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导入3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导入“三忌”(2013-07-16 15:20:36)
标签:教育分类:说语论文
语文课导入“三忌”
精彩的导入犹如一把金钥匙,为学生打开一扇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漫步语文课堂而奏响序曲。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位老师不注重课堂教学的这个前奏的。

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避免把课堂导入带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中。

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一忌时间过长
一位老师在教学梁衡的《夏》时,既有让学生对描写四季的古诗词之回顾,又有对刚刚过去的夏天所发表的感受,总共耗时10分钟,明显挤占了新授语篇的教学时间。

类似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

一位老师教学《爱莲说》,集中播放的图片就达20多张,一张张地点击过去,用6分钟时间多角度展示并请学生解说“莲”的姿态。

《爱莲说》并非要介绍莲花的外形如何美丽,而是作者借赞美莲的品质以志趣上的自况,教者用6分钟时间来导入就显得喧宾夺主。

一位老师教学《最后一课》,有三段内容:背景介绍(2分钟),作者简介(2分钟),小说文体简介(3分钟),一节课才45分钟,导入就用时达7分钟之多。

老师浮光掠影地宣读这些空洞乏味的术语概念,既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消解了,错过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淡化了教学重点,教学时间分布头重脚轻。

我认为,导入过程一般不宜超过5分钟,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情绪情感被撩拨起来,就要抓住火候进入正题。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最后一课》的导入,反而简洁明了:“今天,我们学习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优秀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板书题目)。

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什么一篇不足三千字的小说,会产生如此的艺术魅力呢?”
如果没有合宜的导入语,我想,“今天我们学习某某课”,也许是最佳选择。

像黄厚江老师的经典课《我们家的男子汉》的导入语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

”《孔乙己》的导入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

(板书课题、作者)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物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同学们读过《孔乙己》这篇文章后,有没有发现对孔乙己眼睛的描写?”(《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黄厚江,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第124页、第220页)导入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情境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当然是好事,也是很多老师追求的境界。

但有些公开课上执教者在导入时播放录像图片音乐,左导右导,东拉西扯,自顾自地卖关子,就是不肯进入正题,令人厌烦。

还有的不管什么文章,开始时总要朗诵一段长长的排比句抒情,情感泛滥,娇柔作态,则会令人浑身鸡皮疙瘩。

一位老师上课时,正抒情地导入:“啊,奔腾磅礴的长江,你不分昼夜,向东而去……”不巧的是,这个关键时刻忽然停电了。

好在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解决了电源问题。

于是,这位老师又重新开始了导入:“啊,奔腾磅礴的长江,你不分昼夜,向东而去……”面对如此的“精心”导入,学生原本才酝酿起来的那点情感也被老师折腾得反胃了。

让我们来看看李镇西老师描述他教学《孔乙己》时随机导入的情形:
我提前几分钟来到后台准备上课,这时前面一堂课还没有结束,那位老师讲的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他讲得慷慨激昂。

我突然受到启发:一会儿我的课有切入点了。

几分钟后,该我上课了。

我走到舞台前面,说:“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

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

台上的同学和老师都笑了。

“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我继续说,“那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

这显然是意味着应
该突出你们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

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

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

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

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再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孔已己》这篇小说。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李镇西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二版)
课堂导入虽说可以有精心的预设,但不能过于刻板,要有不曾预约的生成,课堂才会有灵动与生机。

二忌主题先行
主题先行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头脑中先有了关于文本的内容、形式方面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不是自己在阅读中亲身体验感受归结起来的,而是从别的途径获得的。

老师在导入语中告诉学生文章讲了什么,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文章的主旨,学生的原初体验、学习兴趣就被遮蔽了,取而代之的是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一位老师教学《七颗钻石》时,首先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然后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一位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导入语是:“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

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下面请看课文。

”姑且不论文本解读是否正确,老师将自己的理解(大多是教参上的说法)横亘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已经被老师先入为主的“定论”锁定了方向,钳制了学生的思维,淡化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

相比之下,另一位老师教学《落落的微笑》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就是比较合理的设计:“有这样一个孩子,在大年三十的清晨被亲身父母扔到了雪地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唇腭裂。

这个孩子有个有趣的名字叫‘落落’。

落落本是不幸的,可他最终却对生活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在落落的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落落的微笑》。

”一句“落落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就激发起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探究问题的欲望。

老师正确地解读文本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如果教师的解读本身就有问题,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位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爱穿新衣服吗?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本无可厚非,但一个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尽风头,必将适得其反,闹出笑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

”把《皇帝的新装》的主题理解为“一个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尽风头,必将适得其反,闹出笑话”,实在是误读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我认为,阅读教学要基于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也就是在没有教参,没有老师讲解之前亲近文本的体会、感悟和疑惑,这才是教师设计教学的起点。

导入要让学生的思维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先入为主或思维定势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三忌游离文本
自某名师上课前喜欢带领学生“练气功”后,不少老师上课前喜欢来点调动气氛的活动,绕口令,猜谜语,讲笑话,等等。

借用班级上课,以这种方式来快速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作用。

但这些活动最好能与本文学习有关,一旦运用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偏离教学内容,反而要花更长的时间拉回学生的思维,得不偿失。

日常
上课的时候,我跟很多老师一样曾探索过“三分钟演讲”,每天让学生在正式新课前用三分钟时间或诗词讲解,或趣闻描述,或美文分享,后来冷静地想想,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不少好处,但毕竟要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有时甚至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权衡之后,我发现弊大于利,便取消了课前的做法,而改用每周相对集中于一节课来专门做,效果要好得多。

有的导入貌似与文本学习有关,实则无关要旨。

一位老师导入《幽径悲剧》时,讲述了季羡林先生为北大新生看包的故事,并得出“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学者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与本文学习并无太多联系。

现在不少老师上课时,几乎形成“模式”:导入新课,初读感知,精读品析,拓展延伸。

这样的教学设计板块分明,但是彼此之间缺少联系,完成一个板块就扔到一边,一节课中就再也用不着了。

尤其是导入语用完之后就打入冷宫更是常见,似乎它的作用已经完成,致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大打折扣。

有的语文课学生明明已经知道这节课要学习哪一篇文章,还要故弄玄虚,就显得弄巧成拙。

一位老师教学《石榴》前,课件上已经打出了文章的标题,还煞有介事地地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

——打一水果(石榴)”有的导入则是误导学生:“提到石榴,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熟悉它的果实,但对它的其它部分则了解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来全方位地认识石榴这种植物。

”教学《国宝大熊猫》时导入语:“今天就让我们在作家叶永烈的引领下,去发现关于大熊猫的更多奥秘吧!”听到类似的导入语,你会以为上的是生物课,而不是语文课。

语文课不是认知了解“石榴”这种植物和“熊猫”这种动物,而是学习作者是“如何写”这个动植物的。

一位老师教学《七颗钻石》导入语是:“①今天呢,老师先讲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女孩为救丹顶鹤,走过这片卢苇坡,滑入沼泽地。

(放VCD 《丹顶鹤》)②同学们听了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触呢?你要学习她什么呢?(学习她环保意识、爱心)她用生命保护了丹顶鹤。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颗钻石》。

”《丹顶鹤》的故事、歌词、主题,与《七颗钻石》毫不相干,但老师生拉硬扯到这节课上,显得牵强附会。

余映潮老师在这方面可谓高手,他的课堂导入总是紧扣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引。

他的《故乡》导入是“今天,我们学习《故乡》。

我们的课叫学读课。

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他的《马说》的导入则是:这节课学习《马说》。

《马说》的学习要求是四个字:(大屏幕显示)“诵读,积累”。

他教学《鹤群翔空》:咱们今天上的是《鹤群翔空》。

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也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自读的方法——三句话自读法(大屏幕显示):第一句话,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第二句话,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第三句话,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0页,164页,37页)我在教学《安恩和奶牛》导入时,省却了繁文缛节,直接说“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于是请学生听写几个课文中的词语。

然后,他就借这几个词语切入文本,让学生用刚才听写的几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或几句话,复述故事的内容。

这样的导入与课堂教学结构自然衔接起来,就非常巧妙。

精要、合理、巧妙的导入环节,应能激发学习欲望,明确学习目标,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心理和知识上为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做准备,并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创造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