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祝福/鲁迅同步训练
题型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

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

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材料二: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节选)
材料三:
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

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吃惊。

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

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
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D.《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D.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B.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C.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D.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
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4.根据材料一的观点,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的人称的异同,并说明理由。

题型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心理学上讲,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这绝不是______,事实就是如此。

不用多说,只要打开鲁迅的《彷徨》,看看《祝福》中的祥林嫂,一切都______了。

祥林嫂是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______安分,手脚也非常勤快——“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

”她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权利,她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祥林嫂如此朴素简单的人生愿望却因身边的种种人事而无法实现,她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在一片欢欣的“祝福”声中,在漫天的大雪之中,在族权、夫权和神权的重重枷锁之下,怀着对地狱的恐惧,一直被人们______的祥林嫂,最终“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和身体所受的折磨相比,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
B.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C.身体所受的折磨是无法和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相比的
D.因为它不但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显而易见不只唾弃
B.危言耸听显而易见不只厌弃
C.骇人听闻不言而喻不止唾弃
D.危言耸听不言而喻不止厌弃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她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B.她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C.虽然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D.虽然她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所追求的“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题型三:课内阅读
8.下列选项中,对《祝福》一文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祝福”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是祥林嫂命运转变的节点,作者以“祝福”为题,意在反思传统礼教。

B.鲁四老爷歧视寡妇出身、有着不幸遭遇的祥林嫂,他排斥祥林嫂参与祝福活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C.柳妈对祥林嫂的好意是假装的,她表面上愿意帮助祥林嫂赎罪,但实际上是想给祥林嫂造成更重的精神压力。

D.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受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

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折射出鲁镇的传统和闭塞。

E.作者虽然对祥林嫂的遭遇感到不幸,但仍期待普通民众过上好日子,“祝福”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百姓的热爱。

9.“画眼睛”是小说《祝福》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作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其作用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时是“顺着眼”,侧重表现她安分耐劳的特点。

B.写祥林嫂再到鲁镇时虽然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则是她人生路上遭受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C.写“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只见她“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表明她在长期的迫害、打击下精神已经麻木。

及至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是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希望的结果。

D.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详细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10.鲁迅是位细节描写大师。

他在《祝福》中对祥林嫂集中进行了三次外貌描写,在这三次描写中,鲁迅都对其眼睛进行了极其精细、精彩的刻画,试分析这三次眼睛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

第一处:她不是鲁镇人。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

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第二处: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

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三处是按祥林嫂生平排序的)
11.祥林嫂被绑架回去后,“可恶!”“然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可恶的是,暗地里拖走了祥林嫂,有失鲁家体面,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B.卫老婆子可恶,她不该介绍祥林嫂到鲁家做工,然而把她弄回去,
也是应该的。

C.可恶的是祥林嫂被拖走了,四婶只得自己作饭,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D.可恶的是祥林嫂,她不该出来做工,然而把她弄回去,也是应该的。

参考答案
1.C 2.D 3.A 4.同:都运用第一人称:
材料二:外部第一人称;材料三:内部第一人称。

理由:
《祝福》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人,但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大卫·科波菲尔》的“我”是故事的主人公和当事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错,曲解原意、夸大事实。

根据原文第4段中的“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

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可知,应是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

另外,选项中的“小说”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乙己》为例,并非说所有小说如此。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D.“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错,根据原文第3段中的“以第一人称叙述所
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兴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以及第5段中的“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可知,原文只是说“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而不是“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把推测说成既定事实,表述绝对夸大其词。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错,曲解原意。

根据原文第2段中的“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述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可知,选项中“只有……才能……”的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意思不符。

C.“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错,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第3段中的“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可知,选项中的表述扩大了范围。

D.“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错,无中生有。

根据原文第4段中的“‘我’虽是故事的叙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可知,选项中“以旁观者的身份……的艺术效果”的表述于文无据。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不同材料并归纳概括的能力。

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和视角来写作(材料一),“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材料二),“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材料三)得出相同点——都运用第一人称。

结合“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材料一),看材料二中叙事视角“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可知材料二用的是外部第一人称。

理由:《祝福》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人,但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结合材料一“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分析材料三“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

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吃惊。

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可见《大卫·科波菲尔》的“我”是故事的主人公和当事人,所以是内部第一人称。

5.D 6.B 7.C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语段陈述的内容可知,括号里的句子以“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为主语更合适,据此排除AC两项。

根据括号后的句子“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可知,括号中的句子突出的应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带给人的不好的影响,D项比B项的表述更能突出重点,且句子中“因为……,更为主要的是……”的表述与“从而……”衔接更紧密。

排除B项。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结合原文“这绝不是……,事实……”可知,应用“危言耸听”。

第二空,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原文中有“不用多说”,应用“显而易见”。

第三空,不只:不但、不仅,多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中。

不止: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原文有“也”,应用“不只”。

第四空,唾弃:鄙弃。

厌弃:厌恶而嫌弃。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人们是“厌恶、嫌弃”祥林嫂,应用“厌弃”。

分析可知,B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
其一,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相同,故每一分句的主语都应放在关联词之后,所以应把“她”移至“虽然”之后,排除B项。

其二,不合逻辑,“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和“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应互换位置。

排除AD两项。

故选C。

8.CE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C.“柳妈对祥林嫂的好意是假装的,她表面上愿意帮助祥林嫂赎罪”说法理解有误,柳妈是一个“吃素的善女人”,她认为自己完全出于善意,想帮助祥林嫂找到办法赎罪,救祥林嫂出苦海。

不能说是“柳妈对祥林嫂的好意是假装的”。

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极深,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当作挽救祥林嫂的灵丹妙药,从而给祥林嫂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柳妈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E.“‘祝福’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百姓的热爱”理解有误。

小说的题目是“祝福”,内容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并无“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百姓的热爱”之意。

故选CE。

9.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

D.“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并不能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详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悲惨,真正揭示根源的是对鲁镇其他人的态度和鲁四老爷家的“规矩”。

故选D。

10.(1)最早(第一处)写祥林嫂“顺着眼”,写出了她初到鲁家的怯生,性格的温顺与善良。

再者(第二处)写祥林嫂“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表明祥林嫂依然那么温顺、善良,但经过丧夫丧子的重大打击,已极度悲哀,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最后(第三处)写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表明祥林嫂在被鲁家赶出后沦落为乞丐,已经完全绝望、麻木,仅仅是个“活物”罢了。

(2)三次眼睛细节的描写,写出了祥林嫂命运的每况愈下;三次描写层层深入,对照鲜明,震撼人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中,对其眼睛的描写极其细致、极“特写”,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运用白描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特别是对眼睛的细致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

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

第一处写祥林嫂“顺着眼”,揭示了祥林嫂初到鲁镇由于自己刚死了丈
夫的特殊身份且又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怯生心理,同时显示了祥林嫂温顺、善良的性格特点。

“顺着眼”,突出的是祥林嫂安分守己的性格,体现的是她吃苦耐劳的品质,展现的是她良好的身体状态。

“顺着眼”的新寡,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

可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封建社会当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悲剧的开始。

第二处写祥林嫂虽然还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说明祥林嫂仍然温顺、善良,但这次到鲁镇是经历了丧夫丧子。

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很明显是今不如昔了。

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难得的抗争后她还是不幸的,她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从她“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的“眼光”里,我们不难看出,这时她忍受的精神痛苦,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发展着。

第三处,写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这时的祥林嫂已经被鲁家赶出家门沦为乞丐,眼睛“间或一轮”仅仅证明她是一个“活物”罢了。

无疑她已到了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的地步。

这表明她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这里的“画眼睛”,更能给读者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深沉的悲哀。

这三次对祥林嫂眼睛的细节描写,层层深入,对照鲜明,给读者极大
地震撼,不仅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还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使得祥林嫂的命运每况愈下,最终走向死亡的境地。

1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广泛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内容,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这句话是对鲁四老爷的语言描写,应从鲁四老爷自私、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本质出发去理解。

“可恶”是在祥林嫂被抢以后说的,是对大白天在面前抢人表示气愤,认为祥林嫂有损鲁家尊严;“然而”是说祥林嫂婆家抢人也有理,表明了鲁四老爷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

排除BCD。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