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
在新形势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对中学生开展科学素质进行针对训练,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未来人才,是当前中等教育的根本性任务。
那么,围绕这么目标,就中学的化学教育,该如何顺利地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科学素质的渗透教育呢?首先要确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仅仅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素质教育,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逐步渗透;同时,必须认识要想实现科学素质的渗透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科学素质教育者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和掌握科学素质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充分利用实验、课外活动等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渗透过程。
1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学教育系统中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即将素质教育等同于五花八门的活动。
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来培养有理想、有能力,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目的的科学教育体系。
衡量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志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大量灌输;某些实验,也只是有教师的演示性,学生无法参与其中;而即使上实验课也只是将实验内容进行了提前背书的验证性试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部就班的实验课程很难提升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中学生素质科学教育目标
一个人的素质是个体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积淀内化的有机结合,是潜能情况的重要标志。
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四大支柱可以被归为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与生存素质,是人与自然界、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前进中追求真理、探索未来、创造世界的基本要素,其中科学素质是核心和基础。
扩展中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科学技能、增强学习能力是中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直接目的。
其中,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对科学的信念、态度、及批判精神;所谓科学方法或技能就是中学生在认识真理和世界的过程中所需学会的实证的、逻辑的或直觉思维运用的能力。
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生对学习的态度、需求、兴趣、动机、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策略等等。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的一致;应当把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直接目标,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宗旨。
3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策略
3.1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实践出真知,通过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比如,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有千千万万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加重的食用盐是什么成分?如何生产出来的?实际上很多国家为了石油引发战争,石油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是否有替代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
同时,要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学科。
观察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时刻注意变化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及条件,并如实记录、科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比如,在讲“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有什么差别”时,让学生自己去解答问题,通过类似的生动的实例,激发中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2抓住化学的学科特点,突出实验教学功能
中学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依据、以理论为先导,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以达到形成概念、掌握理论、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目的。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有关实验,并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通过实验事实、化学原理,分析判断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教学的这些基本特征有利于加强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等诸方面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科学认识、直觉思维、大胆想象等思维的培养,更有助于加强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及创造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要熟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洗涤使用方法,观察刻度的方法以及及时处理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误差的方法等等;同时可以通过熟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准确计算、对比实验、分析结果等等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判断力。
中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检验的过程中,不仅要细心、耐心、尽心,更要用心。
如果试验中不细心、不耐心容易导致实验误差,然而,如果只强调细心耐心,不强调用心思考问题,不遵循实验法则和科学规律,不仅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还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比如,如果在点燃氧气、甲烷之前不检验纯度,加热乙醇、浓硫酸制乙烯不加沸石、不控制温度,实验会失败,并出现危险。
3.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有活力的课题。
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还在于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应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着重是让受教育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也不能忽视创新教育。
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某种天赋特长和才能的展现、培养与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展学生的多种爱好和特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沼气的制取和利用相关内容的时候,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带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到学校附近的池塘中收集沼气,使其更加了解沼气的性质及用途,学生通过现场实践提出了一些收集沼气的好途径,对沼气的运用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总之,在认识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明确中学生素质科学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素质教育的具体策略,并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和修正,对于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利明.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优化教学进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3).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3]朱竹英.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尝试[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