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石鑫岩1 王志丹2
摘 要: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主产区,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向日葵是盐碱、瘠薄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不可替代经济作物。
本文从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大力发展向日葵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产业链条纵深延伸、进一步强化向日葵优质品种选育等方面提出促进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向日葵产业;政策建议
向日葵因其具有耐盐碱、耐瘠薄、种植适应性强、品质优良、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盛、产投比高等显著优点,是盐碱、瘠薄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不可替代经济作物。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农牧业生产条件使得种植的向日葵籽粒饱满、粒型大、色泽好、品质佳、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主产区和葵花籽原料集散地,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向日葵优良品种选育、葵花种植、精深加工、流通贸易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内蒙古向日葵产业,既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也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
(一)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向日葵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2016年,内蒙古的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了639.9千公顷,比2013年的429千公顷增加了210.9千公顷,增加幅度达到49.16%,年均增长率达到14.25%,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重也由2013年的46.13%增加到2016年的55.49%,增加了9.36个百分点。
向日葵产量达到了166.16万吨,比2013年的116.11万吨增加了50.05万吨,增加幅度达到43.11%,年均增长率达到12.69%,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也由2013年的47.90%增加到2016年的55.57%,增加了7.67个百分点。
目前,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主产区,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套、赤峰、乌兰察布及周边等地区,涉及向日葵种植农户约26万户。
(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自治区及其各盟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向日葵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得内蒙古的向日葵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引资、合作兴建了一批向日葵加工企业,总加工能力大幅提高。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全区向日葵加工企业共有54家,实际加工量达到16万吨。
其中,葵花子加工企业23家,实际加工量8万吨;葵花仁加工企业14家,实际加工量3万吨;葵花油加工企业17家,实际加工量5万吨。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快了向日葵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收购流通企业,市场流通体系已初具规模。
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及其周边旗县等向日葵主产地,建成了几个在西北、华北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葵花市场,目前巴彦淖尔市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食葵生产、加工、销售地。
建成了以渤商所五原营业部葵花商品交易中心、五原鸿鼎市场和各种运销组织、企业和经纪人等组成的向日葵市场营销体系,初步形成了“基地+企业+市场”的良性发展模式。
(三)产业链条深度开发
通过千方百计地深度开发向日葵产业发展链条,内蒙古已经形成了集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规模化基地种植、产品精深加工、对外贸易出口、休闲旅游观光、市场营销宣传于一体的向日葵全产业链,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方面,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向日葵种子繁育基地,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向日葵种质资源库。
规模化基地种植方面,在巴彦淖尔市、赤峰市、兴安盟建立了规模化向日葵种植基地,播种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0%,产量约占全区总产量的80%。
产品精深加工与对外贸易出口方面,研发出了向日葵葵乳饮料、葵花仁油等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了“洽洽”、“真心”、“三瑞”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远销英国、美国、埃及、泰国、伊朗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休闲旅游观光与市场营销宣传方面,政府部门通过精心策划产业发展论坛、旅游文化节等各种推介活动,积极传播和弘扬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品牌,每年7、8月份“去巴彦淖尔看向日葵”已经成为国内外越来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18NDC121);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19247);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LNKX2018-2019C05)。
通讯作者:王志丹。
- 12 -
越多摄影、美术、旅行爱好者的最佳首选。
二、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户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目前内蒙古向日葵种植还基本停留在过去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虽多但规模小,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也还很不完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的难题。
近年来种植向日葵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导致广大葵农对于种植向日葵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防范意识明显不足,在安排向日葵生产方面存在较大的趋同性和盲目性。
而由于受国家继续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影响,内蒙古东部区、新疆等地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食用向日葵,全国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大幅增加,国内向日葵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饱和形势越发突显,销售不稳定且价格呈下降趋势,销售进度缓慢,部分品种积压现象严重。
加之,自治区本身向日葵种植面积较大,而且中、重度盐碱地主要种植向日葵,轮作倒茬困难,连年重茬种植,叶斑病、葵螟、草地螟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食用向日葵品质下降,市场竞争优势不强,部分产品出现了价低卖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葵农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产能过剩且精深加工水平不高
虽然内蒙古向日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向日葵加工企业设计产能已经达到136万吨,远远超过目前内蒙古全区的向日葵总产量,但实际向日葵加工量却仅为16万吨,整体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
在现有的54家向日葵加工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居多,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加之农企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导致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需对接。
而且,在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方面也相对不高,食葵多以分级包装和炒货为主,油葵多以剥皮和直接榨油为主。
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新产品研发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市场独享性差,同质化恶性竞争比较严重,导致自治区向日葵加工业的经济效益未能与产量实现同步提升。
(三)优质新品种选育供应不足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向日葵引种强度的不断加大,种质资源的逐步丰富,陆续选育出(引进)了大量的向日葵新品种,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内蒙古的向日葵优质新品种选育依然供应不足,突出表现在:育成的向日葵品种数量虽多,但品种更替频繁、主导品种不突出,有市场优势的杂交品种更是数量十分有限,且缺陷明显、区域推广面积较小。
多数向日葵品种在产量、商品性方面,依然与国外品种存在较大差距,品种多、乱、杂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专用品种则更为缺乏。
与此同时,引进的国外杂交品种虽然产量方面得到大幅度增加,但也显现出香味大幅度下降、籽粒变小等品质和适应性方面的突出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食用向日葵香味浓、色泽美、籽粒大的市场消费需求。
三、促进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向日葵产业化经营
应在向日葵重点产区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一定的土地、税收、金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组织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提供必须的有效引导,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增强其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增强葵农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
不断发展壮大向日葵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加工龙头企业与葵农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加工龙头企业在产、供、销各环节中对葵农的生产指导、信息服务、品牌创建、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探索构建从新品种引进、试种示范、订单推广到原料回收采购、加工及保鲜储存在内的全系列的基地体系和管理模式。
(二)加快推进产业链条纵深延伸
向日葵籽实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产业化综合开发优势和发展前景,可以通过强化向日葵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加工滚动增值。
葵花副产品涉及建材、食品、粮油、保健品、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生物饲料等行业,大力开发以葵花杆和葵花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集成材板和人造板、以葵花籽为主要原料与乳制品混合加工生产的全天然植物蛋白类饮料、以葵粕和葵盘为主要原料配制生产的家禽家畜饲料、以油葵果盘为原材料生产食用及医药用果胶、以葵花籽皮为原材料生产一次性可降解环保型餐饮具等新产品,加快孵化向日葵加工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内蒙古向日葵产业发展链条的纵深延伸和产业化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向日葵优质品种选育
通过以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和内蒙古向日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以研发培育优质向日葵新品种及关键技术为目标,推动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优化结合,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强度,采取多学科联合、多种技术并用的发展策略,积极推进向日葵优质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重点选育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好等优质特性的向日葵新品种。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市场消费需求,应重点突出品种用途和特点,注重品质改良。
食用型杂交新品种选育目标要求籽粒大且饱满、蛋白含量高、口感好,而油用型杂交新品种选育目标则是要求油酸、亚油酸、维生素B和E等含量高,营养平衡,具有保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洁,李浩,张桂芝,陈雪梅.山东省向日葵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种业,2017(8):20-22.
[2]王凤香.向日葵绿色种植成本及效益分析—以巴彦淖尔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8):292-293.
[3]马林.内蒙古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05(2):38-40.
[4]石鑫岩.河套地区向日葵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17-19.
●作者单位:
1.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2.辽宁省农村经济研究所 辽宁 沈阳 110161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