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远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也是培养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竞争实力新一代人才的关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福建省基础教育新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搞好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通过对新课程目标和教材的研究与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与任务
1、通过课改实验,全面更新课程观念,在学校和社会中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流意识和支持系统。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通过课改实验,试用并验证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和新教材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在调整和改革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课程理论,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在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通过课改实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通过课改实验,继续深化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的考试与评价体系。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改实践的功能。
5、通过课改实验,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特别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探索课程发展的机制,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力争为完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提供
有益的依据。
6、通过课改实验,促进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课程观念,提高管理水平、研究和指导水平、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造就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
三、实验内容
1、解读、试用和验证、评价新课程标准。
在集中培训、专题研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特点,明确课改的方向;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新教材教学,并对其作出科学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2、进行新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的研究。
根据《纲要》、《课程标准》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
依托当地的人文、经济、文化、科技资源,设计、开发、建设和管理好新课程。
根据学校的性质和特色,学生的发展需要,整合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构建能促使学生、教师、学校乐于吸纳、共同发展的校本课程。
3、建立适应磨擦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和地质学方式。
研究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进行新课改评价研究。
探索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即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
体系。
改革和完善考试办法,探索研究适应社会发展和新课程的各类考试改革。
5、进行教师成长模式研究。
改进继续培训方式、方法,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培训模式。
开展校本培训试验,形成具有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发展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04年2月——2004年8月)
(1)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做到“三个沟通”,实现“三个到位”。
借助各种媒体,宣传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对教师、学生、家长等层层宣传动员,组织广大教师进行专题学习,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
积极争取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做到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课改的理解和支持;与社区沟通,营造学校课改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校际相通,分类成立课改片区校,强化课改研讨力度。
从而实现认识到位:课改是大趋势,是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在这场改革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迟改不如早改,抓了就要抓紧,搞了就要搞好;措施到位:采取“激励先行者,带动中间观望者,触动后来者”的措施,找准抓手,选准载体,提供平台,深入一线,探讨课改,交流经验,大胆创新,树立典型,发
现新人;保障到位:从校情出发,用新课程理念确立我校工作的切入点,找准课改的立足点和支撑点,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调动各方面的和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方案,健全机构,完善机制,集中优势开展课改实践活动。
具体措施是:给学生家长送一封公开信;召开专题家长会进行宣传。
(2)充实队伍,加强培训,突出“三大重点”,做到“三个结合”。
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学习,使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方法,发挥好教学管理的导向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师德高尚,观念更新,业务精通,技术熟练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和“面向全体,骨干先行的原则,将新一轮课改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突出“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新教材培训”三大重点,使培训者掌握新课程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
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专家辅导与自我研修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校本培训为主,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艺术,促进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3)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必备硬件,达到“三个完善”,奏响走进新课
程的“三部曲”。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课改实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课改实验设备与设施的建设:一要完成图书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设施的标准化配备;二是完善简易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教室的建设;三是完善校园网或网络教室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奏响我校走进新课程的“培训”、“整合”、和“探索”三部曲,体现我校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建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法在课改实践中得到有效整合,确保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和顺利进行。
2、实施阶段(2004年9月——2005年7月)
(1)按《纲要》精神制定实验方案,实施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实验;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按课程管理权限规划,构建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2)学校对课改教师从“课改制度、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强、内容具体、易于操作切实可行的课改要求,即课研制度,做到“五个一”周一小研:每周利用二节课时间进行一次“资源共享,个人加减”的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
一课一反馈:每个完整课结束,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并做好一个教学后记。
一月一大研:每个月上一节课研公开课。
一季一反思:每个季度整理一则教学心得或一个典型案例。
一期一回顾: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师生关系实现“八个变”:教师角色由权威变民主;对话姿势由居高临下变平等互动;对话语气由命令口吻
变商量语气;课堂表情由板着脸孔变微笑面对;处理学生事件由简单粗暴变心灵沟通;对待学生错误由斥责轻视变包容尊重;表扬语言由吝啬变大方;考虑问题由教师角色变学生角色。
课堂教学,坚持“十个要”: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愉悦、开放”;课堂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课堂评价要“民主、客观、公正、及时、激励”;学习过程要有“看书、内化”;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讨论”;知识掌握要有“质疑、反思”;能力形成要有“练习、反馈”;课堂学习要有“争论、笑声”;媒体辅助要“适度、得力”教学思路要“清晰、新颖”。
抓好启动、实施、总结三个环节,做到目标明确,落实到位,善于反思。
要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
积极引导、热情鼓励,切实支持和帮助教师发现并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研讨、整合,形成研究课程,制定研究方案,组织人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教研之风。
教师要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育观念,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真正建立教师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新制度。
每学期结束前,要向教务处上交各学科的教学随笔、典型案例分析以及课程改革的学期小结,定期汇编成册进行交流,并结合学校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实验教材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3)组织广大教职工,积极探索科学评价体系。
重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等评价,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
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建立完整、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档案以及学生成长记录袋,由教育行政部门定期进行检查、指导与评比。
(5)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
(6)学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信息交流。
3、总结阶段(2005年7月——2005年12月)
(1)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实验结果进行终结性测评,写出验证性实验研究报告,并对新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适用性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总结课程改革实验的成功经验,形成发展性实验研究报告和多种形式的成果载体。
(3)规划制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课改经验推广的蓝图。
五、实验组织和管理
(一)、实验规模、范围:实验的学科为全部学科,实验的起始年级为初一。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科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指导实验年级的工作实施。
(1)领导小组:
组长:王腾翀(校长)
副组长:伍秉全、刘京门、李良周
组员:魏明礼、夏开洪、王荣华、刘忠斌、张祥腾
(2)学科指导组:由教导处负责人、各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
(3)课题研究小组:由实验年级骨干教师组成。
2、各小组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承担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确定实验工作的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魏明礼任主任。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实验区课程改革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实验计划,组织实验指导、经验交流、成果验收和表彰奖励;定期向上级呈交阶段性实验报告,与有关管理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和监督执行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管理培训经费;加强“三级课程”管理与开发;负责对实验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提出课程改革思路,推广成功的课改经验。
实行“例会合议制”,完善协调机制。
不定期召开各部门协调会,就课改实验中的重大事情实行会议制,统一思想认识,商议工作举措,促进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整合各部门的力量。
选定课改简讯员,反馈宣传每月实验的基本情况,专题研究进展,取得经验等实验动态,及时调整管理手段,促进课改工作,并将课改简讯上交县教育局。
(2)学科指导组职责:具体组织对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和执行,进行教材研究;制定本学科实验计划;组织本学科教师培训、集体备课、教法研究、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发现和反馈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组织本学科课改经验交流,做好阶段性总结,定期向实验领导小组呈报实验工作报告。
实行“网络联动制”,加强实验工作的研讨。
定时深入教改第一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课题研究小组职责:各课题研究组成员负责相应课题的实验工作,制定子课题的实验工作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定期向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呈报实验工作,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推广实验成果。
实行“反馈月报制”,掌握实验进展情况。
(4)学校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由学校行政、教师、家长代表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和教研,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实验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测评和总结实验效果,并积极与其他学校密切交流经验和教训。
(三)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广泛动员,使全社会对课程改革意义与作用产生共识,对课程改革的实验给予关注、理解和支持。
2、加强对课程实验的管理与指导,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职责分明,合作共事。
3、设立课程改革专项基金,以保证各项实验经费的落实到位,同时要严格对实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管理与监督。
4、加强对以实验教师为主体的业务培训,建设一支能符合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根据“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加强培训良好运行机制,推动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5、完善评估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将课改实验工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形成常规、观念转变、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对实验工作进行评估,评选课改实验先进学科和先进个人。
6、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
7、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和要求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课程改革,形成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课程改革保障体制和社会支持体系。
六、实验培训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同步、一体、互动的,教师在教学法实践中改革和发展课程,教师自己也得到发展。
教师发展越充分,按照实施的具体情境进行调适的可能性就越大,课程实施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在课程
改革中,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课程培训是贯穿于实验始终的重要工作。
这了贯彻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并推动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一支具备实施新课程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构建新的培训模式。
(一)培训对象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教师(含实验员)
(二)培训时间与步骤
1、2004年5月:学校管理人员通识培训。
2、2004年5月至6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师通识培训。
3、2004年暑假:2004年9月担任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各校教研组长上岗前培训;同时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新课改理念培训,加强课改实践方面的探索。
(三)培训内容及要求
1、主要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理念、目标和结构,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与考试评价改革,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等。
通识培训累计应不少于24学时,其中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脱产培训或收看课改专家报告录像应不少于12学时。
学校根据资料的收集,对教师进行相应培训,每教师不少于12学时。
考核时要有考勤记录,有学习笔记,完成自学任务情况,有至少一篇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研究性
文章或心得体会。
2、学科培训
主要内容是:学科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新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和原则、基本框架与内容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学科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有关的学科专题培训;学科培训累计应不少于60学时,其中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脱产培训应不少于18学时。
考核时要有考勤记录,有学习笔记,完成自学任务情况,按各学科课程标准对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至少开一节新教材的研究课。
3、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以集中听讲座、看录像、文献学习、案例分析、交流探讨、听课观摩和参与式、体验式与研讨互动交流相结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以及自我研修等方式。
安远初级中学
二00四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