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同化为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2. 作用中心:原初电子供体、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对+蛋白质、原初电子受体
3. 作用中心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其吸收峰在680nm或
700nm),具光化学活性,既能捕获光能,又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4. 聚光色素:无光化学活性,能吸收光能并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绝大部分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都属此类。
5. 光合单位:约300个左右的色素分子围绕1个反应中心色素组成一个光合单位。
6. 爱默生效应(增益效应、双光增益效应):在用远红光(700nm)照射
小球藻的同时,如补充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比用两种波长的光分别照射时的总和要大。
意义:导致两个光系统的发现。
PSⅡ和PSⅠ
7.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经日光等复合光照射时,其透射光呈绿色,反射光呈红色。
叶绿素溶液反射光为红色的现象。
8. 光合链: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9. 光合磷酸化:人们把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
成ATP的反应。
10. C3途径与C3植物: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可分为羧化、还原
和再生三个阶段。
每同化1个CO2要消耗3个ATP与2个NADPH。
初产物为磷
酸丙糖,它可运出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合成蔗糖,也可留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
而被临时贮藏。
11. C4途径和C4植物: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由PEPC催化羧化反应,
形成C4二羧酸, C4二羧酸运至维管束鞘细胞脱羧,释放的CO2再由C3途径
同化。
根据形成C4二羧酸的种类以及参与脱羧反应的酶类,可将C4途径分为NADP-ME、NAD-ME和PCK三种亚类型。
12. CAM途径和CAM植物:晚上气孔开启,在叶肉细胞质中由PEPC固定
CO2,形成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由Rubisco羧化。
13. 光呼吸: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释放CO2 的过程。
这一过程
由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协同完成。
14.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干物质增加量(μmol CO2/m2 s)。
15. 净光合速率:通常测定光合速率时没有把呼吸作用(光、暗呼吸)以及
呼吸释放的CO2被光合作用再固定等因素考虑在内,因而所测结果实际上是表
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16. 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随着光强的增高,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到达
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
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在低光强区,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呈比例地增加(比例阶段,直线A);当超过一定光强,光合速率增加就会转慢(曲线B);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
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
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
光饱和点。
17. 光抑制: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所需,过剩的光能导致光合效率降低
的现象。
18. CO2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
19. 光能利用率:指光合产物中所贮藏的能量占辐射到地面的太阳总辐射
能的百分率。
20. 信号转导:指的是耦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
列分子反应机制。
21. 细胞受体:指位于细胞质膜上能与化学信号物质特异地结合,并能将
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发生相应细胞反应的物质。
22. 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
(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
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
23. 双信使系统:1、IP3通过调节Ca2+传递信息。
2、DAG 通过激活蛋白
激酶C。
24. 种子寿命:从种子成熟到失去生命力的时间。
25. 细胞分化:指分生组织细胞发育成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
群的过程。
26.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潜在能力。
P207
27. 愈伤组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28. 极性:指形态学两端在结构和生理生化上存在的梯度差异。
29. 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外植体(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技术。
30. 生长大周期: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
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
31. 协调最适温:使植株健壮生长的适宜温度。
常要求在比生长最适温度
略低的温度下进行。
32. 向性运动:指植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单向刺激而产生的运动。
向性运动是生长性运动、不可逆。
33. 感性运动:指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无关。
34. 生理钟: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
35. 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主要包括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
36. 光周期: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37.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
38. 临界日长:诱导SDP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LDP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39. 临界夜长:指昼夜周期中LDP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SDP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长度。
40. 长日植物:L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41. 短日植物:S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42. 日中性植物:DNP:指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43. 光周期诱导: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44. 蒙导花粉:在授不亲和花粉的同时,混入一些杀死的亲和花粉,蒙骗柱头,从而达到受粉的目的。
45. 呼吸骤变:果实在成熟之前发生的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的现象。
46. 后熟:呼吸骤变期间果实内部的变化是果实的后熟作用。
47. 程序性细胞死亡:指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
循其自身“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又称之为细胞凋亡。
48. 离层: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的一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
形成的几层细胞,其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有浓稠的细胞质和较多的淀粉粒,核大而突出。
49. 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分生细胞的后代发育成在形态、结构和功
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50. 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技术。
51. 脱分化: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
成失去原来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callus)或细胞团的过程。
52. 再分化: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3. 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54. 顶端优势:植物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
55. 黄化现象:多数在黑暗中生长时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的现象。
植
物在暗中不能合成,显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黄色;节间伸长很快;叶片不能充分
展开和生长;根系、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
56. 细胞全能性:指植物每个有核细胞都具备母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的
条件下,每个有核细胞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57. 光形态建成:由光调节植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过程称为植物的光形
态建成,或称光控发育作用
58. 光敏色素:一类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蛋白质,由两个部分组成:生色团和蛋白质。
它有两种类型:生理激活型(Pfr型)和生理失活型(Pr型)。
59.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 or plant hormones)和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两大类
60.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可以移动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特点:内生的、能移动的、微量)
61.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人工合成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
62. 同源异型基因:控制同源异型化的基因即引起同源异型突变的基因(改变花器官特征而不改变花的发端)称同源异型基因
63. 同源异型突变:同源异型基因的突变称为同源异型突变。
64. 群体效应:单位面积内花粉的数量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越好。
65. 呼吸骤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果实在成熟之前发生的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的现象。
66. 后熟:种子采收后需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真正成熟,才能萌发的过程。
67.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循其自身“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又称之为细胞凋亡(apoptosis)。
68. 离层: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的一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其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有浓稠的细胞质和较多的淀粉粒,核大而突出。
二、问答题
1. 光合作用有何重要意义?
(1)是制造有机物质的主要途径(绿色工厂)。
约合成5千亿吨/年有机物,吸收2千亿吨/年碳素 (6400t/s)。
(2)大规模地将太阳能转变为贮藏的化学能,是巨大的能量转换系统(能量转化站)。
将3.2×1021J/y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吸收CO2,放出O2,净化空气,是大气中氧的源泉。
(空气净化
器)。
释放出5.35千亿吨氧气/年
(4)是生物界获得能量、食物和氧气的根本途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
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2. 为什么夏天叶片常呈绿色,而秋天常变成黄色?
光和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很少,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绿色。
秋天树叶变黄时由于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已形成的叶绿素也被
分解破坏,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
至于红色是因为秋天
降温,体内积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可溶性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
花色素,叶子就呈红色。
3. 光合作用可分为哪三大过程?各个过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由原初反应完成;(2)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
学能,由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3)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由碳同化完成。
4. 为什么C3 途径是光合碳同化的最基本途径?
5. C4植物为什么是高光效植物,其光呼吸为什么较低?
1. 解剖结构上: C4植物花环型结构,叶肉细胞固定CO2 ,起CO2泵作用,提高卡尔文循环场所(鞘细胞) CO2浓度。
鞘细胞中的光合产物可就近运入维
管束,从而避免了光合产物累积对光合作用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
2. 生理上:PEPC活性是RuBPC活性的60倍。
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PEPC对底物HCO3-的亲和力极高,细胞中的HCO3-浓度一般不成为PEPC固定CO2的限制因素;
3. C4植物光呼吸很弱。
BSC中有高浓度的CO2从而促进Rubisco的羧化反应,降低了光呼吸,且光呼吸释放的CO2又易被再固定;
6. 在农业生产上怎样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a.提高净同化率,降低光呼吸:(1)选育低光呼吸品种(2)施光呼吸抑制剂
b.增加光合面积:1)合理密植;2)改变株型。
c.延长光合时间:1)合理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2)延长生育期;3)补充人工光照。
1、试述G蛋白怎样实现跨膜信号转换。
1、刺激信号与膜受体结合
2、受体激活
3、信号传递给G蛋
4、α-亚基与GTP结合而活化
5、活化的α-亚基呈游离状态
6、触发效应器,把胞外信号转换成内胞信号。
2、简述植物细胞把环境刺激信号转换为胞内反应的途径。
1.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1、种子的吸水
种子吸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种子的吸胀阶段;种子吸水的停滞期;种子渗透性吸水阶段。
2、呼吸作用的变化
呼吸作用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呼吸作用迅速增加;第二阶段呼吸停滞在一定水平;第三阶段呼吸作用迅速增加。
3.酶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酶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由已存在于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种子吸水后重新合成。
4.有机物的转变
种子萌发时,贮藏的有机物必须在胚乳或子叶中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才能运输到胚根和胚芽中被利用。
2.种子萌发时吸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第一、第三阶段细胞靠什么方式吸水?
种子的吸胀阶段;种子吸水的停滞期;种子渗透性吸水阶段
3.为什么植物在生长的最适温度下,反而长得不健壮?
生长的最适温度: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使植株健壮生长的适宜温度。
常要求在比生长最适温度略
低的温度下进行。
4.试述根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
相互依赖:地上部分为地下部分提供光合产物和维生素B1等,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矿质盐、部分氨基酸、生物碱、植物激素等。
在水分、养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地上部与地下部常常由于竞争而相
互制约。
影响根冠比的因素有:土壤水分状况、土壤通气状况、土壤营养状况、光照、温度、修剪整枝。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什么?如何证明?
接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片,开花部位是茎尖端的生长点。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有几种?请设计一个实验鉴别某植物是LDP或SDP?
1、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SDP)
S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2、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LDP)
L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3、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DNP)
DNP:指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对SDP而言,红光阻止开花,远红光促进开花;
对LDP而言,红光促进开花,远红光阻止开花。
试述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进程
1、人工春化,加速成花
(1)“闷麦法”—春天补种冬小麦
(2)春小麦低温处理—早熟,躲开干热风
(3)冬性作物的育种—加速育种过程
2、利用光周期特性,南繁北育
(二)、指导引种
(三)、控制开花
(1)人工控制光周期,促进或延迟开花
如菊花— SDP,10月开花;SD处理,六、七月开花;暗期间断,春节开花。
杂交育种时,控制花期,解决父母本花期不遇。
(2)抑制开花,促进营养生长,提高产量。
根据所学植物生理知识,简要说明从远方引种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成功。
1.简要说明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
答:关于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有两种假说:“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
(1) 酸生长理论(acid growth theory)的要点是:①原生质膜上存在着非活化的质子泵(H+-ATP酶),生长素作为泵的变构效应剂,与泵蛋白结合后使其活化;②活化了的质子泵消耗能量(ATP),将细胞内的H+泵到细胞壁中,导致细胞壁基质溶液的pH下降;③在酸性条件下,H+一方面使细胞壁中对酸不稳定的键(如氢键)断裂,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使细胞壁中的某些多糖水解酶(如纤维素酶)活化或增加,从而使连接木葡聚糖与纤维素微纤丝之间的键断裂,细胞壁松弛;④细胞壁松弛后,细胞的压力势下降,导致细胞的水势下降,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
(2) 基因活化学说认为:①生长素与质膜上或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②生长素-受体复合物诱发肌醇三磷酸(IP3)产生,IP3打开细胞器的钙通道,释放液泡中的Ca2+,增加细胞溶质Ca2+水平;③ Ca2+进入液泡,置换出H+,刺激质膜ATP酶活性,使蛋白质磷酸化;④活化的蛋白质因子与生长素结合,形成蛋白质-生长素复合物,移到细胞核,合成特殊mRNA,最后在核糖体形成蛋白质(酶),合成组成细胞质和细胞壁的物质,引起细胞的生长。
2.生长抑制剂与生长延缓剂在概念及作用方式有何异同?
答: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都是抑制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但生长抑制剂是抑制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物质,而生长延缓剂是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物质生长。
生长抑制剂主要作用是使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核酸和蛋白合成受阻,细胞分裂变慢,植株生长矮小。
由于生长抑制剂对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伸长和分化有影响,从而破坏顶端优势,使生殖器官发育受抑。
外施生长素等可以逆转这种抑制效应,而赤霉素对生长抑制剂无颉颃作用。
因为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由于缺少赤霉素而引起的。
常见的生长抑制剂有三碘苯甲酸、青鲜素、水杨酸、
整形素等。
生长延缓剂主要作用是抑制亚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伸长,由于亚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伸长与赤霉素有关,所以外施赤霉素往往可以逆转这种效应。
常见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多效唑、比久(B9)等,由于它们不影响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因而不影响叶片的发育和数目,一般也不影响花的发育。
3.IAA、GA、CTK生理效应有什么异同?ABA、ETH又有哪些异同?
答:(1)IAA、GA和CTK
①共同点:都能促进细胞分裂;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延缓器官衰老;调节基因表达,IAA、GA还能引起单性结实。
②不同点:IAA能促进细胞核分裂、对促进细胞分化和伸长具有双重作用,即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在高浓度下抑制生长,尤其是对离体器官效应更明显,还能维持顶端优势,促进雌花分化,促进不定根的形成;。
而GA促进分裂的作用主要是缩短了细胞周期中的G1期和S期,对整体植株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效应明显,无双重效应,另外GA可促进雄花分化,抑制不定根的形成。
细胞分裂素则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和细胞扩大,促进芽的分化、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另外还能延缓衰老;GA、CTK都能打破一些种子休眠,而IAA能延长种子的休眠。
(2)ABA和ETH
①共同点:都能促进器官的衰老、脱落;增强抗逆性;调节基因表达;一般情况下都抑制营养器官生长。
②不同点:ABA能促进休眠、引起气孔关闭;乙烯则能打破一些种子和芽的休眠,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雌花分化,具有三重反应效应,引起不对称生长,诱导不定根的形成。
4、简述隐花色素的生理作用?(第七章-光形态建成)
答:调节蓝光诱导的茎伸长抑制;参与幼苗的去黄化反应;开花的光周期调节。
1.试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以及组织培养一般的步骤(第八章-植物生长生理)
答:意义:1.可以研究外植体在不受其它部分干扰的情况下的生长和分化规律;
2.可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以解决理论上和生产上的问题。
步骤:1.外植体的选择。
不同外植体要求培养条件有差异,生长与分化表现也不同:幼嫩的组织,如根尖、薄壁组织、花药绒毡层细胞很容易培养。
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和选择的外植体不同。
如兰科植物用茎尖,茄科植物和秋海棠用叶,冬青用子叶。
2.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中含有外植体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不同的外植体、不同的培养方法、不同的培养目的等所采用的是不同的培养基,常用MS培养基。
基本成分: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有机附加物。
3.其它条件:
凝固剂:琼脂 0.6-1.0% ; pH5-6 ; 灭菌: 121 ℃, 15-20分钟
培养温度:24-28℃;有的要求昼夜温差,如花、果实,昼温23-25℃,夜温15-17 ℃;光照:1000-3000Lx;注意通气
4.培养程序
1、配培养基(灭菌)
2、选取外植体(消毒)
3、接种(无菌操作)
4、在控制光、温、湿的条件下培养。
2.试述植物向光性和根向重力性运动的机理
向光性:1、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原因:单侧光引起器官尖端不同部分产生电势差,向光侧带负电,背光侧带正电,吸引IAA-向背光侧移动,导致背光侧的IAA多,生长快,植物向光弯曲。
2、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80 年代)气相-质谱等物理化学法。
单侧光--黄化燕麦芽鞘、向日葵下胚轴和萝卜下胚轴都会向光弯曲(两侧IAA 含量无不同)。
根向重性:主要有:平衡石的作用和IAA、Ca2+的作用
结合平衡石、生长素、Ca2+ 、钙调素和脱落酸等对向重力性的影响,有人提出向重力性的机理:根横放时,平衡石“沉降”到细胞下侧的内质网上,产生压力,诱发内质网释放Ca2+ 到细胞质中,Ca2+ 和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生长素泵和钙泵,引起细胞下侧生长素和Ca2+ 的积累。
以此同时,在横放根的下侧积累较多的ABA或过多IAA,从而抑制下侧的生长,引起根尖向下弯曲生长。
同龄树木,高山上的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
答:a、高山上云雾稀薄,光照较强,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
b、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较贫瘠;气温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
1.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诱导过程?它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何关系?(第九章植物生殖生理)
答:用不同波长的光间断暗期的试验表明,无论是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还是促进长日植物开花,都是以600~660nm波长的红光最有效;且红光促进开花的效应可被远红光逆转。
这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成花反应,光的信号是由光敏色素接受的。
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以互相转化的形式:吸收红光的Pr型和吸收远红光的Pfr型。
Pr是生理钝化型,Pfr是生理活化型。
照射白光或红光后, Pr型转化为Pfr型;照射远红光后,Pfr型转化为Pr型。
光敏色素对成花的作用与Pr 和Pfr的可逆转化有关,成花作用不是决定于Pr和Pfr的绝对量,而是受
Pfr/Pr比值的影响。
低的Pfr/Pr比值有利短日植物成花,而相对高的Pfr/Pr 比值有利长日植物成花。
2.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答:(1)指导引种不同纬度地区引种时要考虑品种的光周期特性和
引种地区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对以收获种子为主的作物,若是短日植物,比
如大豆,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提前开花,应选择晚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
北方,则应选择早熟品种。
如将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延迟开花,宜
选择早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时,应选择晚熟品种。
否则,就有可能使
植物提早或推迟开花,而造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2)育种上的利用根据作物光周期特性,利用中国气候多样的特点,可进
行作物的南繁北育:短日植物水稻和玉米可在海南岛加快繁育种子;长日植物
小麦夏季在黑龙江、冬季在云南种植,可以满足作物发育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一年内可繁殖2~3代,加速了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
具有优良性状的某些作物品种间有时花期不遇,无法进行有性杂交育种。
通过人工控制光周期,可使两亲本同时开花,便于进行杂交。
如早稻和晚稻杂
交育种时,可在晚稻秧苗4~7叶期进行遮光处理,促使其提早开花以便和早稻进行杂交授粉,培育新品种。
如在进行甘薯杂交育种时,可以人为地缩短光照,使甘薯开花整齐,以便进行有性杂交,培育新品种。
(3)控制花期花卉栽培中,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
如短
日植物菊花,用遮光缩短光照时间的办法,可以从十月份提前至六、七月间开花;若在短日来临之前,人工补充延长光照时间或进行暗期间断,则可推迟开花。
对于长日性的花卉,如杜鹃、山茶花等,人工延长光照或暗期间断,可提
早开花。
(4)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以收获营养体为主的作物,可以通过控制
光周期抑制其开花。
如将短日植物烟草引种至温带,可提前至春季播种,促进
营养生长,提高烟叶产量。
对于短日植物麻类,南种北引可推迟开花,增加植
物高度,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
3.影响植物花器官的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1)内因:
①营养状况营养是花芽分化以及花器官形成与生长的物质基础。
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对花的形成尤为重要,C/N过小,营养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
②内源激素花芽分化受内源激素的调控。
如GA可抑制多种果树的花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