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例谈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语文终极答题技巧

2012年高考语文终极答题技巧

2012年高考语文终极答题技巧高考第一科,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

考前重点复习基础知识。

阅读题和应用题重在梳理解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注意掌握一些基本术语和常见套路。

作文要有3~5篇自己喜欢的优秀作文做底,要有大致的写作规范和思路。

多读读近一个月的报纸,对眼下的热点新闻和社会焦点要比较熟悉。

一定要有0.5毫米的中性笔,尽量不用圆珠笔,书写清晰是语文的基本功。

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

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好的,开始答题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3.【词语运用题】实词辨析题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

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012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

2012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

2012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一、心态要稳考场上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要奢求自己每一道题都会。

尽己所能,将所有能够做的题做对就行了。

自己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对,考场上不妨多给自己一些宽慰。

错一两道题其实无所谓,问题是不能因此而患得患失、急躁不安。

考试节奏也不要一味加快、快而不稳。

二、把握答题规律语文试题从表述上看,没有看不懂的,也很少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的。

因而建议考生拿到试卷,看清题目要求,按顺序一道一道做,不必首先浏览全卷,更不必先看作文题是什么,因为一旦看了题目,潜意识里就开始把它当作负担,很难集中精神一一突破前面那些选择题、主观题。

特别是如果作文题出乎自己的意料,或是感觉难写的时候,那就不仅是分散精力的问题了,甚至会影响整个语文考试的情绪。

等到我们把前面的题目答完后,再集中思维考虑作文,那该是更有把握的。

但是要注意,当我们一道一道按顺序答题的时候,一要注意保证做一道对一道,二要注意用最快的速度争取时间。

若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题,要借助题目本身所给的条件进一步推测判断,特别是阅读题,题目的顺序是精心安排的,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从上面的题目中找到一些提示;也可以从本题所给的多个选项中进行比较和排除,以加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关于答卷的时间安排,建议二卷主观试题用40分钟左右答完,作文用50分钟左右答完,争取留下10分钟左右的检查时间。

这种时间安排,你可以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实际试验一下,然后形成自己的规律。

三、各大题操作要领和时间分配第Ⅰ卷(共42分)第一大题语言知识题(1~6题)(18分)由6个选择题组成,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是熟悉的,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一般用10分钟左右为宜,一时不能确定的,留待作文之后再答,但要做好标记,避免漏答。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11~14题)(12分)材料多为短小的传记,记述的是传主的为官、为人、事君、待人接物之道,考生应首先对此心中有数。

2012高考语文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作文

2012高考语文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作文

2012年新课标高考复习策略同学们除了扎实稳建的复习,还应注意复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说说一卷的答题技巧。

必考题部分。

现代文阅读,还是以社科类文章为主,题型大体不变。

阅读技巧是第一遍阅读要注意力集中,总体把握文章意思,做题时要回到原文认真对照,找出细微差别。

千万不可做题时想当然,不和原文对照,最容易出错。

还有一个诀窍就是看每个选项时抓住关键词,快速回到文中找到对应位置,再仔细区分。

最后一道推断题,要立足全文,从作者观点出发,过于夸大和绝对的说法很可能不对。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依然是主流,选材范围也许突破正史,选择独立的人物小传。

阅读文言文心态要稳,有些难懂的字词不影响理解全文,可以略过。

第一题实词,一定要回到文中,看意思符不符合语境。

第二题如考虚词,一定要分析句子结构,再判断词性和意义;如考人物品质,一定要回到原文,仔细区分。

最后一道内容理解题,要把每个选项回到原文对照,很可能就是在某个词句的翻译上打马虎眼,只要仔细辨明,定可找出错误选项。

翻译题,原则一是要“照应前后文”,译完和上下文衔接自然;二是要“字字落实”,尤其注意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把能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按双音节译出,出现动词看可否直接接宾语,如不能,考虑使动、意动和为动;还要注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被动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

有些常用结构要警觉,如“孰与”译为“和……比,哪一个……”等。

古代诗歌阅读,体裁除了诗歌,词或曲也要训练和准备。

题材会以考羁旅送别类、思乡怀人类、即事感怀类、时政民生类、哲理思辨类为重点。

诗歌鉴赏题最重要的是看懂问题,不要答非所问。

首先要读懂诗歌,大体翻译全诗,体会全诗意蕴。

其次,看题所问,大问法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写作特点”,又包括“描写手法”、“抒情手法”和“修辞手法”三方面。

如果问描写,可从“烘托(正衬;反衬)、白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写哀、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先抑后扬、有层次感(由远及近)、色彩对比鲜明、多角度刻画(视觉、听觉、嗅觉等)”等角度分析;如果问抒情,可从“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个角度分析,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即事感怀、借典抒情)”三方面;如问修辞,可从“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反复、双关、对偶、设问、反问、互文”等角度分析。

2012高考备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2012高考备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2012高考备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教学参考1013 07102012高考备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

笔者试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谈谈解答此类试题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

其次还要看文章的、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3、检索范围,准确摘取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

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

2012年高考语文答题策略技巧

2012年高考语文答题策略技巧

2012年高考语文答题策略技巧一、语文基础题先说时间的分配。

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5分钟。

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

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答题策略:1.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

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

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

话题作文的好处
• 首先,只要与话题有关的均可成文,既不 像无命题作文那样不着边际,又不像命题 作文那样限制过死、单调呆板。 • 其次,由于文体不限,学生可扬长避短, 能真正发挥学生各自的写作才能。 • 再者,话题作文使得写作范围拓宽了,有 利于学生追求思维层面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话题作文存在的弊端
2007
2008 宁夏 海南 2009
2010
2011
山东现代文阅读试题
年代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7
《灯火的温情》(散文)
《梦碎雅典》(新闻)
2008
《歌德之勺》(散文)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传记)
山东
2009
《记住回家的路》(散文)
《访余光中》(访谈录)
20 高考关注学生所学,强调学以致用,重视 能力迁移。 • 备考: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我们 曾经在命题中涉及过《祝福》中的祥林嫂、 《边城》中的翠翠,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一塌糊涂);具有山东地方色彩的历史文 化、历史名人,如泰山文化、沂蒙精神, 孔子、孟子、蒲松龄、诸葛亮、王羲之、 辛弃疾、李清照等。
2011
《严冬海猎》(散文)
《梁宗岱先生》(传记)
海南、宁夏现代文阅读试题
年代 文学类文本阅读
《林冲见差拨》 (小说) 《二十年以后》 (小说) 《孕妇和牛》 (小说) 《保护人》 (小说) 《血的故事》 (小说)
实用类文本阅读
《叶圣陶在四川》 (传记)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 (传记) 《寻找教育的曙光》 (传记) 《杂交水稻之父》 (传记) 《下笔不觉师造化》 (传记)
新命题作文
• 试题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导引语、明 确的标题和具体的要求。它兼具材料 作文与命题作文的特点,体现了一种 杂交的优势,既避免了命题作文的过 分死板,又降低了材料作文的审题难 度,还增加了话题作文的灵动飘逸, 因此更具人性化色彩,有着广阔的生 长空间。

2012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导 备考需有清晰思路

2012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导 备考需有清晰思路

2012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导备考需有清晰思路教学博苑2012-06-03 07052012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导备考需有清晰思路源自高考语文注重提高解题技巧语文复习,好多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以至于忽视对语文的复习。

其实,短时间内可能培养不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但在解题技巧上却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要有清晰的备考思路语文复习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头绪过于纷繁杂乱,而且似乎没有要点可抓,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确定一个科学的复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定能使语文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可以分三步来进行语文的复习备考。

回归课本。

系统有计划地梳理课本内容,强化识记内容的背诵(主要是古诗文)。

此部分可以不占用大块时间,充分利用早晨、课间、睡前等零碎时间,但一定要有计划性。

古诗文的识记不单单是应付名句默写,适当的引用还可以提高作文的文学性,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训练的重点主要在于质而不全是量,要学会针对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规律的研究摸索。

此部分每天都要有计划地进行,并把典型高考题目进行横向比较,总结解题规律。

注意,一定要选用高考真题来进行训练。

通过限时测试诊断复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可以做套题,也可以做题型练习,但一定要注意限时,切不可随意散漫,以免丧失做题的针对性。

以上训练均可固定安排在每天的一个时间段里,这样坚持到高考,也能保持语文做题的手感。

明确高考题目的区分度在复习中,考生要针对区分度高的题型进行有效的备考,以求在高考中占得先机。

比如语言运用题中的病句题。

我们首先要明确病句类型,容易发病的部位,然后找到近五年的高考真题,一一对应,明确类型,加深印象。

又比如阅读题中的古文阅读题。

一定要在阅读时明确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什么品质,并把题目中涉及的重点字词放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揣测词义。

翻译句子时要明确得分点,哪些是重点字词、有何活用、又有哪些特殊句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的计划和策略(2篇)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的计划和策略(2篇)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的计划和策略2011年高考的硝烟还未散尽,2012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的序幕又即将拉开。

如何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统筹兼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的,是高三语文老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提供一些设想与建议,以期成为老师和高三同学制定复习计划的参考。

第一轮复习一、指导思想:全面复习,不遗不漏;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积淀文化,修炼文气;蓄养文才,提升文品。

二、主要策略: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一轮复习要根据2011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点”,也留心“冷点”(如近义词辨析)甚至“冰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决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现在各地试卷题量有减少趋势,因而个别考点在高考试卷中轮空,比如近几年全国卷十几套试卷中对语基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标点题。

还有有的试卷有字形题,无字音题;有的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有的卷考文学常识题,有的则不考。

所以上一年未考的考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来年仍然不出题。

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点”,比如说北京卷在2010年之前有好几年没考“语句衔接题”,但在2010年基础知识的板块里“语句衔接题”卷土重来,并且与词语辨析合并考查,成为“热点”考题。

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要兼顾“热点”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

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要注意回归教材,查缺补漏。

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用中学教材里的知识来解决。

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注音和解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写作素材与范例等。

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

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2、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备考过程中,应突出阅读鉴赏和作文训练。

高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方案

高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方案

高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方案一、复习原则与方法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其它学科比较起来,它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但是语文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记忆量较重,融会贯通难度较大,所以学生提高较慢。

针对这些情况,语文学科的复习备考必须及早动手,在平时的学习中分散记忆,并且定期重复,滚动学习,使知识逐渐系统化、网络化。

为全面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语文的备考主要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从七月补课开始,争取在9月开学之前完成,主要复习对象是必修5本教材的课本内容。

第二轮复习从9月开始,到来年3月结束,主要内容是高考各个考点综合突破。

第三轮复习从3月开始,到5月结束,主要结合当年热点查漏补缺。

二、三轮复习策略与要点1、第一轮复习【总体目标】第一轮复习要高效地运用教材,立足课本、前后勾连、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并且逐步向课外拓展。

【主要内容】必修5本教材,古代诗文背诵内容必须一丝不苟落实到位。

必修教材中涉及的解题能力、文学常识、写作技巧可以联系高考进行系统复习。

辅以适量试题。

【配套练习】《步步高》课本复习配套训练2、第二轮复习【总体目标】分析落实考纲要求,指导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

【主要内容】语音字形、文学常识、词语短语、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语句语法、现代文体、文言诗歌、语言运用、写作知识等知识系统。

【配套练习】《步步高》3、第三轮复习【总体目标】寻找差距,改正问题【主要内容】针对前两轮复习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思考成绩不能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是哪一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还是具体运用不够灵活……这一轮复习还要密切关注各地的高考信息,特别是研究当年考纲变化,进而预测高考新的趋势。

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优化备考方案,调整备考心态。

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要回归基础,学会放弃,重点突破提高。

【配套练习】各地市信息题,自主命题三、备考注意事项1、明晰要点、心中有数在高三到来之前,备课组组织老师认真研读去年的考试大纲,思考调整复习方法,明晰解题要领。

2012年高考研讨会语文注重方法,有效备考

2012年高考研讨会语文注重方法,有效备考
注重方法,有效备考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的一些思考
一 、2012年考纲的理解与认识
考试能力要求:五个层级 A.识记 B.理解 C.分析综合 D.表达应用 E.鉴赏评价
考试内容: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理解文段语句表现力从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 考虑 结构: 内容主题: 文首句: 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 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 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 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 ⑴ 前后照应, ⑵承上启下(过渡); 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 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 ⑴ 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 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 ⑶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题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 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 得体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 组是 A.逾越(yú) 鸟瞰(kàn) 一丘之貉 (lùo) 栩栩如生(xǚ) B.溃败(kuì ) 凹陷(wā) 贻笑大方 (yí ) 兢兢业业(jīng) C.咀嚼(zǔ) 桧柏(guì ) 罄竹难书 (qì ng) 饕餮大餐(tiè) D.觊觎(jì ) 攻讦(jié) 光阴荏苒 (rǎn) 心怀叵测(pǒ)
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 意。(4分)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 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 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 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 指导今后的工作面形成的书面材料。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建论文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建论文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建议今年是河南省新课改开始后的第二年高考,为避免复习时走弯路,做无用功,本学年开学之初,我多方搜集信息,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实验区考纲》与《全国考试大纲》,详细地分析了2007年至2011年五年的新课标高考语文卷,以期明确新课标卷的考查方向和考查内容。

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2012年与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比较2012年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和2011年相比,在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包括题型)及试卷结构(包括题量)、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古诗文背诵篇目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

只是“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有几处的表述作了修改:如“试卷结构”部分的前一两句,由2011年的“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改为“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

2011年的表述只局限在“阅读题”部分,遗漏了“表达题”部分。

修改后表述更全面、准确,操作性更强。

“现代文阅读”部分对题量、分值的表述,由2011年的“3题左右,10分左右”改为“3题左右,约10分”。

表述更为简洁,避免了两个“左右”的重复。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对分值的表述,由2011年的“15-20分”改为“约20分”,表述更为确定,大大缩小了分值误差,便于操作。

结论: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不会有太大变动,复习备考重点仍然是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试卷考查范围。

二、全国卷与课标卷的比对结果及备考策略:1.现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随着“选考题”调到了乙卷(主观题)。

2.“名句名篇默写”调到“古代诗文阅读”里3.“语言知识运用”由一卷调到二卷,这样分类更加清晰:一卷是阅读;二卷是表达。

4、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要求考生从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

2012年高考语文高效复习策略

2012年高考语文高效复习策略

2012年高考语文高效复习策略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最忌盲目练习,只做不思;最忌以多取胜。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最紧要的是两个字:一曰巧,一曰思。

巧,是化繁为简;思,是激活全篇。

为了帮助高三学子做到高效备考,巨人高考网向大家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有关基础知识①将基础知识(语音、字形、同义词辨析、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安排时,既要注意专题性,又要注意分散性。

②基础知识中许多能力点的落实需要记忆,但不能盲目记忆,只靠功夫。

如“惹是生非”中“是”字经常被误写为“事”,这主要是因为不了解“是”与“非”的关联,“是非”在词中是指矛盾,争端。

再如“寒暄”中的“暄”经常被误写为“喧”,仔细推究就会发现“寒”与“暄”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字,是指寒和暖,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误写误用了。

③对于病句,要着重注意用足例句。

对精选出来的例句要坚持“辨(感性)一析(理性)一改(操作)”三步走战略:辨就是能从结构性和语义性两个层面辨别正误;析就是能分析错例属于六种病句中的哪一类;改就是能将错例修改正确,这一点虽然不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但它非常有助于我们在正误的比照中加深对各种病句类型的理解。

通过三步走战略,精耕细作,务求辨得准、析得清、改得正,从而真正做到精选精练,以一当十。

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实效。

二、有关阅读理解高考中选择的阅读文本,首先一定饱含浸透着作者的情致与思考,作为考生,面对文字,我们当张开耳目,用心领受。

比如这样两段文字,单单从文字运用的角度很难区别出高下,但“段”入“文”中,用心体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思与深情,这两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有很大差异的:A.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

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

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B.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园子里的海棠花。

它开得好看极了,繁盛极了。

2012高考备考建议

2012高考备考建议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2012年高考在即,备考已进入最关键的冲刺阶段。

语文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被不少考生视为畏途。

的确,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考生想在短期提高成绩实属不易,但如果能在最后阶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扎实训练,成绩有所提高则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我们在高三,复习什么、怎样复习才算对路高效?下面我谈七个方面的建议:1、回归语文课本,牢固夯实双基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其余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

在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不少高三教师认为高考不选课本习题,因此复习时把课本丢在一边,而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资料。

研读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尽管高考不出课本的课后练习,但考题所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句式、“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高考考点;在课本中大多可以找到。

抛开课本,只是漫无边际的做大量试卷和练习,实则事倍功半,无异于学生高考语文成绩提高,这时,回归课本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回归课本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在回归课本中熟读课文和课下注释,积累基础知识从高考试卷可以看出,教材中可以直接作为考题的有:现代汉语的字形和词语、古汉语实词和虚词、古诗文的名句名篇等语文基础知识。

只要能熟读甚至背诵教材相关内容就能积累这些知识,为解答语言知识表达、默写和文言文阅读题打下基础。

考生普遍感到最难的文言文阅读题,它的考查点其实也基本都在课本上。

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不宜追求过难,立足课本,熟读课文,可以掌握课文的行文思路、常规思路、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立足课本,要背背文言篇目的课下注解,重点识记文言实词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都可以积累基础知识。

另外,要掌握一定的古代文言知识和词义的古今变化。

②在回归课本中重视课后练习,迁移答题能力课文学习是个整体,它包括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三大块。

课后练习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题型设置科学合理,和高考题型有着密切联系。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答题策略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答题策略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答题策略“语文开考半个小时了,我手还有点抖!”一名考生下考后对老师这样说,那年他考上了北大。

看来,只要有实力,紧张也无妨。

“耶!今天语文考试,我有人卷合一的感觉。

”一名考生下考后对她的同学如是说,她好象对语文考试情有独钟,那年高考她的语文分数超过平时任何一次。

看来,融情入卷,爱上那场考试,就有爱的回报。

年年考相似,卷卷题不同。

但得高分者自有高分的绝招。

第一,引思维有序,融情入考。

语文,是高考第一场考试。

考生在考前心情会紧张,这很正常。

毕竟是国考,很优秀的学生都会紧张的。

如果你想着“越怕越麻烦,考好才是硬道理”、“豁出去了,紧张也是考,潇洒也是考,何不潇洒考一回?”这样,你会轻松很多。

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考前15分钟,考生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的思维提早进入考试状态。

或眯着眼睛,两手指尖对指尖,意存丹田;或做深呼吸,深深吸进一口气,屏住一会儿,然后慢慢呼出;或泯三口凉水(不是饮料),慢慢吞下,感受其下吞过程。

一口送到脑——安神,一口送到胸——安心,一口送到臂——安手。

这样可达脑清心静手稳之目的(不要猛喝,喝多了要上厕所)。

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

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了解试卷的大致结构和难度。

很多考生说,乍看之下,觉得试题都是生面孔,人会突然就紧张起来;或感觉很容易会兴奋起来。

这时,你一定要提醒自己: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绝不能大意。

通览试题后快速量时,合理安排时间是很关键的一环。

1分钟做1分题,看起来挺合理的,其实是不行的。

前面的选择题容易一些,后面的主观题难度大,占时。

所以,做法一般是:1-4题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8分钟5-9题文言文阅读22分25分钟10题诗歌鉴赏7分7分钟11题古诗文默写5分3分钟12-14题论述实用类阅读13分10分钟15-18题文学作品阅读22分25分钟19-20题选做题9分7分钟21题作文60分60分钟完卷后复查、机动5分钟但也不是做几道题就看一下。

2012高考陕西语文李亮语文复习备考建议

2012高考陕西语文李亮语文复习备考建议

复习建议之七 重视语句分析训练
包括语法结构、修辞、位置作用、 包括语法结构、修辞、位置作用、句 子类别、 子类别、句间关系等方面 可以结合学生答案表述,可以联系阅 可以结合学生答案表述, 读理解 逐渐渗透, 逐渐渗透,一直持续
复习建议之八 避免僵化, 避免僵化,适度存疑
争论与强化 明确命题思路, 明确命题思路,不必拘泥于答案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复习建议之四 有效利用试题
统计问题, 统计问题,然后选择讲解重点 适当合理地延伸归类、 适当合理地延伸归类、促进积累 改题 慎用新题
复习建议之五 重视书面表达
复习建议之六 讲解适度
何为过度讲解? 何为过度讲解? 涉及面过宽,思路过于精巧个性, 涉及面过宽,思路过于精巧个性, 个人感悟过多,重复过多…… 个人感悟过多,重复过多……
复习建议之二 “合理”首先要有必要,其次是方式有效, 合理”首先要有必要,其次是方式有效, 第三是系统化。 第三是系统化。 重复要有计划有准备
复习建议之三 有效积累
知识性积累要准确, 知识性积累要准确,而经验性积累要 明确。 明确。 积累靠重复。 积累靠重复。 典型例题是进行积累的重要途径。 典型例题是进行积累的重要途径。
2012年陕西省高考备考研讨会 2012年陕西省高考备考研讨会 语文复习备考建议
李亮 西安中学
出发点: 出发点: 1、研究考题 2、了解学生
复习建议之一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例:论说文练习侧重 注意句子变化, 注意句子变化,判断句意是否相符 看句式,看主干,看语序,看正反, (看句式,看主干,看语序,看正反,总之看变 化) 概念是否一致 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逻辑关系是否成立,特别是因果关系 选项说法是否有依据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策略提要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策略提要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策略提要教学博苑2012-04-05 0949依纲据本科学备考——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策略提要源自赛红杨博客关于2011年高考1、试题整体评价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Ⅱ)的命制依然遵循着“稳中求新、新中求异、略有调整”的原则。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进,高考逐渐由“老高考”向“新高考”变,从试题构成来看,不论是试卷结构、题目数量还是题型样式,均与往年保持了一致,这充分显示了新、老高考过渡的平稳性,更体现了全国卷试题惯有的平实、平和的特点。

试题仍然由Ⅰ卷客观题与II卷主观题构成,共七道大题,21道小题。

七道大题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及应用(12分)、科普文阅读(9分)、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翻译(19分)、诗歌鉴赏(8分)及名篇名句默写填空(5分)、现代文阅读理解(22分)、语言运用及表达(15分)、作文(60分)。

作文继续采用从2006年开始的新材料作文的考查形式,只是在“要求”上略有调整。

整套试题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区分度适宜,且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具有较强的甄别性。

试题的命制符合《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对于学生能力要求的基本思想。

试题的导向性明显,导向作用突出。

这样稳妥的命题有利于中学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利于考生应考心态的平稳,也有利于向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同时,它也可以有效避免高中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让高中的语文教学始终关注基础,关注能力提高,使高中的语文教学真正向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方向迈进。

2、答卷突出问题(1)基础知识不过关第一大题的四个小题,只有第一小题语音题的平均分超过了2分,其余三个小题的得分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第二小题成语使用题,准确率很低,平均分不到1分。

(2)阅读理解有欠缺体现在两个现代文阅读上。

第二大题为科学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语句、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文章选自叶朗的《说意镜》,因命题的需要,原文略有删改。

2012高考语文选择题答题策略

2012高考语文选择题答题策略

2012高考语文选择题答题策略在2012年的高考语文科目中,选择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何有效地解答选择题,提高成绩,是每个考生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答题策略,帮助考生在2012高考语文选择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审题准确首先,要认真审题,确保理解题意。

在读题时要注意关键词和指示词,弄清题目要求。

有时候,考生可能会因为匆忙或紧张而漏掉一些重要信息。

因此,务必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

二、先易后难在答题过程中,建议先解答相对较简单的题目。

这样能够迅速积累分数,增强自信心。

可以将选择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先解答那些易于把握的题目,然后再解答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答对题目的概率,还可以节约时间。

三、排除法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尝试使用排除法。

首先,阅读选项,将明显错误的答案排除掉。

然后,对剩余选项进行仔细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区别就能揭示出正确答案的端倪。

通过排除法,可以提高答题准确性。

四、标记易错题在做题过程中,遇到难以确定答案的题目,可以暂时跳过,标记起来,方便之后检查。

这样做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在最后专门花时间仔细审题,再重新解答。

同时,也能够减少因为困惑而影响其他题目的做题效果。

五、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题干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键词,比如“不正确的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等等。

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给出一些答案的线索。

在解答选择题时,要仔细留意题干中的这些关键词,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六、选项之间的关联选项之间常常会存在一定的关联。

有时候,一个选项的内容可能会与其他选项相矛盾,这就意味着其中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要善于发现选项之间的关联,利用这种关联性进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七、细心查看答题卡最后,要细心查看答题卡,确保将答案正确填涂。

由于语文选择题的答案多为ABCD四个选项,容易出现填涂错误的情况。

因此,在交卷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答题卡,防止因为填错选项而丧失得分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例谈
摘要:
语文复习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头绪过于纷繁杂乱,而且似乎没有要点可抓,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我想,确定一个科学的复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定能使语文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复习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头绪过于纷繁杂乱,而且似乎没有要点可抓,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我想,确定一个科学的复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定能使语文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统筹教材效益
语文复习应遵循怎样的思路?我的想法是“科学统筹,提高效率;回归教材,强化记忆;熟悉题型,掌握规律;查缺补漏,追求效益”。

就是说,在复习的初始阶段应对整个复习加以统筹,要做到心中有数。

高三语文复习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对教材的系统梳理,强化识记内容的复习;
第二步:针对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训练的重点在质不全在量,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研究摸索解题规律;
第三步:通过测试诊断复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就我个人的经验,复习过程中“教材”被忽视的现象不可谓不严重,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教材既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也是我们进行文言文复习的重要依据,还是我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针对题型专项突破
【关键词】题型规律表达
实践证明,能否熟练掌握重点题型的解题规律并灵活运用,往往决定着高考的成败。

比如,应对社会、自然科学类文章,我们就可以遵循下面的方法顺利找到答案:读一读——明确内容,整体把握;画一画——抓住重点,快速入题;理一理——理清层次,辨明关系;审一审——审清题干,有效排除;找一找——锁定区域,注意标志;比一比——掌握方法,精心比较。

至于主观试题,其情形往往更为复杂,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比如在诗歌鉴赏复习时,我们不妨关注如下要点:
了解诗歌类别,掌握内在规律;
熟知基本题型,吃透高考试题;
结论简洁明确,明晓术语含义;
强化分析过程,提高表达能力。

无论是边塞征戍诗、爱情怨女诗、山水田园诗,还是思乡宦游诗、咏物抒怀诗、即景抒情诗,每一类诗歌似乎都暗藏着特有的审美规律,如果能对此有所了解,必定会为解题带来方便。

另外,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其问题设计无外乎意境分析、技巧分析、推敲炼字、把握风格、比较辨析等几个方面。

只要在复习过程中“吃透”高考试题,不难摸索出解题的一般规律。

我们不妨以2006年辽宁省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解题时应以“意境分析”为主,又因为该句在全诗之首,因而分析时还应兼顾它在内容、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

分析意境一般遵循这样的思路:
首先,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并适度展开联想,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其次,用简洁的词语准确概括情景或氛围的特点;
再次,联系作者情感,通常既要给出结论又要尽量交待给出结论的依据。

该题的参考答案为:雨后的东坡月色皎洁,这是一幅静谧清幽的雨后东坡月夜图,表现了诗人清明澄澈的精神世界。

同时,该句为全诗作了铺垫。

第二问“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同样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既是“炼字题”,也是“技巧分析题”。

因而,解题时应从两方面入手。

“炼字题”解题的思路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并适当展开联想、丰富细节,描绘该词所在诗句再现的画面,最后分析该词的作用。

“技巧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为:指出所运用的具体手法,然后紧扣作品细致分析该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分析运用该手法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因而,我们可以这样作答:“铿然”是手杖碰触在石头上发出的清脆的声响,仿佛让读者联想到在崎岖的山路上诗人精神抖擞、盎然前行的姿态,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待,表现了诗人虽仕途受挫却依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同时,“铿然”的声响与环境的寂静相映衬,以声显静,更加突出了环境的清幽。

解答诗歌鉴赏题,语言表达万万不可忽视,因而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务必做到,卷面清楚,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能力提升讲求技巧
【关键词】技巧形象综合
与某些试题相比,文学作品主观阅读也许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其间似乎难寻章法,这就要求考生在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同时,适当借助辅导材料,熟悉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比如: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这一考点就需要考生具备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综合鉴赏的能力,其中包括,从修辞方法角度鉴赏的能力、从描写手法(细节、白描、角度、层次、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等)角度鉴赏的能力、从抒情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角度鉴赏的能力、从表达方式角度鉴赏的能力、从叙述顺序角度鉴赏的能力、从人称转换角度鉴赏的能力、从选材剪裁(以小见大、以实写虚、点面结合、另出新意、详略主次等)角度鉴赏的能力、从脉络结构(线索、顺序、抑扬、铺垫、照应、悬念、波澜等)角度鉴赏的能力等等。

“赛艾姆的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005年辽宁高考试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006年辽宁高考试题)“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

”(2007年辽宁高考试题)均是围绕上述几点展开的。

再比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这一考点不仅要求明确形象的类型,还要求我们能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即把握人物的外在特点,分析人物的内在特征(情感、态度、性格、气质、价值取向),领会人物的典型意义(代表性、社会性、作者通过人物要表达的意图)。

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即是“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文学作品鉴赏中针对一道试题往往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应对写作贵在方法
【关键词】审题选材文体
写作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可是往往因为苦于难以找到突破瓶颈的有效方法,它也往往成为复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面对作文,“畏惧”、“无奈”大可不必。

在复习中,考生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过好审题关。

我的经验是八个字:看准,读全,弄懂,讨巧。

所谓“看准”是指不放过每一个字眼,这样就不至于将“今年花胜去年红”看成“今年花盛去年红”,也不至于不顾“以‘我能’为题”而另起炉灶了。

所谓“读全”是指一定要关注材料对“题目”或“话题”的暗示与限制。

比如,“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请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为命题作文,但在“我能”之前又有一则材料。

这就要求考生格外留意。

“弄懂”则是指思考“题目”或“话题”的思想内涵,进而明确写作要点。

比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东家之子时写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度’不仅是评价美丑的标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具有普遍意义。

请以‘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里的‘度’显然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至于“讨巧”则是要善于利用所给条件,降低写作的风险。

比如,“‘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被台湾民众视为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这是他经常教育女儿的一句话。

这句话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要求:正确理解上面的文字,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一作文题在要求中明确提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因而可以有效利用。

第二,过好材料关。

好的材料从哪里来?我的回答是六个字“用本,索源,活用”。

“用本”即用好教材。

从教材中寻找写作素材是重要且简捷的途径。

我们在学习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过程中,应善于从中选取材料,尤其要善于研究作者的思想乃至人生经历,从中有所领悟,并以此作为写作的素材。

“索源”即关注生活。

“活用”是指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个材料,并领会其实质,进而起到“记一当十”的效果。

第三,练就看家文体。

文体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问题是如何运用。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妨自己多留意,多练习,多摸索,多请教,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看家文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