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中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中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2021·湖北·高考真题)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

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答案】A
【详解】
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这一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1·河北·高考真题)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

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

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

”这说明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

通过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同时对于水道的立法管理,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有利于公共卫生法体系的完善,B项正确;材料只是列举了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不能说“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员从政行为,排除D项。

故选B项。

中国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1)背景:夏商时期,君主和贵族可以殄灭生命。

如“人殉”、“人祭”。

(2)起源:西周建立起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3)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寻找救国新思想。

2.法治
(1)早期国家已经有法律。

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2)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德治与法治之争开启。

3.德治与法治之争
(1)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注重教化。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孟子主张“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唯法为治。

商鞅在秦国变法,奖励耕战,军功授官;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儒家思想不合时宜,在当时备受冷落,后来才得到重用。

法家思想适应了当时建立统一的专制集权国家的需要,受到重用。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的法治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商鞅“改法为律”。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秦汉朝廷还发布“令”,即法律命令。

(3)三国魏明帝减省律令,司马昭主政时再此减省《魏律》。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引礼入律)
(1)原因:汉武帝后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学士人以经注律,魏明帝设置律博士的推动。

(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

3.唐朝——礼法结合,提倡礼治
(1)唐高宗时,撰成《永徽律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学体系确立的标志。

(2)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社会层面,重视家训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如《天圣令》;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2.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曾重修《问刑条例》,开创
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3.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4.宋朝,理学形成,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深入到族规、家训之中。

如朱熹的《家礼》和《小学》。

5.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如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

6.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的“六谕”,并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7.清朝乡约宣讲内容是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圣谕,也常引用《大清律例》,使乡约约束力加强,并与法律合流。

西方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渊源——罗马法
(1)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又称《十二表法》。

(2)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2.发展——日耳曼法
中古时期,日耳曼王国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3.普通法系
12世纪前后,普通法在英国逐渐形成。

1215年,英国通过《大宪章》,开始限制王权。

英美等国的法律构成了普通法系,别称“英美法系”。

4.民法系
1789年,法国开始制定一系列法律。

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这部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融入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形成了民法系,又称“大陆法系”。

附录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异同
1.不同点:(1)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

英美法系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2)诉讼程序不同。

前者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

后者以原告、被告及其代理人与辩护人重心,具有抗辩式的特点,还存在陪审团制度。

(3)法律适用不同。

分别习惯用演绎形式、归纳形式。

(4)法律结构不同。

大陆法系分为公法和私法,英美法系分为普通法和平衡法。

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

(5)法律编篡不同。

大陆法系倾向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倾向于单行法。

2.相同点:(1)本质都是建立在近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上的法律体系。

(2)法律指导思想都受到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学说的深刻影响。

(3)法律背景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基础。

(4)传统罗马法、教会法、日耳曼法,不同的只是谁为主体的问题。

二、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1)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立法和司法二者独立。

(2)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3)司法实践过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为保证程序公开公正,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

2.局限性: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对个人权利的认定存在逐渐改进的过程。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背景:5世纪,日耳曼人国家(法兰克王国)逐渐接收了基督教。

2.表现:教士们主要任务是宣讲教义;要会还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节日大多与宗基督教有关;教会对人们的日常告诫。

3.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4.发展——形成新教
(1)内容: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2)影响: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激发了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情;但对宗教的迷信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元代法制相较于历代法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始终未颁行《唐律》式的“律典”(弃律),而是不断发布和编纂带有临时性质的条画、断例(用例)。

关于元朝弃律用例的原因,与如图所示观点相似的是()
A.“南北异制,难于划一”B.“多元共推,内外互动”
C.“区域广大,族群众多”D.“元无制度,不知礼法”
【答案】B
【详解】
依据材料“而是不断发布和编纂带有临时性质的条画、断例(用例)”,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元代弃律用例体现了“多元共推,内外互动”,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多元发展,排除A项;“区域广大,族群众多”是影响因素,不是特点,排除C项;“元无制度,不知礼法”,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2·河北张家口·高一阶段练习)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依法执政”;中共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执政理念追求党政同责B.对依法治国认知的深入
C.积极推动政府转变职能D.开始践行法治国家理念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中共十五大到中共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在依法治国上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依法执政,再到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认知逐渐深入,B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推知中国共产党追求党政同责、积极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排除AC项;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理念不等于“开始践行依法治国理念”,排除D项。

故选B项。

3.(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阶段练习)“《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米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

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C.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D.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答案】B
【详解】
依据材料“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对罗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B项正确;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排除A项;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了影响,不能说“确立”,排除C项;古希腊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排除D项。

故选B项。

4.(2022·河南安阳·高三阶段练习)罗马《十二表法》中规定:“家属终身在家父权的支配下。

家长得监禁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

”这表明罗马法()A.注重维护家庭伦理秩序B.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推动私法规范不断完善D.维系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家属终身在家父权的支配下。

家长得监禁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罗马《十二表法》中的家长权。

《十二表法》赋予家父特权,旨在维护家庭伦理秩序,A项正确;家属不一定是奴隶,排除B项;家长权带有野蛮的习惯法传统,不利于私法规范的完善,排除C项;仅凭一项规定,无法得出“维系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的结论,排除D项。

故选A项。

1.(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

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

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由奴⾪制向封建制过渡,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
部分的法律制度也发⾪了深刻的变⾪。

法律由秘密变为公开,体现奴⾪主贵族意志的奴⾪制法逐步被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封建制法所取代。

新兴地主阶级坚决要求将成⾪法公布于世,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和种种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制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束缚,C项正确;等级秩序并未瓦解,排除A项;制定成文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法家思想关系不大,排除B项;“率先”一说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项。

故选C项。

2.(2022·江西·模拟预测)从1979年9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以上事实说明,我国()
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
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答案】D
【详解】
I在改革开放当中,我国逐渐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只有科学发展,才会引导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D项正确;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我国环境法的发展对外国先进环境法律、法规的借鉴,排除A项;材料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念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从以上法律、法规的制定来看,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是初步地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框架,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排除C项。

故选D项。

3.(2023·湖北·模拟预测)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

这说明唐朝
A.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B.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
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答案】A
【详解】
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对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此类违礼而不违律的不孝行为进行处罚;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柳公绰以礼改判,以礼折狱的案例;对烈女卫氏此类血亲复仇屈法而伸情,这些案例均反映出唐代司法实践中礼法结合的特点,A项正确;明德慎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国家不仅注重儒学的教化,也维护法律威严,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吏选任,排除D项。

故选A项。

4.(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二模)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房屋的居住权的遗赠“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事实”。

居住权,不仅是房屋直接利用的权利,还包含了人类对居住的需求事实,这使得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

可见,该法学家认为居住权
A.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B.未得到罗马自然法的保护
C.事关罗马社会经济秩序稳定D.与财产继承制度密不可分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由此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是受自然法的保护的,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社会经济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财产继承制度,排除D项。

故选A项。

5.(2022·山西吕梁·三模)公元前5世纪的《格尔蒂法典》,是古希腊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完整法典。

法典共12栏,从第2栏第49行起,便主要规范关涉私人生活的婚姻、收养、继承、赠与、抵押、监护等方面的行为;法典第1栏第15行起关于主张自由人的诉讼,可以归入民法中关于人身权(身份权)的范畴。

该法典
A.得益于罗马万民法的实施B.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
C.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D.克服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尔蒂法典》具有强烈的民事法律色彩,这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排除A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C 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克服了”的说法表述绝对,排除D项。

故选B项。

6.(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二模)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房屋的居住权的遗赠“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事实”。

居住权,不仅是房屋直接利用的权利,还包含了人类对居住的需求事实,这使得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

可见,该法学家认为居住权
A.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B.未得到罗马自然法的保护
C.事关罗马社会经济秩序稳定D.与财产继承制度密不可分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超过市民法而带有自然法的色彩。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由此可知,罗马法学家莫德斯蒂努斯认为居住权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是受自然法的保护的,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社会经济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财产继承制度,排除D项。

故选A项。

7.(2022·山西吕梁·三模)公元前5世纪的《格尔蒂法典》,是古希腊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完整法典。

法典共12栏,从第2栏第49行起,便主要规范关涉私人生活的婚姻、收养、继承、赠与、抵押、监护等方面的行为;法典第1栏第15行起关于主张自由人的诉讼,可以归入民法中关于人身权(身份权)的范畴。

该法典
A.得益于罗马万民法的实施B.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
C.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D.克服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尔蒂法典》具有强烈的民事法律色彩,这有助于公民政治的实施,B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排除A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C 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克服了”的说法表述绝对,排除D项。

故选B项。

8.(2022·浙江·模拟预测)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它扩及所有人之中,始终如一,永恒不变。

颁布有违这一法律的条例,是宗教所禁止的,即便部分地废止它也不可以,同时我们也无法通过元老院或人民摆脱它的约束。

”他意在强调“真正的法律”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C.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D.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塞罗认为法是植根于自然的,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

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即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A项正确;西塞罗提出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自然法理念,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排除C项;17、18世纪的启
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力图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排除D项。

故选A项。

1.(2021·河北·高考真题)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

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

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

”这说明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

通过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同时对于水道的立法管理,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有利于公共卫生法体系的完善,B项正确;材料只是列举了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不能说“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员从政行为,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1·海南·高考真题)《旧唐书》载,贞观年修五代史,移史馆于禁中。

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

贞观已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遂成故事也。

天宝已后,他官兼领史职者,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

这些措施旨在
A.无为而治,道法自然B.鉴往知来,文以化成
C.礼法并施,三教合一D.体恤百姓,休养生息
【答案】B
【详解】
材料“移史馆于禁中”“用他官兼之”“多以宰相监修国史”均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修史的重视,而对历史重视的目的在于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而更好的知道以后该怎么发展,故B项正确;重视史书的撰修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礼法并施,三教合一,排除C项;体恤百姓,休养生息只是历史经验之一,并不是重视修史的全部目的,排除D项。

故选B项。

3.(2021·海南·高考真题)《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

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
讼息,故三载考绩。

”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
【答案】A
【详解】
材料“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

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大意是:人民勤恳耕作三年,家里才会出现剩余,人民丰衣足食后就会知晓荣誉和耻辱,这就会减少犯罪和争讼现象,因此对官员的考核要三年一次,由材料可以看出,人民是否知晓荣辱、犯罪现象的多少是对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德政教化对官员考核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官员的考核主要依据该官员治下的犯罪多少和人民是否知晓荣辱,BCD三项均和材料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A项。

4.(2021·天津·高考真题)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

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答案】C
【详解】
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

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要遵守法律。

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B项是法家的,排除A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项。

5.(2021·山东·高考真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

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宗教改革中主张因信称义,都是对人的重新审视,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故选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能够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而非神学,排除C;文艺复兴中没有沉重打击罗马教会的统治,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