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附板书共两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生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通过自学、合学、展学,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的语言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通过阅读链接资料、联系实际,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随着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突出背景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可以先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

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

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1.2记忆力迅速增强六年级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

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

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

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的一大前提。

四、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搜集有关的图片和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块一创设情景共话春节
1.播放本地大年三十放烟火的情景,让学生聊聊: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现在,我们就跟随着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
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4.简介老舍和春节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京味儿”语言
1.自主读课文,要求如下: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字词句
(1)多音字空竹店铺间断正月分外白云观万象更新
(2)轻声词饺子栗子风筝亲戚骆驼
(3)出示句子一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①指名读句子正音
②说说这里的“杂拌儿”、“零七碎八儿”、“玩意儿”指的是什么?(出示杂拌儿、蜜饯和空竹图片)
③这几个词语和我们平时遇到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儿化音,带着浓浓的京味儿),用上这些京味儿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京味儿是北京特色,这样描写也是为了突出北京过年时的特色食品与玩意儿。

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


④文中还有带有这样京味儿的词语或句子,再去找找。

预设:一擦黑儿摆摊儿
齐读这些带京味儿的词语
(4)出示句子二
腊七腊八,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理解“闲在”意思,完成语文作业本
第3题的(2),并校对答案。

板块三借助表格理清脉络
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完成语文作业本第3题的(1),并校对答案。

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带时间词的句子,并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生完成后,填写作业本表格第一栏)
5.出示表格,理清表达顺序。

时间风俗详细 / 简略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从腊八起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正月初一
正月初五、初六
挂灯笼、燃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大人照常做事、学生上学
(1)自主读课文,找找老北京的风俗,用简要的词语填在作业本第4题表格第二栏里;
方法提示:对应课文相关内容梳理;课文中能直接提取的直接提取,不能的自己概括;按顺序概括,尽量不缺漏。

(2)小组合作学习,补充修改作业本,指派代表发言
(3)学生借助表格,完整地说一说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板块四分清主次了解课文详略安排
1.阅读单元导语,说说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什么?
2.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说说哪几天是详细写,哪几天是简略写?并填写在作业本表格第三栏里。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
板书:详略得当
3.老舍先生在描写北京的春节时为什么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其他日子则简单提及呢?
4.小结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独特风俗,而最能表现北京独特风俗的莫过于这几天,这几天是北京春节的高潮。

所以要想写其他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

因此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能帮助我们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板书设计:
板书:主次分明
《北京的春节》板书
老舍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写批注、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体会北京春节风俗的喜庆热闹温馨。

2.联系生活和阅读体验,感受节日风俗中的民族情感和传统文化。

教学流程:
板块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在词句朗读中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充满京味儿的语言魅力,借助表格梳理了不同时间人们的活动。

请回忆一下,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板块二学习“腊八”部分学法引领
1.学习“腊八”部分出示学习要求:
轻声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勾画出最能突出“腊八节”风俗特点的地方,想想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

在感触最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1)学生默读、圈画、写批注。

(2)指名交流
(3)预设句子一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这里写了腊八的什么风俗(熬腊八粥)
出示腊八粥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经验,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风俗特点的,引导学生交流所写批注。

(抓住各种、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等描写,用比喻的方法写出腊八粥的食材多,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向往。


预设句子二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句话写了腊八这一天泡腊八蒜的风俗,作者又是如何写出风俗特点的?
(抓住“色如翡翠、色味双全”等描写,体会腊八节的美好,以及人们在这一习
俗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感。


(4)有感情地朗读“腊八”这一部分。

(5)请学生谈谈在自己的发现:作者在写腊八风俗时候,抓住了哪些重点,如
何写出特点的?
(6)小结
作者重点描绘了腊八这天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抓住腊八粥食材种类
多,腊八蒜色如翡翠、色味双美,使得腊八节的风俗特点更加突出,人们在这一
天的喜悦心情也跃然纸上。

(板书: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板块三运用学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
1、学生自主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描写“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风俗的相关段落,思考作者重点描绘了哪些风俗,画出有关语句。

2、仔细品读圈画的语句,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风俗特点的,圈画关键词句,做简单批注。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小组合作,合作要求:商量确定,选择其中的一个时间进行交流。

从“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中选一个最感兴趣的来品读,合作完
成学习单。

(动作快的,可以选择两个内容)
《北京的春节》学习单
时间
体现风俗的语句
(可以略写)
如何抓住重点,写
出节日特点的。

谈体会
3.小组进行全班交流,先交流勾画的语句和体会,再说说如何抓住特点写出节
日特点的,最后其他组补充。

(根据小组回答,随机显示内容)
预设一过除夕享受热闹团圆
如果学习交流除夕,可以出示语文作业本第5题(1)
除夕热闹,从哪里感受到的,独立完成作业本第五题。

小结: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从味道、颜色、声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突出了除夕热闹的特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朗读:
闭上眼,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热闹团圆的除夕之夜吧!过年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普天同庆的热闹,让我们读起来——
预设二逛元宵赏花灯
老北京的元宵节,呈现在你眼前的又是怎样的画面?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花灯的语句,读懂写出了哪些特点(数量多种类多),这里的“清一色、一律、通通”能不能都改成“都”?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丰富性。

朗读感受元宵节的风俗特点。

预设三腊月二十三了解祭灶习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作者抓住小年祭灶王的习俗,重点写了街上卖糖的情景,吃糖习俗的来历,使得风俗特点更加突出。

预设四大年初一享孩提之乐
小组汇报后,教师穿插提问:10自然段中描写了大年初一不同人的活动,特别是写了孩子们逛庙会的事。

请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还描写了孩子们过春节的哪些活动。

(目的完成课后习题2)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

除夕---穿新衣放鞭炮守岁
腊月二十三之前---买杂碎儿爆竹零七碎八儿
元宵节---吃元宵放花炮赏花灯
初一--逛庙会
这些春节的活动都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板块五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讨论交流
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祥和、喜庆、团圆的情景,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我们对详写部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过春节的热闹和隆重。

)2.阅读链接
自主阅读“阅读链接”,引导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老舍先生写“做年夜饭、吃团圆饭”都只用了一句话,而斯妤对年夜饭的准备描写十分细致,满纸都是大人们的忙碌;《北京的春节》是用第三人称写的,《除夕》是第一人称写的,重点抓住围炉的风俗,写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4.欣赏各地人民过春节的图片
5.写话,完成作业本最后一题。

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请把你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写下来。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板书
热闹祥和喜庆团圆
写作特点:以时间为顺序详略得当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通过带儿化音的词语,初步感受老舍文章语言的“京味儿”。

2.通过自学、合学、展学,借助表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发现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把握详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读准多音字,会写“蒜、醋”等15
个生字,积累“万象更新、无暇顾及”等。

2.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借助表格,找出表示时间的重点词语,了解北
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借助表格,深入了解北京
独特的习俗活动及特点。

3.通过交流表达,结合语文要素,联结“词句段”,体会详略安排得当的好处。

运用“阅读链接”展开比较阅读,联系生活,迁移运用,丰富对习俗文化的内涵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得详写的秘诀。

四、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学:自读课文,试着完成《语文作业本》第4题。

2.查阅北京春节各个习俗的活动和意义,教师要做到对此充分了解。

3.制作课件,收集其他经典的民俗描写片段。

(一)、学习单元篇章页,导入课文
1.阅读单元篇章页,了解单元主题以及语文要素。

(1)理解“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2)阅读单元目录。

(3)了解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

2. 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的哪些习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走入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

(老舍简介)
(二)、学习字词,感受“京味儿”
1.字词检查
(1)第一组:多音字
掺和.、正.月、店铺.、间.断、分.外、白云观.、万象更.新
(2)第二组: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擦黑儿摆摊儿
①联系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②老舍是北京人,又是语言艺术大师,他的文章,语言充满了“京味儿”。

放入句子读一读,体会“京味儿”。

③除了这种带儿化音的词语,课文里还有一些词语也特别具有北京的地方色彩,比如:老年间闲在。

联系句子猜一猜意思。

(3)第三组:
热情、自傲、展览、蒜瓣、饺子、货摊、眨眼、除夕、春联、通宵、燃放、鞭炮、开张、除非、小贩、彼此、贺年、轿车、骆驼、恰好、万不得已、截然不同、悬灯结彩
①自由读一读,记一记。

②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4.自我检测:认真仔细地完成作业本的第1、2、3题。

5.校对互批
(三)、交流预学内容,梳理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学习活动一:梳理内容,了解习俗
【自学】梳理内容,填写表格。

(预学完成)
【合学】
(1)说一说: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2)理一理:梳理小组的学习成果
(3)论一论:观察梳理好的表格,说说有什么发现?
【展学】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1)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这么多习俗的介绍得非常清楚。

默读课文,快速勾画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北京的春节时间跨度长,风俗活动多,哪些天写的详细?哪几天写的简略?(订正修改表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画线部分内容的意思。

(1)新年时,所有的景象和事物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
(2)除夕夜,家家都亮着灯光,从天黑一直到天明。

()
(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没有丝毫形同之处。

()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还借助表格梳理了课文的内容,大致了解了北京春节的风俗活动,课后请你向家人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

△绘声绘色地把课文朗读给家人听
△用自己的话清楚有条理地介绍
五、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