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
王祖强;孙雪芬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16(000)013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王祖强;孙雪芬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正文语种】中文
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要遵循小微企业的成长规律,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打造创业企业成长的完备生态链。
要在规划和引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创新链、完善资本链、构筑服务链,最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服务链四链融合发展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世界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
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创新增长极是全球主要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成功实现创新驱动的宝贵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逐步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重要突破口。
浙江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这成为推动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抓手。
城西科创大走廊实际上是近年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升级版”。
在战略规划上,强调“整合”“提升”和“加快”六字方针:一是整合区域内科技创新、人才、平台、产业等要素,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二是提升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全球创新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适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加快创新发展。
总体定位:打造中国版硅谷,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城西科创大走廊以打造“中国版硅谷”为战略定位,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创新创业高地;力图整合人才、资本、数据等高端要素,形成区域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合力,有效发挥核心地区对域内域外的辐射溢出效应,占据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体系的有力居位。
市场定位:理清政府市场关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城西科创大走廊要营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首要的是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让市场真正成为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形成创新主体自由选择、自由竞争、开放合作的市场机制,激活重组各类创新要素。
同时,政府需要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为创业者当好“店小二”,用新的思路和工具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问题,同时更要注重建设和完善开放区域内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平台,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看,要改革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方式,重视财政科技资金的引领和杠杆放大作用,构建财政科技资金与社会资金的搭配机制。
产业定位:立足全球价值链,培育“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融合融创的
产业链。
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建设须通过产业带动,通过打造优势产业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首先,要发挥浙江省信息产业的特色优势,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引领,重点培育软件信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4个行业领域。
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新材料、科技服务、新金融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为代表的八大行业。
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从具体思路看,要遵循小微企业的成长规律,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打造创业企业成长的完备生态链。
要在规划和引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创新链、完善资本链、构筑服务链,最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服务
链四链融合发展。
构建“一心、两城、多镇”的空间结构,推动生产力在区域内的优化布局,构建一体化的产业培育空间。
聚焦高校、科研院所、特色小镇等创新载体,依托生态环境和创新基因发展布局。
增强基础性创新研究力量,将浙江大学打造成为科创大走廊的新龙头,建设未来科技城“大服务”功能板块,打造青山湖科技城“大制造”板块。
在现有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紫金众创小镇基础上,再谋划一批创新创业小镇。
打造全球创新创业新高地成立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区,与美国、欧盟、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创新机构、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搭建行之有效的科技合作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合作平台。
在城西科技科创大走廊范围内,构造起“孵化器-加
速器-产业园”在内的一体化的企业成长平台,形成上下承接、互联互通的产业培
育体系,进一步便利研发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推进园区运营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构建城西创新走廊发展的内生扩张动力。
强化创新链,以高端人才为核心集聚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院所集聚。
人才要素的不可或缺性及其所具有的无限可开发性,使其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
要突破传统的人才观,实施“大人才”战略,调动创业、金融、管理等各类国际国内人才,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到大走廊建设,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信息技术的突破催生了大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的产生,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要重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
引进龙头领军型企业、高水平科研院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支持建设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机构,争取国家实验室落地城西科创大走廊,开展国际广泛合作的创新联盟,实现各类要素的集聚、开放和共享。
完善资本链,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通全生命周期融资通道。
资本的支持已经成为小微企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经营状况不同,呈现出各种鲜明的特征及融资需求。
本着“产业为本、金融为用”的原则,金融资本应适应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特点,从多元化信贷服务、多层次资本
市场、政策性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等渠道联合发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链。
大力发展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在内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并引入特色信贷、投贷联动、政策担保等创新型信贷融资模式和融资产品,形成对创业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接力式”资金支持机制。
构筑服务链,推动科技大走廊大平台建设,创新和完善制度供给。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需要重视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政府大平台的建设。
积极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布局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校、医疗资料等,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新型城市创新空间。
探索创业风险投资改革试验区,尝试构建“城西科创大走廊创业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形成创业企业上市前股权融资的畅通、活跃的区域资本市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建立与创业板市场的沟通机制,并尝试建立对接机制。
依托紫金众创小镇建设线上线下技术交易平台,覆盖展示、交易、在线、投融资,提供针对创业企业的交易服务、融资服务及其他配套服务,加快平台与浙江、上海、江苏等省级平台的链接,更好地促进域内科技成果的转化。
作者:王祖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博士、教授;孙雪芬,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