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学好母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面对英语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持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引起每一个跨文化交流者的重视。
跨文化交流者应加强对母文化的英语表达。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文化输出与文化输入同等重要。
由于对母文化的英语表达研究不够,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国外的优秀文化,甚至垃圾文化,大量涌入我国,而中国的优秀文化却难以输出。
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儒道(Confucianism/Taoism)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母文化的英语表达研究,加强对母文化的学习,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语言技巧。
只有拥有自己的母文化,才有资格进行必要的跨文化交际;只有对母文化充满自豪和自信,才有可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平等地位。
此外,母语知识及文化的欠缺会闹出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例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抗战究竟和谁开战,把抗战译成anti-war或against war;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中华文明有多少年的历史……这样的人即使英语水平再高,恐怕也胜任不了跨文化交际的任务。
二、平等与尊重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融。
这要求交际双方平等相待,彼此尊重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强加给别人。
这一方面意味着我们要主动理解和适应外国的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也应该期待对方了解熟悉我们的文化。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的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许多时候都在过分强调对外国文化的适应,要求学生以目标文化成员的方式看待事物。
但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使用别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结果只能使英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最终以别人的价值观替代自己的价值观,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讲,会使我们丧失独立、平等的交际主体的地位。
平等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理解对方,而不改变自己。
我们一方面要主动了解外国人的文化,另一方面还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使交际对方理解和喜欢我们的文化。
然而,实践中我们重求同而轻存异,有时甚至不惜抹杀事物的本质特征,以求得交际的成功。
例如,他壮得像头牛译成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 (他壮得像头马),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他得了红眼病译成His eyes are green with envy (他的眼睛都嫉妒绿了),有些黑白混淆。
如此种种,倒是符合了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中国文化及其底蕴的丧失,显得不伦不类,这不符合平等的交际原则。
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白乐桑认为,通过语言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外国人觉得中国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中国人自己却似乎比较忽视。
你明明叫张三,为什么一跟外国人介绍自己,就要倒过来说是“三张”?他强调不要盲目地去“适应”外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语言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纯洁性。
其实,我们在适应外国文化的同时,不应该忘记外国人也是可以适应我们的文化的。
“同志”(comrade) 一词就是极好的例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现在这个词已脱去了政治色彩,被规范英语所接受。
当年尼克松访华时,在谈到发展中美关系的紧迫性的时候,曾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几十年后,克林顿总统在访华演说中也引用了一句中国成语“实事求是”(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美国《时代》(TIME)周刊是一家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几乎每期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这些文章很多都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不仅如此,《时代》周刊还音译或直译了大量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如:Beida(北大),renmin(人民),hukou(户口),
yaotouwan(摇头丸),iron-rice bowl(铁饭碗),to meet Marx(见马克思),to keep one eye open and one closed(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to dive into the sea(下海)等。
平等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准则,忽略了这一点,就变成了强迫或献媚。
对那些优秀的中华文化要大胆继承和表达,并且使交际对象理解和欣赏。
汉语里有很多来自英语文化的典故、成语和词汇。
我们知道“潘朵拉的盒子”(a Pandora’s box),“丘比特之箭”(Jupiter’s arrow),“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 dears),“斯芬克斯之谜”(Sphinx’riddle);我们熟悉“福尔摩斯”(Holmes),“夏洛克”(Shylock),“汤姆叔叔”(Uncle Tom),“罗密欧”(Romio)。
此外,我们看好莱坞大片(Holywood),听爵士音乐(Jazz),穿耐克(Nike),喝可口可乐(Cocacola),吃麦当劳(Mecdonald)……那么,英语民族能不能理解和接收来自中国的典故、成语和习惯表达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现实却是我们缺乏应有的自信。
许多人都认为这样会破坏英语的规范,造成交际的失败,但事情也许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三、以我为主是跨文化交际的实质
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是西方价值观的实质。
美国人从小到大都知道,“自我”是世界的核心。
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也就意味着跨文化交际是以我为主的。
此外,异国人是不大可能彻底本土化的,一是很难做到,二是没必要这样做。
跨文化交际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的合作。
比如说,我们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英语中相似的表达是like mushrooms (像蘑菇一样)。
英国没有竹子,甚至连bamboo(竹)一词也使外来语,所以英国人就不可
能以竹咏物;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对竹有好感。
如果一味地迁就外国人的理解力,把雨后的春笋变成蘑菇的话,那么,“胸有成竹”、“青梅竹马”、“竹篮打水一场空”又该如何处理?把它们统统变成“蘑菇”就能保证交际的成功吗?
中华文化拥有厚重的人文沉淀,无数次的文化碰撞和交融,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稳定的结构与模式,并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同的文化主体,它体现了我们的人际关系、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文化即我,我即文化。
有跨文化交际,就有自我的流露和彰显,而自我是体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