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所处环境优越,父母亲过于溺爱,凡事替孩子包办,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自我满足,认为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而父母、教师及其他身边的人为自己的付出往往被他们忽视,他们对父母、老师、他人的关怀无动于衷,这样容易造成他们将来缺乏责任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优势,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题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的新理论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看来,感恩教育是教育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

小学语文的教材特色和教师的责任: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大多是作家蘸着情感的水写成的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向孩子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里面潜藏着的丰富的感恩素材。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恩情。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儿童散文、一个个感人的儿童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更是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感恩教育,为人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的情感基地。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感恩教育的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如何认识生命;如何珍惜生命;如何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培养责任;如何感念自然之恩,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凡此种种,只要是课文中涉及到的,我们都要用生动的语言灵活地渗透给学生,为其一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扎实的基础。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感恩内容,要利用它们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途径的选择来自我们对教材的深入钻研。语文课要在教学中增强感恩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感恩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母亲的呼唤》、《春蚕》、《秋天的怀念》、《钓鱼的启示》等。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通过细心地引导让学生知道父母为我们的付出需要费多少心思;有师长的教诲之恩,如:《萧山杨梅》、《爬山》、《画杨桃》等,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领略师生之情,感受学生对师长的尊敬;有他人的鼓舞、帮助之恩,如:《平分生命》、《假如》、《她是我的朋友》、《尊严》等,在深入探讨交流中,使学生懂得要舍己为人,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他人,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好品质,从中感受朋友之恩;有爱护大自然的赐予之恩,如《燕子专列》、《路旁的橡树》、《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只有一个地球》、《黄河魂》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而且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着我们的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方式: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社会之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感情朗读中体验,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表现形式。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请学生编一编、演一演,使他们在编与演中得到一次快乐的感恩教育。想象能把文字材料激活。课堂需要学生那轻灵善飞的想象翅膀的展开。只有通过想象,心灵才得以体验、思维得以在碰撞、精神得以在对话。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感恩之情。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到户外去,画一画自己的家乡,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再用优美的语言写一写家乡,写一写春天,让学生亲身地仔细地感受到自然之恩,从而产生感恩的情绪。

教师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比如叫一位学生帮忙端一叠作业到办公室,学生离开时就对他说:“辛苦你了!”学生则会笑笑或说“不辛苦”。作师长的就这样把人际交往的礼貌、感激在点滴在小事中表现给学生看,影响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让学生知道别人对你做的一丁点好,都要记住,都要表示感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感念生命之珍重、感念自然之恩、感念父母之恩、感念良师益友之恩。在不断地探索感恩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时,达到学与情的共同升华,使之明白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我们坚信,通过感恩教育的扎实开展,这些学会感激、经常心怀感激的孩子,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脚步将会更加坚实,他们的人生也将会更加璀璨多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