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必须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心律失常必须使用ADD吗?
1、应当重视药物的毒副作用
2、必须严格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指征
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促心律失常作用 正常心肌:抗心律失常作用小 病态心肌:促心律失常作用大(缺血、肥
大、心衰)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 长期使用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率
总结 —心律失常必须使用ADD吗?
国内报道,合并用药2-3、4-6、7-10种时,不良反 应发生率分别为1.8 –2.71% 、3.88 –6.14%、 7.29% -8.26%
不恰当的合并用药是不合理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 要原因
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
上海十所医院检查: 住院病人:占14.7%
其中并用5种以下药品:约4.2% 并用20种以上:45%
窦性心动过缓:
休息或睡眠时
处理原则:去除诱发因素
可以不用ADD的心律失常
二、某些房性早搏
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 发作不频发 症状不明显 无房颤及房扑病史
可以不用ADD的心律失常
三、老年无症状性房颤
发生时心室率不快
不必药物控制心室率
复律效果差,且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
不需转律
治疗原则
主要以抗凝减少栓塞/栓塞并发症
美国ADR发生情况
根据39项研究报告,即使按照医嘱正常用法
每年仍有200多万病人由于发生不良反应而导致 病情恶化,其中:
10.6万人因此死亡
结论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 合理用药只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
国外报道,当合并用药品种数为2-5、6-10、11-15、 16-20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 、10% 、 28% 、54% 。
内容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ADD)评价 三、哪些心律失常不必使用ADD
当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
药品的ADR—全球关注的热点
发生率高 受害人广 机制复杂 淘汰率高 损失严重
20世纪重大药害事件
甘汞:汞中毒,死亡585人 醋酸铊:铊中毒,死亡1万人 氨基比林:粒细胞缺乏症,死亡2082人 磺胺酏:肝肾损害,死亡107人 非那西丁:肾损害、溶血,死亡500人 二碘二乙基锡:神经毒性、脑炎、失明,死亡110人 反应停:海豹样畸形儿10000多,死亡5000人 异丙基肾气雾剂: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死亡3500人 氯碘喹啉:骨髓变性、失明、受害7856人,死亡5% 心得宁:眼-皮肤-粘膜综合征,受害2257人
右心
右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三尖瓣环
左心
瓦氏窦、左室流出道、二尖瓣环、传导性分支 (fascicular)、乳头肌
特发性PVCs
功能性早搏与心脏病早搏
功能性早搏
AMI后早搏
症状不明显的功能性室性早搏
处理原则
通常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宣传教育 去除诱因
劳累、失眠、情绪不稳定、抽烟喝浓茶及 咖啡等
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药源性事件:1957-1962年,欧 日等国使用沙度利胺(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反应,导致海 豹样畸胎近1万例,死亡5000多人。
我国ADR发生情况
住院病人:10-20%(500-1000万)
住院病人中又有0.24-2.9%因ADR死亡。
我国有5000-8000万残疾人
其中听力残疾(聋哑人)为1/3,而这其 中的60-80%(1000-2000万)均与氨基糖 甙类药物有关。
原有心律失常加重(发作时间延长、发作 频率增加,病情加重)
AAD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
促异常自律性增加
往往是引起了细胞内钙平衡失调导致EAD\DAD
促“折返”形成
往往是延长了传导时间而相对缩短了ERP
促心电学的不均一性
往往是不均一地延长了ADP
AAD与TdP
常引起TDP药物:选择性IKr阻滞剂,逆使用依赖性
伊布利特8.3% 索他洛尔4.1% 多非利特3.3%
不常引起TDP药物:多钾通道阻滞剂,L钙通道阻滞剂
胺碘酮1% 维拉帕米?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加快房颤心室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奎尼丁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电图特点: • 发作时QRS波群的振幅和波峰围绕着等电线连续扭转
而呈周期性改变; • 常见Q-T延长>0.5″,U波显著; • 常见R-on-T现象。
Ib类: 25项14013例
(静注利多卡因试验10项,室安卡因6项, 苯妥英钠2项及美西律7项)
治疗组7068例
死亡率4.3%
对照组6945例
死亡率3.9%
P=0.50
AMI后室早的长期药物治疗
CAST(Cardiac arrhythmia supression trial) 目的:评价MI(室早>6个/小时)后抗心律失
3、能不用ADD者:尽量不用:
多数窦性心律失常 无房颤及房扑病史、且症状不重的房早 不需要复律、室率不快、症状不明显的房颤 大多数功能性室性早搏
4、必须使用ADD时
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安全性第一(毒副 作用少的药物)
危及生命的生命失常:有效性第一
Thanks
常的疗效 方法:药物组(氟卡胺、英卡胺),
CASTII(莫雷西嗪) 安慰剂 时间:1987-1989 地点:以美国为主的31家医院
AMI后室早的长期药物治疗
CAST的结果 — 药物组:
室早明显减少
死亡率明显增加
心律失常死亡率4.5%,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2% 总死亡率:药物组7.7%, 安慰剂组3.0%,具有
显著性差异。
CAST临床试验的启示:
由药物引起的心脏病死亡数: 超过了美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死亡总数 超过了美国历史上战争死亡的总数
原因: 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药物抑制心肌收缩力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Proarrhythmia)
治疗剂量药物导致:
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几乎所有类型的心律失常, 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 TdP )
门诊:
合并用5种以下药品:2.2% 6种以上:18.6%。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不良反应?
主要有二大原因: 1. 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2. 不合理用药
内容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ADD)评价 三、哪些心律失常不必使用ADD
抗心律失常药
—20多年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19932019年
可以不用ADD的心律失常
四、室率不快的永久性房颤
无药物复律指征 室率不快
一般在6090bpm 通常不需要药物控制心室率
治疗原则
主要以抗凝减少栓塞/栓塞并发症为主
可以不用ADD的心律失常
五、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功能性室
早
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脏病不重
早搏<20000/24小时
症状不明显
功能性室性早搏常见的起源部位
心律失常相关试验约138项 入选病人98000多例
综合分析
多数结果令人失望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药临床试验 Ia类:共16项、26582例(奎尼丁试验2项、普鲁
卡因胺6项、二丙吡胺7项、丙咪嗪1项)
治疗组13292例
死亡率7.7%
对照组13290例
死亡率6.6 P=0.07
Ⅰ类药临床试验
胺碘酮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AMI后室早诱发室速
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
内容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ADD)评价 三、哪些心律失常不必使用ADD
可以不用ADD的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 :100% 原因:主要是生理因素:
窦性心动过速:
活动、激动、劳累、饮酒、茶、咖啡,节日综合征、考试 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