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数列的综合应用

合集下载

数列的综合运用范文

数列的综合运用范文

数列的综合运用范文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在数学中,数列的综合运用十分广泛,涉及到数列的求和、递推关系、数列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运用数列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数列的求和是数列的基本操作,它包括求等差数列的和、等比数列的和以及一些特殊的数列的和。

对于等差数列来说,求和可以通过求首项与末项的平均数乘以项数来得到,也可以通过求首项与末项之和乘以项数的一半得到。

对于等比数列来说,求和可以通过首项乘以公比的幂次减1再除以公比减1得到。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求得求和的公式,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求和公式即为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的一个特殊情况。

其次,数列的递推关系指的是后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数列的演化过程。

数列的递推关系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得到,并根据这种规律来确定后面的项。

例如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为后一项等于前一项加上公差,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为后一项等于前一项乘以公比。

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利用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可以解决兔子繁殖问题。

第三,数列的性质是指数列在运算中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其中常见的性质有有界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等。

数列的有界性指的是数列的所有项都存在一个上界和一个下界,即数列的所有项都位于这个区间内。

数列的单调性指的是数列的所有项是递增的或者递减的,即数列的项之间存在一种明显的大小关系。

数列的周期性指的是数列的项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即数列的第n项与第n+k项相等。

利用数列的性质可以研究数列的极限、范围和周期等问题。

最后,数列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实际生活和各个学科中。

在实际生活中,数列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和经济等问题,如利用利率的等比数列可以计算存款的本息和。

在学科中,数列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如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表达自然界中一些规律和现象。

另外,数列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数列的递推关系与递归问题的求解有密切的关系。

《数列的综合应用》教案

《数列的综合应用》教案

个 性 化 教 案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年级高三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课题数列的进一步认识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以及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2)理解与掌握“等价转化”、“变量代换”思想(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相应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学重点 1、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2、识别数列的相关关系,并能利用“等价转化”、“变量代换”思想解决相关数列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一、检查并点评学生的作业。

检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映在学生作业中的知识漏洞,并当场给学生再次讲解该知识点,也可出题让学生做,检查效果。

二、检查学生上节课或在校一周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再次梳理知识。

三、讲授新内容 数列求和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1)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 项公式求和; (2)一些常见的数列的前n 项和:2)1(1+=∑=n n k nk )12)(1(6112++=∑=n n n k nk 2213)1(41+=∑=n n k nk 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n a ,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例:n S =1*2+2*4+3*8+……+n*n 2①2n S =1*4+2*8+3*16+……+(n-1)*n 2+n*12+n ② ①-②得 -n S =2-(4+8+16+……+n 2)-n*12+n 即:n S =(n-1)12+n -6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注: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n 项和的前提是:数列中的每一项均能分裂成一正一负两项,这是用裂项相消法的前提。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数列-数列的综合应用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数列-数列的综合应用

第六节数列的综合应用【核心考点·分类突破】考点一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规范答题)[例1](12分)(2023·新高考Ⅰ卷)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且d>1,令b n=2+,记S n,T n分别为数列{a n},{b n}的前n项和.(1)若3a2=3a1+a3,S3+T3=21,求{a n}的通项公式;(2)若{b n}为等差数列,且S99-T99=99,求d.审题导思破题点·柳暗花明(1)思路: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灵活运用给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所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题设条件,以顺利进入第(2)问的情境.(2)思路:所给题设条件“{b n}为等差数列”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转化为求解数列{a n}中公差与首项的关系,可以采用通性通法来解答.规范答题微敲点·水到渠成【解析】(1)因为3a2=3a1+a3,所以3d=a1+2d,解得a1=d,[1分]关键点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求出首项a1和公差d的关系.所以S3=3a2=3(a1+d)=6d,又T3=b1+b2+b3=2+3+4=9,所以S3+T3=6d+9=21,即2d2-7d+3=0,解得d=3或d=12(舍去),[3分]所以a n=a1+(n-1)d=3n,所以的通项公式为a n=3n.[4分]阅卷现场(1)没有过程,只有a n=3n得1分;(2)结果正确时漏写a1=d不扣分;(3)d=12漏舍只得1分.(2)因为b n=2+,且为等差数列,所以2b2=b1+b3,即122=21+123,[6分]所以61+-11=61+2,所以12-3a1d+2d2=0,解得a1=d或a1=2d.[8分]传技巧取的前3项,利用等差中项2b2=b1+b3,得到首项a1和公差d之间的关系.解法一:①当a1=d时,a n=nd,所以b n=2+=2+B=r1,S99=99(r99)=99×50d,T99=99×51.因为S99-T99=99,所以99×50d-99×51=99,关键点利用S99-T99=99,列出关于d的方程,结果注意d>1.即50d2-d-51=0,解得d=5150或d=-1(舍去).[10分]②当a1=2d时,a n=(n+1)d,所以b n=2+=2+(r1)=,避易错讨论另一种情况,不可遗漏.S99=99(2r100)=99×51d,T99=99×50.因为S99-T99=99,所以99×51d-99×50=99,即51d2-d-50=0,解得d=-5051(舍去)或d=1(舍去).[11分]综上,d=5150.[12分]解法二:因为S99-T99=99,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且99a50-99b50=99,即a50-b50=1,传技巧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简化运算过程.列方程求出a50,注意由d>1可知a n>0.所以a50-255050=1,即a502-a50-2550=0,解得a50=51或a50=-50(舍去).[10分]①当a1=d时,a50=a1+49d=50d=51,解得d=5150.②当a1=2d时,a50=a1+49d=51d=51,解得d=1,与d>1矛盾,应舍去.[11分]综上,d=5150.[12分]解法三:因为,都是等差数列,且a nb n=n(n+1),=B=1(+1).[8分]所以可设=1(+1)=B或敲黑板构造新数列要考虑全面,少写一组不得分.(i)当a n=1(n+1),b n=kn时,S99-T99=1(2+3+…+100)-k(1+2+…+99)=99,即50k2+k-51=0,解得k=-5150或k=1,因为d=k>1,所以均不合题意.[10分](ii)当a n=kn,b n=1(n+1)时,S99-T99=k(1+2+…+99)-1(2+3+…+100)=99,即50k2-k-51=0,解得k=5150或k=-1.因为d=k>1,所以k=5150,所以d=5150.[12分]拓思维高考命题强调“多思考,少运算”的理念,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为考生搭建展示数学能力的平台.本解法根据给出的条件,巧妙的构造新的数列,突破常规解法,灵活运用数列知识,解题方法“高人一招”,解题速度“快人一步”.【解题技法】等差、等比数列综合问题的求解策略1.基本方法:求解等差、等比数列组成的综合问题,首先要根据数列的特征设出基本量,然后根据题目特征使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数列的性质等建立方程(组),确定基本量;2.基本思路:注意按照顺序使用基本公式、等差中项、等比中项以及证明数列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方法确定解题思路.【对点训练】(2022·全国甲卷)记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2+n=2a n+1.(1)证明:{a n}是等差数列;(2)若a4,a7,a9成等比数列,求S n的最小值.【解析】(1)由2+n=2a n+1,得2S n+n2=2a n n+n①,所以2S n+1+(n+1)2=2a n+1(n+1)+(n+1)②,②-①,得2a n+1+2n+1=2a n+1(n+1)-2a n n+1,化简得a n+1-a n=1,所以数列{a n}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由(1)知数列{a n}的公差为1.由a4,a7,a9成等比数列,得72=a4a9,即(a1+6)2=(a1+3)(a1+8),解得a1=-12,所以S n=-12n+(-1)2=2-252=12(n-252)2-6258,所以,当n=12或n=13时,(S n)min=-78.考点二数列与函数、向量的综合[例2](1)(2023·龙岩模拟)已知函数f(x)=13x3+4x,记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f(a1+2)=100,f(a2022+2)=-100,则S2022等于()A.-4044B.-2022C.2022D.4044【解析】选A.因为f(-x)=-13x3-4x=-f(x),所以f(x)是奇函数,因为f(a1+2)=100,f(a2022+2)=-100,所以f(a1+2)=-f(a2022+2),所以a1+2+a2022+2=0,所以a1+a2022=-4,所以S2022=2022(1+2022)2=-4044.(2)数列满足a1=1,a2=5,若m=1,r1+1,n=+r2,-2,m·n=0,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解析】由已知m·n=0,得1×+r2-2r1+1=0,即r2-r1-r1-=2,则r1-是首项为a2-a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a n+1-a n=2-1+-1×2=2+1,于是a n=--1+-1--2+…+2-1+a1=2n+2-1+…+2×2+1=2+-1+…+2+1=n2+n-1.答案:a n=n2+n-1【解题技法】数列与函数、向量的综合问题的求解策略(1)已知函数条件,解决数列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研究数列问题;(2)已知数列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充分利用数列的范围、公式、求和方法对式子化简变形;(3)涉及数列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常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等特征,寻找规律后求解;(4)涉及数列与向量有关的综合问题,应根据条件将向量式转化为与数列有关的代数式求解.【对点训练】1.已知数列{a n}满足a n+2-a n+1=a n+1-a n,n∈N*,且a5=π2,若函数f(x)=sin2x+2cos22,记y n=f(a n),则数列{y n}的前9项和为()A.0B.-9C.9D.1【解析】选C.由题意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因为a5=π2,所以a1+a9=a2+a8=a3+a7=a4+a6=2a5=π.f(x)=sin2x+2cos22,所以f(x)=sin2x+cos x+1,所以f(a1)+f(a9)=sin2a1+cos a1+1+sin2a9+cos a9+1=2.同理f(a2)+f(a8)=f(a3)+f(a7)=f(a4)+f(a6)=2.因为f(a5)=1,所以数列{y n}的前9项和为9.2.数列{a n}是等差数列,a1=1,公差d∈[1,2],且a4+λa10+a16=15,则实数λ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a4+λa10+a16=15,所以a1+3d+λ(a1+9d)+a1+15d=15,令λ=f(d)=151+9-2,因为d∈[1,2],所以令t=1+9d,t∈[10,19],因此λ=f(t)=15-2.当t∈[10,19]时,函数λ=f(t)是减函数,故当t=10时,实数λ有最大值,最大值为f(10)=-12.答案:-12考点三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考情提示】数列不等式作为考查数列综合知识的载体,因其全面考查数列的性质、递推公式、求和等知识而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重点考查不等式的证明、参数范围、最值等.角度1数列中的最值[例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中存在两项a m,a n满足a m a n=1612,则1+4的最小值为()A.32B.53C.43D.1310【解析】选A.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a m=a1×2m-1,a n=a1×2n-1,由a m a n=1612,可得12×2m+n-2=1612,易知a1≠0,故2m+n-2=16,解得m+n=6,则1+4=16(m+n)·(1+4)=16(1+4++4)≥16(5+2)=32(当且仅当m=2,n=4时取等号).角度2数列中的不等式证明[例4](2023·宁德模拟)已知数列,满足b n=a n+n2,a1+b1=3,a2+b2=8,且数列是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n项和为S n,求证:12≤S n<1.【解析】(1)由b n=a n+n2得b1=a1+1,b2=a2+4,代入a1+b1=3,a2+b2=8得2a1+1=3,2a2+4=8,解得a1=1,a2=2.又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故公差为d=a2-a1=1,因此a n=n,b n=n+n2.(2)由(1)可得b n=n+n2,所以1=1r2=1-1r1,所以S n=11+12+13+…+1=(1-12)+(12-13)+(13-14)+…+(1-1r1)=1-1r1,又因为n∈N*,所以0<1r1≤12(n=1时等号成立),所以12≤1-1r1<1,即12≤S n<1.角度3数列中的不等式恒成立[例5]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5-n,其前n项和为S n,将数列{a n}的前4项抽去其中一项后,剩下三项按原来顺序恰为等比数列{b n}的前3项,记{b n}的前n项和为T n.若存在m∈N*,使对任意n∈N*,S n≤T m+λ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A.[2,+∞)B.(3,+∞)C.[3,+∞)D.(2,+∞)【解析】选D.依题意得S n=(4+5-)2=(9-)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知,当n=4,5时,S n 取得最大值为10.另外,根据通项公式得数列{a n}的前4项为a1=4,a2=3,a3=2,a4=1,观察易知抽掉第二项后,余下的三项可组成等比数列,所以数列{b n}中,b1=4,公比q=12,所以T n=4(1-12)1-12=8(1-12),所以4≤T n<8.因为存在m∈N*,对任意n∈N*,S n≤T m+λ恒成立,所以10<8+λ,所以λ>2.【解题技法】数列与不等式交汇问题的解题策略(1)判断数列问题的一些不等关系,可以利用数列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或借助数列对应的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2)考查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问题,此类问题一般采用放缩法进行证明,有时也可通过构造函数进行证明.(3)数列中有关项或前n 项和的恒成立问题,常转化为数列的最值问题;求项或前n 项和的不等关系可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基本不等式求解.【对点训练】1.(2023·重庆模拟)设a >0,b >0,若3是3a 与9b 的等比中项,则1+2的最小值为()A .92B .3C .32+2D .4【解析】选A .因为3是3a 与9b 的等比中项,所以32=3a ·9b =3a +2b ,所以a +2b =2,所以1+2=12·(1+2)·(a +2b )=12(5+2+2)≥12·(5+2)=92,当且仅当a =b =23时取等号.2.数列{a n }满足a 1=14,a n +1=14-4,若不等式21+32+…+r2r1<n +λ对任何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λ的最小值为()A .74B .34C .78D .38【解析】选A .因为数列{a n }满足a 1=14,a n +1=14-4,所以反复代入计算可得a 2=26,a 3=38,a 4=410,a 5=512,…,由此可归纳出通项公式a n =2(r1),经验证,成立,所以r1=1+1(r2)=1+12(1-1r2),所以21+32+…+r2r1=n +1+12(1+12-1r2-1r3)=n +74-12(1r2+1r3).因为要求21+32+…+r2r1<n +λ对任何正整数n 恒成立,所以λ≥74.3.(2023·南京模拟)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a 1=2,(n -2)S n +1+2a n +1=nS n ,n ∈N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证:112+122+…+12<716.【解析】(1)(n -2)S n +1+2a n +1=nS n ,则(n -2)S n +1+2(S n +1-S n )=nS n ,整理得到nS n +1=(n +2)S n ,故r1(r1)(r2)=(r1),,故(r1)=11×2=1,即S n=n(n+1).当n≥2时,a n=S n-S n-1=n(n+1)-n(n-1)=2n,验证当n=1时满足,故a n=2n,n∈N*.(2)12=142<142-1=12(12-1-12r1),故112+122+…+12<14+12(13-15+15-17+…+12-1-12r1)=14+12(13-12r1)<14+12×13=512<716.考点四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例6](1)(2022·新高考Ⅱ卷)图1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举架结构,AA',BB',CC',DD'是桁,相邻桁的水平距离称为步,垂直距离称为举,图2是某古代建筑屋顶截面的示意图,其中DD1,CC1,BB1,AA1是举,OD1,DC1,CB1,BA1是相等的步,相邻桁的举步之比分别为B1B1=0.5,B1B1=k1,B1B1=k2,B1B1=k3.已知k1,k2,k3成公差为0.1的等差数列,且直线OA的斜率为0.725,则k3=()A.0.75B.0.8C.0.85D.0.9【解析】选D.设OD1=DC1=CB1=BA1=1,则CC1=k1,BB1=k2,AA1=k3,依题意,有k3-0.2=k1,k3-0.1=k2,且B1+B1+B1+B1B1+B1+B1+B1=0.725,所以0.5+33-0.34=0.725,故k3=0.9.(2)据统计测量,已知某养鱼场,第一年鱼的质量增长率为200%,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为前一年的一半.若饲养5年后,鱼的质量预计为原来的t倍.下列选项中,与t值最接近的是()A.11B.13C.15D.17【解析】选B.设鱼原来的质量为a,饲养n年后鱼的质量为a n,q=200%=2,则a1=a(1+q),a2=a1(1+2)=a(1+q)(1+2),…,a5=a(1+2)×(1+1)×(1+12)×(1+122)×(1+123)=40532a≈12.7a,即5年后,鱼的质量预计为原来的13倍.【解题技法】数列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模型等差模型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等差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差等比模型如果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非零常数,则该模型是等比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递推数列模型如果题目中给出的前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不固定,随项的变化而变化,则应考虑考查的是第n项a n与第(n+1)项a n+1(或者相邻三项等)之间的递推关系还是前n项和S n 与前(n+1)项和S n+1之间的递推关系【对点训练】1.(2023·武汉模拟)南宋数学家杨辉为我国古代数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名研究成果“杨辉三角”记录于其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该著作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项为2,3,6,11,则该数列的第15项为()A.196B.197C.198D.199【解析】选C.设该数列为,则a1=2,a2=3,a3=6,a4=11.由二阶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a2-a1=1,a3-a2=3,a4-a3=5,…所以数列r1-是以a2-a1=1为首项,公差d=2的等差数列,即a n+1-a n=2n-1,所以a2-a1=1,a3-a2=3,a4-a3=5,…,a n+1-a n=2n-1.将所有上式累加可得a n+1=a1+n2=n2+2,所以a15=142+2=198,即该数列的第15项为198.2.(2023·深圳模拟)将一个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含边界和内部)的底边三等分,挖去由两个等分点和上顶点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得到与原三角形相似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再对余下的所有三角形重复这一操作.如果这个操作过程无限继续下去,最后挖剩下的就是一条“雪花”状的Koch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最初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经过4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A.1681B.2081C.827D.1027【解析】选A.根据题意可知,每次挖去的三角形面积是被挖三角形面积的13,所以每一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上一次三角形面积的23,由此可得,第n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即经过4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1681.。

数列的综合应用与实际应用

数列的综合应用与实际应用
⑴求动点p行进路线的极限; ⑵动点p与坐标平面上哪一点无限接近。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7
数列的综合应用与实际应用 高考题型⑵
解:⑴动点p行进路线依次为 所以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8
数列的综合应用与实际应用 高考题型⑵
⑵设动点p与平面上
点无限接近,则
故动点p与平面上点
无限接近。
量的10%,那么经过几年后,鱼的总重量开始下 降?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14
课堂思考
解: ⑴设每年底鱼的重量为 ,则
故四年后,鱼的总重量预计是原来的11.25倍。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15
课堂思考
⑵设预计损失后每年底鱼的重量为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16
课堂思考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2
数列的综合应用与实际应用 高考题型⑴
例1 某种汽车购买时的费用为10万元,每年应交保 险费、养路费及汽油费合计9千元,汽车的维修费 平均为第一年2千元,第二年4千元,第三年6千 元,依次成等差数列递增,问这种汽车使用多少 年后报废最合算?(即年平均费用最少?)
2007年12月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12
数列的综合应用与实际应用 高考题型⑶
⑵当
时,若发生水土流失,则森林木材存量
必需小于

经8年该地区就开始水土流失。
2007年12月
中学数学研究·代数
13
课堂思考
据统计测算,某养鱼场第一年鱼的总重量增长率为 200%,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为前一年的一半。

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数列的综合应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二章内容结束之后的综合练习。

在课本中没有专设章节。

内容从教材习题2.5中A组的第4题中体现。

本章五节内容分别讲授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这两种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基础内容。

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了解高考中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些特殊数列。

在实际教学中,本节内容应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要充分掌握基本数列的知识点,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回顾。

第二阶段,对于特殊数列有关例题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找到与基本数列的相似处,从而决定构造为基本数列中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大胆提出猜想。

第三阶段从猜想入手,开始构造。

运用基本数列的形式和性质得到新的数列。

构造出的新数列必须满足基本数列成立的条件。

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第四阶段根据题目要求从构造出的新数列找出所求项。

第五阶段,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题型。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题,提高主动性,学习的灵活性。

从而提高对本节知识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函数内容。

以及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之前,已经有了数列的基础。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函数构造基础等。

对于本节授课内容来说,学生在一般很难自己分析出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但是在复习的基础上不宜直接灌输解题方法。

应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分析、猜想、证明。

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也可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新的解法,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

三、设计思想在授课中,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内容。

以此引导学生,分析特殊数列。

并且根据之前学习三角函数时用到的“构造”理念。

将特殊数列构造为基本数列,再运用基本数列的知识点来解题。

课堂中,以例题分析为主,让学生学会观察特殊数列的结构,分析如何构造出适合的基本数列的形式。

讲课过程中,以启发性为主,让学生主动分析。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第一章:数列的概念与应用1.1 数列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表示方法,如通项公式、列表法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数列的性质,如项数、公差、公比等。

1.2 数列的求和公式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让学生理解其推导过程。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等。

第二章:数列的性质与应用2.1 数列的单调性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的单调性,包括递增和递减。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并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2 数列的周期性介绍数列的周期性概念,让学生理解周期数列的性质。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解数列的方程等。

第三章:数列的极限与应用3.1 数列极限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理解数列极限的含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数列极限的性质,如保号性、夹逼性等。

3.2 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介绍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如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定理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极限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求数列的极限值等。

第四章:数列的级数与应用4.1 数列级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级数的概念,理解级数的特点和分类。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如收敛性和发散性等。

4.2 数列级数的计算方法介绍数列级数的计算方法,如比较法、比值法、根值法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级数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级数的收敛性等。

第五章:数列的应用举例5.1 数列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列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如人口增长模型、存货管理模型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列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5.2 数列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介绍数列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振动序列、量子力学中的能级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列解决物理学中的问题,如计算振动序列的周期等。

第六章:数列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6.1 数列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列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如资产收益的序列分析。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的综合应用1、数列的通项的求法: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 n S n a S S n -==-≥。

⑶已知12()n a a a f n = 求n a ,用作商法:(1),(1)(),(2)(1)n f n f n a n f n =⎧⎪=⎨≥⎪-⎩。

⑷若1()n n a a f n +-=求n a 用累加法: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 1a +(2)n ≥。

⑸已知1()n n a f n a +=求n a ,用累乘法:121121n n n n n a a aa a a a a ---=⋅⋅⋅⋅L (2)n ≥。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n a ,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

特别地,(1)形如1n n a ka b -=+、1n n n a ka b -=+(,k b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

(2)形如11n n n a a ka b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注意:(1)用1--=n n n S S a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此等式成立的条件了吗?(2n ≥,当1n =时,11S a =);(2)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n a 与n S 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1--=n n n S S a ,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n a 或n S 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

2、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别声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务必检查其公比与1的关系,必要时需分类讨论.; ③常用公式:1123(1)2n n n ++++=+L222112(1)(21)6n n n n +++=++L ,33332n(n+1)1+2+3++n =[]2L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 ,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①111(1)1n n n n =-++; ②1111()()n n k k n n k =-++; ③2211111()1211k k k k <=---+,211111111(1)(1)1k k k k k k k k k-=<<=-++--; ④1111[](1)(2)2(1)(1)(2)n n n n n n n =-+++++ ; ⑤2122(1)2(1)11n n n n n n n n n +-=<<=--+++-.(6)通项转换法:先对通项进行变形,发现其内在特征,再运用分组求和法求和。

数列的综合运用新

数列的综合运用新
A.若{an}>M,则数列{an}的各项均大于等于M B.若{an}>M,{bn}>M,则{an+bn}>2M C.若{an}>M,则{a}>M2 D.若{an}>M,则{2an+1}>2M+1
解析:对于A,即若{an}>M,an与an+1中至少有一个 不小于M,则数列{an}的各项不一定都大于M,错误;对于 B,若{an}>M,an与an+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bn}>M, bn与bn+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但它们不一定是同一个n 值,则{an+bn}>2M不成立;对于C,若{an}>M,数列各项 的正负及M的正负不确定,则{a}>M2不成立;则只有D成立,
(4)数列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涉及利率,产品利润, 工作效率,人口增长,常常考虑用数列知识加以解决.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1个分
裂成2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以繁殖成 ( )
A.511个
B.512个
C.1023个
D.1024个
解析:由题意知,细菌繁殖过程可以看作一个首项为
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模型,所以a10=a1q9=29=512.故应 选B.
答案:B
2 . 数 列 {an} 的 通 项 公 式 是 关 于 x 的 不 等 式 x2 -
x<nx(n∈N*)的解集中的整数个数,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

()
A.n2
B.n(n+1)
C.
D.(n+1)(n+2)
解析:由x2-x<nx,得0<x<n+1(n∈N*), 因此an=n, Sn=
故选D.
答案:D
1.在解决数列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用函数的观点和思想认识数列,将数列的通项公式 与求和公式都看作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 (2)用方程思想去处理数列问题,把通项公式与求和公 式 看作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3)用转化思想去处理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 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4)用猜想与递推的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列的综合是数列中各个数值的求和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列的综合应用,从数学角度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在介绍数列的综合应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列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根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将数列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常见类型。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这个固定的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都相等,这个固定的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二、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的综合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领域中,下面将从几个具体问题场景中介绍数列的应用。

1. 汽车里程计算假设一辆汽车从起点出发,每小时行驶的里程数分别是12公里、15公里、18公里、21公里...... 如果想知道5个小时内总共行驶了多少公里,我们可以使用等差数列的综合公式来计算。

首先确定首项a1=12,公差d=3(每小时增加3公里),然后带入数列综合公式Sn =(n/2)[2a1+(n-1)d],代入n=5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75公里。

因此,这辆汽车在5个小时内共行驶了75公里。

2. 学生成绩评估假设某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分别是80分、85分、90分、95分......,如果想知道前10次考试的总分,我们可以使用等差数列的综合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首项a1=80,公差d=5(每次考试分数增加5分),然后带入数列综合公式Sn = (n/2)[2a1+(n-1)d],代入n=10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875分。

因此,这名学生前10次数学考试的总分为875分。

高考北师大版数学总复习课件:6.5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北师大版数学总复习课件:6.5数列的综合应用
1 1×1-24
= a+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1- 2
1 23 = 3 a- a= a. 8 8
7.(2012· 苏州联考)已知数列{f(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Sn =n2+2n. (1)求数列{f(n)}的通项公式; (2)若 a1=f(1),an+1=f(an)(n∈N+),求证:数列{an+1}是等 比数列,并求数列{an}的前 n 项和 Tn.
[解析] 设至少需要 n 秒钟,则 1+21+22+„+2n 1≥100,

1- 2n ∴ ≥100,∴n≥7.故选 B. 1-2
5.(2012· 安徽合肥模拟)秋末冬初,流感盛行,某医院近 30 天每天入院治疗流感的人数依次构成数列 {an},已知 a1=1,a2 =2,且 an+2-an=1+(-1)n(n∈N+),则该医院 30 天入院治疗流 感的人数共有________.
2.设函数 f(x)=xm+ax 的导函数 f ′(x)=2x+1,则数列 1 { }(n∈N+)的前 n 项和是( fn n A. n+ 1 n C. n- 1
[答案] A
)
n+ 2 B. n+ 1 n+ 1 D. n
[解析] f ′(x)=mxm 1+a=2x+1,∴a=1,m=2,

1 1 1 1 ∴f(x)=x(x+1), = = - , fn nn+1 n n+1
知识梳理 1.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着广泛的应用,其解题的基本步骤, 可用图表示如下:
2.数列应用题常见模型: (1)等差模型: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是一个固定量时,该模 型是等差模型,增加(或减少)的量就是公差. (2)等比模型: 如果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 时,该模型是等比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

数列的综合应用总结

数列的综合应用总结

数列的综合应用总结数列作为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对象,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数列的综合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的方法以及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有序集合。

一般用an表示数列中的第n个数,其中n为正整数,称为项号。

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了数列中任意一项与项号之间的关系。

二、数列求和的方法1.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即Sn =(a1 + an) * n / 2。

2.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即Sn =(a1 * (1 - q^n)) / (1 - q),当|q| < 1时成立。

3.其他数列求和方法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数列,它们的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调和数列等,它们的求和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列的规律来确定。

三、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列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过程中。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说明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中,利率、投资回报率等与时间相关的指标可以使用数列进行建模。

比如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期的还款金额就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求和来计算。

2.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可以用数列进行描述。

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表示和推导。

3.计算机科学领域在算法设计和数据处理中,数列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排序算法中,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算法利用了数列的递推和分治思想来实现高效的排序。

四、总结数列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学对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6.5数列的综合应用

6.5数列的综合应用

6.5 数列的综合应用编制人:高三数学组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说明】:1.课前认真研读课本,完成自主研读学习单设计的问题..2.课堂内限时完成合作探究学习单,书写规范.3.找出疑问和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等方式解决.4.课后认真完成反馈巩固学习单.【考纲要求】1、通过构造等差、等比数列模型,运用数列的公式、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对数列与其他知识综合性的考查也高于考试说明的要求,另外还要注重数列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自主研读学习单※知识体系1.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的综合应用一是指综合运用数列的各种知识和方法求解问题,二是数列与其他数学内容相联系的综合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数学思想及方法的运用与体会.(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解数列题要注意运用方程与函数的思想与方法.(2)转化与化归思想是解数列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复杂的数列问题经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或常见的特殊数列问题.(3)由特殊到一般及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是解决数列问题的重要思想.已知数列的前若干项求通项,由有限的特殊事例推测出一般性的结论,都是利用此法实现的.(4)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列问题中常会遇到,如等比数列中,经常要对公比进行讨论;由S n 求a n 时,要对_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讨论.2.数列的实际应用数列的应用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1)建立数学模型时,应明确是等差数列模型、等比数列模型,还是递推数列模型,是求a n 还是求S n .(2)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规定①在分期付款中,每月的利息均按复利计算;②在分期付款中规定每期所付款额相同;③在分期付款时,商品售价和每期所付款额在贷款全部付清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④各期付款连同在最后一次付款时所生的利息之和,等于商品售价及从购买时到最后一次付款的利息之和.基础自测1.若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8-S 3=10,则S 11的值为 ( )A .12B .18C .22D .442.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a n +1,且a 7·a 11=6,a 4+a 14=5,则a 6a 16等于 ( ) A.23 B.32 C .-16 D .-563.若{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把{a n }的每一项都减去2后,得到一个新数列{b n },设{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对于任意的n ∈N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n +1=3b n ,且S n =12(3n -1)B .b n +1=3b n -2,且S n =12(3n -1) C .b n +1=3b n +4,且S n =12(3n -1)-2nD .b n +1=3b n -4,且S n =12(3n -1)-2n 4.“嫦娥奔月,举国欢庆”,据科学计算,运载“神六”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在点火第一秒钟通过的路程为2 km ,以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增加2 km ,在达到离地面240 km 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则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 )A .10秒钟B .13秒钟C .15秒钟D .20秒钟5.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为a n =n n 2+58,则数列{a n }的最大项为 ( ) A .第7项 B .第8项 C .第7项或第8项 D .不存在6.设数列{a n },{b n }都是正项等比数列,S n ,T n 分别为数列{lg a n }与{lg b n }的前n 项和,且S n T n =n 2n +1,则log b 5a 5=________.※合作探究学习单※ 探究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例1 设{a n }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3=7,且a 1+3,3a 2,a 3+4构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 n }的通项;(2)令b n =ln a 3n +1,n =1,2,…,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变式迁移1 假设a 1,a 2,a 3,a 4是一个等差数列,且满足0<a 1<2,a 3=4.若b n =2a n (n =1,2,3,4).给出以下命题:①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②b 2>4;③b 4>32;④b 2b 4=256.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探究二 数列与方程、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例2 已知函数f (x )=2x +33x,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f ⎝⎛⎭⎫1a n ,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令T n =a 1a 2-a 2a 3+a 3a 4-a 4a 5+…-a 2n a 2n +1,求T n ;(3)令b n =1a n -1a n(n ≥2),b 1=3,S n =b 1+b 2+…+b n ,若S n <m -2 0012对一切n ∈N *成立,求最小正整数m .变式迁移2 已知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3+a 4=28,且a 3+2是a 2,a 4的等差中项.(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a n log 12a n ,S n =b 1+b 2+…+b n ,对任意正整数n ,S n +(n +m )a n +1<0恒成立,试求m 的取值范围.探究三 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3 有一个下岗职工,1月份向银行贷款10 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店,每月月底获得的利润是该月月初投入资金的20%,每月月底需缴纳所得税为该月月利润的10%,每月的生活费为300元,余款作为资金全部投入下个月的经营,如此继续,问到这年年底这个职工有多少资金?若贷款年利息为25%,问这个职工还清银行贷款后纯收入多少元?变式迁移3 假设某市2011年新建住房400万平方米,其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1)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以2011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 750万平方米?(2)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参考数据:1.084≈1.36,1.085≈1.47,1.086≈1.59)高考真题1、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a 1,12a 3,2a 2成等差数列,则a 9+a 10a 7+a 8的值为 ( )A .1+ 2 B .1- 2 C .3+2 2 D .3-2 22、数列{a 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a 6=b 7,则有( ) A .a 3+a 9≤b 4+b 10B .a 3+a 9≥b 4+b 10C .a 3+a 9≠b 4+b 10D .a 3+a 9与b 4+b 10的大小不确定3.函数y =x 2(x >0)的图象在点(a k ,a 2k )处的切线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a k +1,其中k ∈N *,a 1=16,则a 1+a 3+a 5=________.4.已知点(1,13)是函数f (x )=a x (a >0,且a ≠1)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f (n )-c ,数列{b n }(b n >0)的首项为c ,且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S n -1=S n +S n -1(n ≥2).(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1b n b n +1}的前n 项和为T n ,问满足T n >1 0002 009的最小正整数n 是多少?※ 巩固提升学习单※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an bn +1,其中a ,b 均为正常数,那么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从盛满10 L 纯酒精的容器里倒出1 L ,然后用水填满,再倒出1 L 混合溶液, 再用水填满,这样继续下去,一共倒出了5次,这时容器里还有纯酒精________ L.3.若数列x ,a 1,a 2,y 成等差数列,x ,b 1,b 2,y 成等比数列,则(a 1+a 2)2b 1·b 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已知数列{a n }中,a 1=a ,a 为正实数,a n +1=a n -1a n(n ∈N *),若a 3>0,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4a 1,2a 2,a 3成等差数列.若a 1=1,则S 4=________.6.某厂在2011年底制订生产计划,要使2021年底的总产量在原有基础上翻两番,则年平均增长率为________.7. 设数列{a n }中,若a n +1=a n +a n +2(n ∈N *),则称数列{a n }为“凸数列”,若a 1=1,a 2=-2,则该数列前6项和为________.8. 已知数列{a n }是正项等比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a 6=b 8,则一定有________(填序号).①a 3+a 9≤b 9+b 7; ②a 3+a 9≥b 9+b 7;③a 3+a 9>b 9+b 7; ④a 3+a 9<b 9+b 7.9.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4是a 3与a 7的等比中项,S 8=32,则S 10等于________.10.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S n ,若S n ,S n +1,S n +2成等差数列,则公比q =________.11.通项公式为a n =an 2+n 的数列{a n },若满足a 1<a 2<a 3<a 4<a 5,且a n >a n +1对n ≥8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m (m 为正整数),a n +1=⎩⎪⎨⎪⎧ a n 2,a n 为偶数,3a n +1,a n 为奇数.若a 6=1,则m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________.13.已知{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S n ,S 4=2S 2+4,b n =1+a n a n. (1)求公差d 的值;(2)若a 1=-52,求数列{b n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14.某校为扩大教学规模,从今年起扩大招生,现有学生人数为b 人,以后学生人数年增长率为4.9‟.该校今年年初有旧实验设备a 套,其中需要换掉的旧设备占了一半.学校决定每年以当年年初设备数量的10%的增长率增加新设备,同时每年换掉x 套的旧设备.(1)如果10年后该校学生的人均占有设备的比率正好比目前翻一番,那么每年应更换的旧设备是多少套?(2)依照(1)的更换速度,共需多少年能更换所有需要更换的旧设备?下列数据供计算时参考:。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数列综合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2.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3. 数列的极限: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的性质等。

4. 数列的收敛性:收敛数列的定义、收敛数列的性质等。

5. 数列的应用举例:如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设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数列的基本概念,讲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3. 讲解数列的极限和收敛性,分析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5. 通过课后习题,检查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

2.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3. 学生对数列应用案例的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数列综合应用的教学PPT,包含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案例等内容。

2. 案例素材:收集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3. 课后习题:编写具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检验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

4. 教学视频: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如数列的极限、收敛性的讲解等,辅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

数列综合应用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教案【篇一:《数列的综合应用》教案】个性化教案授课时间年级高三备课时间学生姓名教师姓名课题数列的进一步认识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以及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理解与掌握“等价转化”、“变量代换”思想(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相应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1、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2、识别数列的相关关系,并能利用“等价转化”、“变量代换”思想解决相关数列问题一、检查并点评学生的作业。

检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映在学生作业中的知识漏洞,并当场给学生再次讲解该知识点,也可出题让学生做,检查效果。

二、检查学生上节课或在校一周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再次梳理知识。

三、讲授新内容数列求和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1)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公式求和;(2)一些常见的数列的前n项和:n∑k=n(n+1)k=12n∑k2=16n(n+1)(2n+1)k=1nk3=14n2(n+1)2k=1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例:sn=1*2+2*4+3*8+??+n*2n①2sn=1*4+2*8+3*16+??+(n-1)*2n+n*2n+1②①-②得 -sn=2-(4+8+16+??+2n)-n*2n+1 即:sn=(n-1)2n+1-6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注: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n项和的前提是:数列中的每一项均能分裂成一正一负两项,这是用裂项相消法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题意可得(5-d+1)(5+d+9)=(5+3)2,
解得d1=2,d2=-10.
∵等差数列{bn}的各项为正,∴d>0,
∴d=2,b1=3,∴Tn=3n+
n(n 1) 2
×2=n2+2n.
探究提高 对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的分析,
应重点分析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分析
等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关系.往往用到转化与化归
+2a1d+d2=
a
2 1
+4a1d,∴d=2a1=2.
∴S10=10a1+ 10
2
9
d=10+90=100.
4.有一种细菌和一种病毒,每个细菌在每秒钟末能
在杀死一个病毒的同时将自身分裂为2个,现在有
一个这样的细菌和100个这样的病毒,问细菌将病
毒全部杀死至少需要
A.6秒
B.7秒
( B)
C.8秒
3.数列的渗透力很强,它和函数、方程、三角形、 不等式等知识相互联系,优化组合,无形中加大 了综合的力度.解决此类题目,必须对蕴藏在数列 概念和方法中的数学思想有所了解,深刻领悟它 在解题中的重大作用,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等价转换”等.

1 2

2(1)2 2
3(1)3 2

n(1)n. 2
两式相减得
12Tn
1(1)(1)2(1)n1n(1)n
22
2
2
2[1(1)n]n(1)n. T n4 2(1 2)n2 2n(1 2)n 14.
又∵Tn+1-Tn>0,
∴Tn单调递增.∴Tn≥T2=2.
知能迁移3 某市2019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 有关部门计划于2009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 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 试问:
(1)该市在2019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 市公交车总量的1 ?(lg 657=2.82,lg 2=0.30, lg 3=0.48) 3 解 (1)该市逐年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组成 等比数列{an},其中a1=128,q=1.5,则在2019年应该 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为a7=a1·q6=128×1.56 =1 458(辆).
r (1
(1 r r)n
)n
1
a.
基础自测
1.数列{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a7、a10、a15是
等比数列{bn}的连续三项,若等比数列{bn}的首项
b1=3,则b2等于
( B)
A. 24
B.5
C.2
D.9
解析5 由条件知 a120 =a7·a15,
5
∴(a7+3d)2=a7×(a7+8d),
∴ aann 1a2 a(2 nn 1)22aa2n 2 n2a2 (n≥2)为定值.
∴{an}为等比数列.
5分
(2)解 bn=anf(an)=a2n+2logaa2n+2=(2n+2)a2n+2.
当a= 2 时,bn=(2n+2) ( 2 )2n+2=(n+1)2n+2. 7分
Sn=2·23+3·24+4·25+…+(n+1)·2n+2
(1)证明 Sna1(11qqn)a1[11(1)n] 1
(1)[1( )n](1)( )n1,
1
1
又an
a1(1)n1
( )n1, 1
Sn (1)an.
(2)解 f() 1 , b n 1 b n b n 1 1 . b 1 n b n 1 1 1 .

2Sn=2·24+3·25+4·26+…+n·2n+2+(n+1)·2n+3②
①-②得
-Sn=2·23+24+25+…+2n+2-(n+1)·2n+3
=16+ 24(12n1) -(n+1)·2n+3 1 2
=16+2n+3-24-n·2n+3-2n+3=-n·2n+3.
∴Sn=n·2n+3.
解 (1)由an+1=2Sn+1,可得an=2Sn-1+1 (n≥2), 两式相减得an+1-an=2an,则an+1=3an (n≥2). 又a2=2S1+1=3,∴a2=3a1. 故{a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an=3n-1. (2)设{bn}的公差为d, 由T3=15,b1+b2+b3=15,可得b2=5, 故可设b1=5-d,b3=5+d,又a1=1,a2=3,a3=9,
∴7x- (120)7 =13 958,∴x=2000. 2
3.(2009·四川文,3)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不为零,
首项a1=1,a2是a1和a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an}的前
10项之和是
( B)
A.90
B.100
C.145
D.190
解析 由题意知,(a1+d)2=a1(a1+4d),

a
2 1
故当n≥2时,2≤Tn<4.
题型三 数列的实际应用 【例3】假设某市2019年新建住房400万平方米,其
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 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 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 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 (1)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以2019 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 750万平方米? (2)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 面 积 的 比 例 首 次 大 于 85% ? ( 参 考 数 据 : 1.084≈1.36,1.085≈1.47,1.086≈1.59)
12分
探究提数高列 与 函 数 的 综 合 问 题 主 要 有 以 下 两 类 :
(1)已知函数条件,解决数列问题.此类问题一般
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研究数列问题;(2)已知
数列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充分
利用数列的范围、公式、求和方法对式子化简变形.
知能迁移2 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首项a1=1,
(2)记Sn=a1+a2+…+an,
依据题意,得 Sn > 1 ,
于是Sn=
128(1110.50n0)>0 5S0n 00(3 辆),即1.5n>657
11.5
32

两边取常用对数,则n·lg 1.5>lg 657 , 32
即n> lg6575lg2 ≈7.3,又n∈N*,因此n≥8. lg3lg2
思维启迪 (1)要求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
问题:Sn=250n+n
(
n 2
1×) 50=25n2+225n≥4
750.
(2)an>0.85bn,bn=400×1.08n-1.
解 (1)设中低价房的面积形成的数列为{an},
由题意可知{an}是等差数列,
其中a1=250,d=50,
则an=250+(n-1)·50=50n+200
由题意可知an>0.85bn, 即50n+200>400·(1.08)n-1·0.85. 当n=5时,a5<0.85b5, 当n=6时,a6>0.85b6, 因此满足上述不等式的最小正整数n为6. 因此到2019年底,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
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
探究提解高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 学问题,通过反复读题,列出有关信息,转化为数列的 有关问题,这也是数学实际应用的具体体现.

由T3-S3=12得q2+q-d=4.

由①、②及q>0解得q=2,d=2.
故所求的通项公式为an=2n-1,bn=3×2n-1.
题型二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2】 (12分)已知f(x)=logax(a>0且a≠1),设 f(a1),f(a2),…,f(an) (n∈N*)是首项为4,公差为 2的等差数列.
2.数列应用题常见模型 (1)等差模型: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是一个固 定量时,该模型是等差模型,增加(或减少)的 量就是公差. (2)等比模型:如果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 个固定的数时,该模型是等比模型,这个固定的 数就是公比.
(3)分期付款模型:设贷款总额为a,年利率为r,等
额还款数为b,分n期还完,则b=
的思想方法.
知能迁移1 (2009·全国Ⅰ文,17)设等差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n,公比是正数的等比数列{bn}的前n项
和 为 Tn, 已 知 a1=1,b1=3,a3+b3=17,T3-S3=12, 求
{an},{bn}的通项公式.
解 设{an}的公差为d,{bn}的公比为q.
由a3+b3=17得1+2d+3q2=17,
(1)设a为常数,求证:{an}是等比数列; (2)若bn=anf(an),{bn}的前n项和是Sn,当a= 2 时,
求Sn. 思维启迪 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得出an的表达式, 再利用表达式解决其他问题.
(1)证明 f(an)=4+(n-1)×2=2n+2,
∵logaan=2n+2,
2分
∴an=a2n+2.
所以到2019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