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百科

合集下载

痛风的详细指标

痛风的详细指标

痛风的详细指标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形成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

痛风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一些指标,以监控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下是关于痛风指标的详细介绍。

1. 血尿酸(SUA)血尿酸是痛风诊断中最关键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尿酸的浓度在男性中通常低于420μmol/L,在女性中低于360μmol/L。

当血尿酸浓度持续高于这些水平时,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对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 尿尿酸(UUA)尿尿酸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尿酸的排泄情况。

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约为600mg。

当尿尿酸排泄量大于800mg时,可认为是尿酸生成过多型;当尿尿酸排泄量小于600mg时,可认为是尿酸排泄不良型。

尿尿酸的测定有助于指导痛风患者如何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3. 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pH值、比重、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指标。

痛风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可能会有一些异常。

例如,尿液的pH值可能会降低,尿比重可能会升高。

此外,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尿常规检查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和痛风对肾脏的影响。

4. 肾功能指标痛风患者的肾功能需要定期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GFR)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状况,有助于评估痛风对肾脏的损害程度。

对于慢性痛风患者,还需要进行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并根据滤过率将肾功能分为5期。

当GFR低于90时,意味着肾功能下降。

5. 血常规痛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能会有一些异常。

例如,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增加。

此外,痛风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或严重的贫血。

血常规检查有助于评估痛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炎症反应程度。

6. 血脂、血糖和血压痛风患者常常伴有血脂、血糖和血压的异常。

因此,定期检查这些指标对于评估痛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痛风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痛风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痛风专题讲座痛风的概念及发病机制毕黎琦 李 萍 编者按:本专题讲座特邀毕黎琦教授主持。

毕黎琦教授现为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风湿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和长春市风湿病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风湿性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免疫调节治疗研究。

1 痛风的概念和流行病学痛风(G 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由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尿酸性肾结石所导致的痛风性肾病。

患者还可伴发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等。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即血尿酸浓度超过正常上限。

正常人血尿酸浓度(血清,尿酸酶法)波动在较窄的范围,男性为0.15~0.38mmol/L(2.4~6.4mg/dl),女性更年期以前为0.1~0.3mmol/L(1.6~5.2mg/dl),女性更年期后其值接近男性。

这是由于雌激素对肾脏排泄尿酸有促进作用。

因此,痛风好发于男性和停经期妇女。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血尿酸超过0.42mmol/L时,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或肾尿酸结石的危险性增加。

但有高尿酸血症者只有10%左右发展为痛风,出现痛风的临床症状。

有一种人有持续血尿酸水平增高而无痛风发作,称之为特发性高尿酸血症。

因此,有高尿酸血症不等于就是痛风。

痛风是十分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痛风的认识可追朔到两千年前,西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帝王将相都曾患有痛风,故又称痛风为帝王病,也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

但直到100多年前,才证实其发病与血尿酸增高有关。

痛风是一种遍布世界的常见病,其患病率与经济发展程度、饮食结构及医疗水平等因素有关。

无论是在欧美国家还是在东方民族痛风的患病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欧美地区约2%~18%,南太平洋的土著人群则高达64%。

痛 风

痛     风
继发性痛风主要由于肾脏疾病、药物、肿瘤化疗或放疗等所致。 特发性痛风是原因未知的痛风。5% ~ 15%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 急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长期尿酸盐结晶
沉积招致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痛风石。
临床表现
(一)无症状期 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达数年,有些 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二)急性关节炎期及间歇期 ①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 功能障碍;②单侧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③发作呈自限性,多于2周内自行缓解;④可 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⑤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 盐结晶;⑥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症状;⑦可伴有发热等。间歇期是指两次痛风发作 之间的无症状期。
肾功能影响小的降尿酸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选择剔除痛风石,对残毁关节进行矫形等手术治疗。
痹症
痹证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 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 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因病机
病因 痹证的发生主要因禀赋不足、外邪入侵、饮食不节、年老久病、
痛 风
定义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 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结石、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 及血管性肾脏病变等。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类,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
病因
原发性痛风是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绝大多数为 尿酸排泄障碍,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
尿酸治疗。 (1)抑制尿酸合成药物:

痛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痛风 病情说明指导书

痛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痛风概述痛风(gout)是体内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一种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患者可表现为发热、乏力、关节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本病是一种慢性病,病情可逐渐加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及减少预期寿命,但可被有效治疗。

英文名称:gout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痹病、湿热痹、历节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类型可遗传发病部位:其他常见症状:关节红肿、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痛风结节或痛风石、痛风性肾病主要病因:嘌呤吸收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检查项目:尿酸测定、关节滑液检查、X 线、CT、超声重要提醒:本病为慢性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

临床分类: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二、痛风的发病特点三、痛风的病因病因总述: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和排出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保持着体内尿酸含量的正常。

如由于一些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之间出现不平衡,即可导致痛风的发生。

饮食、作息不规律、吸烟等是痛风的危险因素,饮酒、受凉、剧烈运动等情况可诱发痛风的发作。

基本病因:1、原发性(1)酶及代谢缺陷:见于 PRPP 合成酶活性增加或 HGPRT 部分或全部缺乏,均使尿酸产生过多,为性连锁遗传,不足1%。

(2)原因不明:主要指原因不明的肾脏排泄减少和原因不明的尿酸产生过多,为多基因遗传。

2、继发性(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使尿酸产生增加,如糖原贮积症Ⅰ型等。

(2)核酸转换增加,常见于外科手术后,放、化疗后,危重病人,慢性溶血,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骨髓或淋巴增生病等。

(3)嘌呤摄入增加:饮酒及食用高嘌呤食物。

痛风小知识

痛风小知识

痛风小知识痛风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有听说,但什么是痛风、什么原因可以引起痛风、痛风到底有多大危害、应该怎么防治?可能大家并不是很清楚,下面简单的为大家讲述一下痛风的前世今生。

一、什么是痛风?痛风主要是有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组疾病,各种原因引起人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到多种组织,包括肾脏、关节滑膜等,引发急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从而表现痛风相应的症状;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进食高嘌呤食物的增加,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因为男女体内激素原因,男性患病几率远大于女性,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很有可能累及肾脏,发展为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

二、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痛风?知道了什么是痛风,对于我们理解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痛风就更容易一些,主要原因无非是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以下我们一一列举。

1)饮酒:饮酒是引发痛风非常常见的原因之一,酒精既可以增加尿酸的产生,又可以降低尿酸的排泄,并且加速尿酸盐结晶的形成,特别一些酒精饮料中嘌呤含量非常的高(例如啤酒),故而痛风患者应避免饮酒;2)高嘌呤食物:食用大量含有嘌呤的食物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升高,进而诱发痛风,像海鲜、动物内脏、牛羊肉、肉汤等食物都是含嘌呤非常高的;3)关节部位受凉:关节部位受凉之后局部温度降低,更容易使尿酸在关节部位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而诱发痛风,如果醉酒后受凉则是极常见的痛风诱发原因;4)劳累、生活作息紊乱:年轻人熬夜、加班、长时间上网、久坐等不良习惯,已让痛风呈年轻化发展,因为劳累、精神压力过大和紊乱的生活作息可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尿酸排泄障碍,诱发痛风;5)饮水少:人体内的尿酸大多数经肾脏代谢随尿液排除体外,饮水过少就会排尿减少,这样无法使尿酸充分的从尿液排除,长期以往,便会诱发痛风;6)甜食及甜饮料进食过多:这类食物中一般有一种叫果葡糖浆的物质,可以升高尿酸,导致痛风;7)剧烈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痛风的发作,但剧烈的运动会使尿酸排泄过少、血尿酸浓度增高,诱发痛风,因此运动时需要注意适量、有氧、多饮水、并且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诱发痛风,当然癫痫持续发作也会诱发,原因和剧烈运动是一样的;8)一些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后、溶血、横纹肌溶解、肾脏代谢性疾病等,都会引起嘌呤代谢增强,使血尿酸增加,诱发痛风;9)降尿酸药物:人们可能不能理解,治疗的药物怎么会诱发呢?因为降尿酸的药物,会使血尿酸快速降低,进而导致尿酸盐结晶的形成,诱发痛风,因此对于既往没有使用过降尿酸药物的患者,痛风发作时不宜使用降尿酸药物,而应该使用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或者多饮水,亦或者听从医嘱;三、痛风有哪些危害?痛风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位置及对痛风的控制程度。

痛风

痛风

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1]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1疾病概述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属于关节炎一种。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致使人体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人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尿酸属于体内垃圾,提示有痛风的危险过度的饮食不当,例如饮酒,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会引起尿酸高,轻度偏高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一旦形成痛风结石沉积于体内关节等处,对于生活和身体的质量都会下降,建议忌烟忌酒,低盐低脂饮食,可适当锻炼。

必要时可使用御农降酸茶,采用现代最新工艺提取多种珍贵草本植物,保证了其纯度与浓度,无任何西药成分,平均可以降尿酸50-80。

1.简介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

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

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2临床表现可有阳性家族史,30岁以上男性多见。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夜间及淩晨突发,受累关节以拇趾及第一曋汗亟诙嗉,亦可累及踝、手、腕、膝、肘关节等,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1-2周内可完全缓解。

常因饮酒过量、高嘌呤饮食、手术、创伤、急性感染及用塞秦类利尿剂等诱发。

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个月至2年内复发,常累及多个关节,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的症状和饮食禁忌有哪些

痛风的症状和饮食禁忌有哪些

痛风的症状和饮食禁忌有哪些7个痛风的症状表现1、早期痛风一般为痛风病的初发期,在这个时候主要表现为,发病的关节会轻微的红肿、胀痛、身体发热等不适。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对痛风病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疗,将会使痛风病情拖延的更加严重。

2、急性痛风病是发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

初发时为单关节炎症,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增多。

痛风的发作表明血尿酸浓度长时期过饱和而导致大量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3、痛风病患者通常会在后半夜呈现痛风的急性发病体现,其主要的体现体现为在患者的手指关节、脚趾关节、手臂以及踝关节处呈现剧烈的苦楚,还会伴有肿胀和发红的体现。

如果运用显微镜进行调查,会在患者的患处内看到松针状尿酸盐的沉积。

4、检查的症状:早期痛风病患者一旦经过医院的检查,都会有同一的检查结果,那就是出现高尿酸血症,这也是无症状期痛风的典型症状。

5、引起的关节反应:早期痛风病人群都会有关节症状出现,较为轻度的患者关节发生异常现象每月都会出现一两次,总是发生关节酸麻,胀痛难受,总是体现出无力的现象。

6、关节部位表现:第一次患有痛风病都会出现在第一石趾关节,单肩关节,累及到跗骨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的呢各地,可根据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痛或者是关节皮肤出现光泽暗红色。

7、检查结果:在检查的时候,鉴定为痛风不仅是根据高尿酸血症的,通过关节部位出现不对称的关节囊肿,或者是骨支质下的囊肿反应均可以鉴定为早期痛风的症状。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看出痛风早期症状还是有很多表现的,在此就希望大家能够对其有足够重视,一旦发现类似痛风早期症状需要大家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确诊,如果痛风发作,要及时接受系统全面的痛风治疗才能保证痛风的有效治愈。

痛风患者饮食原则1、急性期限用含嘌呤高的食物:选用基本不含嘌呤或含嘌呤很少的食物,防止外源性嘌呤过多摄入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加重病情。

这类食物有:牛奶、鸡蛋、精白面、米、面条、饼干、卷心菜、芹菜、黄瓜、萝卜、土豆、茄子、山芋、南瓜等。

什么是痛风病

什么是痛风病

什么是痛风病*导读:什么是痛风病,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它会让你周身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什么叫痛风病,俗语说:痛风痛起来真要命。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它会让你周身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什么叫痛风病,俗语说:痛风痛起来真要命。

只有饱受痛风煎熬的人才会有如此深的感觉,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痛风性肾炎,尿酸肾结石,以及性功能减退,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

痛风诊断要点关于痛风诊断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什么是痛风病,一般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美国Holmes标准以及日本修订标准。

兹介绍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1.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2.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

⑴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⑵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⑶单关节炎发作;⑷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⑸第一跖关节疼痛或肿胀;⑹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⑺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⑻有可疑的痛风石;⑼高尿酸血症;⑽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⑾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质侵蚀;⑿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总之,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

痛风的发病机理什么叫痛风病?(1)痛风发病病机,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湿浊流注关节,发为痛风。

久病入络,气血失畅,淤血凝滞,痰淤互结而导致的关节肿大畸形,病久不愈。

痛风症的名词解释

痛风症的名词解释

痛风症的名词解释
痛风症,又称“晒性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关节炎病,由于长期高水平的尿酸而引起的。

尿酸是一种氨基酸,可以从食物中摄入,也可以通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产生。

尿酸通常被肾脏过滤,然后排出体外。

但在痛风症中,尿酸沉积在关节和血液中,形成结晶,造成关节痛和关节炎。

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痛风症,这种突变会导致肝脏不能正常维持尿酸水平,从而导致尿酸在体内的积聚。

此外,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缺乏休息,摄入的氨基酸过多,也会增加尿酸水平,导致痛风症的发生。

痛风症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这些症状会持续数小时或几天。

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

痛风症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神经系统病等。

有些人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控制痛风症,避免高脂肪,高水平的尿酸的食物。

其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如氨基苯酸酯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风。
尿酸排泄障碍
肾功能不全、药物等因素可影 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
升高,引发痛风。
其他因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 性疾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常在
夜间发作,疼痛剧烈。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可导致 关节破坏、畸形,形成痛风石 。
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痛风患者的代谢异常,以寻找 新的治疗靶点。
先进的影像学技术
如高分辨率超声、MRI等,可提高痛风病灶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
痛风诊疗的临床研究和进展
新型降尿酸药物的研究
01
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降尿酸药物,以减少痛风患者的药物
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与医生沟 通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
通过病情监测和随访管理,可以 及时发现并控制痛风的发展,减 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05
痛风诊疗的未来展望
痛风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基因测序技术
未来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痛风患者的基因变异,为个性 化治疗提供依据。
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起病急 ,全身症状明显,关节腔穿刺可抽出 脓液,血液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粒 细胞比例增加。痛风性关节炎则起病 较缓,全身症状不明显,关节腔穿刺 可抽出滑液,血液检查尿酸增高。通 过关节腔穿刺和血液检查可鉴别两者 。
在痛风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 要对病情有充分的认识,遵循诊疗指 南,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和评价指标,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同时,痛 风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 建议,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 减少痛风的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

2018痛风分类标准

2018痛风分类标准

痛风分类标准
一、临床分类
1. 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或尿酸排泄障碍等原因导致的痛风,占痛风总发病率的90%以上。

2. 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继发性原因导致的痛风,如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

二、病因分类
1. 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导致血尿酸浓度过高,引发痛风。

2. 急性关节炎:尿酸钠结晶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3. 慢性关节炎:痛风反复发作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影响关节功能。

4. 痛风石:尿酸钠结晶沉积在皮下、关节周围和肾脏等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痛风石。

5. 肾脏病变:痛风导致肾脏病变,包括肾结石、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等。

三、病情分类
1. 轻度痛风:仅有高尿酸血症,无急性关节炎发作或痛风石形成。

2. 中度痛风:有急性关节炎发作,但尚无痛风石形成或关节畸形。

3. 重度痛风:有痛风石形成和/或关节畸形,影响生活质量。

四、影像学分类
1. X线片分类:根据X线片表现分为4期:Ⅰ期,无异常;Ⅱ期,关节边缘骨质破坏;Ⅲ期,关节面凸凹不平,有较大的痛风石形成;Ⅳ期,大片状钙化阴影,关节间隙狭窄。

2. CT和MRI检查:可发现痛风石、炎症反应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等病变。

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诊疗指南【概述】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削减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峻者可消灭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有肯定的家族遗传性,约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除1%左右的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缘由不明。

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所致,如肾脏病、血液病,或由于服用某些药物、肿瘤放化疗等多种缘由引起。

本指南主要介绍原发性痛风。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

在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痛风为0.13%~0.37%。

我国局部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这可能与我国经济进展、生活方式和饮食构造转变有关。

【临床表现】95%为男性,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40 岁以后,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消灭在绝经期后。

依据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1.急性期:发病前可无任何先兆。

诱发因素有饱餐饮酒、过度疲乏、紧急、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

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病症,表现为凌晨关节痛而惊醒、进展性加重、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苦痛于24~48 小时到达顶峰。

关节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触痛,酷似急性感染,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

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病程中,90%患者反复该部受累。

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

可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头痛、恶心、心悸、寒战、不适并伴白细胞上升,血沉增快。

2.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病症,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病症间歇期。

痛风的中医名词解释

痛风的中医名词解释

痛风的中医名词解释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在关节和软组织中的沉积,导致关节炎、石锥形体和尿酸肾病等一系列症状。

在中医学中,痛风的解释与西医有所不同,它从中医的角度对这一疾病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归纳。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痛风在中医理论中的相关名词解释。

1. 尿酸尿酸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它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通过肾脏排泄体外。

在中医理论中,尿酸被归类为火邪,属于热毒。

中医认为,火邪可以引起体内阴阳失衡,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痛风的发病。

2. 风湿在中医理论中,风湿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因素,与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风湿可导致气血运行障碍,使病邪更易侵犯关节和软组织,引发痛风的发作。

痛风的发作常伴有关节的红、肿、热、痛等症状,与中医的风湿病理相吻合。

3. 石锥形体中医视角中的石锥形体是痛风的主要病理表现。

石锥形体是由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的尿酸盐堆积形成的固体结构,形状呈针状或锥状。

在中医理论中,石锥形体被归类为寒邪,属于寒湿病理范畴。

中医认为,痛风患者体内寒湿邪气生成过多,使尿酸盐凝聚形成石锥形体,从而加重疾病症状。

4. 湿热湿热是中医对痛风发病机制的解释之一。

中医认为,湿热是由于脾胃失调,湿气在体内停滞积聚而形成的病理状态。

湿热是病邪,具有热毒性质,可致使尿酸生成增加,从而促进痛风的发展。

中医治疗痛风时,常用一些功效清热利湿的中药来降低体内的湿热程度,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5.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痛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痛风患者的尿酸盐在关节和软组织中的沉积会引起瘀血,形成痛风结节和石锥形体。

通过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状况,减轻疼痛和炎症的症状。

6. 调理脾胃中医治疗痛风时,常注重调理脾胃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对于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起重要作用。

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减少尿酸生成和提高尿酸的排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效果。

痛风

痛风


减少尿酸合成[编辑] • 别嘌醇片(Allopurinol 100mg),亦作 别嘌呤醇。
• 增加排出尿酸[编辑]
• 急性痛风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常配 合生理食盐水或葡萄糖的点滴使用,以 加速排出尿酸
并发症
• 丙璜舒(probenecid)
– 尿酸排泄剂的作用机制为抑制肾小管对尿酸 的再吸收,增加尿酸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减 少血中尿酸的浓度,最终减少尿酸盐沉积在 软组织里,减少痛风炎的发生。下列病患不 宜使用;泌尿系统结石,血液失冲,化疗及 癌肿引起的尿酸症
• • •
• • •
溶解尿酸结晶[编辑]
多酚咖啡(duofenkafei)。
痛风的形成必须要有两个物质的参与,一是高尿酸,二是体内多余的钠, 二者缺一不可,尿酸与 钠结合形成尿酸钠结晶,正是尿酸钠结晶的出现, 才导致痛风的形成,所以防止痛风或痛风复发,一要降酸,二要排钠。 一、通过多酚咖啡中的多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和嘌啉结合,避免肌体对 此类物质的过度吸收,从而减少外援性嘌啉, 二、保护细胞,防止细胞过氧化,从而减少内源性嘌呤产生,从源头上 抑制尿酸生成, 三、促进尿酸从终端排泄来实现的。多酚咖啡排钠的主要作用,是因为 咖啡具有促进人体内钠离子排泄的天然属性,这在自然界中是少见的, 再加上多酚咖啡里的多酚结构中多个邻位酚羟基,可以和金属钠离子发 生络合反应,从而降低和减少体内多余的钠离子,避免了钠与尿酸结合, 尿酸钠结晶少了或没有了,痛风也就越发越少或者不发了。
历史
• • • • • • • 痛风的历史[编辑] 晚年患上痛风的英国讽刺漫画家詹姆斯· 吉尔雷笔下的“痛风” 痛风古称“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贵病”,因为此症好发在达官贵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 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使他无法走路和骑马领兵上阵[1]。 “痛风”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典藉里,因其疼痛来得快如一阵风,故由此命名。古代 又称“痛痹”,明朝虞抟所著医学正传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 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世界其它地方亦有痛风疾病的古代纪录,如西元前2640年,埃及人的身上已经发现有痛风引至大拇 趾关节病变。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称痛风为“不能步行的病”,并指出痛风是富者的关节炎,而 风湿则是贫者的关节炎。在他的《格言》(Aphorisms)中,他对痛风下了以下的结论:“太监不会 得到痛风,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会得到痛风,痛风的发炎在发生后40天内就会消退,痛风在春秋两 季较会发生。”[2]。 西元三世纪,罗马医师盖伦首次描述痛风石(尿酸盐)。痛风英文字“gout”是约在西元12世纪由 一位名为Randolphus of Bocking的修士。这个字是由拉丁文gutta来,是一滴的意思。以当时中世纪 的医学概念“四体液説”,痛风是被认为关节的部位多了恶毒液体[2]。 颇为有趣的一点是在历史上,患上痛风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向往的疾病,因为只有达官贵人, 有权有势的上流社会人士才有机会患上痛风。此外,亦有认为痛风的发作是可预防瘫痪和中风等更 严重的疾病[2]。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和痛风患者提供全面的痛风诊疗指南。

本指南将介绍痛风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康复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一、痛风的基本概念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

痛风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二、痛风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痛风患者通常会在午夜或清晨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处。

2、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尿酸水平,可以帮助诊断痛风。

正常男性血清尿酸浓度为摩尔/升,女性为摩尔/升。

3、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帮助观察关节病变情况,出现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现象时,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三、痛风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可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症状。

2、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摄入。

3、生活方式改变:适当锻炼、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避免使用诱发痛风的药物等。

4、局部冷敷:急性发作期可以用冷毛巾冷敷患处,减轻疼痛和肿胀。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痛风患者,如出现关节破坏、畸形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康复建议1、定期复查:痛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尿酸水平、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心态:痛风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积极配合治疗。

3、坚持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尿酸,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痛风发作。

4、合理饮食:饮食控制是痛风患者不可忽视的一环,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

同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

5、避免诱发因素:痛风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感染、手术等,以免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的表现及护理

痛风的表现及护理

痛风的表现及护理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导致体内血尿酸升高而发生的一种以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及肾脏病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1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绝经期后妇女,5%—25%有家族史。

发病前常有漫长的高尿酸血症病史。

1.1无症状期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

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时间达数年,有些可终生不出现症状。

但随年龄增长,出现痛风的比率增加,其症状出现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

1.2急性关节炎期为痛风的首发症状,多见于大脚趾,数小时内受累关节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

常在夜间急性发病,最开始是足部,其次为足手的其他小关节,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疼痛于24-48小时达到高峰,多一周内缓解,常间断发作。

急性关节炎好发于春秋,酗酒、过度疲劳、关节损伤、关节疲劳、手术、感染、寒冷、摄入高蛋白和高嘌呤食物为常见的发病诱因。

1.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是尿酸盐沉积所致。

痛风石可存在于任何关节、肌腱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导致骨、软骨的破坏及周围的纤维化和变性。

常多关节受累,且多于关节远端,受累关节可表现为骨质缺损为中心的关节肿胀、僵硬及畸形,无一定形状且不对称。

痛风石以关节内及关节附近与耳廓常见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初起质软,随着纤维增多逐渐变硬,严重时痛风石处皮肤发亮、菲薄、容易经皮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瘘管不易愈合。

2护理评估2.1病史评估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春秋发病、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关节疲劳、手术、感染、寒冷、摄入高蛋白和高嘌呤食物为常见的发病诱因。

在有诱因的基础上,突然半夜典型关节炎发作,或尿酸性结石肾绞痛发作等。

2.2身体评估代谢综合征表现,在有诱因的基础上,突然半夜典型关节炎发作,或尿酸性结石肾绞痛发作,要考虑痛风。

2.3心理与社会评估评估病人是否因病程漫长,反复出现关节疼痛,病人出现焦虑和紧张;同时询问病人痛风对其生活有哪些影响,对疾病和治疗方面的了解情况,评估病人的应对能力,了解家属对疾病及治疗的态度,能否给病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痛风

痛风

痛风1疾病分类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2病因与发病机制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其发病机制有以下两个方面:1)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的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障碍,尿酸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2)嘌呤代谢酶缺陷,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酶(PRS)活性增加、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缺陷症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均可导致尿酸增高。

前三种酶缺陷属于X伴性连锁遗传,后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痛风患者中因尿酸生成增多所致者仅占10%左右,大多数均由尿酸排泄减少引起。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主要病因有:1)某些遗传疾病,如I型糖原累积病、Lesch-Nyhan综合征;2)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因尿酸生成过多致高尿酸血症;3)慢性肾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4)药物如呋塞米、利尿酸、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1]。

1. 原发性痛风: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

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

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单钠尿酸盐(MSU)在关节沉积所致。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了关节损害外,痛风患者还可能出现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有所不同。

在欧洲,患病率为0.9%~2.5%。

在美国,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

目前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报告,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5倍,平均年龄为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超过50%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尽管痛风在我国并不罕见,但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XXX痛风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和漏诊,为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提供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症状表现为夜间发作、急骤起病和疼痛加剧,通常在12小时内达到高峰。

疼痛呈现撕裂、刀割或咬噬样,非常难以忍受。

受影响的关节和周围软组织会出现红肿、皮温升高和明显的触痛。

症状通常会在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没有先驱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疲乏、周身不适和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

首次发作通常会单个关节受累,50%以上的情况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痛风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痛风

痛风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痛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金元时期朱丹溪在其著作《格致余论·痛风论》中首次提出“痛风”病名,对本病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二、诊断【西医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的尿酸盐结晶体;(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等中6条者:①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②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到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观察到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⑦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⑧可疑的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线片);⑪不伴骨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⑫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上述①、②、③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1.湿热阻痹证/湿热瘀阻证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2.脾虚湿阻证无症状期,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或舌尖红,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3.痰瘀痹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暗,脉弦或沉涩。

三、治疗方案1.基础治疗(1)急性发作期间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受累关节;(2)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烟;(3)饮足够的水,每日2000ml以上。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阻痹证/湿热瘀阻证治法:清热通淋,通经止痛;推荐方药:四妙散加减,常用药:炒黄柏、薏苡仁、蒲公英、牡丹皮、车前草、茯苓、石膏、炒白术、桂枝、怀牛膝、绵萆薢、甘草、大枣、知母;本方以黄柏为君药,取其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健脾燥湿除痹,共为臣药;牛膝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引药直达下焦,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m2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
5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0m;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6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0m/s。
9.4.7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0m。
9.4.8 排烟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其排烟量应考虑10%~20%的流风机;
3 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4 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280度防火阀接信号输入模块,平时常开,火灾时当温度达到280度时关闭,发出报警信号,报警系统应联动关闭排烟风机。280度防火阀位于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防火分区处,作用是当管道中进火时切断火焰和热气的传播路线。
排烟风机接控制模块(输入输出模块),与电动保温阀等联锁,火灾时报警系统提前关闭平时排风,联动打开排烟口,联动启动排烟风机(先打开电动保温阀后启动风机),并反馈工作状态。
9.4.6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2 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3 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9.4.9 当排烟风机及系统中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