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
视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B.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无论谁请他帮忙,也无论他能否办得到,他都会满口答应下来:“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

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7月下旬,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

它不仅是一个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

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C.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远见卓识大展拳脚初露雏形星罗棋布
B.高瞻远瞩大展拳脚崭露头角雨后春笋
C.高瞻远瞩摩拳擦掌初露雏形雨后春笋
D.远见卓识摩拳擦掌崭露头角星罗棋布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C.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3.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共同为遏制新型冠.(guān)状病毒疫情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jì)、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B.两国在“一带一路”的框.(kuàng)架下签署一系列文件,旨在加强互联互通,使扼守发展咽.(yān)喉的古城焕发生机,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贸枢钮。

C.如果确认战争乃是流血的政治,那么,“三国”的智慧就是政治智慧。

政治智慧之外的哲学智慧等则几乎阙.(què)如,至少可说是相当薄.(bó)弱,远逊于《红楼梦》。

D.文物修复人员技艺精湛,把一件件褶皱的、棉絮状的、虫蛀的纸绢.(juān)书画分类拣选,并用特殊的黏.(nián)合剂进行修复,使之重现光彩。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①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②,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③,飞霞佩④,切云冠⑤。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⑥。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⑦更骖鸾⑧。

[注]①此词为南宋词人张孝祥舟过金山(位于长江南岸)时所作。

②白银阀:月宫,借指金山寺。

③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

表,作为标记的木柱之物,这里指像表一样。

④飞霞佩:以飞霞为玉佩。

⑤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

⑥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⑦翳凤:以凤羽作华盖。

⑧骖鸾:用鸾鸟来驾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二句,点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从不同角度写登高的感受。

B.上片后七句以月为姊,写自己借月姊的珍贵的玉镜以瞭望雄奇的江山。

C.下片前三句,既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又暗写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D.下片后七句写自己澄明洁净之所感、幽远清晰之所见及登仙而去之所想
2.陈应行评价张孝祥词“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本词是怎样在虚实融合之中创造出令人“冷然洒然”的雄奇、缥缈的意境的?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的譬喻,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这两句诗中。

(3)苏轼《水调歌头》寄托了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其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琴艺术
吴钊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因琴相知、因人绝弦的千古美谈,讴歌了超越现实存在的心灵沟通,在被后世传诵数千年的岁月中,每每会激起“天下谁人能识君”的深深感
叹。

古琴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构成了华夏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经过两千载岁月浸润而臻于完善,已成为再现中华传统艺术风貌、重拾传统文化记忆、传承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精神遗产。

古琴艺术与中国其他传统器乐艺术形式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律学、乐学、斫琴工艺、演奏技巧、传承方式以及哲学、文学、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具有突出的高雅文化特点。

相比于传统乐器,古琴琴体形制特殊,制作工艺精致,兼具视觉审美与实用器物的双重价值。

历代琴人将古琴每一处结构、每一分尺度都视作自然与生命的浓缩或延展。

在传世名琴的琴腹、琴底等处,多见类似画作之上的题款、刻印,无论是作为寄情寓志,还是作为操弄之后的闲暇把玩,都体现出琴人对古琴所特有的、非一般乐器所能比拟的文化情感。

现存的传统古琴曲目约有三千余首,在标题之下多有提示性的解题。

从思想内涵来看,基本可以归在儒、释、道三家以及清谈玄学的范畴之内,其表现形式多借写景、叙事完成抒情。

与其他传统音乐多用工尺谱标记音高与节奏的方式不同,古琴谱记载的是弹奏时的定调、弦序、徽位以及左右手指法、奏法,而不记节拍节奏。

现藏于日本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乐谱,其用汉字——详细描述的记谱方式像是一份加密文件,缺少古琴这一“密码本”,是无法从中读出鲁乐的。

繁琐的记谱在唐代得以简化,减字谱沿用至今已逾千年,具有简便易学与记录音位、手法详尽的优点。

也正是由于琴谱是一种只记录音高和弹奏手法的指位谱,因而这一古琴秘笈须通过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才能完整地传承旋律。

琴谱不记节拍节奏的特点,也使得据谱演奏古琴充满创造性与灵活性,这一特殊的过程被称为“打谱”,是传承古琴音乐的重要方式。

两千年来,琴人通过“打谱”的方式,不断地在古老的琴乐艺术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体现了琴人在处理“口传心授”与“依谱寻声”、流派传统与琴人个性等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智慧,使得传统乐曲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独有的传承方式使古琴艺术既保持了原有的风姿,又展示出容纳百川的情怀,使得这条开放的前进的河流,承载了数以千年的积淀,缓缓流至今日。

古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无论是清微淡远,还是中正平和,传达出由感官愉悦到情感愉悦以至培养情操的不同审美诉求。

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弹琴有助于找到静雅与畅达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情感追求,琴人将艺术、人生、理想等情感内涵融入指端,以求得知音与共鸣。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

B.在古琴的琴腹、琴底等处,常见体现琴人特有的文化情感的题款、刻印。

C.古琴琴谱不记节拍节奏,难以直接视唱,只有依托古琴,才能读出音乐。

D.琴人在演奏古琴时之所以能够“打谱”,是因为古琴琴谱是一种指位谱。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章以知音的故事有力地论证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B.文章从多个方面将古琴艺术和传统器乐艺术作了比较,阐述了古琴艺术的特点。

C.文章以“文字谱”《碣石调•幽兰》为例,论述了古琴琴谱记谱方式的独特性。

D.对于古琴琴谱,文章先交代记载内容,再从旋律传承和演奏两个层面加以分析。

3.古琴艺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哪些情感追求?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跟大自然说句话
鲍尔吉·原野
我们说过许多话,我们记不起来都跟谁说过哪些话。

可是,我们跟大自然几乎没说过话,而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对我们说的话从来没有停歇过,它们有耐心。

早上,我们走出家门——如果你有这份细心体察的话——清风抚过面颊,风用它透明的小手轻轻摸你的脸,还有眉毛、眼窝和耳朵,好像它知道你会在这一刻走出门,在这里等你。

事实上,它的小手还抚过你的肩膀、后背和鞋子,只是你没察觉而已。

风是大自然千万种语言中的一种,可以叫风语,还可以叫其它语,随便你,风并不在意这个。

就在我们在做所谓“上班”或“上学”的活动时,在我们前往目的地而迈开第一步的时候,小鸟可能已经飞翔了三个多小时,已经看过了壮丽的日出。

它从天空看到人像蚂蚁一样陆陆续续从房子里走到大街上,它在树枝上看到草地上一朵小黄花正徐徐打开叶片,准备迎接阳光。

而人们对这一切浑然无知,径直走着,或径直开车走着。

他们不知道天边的白云跟昨天不一样,跟一小时之前也不一样。

人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外貌,而云可以。

云尽其一生变幻无穷却不停歇。

即使在城里,大自然也在人的身边,土地、天空、空气与光,俱有大自然的核心要素。

可是人并不关心大自然在做什么,人的皮肤和心灵已经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

他们要通过资讯——比如说智能手机了解气温变化。

是不是可以说,人正一点点远离大自然。

人的心灵里装填了越来越多的东西,因为世上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在他们内心的容积中有关大自然的关注越来越少。

如果是这样,人会失去好多欣赏美的机会。

如实说,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审美,即使如美术师也不需要时时审美。

可是,美是真与善不可分割的并存物,是奠定人之人格的基础。

历史告诉人们:不懂美的人也是离愚昧与残暴很近的人。

而美的根源在哪里呢?大自然,只能是大自然。

我们看到的许多样式的艺术品,比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等,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

它们是“假的”,是抒发、是表白、是再现、是提炼、是集中;而大自然是真的,它并不抒发再现,它浑然一团而已。

几天前,我坐车去科左后旗探望重病的堂兄朝克巴特尔。

这是冬季,天很早,因而
很冷。

车窗外萧疏的景物使我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
..。

在高速路上开车,地势越走越高,几乎可以俯看四野。

这时,东方的地平线横贯晨曦,红了约摸上百里,人不期然来到这块高地,不期然在此与晨曦相遇。

尔后朝阳以最初的红丸模样浮腾地表,四周万物静穆。

随着旭日初升,光线成万倍增加,刺破天穹。

我真的被惊呆了,如果立身土地,纳头便拜也完全有可能。

车继续往胡四台方向开,太阳越升越高。

我心里如同获得什么启示却说不出来,但至少不那么黑暗了。

如果我是一堆火,太阳往火里添进了我所不知道的可燃物,使火烧得更紧凑,更不易被风吹灭。

我堂兄是否可救尚未可知,但我知道我的心被日出扩大了一些。

这就是大自然的教育。

我一直想对别人说:大自然是人类的导师,教人学会爱,学会忍耐、节制、倾听、观察、学会体面地活着与死去。

但这些话没机会说——在超市、在大街、在车站,你对谁说呢?即使面对亲密的朋友,你也说不出这些话,因为他们不需要,他们将愕然。

大自然教给我们清洁自身,让人知道人不过是万物之一种,而非之灵。

大自然教人懂得谦卑,懂得美的样式多至无限,懂得所有人头顶都有爱的护佑,懂得对立从来不是法则,懂得宇宙的秘密永远不可穷尽。

那么爱呢?你说大自然教我们学习爱,爱在哪里呢?当你开始关注大自然的时候,不管是关注一朵花,还是一条河,只要你关注少顷,爱在你的心里已经发生。

而且,那一刻你的面容一定好看。

(选自《新华日报》2019年11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将自然人格化,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大自然对人类展开的密切交流。

B.文章从小鸟视角写人类的渺小,二者的行为对比旨在突出小鸟对自然的热爱。

C.我的心情“沉重”,是因为堂兄病重,而冬季萧疏的景物加重了心中的悲凉感。

D.文中抒情与议论相结合,从抒情中体悟哲理,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标题“跟大自然说句话”,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三次出现破折号,对表情达意有何不同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①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旁响,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

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随风而倒的桃李,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

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更能显出百物的凋谢和生长,丑陋或美丽。

②前天我想起了(冯)雪峰,在我的知友中他是最没有自己的了。

他工作着,他一切为了党,他受埋怨过,然而他没有感伤,他对名誉和地位是那样地无睹,那样不会趋炎附势,培植党羽,装腔作势,投机取巧。

昨天我又苦苦地想起(瞿)秋白,在政治生活中过了那么久,却还不能彻底地变更自己,他那种二重的生活使他在临死时还不能免于有所申诉。

我常常责怪他申诉的“多余”,然而当我去体味他内心的战斗历史时,却也不能不感动,哪怕那在整体中,是很渺小的。

今天我想起了刚逝世不久的萧红,明天,我也许会想到更多的谁,人人都与这社会关系,因为这社会,我更不能忘怀于一切了。

③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一九三八年春初。

那时山西还很冷,很久生活在军旅之中,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真率的。

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

但我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

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

当然我们之中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都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

接着是她随同我们一道去西安,我们在西安住完了一个春天。

我们痛饮过,我们也同度过风雨之夕,我们也互相倾诉。

然而现在想来,我们谈得是多么地少啊!我们似乎从没有一次谈到过自己,尤其是我。

然而我却以为她从没有一句话是失去
了自己的,因为我们实在都太真实,太爱在朋友的面前赤裸自己的精神,因为我们又实在觉得是很亲近的。

但我仍会觉得我们是谈得太少的,因为,像这样的能无妨嫌、无拘束、不须警惕着谈话的对手是太少了啊!
④那时候我很希望她能来延安,平静地住一时期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

抗战开始后,短时期的劳累奔波似乎使她感到不知在什么地方能安排生活。

她或许比我适于幽美平静。

延安虽不够作为一个写作的百年长计之处,然在抗战中,的确可以使一个人少顾虑于日常琐碎,而策划于较远大的。

并且这里有一种朝气,或者会使她能更健康些。

但萧红却南去了。

⑤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

端木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香港失陷约一星期前收到)告诉我,萧红因病始由皇后医院迁出。

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

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决不会长寿的。

”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

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于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其寥寥啊!
⑥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

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分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于局面,指示光明,而还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

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做出伟大牺牲。

⑦生在现在的这世界上,活着固然能给整个事业添一分力量,而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

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

鲁迅先生的“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

在活着的时候,你不能不被逼走到香港;死去,却还有各种污蔑在等着,而你还不会知道;那些与你一起的脱险回国的朋友们还将有被监视和被处分的前途。

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

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恶毒,更需要毁灭的。

⑧只要我活着,朋友的死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

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

我的工作已经够消磨我的一生,何况再加上你们的屈死,和你们未完的事业,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

我要借这风雨,寄语你们,死去的,未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

⑨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

我为着明天的胜
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

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1.简要赏析文章第①段的环境描写。

2.关于文章第②段的分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对冯雪峰、瞿秋白的怀想引出对萧红的追忆。

B.表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及其所处环境的矛盾心态。

C.文中“苦苦地”一词表现出作者伤感沉重的心情。

D.作者写冯雪峰和瞿秋白是将他们与萧红构成对比。

3.作者与萧红一见如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典型事件的叙述,再现萧红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B.本文对作者和萧红的交往过程进行追忆,生动地刻画出萧红敏感率真的个性。

C.作者认为萧红南下香港是其命运悲剧的开始,她为萧红没能赴延安感到遗憾。

D.本文中,作者在惋惜萧红英年早逝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命运寄予了殷切的期待。

5.文章题为《风雨中忆萧红》,但为什么写萧红的内容并不多?
6.作者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抒发真切复杂的感情,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壁字季章。

父焘,典国史。

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

孝宗尝问焘:“卿
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

召试,为正字。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
....。

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

用师意方锐,钱象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

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侂胄意不怿。

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

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

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

”疏奏,秦桧坐追王爵。

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

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

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

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

壁言:“事势未集,亦权宜就和。

苟利社稷,固难执一。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

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
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
..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

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

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

”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

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

”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

”以长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