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全册课件ppt(23份) 人教课标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 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 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 》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3)词语的替换变化。 词语的替换变化是说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 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词语替换变化有社会的因素,也有语 言系统内部的因素。为了避免过多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就用双音节 词代替单音节词。 (4)词语的引申变化。 词语的引申变化指的是词语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 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引申。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3.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词汇的演变情况如何? 提示:(1)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现代汉 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可以解决汉语音节数量有限和汉语词语数量 不断增长的矛盾,同时可以分化使用单音节词造成的大量的同音词 和多义词。 (2)词语的消长变化。 ①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语 来表达这些新事物。②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知趣”地退 出了词汇舞台。③词汇系统本身的变动和人们认识观念的变化都 可能引起词语的此消彼长。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2014· 新课标全国高考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 贷 振:救济。 .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 之 . C.至临 大事,刚断无所挠 . D.核所积金银,著 之籍 .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3.古人的称谓体系很复杂,一般总是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 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可以相对随意些。请写出下面这些称谓用于 什么人。 (1)仆,不才,不佞 (2)小子,犬子 (3)孤,孤家,寡人 (4)子,夫子,先生 (5)公,君,足下,丈,大人 答案:(1)一般人自称 (2)称晚辈 (3)王侯自称 (4)称师辈 (5)称朋友,尊长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古今词汇比较起来有三种情况:古代旧词的消亡,后代新词的产 生,古今沿用的词汇。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讲字义即讲词义 。在词汇的演变过程中,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的发展是最突出的 。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尤其先秦时更是如此 。据统计,《诗经》中有四千多个词,而其中复音节词只有1 329个; 《孟子》中单音节词1 565个,复音节词713个。在基本词汇中,绝大 多数都属单音节词。从汉语使用频率来看,单音节词占优势,从现 代汉语来看,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 000个词中,单音节词占565个,双 音节词占431个,剩下少数是多音节词,现代汉语大量词汇以双音节 形式出现。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国际用词方面。汉语不仅与中国本身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而 且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被众多的外国人士接受。所以词汇与国际 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 方会谈”“反恐”等。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 称。 同样的道理,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知趣”地退出了词汇 舞台,比如“买办”“知青”“人民公社”等。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 Nhomakorabea2
3
2.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 物,如“ ”等(列举出课本以 外的五个新词)。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许多旧词语也不用了,如“ ”(列举课本以外的五个旧词语)。 答案示例: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硅谷、航母、潜规则 右派、地主、富农、现行反革命、大跃进
目标导航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4.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语法的演变情况如何? 提示:(1)语序的变化。 古代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跟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 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说现代汉语所 有动宾结构中宾语的典型位置都是在动词的后面。 (2)句式的变化。 有些句式古今都有,但表现形式不同。比如判断句,古代汉语通 常不用动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 或者只用其中之一,甚至直接用“名词+名词”的形式。还有些句式 古代没有,是后来才出现的,比如“把字句”。 (3)词类的变化。 古代汉语中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词类活用现象现在已经消失了 。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汉语的基本词汇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共 有五类:第一类是涉及自然现象的词,第二类是涉及生产劳动及其 劳动成果的词,第三类是涉及人体器官的词,第四类是涉及方位的 词,第五类是涉及社会关系的词。这些词千百年来意义和使用上都 没有什么变化,它们所指称的仍然是几千年前的同一个概念,其变 化仅在字形。在甲骨文中名词又是最发达的词类,数量最多,内容 也最丰富,占整个词汇的70%以上,到周秦两汉时期,名词依然是最 发达的词类。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语音的演变情况如何? 提示:汉语语音的变化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组合规 律的变化。 (1)声调的变化。 有些古诗现在读起来好像不怎么押韵了。这种情况就反映出古 代汉语中的入声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并入“平、上、 去”等声调了,也就是说古代汉语中的声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 经发生了变化。 (2)韵母的变化。 古代汉语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带“-p/-t/-k”塞音尾的韵母都消失了,带“-m”鼻音尾的韵母也消失了 。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2014· 广东高考) (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2014· 浙江高考) (3)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 江苏高 考) (4)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2014· 江西高考) 解析:(1)“径”,直接,指路途短,“抵”,到达,“何为”,固定句式;(2)“嗜 ”,喜欢,“诱”,引导,“推拔于寒素中”,介词结构后置句;(3)“若乃名者” 是难点,从文中反复出现的“名”与“实”及相对关系可推断出“名”意 为“名称”,所以此句不可理解为“你是个名士”而应理解为“至于老 师的名称”,“为薄世笑骂”,被动句式;(4)“出”,使动用法,使……出,驱 赶,“竞”,争着,“其”,代词,那些。
预习导引
1
2
3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 达这些新事物。 (1)社会生活方面。社会是文明的摇篮,中国社会的巨变要求作为 文化载体的词汇第一时间反映社会现实,因此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 特征的词汇:①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如“和谐社会”“ 小康生活”等;又有供全民贯彻的“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 等。②经济方面:如改革后的“经济特区”,指导性的“十五”“十一五” 计划,再有与旅游业相关的“红色旅游”“无烟工业”等,还有经济的附 属词汇如“白领”“个税改革”等。③文化方面:如为适应新的市场而 产生的“红色文化”“素质教育”“超级女声”,也有外来的“拜金主义” 等。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词义和句式上的哪 些变化? 提示:(1)词义变化巨大。 ①有些古代汉语的词,意义没怎么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 独使用了。 ②有些古代汉语的词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则被另一个词 代替了。 ③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即某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 经消失了。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 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 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 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 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 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2)网络用语方面。网络与计算机是20世纪的象征,它代表着先进 和高效,仅十几年时间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 个领域。如“硬件”“网吧”“IT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数的附属 词汇,共约万个。也有一些如“PK”“1314(一生一世)”等网络异化词 。 (3)科学技术方面。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和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 这一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为 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认识和交际要求,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 由此产生的许多新词如“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已成为大 众议论的焦点。此外,在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产生 了众多的新词,如“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等。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参考答案:(1)(走这条路线)路途短又容易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 到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这条旧路?(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 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3)至 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 以承担了。(4)(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 啄食那些粟粒。
解析:D项,著:登记,记载。 答案:D
当:承担。 临:面对。 著:彰显。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2)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 (3)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4)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解析:(1)“虽”,即使;“顾”,顾看、理会。(2)“或告”,有人告发;“训 无状”,审查起来没有根据;“以疾”,因为疾病。(3)“以”,介词,因为;“审 ”,查清,弄明白;“参实”,查实。(4)“正”,通“证”,订正;“所引”“所未发”, 所字结构,译为“引用的”“没有阐发的(内容)”。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了解汉语的古今演变。 2.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3.学习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解决古文阅读的相关问题。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1.从古今词语的词形变化看,古代汉语是以 词为主,现 代汉语则以 词为主。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 。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 、 、 。 答案:单音节 双音节 引申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 移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句式结构变化巨大。 ①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如判断句(城北徐公,齐 国之美丽者也),倒装句(忌不自信),省略句(与坐谈)等。 ②有些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虽然大体相似,但现代汉语的句式有 了一些改变,以便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③有些文言句式仍旧在现代汉语中保留着,但用法上受到了很大 限制。如“之所以”“为……所……”“唯……是……”等,只是以固定 短语形式保留在书面语中。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4)年龄的称谓。有时不用数字表示古人的年龄,不直接说出某人 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 髫”是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少年(古代儿 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总角”)。“豆蔻”是指少女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 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 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 ,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 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 ,“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 ”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 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