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
唐朝科举制演变
①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
②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
1.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结果
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
四、明朝僵化科举制
1.措施
明朝在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2.目的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3.表现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
①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
1.措施
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
2.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
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