年的城市。
下面是我国玉门、大冶、焦作、个旧等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依次是A.玉门、大冶、焦作、个旧 B. 焦作、玉门、个旧、大冶C.大冶、个旧、玉门、焦作 D.个旧、大冶、焦作、玉门1O.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的主要矿产依次是A.煤、石油、锡、铁B.铁、锑、石油、铜C.石油、铝、铁、汞D.锡、铅锌、煤、镍11.当①、④两城同位于昏线上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②、③两城均位于夜半球B.此时,②城位于昼半球,③城位于夜半球C.这一天,④城的夜长比①城约短15分D.这一天,①城的昼长比④城约短7分30秒.36.(36分)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解析卷)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1.(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A.原料产地B.销售产地C.能原产地D.研发基地2.(4分)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3.(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如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4~5题4.(4分)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5.(4分)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如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6.(4分)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7.(4分)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B.18℃C.21℃D.24℃8.(4分)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9.(4分)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B.初五C.初八D.十一10.(4分)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B.初五C.初八D.十一11.(4分)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6分)12.(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如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苏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材料二(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操已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托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桨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如图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但是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材料三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28.247.923.9 1978年甲地513019 2007年全国11.348.640.1甲地29.733.536.8(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
2009年高考地理信息题训练卷三【热点题+详解】.doc
浙江省华埠中学2009年高考地理信息卷(三)本卷满分:100分试卷用时:100分钟测试内容: 地球、地图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2009年1月30日至2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8个非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足迹纵贯非洲广袤丰饶的大陆。
图1是“胡锦涛国事访问的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2009年1月30日当地时间20时(区时)胡主席首先到达喀麦隆首都机场。
此时北京时间是A.1月30日13时B.1月31日3时C.2月1日3时D.1月31日2时2.八个国家中,沙漠面积广布的两个国家是A.喀麦隆、苏丹B.赞比亚、南非C.苏丹、纳米比亚D.纳米比亚、南非1.喀麦隆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相差7小时,北京时间比喀麦隆时间要早,所以拿当地时间加上7等于北京时间了所以选B2.C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
读图回答1~3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45°E B.20°N,45°EC.20°N,135°W D.20°S,135°E3.A 根据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的条件可以推测,甲点和B点所在经线中有一条地方时间必定为0点(或24点),根据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可以推测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间可能为6点或者18点,综合以上两点以及A、B两点之间的经度差可以得出,A点的地方时间必定为18点,而同时B点的地方时间必定为0点(或24点),而且AB 线必定为昏线。
根据B点纬度为70°,可以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0°S,根据B点的地方时间为0点(或24点),可以得到甲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80°,B点的经度为135°W,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45°E。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Ⅱ)地理试题分析及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Ⅱ)地理试题分析及对地理教学的启示和复习建议一、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Ⅱ)地理试题分析(一)、地理试题的整体分析2.2009全国Ⅱ卷文综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少数题有超纲的嫌疑(2)读图、识图、析图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图像有创新,形式多样,加大了无图考图的比重,学科特色鲜明(3)隐性介入社会热点,衔接新课程改革,体现新课改理念(4)试题坚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注重考查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5)人文地理试题体现动态的变化过程(6)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7)时空交汇,史地一家,强化综合,强调学科间联系(8)题型稳中求变,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述,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9)地理图表和文字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亮点(10)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对考生思维层次的考查(二).我省考生答题分析A.存在的问题(1)获取和加工题目信息的能力不足,导致审题不清,得出错误结论例:(09年全国Ⅱ卷)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1~3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C.能原产地D.研发基地【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通过文字材料的呈现,考查考生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认知和理解。
“玉米叶片为原料且物美价廉”,从中提取隐含信息:该编织袋的加工生产的区位布局应接近有丰富玉米叶的原料地。
故选A。
“近期研制”这一已知题干,容易误导考生,先入为主联系科技因素在其区位选择中的影响。
【区分度】:低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查考生对生活污染(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的理解。
玉米叶片环保购物袋取代原有塑料制品袋,其意义在于: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00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高清解析版)解析
200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 、水分B 、热量C 、地形D 、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流上升速度快 B 、形成锋面雨 C 、凝结核多 D 、气温较低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 市。
到达A 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图1种植业和畜牧业º 畜牧业为主40图 例 游牧业 主要林区河流992 图例等压线202530图2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的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图3 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 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 、围湖造田B 、绿洲萎缩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 、气候变干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 、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 、前期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 、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图例现代约0.6万年前 约1.1万年前图3图例(1973—1990(1990—2002年)----变化面积(公顷)图425 图626、(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 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 )。
09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及高三复习思考
理学科特色 , 整份试卷对考生读图能力的要求较高 有的题 目 答案就要求考生从 图上找, 对考生的读 图 能力要 求较 高 。
高公众 的环保意识 ,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 建立预警机 制等) 工程措施 ( 、 加大工程建设力度 , 加强水利建
的课程理念 , 这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体现 , 高考
试 题 中多 数 试题 也 都体 现 了试 题 的 “ 活 性 ” 生 。这
就要求师生在平常的教学与学习中, 同关注社会 共 生活 , 关心热点事件 , 并注意挖掘它的地理知识内涵 以及事 件发 生地 的地 理环境 。
设, 及时进行疏导等) 生物措施 ( 、 植树造林 , 植树种 草, 营造防护林等)技术措施 ( 、 加大科技投入 , 加大 动态 监控 等 ) 。
5 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思维 “ . 建模” 以及 解题规 律 的总结 。注重 引导 学生解 题思 路与 方法 的进一 步
・
3 . 4
() 4 该地 某 中学 地理 小组 开 展研 究 性 学 习, 拟
所 联系 的实 际问题 内容 广 泛 , 以人 文 地理 比重 大 所
圃 - 团 _ | - 回 # -
园
固 - 固 ・ 画 榭 圈 ¨
圃 ’t 目 ・t ★
图 l 4
也在情理之中了。而且试卷所有题 目中可以说没有 偏 、 、 的试 题 , 有 超
例 (7题 ) 图 l 我 国某地 区地 形 等 高线及 2 : 4是 某时刻 海平 面等 压线 图。读 图回答 下列 问题 。
09届惠州高三调研三地理试题.doc
惠州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为米),回答1~3题。
1.若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D.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3.该岛西部海岸线目前80%左右正处于被侵蚀状态,下列哪些活动可能是其原因①河流上游修建水库②河流上游滥砍乱伐③兴建港口防波堤④开采河口海岸砂石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4~5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 美国110.0墨西哥26.7 德国21.1印度22.2 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 英国13.6菲律宾14.4 澳大利亚8.3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5.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
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
“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
结合下图及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6~7题。
6.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地形为平原③处在湿润气候区④海运便利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④7.关于目前环渤海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均衡性B.城市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三个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右图为某区域图,据图中信息完成8~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年高考地理从三测考卷看题型复习
根据近年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设问,可将常见的综合试题分成以下类型:特征描述类、成因分析类、分布趋势描述类、工程建设意义类、区位分析类、材料分析类。
这其中的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答题格式,同学们需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回答问题时再结合具体的地点进行具体分析,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
下面举例说明:
(1)特征描述类
对地理事物特征进行描述时,应明确各地理事物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即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说明,现就主要事物特征列举如下:
①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海拔或相对高度、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等。
②气候特征:包括气温(生长期、积温)即热量条件,降水(干湿状况)即水分条件,大气运动(盛行风、风带、气压带),水热组合状况,主要气候类型等方面。
(2)成因分析类
成因分析类试题可分为自然现象的成因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人文现象的成因分析等,每类问题又有差异。
①自然现象的成因分析往往以自然原因为主。
三测考查了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属于大范围的气候成因分析。
从学生的答题看,气候的成因分析仍然是弱项,需要强化训练。
②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要考虑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分布趋势描述类
首先要区分地理事物属于“点”、“线”、“面”哪种地理事物分布趋势的描述,其次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明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①“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如新疆的城镇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③“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
(4)区位问题分析类
区位问题包括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商业、人口、旅游等。
(5)材料分析类
这类试题是近年出现的新型试题,材料来源广泛,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根据材料,审明题意,回归教材,将熟悉的知识迁移到问题中,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出来。
在这次的三测中出现了关于尼日利亚的材料试题。
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在高考考纲中没有要求,回答问题时要认真阅读给出的两段材料,将自己熟知的有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等知识迁移到尼日利亚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