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产学研深度合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换效率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学研缺乏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通过大学及科研院所、产业、政府之间组织结构性的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研究,特别是从利益演化机制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机理,对促进高校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作者简介]同勤学(1963-),男,陕西合阳人,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10-0016-03在知识日渐重要的全球经济发展中,产学研合作可加强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国家、地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有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既有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与企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有利于迅速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社会,高校必须依靠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校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可以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迅速提高科研水平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科研课题,迅速完成研发、转化过程,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差距。
二是通过锻炼科研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来提升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可以使研发人员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可以使教师走向实践平台,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学研结合新模式和加强产学研结合制度建设等途径。
一
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注资能力极有限,常常难以打开产业化
局面 。所 以, 目前这种状况 , 面对 较好的作法应是鼓励 有眼光的 1 想认 识问题 。思想认 识问题 是多方 面的 , . 思 既有 高校和 企业家搜寻一些科研“ 幼苗” 或实验室的“ 胚胎”利用自己的资 , 企业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性认识方面的, 也有企业对我国高校和 金、 基础设施、 工程技术和人才资源, 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孵 科研机构技术开发水平认识方面的 , 同时也有高校对产学研结 化 , 使其逐步发展并完善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化商品。 合运行模式认识方面 的。 主要可 以分 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高 () 2 . 政府应 强化对 产学研合 作 的支 持力度 。改革开放 以来 ,
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 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双方 之 间的信 息与知识结构 的优 势互 补 , 以外延 方式扩 大 、 丰富企 业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 , 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获取和利用信息
的能 力。 一些专 家估计 , 信息高速公路 建成后 , 知识对经济 的贡 因此而导致产学研组织内部的个人价值观念、事业取向的多元 献率 可能由 2 世纪初 的 5 ~ 0 0 % 2%上升到 9%。目前 , 0 企业和 化, 这就使得产学研结合组织内部极易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和 高校 及科研 机构之间联系 松散的一个 主要原因 , 就是高校和科 冲突。 这种文化冲突通常表现在产学研结合组织内部 各部 门、 人 研 机构与企业之间缺 乏相互沟通 、 相互了解 的迅速便捷的信 息 员之间由于 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认 同而引起的矛盾现象。 渠道 。 为此 , 应大力建设高校 、 科研机构与企业双 向沟通的信 息
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作者:苏晓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04期摘要:目前,高校和企业普遍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由于产学研开展较晚,社会环境对产学研合作支持不到位等,产学研合作还是存在企业参与热情不高,高校服务意识不强,产学研合作经费不足,产学研合作政策不力等问题。
本文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问题;对策目前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高校的普遍行为,但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选择上有所不同。
重点大学开展科技领域的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开展“合作教育”。
尽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普遍认为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尽管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开展广泛,但在现实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既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合作各利益主体的态度问题,还有运作机制的保障问题。
1.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合作的意识还不强,热情不高。
这从高校问卷调查结果可以说明。
在是否欢迎高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这一选项上,高校认为企业不够热情,持这种观点的达66%以上;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持这种观点达76%以上。
来自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之所以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合作未取得预期效果”和“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
2.高校服务市场意识不强。
高校作为人才和技术的供给方,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封闭办学,高校追求的是自我完善,自成体系,对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缺乏兴趣,办学的着力点仍放在争取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上,过于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忽视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广大教师追求的是学术水平,热衷于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晋升职称,缺乏市场观念和成果转化意识。
重庆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调查分析教学调查与分析论文
重庆大学产学研合作现状调查分析摘要从985工程到211工程,我国高校最大的一个转变就是合作,广大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重庆大学是重庆市唯一一所985高校,本文对重庆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长远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大学,产学研,现状,调查分析一、重庆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
它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根本区别,它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产学研结合计划”为促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学研联合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以后,明确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体系联系在一起,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产学研合作提到战略的新高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这些指导性意见都透露出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推动和殷切期待。
2、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然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也会有所不同。
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实现新阶段我市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各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在渝教育资源、科技资源的优势和作用。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研究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高校大多完成了从行业到地方的融合和转变,学科综合,特色鲜明,并依托自身科技、人才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此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不断暴露出不适应性。
为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领域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方面的实践,提出了集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公共服务和区域创新发展“五元一体”的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有效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五元一体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33-02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建国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国高校有关专业和系科而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它们源于原国家行业管辖,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
[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行业特色高校大多逐步完成了从行业到地方的融合和转变,学科综合,特色鲜明,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结合了行业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的优势,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多赢”的局面,是一种促进社会技术创新的模式。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行业特色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行业特色高校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领域科技、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迫切需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创新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
1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我国产学研合作经历了层次由低向高,领域由点到面,范围由小及大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结合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2]。
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提要我国在实施“产学研开发工程”后,逐步形成了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和机制,探索出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结合道路。
本文就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沿革、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我国产学研相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典型模式;利弊产学研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
一、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沿革以及作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86年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倡导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逐步形成了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结合道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迫使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产学研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教育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劳动者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要想在这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巨大的发展,必须要做到教育、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走产学研发展道路。
二、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面临的问题(一)资金投入不足增大了产学研结合难度。
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大、风险高。
一项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要经过实验室成果研究、中间放大试验和产业化三个阶段。
无论哪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有风险承担的资金准备。
目前,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资金支持,增大了产学研结合难度。
二是中间环节及成果转化经费缺乏支持。
中间环节投入高、风险高、成功率低、收益低,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在这个环节投入资金,而各项研究计划经费中也未将中间试验经费包括在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方研究出的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实现转化,而生产方又缺乏具有成熟、配套成果的矛盾局面。
高校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 0 世纪 9 0年代以来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各种教
育理论影响下 , 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不断涌现。其主
要形 式是 :
业的生产需求 ,确定科研课题 ,获得 的科研成果为合作企
业服务。
当前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 ,尚未有国
家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施行 , 一些产学研合 作经 验推 广起 来 也十 分 困难 。因此 , 本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 中国实 施 产学 研
合作 教 育 的必要 性着 手 , 分析 了 中 国产 学研 合作 的方 式 、 特
学校选择相关的企业 , 共同制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 目标 、 方式和计划 , 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 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生产实践相结合 , 在生产过程 中培养动 手能力 ,同时, 学生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 、产品推销 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 ,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负责对学生
-
多 ,脱离 了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 ,不能为企业服务。
不少 企业 目 光 短浅 ,片面追 求经 济效益 , 不 善于把 自己
的企业放到一个产业 、 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大局中去作 战略性的思考 ,追求 “ 短 、平 、快” ,“ 立竿见影” 。因此企 业 不愿 花大量 的人 力 和财力 参 与产 学研合 作 , 影 响 了教师 参
养具 有 创新 精 神 、 实 践能 力 和综 合 素 质 的专 门人 才 的 目的 。
但是 ,由于企业 的主体活动是生产经营, 高校的主体活
动是培养人才 , 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目前高校缺乏激励教 师从事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的机制 , 一些高校在评价研究成 果时, 看重的仍然是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 发表刊物的等级 、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动权, 会对 研 究 的 积极 性 产 生影 响 , 高 校 为 主体研发 的项 目, 由于 不 了解 成 果转 化 后
的效益 和企业的财务状 况 , 而 且 转 化 后利
益分配 主动权掌握在企 业手 中, 企业 通 常 会 要 求 一次 性 转 化 , 但 后 续 升 级 换 代 等 问
发展 , 并 充 分 发 挥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在 行 业 领
域科技、 人 才优 势 , 更好 地 服 务 国 民经 济 发
( 6 ) 全面 合 作 : 高校 与地 方 或 行 业 主 管 现 产 学 研 合 作 从 松 散 型 向 紧 密 型 转 变 , 解 任 务 部 门以及企业建 立全面合作关 系 , 共 建 产 决 产 学 研 合 作 目前 存 在 的 合 作 期 短 、
模 式和机制 。
展和社会进步 , 迫 切 需要 依 托 行 业 , 立足 地 学 研 合 作 基地 , 内容 主 要 涉及 技 术 研发 、 人 单 一 等 问 题 , 形 成 长 足 有 效 的 产 学 研 合 作 方, 创新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模 式 与 才 培 养 、 成果转化等。 …
合作模式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 ( 1 ) 开展 四技服务 : 主 要 包 括 了技 术 开 关 专 业 和 系科 而 组 建 的 单 科 性 院 校 , 它 们 发 、 技 术转 让 , 技术咨询、 技术 服 务 ( 含 技 术 源 干 原 国家 行 业 管 辖 , 具 有 鲜 明的 行 业 背 培 训 、 技 术中介) 四类服务。 景。 …随 着 时 间的 推 移 和 教 育 改 革 的深 入 , ( 2 ) 共建研 发平台 : 行 业 特 色 高 校 依 托 行业 特 色 高校 大 多逐 步 完成 了从 行业 到地 现 有科 教 资 源 , 与 企 业建 立 联 合 实 验 室 、 研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专业设置过于冗杂、就业和培养质量不匹配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包括精简专业设置、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文章还探讨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如师资队伍不足、校企合作困难等。
在总结中,强调了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展望未来,希望高校能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策略、现实难题、对策探讨、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在面向未来、适应社会需求的也面临着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等诸多问题。
对高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高校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专业设置单一、育人模式落后、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探讨现实难题及对策,最终总结出对未来的展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促进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改善。
通过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核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要 问题
( ) 策支持 力度 不够 一 政
种原 因, 存在 着政 策支持 力度不够、 外部
环境 不佳 、 量 监 控 体 系 不 完善 、 导 教 质 指 师 的 管理 与考 核 不 完备 等 问题 。 此 , 对 要
目前 , 许多办在地方 的高 校 , 由于其
行政 管理 编制不属于地方 , 因此 , 的地 有 方政府对 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
科性质 的不 同 , 结合 自身的特色 , 强对 加
学 生实习的管理监控 、 督促 监控 、 息监 信
由于我国存 在科技与经济相脱 离的
现象 ,高等学校实施产学研合作 教育的 外部 环境 并不理想 。学校希望企业 能为 学生 提供 优 良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深 入
控等方 面的建设 ,形成完备 的实 习质量
教师带队 , 在企业 进行生产实习 , 但是实
习情况 如何 ,学校教学管理部 门并 没有 引起重 视 , 如果带 队教 师不 负责 , 必对 势 合作教 育的效果产生不 良影 响。学校不 仅应实施摄 影师监控 ,而且应根据 各学
源 ,把以课 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的学校
教育 , 与直接 获取 实际经验 、 提高能力 为 主的生产 、科研 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 的 培养过程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 已成 为 高校增 强 竞 争力 和创 特求 强 的重 要途 径 。我 国在 2 0世纪 8 代 中期将产学 0年
i
. .
:
。
¨ =
;
蠹 罄 甏 瓣 誊 鎏
薹墨
雾 囊 毒 蕾
鬻譬 孽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口 湖 北省 荆 州 市长 江大 学 危煜 祥
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学研结合难度。 二是中间环节及成果转化 掣 肘 的现 象 ;二 是 组 织 模 式 选 择 不 合 理 。
经 费缺 乏 支 持 。 间 环 节投 入 高 、 险高 、 合 理 的模 式 选 择 是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成 功 中 风 产 学 研 是 指 企 业 、 研 院所 和 高 等 学 成 功 率 低 、 益 低 , 科 部分 高校 在 具 体 产 学 研 合 作 模 式 收 因此 很 少 有 企 业 愿 意 的 前提 。 校 之 间 的合 作 , 常 指 以企 业 为 技 术 需 求 在这个环节投入 资金 , 通 的 选 择 上 没 有 根 据 学 校 实 际 , 取“ 女 采 天 而各项研 究计划经
我r—校产学研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 目局 :一 —
口 文 /孙 静 徐 文 苓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倪晗刘焕荣孙明明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摘要:产学研合作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行业特色类院校虽具备产学研协作的优势,但也存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队伍建设不完善、各主体间目标不一致、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增强文化耦合、加强队伍建设、保持目标一致、健全制度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行业特色;产学研合作行业特色高校是指具有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的单科院校。
产学研结合是一种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彼此配合,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形式。
产学研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还促进了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的合作交流,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与综合性大学不同,行业特色类院校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那么,在改革发展中的今天如何根据实际,结合自身优势为国家培养人才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和特色院校搭建桥梁,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一、我国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自产学研合作这一课题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支持。
首先,为了构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政策环境,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暂行条例》等。
这些条例为产学研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其次,我国还成立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联盟等组织;除此之外,我国还为行业特色类院校建设科技园,为行业特色类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便利。
我国行业特色院校的产学研先后经历了萌芽、转型、发展的阶段。
在合作过程中合作主体由“一个院校、一个企业、一个研究机构”的单主题模式变成了复合型模式;培养方式由传统的高校向企业输送人才变为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合作模式也由单一的契约式发展为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姚娜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8期摘要: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共同进行科技研发,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科研、高校有机结合,寻求更大的知识效能。
目前,我国在推行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办学水平不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比较缓慢。
关键词: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存在问题建议产学研合作是我国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目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对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助于建立起高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科研与企业联系的纽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企业需要、个人有发展基础的技能型人才,将科学研究更好地应用于企业实践,从而转化为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巨大动力。
一、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基本概念研究高等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情况,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基本概念。
(一)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一般是指以实现高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为目标,把所教的理论知识以实践形式体现出来。
生产实习的主要功能是验证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一般不参加实际的生产工作,只是对该工作进行观察和了解。
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不会很长,一般为4周左右,没有报酬,有的甚至需要缴纳给实习单位一部分费用。
(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理解,就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
具体是指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校企合作的范围比较宽泛,合作的内容比较丰富,层次有高有低。
在一段时间内,校企合作尤其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在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有很大成果。
但是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独立操作,主要是学校派学生和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或技术指导,而企业对学校的影响很小。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c nicR sac eatet S aga S cn o tcncU i r t, hn hi 0 29) S i ti eerhD pr n, h nhi eo dP l ehi n esy S aga 2 10 e f m y v i
1 研究 背景
作为一种新 的高等教育类型 ,应用型本科 院校 是本科层面的应用 型大学 ,是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 国斯坦福 大学教育经济学家卡 诺伊认 为 “ 于 中 国来 说 ,中 国需 要更 多 的是 应 用 对
型大学 ” ¨。
许 多 应 用 型 本 科 院校 在 形 成 自己的 办 学 特 色 、 提升办 学 品位 的 过 程 中做 出 了积 极 的探 索 和不 懈 的
sac e h. r
Ke r s a piain—o e td is tts o iaino rd cin; e u aina drsac ywo d : p l t c o i r ne tue ;c mbn t fp u t n i o o o d c t n ee h o r
2o 第8 0年 1 l 期
s de 。。 i T 。 盏
。 。 h mt 。R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编号:10 7 9 (0 0 8— 10— 3 0 0— 6 5 2 1 )1 00 0
应 用型本科院 校产学研合作 中的问题 与解决策略
郑世 良,朱云仙 ,曹建 清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科研 处 ,上 海 2 10 ) 0 29
努力。但由于 自身办学定位模 糊 ,导致产学研合作 定位不清;若干因素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形 成和 良性发展 ,造成 当前 应 用 型 本 科 院校 在 产 学 研 合作 中普 遍面对 的现实 困境 。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0年第9卷第7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快,知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所占据的地位必将发挥关键作用。
因而如何建设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国际上的共识,而这种创新体系建立的关键就是实现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有效互动,产学研这三方即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其结合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及运行绩效[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界间的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推动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
此后,这种教育模式受到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借鉴和推广。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相继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制度、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建立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觉的探索和研究[2-5]。
1997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式走上了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阶段。
在高校群体中,地方高校占总数的90%以上、其发展壮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休戚与共,地方高校与企业、政府间存在相互合作共谋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
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产学研合作在优化整合地方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完备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地方高校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企业、产业和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远未发挥出应有作用,产学研合作仍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高校产学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虽然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各合作主体的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合作主体之间也存在希望合作的要求和愿望,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属于不同类型的组织,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尚存在一定差距,对项目的选择和项目完成标准的认同存在不一致性,制约了合作主体方寻求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妨碍产学研紧密合作和深度发展的障碍。
《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用于引入文章的主题并提出问题或目的。
在《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这篇文章中,概述部分应当包含以下内容:概述: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公共管理领域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中,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背景,分析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概念和意义,并探索该模式的可行性与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的主题和研究展开概述,并明确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背景,探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概念和意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探索与实践的可行性,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建议。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与总结,为类似领域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括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背景和现状,以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接下来,说明本文的结构,并对后续的正文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最后,阐明本文的目的,即在行业特色背景下探索和实践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胡彪来源:《山东青年》2016年第10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高校产学研合作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们目前产学研合作正在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部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途径;问题;对策高校在成立之初,就担负起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力)的责任。
近代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过程中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21条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
”一、我国目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途径由于高校的地理位置和隶属关系,必然决定了高校要为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做出贡献。
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与当地的政府、企业也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需要高校科研成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高校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企业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政府通过宏观规划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相关平台和政策,造福于民。
我国目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只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委托式合作模式这个模式也是目前高校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即企业委托高校进行产品研发、校企联合开发、科技成果转让、专利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专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等。
此种模式的优点是高校教师可以较为独立的开展课题研究,并能将其引入到日常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企业也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相应技术,解决困难,提高生产力,创造利润。
2、校企合作经营模式此种模式就是企业以资金入股、高校以技术入股合伙成立一个实体经济。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在产品的研发、调试、生产、销售、售后、产品升级等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各方面的优势。
3、高校或技术持有人自己经营模式此种模式最常见就是各高校的校办企业或技术持有人担任独立法人的企业。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年1月第18卷第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Jan.,2015Vol.18,No.2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传授知识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获取实际经验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1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引起教育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
它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开辟了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针对性强、适应性强的人才,对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2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2.1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2.1.1 订单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依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计划,在与用人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结合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与计划,双方共同培养用人单位的预备“员工”,学生毕业时,经用人单位和学校考核合格后,用人单位依照“订单”吸收毕业生到其单位就业并签订就业协议。
2.1.2 “X+Y”模式“X+Y”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培养计划分为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顶岗实习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首先是完成学校X学期的理论基础课程学习,然后再参与Y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工作。
2.1.3 工学结合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在学生教育期间内采用多次交替在校学习与校外工作两种培养方式,在完成学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时间、次数及频率,使学生不断循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从最大限度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自20世纪八十年代合作教育被引入我国以来,得到高教界学者广泛认可并运用到高校办学实践中。
为了了解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情况和实践效果,长江大学课题组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政府角色的缺失,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合作经费投入不足,长期合作机制还未建立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限制和约束,高校在合作的实践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境和问题,这有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问题分析对策建议从美国学者施耐德在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 University)工程学院实施世界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以来,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我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尽管产学研合作的在我国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
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展了不同方式的产学研合作。
为了了解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20年来试验效果,了解各利益主体对产学研合作的看法与认识,分析合作实践中存在问题和制约要素,寻找有效合作模式与机制,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中的产学研合作是指学术界(主要是大学与科研院所)与产业界为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最大化,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将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合作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不同形式与内容的交流与合作。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与问卷回收率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选择了产学研合作的利益主体,包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学生。
本次调查高校500所,发送问卷2000份,其中“211”及以上重点大学41所,省(部)属一般本科大学243所,高职高专128所,科研院所27所;企业单位发送问卷100份,参与合作教育学生问卷500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高校如中南大学 等都特别注重研究新材料开发领域 的基础 理论、 前沿理论及相应 的技术 问题 , 在 国家9 7 3 、 8 6 3 及行业委托 的重 大项 目以及重 大专项科 技项 目研究 中均扮 演着极 为重要 和 关键 的角色 , 为推动 国家科 教兴 国战略的实现作出了极为重要
总第2 9 1 期
DO I 编 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0 3 2 . 0 0 7
管理方 略研 究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 问题与对策分析
A
间 - J  ̄ " 德 / . 彭
婷
高教体 制改革 中划归为学校 所在 省、 区、 市为主管 理 的高 等学 校。 它们是在特 定的历史条 件下高等 教育适 应社会发 展需 要的 产 物, 主 要有 以下特 点 : 一 是优 势特 色学 科 明显 , 往往 在 国内 乃至国际上处于 领先地位 , 且学科和 专业技 术人才相 对较为集
目标也 随内外部环境 的变化而做出了适 当调整 , 产 学研 合作教
行业特色高校利用学科 、 专业、 人 才和成果优势 , 紧密依托
作者简介: 简世德 ( 1 9 6 4 一 ) , 男, 湖南常德人 , 南华大学政 治与公 共管理学院 , 教授 ; 彭婷 ( 1 9 8 8 一 ) , 女, 湖南永州人 , 南华大学政治
与公 共 管 理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 湖南 衡 阳 4 2 1 0 0 1 )
基金项 目: 本 ̄ . . f . 2 o o o 年湖南省普 通高等 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 目“ 行业特 色高校产学研互动办学模 式与运行机制的研 究” 的研 究
的贡 献 。 2 依 托 行 业 特 色和 优 势 , 促 进 地 区发 展
依 托行业技术与人才优势, 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 也是
业特 色高校基 于自身与行 业的天然联 系, 其产 学研合 作历史较 长, 有一大批 思维 活跃 且具备 创新 能力的专业技 术人才 ; 四是
这些行业特色高校往往也是行业 发展战略研 究基地和行业创新
站的规戈 q 论 证 工作 , 促 成 衡 阳市 与 核 工 业 总公 司建 立 核 电 站 的
异、 实践 上尚未形成真 正的合力 , 表现 为合作认识不够到位 、 合 作 制度 不够 健全、 合作 内容不系统 、 合 作效果 不理想等等 。 针对
这 些问题 , 本 文从产学研 合作与高校生存与发展 的内在关 联人 手, 试 图通 过分析行业特色 高校 在实施产 学研合 作过程 中所产 生和显现 的一些 问题 , 进而提出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步改进的措施与办 法。
一
合 作意 向等 。 这些 合作项 目与成 果在我 国中部开发以及 湖南省
的社会 经济发展 中发挥着极为独特的作用。 3 创 新产学研合 作模式 , 重视人 才培养
行业特色高校始 终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办学的基 本指导思想
和办学思路 , 在不断摸 索与实践 中创造性 地形成了多种产学研 合作 教育教学模 式 。 从教学 实践角度看 , 行业特色 高校 通过与
成果。
中图分 类号 : G6 4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3 2 — 0 0 1 5 — 0 2
行业特 色高校 是指那些 原属于行业 管理 , 但在世纪 之交的
技术优势。 正是凭借这种学科 、 技 术和人 才优势 , 其中一些行业
、
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特点
通过查 阅相关文献 , 结合对行业特 色高校产学研合作 过程 的调查研 究 , 可以将行 业特色高校产学 研合作 的主要特点归纳
为三个方面。
1 . 立足 学 科 和人 才优势 , 服 务 行 业发 展
企事业单位协商 , 努力推行 学校与行业相关单位共建 校内外实 习基地和实践平台、“ 订单式 ” 本硕连读 、 联合建立 企业技术研 究与开发工作站 、 联合 培养 专业硕士与博士、 设立专项 奖学金和 助学金 、 签订长期 人才 培养与 技术研究合作 协议等措 施 。 从科 研服务角度 看, 基于行业特色高校重新定位 , 其生存与发展 战略
文化产生、 发 展 的 中心 。
行业特 色高校 推进产 学研 合作 的基本 指导思想 。 行业特 色高校 除 以行业 企事业单位 为主要服务对象外, 它们在与行业企事业单 位 开展 产学研 合作 的同时, 还密切针对并 围绕 地方经济建设与
社会发展 , 积极与地方企 事业单位 开展产学研 的深度合作 , 为地
周妹言
摘 要: 产学研合作是行业特色高校 生存与发 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 然而从行 业特 色高校产学研合 作的实际过程来看, 还 存在诸 多问题与不足 , 需要通过研究以进一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找准产学研 合作的目标定位 , 加大高校与行业及政 府部门的共建力度 , 加 快合 作平 台载体建设 及制度机制建设等。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
十多年来 , 这 些行业特色高校积极 探索并建 立高校与行业 部 门、 地方政 府联 系合作 机制, 通 过实施产学研合作 战略, 促 进
了学校 、 行业 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 然而, 回顾这些 高校实施 产 学研合作 的发展 历程发现 , 产 学研各方 在理念上存在一些 差
方 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 展提供 了服务。 如原属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的南华大学在划 转湖南省管理 后, 利用 自己的核行业优势 , 积极 为核工业企 业和湖南 的发展 牵线搭桥, 如参与湖南桃 花江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