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教程(考试复习题)
一、什么是“荷马史诗”,简述《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
答:“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极其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风尚等各方面的情况。
笼统说来,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这主要是因为史诗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拼搏进取、建立功勋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它分为两部,一部叫《伊利亚特》,一部叫《奥德赛》。
具体而言《伊利亚特》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主题是歌颂战争中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经历为题材的作品,其主题是赞美人凭借意志和智慧与自然力的顽强拼搏,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
二、什么是“阿卡琉斯之踵”,简析阿卡琉斯的形象?
答:“阿卡琉斯之踵”: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
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阿卡琉斯的形象:他是一个以英雄主义为核心同时又具有丰富人性的文学形象。
忘我的残忍的战斗精神,天真温厚善良的情感,再加上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这三点构成了阿卡琉斯性格的三角形,它的核心是个人本位。
阿卡琉斯还是希腊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代表性形象,也是一个具有普遍人生哲理意义的形象。
如果扩及到我们人类的生命价值观上,阿卡琉斯的形象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即:是平庸而长寿,还是辉煌却早亡。
前者重在企望生命的数量和长度,后者重在追求生命的质量和强度。
三、简析奥狄浦斯王的艺术形象?
答:奥狄浦斯是一个抗争命运的英雄,又是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
它的形象典型意义主要在于:在与残酷而强大的命运的斗争中,表现出具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人应有的顽强和不屈。
作者以奥狄浦斯顽强的意志和英雄行为鼓舞人们去面对厄运,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反抗命运的正义性,但也通过他的毁灭多少表现了人的意志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思想,从而写出了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人面对强大而异己的自然和社会力量时内心的迷惘和无奈。
四、简述《奥狄浦斯王》的主题思想?
答:《奥狄浦斯王》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现人的意志与邪恶命运的强烈冲突;(2)表现男性潜意识中的恋母欲望;(3)表现人的有限能力与永恒法则之间的对立;(4)表现人的弱点在于对邪恶力量的恐惧与逃避,它的主题其实体现了人对自身罪恶的逃避,残留在文明人潜意识中的动物原型,以邪恶命运的面目出现。
(5)表现对人性恶的果报。
五、简述但丁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
答: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同时也是中世纪文学向近代文学过渡的标志。
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流放前,也就是青年时期,他主要创作了抒情诗集《新生》,这是他献给贝娅特丽丝的31首恋歌,表现了摆脱禁欲主义,追求纯洁爱情的思想,是对理想、信仰、偶像的抒情。
第二时期是流放后,主要有《论俗语》、《飨宴》、《帝制论》三部论著。
其中《论俗语》是研究与拉丁文相对立的各区域方言的著作,综合了各地区俗语的优点,提炼成一种“光辉的俗语”,从而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飨宴》是第一部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作品,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帝制论》提出政教平等,分离的观点,反对教会干涉政治,对欧洲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他的这些创作中,长诗《神曲》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诗人探索个人、民族、人类精神出路的心灵使,也是中世纪文学中深广反映时代、社会的伟大诗篇,有“中世纪史诗”之称。
六、分析《神曲》思想和艺术的两重性?
答:《神曲》的两重性一方面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烙印,这是《神曲》思想倾向上的局限性。
它所表现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从整体都属于中世纪唯心主义的基督教思想。
《神曲》的两重性另一方面是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这是《神曲》思想倾向上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表现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热切关怀上;(2)表现在对世俗生活的热切描绘上;(3)表现在对现实社会各种邪恶势力的批判上;(4)表现在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批判上,对文化知识和人的才能智慧的歌颂上;(5)表现在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批判上,对自由爱情的赞颂上。
总之,《神曲》在思想内容上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是突出的。
七、简述《神曲》的艺术特征?
答:《神曲》具有梦幻故事的形式,象征寓意的手法,象征性的结构,这都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特征。
但具体描写三界时,都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运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宏伟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多彩的描绘。
(2)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生动贴切的比喻;(4)巧妙而严谨的结构布局;(5)生动活泼的意大利俗语。
八、什么是文艺复兴?什么是人文主义?
答:“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
它是16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而后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由于古希腊文学艺术重新受到重视,故名“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是以为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和以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矛头指向教会统治和神学思想。
它的主要特征是: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提倡幸福在人间,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崇尚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
命要求。
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新文学——人文主义文学的指导思想。
九、简述《堂·吉诃德》的创作动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答:《堂·吉诃德》的创作动机:“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即通过打击骑士小说来打击封建制度。
它的影响有三点,分别是:(1)打击了骑士文学,这在当时文坛具有进步意义;(2)给人们展示了当时西班牙包罗万象的社会现实;(3)曲折巧妙地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十、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答:堂·吉诃德是当时西班牙社会新旧交替时期一个以特殊方式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形象,其性格特征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一方面是一个可悲可笑的疯子——耽于幻想,脱离实际,发疯胡闹,行动与思想不谐,动机与效果背离;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可敬可爱的英雄——目标高尚,境界崇高,“永远前进”,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学识渊博,观点进步。
这一形象最显著的特征是敢于幻想,脱离实际,发疯胡闹。
除此之外,堂·吉诃德形象还蕴含有深刻的哲理意蕴:(1)反映了人类行动和思想不契合的可笑;(2)提示了人类动机与效果相背离的荒诞。
十一、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答:莎士比亚22年(1590—1612)的创作道路主要分为两大时期,一个是诗歌创作时期,主要创作了154首抒情诗和2部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及《鲁克丽丝受辱记》。
另一个是戏剧创作时期,共写了37部半的剧本,分为三类。
(1)历史剧,写了英国300多年的历史;(2)喜剧,主要歌颂友谊和爱情,这一时期的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威尼斯商人》是其喜剧代表作。
(3)悲剧,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最高水平,作品表现了一种悲愤、阴郁的情调,由对人文主义理想的歌颂转为对现实的严峻批判,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
其中,在他的创作中,代表作有《暴风雨》,被称为莎士比亚“诗的遗嘱”,也被称为传奇剧时期。
十二、分析哈姆雷特的性格历程及其悲剧成因?
答: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其思想性格经历了“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行动的王子”—“悲剧的王子”的典折复杂的过程,变化而统一。
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客观上看,当时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处于萌牙状态的先进势力还不能战胜强大的恶势力。
从主观上讲,人文主义者及其思想本身也存在局限(如哈姆雷特的英雄史观,宗教迷信思想)。
十三、简述《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
答:《哈姆雷特》主要有以下艺术成就:(1)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戏剧结构具有广阔性;(2)戏剧冲突紧张尖锐,富有深度;(3)人物形象个性鲜明;(4)语言丰富生动,语体多样且个性化。
十四、什么是“莎士比亚化”,什么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答:“莎士比亚化”就是充分遵循艺术规律,让思想倾向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它是对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征的总概括,目的在于要求作家们像莎士比亚那样进行创作。
莎士比亚化是形象思维的艺术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命题,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享利四世》和《温莎风流的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
它是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没落骑士的典型形象,既属于贵族阶级又落入贫民之中,既是下层人民又和贵族阶级有联系。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的活动,真实地描绘了上自宫廷下到妓院的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中心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背影,所以也叫“五光十色的社会背景”。
十五、什么是“古典主义”?什么是“三一律”?
答:“古典主义”是17世纪发端于法国而后辐射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
因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作品为典范,故名“古典主义”。
“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要求戏剧创作必须遵循的三个铁的律条,由布瓦洛根据古希腊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提出。
即:一部戏剧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故事只能发生在一个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
“三一律”是专制王权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其优点是舞台时空的高度凝练,戏剧情节的紧凑集中等,其弊端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等。
十六、简述莫里哀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答: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的缔造者和伟大代表。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其中第一时期为积累时期;第二时期强化了他的创作欲望;第三时期,提高了他的写作才能。
他的一生共写了30个剧本。
(1)早期(1658—1663),代表作《太太学堂》,这是作者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大型喜剧。
它的产生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同时开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
该剧为莫里哀赢得1000利佛尔年金,荣获“优秀的喜剧诗人”称号。
(2)中期(1664—1668),这一时期是莫里哀创作的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揭露贵族阶级荒淫无耻的《唐璜》;提露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吝啬鬼》;揭露教会僧侣的《伪君子》是莫里哀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欧洲古典喜剧的杰作。
(3)后期(1669年以后的创作),后期莫里哀继续发挥前两期所表现的主题,揭露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坚持反封建的方向。
代表作《司卡班的诡计》塑造了一个平民智者仆司卡班的形象,赞美了下层人的智慧。
十七、为什么说达尔杜弗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答:达尔杜弗是外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后成为职业宗教骗子。
这个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
伪善本质。
达尔杜费形象的主要特征是表里不一,虚伪歹毒。
具体可分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
首先,达尔杜弗是一个贪图物质享受的宗教骗子。
其次,达尔杜弗还是一个心地龌龊的好色之徒。
第三,达尔杜弗更是一个处心积虑攫人家产的流氓恶棍。
十八、简述《伪君子》的艺术特征?
答:《伪君子》的艺术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基本遵循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3)在喜剧中含有不秒悲剧性因素;(4)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
十九、以《伪君子》为例,分析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答:在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中,戏剧方面最有成就,其中《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最著名的喜剧之一。
它凭借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崇高的美学价值,使得这出喜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
这部喜剧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的原则,它结构严谨,矛盾集中尖锐,层次分明。
法国古典主义的作品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征在莫里哀的《伪君子》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1)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
在《伪君子》中,答尔丢夫最后当虚伪骗不了人的时候,露出凶像,串通法院,以执行“契约”为名,要赶走奥尔恭,还向国王控告奥尔恭是政治犯,妄图把他置于死地,想达到永远霸占他的财产的目的的时候,幸亏国王明察秋毫,将答儿丢夫绳之以法。
在此赞美了王权,表露出对自己的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
古典主义的出现受到了王权的支持和扶植。
王权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古典主义原则的制定和落实。
(2)思想上崇尚公益理性,压制个人情感。
(3)艺术创作上模仿古典,重视规则。
在创作手法上遵循了“三一律”的原则, 在人物塑造上符合“类型说”的规定,并在中心思想上赞美了王权、拥护王权,打破了古典主义把喜剧和悲剧绝然分开、不得交错的“风格整一”法则。
而也正因为这些特征,恰恰又烘托出其本身的主题。
使得这出喜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在古典主义文学史上能闪耀的绽放光芒。
二十、什么是“启蒙运动”,简述“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18世纪发端于英国而后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但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强烈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启蒙运动是当时欧洲阶级矛盾尖锐、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产物,因倡导用科学知识去启迪人们的蒙昧无知,故名“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们运用文学广泛而鲜明地宣传启蒙思想,于是就有了启蒙文学,也叫“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倾向;(2)全新的题材和主人公形象;(3)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4)多样而新颖的体裁。
二十一、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被称为该运动的两位主将(作家)是谁?
答:“狂飙突进”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的德国,因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是德国资产阶级文学青年发起的一场全国性的文学运动,他们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崇拜天才,鼓吹个性,讴歌自然,重视民间文学,具有强烈的创造激情和反叛精神。
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但比启蒙运动具有更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其中被称为该运动的两位主将分别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二十二、分析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形象,并指出两者的辩证关系。
答:在诗剧中,浮士德和靡非斯特,一善一恶,一正一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构成辩证的统一体。
首先,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性格是对立的。
其次,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又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统一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靡非斯特的“作恶”在客观上有“造善”的功能,他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的“恶动力”。
另一方面,浮士德的“内宇宙”也是一个善恶统一体,他贪婪美色,沉溺于物质、感官享受,爱慕权势、虚荣,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也就是说在浮士德的深层性格中,就潜伏着一个靡非斯特。
第三,浮士德的善与靡非斯特的恶,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性的两面(人类的一重性),即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从现象上看是两个,从本质上讲是一体。
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这一对矛盾统一体,是歌德运用辩证法的杰作,它以丰富的哲理意味和寓言色彩,给后世读者以无尽的启迪。
二十三、简析魔鬼靡非斯特的形象所体现的积极意义?
答:魔鬼靡非斯特形象的内涵也是复杂而丰富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巨人式的恶棍”或者叫做“恶巨人”的形象。
第一,靡非斯特是作为天帝和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也就是说他是罪恶和否定精神的象征。
第二,靡非斯特还具有造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善的推动者。
第三,靡非斯特还具有社会批判的意义,是丑恶的揭露者、哲理的昭示者。
二十四、简析浮士德的主题思想?
答:《浮士德》通过浮士德这一象征性的形象,概括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思想探索的全过程,肯定了顽强奋斗、不怕失败,以集体劳动创造生活的美好理想,强调了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积极意义;否定了脱离实际的知识追求、低级庸俗的官能享乐、狭隘自私的爱情生活、空幻的艺术沉醉以及为封建王朝服务的政治企图,是一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精神发展史的艺术总结。
二十五、什么是“浮士德”精神?
答:“浮士德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是永不满足、不断探索和勇于实践。
二十六、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
答:19世纪前30年发端于德国而后席卷整个欧美的一次资产阶级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思潮。
由于普遍采用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故名“浪漫主义”。
其主要特征(1)描写理想(理想性)。
(2)突出感情(抒情性)。
(3)注重景物(自然性)。
(4)热爱民间文学(民间性)。
(5)体裁多样,手法夸张,词藻华丽(夸张性)。
二十七、简述雨果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答: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伟大旗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圣手。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揭露专制暴政,同情贫苦人民的不幸,宣扬人道主义思想。
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时期:(1)流亡以前的作品(1951年前)。
.诗剧《克伦威尔》及其序言,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浪漫主义时期。
剧本《艾尔那尼》的上演引起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并以浪漫主义的胜利而告终。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雨果仅次于《悲惨世界》的著名作品,富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
(2)流亡期间的作品(1851-1870)。
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主要内容是揭露拿破仑三世的残暴统治。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代表作。
长篇小说《海上劳工》(1866)和《笑面人》是浪漫主义作品。
(3)回国后的作品(1870后)。
发表了长篇小说《九三年》,标志其人道主义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世界观。
二十八、分析冉阿让的艺术形象?
答:冉阿让的思想性格变化而统一。
他既是一个源于现实的穷苦人民的代表,又是一个理想化的人道主义的圣者。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满社会,图谋报复。
(2)良心发现,重新做人。
(3)完全利他,成为人道主义化身。
作家通过冉阿让的形象,一方面(主要是主人公前半生的悲惨不幸)反映了贫苦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和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劳动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另一方面(主要是主人公后半生的博爱忘我)宣传了道德感化社会,拯救人类灵魂的主张,极大地张扬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追求。
二十九、简述《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
答:《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描写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说明社会是造成他们不幸的根源,这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
第二,肯定人民反抗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及其制度的正义性。
第三,阐明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这是贯串全书的根本思想。
三十、简析《悲惨世界》的艺术特征?
答:《悲惨世界》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紧密结合。
(1)情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巧合与离奇。
(2)人物形象的配置和描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风格上的政论性。
(4)语言富有激情。
31、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发端于法国而后席卷整个欧美的一场资产阶级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
因倡导如实反映生活,故名“现实主义”;因对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被高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其基本特征:(1)客观性,强调冷静地观察现实和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2)批判性,以强烈的批判精神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3)典型性,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人道性,人道主义是批判现实主义借以批判资产阶级罪恶和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
三十二、论于连是个人奋斗,个人反抗社会的典型形象?
答:于连是封建王朝复辟时期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典型形象,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形象。
横的来看于连的性格既具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纵的来说,于连的性格历经了反抗、妥协、堕落、再反抗的四个阶段。
于连的一生奋斗,激荡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激情,也充满着追求个人幸福成功的利己主义欲望。
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于连对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反抗属于个人主义的反抗,因而一旦发迹很容易妥协,他的形象鲜明的表现出小资产阶级的反抗性、妥协性。
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于连身上表现出的坚定的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需求。
司汤达通过于连的形象表现了强烈的反复辟反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也表现了受压抑的一代年轻人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想。
三十三、简述《红与黑》的主题思想?
答:《红与黑》虽然写的是复辟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的奋斗史,但却具有深刻的政治内容。
小说突出地表现了王政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黑暗,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关系与紧张的政治空气;复辟贵族阶级的飞扬跋扈和故态复萌(流亡国外的贵族首领木尔侯爵成为“法兰西大臣”、残留国内的外省贵族德·瑞那因反革命有功出任市长),人民群众正在酝酿着一场反复辟的斗争(他们普遍追念大革命时代,怀念拿破仑、敌视复辟王朝),从而表现了反封建的政治主题。
作者肯定人对幸福的追求,称颂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崇高“意志力”,认为在险恶社会里,人不得不用善恶两种手段去实现理想。
表现了司汤达对复辟王朝反对本质的清醒认识,对于连这个优秀平民青年的无限惋伤。
三十四、简析《红与黑》的艺术特征?
答:《红与黑》的艺术特征:(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准确细致的心理描写;(3)时空交错的结构。
三十五、什么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五大思潮?
答:西方近代文学的五大思潮包括:(1)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2)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3)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4)19世纪初(前30年)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5)19世纪(30年代后)和20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