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XXX
第一课:介绍数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分成两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
故事讲述了一个数字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
第二课:趣味故事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
2.认识1到10的数字。
3.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故事《棒棒过生日》、数字歌、拍手歌游戏、电话号码排列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数字110.
2.通过数字歌、拍手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丰富变化和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字,以及这些数字的作用。
第三课:趣味数学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猜数游戏。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6”和“7”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他现在有5个坚果,还需要再收集5个才够过冬。
他每次可以收集1个或2个坚果,那么他需要收集几次呢?
3、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如何用加减法来解决小松鼠过冬的问题。
4、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加减法问题,如:XXX有3个橙子,他又买了2个,现在他一共有几个橙子?
5、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练连加连减的运算,如:每个学生都拿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数字,然后学生们要按照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连加或连减操作,最后看谁算得最快最准确。
6、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请求松树爷爷赠送他松果。
松树爷爷很慷慨地答应了,让小松鼠摘取自己的松果。
小松鼠兴高采烈地唱歌,摘了很多,直到袋子装满了。
但当松树爷爷问他摘了多少个时,小松鼠却忘记了。
松树爷爷告诉他自己原本长了10个松果,现在只剩下6个了。
如果小
松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可以带走他摘取的松果。
小松鼠不会算,但我来帮他算出了他摘了4个松果。
在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如果知道总数,想要求出部分数,就可以从总数中减去已知的部分数,得到另一部分数。
根据这个方法,我很快算出小松鼠摘了10-6=4个松果。
第六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掌握它们的加减运算,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印有数字和符号的卡片让学生认识,然后分成两个队伍进行趣味性的比赛,比赛中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
比赛结束后,还有一些娱乐性的惩罚表演。
同时,老师还出了一些趣味数学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计算。
第七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钟面和人民币的元、角、分,以及简单的计算。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教学生如何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介绍它们各自代表的意义。
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简单的时间运算。
接着,老师讲解了人民币的元、角、分的关系,并进行了一些趣味性的比赛,让学生掌握角分的简单计算。
3、接下来是趣味比赛时间。
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排成
两排,一一对应。
然后一队学生中的第一个手上拿着钟,另一队的对应的那个学生随便报一个时间(几时几分),拿钟的学生就要把时钟调到对应位置。
完成后将钟交给下一个队友,直至最后一个人。
统计拿钟的队伍调错了几次。
接下来两队角色互换,开始游戏。
最后统计哪一队调错误的次数较少则为赢方。
赢方可以要求输的一方表演一些节目,比如唱歌、跳舞、扮鬼脸、学动物的动作等。
4、最后进行课堂回顾,梳理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本
节课主要研究了量与计量(2)中人民币的元、角、分的简单
计算。
首先要教育学生们人民币是我们中国唯一的货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可以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能使用假币。
其次,我们研究了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接下来进行了趣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队,一队扮演商店收银员,一队扮演顾客去买东西。
教室里的铅笔、橡皮、书本、包等都可以当商品,顾客队每人买一样东西,收银员队每人收一次钱,可以在卡片上画数字代替,统计收银员有没有找错钱。
然后角色互换,同样进行游戏,分成胜负,赢方可以要求输方表演。
最后进行课堂回顾,梳理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第九课:趣味应用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法算的应用题。
同时,学生将会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内容名称。
教学内容包括复巩固和比较容易的加法。
本节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XXX有三个班。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
班多。
最少人数的班级是(),最多人数的班级是()。
接
下来是一个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三个同学比身高。
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最高的
是(),最矮的是()。
接下来是四个小朋友比体重。
甲比
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
序是()>()>()>()。
最后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加法应用题,XXX、XXX、XXX、XXX四个人比高矮。
XXX说:“我比小红高”;XXX说:“XXX比小红矮”;XXX说:“XXX
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5、有四个木盒子,它们的大小关系为蓝盒子。
黄盒子。
黑盒子。
红盒子。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它们,应为蓝盒子、黄盒子、黑盒子、红盒子。
6.根据三句话,猜想三位小朋友的姓。
第一句话表明甲
不姓张,第二句话表明姓XXX的不是丙,第三句话表明甲和XXX正在听姓XXX的小朋友唱歌。
因此,甲姓XXX,乙姓XXX,XXX姓张或黄均有可能。
第十课:火柴棒游戏
教学目标:
通过火柴棒游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查缺补漏,等级评定。
教学过程:
使用火柴棒可以摆出许多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也可以摆成一些生活中的物品。
通过移动火柴棒,可以出现一些有趣的变化。
我们可以使用火柴棒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例如,可以用火柴棒摆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等。
另外,使用三根火柴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
再加两根火柴棒,可以摆出两个三角形;再加两根,可以摆出三个三角形;再加两根,可以摆出五个三角形。
这些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火柴棒的运用。
趣味小故事:数字“0”
在欧洲的中世纪,数学家们使用罗马数字来表示数值,而不知道使用数字“0”。
然而,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中发现了“0”这个符号,并发现它可以方便进行数学运算。
他向大家介
绍了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但被罗马教皇知道后遭到了惩罚。
尽管“0”被禁止使用,但数学家们仍然在研究中秘密地使用它,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最终,“0”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
字则逐渐被淘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的传播需要勇气和耐心,而禁止知识的行为只会阻碍人类的进步。
第十一课:趣味应用题
教学目标:
通过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内容,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应用题。
同时,学生也需要了解题目中的术语和名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复和巩固加法,并研究比较容易的加法。
2、XXX将红、白、蓝三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
请根据以下三句话猜测他们分别拿到了哪个颜色的气球?
1)XXX说:“我没有得到蓝色的气球。
”
2)XXX说:“我没有得到白色的气球。
”
3)XXX说:“我看到XXX把蓝色和红色的气球分给了另外两个人。
”
XXX得到了()颜色的气球,XXX得到了()颜色的气球,XXX得到了()颜色的气球。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参加了一场赛跑。
甲没有得到第一名,丙没有得到第二名,乙看到甲和丙都在自己前面到达终点。
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4、A、B、C三个运动员参加了一次运动会,他们各自参加了篮球、排球和足球比赛。
我们知道:
1)A的身高比排球运动员高。
2)足球运动员比C和篮球运动员都矮。
请你想一想:
A是()运动员,B是()运动员,C是()运动员。
5、爸爸买了3个皮球,其中两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黄色的。
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球。
爸爸叫他们背对背坐着,然后给哥
哥一个红球,给妹妹一个黄球,最后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的背后。
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
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