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课件-七个铜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句话震撼人心,辛苦找了一下午的铜板,最后还是没能 洗成衣服,富于戏剧化的结尾,揭示了贫困对穷人的愚弄。
语言分析
!默读全文,抓住“笑”这一线索,理解“笑”的内涵,并回 答下列问题。
▲ (1)对比分析以下几次母亲“笑”的含义:
★①母亲和“我”找缝纫机抽屉里的铜板时的四次 笑:其一,“小铜板呢。”我母亲笑着说。其二, “它们就在这儿啦,在里头啦。”她咯咯地笑着说, 不慌不忙地把抽屉搬起来,“假如只剩一个的话, 那就应该在这儿。”其三,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我 们从经验中知道一个铜板多么容易滚走。其四,天 晓得我们在这唠叨不休的谈话中间笑得多起劲。
第三部分:发展(从“下午喝茶的时候到来了”到“除了打心坎上笑 我们自己的不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写母亲意外地从自己口袋 里找到了第六个铜板。
第四部分:高潮(从“这时,一个叫花子走了进来”到“他把一个铜板 放在我手里,然后满怀着感恩的心情蹒跚第走开去了。”)写叫花子施舍给 我们一个铜板.
第五部分:结局。肥皂没买成,母亲笑得咯了血。
语言分析
▲ ③这一个抽屉豪华过一阵!那一个从来没有过东西!靠 边一个呢,永远是靠借债度日的!唉,你这缺德的可怜的叫 花子,你连一个铜板也没有么?这一个不会有什么东西了。 因为它在守护我们的穷神。假如现在不给我一点东西,你就 永远别想有一点东西了,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向你要东西!
●母亲将橱柜拟人化,在对橱柜的抱怨中回溯 了自己多年来困顿的生活。抱怨橱柜更是在诅 咒贫穷的生活,体现了母亲对命运的抗争。
▲ ⑤你瞧,我要洗衣服,得用肥皂,可是肥皂起码要花七 个铜板才能买到,少一个就不行。
●母亲的这句话是对一个重要的情节的交代,说 明了母亲苦苦寻找铜板的目的仅是买一块肥皂。
语言分析
▲ ① “我非常奇怪地看着我母亲在抽屉里边搜寻,在针、 线、顶针、剪子、扣子、碎布等等中间摸索。”
如果改为“我非常奇怪地看着我母亲在抽屉的针线中摸索” 好吗?
●不好。 原句突出了母亲寻找得很细致,把抽屉都 翻遍了这一细节。
语言分析
▲ ② 她又像人家用帽子扑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屉翻 了个身。
●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佛铜 板真的会飞走,突出了母亲动作的小心翼翼, 表现了母亲对铜板的珍视。
语言分析
!请同学朗读第31—42段,分析母子在衣橱中寻找铜板的语言、 动作描写。
●作者这两个词抓的很精彩,表现了母亲对铜板的珍视。
▲ ③母亲警告我,“当心,会逃走的啊。你不晓得铜板是 个多么灵活的动物,它会很快地跑掉,它差不多是滚着跑的, 它滚得可快哪……”
▲ ④“它像少妇一样容易气恼。你不是会唱迷人的曲儿吗? 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从它的蜗牛壳里逗出来呢。”
语言分析
●第③④句母亲把铜板比作灵活的动物、少妇、蜗 牛,分别说铜板“逃得快”、“来得慢”,这是穷 人对钱最实在的感受。母亲的语言生动有趣,给苦 难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
背景
这篇小说发表于1908年,当时匈牙利正处在奥匈帝 国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深受奥地利王朝和匈牙利的 统治者的双重剥削和压迫,人民生活非常贫困。莫 里兹的这篇小说描写了匈牙利人民贫困苦难的生 活,赞扬穷苦人民之间的友情。
夯实基础
!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圈出下列词语,并牢记于心。
呜咽(yè) 抽屉 宝藏(zànɡ) 油污 布施
★(4)忘怀你穷困的日子吧。不过,可别忘记它给你的教训。 ——歌德
导入
?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当你在苦苦寻找一件东西却找不到,而这个东西又对你 至关重要的时候,你会由衷地笑出来么?
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行乞者,如果他们确为生活所迫,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处境?
你从长辈们那里听到过关于贫穷的故事吗?如果有请讲 给大家听。
嚎哭
衣橱 倒霉
放账 蹒跚
由衷
赚钱 窟窿
心坎 致命
夸耀
撅嘴 唠叨
糟蹋 窒息
衬衫
隆重 红晕(yùn) 哀叹 大惊小怪
绞尽脑汁
毕恭毕敬
前仰后合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根据故事情节回答下列问题。
▲ 默读课文,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 本文写母亲为了买一块肥皂和儿子寻找七个铜板的 故事。
▲ 这七个铜板分别是从哪里找来的?
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是常常笑的。
七个铜板
莫里兹
作者
莫里兹(1879~1942)
匈牙利小说家。1879年7月2日生于贫苦的 农民家庭,自幼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 生活。
1899年进德布勒森神学院学习,不久转学 法律。
1903至1909年在布达佩斯《新闻报》当 编辑。
1908年参加进步文学团体“西方社”, 深 受民主革命思潮和诗人奥第·安德莱的影响。
1918至1919年参加匈牙利相继发生的两 次革命。在苏维埃共和国期间为作家执行 委员会委员。
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思想上曾一度陷入苦 闷。
1929年与巴比契合编《西方》杂志。
作品
1908年在《西方》上发表短篇小说《七个铜板》,以内容和形式 上的创新轰动文坛。
191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穷人》,是当时反战小说的名篇;长篇 小说《纯金》(1910)和《在上帝的背后》(1911),均取材于农村 和小城镇的生活,描写一生怀着善良愿望的人怎样被停滞僵化的 旧秩序所埋没。
课外阅读
课后作业
(1)积累知识,抄写生词。
(2)请同学们以《母亲帮我
》为题写一篇150字
左右的文章。要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要把人物
写得更精彩。
(3)去图书馆或者在网上再找一些描写穷人生活的文章, 想想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4)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人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面对生活?以后当你面对生活,尤其是生活中的坎坷与挫 折的时候,是否有需要改变的地方?
语言分析
▲ ①她把它(没了底的抽屉)套在我的脖子上,于是我们 坐在地板上,放声大笑。
●这个动作表现了母亲的乐观,她让孩子在窘 困的生活中同样能感受童年的快乐。
语言分析
!请同学朗读第43—52段,分析母子在衣袋中寻找铜板的语言 描写。
▲ ①当找到第五个铜板时,母亲说“我们已经有多少啦? 简直数不过来了!一,——二,——三,——四,—— 五,——五个!再有两个就够了。”
作品
30年代匈牙利经济危机时期,莫里兹受工农大众反抗斗争 的激励,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发展,描写了农民的生活和他们 的反抗。
1932年发表小说《幸福的人》,1936年发表长篇小说《山 盗》,1940—1942发表长篇历史小说《罗饶·山多尔》,分 为《罗饶·山多尔跃马扬鞭》和《罗饶·山多尔皱起眉头》 两部,第3部因作者突然逝世而未完。
语言分析
▲ (2)结合上面的分析,母亲的“笑”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这说明了什么?
●母子间的笑总是发生在没有找到铜板的时候, 而且大多是母亲故意逗孩子发笑,当找到了铜 板时,母亲只有兴奋,却不再笑。 ●这说明母亲的笑是一种无奈的表达,也是对 自己贫困生活的排解,是对儿子的宽慰,因此 母亲的笑内涵丰富。
七个铜板
莫里兹
导入
导入
!阅读有关如何看待贫穷生活的格言,树立 正确面对贫穷的意识。
★(1)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 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 失了志气。
——薄伽丘
★(3)不要羡慕别人的富,也不要哀叹自己的穷。 ——小林一荣
整体感知
▲ 将全文划分成几个大的部分,并分别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 结构:全文可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序幕(一到六段)先议论穷人的笑,然后介绍“我”贫困的
家境和母亲的笑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二部分:开端(第六段到“这当然是一件例外的工作,谁也不能禁止 谁找钱哪。”)写“我”和母亲为买肥皂洗衣服翻箱倒柜找铜板的故事。
语言分析
★②母亲和“我”在玻璃橱的抽屉里找铜板,拉出那 个连底也没有了的最下一层的抽屉,“她把它套在我 的脖子上,于是我们坐在地板上,放声大笑”。
★ ③当乞丐来向母亲行乞时,“母亲笑得几乎昏过去 了”。
★ ④文章结尾处,母亲“笑得透不过气来”。
语言分析
●第①处母亲的笑相对比较轻松,母亲通过笑把“我” 带入找铜板的游戏中来; ●第②处母亲的笑充满了对孩子的爱,她不想让孩子过 分失望,同时也表现了母亲对贫穷的无奈; ●第③处笑是一种辛酸的笑,乞丐竟然向母亲这样的穷 人行乞,母亲感受到了生活的嘲讽; ●第④处笑是一种痛苦而可怕的笑,母亲彻底被贫穷 “击败”了,乐观的母亲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1917年发表的小说《火炬》,描写一个有志于改革社会的青年牧 师怎样被周围的习惯势力所同化。
他在20年代初期创作的小说,反映了作者在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 遭受迫害的悲愤心情,例如《一生做个好人》(1920),长篇三部 曲《爱尔德伊》《特兰西瓦尼亚》(1922~1935),长篇小说 《通宵达旦》(1926)《老爷的狂欢》(1928)和《亲戚》 (1930)。
● 前三个铜板是从缝衣机抽屉里找到的; ●第四个铜板是从衣橱抽屉里找到的; ●第五、六个铜板分别从父亲和母亲的衣袋里找到的; ●第七个铜板是一个乞丐布施给的。
整体感知
▲ ④这篇小说中充满了笑声,但初读文章后,你感受到的是 欢乐还是悲凉?
● 为了一块买肥皂的钱而耗费了整整一个下午,但最终还 是没洗成衣服,可见母子的贫困程度。从这样的故事情节 中,读者感受到的更多是悲凉。
●“文章的主旨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极端贫困 的生活,而他们却能在苦中作乐,与生活做着顽强的抗 争。
课外阅读
苦中作乐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论语》
2013年11月,超级台风 “海燕”重创菲律宾, 已造成400万人流离失 所。菲律宾灾民不但要 面对无家可归、食品和 饮用水的短缺等问题, 更要面对台风所带来的 其它遗留问题。但是, 菲律宾民众不畏灾难, 苦中作乐,努力让自己 摆脱台风“海燕”所带 来的影响。
语言分析
!请同学朗读课文第8—30段,分析母子在缝纫机抽屉中寻找 铜板的语言、动作描写。
▲ ①“来,我的小乖乖,不管怎么样,我们得把这些小坏 蛋找出来。呵,这些淘气的,淘气的小铜板!”
●母亲的语言把铜板拟人化,表现了母亲性 格的活泼有趣。
语言分析
▲ ②当“我”两次触碰翻过来的抽屉时,母亲蹦出来的两 个感叹词:“嘘!”“哦!”
如果改为“我们找到了五个铜板,再有两个就够了”是否 更简洁?
●原句更好地表现了母亲当时愉快的心情,特别是数铜板 的语言蕴含着满足的表情。
语言分析
!同学朗读第53—72段,分析母子在接受乞丐布施时的语言描 写。
▲ ①这还了得,接受一个叫花子的布施。 ●这句话说明母亲虽然贫困,却没有丧失底线,不愿轻易从 别人那里得到铜板。 ●这句话也点明了母亲的处境已几乎沦为和叫花子一样的地 步了。 ▲ ②钱来的正是时候!今天再也洗不成衣服了。天黑了, 我连灯油也没有!
语言分析
▲ (3)找到文章中作者所概括的关于穷人的笑的涵义的一 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是常常笑的。” ●含义是穷人是在用笑来表达哭的。
▲ (4)结合上述分析,总结母亲的形象特点。 ●母亲是一个面对苦难生活积极向上,充满乐观精神, 顽强地与生活进行抗争的形象。
语言分析
▲ (5)结合上述分析,概括文章主旨。
▲ ①当“我”说衣橱里有铜板,母亲说“哦,你这倒霉孩 子,亏了你早先没有说出来!” ▲ ②当找到第四个铜板时,母亲说:“打起精神来吧,我 的小宝贝,我们已经找到一大半了,再有三个就够了。”
●以上两句中母亲对儿子称谓的变化,表现了母子关系的和谐, 说明母亲是一个很平和的人,这里也表现了母亲乐观的生活态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