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钴铒潭记①
柳宗元
钴铒潭在西山②西。
其始盖冉水③自南奔流,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④势峻,荡击益暴,啮⑤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⑥,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⑦游也,一旦款⑧门来告日:“不胜官租私券⑨之委积,既芟⑩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涤然。
尤与中秋观月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尔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①选自《柳河乐集》.钴铒,熨斗。
因潭形如熨斗,故名。
②西山:山名,在永洲城西五里。
③冉水:即冉溪,潇水的支流。
④颠委:头和尾,指水的上游和下游。
⑤啮:这里是侵蚀的意思。
⑥轮:喻水的漩涡。
⑦亟:屡次,时常。
⑧款:敲打。
⑨私券:私人的借据,指债务。
⑩芟:除草。
贸财:换取钱财。
迥:辽远。
(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钴锶潭之水与小石潭之水有何异同?
(3)第二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清白堂①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
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有删改)
【注】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闭。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1)绠不可竭()
(2)三日而后汲()
(3)悦人襟灵()
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楷模;③规劝,谏诤。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5.下列两个句子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
(1)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
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②焉。
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④,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
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河流名。
后文“潇水”也是河流名。
②家:安家。
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
④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侮辱。
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灌水之阳,有溪焉( )
(2)故更之为愚溪( )
(3)皆山水之奇者( )
(4)大舟不可入也(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导读:雪夜喝酒、吟诗、忆好友、连夜冒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
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
注释: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
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
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
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
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
⑤剡:今浙江省嵊县。
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夜大雪,眠觉______ ②四望皎然______
③因起彷徨______ ④经宿方至______
(2)翻译。
①造门不前而返。
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裰。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储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潜亦无所辞焉( )
(2)尝著《五柳先生传》曰( )
(3)颖脱不羁( )
(4)亦雅咏不辍( )
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加线“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请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核工记
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
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
中有人,类司更卒②,执桴③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④。
松下凿双户,可开阖。
户内一僧,侧
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⑤;洞开,如延纳状⑥——左右度之无不宜。
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⑦七级,距滩半黍。
近滩维一小舟。
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
舣⑧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
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
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
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⑨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
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
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⑩于芥子。
”殆谓是欤!
【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
②司更卒:更夫。
司,管理。
③桴(fú):鼓槌。
④章:棵。
⑤应门:应声开门。
⑥延纳:邀请(人)进门。
⑦浮屠:宝塔。
⑧舣:拢船靠岸。
⑨招提:寺。
本义是四方,僧为四方僧,住处为招提僧坊。
⑩须弥:佛经里的高山。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
(1)长五分许()
(2)雉历历可数()
(3)近滩维一小舟()
(4)殆谓是欤()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文章开头交代“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致虚妹丈
[明]高尔俨
昨宵乐其!碧天一色,澄彻如昼。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缭乱’’者也。
然亦殊可爱,以为有殆荡②之趣。
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
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遮盖。
②殆荡:这里指书法舒放旷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词。
(1)【数】A.吹洞箫数阙( ) B.数见不鲜( )
(2)【及】A.不能及已( ) B.及鲁肃过寻阳( )
(3)【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
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偏旁相同,和丝线有关。
“绝”义为断绝,“绕”字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
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殆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 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九、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①,民又桥焉。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②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③。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④,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⑤,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⑥十八九居之。
交络⑦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⑧,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⑨耶?得意之日,舆石渠同⑩。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注释】①土山之阴:土山的北坡。
②亘石:接连不断的石头。
③若限阃(kǔn)奥: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
④文:同“纹”,花纹。
⑤揭跣:把衣服拎起来光着脚。
⑥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⑦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
⑧翠羽之木:叶子像翡翠鸟的羽毛一样的树木。
⑨践履:足迹。
⑩得意之日,舆石渠同:这一天的得意快乐,和得到石渠的那一天是相同的。
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
①及郡下,诣太守诣:__________
②诎右臂支船诎:__________
③石渠之事既穷既:__________
④民又桥焉桥: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B.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C.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D.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③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4.请结合“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一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石涧中的水景的?
十、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恽寿平,号南田,明末常州武进人。
少敏慧,八岁咏莲,惊其师长。
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
其父恽日初为国子监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谋救国。
明末丧乱,十余岁而随父兄抗清。
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①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南田意气如常。
二兄继死,明亡,与父归故里。
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卖画以赡父。
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隽②之致,松柳夹岸,游鱼喋③水,风烟俱净,寄情悠远。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天机④物趣,毕集毫端。
其“没骨法”花卉,空灵妍妙⑤,着纸欲飞,笔简意丰,获誉“神品”。
名动天下,创“常州画派”。
崇尚气节,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叶售画度日,然非其人不与也。
遇知己,
累日点染⑥;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
康煕时,尚思复明,与复社遗士唱和,有《瓯香馆集》传世。
(选自《瓯香馆集·序言》,有删改)
【注释】①恍惚:捉摸不定。
②幽隽:幽静美丽。
③喋:吸。
④天机:自然界的秘密。
⑤妍妙:精妙。
⑥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卖画以赡父
②毕集毫端
③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攀,天机物趣,毕集毫端。
②非其人,视百金如草齐,不市一花片叶也。
3.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4.联系课文《核舟记》,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简桃核修狭者”“笔简意丰”的“简”意思不相同,“众妙毕备”的“毕”和“风烟俱净”的“俱”意思相同。
B. 咏莲、学艺、与侠士游的叙述,为下文彰显主人公的崇高气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C. “冷淡幽隽”的绘画风格是由画家的个性和家学渊源决定的,寄托了恽寿平对悠远深厚的中华绘画文化的深刻理解。
D.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是恽寿平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
答案和解析
一、.【答案】(1)钻鉧潭的景色。
(2)前者流急,清澈;后者平缓,清澈。
(3)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的控诉。
;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疏通文意,了解段落的大致内容,用简洁的语句表述。
本文的第一段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钻鉧潭四周的景色。
(2)此题主要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比较。
文中的“颠委势峻”表现了水流的湍急,“其清而平者”表现了水的清澈;《小石潭记》中,“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通过正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水的清澈。
由此可见二者的不同在于:钴鉧潭水速较快;二者的共同点都表现为水的清澈。
(3)此题主要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
文章第二段由写景过渡到叙事,叙述得潭经过时带出一个社会问题:钴鉧潭岸边上居住的一户人家,见作者多次去那里游玩、观赏,有一天,便来敲门相告:因受不了官租私债的重重负担,要躲避到山里去开荒,情愿把潭上的田地卖给作者,以缓解当前的困境。
作者面对这样的问题“予乐而如其言”,表面看起来很快乐,实则由这个现实的问题,表现了作者心中的苦闷,帮得了这一家人,其他家人又如何?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造成的这种社会现状表示不满与忧思。
【答案】1.(1)完,尽
(2)打水,取水
(3)使……愉悦
2.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
嘉泉特点:晶莹澄清,味道甘美,渊然不竭;暑凛冬温,应于名源;以茗试之,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作者阐述为官之道作必要的铺垫。
读到了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
第一句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
;
【解析】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
解答本题要注意(3)小题中“悦”是使动用法,“使……愉悦”。
2.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文中画线部分的语句意思是:这眼泉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相通,在名源相互呼应吧。
据此断句为: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字词有:“予”“规”。
4.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景物特点及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整体阅读文本,理解文意,抓住关键字词分析景物特点。
文本中的详略的安排,一要看文章的中心需要,二要看作者的创作意图,三要看文本的表达技巧。
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有利于表达文本中心的内容即为重要内容,需要详写,反之则略写。
要概括景物特点,注意下列关键句:“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以建溪、日铸、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通过以上句子概括“嘉泉”特点。
作者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作者阐述为官之道作必要的铺垫。
5.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
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本题中,(1)句句意:希望我居住在这座厅堂,登上这座亭子的时候,没有玷污它的名声。
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
(2)句句意: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
由此可见,范仲淹是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人。
三、【答案】(1)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追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翻译第(1)句时,要注意“执”“若是”的正确翻译;翻译第(2)句时,要注意“为”“师”的正确翻译。
【答案】
(1)山之南,水之北
(2)更名
(3)奇特
(4)可以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泉共存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
当地居民有的称之为冉溪,有的称之为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来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
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
;
【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词语,尤其是其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
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本题要注意“阳”的解释,山之南,水之北。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子的意思“于是运土堆石,堵塞其中狭隘的地方,称作愚池”,结合结构及限断两处的要求,句子的正确断句是: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翻译时要注意:凡、皆,盖。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
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阅读文本可知,“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文章的内容,(2)作者的人生态度,(3)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只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才能较为全面准确。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遭受贬谪的愤懑之情。
他认为自己“以愚触罪”,并把这里的山水命名为“愚”,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
五.【答案】(1)①醒②洁白的样子③徘徊④一夜(2)①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②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3)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解析】(1)该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他从睡眠中醒来.觉:醒.
②句意为: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句意为:于是起身徘徊.彷徨:徘徊.
④句意为:过了一夜才到.宿:一夜.
(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返:返回;句意为: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
②中重点词语有之:代词,他;句意为: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3)该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出现错别字.
译文参考: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