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2教学案:专题4 三、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 含答案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皇脚下的自由民权运动
1.背景
(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①国家无宪法和议会。
②天皇权力进一步加强。
③封建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形成新政治权贵专制的局面。
(2)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起义不断。
(3)广大中小资产阶级、中小地主阶级及中下级武士强烈要求参政。
2.内容
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
3.表现
(1)立志社、爱国公党等团体成立并提出自由民权的政治要求。
(2)19世纪80年代初,自由民权运动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
4.结果
19世纪80年代中期失败。
5.积极意义
使明治政府走上了立宪道路,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深化认知]
明治维新前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东渐潮流的兴起,自由、平等、民权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量涌入日本,促进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二、“御赐”宪法
1.诞生
(1)1882—1883年,受天皇政府委派,伊藤博文遍访欧洲,考察各国的宪法和政治制度。
(2)日本最终选择了最富有军国主义色彩、最能维护君主权力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作为起草日本宪法的蓝本。
(3)1889年,一部“御赐”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诞生了。
2.政体
宪法从名义上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3.主要内容
(1)“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或解散议会、宣战、媾和、统帅海陆军等权力。
(2)众议院由选举产生,但同时又对选举权做出了种种限制。
(3)议会虽然拥有立法权,但通过的法案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内阁作为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
(4)规定在天皇身边设立“枢密院”,名义上它只是一个咨询机构,但却拥有最高决策权,与议会和内阁形成鼎立之势。
4.评价
(1)地位:《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2)积极作用:承认了人民的参政权等一些基本权利,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意味着日本在上层建筑领域已经迈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门槛,基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是亚洲的第一部宪法。
(3)局限性:宪法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大日本帝国宪法》在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但实际上仍然由天皇掌握国家主权,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
《大日本帝国宪法》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制国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探究点一 近代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日本人民高举自由民权和民族独立的旗帜,向天皇专制政府和外来民族压迫进行了十余年的英勇斗争,在明治维新开创的日本近代民族民主运动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初探》
(1)根据材料一,自由民权运动主要目标是什么?是什么性质的运动,与明治维新应是什么关系?
[答案] 目标:向天皇专制政府和外来民族压迫进行斗争,争取民主政治和主权独立。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关系: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
材料二 副岛种臣、后藤象二郎等人在1874年初组成了“爱国公党”,提倡“天赋人权”,要求设立民选议院。
……1882年4月以大隈重信为首组建立宪改进党,但因各自党内的矛盾……使基层党员失去耐心,逐渐转向激进道路……
[深化认知]
——《近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2)根据材料二,自由民权运动采取了哪些方式?蕴含着怎样的问题?
[答案]方式:组建政党,宣传民主思想,要求设立民选议院;采取武装斗争(激进道路)等。
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和思想,内部存在矛盾。
材料三自由民权运动的直接后果是迫使政府承诺制定宪法、召开民选国会。
为此政府派伊藤博文前往欧洲,主要是对德国进行考察……
——《近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3)根据材料三,自由民权运动有什么影响?
[答案]推动明治政府走上立宪道路,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结论形成]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特点
(1)深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明治维新前后,伴随着西学东渐潮流的兴起和发展,自由、平等、民权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大量涌入日本,促进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以社会中下层为主体:自由民权运动的参加者以广大中小资产阶级、中小地主阶级以及丧失了昔日荣耀的中下级武士为主,社会上层人士的参与程度较小。
(3)以政治斗争为主要方式:自由民权运动提出了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要求,以争取资产阶级民主权利为主要目标。
(4)和平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自由民权运动期间,除了采取和平请愿等和平方式外,发动者还与各地的农民运动相结合,给天皇政府以强大压力。
(5)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自由民权运动期间,尽管立志社、爱国公党等团体纷纷成立,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纲领,因而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最终因内讧而失败。
探究点二《大日本帝国宪法》
[史料探究]
材料一“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
“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
“内阁一方面对天皇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大日本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日本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是什么关系?
[答案]权力:帝国议会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
关系:内阁对天皇负责,也对议会负责。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帝国议会由
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大日本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
[答案]名义上,政体都是君主立宪制;赋予帝国皇帝或天皇很大的权力: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内阁形式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权限很小,由天皇或皇帝控制。
[结论形成]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特点
(1)具有一定的民主性,确立了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
如议会拥有对法律的认可权和内阁的监督权。
(2)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如天皇拥有立法权,内阁向天皇负责。
(3)以天皇名义颁布,是钦定的方式。
(4)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天皇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B.封建割据势力的大量存在
C.新政治权贵实行专制统治
D.人民的民主权利极为有限
解析:选B A、C、D三项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封建残余大量存在的直接表现,属于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的具体背景;B项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前存在的社会现象,与自由民权运动兴起于明治维新以后的史实不符。
2.自由民权运动推动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揭开自由民权运动序幕的是()
A.《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上呈天皇,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B.立志社、爱国公党等自由民权团体纷纷成立
C.伊藤博文遍访欧洲,考察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
D.“枢密院”与议会和内阁形成鼎立之势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与辨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B项是运动发展的表现。
C项出访欧洲是为日本西方化作准备。
D项是日本的政治格局,形成于这场运动失败后。
3.《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但天皇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
天皇实际享有的权力不包括()
A.批准法律、任免大臣B.召集和解散议会
C.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D.批准财政预算
解析:选D根据《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等权力,不包括批准财政预算。
4.下列属于《大日本帝国宪法》特点的是()
①具有一定的民主性,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以天皇名义颁布,是钦定的方式③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④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理解。
①②③④分别从内容、背景、性质、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阐释。
5.“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意见法宝,那就是自由权。
”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的制定宪法的理念。
但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该宪法仍规定()
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
C.天皇享有立法权D.内阁享有立法权
解析:选C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的批准方能生效,这实际上是天皇享有立法权。
6.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规定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B项是对天皇权力的限制;C项不能说明是否具有封建性;D项规定了人民的基本人权与题意不符;A项说明天皇既是世袭的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其枢轴,凡百权利皆由来于此。
”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
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
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
”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
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宪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
——以上材料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1889年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4分)
(2)从材料二看,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4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6分)
解析:本题以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为主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1)、(2)问在阅读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可得出答案。
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来回答;第二小问须结合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
答案:(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2)天皇虽然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时,须经其他主权“辅翼”,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限制天皇权力。
(3)天皇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有一定限度的权力。
原因: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种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近代化,要对天皇的权力做一定的限制。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
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请回答:
(1)日本“眼观八方”,在国弱时,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
据此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8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你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认识。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结合教材归纳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第(2)问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认识。
答案:(1)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
吸收: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合理地继承发扬自身传统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可以促进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