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步训练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后绘制的图示。
▲处应填入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平定噶尔丹叛乱D.郑成功收复台湾
2.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的一些素材,由此判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
3.乾隆三十六年一月,渥巴锡毅然率全族克服重重困难,长途跋涉,历时半年,终于于六月末回到祖国;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这些事件()A.加强了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
B.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辉章
C.进一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东南海防
D.使清朝的疆域超过前代,达到最大面积
4.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
当地的索伦语类满语,达斡尔(旧称达呼尔)语接近蒙语,到康熙末年都已出现了“其中间杂汉语”的情形。
嘉庆年间,内地赴东北地区贸易的晋商“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
这有利于()
A.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B.清王朝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5.“清朝的天下,超越了族群之间的融合,跨越了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个政权比起以前的那些混合政权……文明融合的程度更深”。
据材料分析,可知清朝
A.消除了文化差异B.实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实行了文化专制D.实现了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
6.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
”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无关的是()
A.组织雅克萨反击战B.设置驻藏大臣
C.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7.康熙五十七年,闽浙总督满保奏陈:“各省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
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
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
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
”此奏经兵部等衙门议覆,得到清廷允准。
这一举措()
A.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理
B.说明赴台移民开始出现
C.妨碍了两岸居民正常往来交流
D.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加强
8.“册封达赖与班禅”“设立驻藏大臣”与“设立伊犁将军”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加强君主专制
C.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9.西藏归顺元朝后,元朝数次派员入藏清查户口、土地,制定贡赋制度;明朝建立后,在西藏建立卫所,巩固土司制度。
这些做法()
A.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B.促进了民族的交融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祖国的疆域
10.1771年,乾隆皇帝派大臣专程至新疆伊犁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并妥善安置,使他们很快安下心来重建家园。
这反映出清朝政府()
A.加强东南海防B.反抗外来侵略
C.巩固西北边疆D.促进中外交往
1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
根据这些史实可知
C.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D.中央政府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13.乾隆时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
这体现了清朝
A.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B.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C.创设了金瓶掣签制度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4.从设置宣政院到在台湾的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创新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外交的冲突与危机D.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5.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正义之举。
下列对这两项史实的叙述。
正确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1684年B.郑成功率军打败了荷兰殖民者C.雅克萨之战发生在乾隆时期D.《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
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
但和辽、西夏、金议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当时在宋与辽和西夏边境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材料三:清代的民族统治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辽阔版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公主入藏”的影响,并指出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民族关系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新疆和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并简述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17.综合探究题。
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和边疆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和边疆政策也一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某校7年级1班同学搜集了不同种类的史料,正在进行
材料一
材料二
元代疆域
材料三清初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顺治皇帝赐子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蒙古族准噶尔,平定叛乱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
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
(1)材料一中的塑像记载了哪一事件?它的意义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加强对①①两地的管理,政府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有怎样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清朝管理边疆地区的三种主要方式。
(4)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的主题命名。
参考答案
1.A
【解析】▲处对应的是我国西南地区,据此分析,清朝雍正年间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西藏属于我国西南地区,A项正确;康熙年间通过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入侵者,签订《尼布楚条约》,捍卫了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排除B 项;清朝前期平定噶尔丹叛乱,有利于稳定西北边疆,排除C项;明清之际,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属于我国东南地区,排除D项。
故选A项。
2.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戚继光抗倭维护了国家安全,顺治帝、康熙帝和乾隆帝的作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民族的团结,B项正确;戚继光抗倭是抵御外来侵略,不属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的强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建社会的危机,排除D项。
故选B项。
3.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渥巴锡率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映了民族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捍卫卫东北边疆,这些事件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项正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不是反映清王朝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而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主要是捍卫东北边疆地区,排除A项;巩固东南海防指的是清朝前期进军台湾、设立台湾府等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并不会使清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排除D项。
故选B项。
4.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
当地的索伦语类满语,达斡尔(旧称达呼尔)语接近蒙语”,“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清朝时期东北地区语言的变化,由接近于满语、蒙古语,到后来“其中间杂汉语",嘉庆时期已能用汉语与晋商问答入流,体现了汉语日益广泛的认同,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也没有涉及东北地区自然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AC项;清王朝没有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
故选D项。
5.B
【解析】“清朝的天下,超越了族群之间的融合,跨越了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个政权比起以前的那些混合政权……文明融合的程度更深”可见说明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是推动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项正确;“消除文化差异”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实行文化文化专制与题干“文明融合”不符,排除C
项;清朝虽然推动了民族融合,但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排除D项。
故选B项。
6.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27 年,清朝雍正皇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B项符合题意;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平定准噶尔部叛乱,A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项。
7.A
【解析】根据“各省凡往来台湾之人,必令地方官给照,方许渡载。
单身游民无照者,不许偷渡。
如有犯者,官兵民人,分别严加治罪,船只入官。
如有哨船私载者,将该管官一体参奏处分。
”可得出对于台湾地区的人员往来,中央政府须严格控制审查,发放“给照”,这有利于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与控制,A项正确;“开始”错误,排除B项;这并不会妨碍两岸居民正常往来交流,排除C项;闭关政策针对的是外国人员,而不是本国的台湾省,排除D项。
故选A项。
8.C
【解析】“册封达赖与班禅”“设立驻藏大臣”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西藏的行政管辖,“设立伊犁将军”是为了加强对中央对新疆的行政管辖,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手段,C项正确;对西藏和新疆的管理属于清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反抗外来侵略无关,排除A项;BD项与材料中的措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故选C项。
9.A
【解析】依据题干“西藏归顺元朝后,元朝数次派员入藏清查户口、土地,制定贡赋制度;明朝建立后,在西藏建立卫所,巩固土司制度”可见元朝和明朝时期政府通过设立机构、清查户口土地等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也表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元朝和明朝的这些做法促进了民族交融,而是强调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排除B项;秦朝时期已经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元朝和明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辖,没有体现开疆拓土,排除D项。
故选A项。
10.C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新疆属于我国西北边疆地区,乾隆皇帝派人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使他们很快安下心来重建家园,有利于巩固西北边疆,C项正确;东南海防与新疆地理方位不符,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清朝政府反抗外来侵略,排除B项;安置土尔扈特部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交往,排除D项。
故选C项。
11.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的是驻藏大臣,D项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
进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 项。
故选D项。
12.D
【解析】材料“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D项正确;清朝时期奠定了我国疆域版图的雏形,排除A项;秦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非西南边疆,排除C 项。
故选D项。
13.D
【解析】依据题干“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可知这表明驻藏大臣代表了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体现了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D正确;元朝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A排除;乾隆时期已经是清朝完成对全国统一之后,B排除;乾隆时期创设金瓶掣签制度是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选,与题干不符,C排除。
故选D。
14.D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元朝设置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标志西藏、台湾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明清时期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对东北的入侵,捍卫东北边疆,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这些都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正确;题干的重点反映的是元明清时期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进行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并非政治的成熟与创新,A排除;元朝设置宣政院以及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管辖的表现,并非文明的碰撞交流,也并非外交的冲突与危机,BC 排除。
故选D。
15.B
【解析】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宣告投降。
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率军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故B项正确;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宣告投降。
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1662年,故A项错误;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雅克萨反击战发生在康熙时期,故C项错误;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乘坐400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准备
收复台湾,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故D错误。
16.(1)影响:推动了唐朝和吐蕃相互学习,友好相处;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特点: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史实:北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称为“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等。
(3)措施:新疆: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西北地区的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等;西藏: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置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清政府批准等;意义: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结合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推动了唐朝和吐蕃相互学习,友好相处;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
但和辽、西夏、金议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可得出宋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既有战争,也有和平;根据所学知识,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史实:北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称为“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等。
(3)根据所学知识,清朝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西北地区的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等;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置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清政府批准等;清朝对新疆和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17.(1)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澎湖巡检司——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册封;武力平叛;设置机构。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一布达拉宫唐代法王洞塑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人物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记载的是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图二元朝疆域图(1330年)”结合所学知识,①是台湾所在的范围,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①是西藏所在的位置。
元朝建立后,岁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各项事务。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根据材料三“1653年,顺治皇帝赐子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和‘达赖喇嘛’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可得出清朝管辖边疆地区的方式:册封。
根据材料三“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蒙古族准噶尔,平定叛乱”“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可得出方式:武力平叛;根据材料三“1727年,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可得出方式:设立机构。
(4)根据以上材料反映的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对台湾、西藏管辖、清朝对边疆的管辖,可拟定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