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
一、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经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怎样的特点?
答: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改,就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来看,学生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进行观察为主的贴标签式的终结性评价阶段
特点:着重体现的是评价的筛选甄别功能。与之相配合的是当时的教材说教意味十足,故事中人物道德形象过于高大,不够贴近学生生活,缺乏现实意义。当时品德课各地基本由班主任担任,教师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来进行本课程的学业评价。
2、是开始将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学科,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导的学业评价阶段
特点:注重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理,学业评价开始重视相关知识的积累。但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这个阶段产生了将品德课等同于一般的自然学科课程的倾向,学业评价过于关注学生测试卷上的成绩。
3、是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阶段
特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看起来似乎又回到第一阶段的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来做出评价。但实际上,这一次评价的角度、尺度更灵活,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个性更包容,学生们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受到激励。评价主体也不再是仅由教师说了算,学生自我、同伴、家长、社会人员等都可以参与评价。
4、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催生下的发展性评价阶段。
特点:综合性、准确性、德育性与发展性。
二、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有哪些新理念?举例说明学业评价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现阶段学生学业评价的新理念有: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2)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
(3)评价要有利于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4)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5)评价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学业评价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教师的专
业态度就是高尚的师德,就是始终能保持着对成为成熟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当教师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教师一脸怒气地走近学生时,学生则会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教师怨怒的“枪口”上。教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学生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教师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会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2 )学业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又极富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善学的教师必善教,善教的教师必好学。教师首先要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书生。以书为师,与书为友。书能丰盈人的生命,丰富人生的色彩。善于从书中吸取前人经验,丰厚自己学识的教师,其课堂也必会因其知识面的广博与深入而大放异彩。除了向书本学习,还得乐于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和自然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成为奋斗的人生、健康的人生、成功快乐的人生。严谨体现在不盲从,敢于质疑,崇真尚本。创新是最高境界,要不断探求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普遍真理研究和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
三、如何理解“面向全体,以学生生命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谈谈应树立怎样的评价观?
答:面向全体,即面向全体学生。一个真正关爱学生的老师,不会仅仅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他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变化、价值观的形成,以学生生命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即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进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动力。
《教育规划纲要》非常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把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一部分,为人才的多样化成长提供切实保障。针对《教育规划纲要》对于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我以为作为教师应有如下评价观:
1. 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
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
在学生观方面,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要尊重学生,要
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
2. 评价时,要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体
学生是千奇百怪、各有差异的,但是学生在真正成为主体之后,他的差异就是一个优势,就是他的起点,那就公平了。
3. 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个性发展是我们的理想,但是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一个班里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4. 在教学行为评价中,追求教育公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作出一些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一个老师一堂课从头自尾是叫举手的孩子回答,就缺失了一些教育公平。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反思,并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5、推进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学思结合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
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6、评价要有利于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
实现学思结合,就要改变侧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被动接受的这种学习方式,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7.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鲜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新性、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业评价的重要任务。学生在好奇心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在某些学生身上会激发好奇心的教学内容,在另外一些学生身上,则可能诱发焦虑。因此,教师通常要考虑各种激发好奇心的方法,照顾到各类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策略。
8.评价要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也叫兴致,是人们对于事物喜好和关注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非常重要,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可以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9、评价要有利于促进知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