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即”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科”等 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 12 个词语。
2.学会从内容、写法、启示(联系生活经验)等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飞机和蝙蝠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蝙、蝠、即”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科”等 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教学难点: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飞机和蝙蝠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当我们面朝大海,总想知道海底究竟有哪些生灵;当我们仰望夜空,总会疑惑于躲藏在夜空后的秘密。
2.入题:天地间蕴含着无数奥秘。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个有关“夜间飞行的秘密”。
二、提问解题
1.板书课题。
2.课题质疑:现在请你朗读课题。
思考,读完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小结: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爱思考、会提问的孩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三、整体感知,初步探秘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反馈。
出示词串一:蝙蝠飞蛾蚊子苍蝇
朗读词串,注意“苍蝇”中“蝇”的读音。
出示词串二:科学家绳子系着证明研究障碍物荧光屏驾驶员指导多音字“系”的读音。
让学生尝试用上第二组词语填空概括课文大意。
概括:本文主要写了科学家为了弄清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里准确飞行的问题,用系着铃铛的绳子给蝙蝠做实验。
研究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受此启发,科学家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的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二)观察汉字,寻找发现。
1. 形近字区分。
竖——坚绳——蝇即——既
2书写指导。
“驾”字中的“马”与“驶”中的“马”位置不同,写法也有区别:“驾”是上下结构,“马”字底要宽大,得托起上部的“加”;“驶”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马”字旁则要写得细长。
“横”,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右边是个黄字,左窄右宽,需
要注意的是木字的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另外,右侧下部的竖与上部的横是相连的。
可以这样去巧记:一根黄色的木头横在中间。
“达”是半包围结构,要先写里面的大,再写走之底。
另外,大字的最后一笔也变成了点。
“系”字,要注意,“系”的第一笔是撇;接下来两个撇折,第一个撇折短小,第二个撇折稍长;最底下的竖钩较短。
3.写字练字,巩固识字。
拿出《小学语文写字》,每个字先练习一遍。
四、复习提问方法,学习多角度提问
(一)默读课文,自主提问。
1.回顾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的提问方法:针对课文局部和全文提问。
2.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提问方法,再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并在旁边空白处记录下自己的问题。
3.学生说问题,复习提问方法。
(1)针对课文局部,我提出的问题是:第1自然段的“清朗”和“晴朗”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2)读到第 7 段的时候,我想问:超声波是什么呢?这也是针对部分内容来提问的。
(3)针对全文,我提出的问题是:从文中的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二)借助课后习题,学习多角度提问。
1. 出示课后习题中的小组问题清单。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2.从中发现哪些提问角度?
内容、写法、启示(联系生活经验)
第一个问题中,“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课文中的两个词语,它们的意思关系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像这种问题就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这句话的重点落在“写”上,为什么这样写,其实就是针对课文写法来提问。
写法主要包括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第三个问题——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蝙蝠在夜间活动靠的是超声波,这个提问的同学由蝙蝠联想到了其它动物,其实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3.继续提问,梳理清单
五、探究写法,突破难点
(一)针对写法,探究方法。
1.分析课文第2自然段。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提问:能看出这一段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吗?
所以可以这样去提问:作者在这一段用设问的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这是针对课文的修辞手法提问。
2.再读文章的第 2 自然段与第 8 自然段,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何发现吗?
3.方法小结:首先,找到课文中写得特别的地方(修辞手法、写
作手法、说明方法等);接下来,问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最后,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可以了。
4.牛刀小试:试着从写法的角度提问,写完之后再和同学进行交流。
(1)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2)在第4自然段中,“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在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方法总结,布置作业。
1. 提问方法总结。
2. 课后作业布置。
有些问题光读课文是无法解决的,例如:超声波是什么?无线电波是什么?超声波和无线电波有什么不一样?雷达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以上的问题请利用课后查找资料或请教他人的方式进行解决。
下节课,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