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体会和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体会和做法

摘要阅读能力是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必须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首要途径。从加强课堂阅读,培养语感,掌握历史术语;典型材料题强化训练;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等三方面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解答材料解析题能力。

关键词历史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在多年的高三历史课复习中发现,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材料分析题的解答,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造成解答问题的失误。从高考的趋向看,高考对材料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知识点,实现了把阅读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等思维能力相结合进行考查。我们知道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其中最基本的能力是阅读能力。因此,必须把培养历史阅读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首要途径。

那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如何采取措施来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呢?

一、加强课堂阅读,培养语感,掌握历史术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那么怎样阅读课本呢?

首先,读全课本,全面了解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分布于历史课本的角角落落。不读全不可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掌握,不利于对历史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所谓读全,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历史课本中的所有内容都要读(包括目录、引言、正文、图、文献材料、注释、大事年表等);二是每部分的内容都要一字不漏地读,掌握基本的历史术语。

读课本的目录可以把握全书的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以及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引言把一章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介绍。正文是课本内容的主体部分。读正文要结合目录、引言、标题揭示的基本特点,边阅读,边思考,务必做到:分段划层,提炼要点;推敲词语,圈点批划;分析史实,得出结论。小字内容围绕正文展开,为正文服务,因此也必须阅读。图分为地图和图画两种。读地图应把每一个地名和路线落实到地图上,形成历史空间感。图画也应结合正文的内容,细细品味,形成形象感。注释是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也不可忽视。历史是一门时间性最强的学科,读大事年表不仅能掌握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助于形成历史时间观念,而且可以把握历史阶段的划分,梳理重大历史事件的纵横关系。因此,

对大事年表不仅要读,而且还必须熟记。

其次,读懂课本,深刻理解历史知识。

作为高中生读全课本并不难,还必须读懂,读懂是读全的最终目的。历史课本的读懂,集中体现在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历史结论的领会,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

不少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比较难理解,成了同学们掌握历史知识的难点。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会影响到对历史结论的理解。理解历史概念,一靠老师的指导;二靠掌握理解的方法。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关键要认清其内涵与外延,从而把握全部。如“民主革命”这一概念,是针对革命性质而言的,革命性质又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沿此思路,就可得出以下结论:民主革命是指以反封建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时往往与当地封建势力相勾结,因此,这些国家的民主革命都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内涵)。在中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称新民主主义革命(外延)。

历史结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历史结论同重要史实、历史概念、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历史过程,共同存在于历史的整体中,交织构成历史的基础知识。对历史结论的正确理解,关键靠两点:一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讲授一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如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理论。如“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这里的“最深刻”如果不用阶级斗争的理论来分析,就很难理解,因为十月革命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了资产阶级专政,所以它比以往任何一次革命都要深刻。二是掌握一些理解历史结论的方法:(1)推导法。课本中有不少结论可一步一步由前到后推导理解。如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探索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扩大了党在农村中的群众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并壮大了自己的革命力量。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人民利益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取得了领导地位。可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2)联系法。把历史结论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考察、分析理解。如“早期资产阶级为什么是非常革命的?”可联系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背景。因为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势力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资产阶级进行推翻封建势力的斗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因而说是非常革命的。

历史事件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会构建历史知识网络是对历史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读懂历史课本的又一重要体现。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重新整理历史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挖掘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第三,师生互动,学会运用历史知识。

读懂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而这个目的必须落实在知识的运用上,为此老师也可依据课本内容在课堂中设计小问题,及时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就课本中的某段内容,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任务,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地参加阅读活动,努力为完成任务而积极思维。如阅读课本内容: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他们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我提出了两个问题:①《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为什么欣喜若狂?②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①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南京条约》签订使他们以为可以得到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所以欣喜若狂,但很快发现英国的商品在中国很难销售出去,所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必须再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对于问题②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国内外背景,指出英国对滞销原因的分析是错误的,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真正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