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考试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考试重点
选择、填空(部分)
1、与对外汉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几门学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2、课堂活动三要素:启动、回应、反馈。

3、课堂节奏控制:序幕,铺垫,小高潮,舒缓、铺垫,大高潮,尾声。

4、杨惠元归纳出8项听力微技能: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储存能力、联想猜测能力、概括总
结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后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

5、会话教学中两种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语义的”倾向或视角和“结构的”倾向或视角。

6、泛读方式培养:略读、跳读、粗读。

7、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

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的区别:
语言学习通常是指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

语言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无意识)掌握(获得)一种语言(通常是母语)。

学习与习得关系:①学习和习得是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
②儿童对第一语言的掌握是从潜意识的习得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识的学习成
分愈来愈大③成人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从潜意识的学习逐渐发展成为对语言的自然习得章节重点
一、对外汉语发展过程:
1、创始阶段: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东欧
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1965年,我国唯一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的大学——北
京语言学院成立。

2、恢复阶段: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地位,汉语被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

3、发展阶段:1983年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正式成立。

1984年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我国已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
确认。

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成立。

4、发展繁荣阶段:2005年7月北京召开世界汉语大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向
世界。

二、对外汉语学科地位和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它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对比分析:
产生并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由拉多1957年首创,它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拉多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不通的是,二者不同时,学习者会借助第一语言的一些规则,这会产生负迁移作用,她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迁移常常在两种学习内容相似,过程相同
或使用同一原理时发生。

主要观点:母语与目的语的不同语言成分是第二语言习得者的难点。

对对比分析假说的评价:
肯定方面:对比分析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预测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困难,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制定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写教材,改进课堂教学。

批评方面:对比分析不研究学生,抛开学习的主体,不通过分析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实际使用来分析学习中的难点,而是单纯从两种语言本身进行对比,因而预测就不一定准确,真正的难点不一定能抓到。

事实上很多预测的错误学生并没有出现。

2、偏误分析: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它的代表人物是coder,以语言学基础和普遍语法理论为理论基础,认知理论为心理学基础。

(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是由于目的与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错误。

)偏误的来源:①母语的负迁移。

②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泛化”③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④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⑤学习环境的影响。

偏误的分类:①语际偏误②语内偏误③简化偏误④交际偏误⑤推理偏误
偏误分析的程序和步骤:(1)学习者语言样本的收集(2)偏误的鉴别(3)偏误的描写;
(4)偏误的解释;(5)偏误的评价。

对待骗误的态度:看到其积极意义,实事求是的估计,正常现象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①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

从习得者的偏误,可以研究习得者所掌握的语言体系。

②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与发展。

③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预先了解
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地模仿、记忆和运用并帮助学习者克服偏误。

局限:①对偏误来源的分析陷入公式化。

②研究存在局限性。

它只对学习者出现的偏误进行研究,没有涉及环境因素,也没有对习得者所尝试建立的语言体系进行研究。

3、中介语理论:
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接近目的语的一种独立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代表人物:美国塞林克
特点:①是一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统,可以作为一种交际工具。

②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

(动态)③中介语的存在是由于偏误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

④中介语的偏误具有反复性。

⑤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其中一部分进而形成僵化。

四、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1、语法——翻译法:
最基本的特征: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

以语言学和心理学位理论基础,以惟理主义为哲学依据。

教学过程:a、先教字母的发音和书写b、系统进行语法教学,词法——句法教学方法为:演绎、互译c、阅读课文,母语介绍课文内容,逐词翻译,朗读课文基本原则:a\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注意语法形式的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b以翻译(外—母,母—外)为重要教学手段,用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
习来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

c用母语进行教学,无论语法知识还是课文内容
都用母语进行讲解。

d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
著,不注重口语。

e重视理性,强调通过外语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

2、直接法:
基本特征: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

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

特点:a在语言和外界事物或经验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c句本位,以句子为基本
的教学单位d以模仿为主
教学过程:1)教师口头展示句子或课文2)学生模仿跟读3)教师纠正错误4)学生继续模仿,直到重复正确为止5)一课完成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也
可学生提问,老师回答
3、听说教学法:
基本特征: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只有对比分析为直接法所无。

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基本原则:听说领先,以句型为中心,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语法教学靠归纳性类推,词汇量严格控制,严格纠正错误,广泛利用现代化
教学技术手段。

教学过程: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写练习。

4、功能法:
基本特征(原则):以语言的意念、功能项目为纲,选择符合学生交际需要的语言材料编排内容,并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实施课堂教学,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角色扮演,配对/小组练习、游戏以及情景设定来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五、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原则:1、因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短期集中训练与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

2、通过对比分析突出重点、难点。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并将机械性训练与有意义的训练相结合。

语音教学方法和技巧:
1、演示法:图表板书演示;口形、手势演示;实物、体态演示
2、夸张法
3、对比法:汉语与外语对比;汉语内的对比(生母、声调、韵母对比)
4、带音法(用一个已经学过的音素或学习者母语中存在的音素带出另一个发音部位
和方法相关的新音素,或者以一个容易发的音带出另一个发音部位与之相近的
较难发的音。

)5、模仿法6、分辨法7正音法:(纠正发音错误:①严格要
求②重点纠正③尽量让学生自己纠正④坚持要学生模仿和重复⑤反复纠正
固定法;录音法
六、词汇教学
原则:1、系统性原则(如聚合关系,组合关系)2、阶段性原则(如对词汇量、词汇等级、词汇重视率的控制和积极掌握消极掌握词汇)3、交际性原则(在各种语境
中教学)4、文化性原则(结合文化背景差异进行教学)
方法:1、生词展示顺序:按照生词表的顺序、词类排列、词义类别、描述对象不同、话题的类别和词汇等级排列展示。

2、生词展示的方法:领读、认读、猜词、听写、填空
3、词语释义的方法:实物法、演示法、场景法、对译法、翻译法、定义解释法、
同义反义解释法、列举解释法、扩展法、类推法、诱导法
4、词语的练习与巩固:记忆练习、辨别练习、理解练习、表达练习
技巧:1、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2、巧妙利用课堂游戏3、创设和学生关系密切的课堂语境4、帮助学生拓展词汇
注意问题:1、主次分明2、讲练结合,以练为主3、及时归纳,帮助记忆4、不同词语教授重点不同5、适当引入新词新语和字母词语
七、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特点:1、汉语句子结构的格局2、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3、复合词和词组的构成方式基本相同4、汉语没有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的区别5、汉语
的名词一般不能与数词结合,中间必须用一个量词6、汉语的动词没有形态变化
7、汉语中的“动补结构”8、有较大的省略余地
语法教学方法:
初级阶段只选取最基本、最常用的句式,对必教的语法项目,有限制地选取。

采取
化整为零、单一局部的教学处理模式。

即分散教学。

把语法项目分散到精读、口语、听力等课程中。

中级阶段可以进行相对整体的和联系性的学习。

从局部系统的、知识完整的角度,
集零为整地进行教学。

高级阶段语法教学则应以提高性、补充性及综合表达为主。

语法教学原则:1、是教学语法而非理论语法2、是教外国人的语法而不是教本族人的语法3、是从意义到形式而不是从形式到意义4、不仅是描写的语法更是讲条件的
语法5、不仅是分析的语法更是组装的语法6、不是孤立地讲汉语语法,而是在语
际对比中讲语法
八、汉字教学
汉字教学方法:
1、字源教学法
适用于象形、指事、会意、这些表意文字的教学。

象形字是根据所表示事物的形体简单勾勒而成。

它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它是汉字的基础。

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大都用象形字做构形部件构成新字。

指事字主要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标识,来表明字义所在。

还有一类指事字由纯符号构成。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或字构成,把形体或字的意义组合在一起,表示新字的意义。

通过古文字分析表意字的形体结构,对学生理解字义,记住字形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卡片或多媒体配以图画。

2、偏旁部首教学法
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进行识字教学。

用同一部首的字,字义都与某一事物有关。


旁部首教学法可以和形声字的教学相结合。

形旁也就是汉字的部首,与形声字的意
义相关。

(167个形旁)
3、字素分析法(部件分析法)
对构成汉字的要素进行分析解构。

其关键在于字素的确立。

字素分析法不拘泥于“六
书”原则,而是把一个字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件。

它解决了汉字形体演变后,用“六书”原则无法分析许多现代汉字的难题。

4、归纳对比法
形近字、音近字和同音字
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形近字、音近字和同音字。

有意识地将这些字进行对比分析,有
助于学生的辨别区分,避免误认、误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