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
摘要:纳米碳酸钙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尺寸微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成为各国开发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易团聚及
与聚合物的亲和性差两个缺陷,所以亟需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目前,国内纳米碳
酸钙/PVC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是利用不同方法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改性,使其具
有亲油性,然后采用原位聚合法或熔融共混法与PVC复合,其中原位聚合法操作
复杂,在工业化生产中应用较少;熔融共混法操作简单,受到很多加工企业的青睐,但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团聚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简单且效果显著的
纳米碳酸钙与PVC树脂复合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PVC;改性
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度大小在 1-100 nm 的碳酸钙产品,包括超细和超微细碳酸钙两种产品。
纳米级碳酸钙由于粒径较小,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改变,使其呈现出了小尺寸
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显示出优越的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
的热点。
纳米碳酸钙具有优良的增韧补强效果,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相关行业的产品质量和
性能,将其填充在塑料、橡胶制品中能使制品表面光亮,抗撕力强,伸长度好,抗龟裂,耐
弯曲,是白色补强材料的最佳选择。
塑料的填充改性具有很长的历史,其初衷为降低成本,
如在PVC硬制品中加入碳酸钙,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适当的加入量还可提高PVC硬制品的
力学性能。
随着材料科学研究热点转向纳米材料,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受到了广
泛的重视。
一、纳米碳酸钙的性质
纳米碳酸钙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平均粒径只有40nm,大约为普通碳酸钙的十分之一;(2)比表面积约为普通碳酸钙的9倍;(3)立方体状晶形,部分连接成链状,具有类
结构性,与轻质和重质碳酸钙都不同;(4)表面活化率较高,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用途;(5)白度较高,pH值为弱碱性M。
纳米碳酸钙由于粒径较小,具有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
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使得纳米碳酸钙在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表现出与普通碳酸钙所不同的或反常的物化性质,如:增韧补强性、透明性、杀菌消毒等应用方面的特殊性能同。
二、纳米碳酸表面改性方法
1、局部化学反应改性。
先加入处理剂,然后纳米碳酸钙表面官能团与它发生化学反应
达到改性目的的一种方法。
目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这种方法。
局部化学
反应改性工艺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干法是在改性剂中依次加入纳米碳酸钙粉末和表面改
性剂,进行表面改性。
干法适合于用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出
料后可直接包装、运输,但是与湿法相比其表面均匀性不好,而且由于受国内偶联剂开发应用技术的限制,对它的实际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湿法是通过在纳米碳酸钙溶液中加入改
性剂进行表面改性。
[1] 用改性剂月桂酸对纳米,碳酸钙湿法改性,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
在环己烷和二甲苯中的分散性明显改善。
湿法改性包覆效果好,产品质量高,适合用于液相
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但其工艺复杂,运输不便。
2、表面包覆改性。
纳米碳酸钙颗粒与包覆物两者通过范德华力或物理方法连接起来的
一种改性方法。
将表面改性剂或超分散剂加入到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溶液中,在生产纳米碳酸
钙的同时,将表面改性剂包覆在碳酸钙的表面,使最终产物以均匀颗粒的形式存在。
在纳米
碳酸钙表面包覆一层无机二氧化硅,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二氧化硅的性质,表面光滑度、
白度、耐热性、耐酸性、分散性、比表面积、吸油值等都有较大的提高,大大改善了碳酸钙
的应用性能。
表面包覆改性对提高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性非常有效,同时也改善了粒子的表面
性质,但包覆层的厚度不易控制,是实际操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纳米碳酸钙与PVC的复合技术
通过对纳米材料在PVC行业中应用的研究,发现改性后的PVC树脂同时具有优异的韧性、加工流动性、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增韧机制为:纳米粒子在PVC基体中产生应力集中
效应,引发周围树脂产生微开裂,吸收一定的变形功;同时,纳米粒子还起阻止裂纹不致发
展为破坏性开裂的作用;由于纳米粒子与基体树脂接触面积大,材料受冲击时会产生更多的
微开裂而吸收更多的冲击能。
目前,改性后纳米碳酸钙与PVC的复合方式主要有原位聚合法
和熔融共混法。
1、原位聚合法。
原位聚合法是先将纳米碳酸钙均匀分散在氯乙烯单体中,使改性纳米
碳酸钙颗粒表面与氯乙烯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带有纳米碳酸钙的氯乙烯单体再进行原
位聚合生成PVC/纳米碳酸钙复合树脂。
[3]采用悬浮法进行氯乙J烯/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发现随着纳米碳酸钙用量的增加,降压的时间提前,聚合转化率下降,由此提出转化率、压
降和温度模型。
用硬脂酸、铝酸酯等表面改性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在聚合釜中首
先对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和氯乙烯进行预混,然后进行悬浮聚合,并研究了纳米碳酸钙
的存在对策台过程和产物性能的影响。
采用湿法表面改性的纳滟碳酸钙,制备纳米碳酸钙原
位聚合PVC树脂。
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能很好地分散在PVC树脂中,其复合豺料加工性能
得到了显著提高。
原位聚合法纳米碳酸钙与PVG的复合技术,解决了纳米碳酸钙颗粒在PVC
基体中的团聚问题,但在悬浮聚合过程中,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影响了原有聚合分散剂、引发
剂体系,反应温度,反应平稳性,压降时间等工艺控制参数,同时也引起了PVC树脂黏数、
表观密度、白度等性能参数的变化。
目前,大部分关于原位聚合法的研究仍局限在试验阶段,仅有少部分企业实现了原位聚合纳米碳酸钙/PVC复合树脂的工业化应用。
2、熔融共混法。
熔融共混法是将改性纳米碳酸钙、PVC树脂、加工助剂在高速搅拌锅中进行高温(100~110℃)预混,实现纳米碳酸钙与PVC树脂的分散与初步物理吸附,然后在
后续加工PVC树脂颗粒熔融过程中,纳米碳酸钙有机端与伸展的PVC分子链发生缠绕结合,
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1]采用反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的结果表明:在30一60℃下,PVC/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色散自由能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降低;PVC/纳米碳酸钙为弱碱性路易斯
两性聚合物,其路易斯酸常数K。
为0.20,碱常数K。
为0.39。
采用羧基丁腈胶乳(xNBR)
对纳米碳酸钙进行包覆,增强了纳米碳酸钙与PVC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当包覆纳米碳酸钙
填充量为10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熔融共混法复合纳米碳酸钙与PVC的技术,利用PVC树脂后加工的工艺操作流程,解决了纳米碳酸钙提高PVC材料力学性能的问题,其
操作简单,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但从研究报道中可以看出: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添加量十分有限,当添加量达到一定值时,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团
聚现象加重,无机相与有机相之间的分界十分明显,破坏了PVC基体的连续相特性,反而致
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为解决纳米碳酸钙与PVC树脂复合过程中存在的团聚,以及无机相与有机相间的不相容
的问题,科技人员已经提出了纳米碳酸钙与PVC树脂复合改性与共混改性技术相结合、聚合
后期加入改性纳米碳酸钙进行液相共混等方法,但研究得不够透彻,这些技术并未得到普遍
应用。
随着加工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将出现更多纳米碳酸钙与PVC树脂的复合技术,其
发展方向为工艺简单化,便于工业化应用,又能解决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团聚问题,
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
这将使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文清.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表征及其在RTV硅酮胶上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9,41(23):64—65.
[2]杨洁.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填充改性HDPE力学性能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2018.
[3]路平,谷正,王宝金,.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9,35(5):4-7.
[4]张磊,马学莲,王志荣.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行业中的应用[J].聚氯乙烯,2019,43(3):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