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数列(王统增)
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课件 文 北师大版
【解析】 设数列{an}的公比为 q,由已知条件可得
aa121+ q3=a1q83,=9,
a1=8, 解得q=12
或aq1==21,,
因为{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所以aq1==21。, 所以{an}是以 1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 Sn=2n-1。
(2)已知{an}是首项为 1 的等比数列,Sn 是{an}的前 n 项和,且 9S3=S6,
解析 ∵an+1=2an,即aan+n1=2, ∴{an}是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又 a1=2,∴Sn=211--22n=126。
∴2n=64。∴n=6。
R 热点命题 深度剖析
考点一 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 (1)(2015·安徽卷)已知数列{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1+a4= 9,a2a3=8,则数列{an}的前n项和等于_2_n_-__1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比中项:如果a,G,b成等比数列,那么_G____叫做a与b的等比 中项。即G是a与b的等比中项⇔a,G,b成等比数列⇒_G_2=__a_b_____。
2.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an=__a_1_q_n_-_1 ______。
_n_a_1,q=1, (2)前 n 项和公式:Sn=a111--qqn=a11--aqnq,q≠1。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等
比
数
列
{an}
为
递
增
数
列
的
充
要
条
件
为
a1>0, q>1
或
a01<<q0<,1。 故“q>1”是“{an}为递增数列”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河南专升本高数第五章Ppt
河南专升本高数第五章Ppt简介本文档是关于河南专升本高数第五章Ppt的介绍。
本章主要涉及数列和数学归纳法的相关内容,通过Ppt的方式展示课程的重点和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数的基础知识。
数列数列是离散数域上的函数,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的数的集合。
数列在高等数学和实际问题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的求和。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差相等的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a=a1+(a−1)a。
其中,a a表示数列的第a项,a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a表示公差。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比相等的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cdot q^{n-1}$。
其中,a a表示数列的第a项,a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a表示公比。
数列的求和数列的求和是计算数列中所有项的和。
对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S_n = \\frac{n}{2}(a_1 + a_n)$。
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q^n)}{1-q}$。
其中,a a表示数列的前a项和。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
它分为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
基础步骤是证明命题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成立;归纳步骤是证明如果命题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成立,那么它在下一个情况下也成立。
通过将基础步骤与归纳步骤相结合,可以证明命题对于所有情况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在数学证明中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证明与整数有关的命题。
在高数中,数学归纳法常用于证明等式、不等式和恒等式等。
Ppt展示针对本章的内容,我们准备了一份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该Ppt包括以下内容:1.数列概念和分类的介绍2.等差数列的公式推导和应用3.等比数列的公式推导和应用4.数列的求和公式5.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示例通过Ppt的演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列和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掌握重要的公式和方法,并且通过解题示例的演示,加深对于高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5章数列热点探究课3数列中的高考热点问题教师用书文北师大版81.doc
热点探究课(三) 数列中的高考热点问题[命题解读] 数列在中学数学中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衔接点,从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解答题第1题(全国卷T 17)交替考查数列与解三角形,本专题的热点题型有:一是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二是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三是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交汇,难度中等.热点1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关键是理清两种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并注重方程思想的应用,等差(比)数列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S n ,d (q ),n ,“知三求二”.(2016·天津高考)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为S n (n ∈N *),且1a 1-1a 2=2a 3,S 6=63.(1)求{a n }的通项公式;(2)若对任意的n ∈N *,b n 是log 2a n 和log 2a n +1的等差中项,求数列{(-1)n b 2n }的前2n 项和.[解] (1)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 由已知,有1a 1-1a 1q =2a 1q2,解得q =2或q =-1. 2分 又由S 6=a 1·1-q61-q =63,知q ≠-1,所以a 1·1-261-2=63,得a 1=1.所以a n =2n -1. 5分(2)由题意,得b n =12(log 2a n +log 2a n +1)=12(log 22n -1+log 22n)=n -12, 即{b n }是首项为1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8分设数列{(-1)n b 2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T 2n =(-b 21+b 22)+(-b 23+b 24)+…+(-b 22n -1+b 22n )=b 1+b 2+b 3+b 4+…+b 2n -1+b 2n =2nb 1+b 2n2=2n 2. 10分[规律方法] 1.若{a n }是等差数列,则{ba n }(b >0,且b ≠1)是等比数列;若{a n }是正项等比数列,则{log b a n }(b >0,且b ≠1)是等差数列.2.对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应重点分析等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等差、等比数列之间的相互转化.[对点训练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常数λ>0,且λa 1a n =S 1+S 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a 1>0,λ=100.当n 为何值时,数列⎩⎨⎧⎭⎬⎫lg 1a n 的前n 项和最大?【导学号:66482265】[解] (1)取n =1,得λa 21=2S 1=2a 1,a 1(λa 1-2)=0. 若a 1=0,则S n =0.当n ≥2时,a n =S n -S n -1=0-0=0, 所以a n =0(n ≥1). 2分 若a 1≠0,则a 1=2λ.当n ≥2时,2a n =2λ+S n,2a n -1=2λ+S n -1,两式相减得2a n -2a n -1=a n ,所以a n =2a n -1(n ≥2),从而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所以a n =a 1·2n -1=2λ·2n -1=2nλ. 综上,当a 1=0时,a n =0;当a 1≠0时,a n =2nλ. 5分(2)当a 1>0,且λ=100时,令b n =lg 1a n,由(1)知,b n =lg 1002n =2-n lg 2. 7分所以数列{b n }是递减的等差数列,公差为-lg 2.b 1>b 2>…>b 6=lg10026=lg10064>lg 1=0, 当n ≥7时,b n ≤b 7=lg 10027=lg 100128<lg 1=0.故数列⎩⎨⎧⎭⎬⎫lg 1a n 的前6项和最大. 12分 热点2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答题模板)“基本量法”是解决数列通项与求和的常用方法,同时应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本小题满分12分)(2016·全国卷Ⅰ)已知{a n }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b n }满足b 1=1,b 2=13,a n b n +1+b n +1=nb 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b n }的前n 项和.[思路点拨] (1)取n =1,先求出a 1,再求{a n }的通项公式.(2)将a n 代入a n b n +1+b n +1=nb n ,得出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再求{b n }的前n 项和. [规范解答] (1)由已知,a 1b 2+b 2=b 1,b 1=1,b 2=13,得a 1=2. 3分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 n =3n -1. 5分 (2)由(1)知a n b n +1+b n +1=nb n ,得b n +1=b n3,7分因此{b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 9分记{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1-⎝ ⎛⎭⎪⎫13n 1-13=32-12×3n -1. 12分[答题模板] 第一步:求出{a n }的首项a 1; 第二步:求出{a n }的通项公式; 第三步:判定{b n }为等比数列; 第四步:求出{b n }的前n 项和;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注意解题规范.[温馨提示] 若干个能唯一确定一个数列的量称为该数列的“基本量”.首项与公差是等差数列的“基本量”,首项与公比是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对点训练2] 数列{a n }满足a 1=1,na n +1=(n +1)a n +n (n +1),n ∈N *. (1)证明:数列⎩⎨⎧⎭⎬⎫a n n 是等差数列;(2)设b n =3n·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解] (1)证明:由已知可得a n +1n +1=a nn+1,2分 即a n +1n +1-a nn=1. 所以⎩⎨⎧⎭⎬⎫a n n 是以a 11=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5分(2)由(1)得a n n=1+(n -1)·1=n ,所以a n =n 2. 7分 从而b n =n ·3n.S n =1·31+2·32+3·33+…+n ·3n ,①3S n =1·32+2·33+…+(n -1)·3n +n ·3n +1.②①-②得-2S n =31+32+…+3n -n ·3n +1=-3n1-3-n ·3n +1=-2nn +1-32.所以S n =n -n +1+34. 12分热点3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交汇数列与函数的交汇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数列的特征量n ,a n ,S n 等为坐标的点在函数图像上,可以得到数列的递推关系;二是数列的项或前n 项和可以看作关于n 的函数,然后利用函数的性质求解数列问题.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判断数列中的一些不等关系;二是以数列为载体,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三是考查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角度1 数列与函数的交汇(2016·湖北七市4月联考)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2n 2+2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点(b n ,a n )在函数y =log 2 x 的图像上,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导学号:66482266】[解] (1)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2n -[2(n -1)2+2(n -1)]=4n ,当n =1时,a 1=S 1=4=4×1,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4n . 5分(2)由点(b n ,a n )在函数y =log 2 x 的图像上得a n =log 2b n ,且a n =4n ,所以b n =2a n =24n=16n,8分故数列{b n }是以16为首项,公比为16的等比数列.T n =-16n1-16=16n +1-1615. 12分[规律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要抓住一个中心——函数,两个密切联系:一是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密切联系,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问题的核心,函数的解析式是研究函数问题的基础;二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联系,利用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灵活的处理.☞角度2 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2017·贵阳适应性考试(二))已知数列{a n }满足2a n +1=a n +2+a n (n ∈N *),且a 3+a 7=20,a 2+a 5=14.(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1a n -a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求证:S n <12.[解] (1)由2a n +1=a n +2+a n 得{a n }为等差数列. 2分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a 3+a 7=20,a 2+a 5=14,解得d =2,a 1=2,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 5分 (2)证明:b n =1a n -a n +=1n -n +=12⎝ ⎛⎭⎪⎫12n -1-12n +1,8分S n =12⎝⎛⎭⎪⎫1-13+13-15+15+…+12n -1-12n +1 =12⎝ ⎛⎭⎪⎫1-12n +1,当n ∈N *,S n =12⎝ ⎛⎭⎪⎫1-12n +1<12. 12分[规律方法] 解决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时,如果是证明题要灵活选择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如果是解不等式问题要使用不等式的各种不同解法,如列表法、因式分解法等.总之解决这类问题把数列和不等式的知识巧妙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就行了.。
高中数学必修5《数列》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巩固练习
目录《数列》全章复习与巩固 .................................................................................................................................. 1 【学习目标】 ...................................................................................................................................................... 1 【知识网络】 ...................................................................................................................................................... 1 【要点梳理】 ...................................................................................................................................................... 1 知识点一:等差数列 .......................................................................................................................................... 1 知识点二 :等比数列 ........................................................................................................................................ 3 知识点三:常见的数列通项公式求法 ............................................................................................................... 4 知识点四: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 5 知识点五、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 5 知识点六:数列应用问题 .................................................................................................................................. 6 【典型例题】 ...................................................................................................................................................... 6 类型一:等差、等比数列概念及其性质 ........................................................................................................... 6 类型二:n a 与n S 的关系式的综合运用 ........................................................................................................... 12 为等比数列. ....................................................................................................................................................... 12 类型三:特殊数列的求和 ................................................................................................................................ 15 类型四: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 16 类型五:应用题 ................................................................................................................................................ 18 【巩固练习】 . (20)《数列》全章复习与巩固 编稿:武小煊 审稿:柏兴增【学习目标】1.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2.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3.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与前n 项和公式n S 的关系,能通过前n 项和公式n S 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4.掌握常见的几种数列求和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等差数列1. 判定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①定义法:1n n a a d +-=(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122(*){}n n n n a a a n N a ++=+∈⇔是等差数列;③通项公式法:n a pn q =+(p ,q 为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④前n 项和公式法:2n S An Bn =+(,A B 为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要点诠释:对于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则应注意从特例入手,归纳猜想一般特性。
新编中学数学解题方法1000招丛书——数列
新编中学数学解题方法1000招丛书——数列《新编中学数学解题方法1000招丛书》的数列部分是帮助学生提高数列解题能力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集中介绍了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数列的各种类型和解题技巧。
下面就是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一、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数列就是由一定规律排列在一起的数的序列。
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许多数学问题的基础,比如常见的递推数列。
数列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列的一般项公式、公比、数列求和公式等。
数列的性质主要有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首项和公差、首项和公比、后项和等等。
二、数列的各种类型和解题技巧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它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它的前n项和Sn的求和公式为Sn=n(a1+an)/2。
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它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它的前n项和Sn的求和公式为Sn=a1(q^n-1)/(q-1)。
3.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比较常见,它的项与项之间的差值是一定的常数,这个常数就叫做公差d。
4.等比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一个项与它前面的某一项之间的比叫做公比q。
5.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之和,即F(n)=F(n-1)+F(n-2),(n>=3,F(1)=1,F(2)=1)。
在解决计算机算法和组合排列等数学问题时,这个数列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6.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对于任何一个数列问题,首先要明确题目所问的内容,然后根据数列的类型和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数列求和公式和计算方法。
在分析题目时,还需要关注初值和通项公式的确定、数列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等问题。
总之,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列的求和公式和解题技巧,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
《新编中学数学解题方法1000招丛书》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列的解题方法。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数学5-1
A
版
第五章 数 列
高考数学总复习
二、注意数列的两个性质 (1)单调性——若 an+1>an,则{an}为递增数列;若 an
+1
<an,则{an}为递减数列.否则为摆动数列或常数数列. (2)周期性——若 an+k=an(n∈N*, 为非零常数), k 则
人 教
A
版
{an}为周期数列,k 为{an}的一个周期.
第五章 数 列 人 教
A
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
●备考指南 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 来解决数列问题. 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 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 a1、d(或 q),常通过“设而 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
人 教
A
版
第五章 数 列
高考数学总复习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本章尤为突出,如等比数列求 和时,公式 q≠1 与 q=1 等.学习时考虑问题要全面. 4.等价转化在数列中的应用.如通过 an 与 Sn 之间 的关系,将一些数列转化成等差(比)数列来解决等.复习 时要及时总结归纳. 5.灵活应用定义和等差(比)数列的性质是学好本章 的关键.
第5章 第一节
A
版
高考数学总复习
解析:(1)每一项的分子比分母少 1,而分母组成数列 2n-1 21,22,23,24,„,所以 an= n . 2 (2)符号问题可通过(-1)n 或(-1)n
+1
人 教
表示,其各项的
A
版
绝对值的排列规律为: 后面的数的绝对值总比前面数的绝 对值大 6,故通项公式为 an=(-1)n(6n-5).
人 教
A
版
第5章
高中数学必修五 数列的基本概念,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总结与练习)
第三节 数列的基本概念、通项公式、递推公式一. 数列相关基础概念1.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2. 数列的表示:{}123,,,...,,...,.n n a a a a a n N ∈*简记为,3. 递增数列:后面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即1,.n n a a n N +>∈*4. 递减数列:后面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小,即1,.n n a a n N +<∈*5. 常数列: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即1=,.n n a a n N +∈*6. 通项公式:数列{}n a 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式子叫做通项公式,如21,.n a n n N =+∈*递推公式: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意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此公式叫做递推公式,如+121,.n n a a n N =+∈*二.数列的表示方法1、 通项公式法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的通项公式为;的通项公式为 ;2、 图象法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即以 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 为例,做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3、 递推公式法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生活用其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观察钢管堆放示意图,寻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一:自上而下:第1层钢管数为4;即:1↔4=1+3 第2层钢管数为5;即:2↔5=2+3 第3层钢管数为6;即:3↔6=3+3 第4层钢管数为7;即:4↔7=4+3第5层钢管数为8;即:5↔8=5+3 第6层钢管数为9;即:6↔9=6+3 第7层钢管数为10;即:7↔10=7+3若用n a 表示钢管数,n 表示层数,则可得出每一层的钢管数为一数列,且1(3+=n a n ≤n ≤7) 运用每一层的钢筋数与其层数之间的对应规律建立了数列模型,运用这一关系,会很快捷地求出每一层的钢管数这会给我们的统计与计算带来很多方便。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专题(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复习过程
知识要点归纳
1、观察法,就是观察数列特征,找出各项共同的构 成规律,归纳出通项公式;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一、迭代法
小结 方法一:迭代法 方法二:构造辅助数列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二、累加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五、待定系数法
小结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五、待定系数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滁州市第二中学
二、累加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三、累乘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四、公式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州市第二中学
五、待定系数法
小结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第二中学
五、待定系数法
小结
(2)方法二:还可以用累加法。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第05章 数列
S1 (当n Sn (当n
1时) 2时)
,(要特别注意讨论
n=1
的情况)求出
数列{an} 的通项。
S 解:依题意得, n 3n 2, 即 S n
n 3n2 2n 。
S S 当 n≥2 时, an n
n 1
(3n
2
2n )
3
n
12
2(n
1)
数列的比较简单的数列进行化归与转化. 4.一些简单特殊数列的求通项与求和问题,应注重通性通法的复习.如错位相减法、迭加法、迭乘法等. 5.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会针对有关应用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出其解.
第 1 课 数列的概念
【考点导读】 1. 了解数列(含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2.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和一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2)设 Sn 为数列 bn 的前 n 项和,且 Sn 是等比数列,求实数 a 的值。
分析:第(1)问用定义证明,进一步第(2)问也可以求出。
解:(1)∵ bn an n 2 ∴ bn1 an1 (n 1)2 2an (n 1)2 4(n 1) 2 (n 1)2
分析:本题第 1 问采用构造等比数列来求通项问题,第 2 问依然是构造问题。
解:(I) an1 2an 1(n N *), an1 1 2(an 1),
an 1 是以 a1 1 2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n 1 2n.
即 an 2n 1(n N *).
16
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 3 项与第 4 项分别是 12 与 18,则它的第 1 项是 ,第 2 项是 8 。
成人高考文科数学第五章-数列PPT课件
2S 2 22 23 263 264 ②
②-①得 2S S 264 1, 即S 264 1.
由此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其前 n 项和
Sn a1 a1q a1q2 a1qn1,如何化简?
2024/1/6
36
推导公式
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
等差中项
在 3 与 7 之间插入一个数 A,使 3,A,7 成等差数列. 解 因为 3,A,7 成等差数列, 所以A-3 =7-A,
2 A =3 +7. 解得 A=5.
一般地,如果 a,A,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
做
a + b 或a b 2A
2
a与 b 的等差中项.A=
16
思考:
引入: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我们有
已知: 等比数列an, a1, q, n.
求 Sn.
Sn. a1 a2 a3 a4 ... an
a1 a1q a1q2 a1q3 ... a1qn1
作 减
qSn. a1q a1q2 a1q3 ... a1qn1 a1qn 法
(1 q)Sn. a1 a1qn
a1(1 qn ) (q 1)
a与 b 的等比中项.且 G2 ab 或 G ab
33
课堂练习
三个数成等比数列 ,它们的和等于14,积等于64, 求这三个数。
解 设这三个数为 a1, a2 , a3, 得 a1 a2 a3 14
a1a2a3 64
由等比数列的中项得 a22 a1a3, 代入得 a23 64 所以 a2 4
(1) 由已知可得 a1 d , 所以
S20
na1
n(n 1)d 2
20a1
新教材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511数列的概念课件6
探究点一 数列的概念
B
C
36
解题感悟 理解数列的概念的注意事项 (1)数列的首项是数列各项的“排头兵”,验证数列的首项至关重要; (2)通常地,数列的项具有规律性,确定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是重点也是难点,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是确定数列的项的规律的关键.
探究点二 数列的通项公式
A. 505
B. 673
C. 674
D. 676
7 5
11.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
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
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
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该数列从第一项起依次是0,2,4,8,12,18,24,
(1) 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C C
A D
ABC B
7. 数列1,1,2,3,5,8,13,21,34,…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意大利
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于1202年在他撰写的《算盘全书》中提出的,该数列的
特点是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在该数列的前2 021项中,
偶数的个数为( B )
第五章 数列
数列基础
数列的概念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课
1.数学抽象——能通过实
标 1.通过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实例,了解数列 例领会数列的概念;
解 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通项公 2.逻辑推理——能根据标
读 式法);
准对数列进行分类;
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3.数学运算——会求简单
数列的通项公式
要点一 数列 1.数列的概念: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① 每__一__个__数____都称为这个数 列的项,各项依次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②_首__项___),第2项…….组成 数列的数的个数称为数列的项数. 2.数列的分类:一般地,项数有限的数列称为③__有__穷__数列,项数无限 的数列称为④_无__穷___数列.有穷数列的最后一项一般也称为这个数列的⑤ __末__项__.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五章数列5.1.1数列的概念学案含解析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数列5.1 数列基础新版课程尺度学业程度要求1.经过平常生涯和数学中的实例,相识数列的观点和表现要领(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相识数列是一种非凡函数1.借助课本实例相识数列的相干观点.(数学抽象)2.相识数列的函数特征、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前n项和.(数学抽象)3.借助课本实例明白递推公式的寄义,能凭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数学运算)4.能凭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能使用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学建模)5.1.1 数列的观点比背知识点·素质奠定1.数列及其相干观点(1)界说:凭据必然序次分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称为这个数列的项.项数:构成数列的数的个数称为数列的项数.(3)通项:a1,a2,a3,…,a n,…,简记为{a n},个中a n表现数列的第n项(也称n为a n的序号,个中n 为正整数,即n∈N+),称为数列的通项.(1)如果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似但分列序次差别,那么它们是相似的数列吗?提醒:从数列的界说可以看出,构成数列的数是按必然次序分列的,如果构成数列的数相似但分列序次差别,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2)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反复泛起吗?提醒:在数列的界说中,并没有划定命列中的数必需差别,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反复泛起.比方:1,-1,1,-1,1,…;2,2,2,….2.数列的分类分类尺度名称寄义按项的个数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无穷数列项数无穷的数列按项的转变趋向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常数列各项都相称的数列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3.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a n与n之间的干系可以用a n=f(n)来表现,个中f(n)是关于n的不含其余未知数的表达式,那么称上述干系式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4.函数与数列的干系数列{a n}可以当作界说域为正整数集的子集的函数,数列中的数就是自变量从小到大挨次取正整数值时对应的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响应函数的剖析式.函数y=2x与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有什么差别?提醒:函数y=2x的自变量是一连转变的,图像是一连的直线.a n=2n的自变量是离散的,图像是由离散的点构成.1.头脑辨析(对的打〞√〞,错的打〞×〞)(1)1,2,3,4和1,2,4,3是相似的数列. ( )(2){a n}与a n是一样的,都表现数列. ( )(3)全部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且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独一的. ( )(4)数列3,1,-1,-3,-5,-10的通项公式为a n=5-2n.( )提醒:(1)×.两个数列相似,每一项都必需相似,并且数列具有次序性.(2)×.因为{a n}代表一个数列,而a n不过这个数列中的第n项,故{a n}与a n是纷歧样的.(3)×.有的数列就没有通项公式,并且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不独一.(4)×. 第六项为-10,不切合a n=5-2n,故a n=5-2n不是此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3,4,5,6,…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a n=n,n∈N+B.a n=n+1,n∈N+C.a n=n+2,n∈N+D.a n=2n,n∈N+【剖析】选C.这个数列的前4项都比序号大2,以是,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n+2,n∈N+.3.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n2+1,那么122是该数列的( )A.第9项B.第10项C.第11项D.第12项【剖析】选C.令n2+1=122,那么n2=121,以是n=11或n=-11(舍去).4.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2n-1,那么a8=________.【剖析】a8=2×8-1=15.谜底:15要害本领·素质构成范例一数列的观点以及分类【典例】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数列4,7,3,4的首项是4B.数列{a n}中,假设a1=3,那么从第2项起,各项均不即是3C.数列1,2,3,…就是数列{n}D.数列中的项不可以是三角形2.已知以下数列:①2 011,2 012,2 013,2 014,2 015,2 016;②1,,,…,,…;③1,-,,…,,…;④1,0,-1,…,sin,…;⑤2,4,8,16,32,…;⑥-1,-1,-1,-1.个中,有穷数列是________,无穷数列是________,递增数列是________,递减数列是________,常数列是________,摆动数列是________(填序号).【头脑·引】1.依据数列的界说逐项判定.2.依据数列分类中有关数列的界说,逐个判定.【剖析】1.选B.由数列的相干观点可知,数列4,7,3,4的首项是4,故A准确.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反复泛起,故B错误.按必然次序分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以是数列1,2,3,…就是数列{n},故C准确.数列中的项必需是数,不可以是其余情势,故D准确.2.①为有穷数列且为递增数列;②为无穷数列、递减数列;③为无穷数列、摆动数列;④是摆动数列,也是无穷数列;⑤为递增数列,也是无穷数列;⑥为有穷数列,也是常数列.谜底:①⑥②③④⑤①⑤②⑥③④【内化·悟】1.与荟萃中元素的性子比较拟,数列中的项的性子具有哪些特色?提醒:(1)确立性:一个数是或不是某一数列中的项是确立的,荟萃中的元素也具有确立性;(2)可反复性:数列中的数可以反复,而荟萃中的元素不可以反复泛起(即互异性);(3)有序性:一个数列不但与构成数列的〞数〞有关,并且与这些数的分列次序有关,而荟萃中的元素没有次序(即无序性);(4)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数,而荟萃中的元素还可以代表除数字外的其余事物.2.怎样判定两个数列是相似数列?提醒:构成数列的数相似,且分列序次也相似的两个数列才是相似的数列.【类题·通】数列观点的三个注重点(1)数列{a n}表现数列a1,a2,a3,…,a n,…,不是表现一个荟萃,与荟萃表现有本质的差别.(2)从数列的界说可以看出,如果构成数列的数相似而分列序次差别,那么它们就是差别的数列;在界说中,并没有划定命列中的数必需差别,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反复泛起. (3)数列中各项的序次展现了数列的纪律性,是明白、掌握数列的要害.【习练·破】以下数列中,既是无穷数列又是递增数列的是( )A.1,,,,…B.sin ,sin ,sin ,sin ,…C.-1,-,-,-,…D.1,2,3,4,…,30【剖析】选C.数列1,,,,…是无穷数列,但它不是递增数列,而是递减数列;数列sin ,sin ,sin ,sin ,…是无穷数列,但它既不是递增数列,又不是递减数列;数列-1,-,-,-,…是无穷数列,也是递增数列;数列1,2,3,4,…,30是递增数列,但不是无穷数列.【加练·固】以下数列(1)1,2,22,23, (263)(2)0,10,20,30,…,1 000;(3)2,4,6,8,10,…;(4)-1,1,-1,1,-1,…;(5)7,7,7,7,…;(6),,,,….个中有穷数列是________,无穷数列是________,递增数列是________,递减数列是________,摆动数列是________,常数列是________.(填序号)【剖析】凭据数列的观点知有穷数列是(1)(2),无穷数列是 (3)(4)(5)(6),递增数列是(1)(2)(3),递减数列是(6),摆动数列是 (4),常数列是(5).谜底:(1)(2)(3)(4)(5)(6)(1)(2)(3)(6)(4)(5)范例二视察法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典例】1.(2020·徐州高一检测)数列3,6,11,20,…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a n=3nB.a n=n(n+2)C.a n=n+2nD.a n=2n+12.写出以下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2,,8,,…;(2)1,-3,5,-7,9,…;(3)9,99,999,9 999,…;(4),,,,…;(5),,,,…;(6)4,0,4,0,4,0,….【头脑·引】1.凭据特色,视察、剖析,探求数列的每一项与其地点项的序号之间的干系,归纳出一个通项公式即可.2.起首要认识一些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对付庞大数列的通项公式,其项与序号之间的干系不轻易发明,要将数列各项的布局情势加以变形,将数列的各项剖析成假设干个常见数列对应项的〞和〞〞差〞〞积〞〞商〞后再举行归纳.【剖析】1.选C.依题意,a1=3=1+21;a2=6=2+22;a3=11=3+23;a4=20=4+24;…,以是a n=n+2n.2.(1)数列的项有的是分数,有的是整数,可先将各项都同一身分数再视察:,,,,,…,以是,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2)数列各项的绝对值划分为1,3,5,7,9,…是一连的正奇数,其通项公式为2n-1;思量(-1)n+1具有转换标记的感化,以是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1)n+1(2n-1).(3)各项加1后,划分变为10,100,1 000,10 000,…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0n,可得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10n-1.(4)数列中每一项均由三局部构成,分母是从1最先的奇数列,其通项公式为2n-1;分子的前一局部是从2最先的天然数的平方,分子的后一局部是减去一个从1最先的天然数,综合得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5)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绝对值都即是序号与序号加1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以是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1)n·.(6)因为该数列中,奇数项全部都是4,偶数项全部都是0,因此可用分段函数的情势表现通项公式,即a n=又因为数列可改写为2+2,2-2,2+2,2-2,2+2,2-2,…,因此其通项公式又可表现为a n=2+2×(-1)n+1.【素质·探】在与视察法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关的题目中,常常使用焦点素质中的逻辑推理,经过研究数列的前几项与项的序号之间的干系,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将本例2(6)的数列改为〞3,5,3,5,3,5,…〞,怎样写出其通项公式?【剖析】此数列的奇数项为3,偶数项为5,故通项公式可写为a n=此数列两项3与5的均匀数为=4,奇数项为4-1,偶数项为4+1,故通项公式还可写为a n=4+(-1)n.【类题·通】(1)用视察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计谋(2)对付标记瓜代泛起的情形,可先视察其绝对值,再用(-1)k处置惩罚标记题目.(3)对付周期泛起的数列,可思量拆成几个简朴数列和的情势,大概使用周期函数,如三角函数等.【习练·破】写出以下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0,3,8,15,24,…;(2)1,2,3,4,…;(3)1,11,111,1 111,….【剖析】(1)视察数列中的数,可以看到0=1-1,3=4-1,8=9-1,15=16-1,24=25-1,…,以是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n2-1(n∈N+).(2)此数列的整数局部1,2,3,4,…恰恰是序号n,分数局部与序号n的干系为,故所求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n+=(n∈N+).(3)原数列的各项可变为×9,×99,×999,×9 999,…,易知数列9,99,999,9 99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10n-1,以是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10n-1)(n∈N+).【加练·固】凭据下边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 3,5,7,9,11,13,…;(2), ,,,, …;(3) 0, 1, 0, 1, 0, 1,…;(4) 1, 3, 3, 5, 5, 7, 7, 9, 9,…;(5) 2, -6, 12, -20, 30, -42,….【剖析】(1)从3最先的奇数列,a n=2n+1.(2)分子为偶数,分母为相邻两奇数的积a n=;(3)a n=或a n=;(4) 将数列变形为1+0, 2+1, 3+0, 4+1, 5+0, 6+1, 7+0, 8+1, …,以是a n=n+;(5) 将数列变形为1×2, -2×3, 3×4, -4×5, 5×6,…,以是a n=(-1)n+1n(n+1).范例三数列通项公式的简朴应用【典例】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1)求a10.(2)判定能否为该数列中的项.假设是,它为第几项?假设不是,请申明来由.(3)求证:0<a n<1.【头脑·引】(1)将n=10代入{a n}的通项公式即可求a10.(2)令a n=,假设n为正整数,那么是{a n}的项,否那么,不是{a n}的项.(3)别离常数后可证.【剖析】(1)凭据题意可得a10==.(2)令a n=,即=,解得n=3,以是为数列{a n}中的项,为第3项.(3)由题知a n==1-,因为n∈N+,以是3n+1>3,以是0<<1,以是0<1-<1,即0<a n<1.【类题·通】1.使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项的要领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了第n项a n与它的地址序号n之间的干系,只要用序号取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数列的响应项.2.判定某数值能否为该数列的项的要领先假定它是数列中的第n项,然后列出关于n的方程.假设方程解为正整数那么是数列的一项;假设方程无解或解不是正整数,那么不是该数列的一项.【习练·破】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30+n-n2.(1)-60是不是{a n}中的一项?(2)当n划分取何值时,a n=0,a n>0,a n<0?【剖析】(1)假设-60是{a n}中的一项,那么-60=30+n-n2.解得n=10或n=-9(舍去).以是-60是{a n}的第10项.(2)划分令30+n-n2=0;30+n-n2>0;30+n-n2<0,解得n=6;0<n<6;n>6,即n=6时,a n=0;当0<n<6且n∈N+时,a n>0;当n>6且n∈N+时,a n<0.【加练·固】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1)写出数列的第4项和第6项.(2)试问是该数列的项吗?假设是,是第几项?假设不是,请申明来由. 【剖析】(1)因为a n=,以是a4==,a6==.(2)令=,那么n2+3n-40=0,解得n=5或n=-8,注重到n∈N+,故将n=-8舍去,以是是该数列的第5项.教室检测·素质达标1.有以下命题:①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②数列的图像是一群伶仃的点;③数列1,-1,1,-1,…与数列-1, 1,-1,1,…是同一数列;④数列,,…,是递增数列.个中准确命题的个数为( )A.1B.2C.3D.0【剖析】选A.由通项公式知a1=≠,故①不准确;易知②准确;因为两数列中数的分列序次差别,因此不是同一数列,故③不准确;④中的数列为递减数列,以是④不准确.2.数列,,2,,…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a n=B.a n=C.a n=D.a n=【剖析】选B.因为数列,,2,,…的第三项可写成,如许,每一项都是含根号的数,且每一个被开方数比前一项的被开方数多3,以是a n=.3.在数列{a n}中,a n=51-n,那么a3即是________.【剖析】由已知得a3=51-3=.谜底:4.(2020·南通高一检测)在数列{a n}中,已知a n=,n∈N+,那么是数列中的第________项.【剖析】凭据题意,数列{a n}中,已知a n=,假设=,即n2+n-1=19,解得:n=4或-5(舍).谜底:4【新情境·新头脑】大衍数列泉源于[天地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首要用于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道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历程中之前履历过的两仪数目总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埋没着的天下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该数列从第一项起挨次是0,2,4,8,12,18,24,32,40,50,…,求该数列的第18项.【剖析】由题意得,偶数项划分为2,8,18,32,50,…可发明纪律为:2=2×1=2×12=2×,8=2×4=2×22=2×,18=2×9=2×32=2×,32=2×16=2×42=2×,50=2×25=2×52=2×,…那么该数列第18项为2×=2×92=2×81=162.。
高中数学第5章数列5.15.1.2数列中的递推b选择性必修第三册b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数学
导
小
学
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
·
结
探
提
新
素
知
表示 an 与它的前一项 an-1(或
养
区别
表示 an 与 n 之间的关系
合
前几项)之间的关系
课
作
时
探 究
(1)都是表示数列的一种方法;
释 联系
疑
(2)由递推公式求出前几项可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
分 层 作 业
难
·
返 首 页
第六页,共四十九页。
·
情
课
境 导
2.数列的前 n 项和
疑 难
所以 an=n-n 1an-1=n-n 1·nn- -21an-2=…=n-n 1·nn--12·…·12a1,从而 an=n1. 业
·
返 首 页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
情 境 导 学
法三:(累乘法)因为 an+1=n+n 1an,
课 堂 小 结
·
探 新 知
所以aan+n 1=n+n 1,
些数目的点总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把所有的三角形数按
提 素
知
养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构成一个数列{an}.
合
课
作
时
探
分
究
层
释
作
疑
业
难
问题:a2 与 a1,a3 与 a2,a4 与 a3 之间分别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
返 首 页
第四页,共四十九页。
·
情
课
境
堂
导
小
学
结
·
探
提
新
1.数列的递推公式
专题5数列4 数列的综合应用
第五章数列第四节数列的综合应用【预习】阅读课《相约在高校》第83至85页.【预习目标】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导引】特殊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 公式法:适用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裂项求和法:如果数列b nca n是各项均的通项公式n,其中:①数列banan 1不为 0的等差数列;② c 为常数.3.分组求和法:数列c n的通项公式 c n Aa n Bb n,其中:数列a n为等差数列,数列 b n为等比数列.4.错位相减法:数列 c n的通项公式 c n a n b n,其中:数列a n为等差数列,数列 b n 为等比数列 . (类似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倒序相加法:(类似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试试看】1.数列 a n的前n项和S n2n2 1,则该数列()A.是等比数列B.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C.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2.在公差不为 0的等差数列a n中,若a1,a2为一元二次方程x2a3 x a40的两个实数根,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n.3.若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的第 2,3,6 项依次成等比数列,则此等比数列的公比为.4. 已知2,b1 , b2 ,b3 , 32 成等比数列,且2, a1, a2 , a3 , 32 成等差数列,则a3 a1 b2.【本课目标】n2. 综合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问题.【重点】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难点】特殊数列的求和.【导学】【例 1】求数列11,21,31,41, , n1,的前n项和 .2 48162n【试金石】设数列a n是等差数列,数列b n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a1b11,a3b521,a5b313 ,求:(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数列a n b n的前n项和S n .【例 2】在数列a n中,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且S n1a n n N.(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在数列b n中,已知 b nnb n的前n项和T n.n N,试求数列a n13 综高一轮复习学案【试金石】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a12, a1a2a312 ,(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令b an 2n,求数列n 的前n项和 S n.nb【例 3】某外商到一开发区投资72 万美元建起一座蔬菜加工厂,第一年各种支出经费12万美元,以后每年增加 4 万元,每年销售蔬菜收入50 万美元 .( 1)若从投产到第n年的纯利润为 f n ,写出 f n 与 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从第几年开始盈利?(3)如果若干年后,外商为开发新项目,在纯利润总和最大时,以 16 万美元出售该厂,问共盈利多少?【试金石】某家庭计划在2013 年初购一套50 万元的商品房 . 为此,计划于 2008 年初开始每年年初存入一笔购房专用款,使其能在2013 年初连本带息不少于50 万元人民币,如果年初的存款额相同,年利息按 4% 的复利计算.求每年至少需存入银行多少万元人民币?(精确到 0.01 ,参考数据1.045 1.217 )【检测】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37,a5a7 26 ,数列a n的前 n 项和 S n.(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a n和前 n 项和 S n;1n N ,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2)令b na n21【导练】1. 已知数列a n的首项为2,点a n,a n1在函数 y x 2的图象上.(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a n1111的前 n项和为 S n,求S2S3的值 .S1S n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1,且满足1,a1,a3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 n的首项 a1;( 2)若数列b n1b n的前10项和为T10.满足 b n,求数列anan 13. 已知函数 f x ab x(a,b为常数)的图象过点1,2 , 4,16 .(1)求f x 的解析式;(2)设n N ,证明:数列 f n为等比数列;(3)设a n 3 log 2 f n , n N ,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4.已知数列a n满足a12, a n1a n2n, n N ,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5.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 n2n, n N .(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设b2a n 1 ,求数列n 的前n 项和 T n.nb6. 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且a21,a5 5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c n 5an , b n 2c n,求T log2b1log2b2 log 2b3log 2b n的值.2。
【量神大数学】新高考艺考数学复习课件:第五章+第4节数列求和
[小题查验]
1.等差数列{an}中,已知公差 d=12,且 a1+a3+…+a99=50,
则 a2+a4+…+a100=(
)
A.50 B.75
C.100
D.125
解析:B [a2+a4+…+a100=(a1+d)+(a3+d)+…+(a99+d)=
(a1+a3+…+a99)+50d=50+50×12=75.]
[解析] (1)设数列{an}的公比为 q. 由已知,有a11-a11q=a12q2,解得 q=2 或 q=-1. 又由 S6=a1·11--qq6=63,知 q≠-1, 所以 a1·11--226=63,得 a1=1.所以 an=2n-1.
(2)由题意,得 bn=12(log2an+log2an+1)=12(log22n-1+log22n)=n- 12,
(2)由(1)知,an=2n-1,bn=3n-1, 因此 cn=an+bn=2n-1+3n-1, 从而数列{cn}的前 n 项和 Sn=1+3+…+(2n-1)+1+3+…+3n-1=n(1+22n-1)+11--33n =n2+3n-2 1.
考点三 裂项相消法求和(师生共研) [典例] (2015·全国Ⅰ卷)S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已知 an>0, a2n+2an=4Sn+3.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 bn=ana1n+1,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解析:由 bn=nan=n·22n-1 知 Sn=1·2+2·23+3·25+…+n·22n-1,① 从而 22·Sn=1·23+2·25+3·27+…+n·22n+1,② ①-②得(1-22)·Sn=2+23+25+…+22n-1-n·22n+1,即 Sn=19 [(3n-1)22n+1+2]. 答案:19[(3n-1)22n+1+2]
高中数学 第5章 数列章末综合提升教案 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新人教B版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数
数列[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题型探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1] 数列{a n }中,a n >0,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a n +1a n =2S n ,求a n .[解]将a n +1a n=2S n 变形为a 2n +1=2S n a n . 将a n =S n -S n -1(n ≥2)代入并化简,得S 2n -S 2n -1=1.由可求得S 1=a 1=1.∴数列{S 2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首项为1. ∴S 2n =1+(n -1)·1=n . ∵a n >0,∴S n >0. ∴S n =n .∴n ≥2时,a n =n -n -1.而n =1时,a 1=1也适合上式.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n -1,n ∈N +.1.定义法直接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列类型的题目.2.S n 求a n假设数列的前n 项和S n 与a n 的关系,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可用公式a n =⎩⎪⎨⎪⎧S 1(n =1),S n -S n -1(n ≥2),求解. 3.由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法(1)形如“a n +1=ca n +d 〞的递推公式,一般利用待定系数法把关系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a n .(2)形如“a n +1=pa n +p n +1·q 〞的递推公式,一般转化为a n +1p n +1=a n p n +q ,利用为等差数列求a n .(3)形如“a n +1=a n +f (n )〞的递推公式,可考虑叠加法求a n . (4)形如“a n +1=f (n )·a n 〞的递推公式,那么可考虑累乘法求a n . [跟进训练]1.数列{a n }中,a 1=1,且a n +1-a n =3n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由a n +1-a n =3n -n , 得a n -a n -1=3n -1-(n -1), a n -1-a n -2=3n -2-(n -2), …a 3-a 2=32-2, a 2-a 1=3-1.当n ≥2时,以上n -1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3n -1+3n -2+…+3-[(n -1)+(n -2)+…+1], 即a n -a 1=3(1-3n -1)1-3-n (n -1)2.又∵a 1=1,∴a n =12×3n-n (n -1)2-12.显然a 1=1也适合上式,∴{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2×3n -n (n -1)2-12.等差、等比数列的判断n n 12n n n +1(1)假设{a n }是等比数列,试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的公式;(2)当{b n }是等比数列时,甲同学说:{a n }一定是等比数列;乙同学说:{a n }一定不是等比数列.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1)因为{a n }是等比数列,a 1=1,a 2=a ,所以a ≠0, a n =a n -1. 又b n =a n ·a n +1,那么b 1=a 1·a 2=a ,b n +1b n =a n +1·a n +2a n ·a n +1=a n +2a n =a n +1a n -1=a 2,即{b n }是以a 为首项,a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S n=⎩⎪⎨⎪⎧n ,a =1,-n ,a =-1,a (1-a 2n )1-a 2,a ≠±1.(2)甲、乙两个同学说法都不正确,理由如下:法一:设{b n }的公比为q ,那么b n +1b n =a n +1·a n +2a n ·a n +1=a n +2a n =q ,且a ≠0,又a 1=1,a 2=a ,a 1,a 3,a 5,…,a 2n -1,…是以1为首项,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 2,a 4,a 6,…,a 2n ,…是以a 为首项,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a n }为:1,a ,q ,aq ,q 2,aq 2,…,当q =a 2时,{a n }是等比数列;当q ≠a 2时,{a n }不是等比数列. 法二:{a n }可能是等比数列,也可能不是等比数列,举例说明如下: 设{b n }的公比为q .①取a =q =1时,a n =1(n ∈N +),此时b n =a n a n +1=1,{a n }、{b n }都是等比数列.②取a =2,q =1时,a n =⎩⎪⎨⎪⎧1,n 为奇数,2,n 为偶数.b n =2(n ∈N +).此时{b n }是等比数列,而{a n }不是等比数列.判定一个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a n +1-a n =d (d 为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q (q 为非零常数,n ∈N +)⇔{a n }是等比数列.(2)中项法,2a n +1=a n +a n +2(n ∈N +)⇔{a n }是等差数列.,=a n a n +2(a n a n +1a n +2≠0,n ∈N +)⇔{a n }为等比数列.(3)通项公式法,a n =pn +q (p ,q 为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a n =c ·q n (c ,q 均为非零常数,n ∈N +)⇔{a n }是等比数列.(4)前n 项和公式法,S n =An 2+Bn (A ,B 均为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S n =kq n -k (k 为常数,q ≠1且q ≠0,n ∈N +)⇒{a n }是等比数列.[跟进训练]2.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a n ≠0,a n a n +1=λS n -1,其中λ为常数. (1)求证:a n +2-a n =λ;(2)是否存在λ,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解](1)证明:由题意知a n a n +1=λS n -1, a n +1a n +2=λS n +1-1,两式相减得a n +1(a n +2-a n )=λa n +1,由于a n +1≠0,所以a n +2-a n =λ. (2)存在λ=4满足题意.理由如下:由题设知a 1=1,a 1a 2=λS 1-1,可得a 2=λ-1. 由(1)知,a 3=λ+1,令2a 2=a 1+a 3,解得λ=4.故a n +2-a n =4.由此可得数列中的奇数项构成的数列{a 2n -1}是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 2n -1=4n -3=2(2n -1)-1.数列中的偶数项构成的数列{a 2n }是首项为3,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 2n =4n -1=2×(2n )-1.所以对于任意的n ∈N +,a n =2n -1.因为a n +1-a n =2.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因此假设成立,存在λ=4使得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数列求和[例3] (1)等比数列{a n }中,a 1=3,a 4=81,假设数列{b n }满足b n =log 3a n ,求数列⎩⎨⎧⎭⎬⎫1b n b n +1的前n 项和S n .(2)设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3×22n -1. ①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②令b n =n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解](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那么a 4a 1=q 3=27,解得q =3.所以a n =a 1q n -1=3×3n -1=3n , 故b n =log 3a n =n ,所以1b n b n +1=1n (n +1)=1n -1n +1.那么S n =1-12+12-13+…+1n -1n +1=1-1n +1=nn +1.(2)①由,当n ≥1时,a n +1=[(a n +1-a n )+(a n -a n -1)+…+(a 2-a 1)]+a 1 =3(22n -1+22n -3+…+2)+2=22(n +1)-1. ∴a n =22n -1.而a 1=2,符合上式,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2n -1. ②由b n =na n =n ·22n -1知S n =1×2+2×23+3×25+…+n ×22n -1,① 从而22·S n =1×23+2×25+3×27+…+n ×22n +1,② ①-②得(1-22)S n =2+23+25+…+22n -1-n ×22n +1, 即S n =19[(3n -1)22n +1+2].数列求和问题一般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问题或公式的数列求和,不能转化的再根据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求解.,一般常见的求和方法有:(1)公式法(直接利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2)分组求和法; (3)错位相减法; (4)倒序相加法;(5)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6)并项求和法.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中,可两两结合求解,那么称之为并项求和.形如a n=(-1)n f (n )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跟进训练]3.正项数列{a n }中,a 1=1,点(a n ,a n +1)(n ∈N +)在函数y =x 2+1的图像上,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2-b n .(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 (2)设=-1a n +1log 2b n +1,求{}的前n 项和T n .[解] (1)∵点()a n ,a n +1(n ∈N +)在函数y =x 2+1的图像上,∴a n +1=a n +1,∴数列{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a 1=1,∴a n =1+(n -1)=n .∵S n =2-b n ,∴S n +1=2-b n +1,两式相减得:b n +1=-b n +1+b n ,即b n +1b n =12,由S 1=2-b 1,即b 1=2-b 1,得b 1=1. ∴数列{b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b n =⎝⎛⎭⎫12n -1.(2)log 2b n +1=log 2⎝⎛⎭⎫12n=-n , ∴=1n (n +1)=1n -1n +1,∴T n =c 1+c 2+…+=⎝⎛⎭⎫1-12+⎝⎛⎭⎫12-13+⎝⎛⎭⎫13-14+…+⎝ ⎛⎭⎪⎫1n -1n +1=1-1n +1=n n +1.函数与方程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n 1n n T n =2n +1+a ,那么S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2)假设等差数列{a n }中,a 1+a 4+a 7=15,a 2·a 4·a 6=45,那么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1)66 (2)2n -3或13-2n [(1)由T n =2×2n +a ,可求得a =-2, 所以S n =-2n 2+bn ,所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又因为a 1=21,S n =-2n 2+bn , 故b =21-(-2)=23,所以S n =-2n 2+23n=-2⎝⎛⎭⎫n -2342+5298, 当n =6时,S n 取得最大值66. (2)因为a 1+a 7=2a 4=a 2+a 6,所以a 1+a 4+a 7=3a 4=15,所以a 4=5, 所以a 2+a 6=10且a 2·a 6=9,所以a 2,a 6是方程x 2-10x +9=0的两根,解得⎩⎪⎨⎪⎧ a 2=1,a 6=9,或⎩⎪⎨⎪⎧a 2=9,a 6=1,假设a 2=1,a 6=9,那么d =2,所以a n =2n -3; 假设a 2=9,a 6=1,那么d =-2,所以a n =13-2n . 故a n =2n -3或a n =13-2n .]1.在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中共有5个量a 1,d (或q ),n ,a n 及S n ,这5个量中任意3个量的值,就可以运用方程思想,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另外2个量的值.2.数列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的特殊函数.运用函数思想去研究数列,就是要借助于函数的单调性、图像和最值等知识解决与数列相关的问题.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有密切关系,故可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数列问题.[跟进训练]4.数列{a n }中,a 1=35,a n a n -1=2a n -1-1(n ≥2,n ∈N +),数列{b n }满足b n =1a n -1(n ∈N +).(1)求证:{b n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 }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a n a n -1=2a n -1-1,所以a n =2-1a n -1(n ≥2,n ∈N +). 又因为b n =1a n -1(n ∈N +),所以b n +1-b n =1a n +1-1-1a n -1=12-1a n-1-1a n -1=a n a n -1-1a n -1=1, 所以{b n }为公差d =1,首项b 1=1a 1-1=135-1=-52的等差数列.(2)由(1)知:b n =1a n -1=-52+(n -1)=n -72,所以a n =1+22n -7.所以n ≥4时,数列{a n }单调递减且a n >1;当1≤n ≤3时,数列{a n }单调递减且a n <1,所以数列{a n }的最大项为a 4=3;最小项为a 3=-1.[培优层·素养升华][例] 函数f (x )=x 3-2x ,数列{a n }中,a n +1=f (a n ),且a 1=14.(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2)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求证:S n <12.[证明](1)∵f (x )=x 3-2x ,∴a n +1=f (a n )=a n3-2a n,即1a n +1=3-2a n a n =3a n -2.∴1a n +1-1=3,又1a 1-1=3,∴数列1a n-1是以3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由(1)可知1a n-1=3n ,即a n =13n +1,n ∈N *.∴S n =a 1+a 2+…+a n =13+1+132+1+…+13n +1<13+132+…+13n ==12-12·13n <12.即证S n <12.该类问题常以数列间的递推关系为载体,以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为解题工具,考查学生的转化和化归能力.合理应用已有知识化非常规数列为常规数列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素养提升练]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且S n =n -5a n -85(n ∈N *). (1)设b n =a n -1(n ∈N *),证明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 (2)求n 为多少时,S n 取得最小值? [解](1)当n =1时,a 1=1-5a 1-85, ∴a 1=-14.当n ≥2时,a n =S n -S n -1=(n -5a n )-(n -1)+5a n -1, ∴6a n =5a n -1+1,∴b nb n -1=a n -1a n -1-1=56a n -1-56a n -1-1=56. ∴{b n }是首项b 1=a 1-1=-15,公比为56的等比数列.(2)由(1)可知b n =-,∴a n =1-.由于{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word - 11 - / 11 由a n ≤0得1-≤0,即≥115, 经检验当n ≤15时,不等式成立, ∴当n =15时,S n 取得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课 题:5.1 数列的一般概念(一)教学目的:⒈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⒉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⒊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 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前n 项和与a n 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授课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函数的定义.如果A 、B 都是非空数集,那么A 到B 的映射B A f →:就叫做A 到B 的函数,记作:)(x f y =,其中.,B y A x ∈∈上述例子的共同特点是:⑴均是一列数;⑵有一定次序.从而引出数列及有关定义二、讲解新课: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31”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②,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项 1 51413121 ↓ ↓ ↓ ↓ ↓序号 1 2 3 4 5 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na n 1=来表示其对应关系 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 ,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 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如:数列①:n a =n+3(1≤n ≤7);数列③:n a n n (1011-=≥1); 数列⑤:n n a )1(-=n ≥1)⒋ 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⑴并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如上述数列④;⑵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时是不唯一的,如数列:1,0,1,0,1,0,…它的通项公式可以是2)1(11+-+=n n a ,也可以是|21cos |π+=n a n . ⑶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①求数列中任意一项;②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从映射、函数的观点来看,数列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对于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其函数解析式画出其对应图象,看来,数列也可根据其通项公式画出其对应图象,下面同学们练习画数列①,②的图象,并总结其特点.在画图时,为方便起见,直角坐标系两条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可以不同. 数列①、②的图象分别如图1,图2所示.5.数列的图像都是一群孤立的点.6.数列有三种表示形式:列举法,通项公式法和图象法.7.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例如,数列①是有穷数列.8.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例如,数列②、③、④、⑤、⑥都是无穷数列.三、讲解范例:例1根据下面数列{}n a的通项公式,写出前5项:(1)nanna nnn⋅-=+=)1()2(;1分析:由通项公式定义可知,只要将通项公式中n依次取1,2,3,4,5,即可得到数列的前5项解:(1);65;54;43;32;21.5,4,3,2,154321======aaaaan(2);5;4;3;2;21.5,4,3,2,154321-==-====aaaaan例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1)1,3,5,7;(2);515;414,313;2122222----(3)-211⨯,321⨯,-431⨯,541⨯.解:(1)项1=2³1-1 3=2³2-1 5=2³3-1 7=2³4-1↓↓↓↓序号 1 2 3 4即这个数列的前4项都是序号的2倍减去1,∴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12-=nan;(2)序号:1 2 3 4↓↓↓↓项分母:2=1+1 3=2+1 4=3+1 5=4+1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 ↓ ↓ ↓项分子: 22-1 32-1 42-1 52-1即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分母都是序号加上1,分子都是分母的平方减去1,∴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1)1(2+-=n n n a n ; (3)序号 2111⨯-↓ 3213 ⨯-↓ 4313 ⨯-↓ 5414 ⨯-↓‖ ‖ ‖ ‖)11(11)1(1+⨯- )12(21)1(2+⨯- )13(31)1(3+⨯- )12(21)1(2+⨯- 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1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1(1)1(+-=n n a n n 四、课堂练习:课本P 112练习:P118 一、1—4.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数列及有关定义,会根据通项公式求其任意一项,并会根据数列的前n 项求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六、课后作业:课本P118 同步训练一5-10、二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 主要介绍数列的概念、分类,以及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关于数列的概念,先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尔后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在映射、函数观点下的定义,指出:“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这样就可以将数列与函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运用函数的观点去研究数列关于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其中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材已明确指出它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点破了这一点,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揭示得就更加清楚此外,正如并非每一函数均有解析表达式一样,也并非每一数列均有通项公式(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较高,学生配合也在预期中,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课 题:5.1 数列的概念(二)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教学目的: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2.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3.理解数列的前n 项和与n a 的关系;4.会由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出其通项公式.教学重点: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教学难点: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授课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学习知识点如下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⒋ 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5.数列的图像都是一群孤立的点.6.数列有三种表示形式:列举法,通项公式法和图象法.7.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例如,数列①是有穷数列.8.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二、讲解新课:定义:1.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n 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 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说明: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如下数字排列的一个数列:3,5,8,13,21,34,55,89递推公式为:)83(,5,32121≤≤+===--n a a a a a n n n2.数列的前n 项和:数列{}n a 中,n a a a a ++++ 321称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 1S 表示前1项之和:1S =1a2S 表示前2项之和:2S =21a a +……1-n S 表示前n-1项之和:1-n S =1321-++++n a a a an S 表示前n 项之和:n S =n a a a a ++++ 321.∴当n ≥1时n S 才有意义;当n-1≥1即n ≥2时1-n S 才有意义.3.n S 与n a 之间的关系:由n S 的定义可知,当n=1时,1S =1a ;当n ≥2时,n a =n S -1-n S ,即n a =⎩⎨⎧≥-=-)2()1(11n S S n S n n. 说明: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三、例题讲解例1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是1,以后的各项由公式111-+=n n a a 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分析:题中已给出{}n a 的第1项即11=a ,递推公式:111-+=n n a a 解:据题意可知:3211,211,123121=+==+==a a a a a 58,3511534==+=a a a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例2已知数列{}n a 中,n a a a a a n n n (3,2,12121--+===≥3),试写出数列的前4项解:由已知得233,73,2,123412321=+==+===a a a a a a a a 例3已知21=a ,n n a a 21=+ 写出前5项,并猜想n a .法一:21=a 22222=⨯=a 323222=⨯=a ,观察可得 n n a 2= 法二:由n n a a 21=+ ∴12-=n n a a 即21=-n n a a ∴ 112322112------=⨯⨯⨯⨯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 n n n a a 2211=⋅=-例4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⑴ n S =n 2+2n ; ⑵ n S =n 2-2n-1.解:⑴①当n ≥2时,n a =n S -1-n S =(n 2+2n)-[(n-1)2+2(n-1)]=2n+1;②当n=1时,1a =1S =12+2³1=3;③经检验,当n=1时,2n+1=2³1+1=3,∴n a =2n+1为所求.⑵①当n ≥2时,n a =n S -1-n S =(n 2-2n-1)-[(n-1)2+2(n-1)-1]=2n-3; ②当n=1时,1a =1S =12-2³1-1=-2;③经检验,当n=1时,2n-3=2³1-3=-1≠-2,∴n a =⎩⎨⎧≥-=-)2(32)1(2n n n 为所求. 四、练习:1.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并归纳出通项公式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1) 1a =0, 1+n a =n a +(2n -1) (n ∈N);(2) 1a =1, 1+n a =22+n n a a (n ∈N); (3) 1a =3, 1+n a =3n a -2 (n ∈N).2. .已知下列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公式,求{}n a 的通项公式(1) n S =2n 2-3n; (2) n S =n3-2.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递推公式及其用法;2.通项公式反映的是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n 项)之间的关系.3.n S 的定义及与n a 之间的关系六、课后作业:课本P118 同步训练三1.根据各个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写出它的前五项 1a =1, n a =1-n a +11-n a (n ≥2) 2.已知n S =an 2+bn+c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由于并非每一函数均有解析表达式一样,也并非每一数列均有通项公式(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因而研究递推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可使我们研究数列的范围大大扩展递推是数学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在数列的研究中,不仅很多重要的数列是用递推公式给出的,而且它也是获得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途径:先得出较为容易写出的数列的递推公式,然后再根据它推得通项公式但是,这项内容也是极易膨胀的,例如研究用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的性质,从数列的递推公式推导通项公式等,这样就会加重学生负担在高一学习,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学要求,只要能初步体会一下用递推方法给出数列的思想,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就行了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课 题:5.2.1 等差数列(一)教学目的: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会解决知道n d a a n ,,,1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授课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和表示的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和前n 项和公式..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二、讲解新课: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⑴.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⑵.对于数列{n a },若n a -1-n a =d (与n 无关的数或字母),n ≥2,n ∈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n a d m n a m )(-+】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d a a =-12即:d a a +=12d a a =-23即:d a d a a 2123+=+=d a a =-34即:d a d a a 3134+=+=……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d n a a n )1(1-+=∴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1a 和公差d ,便可求得其通项a 如数列①1,2,3,4,5,6; n n a n =⨯-+=1)1(1(1≤n ≤6) 数列②10,8,6,4,2,…; n n a n 212)2()1(10-=-⨯-+=(n ≥1) 数列③;,1,54;53,52;51 551)1(51n n a n =⨯-+=(n ≥1)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d m a a m )1(1-+=即:d m a a m )1(1--=则:=n a d n a )1(1-+=d m n a d n d m a m m )()1()1(-+=-+-- 即的第二通项公式 =n a d m n a m )(-+ ∴ d=nm a a n m -- 如:d a d a d a d a a 43212345+=+=+=+=三、例题讲解例1 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⑵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⑴由35285,81-=-=-==d an=20,得49)3()120(820-=-⨯-+=a⑵由4)5(9,51-=---=-=d a得数列通项公式为:)1(45---=n a n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1(45401---=-n 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例2 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05=a ,3112=a ,求1a ,d ,n a a ,20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解法一:∵105=a ,3112=a ,则⎩⎨⎧=+=+311110411d a d a ⇒⎩⎨⎧=-=321d a ∴53)1(1-=-+=n d n a a n5519120=+=d a a解法二:∵3710317512=⇒+=⇒+=d d d a a∴5581220=+=d a a 3)12(12-=-+=n d n a a n小结:第二通项公式 d m n a a m n )(-+=小结:①这就是第二通项公式的变形,②几何特征,直线的斜率例3 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 ,最低一级宽为110cm ,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解:设{}n a 表示梯子自上而上各级宽度所成的等差数列,由已知条件,可知:1a =33, 12a =110,n=12∴d a a )112(112-+=,即10=33+11d 解得:7=d因此,,61,54,47740,407335432===+==+=a a a a,103,96,89,82,75,6811109876======a a a a a a答:梯子中间各级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是40cm ,47cm ,54cm ,61cm ,68cm ,75cm ,82cm ,89cm ,96cm ,103cm.例4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q pn a n +=,其中p 、q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n a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1--n n a a (n ≥2)是不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解:当n ≥2时, (取数列{}n a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1-n a 与n a (n ≥2)) ])1([)(1q n p q pn a a n n +--+=--p q p pn q pn =+--+=)(为常数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q p a +=1,公差为p注:①若p=0,则{n a }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 ,q ,q ,… ②若p ≠0, 则{n a }是关于n 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均在一次函数y=px+q 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q.③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n a =pn+q (p 、q 是常数)第3通项公式④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方法是否满足3个通项公式中的一个四、练习: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分析:根据所给数列的前3项求得首项和公差,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所求项.解:根据题意可知:1a =3,d =7-3=4.∴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a =3+(n -1)³4,即n a =4n -1(n ≥1,n ∈N *) ∴4a =4³4-1=15, 10a =4³10-1=39.评述: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解:根据题意可知:1a =10,d =8-10=-2.∴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a =10+(n -1)³(-2),即:n a =-2n +12, ∴20a =-2³20+12=-28.评述:要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分析:要想判断一数是否为某一数列的其中一项,则关键是要看是否存在一正整数n 值,使得n a 等于这一数.解:根据题意可得:1a =2,d =9-2=7.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此数列通项公式为:n a =2+(n -1)³7=7n -5.令7n -5=100,解得:n =15,∴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321,-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解:由题意可知:1a =0,d =-321 ∴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a =-27n +27, 令-27n +27=-20,解得n =747 因为-27n +27=-20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 2.在等差数列{n a }中,(1)已知4a =10,7a =19,求1a 与d ;(2)已知3a =9, 9a =3,求12a .解:(1)由题意得:⎩⎨⎧=+=+19610311d a d a , 解之得:⎩⎨⎧==311d a . (2)解法一:由题意可得:⎩⎨⎧=+=+389211d a d a , 解之得⎩⎨⎧-==1111d a ∴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a =11+(n -1)³(-1)=12-n ,∴12a =0 解法二:由已知得:9a =3a +6d ,即:3=9+6d ,∴d =-1又∵12a =9a +3d ,∴12a =3+3³(-1)=0.Ⅳ.课时小结五、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首先要理解与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n a -1-n a =d ,(n ≥2,n ∈N +).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并掌握其基本应用.最后,还要注意一重要关系式:=n a d m n a m )(-+和n a =pn+q (p 、q 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六、课后作业课本P123 同步训练一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本节是等差数列这一部分,在讲等差数列的概念时,突出了它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这样就便于利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从图象上看,为什么表示等差数列的各点都均匀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为什么两项可以决定一个等差数列(从几何上看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课 题:5.2.2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教学目的:1.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授课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首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 ≥2,n ∈N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 (=n a d m n a m )(-+或n a =pn+q (p 、q 是常数))3.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差d① d=n a -1-n a ② d =11--n a a n ③ d =m n a a m n -- 二、讲解新课:问题: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a ,A ,b 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A 应满足什么条件?由定义得A-a =b -A ,即:2b a A +=反之,若2b a A +=,则A-a =b -A 由此可可得:,,2b a b a A ⇔+=成等差数列 也就是说,A =2b a +是a ,A ,b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定义:若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如数列:1,3,5,7,9,11,13…中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5是3和7的等差中项,1和9的等差中项9是7和11的等差中项,5和13的等差中项看来,73645142,a a a a a a a a +=++=+性质: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即 m+n=p+q ⇒q p n m a a a a +=+ (m, n, p, q ∈N )但通常 ①由q p n m a a a a +=+ 推不出m+n=p+q ,②n m n m a a a +=+三、例题讲解例1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a +6a =9, 4a =7, 求3a , 9a .分析:要求一个数列的某项,通常情况下是先求其通项公式,而要求通项公式,必须知道这个数列中的至少一项和公差,或者知道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知道任意两项就知道公差),本题中,只已知一项,和另一个双项关系式,想到从这双项关系式入手……解:∵ {a n }是等差数列∴ 1a +6a =4a +3a =9⇒3a =9-4a =9-7=2∴ d=4a -3a =7-2=5∴ 9a =4a +(9-4)d=7+5*5=32 ∴ 3a =2, 9a =32例2 等差数列{n a }中,1a +3a +5a =-12, 且 1a ²3a ²5a =80. 求通项 n a 分析:要求通项,仍然是先求公差和其中至少一项的问题而已知两个条件均是三项复合关系式,欲求某项必须消元(项)或再弄一个等式出来解:1a +5a =23a⎩⎨⎧-=+-=⇒⎭⎬⎫=-=⇒-=⇒-=++82080412321a a a 515153133531a a a a a a a a a ⇒1a =-10, 5a =2 或 1a =2, 5a =-10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 d=1515--a a ∴ d=3 或-3∴ n a =-10+3 (n -1) = 3n - 13 或 n a =2 -3 (n -1) = -3n+5例3在等差数列{n a }中, 已知3a +4a +5a +6a +7a =450, 求2a +8a 及前9项和9S .解:由等差中项公式:3a +7a =25a , 4a +6a =25a由条件3a +4a +5a +6a +7a =450, 得55a =450, 5a =90,∴2a +8a =25a =180.9S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1a +9a )+(2a +8a )+(3a +7a )+(4a +6a )+5a=95a =810.四、练习:1.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05=a ,3112=a ,求首项1a 与公差d2. 在等差数列{}n a 中, 若 65=a 158=a 求14a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 30521=+++a a a ,801076=+++a a a ,求151211a a a +++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2b a b a A ⇔+=成等差数列 2.在等差数列中, m+n=p+q ⇒q p n m a a a a +=+ (m, n, p, q ∈N )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六、课后作业:1.在等差数列{}n a 中,d 为公差,若+∈N q p n m ,,,且q p n m +=+求证:1︒ q p n m a a a a +=+ 2︒ d q p a a q p )(-+=2.在等差数列{}n a 中, 若a a =5 b a =10 求15a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a a =+83 求 65a a +4.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之和为26,第二数和第三数之积为40,求这四个数.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1512841=+---a a a a a 求8a .解:∵124151a a a a +=+ ∴ 28-=a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本节是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基础上,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并突出等差数列的一个重要的对称性质:与任一项前后等距离的两项的平均数都与该项相等,认识这一点对解决问题会带来一些方便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课 题:5.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教学目的: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2.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授课类型: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1n n a a n S +=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2)1(1d n n na S n -+= 3.n )2d a (n 2d S 12n -+=,当d ≠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 4.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 利用n a :当n a >0,d<0,前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 当n a <0,d>0,前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2) 利用n S :由n )2d a (n 2d S 12n -+=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 的值 二、例题讲解例1 .求集合M ={m |m =2n -1,n ∈N *,且m <60}的元素个数及这些元素的和. 解:由2n -1<60,得n <261,又∵n ∈N * ∴满足不等式n <261的正整数一共有30个. 即 集合M 中一共有30个元素,可列为:1,3,5,7,9,…,59,组成一个以1a =1, 30a =59,n =30的等差数列.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n S =2)(1n a a n +,∴30S =2)591(30+=900. 答案:集合M 中一共有30个元素,其和为900.例2.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多少个数能被3除余2,并求这些数的和分析:满足条件的数属于集合,M ={m |m =3n +2,m <100,m ∈N *}例3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求证:⑴6S ,12S -6S ,18S -12S 成等差数列;⑵设k k k k k S S S S S 232,,-- (+∈N k )成等差数列证明:设{},n a 首项是1a ,公差为d则6543216a a a a a a S +++++=∵121110987612a a a a a a S S +++++=-)6()6()6()6()6()6(654321d a d a d a d a d a d a +++++++++++= dS d a a a a a a 3636)(6654321+=++++++=∵∴1817161514131218a a a a a a S S +++++=-)6()6()6()6()6()6(121110987d a d a d a d a d a d a +++++++++++=d a a a a a a 36)(121110987++++++=d S S 36)(612+-=12186126,,S S S S S --∴是以36d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同理可得k k k k k S S S S S 232,,--是以2k d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三、练习:1.一个等差数列前4项的和是24,前5项的和与前2项的和的差是2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再解.2.两个数列1, 1x , 2x , ……,7x , 5和1, 1y , 2y , ……,6y , 5均成等差数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 列公差分别是1d , 2d , 求21d d 与621721y y y x x x ++++++ 的值 3.在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四、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则k k k k k S S S S S 232,,-- (+∈N k )仍成等差数列五、课后作业:1.一凸n 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公差是10°,最小内角为100°,求边数n.2.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2项和为354,前12项中偶数项的和与奇数项的和之比为32:27,求公差d.3.两个等差数列,它们的前n 项和之比为1235-+n n , 求这两个数列的第九项的比 4.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为10,求它的前110项和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本节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并能利用它求和解决数列和的最值问题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采用了倒序相加法,思路的获得得益于等到差数列任意的第k 项与倒数第k 项的推导,使学生能掌握“倒序相加”数学方法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 课 题:5.3.1等比数列(一)教学目的:1.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首先回忆一下前几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差数列的定义: n a -1-n a =d ,(n ≥2,n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n a d m n a m )(-+或n a =pn+q (p 、q 是常数)) 3.几种计算公差d 的方法:d=n a -1-n a =11--n a a n m n mn -4.等差中项:,,2b a ba A ⇔+=成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性质: m+n=p+q ⇒q p n m a a a a +=+ (m, n, p, q ∈N )6.数列的前n 项和n S :2)(1n n a a n S +=,21na S n +=n )2da (n 2d S 12n -+=,当d ≠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 7.n S 是等差数列前n 项和,则k k k k k S S S S S 232,,-- 仍成等差数列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第二类新的数列——等比数列二、讲解新课:下面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列,看其又有何共同特点? 1,2,4,8,16,…,263; ① 5,25,125,625,…; ②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 1,-81,41,21-,…; ③ 对于数列①,n a =12-n ;1-n na a =2(n ≥2) 对于数列②,n a =n5 ;1-n na a =5(n ≥2) 对于数列③,n a =1)1(+-n ²121-n ;211-=-n n a a (n ≥2)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1-n na a =q (q ≠0)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n a }成等比数列⇔nn a a 1+=q (+∈N n ,q ≠0 2︒ 隐含:任一项00≠≠q a n 且“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 q= 1时,{a n }为常数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0(111≠⋅⋅=-q a q a a n n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 )0(11≠⋅⋅=-q a q a a m m n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三、例题讲解例 求下列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1a =-2, 3a =-8解:24213±=⇒=⇒=q q q a an n n n n n a a )2()2)(2(22)2(11-=--=-=-=∴--或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2. 1a =5, 且21+n a =-3n a 解:111)23(5523-+-⨯=∴=-==n n n n a a a a q 又:3. 1a =5, 且11+=+n na a n n 解:nn a a a a a a n n a a n n n n 1,,32,211123121-===∴+=-+以上各式相乘得:na n a n 11==四、练习:1.求下面等比数列的第4项与第5项:(1)5,-15,45,……; (2)1.2,2.4,4.8,……;(3)22,1,2)4(;,83.21,32 ,…….解:(1)∵q =515-=-3, 1a =5 ∴n a =1a 1-n q =5²(-3)1-n ∴4a =5²(-3)3=-135,5a =5²(-3)4=405. (2)∵q =2.14.2=2, 1a =1.2 ∴n a =1a 1-n q =1.2³21-n ∴4a =1.2³23=9.6, 5a =1.2³24=19.2(3)∵q =32,4332211==÷a ∴n a =1a 1-n q =32³(43)1-n ∴4a =22³(43)3=329, 5a =32³(43)4=12827(4)∵q =1÷222=,1a =2 ∴n a =1a 1-n q =2²(21)1-n =2)2(1-n ∴4a =42)2(1,21)2(1352===a .东莞市商业学校数学科组 2.(1)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9项是94,公比是-31,求它的第1项. 解:由题意得9a =94,q =-31∵9a =1a q 8,∴94=1a (-31)8,∴1a =2916答:它的第1项为2916.(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的第1项与第4项. 解:由已知得2a =10, 3a =20.在等比数列中 ∵223==a a q , ∴1a =qa 2=5, 4a =3a q =40. 答:它的第1项为5,第4项为40.五、小结 本节学习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六、课后作业:P129同步训练一 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在等比数列也是一类重要的特殊数列,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时要突出它与指数函数的联系这不仅可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而且可以对处理某类问题的指数函数方法和等比数列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对这些方法的掌握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