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含试题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清楚如何成为分享型的知识工作者;
●懂得如何成为思考型的知识学习者;
●熟知如何成为跨领域的知识管理者;
●学会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一、成为分享型的知识工作者
作为知识工作者,不只是拥有知识、应用知识、分享知识的人,更是懂得让知识变成个人竞争能力并创造价值的人。
检验一个知识工作者,当其拥有了知识(More Knowledge)、绩效(More Performance)时,还要看他是否拥有了时间(More Time)。
1.如何成为知识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的特质
Broberg在2000年曾经总结出知识工作者的如下特质:
工作环境身处于庞大的信息中。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中到处都是信息,包括网络信息和人的信息等,正如现在每天随时打开电视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频道,打开网络就会出现海量的信息,甚至走在路上也会有一大堆信息铺面而来。
在取得信息的过程中能确认并保持焦点。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分心,比如不时地浏览网页、更新微博或查看电子邮件等,因此在取得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学会保持焦点。
从工作中不断持续学习(Learning by doing)。
要学会从工作中不断学习,甚至还要学会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
需要知道他所知道的和他所不知道的。
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与自身有关的知识,也要学与自身无关的知识,然后再从无关里面找到与己有关领域里面的答案。
会使用信息技术。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知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有些工作在实体世界进行,有些工作在信息网络的虚拟世界进行,有些则是在虚拟/实体的交会地带进行。
知识工作者的世界不再只有实体世界,也会有虚拟世界,要学会在实体和虚拟的世界里交错运作,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这是知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知识工作者的成长步骤
时时内省,才得以发现自我的缺失。
知识工作者要时时内省,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缺失。
内省与内化既有关联,又有差别,简单地说就是内省才会放空,知识才能够进得来;内化则是让知识进来后可以长久。
比如,有些家长会跟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讲座,讲座结束后小朋友都反映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变得很好,但是只能持续大约一个礼拜,然后又会变得跟原来一样,这是因为父母没有把从亲子讲座上获得的知识内化成永久的知识。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人决心要晨泳,并且为了养成这个习惯决定连续坚持21天,但第22天他感到终于完成了,就不再去了,而正确的做法是,要学到真正的心法,而不是“21天法则”的皮毛,这样才能变成长期的习惯。
时时放空,才容得下进来的知识。
一个人只有时时放空,才能够让外界的知识进得来,如果自己的心过于自满,就很难继续学习和进步。
很多人喜欢在微博或博客上展示自己的东西,对于这种做法一定要清楚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如果将其当作一种督促自己的动力或者是暴露自己短处以博一笑的玩笑当然可以,但更应当扎扎实实地读书、学习、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多元智能(八大智能),找出专长。
如图1所示,人有八大智能,但每个人都有比较强的方面和比较弱的方面,通过分析自身的多元智能分布状况,就能够找出自己的专长。
图1 人的多元智能
SWOT分析个人优点/弱点。
SWOT分析法是一种用来分析人的优缺点以及外在的机会和威胁的常用工具,通过这种分析能够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如图2所示。
图2 SWOT分析法
发挥强项,胜过打造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对此有人认为首先应当发挥强项,有人则认为补强弱点更重要,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人们固有的许多弱项有时是很难甚至无法改变的,比如身高、年龄、天赋等,这种情况下更应当闪过自身的弱点,直接放大自身的优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找出优点,摆对定点。
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通过认清自己、盘点自己、梳理自己,把自己的优缺点找出来后,就要将自己的优点摆在对的定点,这样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且能够发光发亮。
掌握趋势、接轨未来。
一个人除了对自身优缺点的分析外,还应当掌握外界的发展趋势,顺应趋势,与未来接轨。
2.保持知识流动增值
知识获取:知识获得、整理、保存的技巧
知识获得。
知识获得有许多管道,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书籍/教育/专家——阅读书籍、上课参与教育训练以及与专家互动都是学习知识的主要管道。
第二,网络/传媒——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管道。
第三,内部/外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应当并重。
第四,专业/非专业——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应当并重。
第五,好/坏、有用/没用——人们的习惯是当出现了亲子问题,就一定要上亲子课程,去找亲子教育专家;当出现了沟通问题,就要去翻阅沟通方面的书籍。
而真正的个人知识管理高手则是在看风、看云、看海中都能找到面前的问题的答案。
知识整理。
知识整理有很多方法,每个人在记笔记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人用思维导图,有的人用表格或画图,有的人则是用漫画或拍照记录人生,还有人则是习惯用演讲、微博和社交网站记录自己的每一天。
所以,每个人整理知识的方法不同,每个人过每一天的方法不同,一个人可以用自己最适
合的方式记录自己,只要自己觉得是一种沉淀即可——可以躲在自己的日记里,可以对着墙壁,可以对着暗室,也可以对着自己的信仰和上帝。
一般来说,在进行知识整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分类、归档、更新;
第二,命名、标签、搜寻;
第三,分享,是最快的自省。
分享,是最好的整理,也是最好的反省。
一个好的讲者在演讲和微博互动中,应当多讲一些自己的荒唐岁月,把更多的信心给听者,而不是把信心给自己。
知识保存。
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是在满足自己,而是希望自己保存下来的东西对社会有意义。
因此,正确的价值观是希望整个储存体系以后能够放给别人。
知识保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书面化;
第二,数字化;
第三,云储存。
未来的知识会在网络的世界里,在云储存的世界里无所不在,轻易取得,且都是免费的。
知识增值:知识分享、应用、内化的技巧
知识分享。
未来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分享时,可以跟企业一样,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个人→团体→跨团体→组织→跨组织——知识可以通过各个途径分享给更多的人;
第二,封闭式→开放式(有关→无关、有用→无用)——封闭的知识应当开放出去,有关的变成无关,有用的变无用,有关无关、有用无用都是可逆的,知识的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知识应用。
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做法:
第一,Step-1:阅读、学习、说出、写出——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回去则要练习说出来,对于一时无法掌握的大量知识,可以试着去讲、试着去写。
第二,Step-2:行动、实践、领略、体悟——如果写作不是自己的专长,就可以直接去实践,然后再去讲,这样很可能自然而然地就通过了。
许多知识管理专家不只是知识管理者,还是非常务实的有理想、有梦想的实践者,他们有着很强的行动力和实践力。
当人们怀疑他们的理念过于理想化时,却发现他们已经将具体的范例和行动做出来了。
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一项理论兼实务的工作,既要有梦想和期许,更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这条路上不断推行和实践下去。
知识内化。
知识到最后要内化、领悟,让悟出来的知识长久地留存在心中,变成重要的个人财富。
在整理个人知识时,如果能做到利他,自然而然就会利己,也就是说利己不一定利他,但利他一定会利己。
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如果懂得分享和利他,对方自然而然就会回报到你的身上,而且能量比原来想要利己的要多出很多倍。
3.个人知识管理的好工具
建立个人的实体/虚拟知识地图
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时,要建立知识库、知识社区、专家资料库,同样个人知识管理也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地图,包括知识库、知识社区和专家库,此外还可以将实体与虚拟知识地图搭配运作。
建立个人知识来源——有自己时常阅读、参考的实体/虚拟图书馆或知识库。
个人的知识库包括实体的书店、图书馆,以及网络上的维基百科、百度、谷歌图书馆等。
正如人生的对立和矛盾本就存在,网络也是一个污秽与美丽并存的世界,但是其中有知识工作者一生都汲取不尽的宝贵资源。
建立个人知识社区——有自己时常分享、互动的研习营、读书会或网络社区。
包括听各种讲演,以及参加沙龙、论坛等。
建立个人专家库——有自己时常请教、学习的前辈、专家或各界达人。
很多时候,专家的一句话或一个资源,可以让一个人少奋斗很多年。
如今,当云世界和社交网络平台出现后,个人知识管理的知识地图也会变得大不一样。
比如,当人们在读iPad版本的乔布斯传记时,就可以通过上面的提示讯号获知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读这本书,这些人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同时还可以在旁边的信息栏看到乔布斯的其他书和乔布斯演讲的视频等。
未来透过社交网络和云平台,会让个人知识库从实体走向虚拟,从一个人读书变成跟一群人一起读书,主要收获有:
第一,发现某些同事,也对某些类型文档有兴趣——某一天当你在调取某一份文档时,很可能会发现有一个同事也在调取同一份文档;
第二,认识相似兴趣同事,接触更多元的文档——当你认识某些与你具有相似兴趣的同事后,会发现他们还看了很多你从来没有看过的文档,这样就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第三,发现某些同事,也对某些类型话题有兴趣——在知识社区中与某位专家互动时,很可能会发现其他同事也认识这位专家,并且对这个话题都感兴趣;
第四,认识相似想法同事,接触更多元的话题——在知识社区中因为某个话题认识想法相似的同事,通过进一步交谈又会发现许多新的话题;
第五,发现某些同事,也对某些领域专家有兴趣——在一起听某位专家的课程时结识了新的朋友,然后通过交谈发现彼此还听了许多其他专家的课程,由此双方都认识了许多新的专家。
这就是社群网络的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将实体和虚拟的知识地图整合在一起,个人的知识管理就会变得没有界限。
尤其是在如今的社交网络上,通过微博认识一个人或者被转发一则消息后,通过慢慢探索对方就能认识许多其他的人,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它给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体系和阅读体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
使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也要善于使用一些非常好用的工具,如表1所示。
表1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表
二、成为思考型的知识学习者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说过:“比别人多一倍思考时间的人,可以拥有比别人多十倍的收入;比别人多三倍思考时间的人,可以比别人多赚百倍的利润。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夸张,但却
充分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人只注重数量,却忽视了思考。
当读完一本书后,大部分人只能粗略地说出书中写的是什么,这就好比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有些人不但能说出书中写的内容,还能发现书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是一个硕士研究生的水平;还有人读完一本书后,能够发现书中的很多问题,并且开始找答案,这就是一个博士级的水准,决定这三种读书层次高低的是思考的深度。
因此,作为知识工作者,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三步曲:
第一,阅读知识。
专心上完一堂课或阅读完一本书,说得出上课或书本的内容。
第二,发现问题。
除了说出内容,还可以提出对于课堂中或书中的疑问。
第三,找出解答。
除了提出疑问,自己还会尝试将所有疑问的答案一一找出来。
1.思考的方式与方法
当前,许多人都强调速读、快读,但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思考,而且还要检视自己是否进行了深度思考。
具体来说,就是要善用以下思考方式:
批判式的思考
有些人认为批判式的思考就是看到问题就指出来,实际上这只能称为批评式的思考。
所谓批判式的思考,指的是既能够提出疑问,又能够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解决的建议。
大前研一曾经说过,在一个公司里面,如果每次开会你都没有意见,你应该会被辞掉;如果你能指出公司哪里有问题,但不知道怎么做,也应该被辞掉;公司真正需要的员工是既能看到哪里有问题,又能够提出具体建议,这样的人应当给予鼓励和重用。
例如,大前研一每次出去演讲前,都会请他的儿子和他的好朋友去居酒屋喝酒、吃烤肉,席间他会把自己的演讲与儿子和好朋友分享,目的只有一个——
让他们反驳自己、批判自己,而这些工作在公开场合是没有人去做的。
同样,企业也需要这样的员工,而且越多越好,这样就能学到如何思考,如何跟不同声音的人互动。
【案例】
批判式的思考和没意义的批评
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你面对什么事情都能这样正面,我真的应该向您学习。
”
老师笑了笑说:“老师也不是神,很多事情在内心也会批评,甚至是会骂得要死,但是当我看到不愉快、不满意、不合理的事情,内心的恶魔跑出来的时候,正面的精灵会立刻把负面的恶魔赶出去。
接下来,我会把期待的世界转变成正面的文字写在微博上,因为看到不合理、不公义,所以才会把期待的世界转成正面的文字。
如果我在微博写下我内心的发泄,对我自己是一种释放;相反如果我写下正面的文字,对大家和社会则有好处。
最后大家会给我掌声、给我转发、给我回馈,这样做我就觉得很快乐,而且没有任何压抑,我的修养也会越来越好。
”
“在台湾,一个老师在培训界超过15年,就能够具备一定水准的情商,因为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了,躁郁症的、故意挑衅的、找茬儿的……有些人面对这些非常容易动怒,但大部分动怒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因为现在媒体的传播速度很快,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有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没有意义的批评。
”
垂直式的思考
垂直式的思考非常强调逻辑性、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的推理,一步步往前推进,看上去有些一板一眼,这种思考方式在科学研究或科技产业领域应用较多。
水平式的思考
水平式的思考指的是具有较强的跳跃性思考,可以跳出框框、冲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得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前瞻式的思考
前瞻式的思考指的是着眼未来导向的开创性思考,所有的思维都是关注下一步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2.训练自己关联思考的能力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T”型人才
李开复在他的《做21世纪的人才》一书中提道,未来是一个跨领域的综合人才时代,是一个创新与实践的年代,因此人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T”型人才。
彼得‧德鲁克也曾说过,这个世界的独门科技已经少之又少,一种产业需要的知识逐渐来自其他完全不同的科技,而这个产业的人对这种科技经常完全不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让自己成为“T”型人才非常重要。
“T”型人才,字母“T”上面的横杠代表跨领域的知识,而下面的直杠则代表一技之长。
在“T”型人才训练中,传统教育存在着许多误区:许多人认为将一个工学院的学生送到商学院,再送到文学院
就叫做跨领域,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接触到的所有老师都是对自己的领域专精,无法教会学生如何穿越和联通各个领域的知识。
要想成为“T”型人才,重点应当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融会贯通;
第二,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
第四,IQ+EQ+SQ;(IQ:Intelligence Quotient;EQ:Emotional Quotient;SQ:Spiritual Quotient,即灵商,指的是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明辨是非,辨别真伪)
第五,沟通与合作能力;
第六,从事热爱的工作;
第七,积极、乐观。
应用”阅读矩阵”学习身边的人事物
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用“阅读矩阵”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扩大,学到更多的东西。
图3 阅读矩阵
如图3所示,在阅读一本书时,通过阅读矩阵的分析,不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书中的观点,通过对自己和对社会的反思,都会获得有意义的收获。
比如,大前研一原来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核能博士,后来他到麦肯锡研究经济学时对经济学术语一窍不通,于是就将原子能的流动原理引入经营分析报告,结果公司领导大为赏识,因为核能流动和现金流动的原理是相通的;英特尔公司的前总裁葛洛夫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学工程制程的人首先要把早餐煮好,因为煮咖啡、煎蛋和烤土司的先后顺序和流程管理有着内在的关联性;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陈永隆有着工程学的专业背景,他将流体力学的原理应用到企业的知识管理中,找出了通路和价值这两个关键因素,因为流体力学的流动度也只有两个参数。
许多人在做不到某件事情时,就会用“知易行难”作为借口,实际上当你做不到时,就不能称为真正的“知”,只不过是听到过或者稍微懂一些而已,真正的“知”应该是在实践后再将其说出来。
在个
人知识管理中,不要把不可能和困难挂在嘴边,而是要学会不断保持希望,这样才会获得更多开放的知识。
3.坚持终身学习并内化所思所学
融合知识螺旋的终身学习技巧
在个人学习和思考的道路上,可以用知识螺旋建构自己的学习模式。
如图4所示。
图4 个人知识管理知识螺旋
社会化。
在社会化的部分,要多与人互动,通过喝咖啡、在微博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与同事交流。
外部化。
在外部化的部分,要学会参加座谈会、读书会、研讨会以及各种教育训练,将个人的隐性经验与大家分享。
在听演讲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假设老师随时随地都会点到你提问,然后自己要随时都能讲得上来。
【案例】
将官和尉官
一位老师在台湾为一群军官上课,军官按照军衔高低分为将官、校官和尉官三个班级。
在为尉官上课时,老师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一个人讲话;在为将军们上课时,不到三分钟就有一个将军发言,然后整个三小时的课程几乎都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最后一天,老师对尉官们说:“我给你们的长官们上课,他们跟你们最大的不同是你们没有问题,都不讲话,而他们都是自己举手。
我不知道你们的长官是因为升了官才爱讲话,还是因为爱讲话才升官。
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们现在都很爱讲话,因为他们都爱思考。
”
结合化。
在结合化部分,要参加一些网络知识社区,并且将线上和线下的聚会交错进行。
内部化。
在内部化部分,主要是将自己实践的结果写出来或分享出来。
一个人自己懂和站到讲台上讲给大家听并让大家都懂是不一样的,中间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因此要试着去讲,不要害怕丢脸。
同时,企业主管也要多给员工实践和犯错的机会,把握好一个尺度和容忍度并告诉员工,然后在旁边关注员工的表现,不拦阻、不打扰,只要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就可以,这就是一个好的主管应当做的事情。
【案例】
演讲高手的成长之路
在小学的时候,他就参加过演讲比赛,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很擅长演讲的人,那个阶段女生演讲都要比男生厉害一些,所以他和其他男生总是输给女生。
上初中的时候,他第一次上台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演讲完后他紧张得抱着肚子被评委老师叫下了台。
但是,当评委老师问他要不要参加第二轮演讲时,他还是鼓足勇气答应了,然后他发现第二轮演讲自己不那么紧张了,尽管那次比赛他的名次是最后一名。
到了高二的时候,他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演讲比赛,名次也从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
在研究所读硕士时,他的老师每次都让他们读国外的论文,然后再上台做报告演讲,事先要做好透明胶片,准备讲稿,然后还要练习控制演讲的时间。
后来,他成了一位著名的讲师,到处给别人做演讲,别人都觉得他肯定是有天赋,但他自己却很清楚,所谓的演讲高手,不过是无数次的练习和训练的结果。
深度思考、深度内化式的学习模式
“事后回顾”或称“行动后学习”(After Action Review,AAR)。
美国海军有一个叫做“After Action Review”,简称AAR的学习模式,在知识管理界非常有用。
这一学习模式就是对于任何项目都要问四个问题:
第一,预估会发生什么事?——首先预计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二,实际发生什么事?——当项目进行完成后,总结实际发生的事情。
第三,为何会有落差?——比较预计和实际发生事情的出入,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四,应该如何改进(或避免)?——找到改进或避免的方法,应用到下一个项目中去。
大前研一的连续问三次“为什么”,建立逻辑结构。
大前研一在书中说道,思考要养成习惯,要连续问三个“问什么”。
当你向其他人,尤其是权威的专家和高层人士请教时,第一次询问他可能会客气,第二次询问他可能会谦虚,但第三次就能问到真正的答案,这样就能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麦肯锡&丰田公司的连续问五次。
麦肯锡和丰田公司发明了连续问五次的学习模式,即“Why*5”以及“What’s new?So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