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中Binder机制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安卓binder原理

安卓binder原理

安卓binder原理安卓Binder原理一、引言在安卓系统中,进程间通信(IPC)是非常重要的,而Binder作为安卓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安卓Binder的原理及其相关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安卓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安卓Binder的概述Binder是安卓系统中一种轻量级的IPC机制,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高效的进程间通信能力。

Binder主要由Binder驱动、Binder服务和Binder代理组成。

1. Binder驱动Binder驱动是位于内核空间的模块,负责处理进程间通信的底层操作。

它提供了一组接口供用户空间进程使用,用于创建Binder节点、发送和接收Binder消息等操作。

2. Binder服务Binder服务是安卓系统中的后台服务,它可以通过Binder驱动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

每个Binder服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称为Binder引用。

通过Binder引用,其他进程可以找到并与该服务通信。

3. Binder代理Binder代理是位于用户空间的模块,负责将进程间通信的请求转发给相应的Binder服务。

它通过Binder驱动与Binder服务进行交互,并将结果返回给请求方。

三、Binder的工作原理Binder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注册服务、获取引用和发起调用。

1. 注册服务Binder服务首先需要在系统中注册自己,以便其他进程可以找到并与之通信。

注册服务时,Binder服务会创建一个Binder节点,并向Binder驱动注册该节点。

注册成功后,Binder服务会获得一个唯一的Binder引用。

2. 获取引用其他进程想要与已注册的Binder服务通信,就需要获取该服务的Binder引用。

获取引用的过程是通过Binder代理完成的。

Binder 代理首先通过Binder驱动找到对应的Binder节点,然后获取该节点的引用,并将引用返回给请求方。

3. 发起调用一旦获取到Binder引用,请求方可以通过Binder代理向对应的Binder服务发起调用。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原理,并且深入分析了系统提供的Binder运行库和驱动程序的源代码。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分析的Binder接口都是基于C/C++语言来实现的,但是我们在编写应用程序都是基于Java语言的,那么,我们如何使用Java语言来使用系统的Binder机制来进行进程间通信呢?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用Java语言来实现的Binder接口了。

熟悉Android系统的读者,应该能想到应用程序框架中的基于Java语言的Binder接口是通过JNI来调用基于C/C++语言的Binder运行库来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进程间通信服务的了。

JNI在Android系统中用得相当普遍,SDK中的Java 接口API很多只是简单地通过JNI来调用底层的C/C++运行库从而为应用程序服务的。

这里,我们仍然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Java接口,主要就是Service Manager、Server和Client这三个角色的实现了。

通常,在应用程序中,我们都是把Server实现为Service的形式,并且通过IServiceManager.addService接口来把这个Service添加到Service Manager,Client也是通过IServiceManager.getService接口来获得Service接口,接着就可以使用这个Service提供的功能了,这个与运行时库的Binder接口是一致的。

前面我们学习Android硬件抽象层时,曾经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提供了一个硬件访问服务HelloService,这个Service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中充当Server的角色,使用这个Service的Client运行在另一个进程中,它们之间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通信的了。

这里,我们就使用HelloService这个例子来分析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

android 进程之间的通信binder原理

android 进程之间的通信binder原理

Android进程间的通信(IPC)机制的原理基于Linux内核提供的进程间通信机制(IPC)实现。

在Android系统中,Binder是其中的一种跨进程通信机制。

Binder机制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Binder驱动程序,负责管理该进程中的所有Binder对象。

每个Binder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称为Binder标识符(Binder identity),可以用于在进程之间传递Binder 引用。

在Binder机制中,客户端和服务端进程之间可以建立一个通信通道(communication channel)。

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向服务端发送请求,服务端可以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

Binder机制中的主要组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Binder驱动程序:负责管理Binder对象,以及为客户端进程和服务进程之间建立通信通道。

2. Binder对象:具有唯一标识符的对象,用于在进程之间传递引用。

3. Binder接口:定义了客户端可以调用的方法,以及服务端可以实现的方法。

4. Binder代理(Proxy):客户端进程中的对象,用于与服务端进程通信,并代表客户端调用服务端的方法。

5. Binder Stub:服务端进程中的对象,用于实现Binder接口,并处理客户端发送的请求。

使用Binder机制可以实现跨进程通信,例如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定义接口和方法,并使用Binder机制在客户端进程和服务端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这样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Binder进行进程间通信需要在应用程序开发中进行特殊设计和配置,而且Binder通信也可能存在性能和安全性的问题。

因此,在实际开发中需要谨慎考虑使用场景和限制条件。

binder代码解析

binder代码解析

binder代码解析概述本文将对bi nd er代码进行解析,介绍它的作用、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相关内容。

bi nd er是一种用于跨进程通信的机制,它可以在不同的A n dr oi d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和函数调用,极大地方便了应用程序的开发。

什么是bind er?b i nd er是A nd ro id系统中实现进程间通信(IP C)的核心机制之一。

它通过提供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桥梁,使得不同进程中的组件可以相互交互和通信。

binde r的工作原理b i nd er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创建服务端:服务端是通过继承`Bin d er`类并实现相应功能的方式来创建的。

服务端提供了一系列可以跨进程调用的方法。

2.创建客户端:客户端需要通过`S er vi c eC on ne ct io n`接口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并通过系统调用来获取服务端的`Bi nd er`对象。

3.调用远程方法:客户端通过获得的`B i nd er`对象,可以调用服务端提供的方法。

这些方法会被代理到服务端执行,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4.传输数据:在进行远程方法调用时,数据需要进行传输。

b i nd er使用`P ar ce l`类来进行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binde r的使用方法使用bi nd er的基本步骤如下:1.创建服务端类:创建一个类继承`Bin d er`,并实现需要跨进程调用的方法。

2.注册服务端:在`A n dr oi dM an if es t.x m l`文件中声明服务端,并指定相应的`Se rv ice`类。

3.创建客户端类:创建一个类,通过`S e rv ic eC on ne ct ion`接口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并获取服务端的`Bi nd er`对象。

4.调用远程方法:通过获得的`Bi nd er`对象,可以调用服务端提供的方法。

5.解除绑定:使用`u n bi nd Se rv ic e()`方法解除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连接。

androidbinder机制原理

androidbinder机制原理

androidbinder机制原理Android Binder 机制原理什么是 Android Binder 机制?Android Binder 机制是 Android 系统中用于进行进程间通信(IPC)的核心机制之一。

它负责在不同的 Android 组件之间传递数据和进行远程方法调用。

为什么 Android 需要 Binder 机制?Android 系统的设计中,每个应用程序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它们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协作。

而 Binder 机制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方式来实现进程间通信。

Binder 机制的关键组件Binder 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组成:1. 服务端(Server)服务端是提供服务的组件,它通过继承Binder类并实现对应的接口,将服务提供给客户端使用。

2. 客户端(Client)客户端是使用服务的组件,它通过 Binder 机制与服务端进行通信,获取所需的数据或调用对应的方法。

3. Binder 驱动(Binder Driver)Binder 驱动是位于 Linux 内核中的模块,负责处理进程间通信的底层操作,如进程注册、线程管理、进程间通信等。

4. Binder 通信线程(Binder Communication Thread)Binder 通信线程是运行在客户端和服务端进程中的线程,负责处理进程间通信的具体细节,如数据传输、对象序列化等。

5. Binder 编译器(Binder Compiler)Binder 编译器是将服务端定义的接口文件生成对应的 Java 接口和代理类,用于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

Binder 机制的工作流程Android Binder 机制的工作流程可以简要描述如下:1.客户端通过绑定机制连接到服务端,获取服务的引用。

2.客户端通过服务的引用调用远程方法,并传递相应的参数。

3.客户端的请求通过 Binder 通信线程封装成消息并发送给服务端。

binder 原理

binder 原理

binder 原理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用于不同进程间的对象调用和数据传输。

Binder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Binder驱动:Binder驱动是Linux内核中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底层的IPC支持。

每个进程都可以通过特殊文件/dev/binder与驱动进行通信。

2. Binder机制:Binder机制通过三个重要的组件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分别是ServiceManager、Binder驱动和Binder通信框架。

- ServiceManager:ServiceManager是Binder的管理服务。

它保持对每个注册的“服务”对象的引用,并通过指定的接口名称提供对这些服务对象的访问。

- Binder驱动:Binder驱动负责处理底层的IPC通信,包括进程间的消息传递和对象的引用传递。

Binder驱动通过Binder节点(Binder Node)维护了一个全局的对象引用表,每个Binder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Binder引用。

- Binder通信框架:Binder通信框架运行在用户态,负责进程间的通信,包括进程之间的消息传递、对象的引用传递等。

它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类,如Binder、IBinder、BinderProxy等,用于实现跨进程调用、远程对象引用等功能。

3. Binder对象:在Binder机制中,对象是通过Binder对象来实现的。

每个Binder对象都实现了IBinder接口,IBinder接口定义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查询Binder引用、跨进程调用等。

4. 跨进程调用过程:当一个进程需要调用另一个进程中的对象时,它首先从ServiceManager查询目标对象的引用。

然后,它将调用请求以消息的形式发送给目标进程。

在目标进程中,Binder驱动接收到消息后,将消息交给Binder通信框架处理。

Binder通信框架通过查询全局的对象引用表,找到目标对象并调用相应的方法。

android binder用法

android binder用法

android binder用法
Android 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用于在不同的进程之间传递数据和进行方法调用。

以下是Android Binder的一些常见用法:
1. 远程服务:Android Binder可以用于创建远程服务,将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其他应用可以通过Binder跨进程调用该服务提供的方法。

2. 跨进程通信:Android Binder可以在不同的进程之间传递数据,应用通过Binder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进程,然后在目标进程中接收数据。

3. 远程回调:Android Binder可以用于实现远程回调,即将一个接口传递到另一个进程,并在另一个进程中调用该接口的方法,实现跨进程的事件回调。

4. 跨进程共享数据:Android Binder可以用于在不同的进程之间共享数据,应用可以通过Binder在一个进程中修改数据,在另一个进程中读取修改后的数据。

5. 系统服务:Android系统中的一些核心服务例如ActivityManagerService、WindowManagerService等都是通过Binder提供给其他应用调用的。

总之,Android Binder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进行进程间通信和数据共享,可以满足不同应用之间的各种需求。

binder线程池工作原理

binder线程池工作原理

binder线程池工作原理Binder线程池是Android中用于处理跨进程通信(IPC)的一种机制,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维护一个线程池来处理跨进程通信的请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Binder线程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Android系统中的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Binder的基本概念。

Binder是Android中的一种IPC 机制,它允许不同进程间进行通信。

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Binder驱动,它负责处理进程间通信的请求。

当一个进程需要与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时,它会通过Binder驱动发送请求,并等待对方进程的响应。

在Android系统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Binder线程池,它用于处理进程间通信的请求。

当一个进程接收到一个跨进程通信的请求时,它会将该请求放入自己的Binder线程池中,并由线程池中的一个线程来处理该请求。

Binder线程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一个进程接收到一个跨进程通信的请求时,它首先会判断当前是否有空闲的线程可以处理该请求。

如果有空闲的线程,则将该请求交给空闲线程处理;如果没有空闲的线程,则会根据一定的策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该请求。

在处理请求时,Binder线程池会先检查请求的类型。

如果是一个耗时的操作,比如读取大量数据,线程池会将该请求放入一个专门处理耗时操作的线程中。

这样可以避免耗时操作对其他请求的影响。

如果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线程池会将该请求放入一个普通的线程中处理。

Binder线程池还会维护一个请求队列,用于存放等待处理的请求。

当所有线程都在处理其他请求时,新的请求会被放入请求队列中,等待线程池有空闲的线程时再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Binder线程池的大小是有限的。

在Android系统中,默认情况下,每个进程的Binder线程池大小为16。

这是因为线程的创建和销毁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如果线程池过大,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

因此,Android系统为每个进程设置了一个适当的线程池大小,以确保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

Android深入浅出之Binder机制

Android深入浅出之Binder机制

Android深⼊浅出之Binder机制Android深⼊浅出之Binder机制⼀说明Android系统最常见也是初学者最难搞明⽩的就是Binder了,很多很多的Service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和客户端通讯交互的。

所以搞明⽩Binder的话,在很⼤程度上就能理解程序运⾏的流程。

我们这⾥将以MediaService的例⼦来分析Binder的使⽤:l ServiceManager,这是Android OS的整个服务的管理程序l MediaService,这个程序⾥边注册了提供媒体播放的服务程序MediaPlayerService,我们最后只分析这个l MediaPlayerClient,这个是与MediaPlayerService交互的客户端程序下⾯先讲讲MediaService应⽤程序。

⼆ MediaService的诞⽣MediaService是⼀个应⽤程序,虽然Android搞了七七⼋⼋的JAVA之类的东西,但是在本质上,它还是⼀个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也还没有⽜到什么应⽤程序都是JAVA写。

所以,MS(MediaService)就是⼀个和普通的C++应⽤程序⼀样的东西。

MediaService的源码⽂件在:framework\base\Media\MediaServer\Main_mediaserver.cpp中。

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FT,就这么简单??//获得⼀个ProcessState实例sp<ProcessState> proc(ProcessState::self());//得到⼀个ServiceManager对象sp<IServiceManager> sm = defaultServiceManager();MediaPlayerService::instantiate();//初始化MediaPlayerService服务ProcessState::self()->startThreadPool();//看名字,启动Process的线程池?IPCThreadState::self()->joinThreadPool();//将⾃⼰加⼊到刚才的线程池?}其中,我们只分析MediaPlayerService。

binder-fx

binder-fx

Android的Binder机制概要分析1.Android是通过binder实现进程间的通讯,比如一个client应用和一个service服务属于不同的进程,它们之间就要通过binder进行通讯,而在应用空间是看不到binder的,而是看到client对service的直接调用。

本质上,Android的IPC是对象请求的模式,同时借助AIDL对Binder进行接口封装,将内部的实现细节封装为接口,简化应用对于binder机制的使用。

2.ServiceManager是一个守护进程,init进程启动后启动的一个进程,主要用于管理各种service,并且维护了一个服务列表servicelist用于记录登记的服务名称和句柄,它提供了add service和check service两个重要的方法。

两个进程之间通过libutil.so库进行通讯,而真正通讯的机制是内核提供的一块共享内存。

3.我们从数据流的角度看一下,数据流先从JVM空间传入C++空间,再由C++空间传入Binder设备。

Service 从Binder设备取得数据。

而在C++空间,通过ProcessState类实现通信的细节,利用open_binder打开/dev/binder设备,通过ioctrl建立基本的通讯框架。

4.由于android借助了aidl工具辅助实现binder,所以在应用层会看到一些以I开头的接口封装,以下是从应用空间看到的binder实现。

应用侧想完成进程间通讯,需要做两个工作:(1)通过ServiceManager获得服务的接口,同时建立一个IBinder的接口代理(2)调用该服务接口,实质上是调用BpBinder与BnBinder进行通讯。

AndroidService深入分析Android体系架构中有3种意义的服务:1.native服务:指完全在C++空间完成的服务,由init.rc脚本启动,如:ServiceManager,Zygote,MediaServer,等2.android服务:在JVM空间完成的服务,是android第二阶段初始化建立的服务,如:audioflinger3.init服务:主要是属性设置,这个IPC使用socket接口完成从程序的角度,服务一定存在一个闭合循环框架和请求处理的框架。

android binder 原理

android binder 原理

android binder 原理AndroidBinder是一种IPC机制,是 Android 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使得不同进程之间可以通过接口来进行通信,实现了进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让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互相协作。

Android Binder 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Binder 驱动和Binder 服务。

Binder 驱动是位于内核空间的模块,它负责管理进程间通信的核心逻辑。

Binder 服务则是位于用户空间的进程,它负责提供接口,允许其他进程通过 Binder 驱动来进行通信。

Android Binder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实现进程间通信。

每个Binder 服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称为 Binder ID。

其他进程可以通过 Binder ID 来访问对应的 Binder 服务。

在 Binder 服务中,会定义一些接口,用于提供数据传输和方法调用的功能。

Binder 服务通过 Binder 驱动来进行注册和管理,当其他进程需要访问该服务时,Binder 驱动会将请求传递给对应的 Binder 服务。

Android Binder 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机制来实现进程间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

例如,Binder 驱动会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Binder 驱动还实现了优化机制,能够对频繁的数据传输进行加速,提高传输效率。

总的来说,Android Binder 是 Android 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实现了进程间通信的功能,让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互相协作。

对于 Android 开发者来说,理解 Android Binder 的原理,能够更好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优化。

初探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

初探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

初探Android中的binder机制Binder机制是Android系统中最主要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虽然Android底层使用的是linux内核,但是除了匿名管道,socket外,Android并没有使用linux 中的命名管道,信号量,消息队列等传统的IPC通信方式。

Binder犹如一张大网,将Android整个系统中的组件,跨进程的组织在一起。

淡化进程,强化组件是Android的一个设计理念。

在这个过程中,Binder发挥了巨大作用。

binder 的作用binder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IPC:是一种跨进程通信手段,但是传输数据的大小受限制,不建议传输较大数据。

RPC:是一种远程过程调用手段,即一个进程中可以透明的调用另外一个进程中的方法。

两者经常相互伴随,例如跨进程调用的时候,参数的传递以及结果的传递等。

binder机制简述binder实体对象:就是binder服务的提供者,一个提供binder服务的类必须继承BBinder类(native层),因此binder实体对象又叫做BBinder对象。

binder引用对象:是binder服务提供者在客户端进程的代表,每个引用对象类型必须继承BpBinder类(native层),因此binder引用对象有叫做BpBinder对象。

binder代理对象:代理对象简单理解为内聚了一个binder引用对象,因此可以通过这个内聚的引用对象发起RPC调用。

可以有多个不同的代理对象,但却内聚了同一个引用对象。

IBinder对象:BBinder和BpBinder都是继承自IBinder.因此binder实体对象和binder引用对象都可以称为IBinder对象。

可以通过IBinder.queryLocalInterface()方法来判断到底是binder实体对象还是binder引用对象。

binder跨进程传输的数据类型是Parcel。

以RPC为例的示意图如下:android_binder-1.png通过一个运行在内核空间的binder驱动进程,将两个用户空间的进程联系了起来。

Binder的工作机制浅析

Binder的工作机制浅析

Binder的⼯作机制浅析在Android开发中,Binder主要⽤于Service中,包括AIDL和Messenger,其中Messenger的底层实现就是AIDL,所以我们这⾥通过AIDL来分析⼀下Binder的⼯作机制。

⼀、在Android Studio中建⽴AIDL⾸先,我们需要建⽴⼀个AIDL1.在建⽴了对应的实现Parcelable接⼝的实体类和AIDL接⼝后,⽂件结构如下:2.点击clean Project/reBuild Project,出现如下错误:提⽰⽆法找到Book实体类。

3.解决⽅案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我还没有在build.gradle中对默认的sourceSets进⾏修改,默认情况下他指定的源码⽬录不包括aidl。

加⼊下⾯语句后同步build.gradle,再重建⼯程即可。

在app下的build.gradle添加:系统⾃动⽣成的IBookManager⼆、Binder原理分析通过Structure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系统⽣成这个接⼝⽂件包括⼀个静态抽象类Stub和两个⽅法getBookList()和addBook(),这两个⽅法很显然就是我们之前在IBookManager.aidl中声明的⽅法,此外它还为这两个⽅法⽤两个int来标⽰,从⽽在onTransact()⽅法中起到标⽰作⽤,如下所⽰:⽽内部类Stub继承⾃Binder,在这个类内部⼜有⼀个代理类Proxy。

接下来看这⼀段代码:这⾥判断了客户端和服务端是否处于同⼀个进程中,如果处于同⼀个进程中,则⽅法调⽤不会⾛跨进程的transact⽅法,⽽如果处于不同的进程中,则需要通过其中的代理⾥proxy来完成。

下⾯展现代理类在这个代理类中的getBookList和addBook⽅法中调⽤transact⽅法来发起RPC(远程过程调⽤)请求,并将当前线程挂起,然后服务端的onTransact⽅法响应并执⾏,当RPC过程返回后,当前线程继续执⾏。

binder原理和实现机制

binder原理和实现机制

binder原理和实现机制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不仅用于进程间通信,同时还承担了Android系统中各种管理任务,如权限管理、服务管理等。

本文将围绕Binder原理和实现机制进行详细讲解。

一、Binder原理Binder原理主要由Binder驱动、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和Binder对象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1. Binder驱动Binder驱动作为Android系统内核的一部分,它是Binder通信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与内核中的线程调度器以及内存管理器无缝协作,将进程间通信的数据从一个进程传递到另外一个进程。

被称为Binder通信的进程被称为Server端(或者binder服务进程),负责处理来自其他客户端进程的请求。

被称为Client端(或者binder客户端进程),则通过Binder接口来调用Server端的服务。

2. 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基于C/S(Client/Server)架构,具有一下特点:① Client进程向Server进程请求Binder服务;② Server进程响应Client进程请求;③ Server进程提供一个或者多个Binder对象,Client进程通过Binder对象来访问服务;④ Client进程通过ServiceManager来获取Binder对象,ServiceManger在Server进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服务注册操作。

3. Binder对象管理系统每个Binder对象在系统中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称之为Binder引用。

Binder对象管理系统负责管理Binder引用,每个Binder引用对应一个Binder对象,并保存在进程的Binder引用表中。

Client进程向ServiceManager请求获取Binder对象时,实际上是请求ServiceManager返回Binder引用。

Client进程获取到Binder引用后,可以通过Binder引用从Binder对象管理系统中获取到Server端提供的Binder对象。

Android的binder机制研究

Android的binder机制研究

Android的binder机制研究(C++部分)(一)概述android的binder机制提供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方法,使一个进程可以以类似远程过程调用的形式调用另一个进程所提供的功能。

binder机制在Java环境和C/C++环境都有提供。

android的代码中,与C/C++的binder包括一些类型和接口的定义和实现,相关的代码在下面这几个文件中:java代码:1.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IInterface.h2.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Binder.h3.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BpBinder.h4.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IBinder5.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Parcel.h6.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IPCThreadState.h7.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ProcessState.h8.frameworks\base\libs\utils\Binder.cpp9.frameworks\base\libs\utils\BpBinder.cpp10.frameworks\base\libs\utils\IInterface.cpp11.frameworks\base\libs\utils\IPCThreadState.cpp12.frameworks\base\libs\utils\Parcel.cpp13.frameworks\base\libs\utils\ProcessState.cpp复制代码为了了解这些类、接口之间的关系以及binder的实现机制,最好是结合一个例子来进行研究。

我选择的例子是android自带的媒体播放器的实现。

binder机制原理

binder机制原理

binder机制原理
一、binder机制原理
1.什么是binder机制
Binder机制是Android系统中方便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它使得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内核层实现远程方法调用。

它是服务管理器Service Manager的基础,可以实现在Android系统中各个应用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2.binder机制的主要作用
(1)实现Android内部多进程间的通信,也可以实现跨进程的数据交换和消息传递。

(2)实现Android内部进程之间的远程方法调用,可以实现一个进程使用另外一个进程的服务和功能。

(3)实现Android系统的服务管理,比如实现服务的启动、停止和管理等功能。

3.binder机制的工作流程
(1)先绑定:首先是两个应用间实现绑定,也就是通过Service Manager完成的提供应用传递参数进行绑定,即Client向Service Manager发送信息,将Service和Client进行绑定。

(2)再调用:绑定完成之后,Client可以直接调用Service内部的函数,进行多进程间的通信。

(3)再解绑:最后,Client可以对这个Service关闭或者解绑,也就是关闭进程之间的连接,释放资源。

android binder机制原理

android binder机制原理

android binder机制原理Android Binder机制原理在Android系统中,不同进程间的通信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应用程序之间或系统服务之间的通信。

为了保证通信的稳定和效率,Android系统采用了一种名为Binder机制的进程间通信(IPC)方案。

本文将介绍Android Binder机制的原理以及它的工作模式。

一、Android Binder机制的原理Android Binder机制是基于C++语言和Linux内核的,在Binder 机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Binder对象”。

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使用的对象,它通过进程间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通信,以提高性能和效率。

Binder机制通过Binder驱动程序在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之间建立虚拟连接。

具体来说,Binder机制的原理是:当一个进程请求访问另一个进程中的对象时,它会通过Binder驱动程序向目标进程发送一个请求消息。

进程B在收到请求消息后,将生成一个Binder对象,并将其返回给进程A。

之后,进程A通过这个Binder对象与进程B进行通信,这样就完成了进程间的通信。

二、Android Binder机制的工作模式1. Binder通信基本框架Android Binder机制的基本框架可以描述如下:(1) Binder驱动程序在内核空间中负责处理进程A和进程B之间的通信。

(2) 进程A通过Binder通信建立一个客户端,与进程B建立连接。

(3) 进程B在客户端连接上创建一个Binder服务对象,以提供服务。

(4) 进程A和进程B基于客户端与服务对象进行通信。

2. Binder服务Binder服务是Android Binder机制的核心,它是一种用于提供跨进程通信服务的对象。

在Binder服务中,最为重要的是“Binder对象”。

每个Binder服务都会生成一个唯一的Binder对象,这个对象代表了这个服务的身份标识。

安卓binder工作原理

安卓binder工作原理

安卓binder工作原理【实用版】目录1.Binder 的产生背景2.Binder 的定义和作用3.Binder 的工作原理4.Binder 的优势和应用场景5.总结正文一、Binder 的产生背景在 Android 系统中,由于应用程序需要实现各种各样的 IPC(进程间通信)需求,例如启动一个 Activity、与 System Services 交互等,因此亟需一种可靠的 IPC 解决方案。

在 Android 系统中,Binder 应运而生,它成为了 Android 系统中进程间通信的主要方式。

二、Binder 的定义和作用Binder 是一种实现了 IBinder 接口的类,主要用来实现跨进程通信。

从 Android 框架角度来说,Binder 是 ServerManager 连接各种Manager 和 ManagerService 的桥梁。

简而言之,Binder 是一种在Android 设备上进行 IPC 的主要方式,它主要用于实现跨进程通信。

三、Binder 的工作原理1.Binder 的创建:当一个进程需要与另一个进程通信时,会创建一个 Binder 对象。

在创建过程中,会通过 IPC 机制将请求发送到目标进程,目标进程收到请求后,会创建一个对应的 Binder 对象。

2.Binder 的通信:Binder 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

发送方将消息封装成一个 Parcel 对象,然后将 Parcel 对象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收到 Parcel 对象后,会将其解析为消息,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3.Binder 的安全性:Binder 通信过程中,会受到 Android 权限系统的监控。

只有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Binder 通信才能进行。

这保证了Binder 通信的安全可靠。

四、Binder 的优势和应用场景Binder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安全性和易用性。

由于 Binder 通信过程受到权限系统的监控,因此可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Android中Binder机制研究与应用

Android中Binder机制研究与应用

Android中Binder机制研究与应用
李静
【期刊名称】《工业控制计算机》
【年(卷),期】2012(25)4
【摘要】对Android系统中的Binder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述Binder通信模型和通信协议,接着结合开发实例,了解Binder的简单应用.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李静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安徽马鞍山2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Android在地质灾害移动智能监管中的研究与应用 [J], 曹炼鹏
2.Android开源框架Android-async-http的研究与应用 [J], 申圣兵
3.Android在视频监控中的研究与应用 [J], 段嘉嘉
4.基于云计算的校园LBS定位技术在Android平台上的研究与应用 [J], 郭倩; 韩博; 吴飞龙; 朱晓芒
5.基于Android的校园服务APP的研究与应用 [J], 许姗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 静
(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安徽 马鞍山 250 ) 40 0
摘 要
对 A dod 系统 中的 Bn e 工作 机 制 进 行 了研 究 。 首 先 简 述 Bn e 通 信 模 型 和 通 信 协议 , 着结 合 开 发 实例 , n ri id r i r d 接 了解
B n e 的 简 单应 用 。 id r
关 键 词 : 算 机 应 用技 术 , n ri,i e 机 制 , C 计 A dodBn r d I P
Ab ta t s rc W or ig kn mec ans h im o te f h Bi er n nd i An oi S s e dr d y t m i r s r ed.i t s e each Fr br f t e s i ed h Bide co munca i m o e n r m i t on del n a d prt c .n t e t c s e a pl o un ert n t e i e ppl at ft e o o o1 d h n wi a a e x m e t d s a d h smpl a a h i i o h Bid . c on n er
图 1 Bi e 通 信 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r d
e 以及驱动 。Bn e 驱动 提供 标准文件操作 如 o e (、 r id r p n)mma p 0、ol 、 cl等 , p l)i t ( o 0 以字符驱 动设 备 中的 mi s 备注册 在设备 c设
目录/ e d v下 , 户 可 以通 过/ e / id r 问它 , 用 d v bn e 访 它负 责 建 立 进
个 应 用 的 S ri ev e提供 B o c o k详 细 信 息 的 远 程 服 务 , 为 作
服 务端 , 外 一个 应 用 中的 A t i 另 cit 获 取 B o 信 息 。 d o vy想 ok An ri d 的数 据传 递 采 用 Ad 的方 式 。 il
32 场 景 分 析 _ An r i 的不 同应 用 不 能 共 用 数 据 ,因 此 如 果 有 需 要 的话 do d
是 S re 通 过 注 册 将 服 务 交 由 S rie n g r管 理 , ev r evc Ma a e 而
C in 通 过 S rie n g r 得 该 服务 的 B n e 引 用 ,然 后 l t e evc Ma a e 获 id r 调 用 B n e 引 用 的方 法 来 实 现 调 用 服 务 。 用 户 看 到 的 是 S r id r e— vc Ma a e 来 实 现 通 讯 ,而 无 法 看 到 驱 动 在 这 一 过程 中所 起 ie n g r
vc Ma a e 是 一 个 守 护 进 程 ,它 的 作 用 是 使 Cin 能够 通 过 ie n g r l t e Bn e 中 注册 的 S re 名 字 获 得对 S re 实 体 的 引 用 。 i r d ev r ev r
从 一 个 用 户 的 角度 来看 进 程 A 调 用 进 程 B 的服 务 过程 , 就
Ke wors:o puerap i t n t ch ol y. dr d. nd e a s , y d cm t pl i e n og An oi Bi erm ch nim I ca o PC
1 A do n r i 统概 述 d系 An r i d od是 Go ge公 司 开 发 的 基 于 Ln x平 台 开 源 的 手 o l i u
示数 据 。 3 B n e 机 制 的简 单 实 例 id r 31 场 景 假 设 .

程 之 间 Bn e 通 信 , id r 在进 程 之 间传 递 Bn e , 理 Bn e 引用 i r管 d id r 计 数 ,传 递 和 交 互 进 程 之 间数 据 包 等 一 系 列 底 层 支 持 。而 S r e—
机 操 作 系统 , 系统 采 用 了分 层 结 构 , 该 由操 作 系统 、 间 件 、 户 中 用
界 面 和应 用 软 件 组 成 。
A dod 团 队 向应 用 开 发 者 提 供 丰 富 多样 的 功 能 ,诸 如 媒 n ri 体播 放 、 音 频频 捕 获 等 , 视 并将 这 些 功 能 设 计 成 由 不 同 的 S re ev r 负责 管 理 。这样 应 用 程 序 只需 做 为 Cl n 与 这 些 S re 建 立 连 it e ev r 接便 可 以使 用 这 些 服 务 ,从 而 花很 少 的 时 间 和精 力 就 能开 发 出 令 人 眩 目的功 能 。 基 于 通信 方 式 、 输 性 能 、 全 性 等 方 面 的考 传 安
虑 , 程 间 通 信采 用 了一 套 新 的 I C机 制 —— B n e 。 进 P i r d 2 B n e 通 信 模 型和 通 信 协 议 id r
2 1Bn e 通 信 模 型 . id r Bn e 框 架 包 括 四 个 部 分 : ev rCln、 e i Ma a — i r d S re 、 i tS r c e v e n g
A d od 中 B n e 机 制 研究 与应 用 n ri i r d
A do n ri Bn e 机制研究与应用 d中 i r d
R s ac n e e r h a d Ap l a in o n e n An r i y t m p i t f Bid r i d od S se c o
只 能 通过 进 程 间通 讯来 完 成 应 用 共 享 数 据 。进程 间通 讯 ( c 涉 i ) p 及 到 三个 部 分 : 户端 ( 客 调用 方 )传 递 数 据 , 务 端 ( 调 用 方 ) , 服 被 。 其 中 服 务 端 S ri e c v e被 同一 个 应 用 调 用 和 不 同 应 用 调 用 原 理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