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什么是品德?它有何特点?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如何?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的主要特点有:
(1)道德品质以道德意识为指导。道德品质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的,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品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化的结果,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
(3)道德品质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在偶尔事件的言行中,而是表现于一系列行为的各个方面。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长期习得的一种有关道德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品德与道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是: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
(3)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与道德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内容上来讲,个体品德只是社会道德的部分表现,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2)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另外,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而道德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3)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4)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5)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哪些基本成分?它们有何特点?
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
取舍。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
过程。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作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是: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在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要素尽管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它们又是一个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
(2)品德心理结构的矛盾性。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之间的对立、不适应。另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发展方向与水平的不适应,正是由于矛盾性,促进品德结构的动态发展,即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
(3)品德结构的独立性。由于个体的社会关系和个体身心发展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品德结构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有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理论有哪些?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 。在这一阶段,规则对儿童还没有约束力,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往往是我行我素。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活动应以认真耐心细致地具体指导为主,而不应多加干涉。
(2)权威阶段(6—8 岁)。又称他律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3)可逆阶段(9—10岁)。又称自律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
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
(4)公正阶段(11 —12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道德教育中,要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发展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道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阶段理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
理论,其要点是:第一,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该理论认为: ( 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 ( 2)
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 (3)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
第二,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品德性质。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
第三,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
⑴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
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