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况第六、七章和结语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科技文化
一、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历法编制和天象观测。

历法编制包括计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和安置闰月等编撰历书的工作以及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一系列问题。

天象观测包括天象观测的方法、仪器和记录。

(一)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概览
1,干支计时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朔、望、晦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
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
每月的最后一天叫做“晦”
3,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4,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定的。

5,三正
夏历以后世通常所说的农历正月为岁首,
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
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子曰:“行夏之时。

”(《论语·卫灵公》)
天文历法书籍
先秦《夏小正》秦《颛顼历》汉《太初历》
三国·魏《景初历》
南朝《大明历》隋《大业历》《皇极历》唐《麟德历》《大衍历》元《授时历》明《崇祯历书》清《时宪历》
天文仪器
先秦土圭
汉•张衡浑天仪
魏晋南北朝•葛衡浑天象
唐•李淳风浑天黄道仪
唐•僧一行、粱令瓒黄道游仪
宋•苏颂、韩公廉水运仪象台浑天象
元• 简仪、仰仪
元•郭守敬大明殿灯漏
(二)中国古代天文学理论
1,关于宇宙本原的思想
·五行说
·元气说
2,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3,关于宇宙无限性的辩证论述
宇:空间
宙:时间
(三)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征
1,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是当时世界上最丰富,最有系统的。

日食月食、日珥、流星雨、哈雷彗星、太阳黑子、新星(客星)、超新星、蟹状星云、行星、恒星……
2、历法的编纂带动天文学的发展,以阴阳合历为传统,并与农业关系密切。

3,中国古代天文学明显的官办色彩,与占星术密切相关。

二、传统医学
(一)中国传统医药概览
1,砭石与灸法
砭石是原始人类最初使用的医疗工具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

2.汤剂丸散膏丹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约产生于公元前5—3世纪,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医书。

它全面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预防、针灸等理论,将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脏腑经络学说。

4,扁鹊
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

他创造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著名的中医典籍《难经》就是他所著。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书,约起源于神农氏,历代口耳相传,于汉代时整理成书,是对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6,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210间。

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也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广泛收集方剂
·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7,华佗和麻沸散
华佗研制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8,孙思邈和《千金方》
·大医精诚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9,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百万余字,全书共分为十六部、六十类,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每一种都配有图,收载药方一万一千九十余张。

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

(二)中医学基础理论
1,中医五行学说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总称。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于中医学,主要根据五
脏在五色、五味、以及脉象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的联系,来推断病情或作诊断。

2,阴阳说学
中医学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将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3,脏腑学说
脏腑,古称“藏象”。

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为说明脏器组织的分类及作用、生理功能和特性,论证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腑脏之间的表理配合关系。

4,经络学说
经络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功能及与脏腑互相关系的理论。

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叫经脉,多循行于人体深部;络,是经脉的分支,像网络一样联系人的周身,循行于人体浅部(三)中国医学在国际上的交流与贡献
三伏贴,治未病
冬病夏治,防病未然
膳食、艾灸、针灸、推拿、足疗、拔罐、刮痧……
第三节农林数理
(一)中国古代农业
一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
二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时期夏商周
三传统农业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阶段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
四传统农业的全面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时期
五中国传统农业的顶峰阶段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特点:
1,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2,成熟早,富有生命力, 农、林、牧、副、渔等全面发展;
3,以“三才”(天、地、人)为核心的农学理论;
4,“农本”“重农”思想促进农业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了商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5,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培植了特定的社会宗法伦理制度
(二)中国古代林业
·原始森林利用时期:放火烧林、森林开发,构木为巢
·林业官职:山虞、林衡
·古代林业的形成和发展:伐木,木器制造,宫室建造,舟船制造,种植果树、桑树、枣树、漆林等经济林木,山林的开发、管理、利用、保护
中国古代林业思想及著作:
天时:《荀子·王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地宜:《管子·地员》提出“适地种树”原则。

人力:《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


林业商品经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汉·《汜胜之书》
北朝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
南朝刘宋·戴凯之《竹谱》唐·陆羽《茶经》唐·王方庆《园庭茶木疏》宋·陈翥《桐谱》宋·蔡襄《荔枝谱》《茶录》元·《王祯农书》明·俞宗本《种树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喻
政的《茶书全集》明·朱棣的《救荒本草》清·《授时通考》
(三)中国古代数学
1,商高定理
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勾三,股四,弦五
2,《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期)。

书中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矩的用途、相似直角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定理等数学内容。

3,《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总结了先秦至东汉数百年间的
数学成就,成书于公元1世纪前后。

全书共9章,246个数学问题,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联立一次方程(即线性方程组)的概念,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4,刘徽和《九章算术注》·割圆术(计算圆面积、圆周长)
·徽率π=3.1416 ·极限观念(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5,祖冲之和《缀术》
南朝刘宋、萧齐时人。

3.1415926 < π < 3.1415927
π的约率22/7(≈3.14)π的密率355/113(≈3.1415929)
6,沈括的数学思想
隙积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公式)
会圆术(由弦和矢的长度计算弧长)
7,《数书九章》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
数学家。

他的著作《数书九章》,
在数学史上与《九章算术》齐名,
被称为“双九章”。

·大衍求一术(不定方程的中国独特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正负开方术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8,其它
·筹算、珠算
·十进制
·算经十书
·《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杨辉三角
·李冶《测圆海镜》“天元术” ·朱世杰《四元玉鉴》“四元术” ·利马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数理精蕴》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重应用而轻理论。

2、以计算为中心,强调算法、计算技术。

(四)中国古代物理学
1,力学
·畜力、风力的运用
·机械的发明:杠杆、秤、滑轮、辘轳等简单机械
·力学知识:杠杆原理、浮体平衡原理、斜面力学原理
2,光学
·《墨子》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知识
·金燧、阳燧——凹面镜
·用冰、玻璃、金属等制作透镜向日取火
·凹面镜的焦距测定
·小罅光景(小孔成像原理)
·对虹和霞的认识
3,热学
·降温和高温技术
·火候
·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
·对雨雪成因的认识
·孔明灯
·火药、火箭和雏形飞弹
4,磁学和电学
·磁学:指南针、磁偏角
·电学:对静电、雷电等的认识
6,声学
·乐器制作:骨笛、编磬、编钟
·乐律:五声、十二律
·发声原理
·声的传播原理
·共鸣现象
·古代建筑中的声学效应:隔音、混响、回声
第四节发明创造
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 [英]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于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物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 [英] 培根《新工具》
(一)造纸术
汉字书写载体的变迁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

丝绵纸:西汉;蚕丝
灞桥纸:西汉;大麻、苎麻纤维
蔡侯纸:东汉;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
左伯纸:东汉
藤纸:三国吴
造纸术——尤其是经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它体轻质薄价廉,适宜书写,便于携带,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

(二)印刷术
1,印章和拓碑
阳文,字凸出器物表面,印在纸上是白底黑字。

阴文,字凹进器物表面,印在纸上是黑底白字。

2,雕版印刷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印刷于公元868年(唐懿宗咸通九年)的《金刚经》。

雕版印刷术最早出现于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

3,套色印刷
十四世纪中叶,元朝末年,我国发明用红黑两色来套印书籍。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刻朱墨两色套印品是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刻印的《金刚经》
4,活字印刷术
十一世纪中叶,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昇(约970—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元代学者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印刷和转轮排字架
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
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欧洲,它大大加快了人类前进的步伐,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

印刷术的西传,正值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有力的推动了欧洲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三)指南针
1,春秋战国时期的磁石
2,战国时代的司南
3,北宋初年的指南鱼
4,北宋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应用、传播与贡献:
根据古书记载,最晚在北宋时期,我国已经在航海船上应用指南针。

明朝初年,郑和远航七次,罗盘针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指南针传到欧洲以后,对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特殊贡献。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各国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美洲大陆,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近代世界观念的形成。

可以说,指南针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四)火药
火药的发明过程
火药的发明起源于炼丹术。

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磺、木炭以及辅料砷化合物、油脂等粉未的均匀混和物。

唐初“药王”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一书中叙述的“伏火法”,是我国最早的黑火药的配方,也是世界上关于火药最早的记载。

火药的应用
1,火炮、火箭:从借助弓箭和抛石机到自助动,一窝蜂
2,管形火器:从竹管到金属管,铜火铳
3,原始飞弹:震天雷炮,神火飞鸦
4,原始的两级火箭:火龙出水,飞空砂筒
火药的传播与影响
欧洲人在13世纪对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从中国传去的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方法,真正用于战场则是在14世纪。

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也使大规模的开采矿产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近代工业的长足进展。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
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李约瑟难题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第七章器物文化
一、衣冠服饰
(一)中国服饰发展历史
衣、裳、深衣
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而言。

下衣叫做裳。

衣裳连在一起叫做深衣。

襦、裙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

“冠”是专供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

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帽
巾、帻
《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


(二)传统服饰与政治礼仪
1,服饰制度
用图案、饰物、色彩、款式、质料等来区分身份与等级
2,礼服
官员礼服分为朝服、公服、祭服三种。

民间礼服有吉服和凶服两种。

(三)儒道文化与服饰观念
儒家服饰观:
儒雅庄正
温和内敛
道家服饰观:
率性自然
飘逸出尘
二、饮食烹饪
(一)中国人的饮食原料
五谷、六谷、九谷、百谷
五谷:稷、黍、麦、菽、麻
六谷:稻、稷、黍、麦、菽、麻
九谷:黍、稷、秫、稻、麻、大麦、小麦、大豆、小豆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三牲、六牲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

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

六牲:又叫六畜,指马、牛、羊、豕、犬、鸡
中国人的饮食原料
六禽:雁﹑鹑﹑鷃﹑雉﹑鸠﹑鸽
瓜菜果品
外来食物的传入
葡萄、石榴、芝麻、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胡椒…………酒与茶
(二)中国人的饮食特征
1,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2,以热食、熟食为主
3,从分食到聚食
(三)中国人的饮宴礼仪
1,乡饮酒和鹿鸣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2,唐代曲江宴
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

——吴自牧《梦梁录》
3,满汉全席
(三)中国人的饮食艺术
味的艺术
1,讲究烹调
技法、选料、刀工、调味、火候
2,传统菜系
八大菜系:
鲁(山东)菜、川(四川)菜、
苏(江苏)菜、浙(浙江)菜、
粤(广东)菜、闽(福建)菜、
湘(湖南)菜、皖(安徽)菜。

味外的艺术
1,食名优美2,食器精美3,环境雅致
三、宫室园林
(一)宫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居住类建筑:宫殿民居
2、祭祀类建筑:坛庙陵寝
3、宗教类建筑:佛寺道观
4、其它实用类建筑:亭子桥梁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1、以土木结构为主
2、追求宏阔的空间尺度
3、布局的中轴对称
(二)古典园林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1、曲径通幽,天然成趣
2、虚实相生,气韵生动
3、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三)中国建筑思想:天人合一
1、自然谐和
2、土木政治
四、舟车什物
(一)舟船车舆
1、早期的舟船
瓠、筏、独木舟、木板船……
2、汉代楼船
3、唐宋车轮战舰
4、明代郑和宝船
车舆
1、古代车辆的构造
《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2、舆马制度
(二)生活用具
1、家具
2、雨具
3、灯具
结语:中西古今之争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现代(MODERN )•现代性(MODERNITY )•现代化(MODERNIZATION )
•现代化& 西化
•现代化& 工业化、信息化
•现代化& 现代技术
•现代化& 现代时尚
刘勰的启示
•文化语境:佛华冲突
•文化心态:体用有别
•书写策略:有佛不见佛
•当代启示:何来“失语”?何须“焦虑”?
结语:文化关键词
元生词根性:
《诗》以道志
《书》以道事
《礼》以道行
《乐》以道和
《易》以道阴阳
《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天下》)
历史坐标性:
六朝创“体性”张扬生命风骨
三唐用“体貌”识鉴诗性品质
两宋有“文体”辨析文章种类
清季以“体用”应对中西文化冲突现代转义性:
人者,仁也。

人者,天地之心也。

言者,我也。

民贵君轻。

人非草木。

长恨此身非我有。

中西通约性:
音乐之“和” 人伦之“和”
天人之“和”
宇宙之“和”
生态之“和”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