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纵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视我们目前的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数学基础知识来教数学,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数学与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数学教学导致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和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系统化课例成果,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形成一批具有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

通过研究,尝试依据课程标准理念,从实践中,从案例中提炼一些普遍的、可操作性的东西,探索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研究设计出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系统化课例成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现实案例。

四、研究重难点:
从实践中提炼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性的系统课例成果。

提升综合实践课的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经验应用于指导自己的课题实验。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教师、学生目前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状况、需求等。

3.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跟踪研究,找出适合课题研究的新途径。

4.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
我校自2017年8月开题以来,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坚持抓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放松,用学习引领研究;坚持抓教师的培训不放松,用方法指导研究;坚持抓实验流程的精心设计,用科学的管理规范研究;坚持开展丰富多样的研讨活动,用活动展开研究;坚持抓研究过程与效果的指导、总结与反馈,用评价激励研究。

整个实验过程是具体的、清晰的、扎实的。

(一)用学习引领研究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支撑,没有理论指导的研究是盲目的、也是浅层的。

为此,我校课题组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课题相关理论,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讨,全面把握研究目标内容。

同时选派实验教师参加各级课题研讨会,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全国知名教师的示范课。

我们深入课堂,了解、分析我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现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努力运用理论解释。

持续不断的理论学习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的问题更加清晰,研究方向更加明朗。

更重要的是学习改善了教师的“心智模式”,能够看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用方法指导研究
我校坚持走“研训结合”的路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互动式的培训,指导教师学习运用方法。

我们根据教师研究的特点,注重案例研究
或课例研究,运用教师工作中的活生生的案例或课例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要点、把握要义、学会运用。

我们在方法培训上注重总结提升,注重创新,成效显著,总结了许多成功的、典型的案例。

(三)用活动展开研究
活动是课题研究的有效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活动就谈不上研究。

因此,我们始终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

1.坚持开展学习活动。

我校围绕如何开展数学小调查、小课题、小设计、小操作、小游戏等主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讨,提升了教师“综合实践”本质内涵及规律的认识。

2.坚持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教师新课程实践能力。

3.坚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课题组建立QQ群,教师建立博客,课题组通过网站发布研讨话题,教师广泛参与,热情高涨。

(四)用评价激励研究
对教师的科研态度、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效进行积极的评价是科研管理的必要措施。

我校坚持以评价来激励教师研究,建立和完善了“泥河小学课题研究考核、奖励制度”来评价团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从科研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价教师个人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成果,对优秀团队和优秀实验教师给予重奖,在评职、评模等方面优先考虑。

七、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一)准确地把握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价值。

“综合与实践”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

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
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

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综合”,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

二是“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过程”。

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综合与实践课的设置,体现了数学学科教育的进步。

它对于数学学科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发展学生能力;其二,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面理解。

其三,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其四,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

其五,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

(二)构建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1、小课题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课题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发现问题,拟定方案→实际测量,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发展能力”的基本流程进行开发与设计,调控与指导,引导和补充,调整与再设计。

2、小操作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操作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问题,猜想尝试→探索规律,操作验证→汇报交流,回顾反思→应用规律,发散拓展”的基本
流程进行操作,做到:操作前猜想,操作中思考,操作后反思。

3、小调查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调查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方向,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图表→整合数据,综合分析→形成报告,提升能力”的模式进行操作,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评价等。

4、小游戏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游戏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引入游戏,激发热情→玩中体验,明确规则→实际活动,综合运用→师生评价,交流感悟”的模式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5、小设计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在小设计类综合与实践研究过程中要按照“明确问题,调查情况→讨论交流,制定方案→设计活动,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以课例为载体,检验“综合与实践”的基本教学策略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科学有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修订与完善,促进“综合与实践”活动优质高效地开展。

(三)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我校数学组教师组织了学生写数学小论文、编数学小报,制作数字电脑作品,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在校外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
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促进学生主动的去观察生活,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黄姗姗、张润璟同学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数字创作作品分别获省三等奖、市二等奖,洪江伟、夏保国等同学的数学小论文获县一等奖,张志贤同学数学小论文《十元没了》刊登在《快乐学习报》2018年48期上……
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目的,绝不是要消除差异性,而是为了给每个同学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数学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虽然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时不同,思维水平的高低不同,但只要教师能创设好平台,做到人人参与,亲身经历探索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就能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

课题的实施,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还戴上“数学”的眼镜深入到了实际生活中,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得更加有滋有味。

在这一年中,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究了“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旅游中的数学问题”、“拉面中的数学问题”、“汽车里的实际问题”、“报刊中的数学问题”、“商场里的实际问题”等问题,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资源。

(四)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师素养的群体优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我校坚持以求实精神抓好教育科研,用务实作风开展课题实验,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科研成果丰硕。

近两年,课题组数学教师送教下乡、公开课、一师一优课等超过20节,一批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磨炼中茁壮成长。

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撰写科研论文己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课题组长邢应喜的论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数学实验”的应用探讨》发表于2019年3月《新课堂》期刊上,论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初探》被2019年7月底的《安徽教育科研》录用,即将出刊。

该同志的《在数学综合与实践中践行“六个解放”思想》获合肥市教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郑世福老师的《数学活动课教学之我见》发表于2018年3月《教育学》上,刘兵老师的论文《内外兼修且行且思》发表在2019年2月《中国教育研究》上,张传贵老师的论文《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应用意识》发表在2019年1月的《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课题组汪清老师的《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郑世福老师的《解决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的策略》、张传贵老师的《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与引导培养》均获庐江县论文评比一等奖。

课题组多位教师的一师一优课、微课获市县级奖。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有15名数学教师参加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走过了一个陌生到熟悉,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教师们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形成了现代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确立了新的教学理论,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组成员邢应喜、朱少林、汪清老师在第二届乡村教师信息化大赛、小学数学实验说课大赛、小学数学教师课堂信息化大奖赛上获市县级奖;邢应喜、张传贵、刘兵等被评为合
肥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庐江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等、朱晓娟、许晓叁、王润华等所授数学学科获庐江县教学质量优胜奖。

3、激活了数学课堂。

教师通过研究,把“课题、课程与课堂”融为一体,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理性,更有活力,更有时代特色。

课题组刘兵老师被聘为庐江县小学数学送教下乡名师,他的课题研究课两次被庐江县师训中心选中,作为送教下乡展示课。

八、问题与思考
我校开展课题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课改的目标还有距离,与名校相比还有差距。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收获,也有思考与困惑。

1、如何使课题研究深入化、校本化、特色化,使其成为办学特色的生长点,我们正在思考着。

2、如何将教育科研成果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使科研效益最大化,我们仍在寻觅着。

3、如何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科研运作机制,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让教育科研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引掣,我们深感困惑。

课题结题是一个阶段总结,结题不等于研究结束。

课改任重而道远,科研之路很长很长。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勇于改革、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